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临淄区初中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一、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新授课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传统的以讲为主的课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许多课堂还是在课文内容的意义上纠缠不休,语文课过多地关注了课文写了什么,而对文章怎么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缺少足够的关注;课堂缺少规律和方法的学习;教师过于信奉自己设计的问题,不停地寻找答案,不尊重学生的原始感觉和自我发现;课堂设计的问题碎,缺乏宏观、整体的建构,缺乏大问题和主问题意识;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准确,课堂表达缺少机会,学生训练不够重视。为此,我区确立新授课“新五环节”模式如下:二、模式内涵界说初中语文“新五环节”教学模式,是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充分体现“以学定教”教学思想,以“目标认定自主预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五个环节为课堂基本流程的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新授课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基本课型,在新授课中指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遵循阅读基本规律,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及习惯,最终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及创新的语文能力。三、要素分析及课堂流程新授课应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从读入手,以读为主,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欣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步骤如下:(一)目标认定此环节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任务,首先教师要有清晰地目标认同,学生认定目标形式不拘一格。学习目标设计必须准确恰当,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目标要具体到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力点,目标必须是准确的,可测的。过去有的教师将90%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教学方法”上:着眼于“怎么教”,考虑的重点是先怎么教、再怎么教、后怎么教;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的是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讲究教学过程,忙于探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而事情的关键却是“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新授课要有“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具体来说,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二)自主预习自主学习是教学活动的开始,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基础。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积极主动,才能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自主学习问题设计要有层次,突出方法的指导,自主先学的内容如下:1、总览单元,形成系统,明确要点。 2、抓住题目,以点带面,理解文章。 3、辨别体裁,选准角度,把握特征。 4、熟悉作者,了解作品,理清特色。 5、了解背景,结合时代,理清主旨。6、关注提示,提取信息,分析问题。 7、熟读课文,圈点勾画,发现疑点。 8、思考练习,找寻答案,启迪智慧。(三)展示交流学生的阅读展示是多种层面的,可以是读出来、说出来、写出来,甚至是诵出来,学生展示的理解和体验,教师要充分运用,以点拨生成新的资源。1、再读课文,畅谈感受。内容可以是字词句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或者是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质疑等,这是学生初读文章的收获,也是学生思考和认识的起点。2、品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切学习可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的提出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牢牢把握住课文的语文核心价值,设计好教学的主问题,突破一点,带动全局。也可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系列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问题要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吸引力,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要有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感到课文如同矿藏、需要不断开掘。并且难易适中,不致使学生感到淡而无味或畏难而退。另一种则由学生提出,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而难以捉摸的,教师应具备即时组织能力,将学生的众多问题纳入落实课文教学目标的轨道,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质疑为抓手,组织学生有序地研读课文,有效地解决疑难问题,促进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3、精读课文,赏析特色。一篇精美的课文,必有精妙之处。因此,抓住精妙之处的词、句、段,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反复揣摩可理清课文的特色。(四)点拨升华需要教师更加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及时捕捉有效信息,高效处理信息,把课堂生成转化为课程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这种信息的处理能力就是因人而异的教学智慧,即我们常说的“相机诱导,顺势点拨”。 1、点拨是纠偏。 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了知识或价值观方面的偏差甚至错误时,教师就应及时辨析错误的根源,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地给学生以引导。 如某教师执教伤仲永一课,讨论 “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这一问题时,一学生回答:“仲永的父亲应该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为孩子的将来负责,等他将来学有所成当了大官再挣大钱也不晚,没有必要浪费孩子本该用来学习的宝贵时间挣钱。”应该说,学生指出了仲永父亲目光短浅,对孩子的将来不负责任,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学生对“怎样才算成才”还存在认识偏差。这时教师给学生以肯定并追问一句:“你看出了仲永父亲目光短浅,但如果你是仲永的父亲,是不是你就把当大官挣大钱作为培养孩子的长远目标?”巧妙一问,稍加引导,学生就会有比较正确全面的认识。如此点拨,还体现了教师价值引导的作用。 2、点拨是激活。 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关键处一石激浪,教室里就会荡起思维的涟漪。如上屈原列传课,某教师讲至屈原“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学生寂然,突然一学生抛出一句评语:“死何裨益!”执教者暂不急欲讲下文,而是鼓励这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抛出问题:“屈子自投汨罗,是不是一种可以肯定的爱国方式?屈原有没有更好的救国之路?”学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辩论中熠熠生辉。 3、点拨是拓展。 点拨可以是背景知识的拓展,相关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思路的变换。如宁鸿彬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曾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给课文另拟标题,并尽量陈述理由。课上交流时,学生纷纷亮出了“可悲的于勒”“于勒的变化”“家人与于勒”等标题。宁老师说:“刚才你们拟的标题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于勒身上。课文除了写于勒,还写了好多人。可以打开思路,从另外的角度入手拟题,使标题更加丰富。”一句点拨,学生灵感奔涌,表达精彩纷呈。 4、点拨是评价。 我们提倡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我们不能只用一个“对”字或一个“好”字就了事,要具体赞扬学生哪里说得好。评价及时、到位,既可以激励学生,又能起到示范作用。当学生讨论问题各执一词时,教师一语中的点拨,往往能帮学生自我判断。 某教师在一学生深入点评完别的同学的朗读后即时进行了这样的评价:“这位同学的分析令我瞠目,它能如此评议同学的朗读,源于他对文章语言的深刻品味,源于他对文体细致入微的解读!”如此评价,既实事求是,又对该生进行了有效激励,同时还起到了在方法上示范他人的效果。如此评价,比起“很好,请坐”这样的课堂用语不知要好多少倍!具体点拨时,教师可采用铺垫、暗示、追问、比较、联想、总结、升华等方法。 点拨将学生从迷惑的、肤浅的此岸引向豁然开朗的彼岸;点拨将教师的阅读视野和学生的阅读视野相互融通。点拨是一种方法,是针对“这一个”的因材施教;点拨更是一种理念,是因势利导,以学情为“势”,着眼于学生主体发展的理念。于漪老师说过:“语文课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让学生看到、悟到、感受到他自己个体阅读时看不到、悟不到、感不到的东西,包括文与质两个方面。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个人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课必然让学生感到寡然无味,课上不上没有什么区别。”课堂生成中的即时点拨就是以教师的学科智慧优势和视野优势为基础,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效果的深化和补充,它不是卖弄和炫耀,更不是越俎代庖,是课堂上的及时调控,是教师话语权的有效施用。高效的点拨会点燃学生智慧,推动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效率,还让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气。可在以上基础上或熟读记诵,或深入赏析,或延伸思考,或即时迁移这一步骤中,可以是学生的继续“发现”,也可以是教师高屋建瓴的讲解。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在阅读教学中,课文的写作方法多样,可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读写结合点,分析讨论课文中运用词语句子的写作方法,探求其规律。其形式为:文本之间的拓展、向读的拓展、向写的拓展、向生活空间拓展、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拓展。(五)作业反馈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1、常规型作业,以强化双基。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紧扣学习内容设计,让学生通过书面作业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做到能力迁移。2、阅读型作业,以课本阅读(或师、生推荐作品)为平台,鼓励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新课程,写好读书笔记(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等),办好手抄报(定主题、摘抄、感想、自己习作相结合)。3、体验型作业:根据单元的“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社会、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丰富生活阅历。4、实践型作业,包括观察积累,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阅读等基本类型。如学习完诗歌,可让学生搜集或自创诗歌,组织“诗歌诵读会”。5、综合型作业,从语文为基础,各学科融合渗透。具体可结合课本中单元“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来设计。进行口语交际、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语文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各种技能得到均衡发展。总之,书是读懂的,新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读,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此阅读教学模式以读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四、操作说明(一)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以学定教” 1、避免给学生“设框”,重于学习需要的“导”2、避免“讲读串问”教学,开展“阅读对话”教学3、避免“以教制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之,语文教学无定法,只要我们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不断改进合乎优化教学方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趣和活力,确立学生主体发展意识,以生为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与学更重于学,应让学生自读自悟,不断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营造学生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颗聪慧的心灵,都能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不断地进行课堂反思,寻求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二)语文课要实现“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者的整合思考一篇课文“教什么”,几乎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我们不妨从四个维度考虑: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罗伯特R马杰在谈到“理想的课程”时认为,“如果已经知道如何做,便不需要教学;如果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做,也同样不需要教学”。按照这个逻辑,为语文学习进行的设计,就应排减非语文的因素。比如要确定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首先就应考察我们为什么要学拿来主义。是因为“拿来”的思想深刻吗?是“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具有独创性吗?是今天我们还缺乏开放的心态吗?我认为主要不是。其实,鲁迅的拿来主义写于上世纪30年代,其“拿来”的思想,并没有超越其前辈魏源、林则徐等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和“洋务运动”的实践;甚至在论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早在李斯的谏逐客书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里,已经基本上说清楚、论明白了。再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的确要学习这样的思想,到政治课、历史课上去学也许更好,为什么非要通过语文课来学呢?许多人喜欢鲁迅的这篇文章,更主要的不是因其思想深刻,而是因为他的“表达方法”与众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更精确一点说,是杂文味的鲁迅,因此“形象说理”“个性表达”才是拿来主义主要的“语文价值”。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比如一提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人们就会联想到静谧之境、阴柔之美、恬淡之美,同时也能认同作者那种细腻的感受、丰富的联想以及绚丽的描摹。确立这样的教学价值点容易被学生理解、模仿、运用,这样的课文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样板,其教学价值点也能成为人们讨论文章时所使用的公共符号。3、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语言风格鲜明的文章。安塞腰鼓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之一,具有我国西北地区文化和民风的显著特点,粗犷强劲,又有略带原始的荒蛮和野性,文章以一千余字的篇幅,把安塞腰鼓那种磅礴的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生动地描摹出来了。文章写安塞腰鼓的特点,调用了一系列语言表达方式,如短句、排比、比喻、反义词、叠词的运用等,这些手段极具民族语言的特色。文中引用的诗句,铺排手法的使用,营造的意象,上追诗经“国风”“汉赋”风骨,下近唐朝边塞诗意境,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有明显的脉承关系。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教学,以文章的词句理解文意,以文意认识安塞腰鼓的特点,以安塞腰鼓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阳刚的一面,教师能说得通,学生悟得透。这就是语文核心价值统领性的意义。4、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比如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如果把教学价值确定为“我”与命运的抗争,对母爱的忏悔等结论的理解,当然也无大错,但是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需要花许多时间来完成呢?如果把文章价值定位于“精神家园”与“我”的关系,则失之空泛,缺少具体的依据。因此,如果细读文章,会发现“我”对地坛的描写明显选择了三个时间段,这三个时间段中,“我”的处境不同、心态不同,对生命理解的境界也不同,“我”眼中的地坛的景色也不同“我”观察到的对象、色彩、意义,很多都是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着,前面多是衰败的、颓唐的、无意义的,后面多是鲜活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于是,本文的教学思路是否可以这样来设计:让学生对比三个阶段中作者的心境与其眼中景物色彩的关系,明白我国古代文论中重要的“境由心生”的美学主张。而这样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就可以归纳为阅读同类文章借景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并迁移到对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当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由此看来,备课时确定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教学中凸显其语文价值,还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效率。当然,不同的文体,其教学的价值点可以有所侧重。王荣生教授曾试图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其中,被标为“定篇”的文本,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对这样的文化经典,主要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那么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可以直接作为文本的核心价值,也就是可以直接“教内容”。我认为,思想内容固然是某些文化经典的核心价值,但却不一定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属于主题思想、文化观念、历史结论的东西,只需几句话就可以明白地告诉学生,似乎无需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所谓涵泳、咀嚼、咏叹者,是针对文本精妙的表达而言的,教学需要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思想内涵。比如我们教过秦论,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弄懂秦亡的原因,而是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气势;教岳阳楼记不只是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行文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就是前一个目标也应该在文章结构语言的品评推敲中自然达成。不过,为某一篇课文确定的语文核心价值,并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把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往往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把一本教材总和起来,把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在一起加以观照、考察,这些价值点就难免随意、零散,甚至遗漏、混乱了。比如朱自清的春和冰心的谈生命,我们可能都将生动的语言作为核心价值来教。这自然引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哪些语文价值是必须要学的?这些价值以怎样的序列展开?通过哪些课文来获得这些语文价值比较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语文研究专家、语文教材编撰人员与第一线教师共同努力,以实现花费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合适的语文学习目标,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程。(三)目标设计要准确、具体、可测教学设计要有合适的目标,合适的目标体现在四个方面:1、目标是有弹性的:因为学生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丈量和要求学生;每一个学习阶段的任务是不一样的,教学任务是循序渐进的,是有阶梯的;教育的契机也是不一样的;就文学作品的阅读来说,阅读首先是求得一种感觉,然后再明晰、验证这种感觉或调整感觉,从而改善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学设计要有弹性。2、目标是具体的:因为具体的才是明晰的;具体的才是可达成的;具体才是可检测的。如听潮中,有老师把目标定为“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景物,了解重要的句子作用”就不是具体的目标。3、目标是集中的: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因此要集中。4、目标是连续的:某项具体目要分解,要逐步达成;数项具体目标是关联和融合的;教学内容要逐步扩展、深化和提高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要及时调整;教学结果必须互相关联、反映同样的价值取向。(四)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这一理念时也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这句诗说明了“人”与“文”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文”作用于“人”,即人类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二是“人”作用于“文”,即学生对人类文化的接受是一种多元反应状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视界。所谓视界,就是指受个性、喜好、知识、经验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眼光。视界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在文化接受时的独特体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文化接受的体验也随着视界的变化而改变。在对文化接受的独特体验中,有意与无意之间,人类文化便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另外“人文”也特指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关注人类命运、“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的人文态度;一种指向“终极关怀”的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一种不断探索,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入世精神,这些就是人文精神。归根到底,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在实施语文课程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和理解透“人文性”与“工具性” 的两大辩证关系。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亦有其人文性的一面。如果能实现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既有利于学生提高使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又不致使语文教学嬗变成“技艺之学”;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搡陶冶、文化熏染,端正价值观。从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裁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铺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二者在呈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时,又是统一的,如同刀和刃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剥离。正是这种统一,赋予语文这种工具以特有的人文内涵它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而且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的工具。同时,也正是这种统一,赋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以独特的呈现方式它是在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感悟,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自然呈现的,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五)模式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变性和发展性五、案例与评点安塞腰鼓教学设计齐都中学 田丽群教学目标:1、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发现句式以及用词上的特点。2、初步懂得民间艺术形式与其地方特点息息相关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学习方式:朗读、默读、圈划、讨论、看短片等。课文说明:安塞腰鼓以充满激情的笔墨向人们描写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浓厚生命意韵的安塞腰鼓队的演奏场面,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安塞腰鼓,既是单纯地在作为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其自身又是人类生命力量的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还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教学过程:一、目标认定观看短片,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许多人都从电视媒体上看到过安塞腰鼓表演,上课伊始,放映不到两分钟的录像。在具体情景中感受腰鼓队那奔放的舞姿,激越的声音,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汇成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交流:安塞腰鼓有什么特点?二、自主预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气势。朗读课文,用一两个词语分别概括自己的感受。交流: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三、展示交流结合具体语句探究本文语言特点。小组探究,然后班级交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探究本文语言的特点。1、本文感叹句很多,有15个自然段是用感叹句结尾的。2、文章多用短句来表现安塞腰鼓的特点。如 “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打腰鼓的人与腰鼓的浑然一体,他们都是沸腾着生命的;“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3、本文多次运用比喻的手法,例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组句子从多个角度描写腰鼓、打腰鼓的人。这些喻体总的形象特征表现为有活力、有激情、有强烈的节奏等。4、本文大量运用排比,不仅有排比句,还有排比段,有的交错出现,有的一连许多句。再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这一段,依次描摹了腰鼓队的舞姿、雨点般的鼓点,翻飞的装饰物流苏,跃动的脚步,飞扬的眼神。这几幅画面犹如一组快速闪动的电影镜头,眼花缭乱,心魄颤动,让人来不及细细观看品味,只有被动地感受,被它强烈震慑,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5、连续运用几组反义词,产生对比鲜明的效果。如:“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闲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三组反义词鲜明地突出了腰鼓给这里带来的热情与活力。四、点拨升华探究决定语言表达的关键原因。1、理解文章中腰鼓与黄土高原的关系。2、初步懂得文章的语言表达风格等是为作者的需要服务的。苍凉悠远的西北、厚重的黄土高原是孕育出安塞腰鼓的地理文化环境。西北汉子性格刚烈质朴,处事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西北人的这种生活态度是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人的因素;在此时此地,人和鼓一体,艺术和生命同在。作者选择这样节奏鲜明强烈、意象雄浑等的表达形式正是为了表现安塞腰鼓的豪迈、奔放、激烈,西北汉子生命中奔腾的力量,以及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五、作业反馈主题探究学习,围绕一种民间艺术,收集整理相关材料,进行适当调查或访谈,撰写知识卡片或者小报告。板书设计:安塞腰鼓 特点:野气、热烈、奔放 词语:多角度、反义词黄土高原 雄壮、壮观、整齐 句子:感叹句、短句西北作家 轰轰烈烈、剑拔弩张 修辞:排比 比喻 对比 (内容与表达的统一) 反复 案例评点:一、教学目标有层次。第一层目标,感受这是一篇充满豪迈激情的文本,这个学生很容易体会到。第二层目标,发现这种豪迈激情是怎么表达出来?进而发现文章的语言特色。第三层目标,为什么安塞腰鼓会有这样充满激情的表达形式?懂得民间艺术形式与其地方特点息息相关的道理。这样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教学就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学生没话说的情况,教师也能够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二、语言品味多角度1、修辞的品味有深度。以比喻为例说明,比喻教学有三重境界:本文为什么用比喻?在这篇文章里,为什么这样比喻?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比喻?2、短句的品味有层次。首先关注短句,思考它有什么效果;其次和长句做对比,表现短句的特点;最后通过朗读,更深刻感受短句的表达效果。三、对话教学皆生成本节课总体上以学生表达为主,但也不认定哪些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才算好;比如板书,虽然大体有设想,但具体用哪个词语,几乎都是从学生的发言中去选择,从学生的读书中去发现,在教师自我的调整中比较筛选。这样一来,教师在享受课堂,享受学生的智慧与成长。四、内容表达重统一 本教案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发现句式以及用词上的特点上,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腰鼓与黄土高原的关系,初步懂得文章的语言表达风格等是为作者的需要服务的,懂得民间艺术形式与其地方特点息息相关的道理。本教案将语文学习文本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现出来,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普教育价值、社会生活认识价值及思想品德教育价值,把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到重视文本形式上来,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文本表达的统一。一句话,把语文课上成了真正的语文课。六、评价标准初中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评价标准评课人姓名:学校授课者班级时间课题课型课时指标分值指标要求权重得分目标认定10目标准确具体适度4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4目标贯穿始终2自主预习30学习指导具体,方法科学有效7预习设计精炼,有梯度7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健全,伙伴互助有效8注意培养探究能力,勤学好问,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8展示交流20展示形式多样,参与面广,效率高10课堂资源意识强,动态生成,注重积累10点拨升华20善于捕捉动态学习资源,点拨简洁、透彻、精确10教师示范能力强,有良好的专业素养10作业反馈20作业设计要精编、精选8利用口头、书面、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检测学习情况8反馈贯穿始终4综合评价总分参考文献:A 专(编)著,论文集1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B 译著4 美罗伯特R马杰,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盛群力,马兰.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C 期刊文章 5李德山.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08,( 19):24.6余应源. 关于阅读课的教学模式J. 中学语文教学,2007,(10):36D 报纸文章 7林春曹. 上出语文味N. 中国教师报,2009-4-13(6)F电子文献 8郑桂华.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EB/OL. /xiaoben/2008/11/0811211031164094.html,2008-11-21.9陈文优.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课教学模式EB/OL. /ReadNews.asp?NewsID=692,2009-2-15.10张良田. 世界主要国家的阅读理念及其教学模式比较EB/OL. /Article/200807/33903.html,2008-7-17.临淄区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一、问题的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圣人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学习过程中复习的重要性。可是,当前的语文复习课,或多或少存在师生不重视,效率不高的现象。总的来说,大致存在一下几种现状:一是只是简单的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点,没有深化;二是所复习的知识零散,不够系统;三是“只见知识,不见人”,复习课没有建立在充分的“学情”分析上,复习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兴趣;四是以“练习代替复习”等等。所以,建立一种符合规律的复习课模式,借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必要。二、模式内涵界说:语文复习课的模式,是以相对固定的操作流程规范师生的教学行为,师生一起在这种操作流程的规范下,来一步步科学深入地复习语文知识的课堂过程。模式的建立,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符合学生的复习认知规律,避免了复习课上的一些不必要环节和内容,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同时,也提炼了规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从而会大大提高复习课的效率。三、要素分析及课堂流程:目标确认自主复习点拨升华强化训练归纳总结1.目标确认:目标是师生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复习目标,有利于克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教师在制订复习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符合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参考。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知识层次、能力结构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能够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对照课程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做到不超标,有针对性。二是要符合学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复习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状况,学生对本节课复习内容的了解程度、期望值和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学生当前的精神状态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定位,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三是要典型带动。复习内容选材典型,既能对知识点覆盖全面,又要能通过训练,寻求规律,掌握方法。如语段的阅读训练,在命题时要力求考虑到结构、内容、写法、语言等多种角度。只要复习材料典型,就能“以一当十”,掌握规律,培养能力。2.自主复习:出示目标之后,就进入了学生自主复习的阶段。进入复习阶段的开始,教师应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出示问题,检测学生,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会暴露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去复习,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只有解放学生,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本环节,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复习,在复习中发现新的问题。在本环节中,学生要在自己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探究,利用小组合作等有效方式进行深入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积极参与进去,在其中充分调查了解“学情”,适时引导点拨,也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3.点拨提升: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落实复习的重点,突破化解难点,从而培养能力。教师点拨的过程中,在注意和学生有效互动的同时,要在梳理知识,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上多做点拨。复习的目的在于梳理知识,提高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知识的梳理要讲究方法才能提高效率。 对识记性知识,可教学生建立 “学科知识树”,使知识集中化、条理化。如文学体裁常识,可先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类型进行知识构建,在不同体裁中再细分要素,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这些基本要素。对理解运用类知识,可以采用归类复习。如常用文言文实词、虚词的使用,可以教学生做系统的归类、整理,学生在复习中可以对号入座,提高对词语使用的正确率。对能力考查类知识,则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有所了解,还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训练,教给学生总结规律的方法。如现代文阅读专题是语文检测中的难题,教师要在复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主旨把握、语言鉴赏等专题训练,在训练中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升能力。4.强化训练:出示体现本节复习课知识点的练习题,学生练习。这既是对所复习知识的强化,又是对复习效果的检测。复习课以练为主,但不是一味的练而不思,必须将练习实战与科学总结结合起来,杜绝传统的题海战术,时间加汗水的做法。要引导学生从研究规律的角度入手,对不同的问题要善于查漏补缺,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予以巩固、提高。5.归纳总结:善于总结,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作为一堂课,也应该有一个总结归纳的环节。本环节,教师指出经过复习以后,学生应该特别识记、理解什么,一定要把握住哪些考点,提示学生如何查漏补缺。四、操作说明:1、本模式的五个步骤,不是僵死的,而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学生特点和所教学的内容,创造地去运用此模式,而不要被模式所拘泥。如本模式没有“展示交流”的环节,并不说明就一定不要出现这个环节,如果课堂需要,也可以充分进行“展示交流”。而教师认为本节课不必要的环节,也可省略。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管什么课型,教师要眼中有学生,鼓励学生去表达、去展示。因为没有学生的展示就不会生成课堂资源,没有生成的课堂资源,课堂就不会精彩,就会是一潭死水。3、复习课,更要注重规律性知识的总结,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要尽量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序”,让语文知识树在学生的心中枝繁叶茂。五、案例与点评: 探究主旨,高效阅读教学设计齐陵一中 李文强 路山中学 孙怀坤复习目标: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达到把握文章主旨的目标。重点提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学会自主阅读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理解表达能力。学习难点: 读懂文章的方法不是孤立的,要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二)自主复习,问题确认 1、中考现代文阅读考点:课程标准对69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课标对阅读考查的建议: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6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2、典型例说 步骤一:读通文章,抓三点:“人事情”步骤二:读熟文章 理信息,抓关键 文章标题 文章中一些关键语句 内容层次或人物主要事件 文章的写作背景步骤三:读懂文章 组织语言,有序表达。 例文:他这个30岁的县长一上任,爸爸的好友县保险局局长吴明就派人送来新车,还说请县长试用。唉,吴伯伯一向为人清正,为什么也搞起这一套呢?他琢磨着,开着这辆新车,来到吴局长简朴的小住房。推开门,吴局长神秘地问道:“新县长同志,有何贵干?”“我把车送还给你,吴伯伯,你这是搞什么名堂?”吴伯伯脸上掠过一丝欣慰的笑容:“好,好,等会儿再送去。”他疑惑不解。“是这样,有人托我给你爸买车,我没理会。你爸爸登记了两年才买了这辆车。我嘛,出了个歪点子,派人送去试试你,我们才好放心退休。你要不把车送过来,我们老头就放心不下了,哈哈”吴局长边说边走到床边,开怀朗笑,就势高枕而卧。他恍然大悟,也发出爽朗的笑声本文通过记叙 ,赞扬了老干部清正和 的崇高品质,也表现了新干部 的自觉性。文中有三处写吴局长的“清正”,请摘出有关语句。(1) (2) (3) “他恍然大悟”是“悟”出了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总结“读通文章读熟文章读懂文章”三步高效阅读法。(四)强化训练阅读文章,独立思考,练习回答,然后与本组同学交流。感动是一种养分 常常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 譬如看见一只鸟,在我的窗台上跳跃顾盼,抖动漂亮的羽毛冲着我叫了那么一声,甚至只有半声。又匆匆飞走。譬如 。可就在这一瞬间,我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 其实,生活中让我感动的细节太多了。看见一个朋友久违的眼神和手势,看见一颗滚动在草叶上的露珠被风摔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闪耀,看见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在大地上缓缓行进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小心翼翼与肃穆庄严总之,感动我的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复杂的隐喻了生命幻想的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负载了诸多情感信息的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一种含蓄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也有时候,感动我的竟是一种细微寻常得极容易被人忽视的场景。正如一群蚂蚁抬着一只蜜蜂的残骸艰难地向前移动,最终,它们几乎全部移进了我的内心,默化成一曲悲壮的挽歌和一场永久的仪式。 不知道为什么要感动。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若是没有感动,我想我就会丢弃自己。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连一朵花一茎草一湖水一尾鱼,都那么持久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所有的生命几乎都离不开感动。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开双脚呢? 常常被感动而充满激情的人是幸福的。 我或许属于其中之一。故我想:我感动是由于我深爱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我甚至比别人更留意也更钟情于它们。我们永远保持着那种和睦友善、亲密真挚的联系,保持着深层的感情交流、碰撞与沟通。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洗净我灵魂中每一个小小的斑点和污溃,每一次深深的感动都有可能斩断我性情中某一段深深的劣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感动使我的内心变得清洁、明亮、丰富而又宽敞。使我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对于我,感动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母乳;对于感动,我则始终都是一个受益不尽的吮吸者,吸着母乳的精华渐渐长高,长大,健康,强壮,享有智慧和激情。 因此我敢说,一个人,只要他还能感动,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只要能感动,即使将你放在生活的最边缘,你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1、阅读全文,归纳作者认为“感动是一种养分”的原因。_ _ _2、结合上下文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给第段空缺处补上一个让你感动的例子。(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譬如_ _ 3、第段中,“如果对美视而不见,对春天无动于衷,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在美和春天之间迈开双脚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_ _(五)归纳总结: 学生就自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方法做出规律总结。案例评点:当前的语文复习课,通常出现“四多四少”的毛病: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来看,考点分析较多,学情分析较少;从教学内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板块构造学说
- 患者就诊排队管理制度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3.4-递归 - 典型应用 - 整数划分
- 2024年山南道路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 2024年商洛客运从业资格证到期换证考试
- 2024年吉林客运模拟考试
- 2024年长沙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考什么
- 2024年拉萨客运驾驶员试题答案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精美课件
- 吉首大学《风景园林花卉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文化行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传承方案
- 黑臭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地名、人名的拼写》教学设计
- 2024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限公司“定向招聘”校园招聘(226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届新高考数学大题训练:数列(30题)(解析版)
- 贸易居间费合同范本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
- 2024-2030年中国碳纳米管(CNT)材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说课稿(含14课时)
- 项目风险记录及跟踪表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4年第二季度广州写字楼办公楼出租租金市场分析报告与发展前景趋势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