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一封绝情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辅导案例成长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走过困顿与彷徨,才能显现丰盈的生命!题记基本情况Lily(化名) ,初三女生。1 米六的个儿,瘦弱的身材显得高挑而单薄。白皙的脸庞,习惯性地眉头紧锁,一双凝神的眼睛总是若有所思,但又时不时地透露出一丝丝的忧郁与彷徨。初三,一个满灌升学压力的非常时期。于是,某班的 10 个女生一同来到咨询室,彼此诉说着学习的艰辛、考试的焦虑。当事人就在旁边,安静地听着同伴们的声声叹息。也许是大家对成绩的过分在意,当事人突然开口:“老师,我常常问自己,我到底是为谁而学?我不知道自己活在这世上有什么意义?为了什么而活?”说完,她潸然泪下,轻声抽泣起来。全场哑然,静静地听她诉说:“我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很虚伪,不可信。他们跟我在一起不过是因为我的成绩好,但我却不知道成绩好对我有什么用。以前的我可2 / 12以对学习不屑一顾,即使恶作剧我的朋友都会包容我,我过得十分开心。可是现在,我不可以了,我不再相信任何人,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学习有什么好”她越说越激动,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我曾经想过死,用刀片割自己的手,但又不甘心!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我常常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活”二、问题分析(一)问题概述平息了当事人的情绪,我与她约定了第二次单独会面的时间。她如约而至。与她的深入沟通,她的心理困扰渐渐清晰起来,一个精力旺盛、活泼大胆的个性女孩也逐渐从这弱不禁风的躯壳里浮现出来当事人生性活泼好动,自小生活在亲人的百般呵护之下,养成了她敢想敢做、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到了学校,大胆活泼为她赢得了一些愿意追随她的朋友。她们相处愉快,经常有一些“疯丫头的校园恶作剧” 。然而,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使她分不清何为善意的恶作剧,何为恶意的玩笑,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当她沉浸在“唯我独尊的良好心态”中时,最要好的朋友却写了一封“绝情信” ,信中坦言:她早就难以忍受当事人的很多做法,如果当事人不能改变,那么,她将断绝这亲如姐妹的朋友关系。3 / 12犹如一记当头棒喝,绝情信击碎了当事人长久以来“感觉良好”的自我,同时也摧毁了她“无条件包容”的人际信任。朋友的突然叛变,当事人措手不及,甚至想用自杀来解脱这支离破碎的自我和倾塌的人际信任。面对应激事件,当事人想到的就是自杀。这种过于夸张的应对方式凸显了当事人的情绪冲动的一面。情到浓时,她会以夸张的形式来赢得他人的关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学们在谈论考试话题时,她会突然跳出来诉说,而且旁若无人地哭泣。为了挽回好友,当事人许诺自己愿意做出改变。一直以来,她都很重视好友提出的要求。当事人经常提到:“如果不是她,我的成绩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好,我一定是一个很坏很坏的女孩。但是,我却不知道自己成绩好是为了什么。我好像是在为她而活,是为了达到她的要求而活。这样的生活对我有什么意义呢?”现在,虽然好友不在同所学校,但俩人的感情依然很好。只是现在似乎只有她把好友视为最要好的,好友却不这样想,因为对方已经有了更要好的朋友。当事人表示,她从来不怪这位好友,但怨恨夺走好友的那个人,甚至设想狠毒的方式诅咒对方。(二)问题分析进入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经历着“疾风怒涛”般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震憾了青少年自身。4 / 12青少年对自身的关注变得敏感,诸如“我是谁” 、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几乎引起每个青少年的思索。青少年必须仔细思考,积累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回答它,并借此作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这样做了,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自我的同一性,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对于当事人来说,友情的天平难以再次调平,自己对好友的许诺却使自己一直耿耿于怀,再加上历经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尝试选择时期,当事人当前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未竟事物的困扰完形治疗认为, “过去的影像、没有处理好的事件,会形成未竟事物,一直浮现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中;当未竟事物的力量足够大时,会主导个体的能量朝向未竟事物,而干扰现在的生活。 ”好友的绝情信,就是当事人的“未竟事物” 。好友的突然叛变,使她安全与信任的堡垒瞬间倾塌,甚至想要割腕自杀。这个未被处理的心理危机,使她现在每每看到或读到那封信,伤心欲绝的心情就如同昨日;对好友的许诺更使她丧失了自我的存在感认为自己是在为好友而活,蒙蔽了生活的真实感。坏女孩心理5 / 12“未竟事物”更使她对他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认为别人与她交往的动机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好。时常对别人的眼神或行为进行负面推测,很多想法甚至让自己都感到害怕。比如,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看到好友和其他同学说说笑笑,会在心里谩骂或诅咒那些夺走好友的人。认为自己的思想很坏、很恐怖,不允许自己出现类似的负性情绪,时刻警惕着自己的“坏女孩”心理。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事人喜欢和外婆在一起,经常听外婆讲佛教的故事。佛说:“人生是一个苦难的过程。 ”当事人耳濡目染,深信不疑。进入初中后,她就经常思考生死问题。每每难过时,绝情信的痛楚就如影随形,轻易就泛起自杀的念头。她常会心生困扰:“既然人生是痛苦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三、辅导策略与过程针对当事人的“未竟事物” ,我以完形疗法的理论为基础,配合理情疗法,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并采用纸笔、故事、两可图等咨询工具,对当事人实施辅导: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让当事人充分倾诉。团体咨询中,我与同学们的良好沟通赢得了当事6 / 12人的信任。当事人突然开口,我便让她尽情诉说,让郁积已久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此间,我耐心倾听,并以平常心对待她过激的情绪反应,让她感受到自己是被无条件接受的,她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赋予问题以积极、正面的意义,接纳心灵成长的痛苦。引导当事人看到问题积极的一面:“其实,到了这个年龄,我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很多人都会思考我是谁?我活在这世上是为了什么?等问题。这是成长必然经历的自我同一性混乱的时期。有些人一辈子都找不到答案;有些人苦苦挣扎,豁然开朗,人生道路从此走得逍遥自在。现在的你能够有意识地去探讨这些问题,这不但不难为情,更加表明了你比其他同学更早关注自己的心灵成长。老师相信,经过这一番的思考,你的人生一定会走得要快、更好!”看到当事人情绪平复了下来,我与她约定第二次单独会面的时间。辩论非理性信念,破除“坏女孩”心理。第二次咨询中,当事人袒露了自己的担心与恐惧。其实,她持有的是一种非理性信念“我不能有嫉妒、诋毁等负性情绪,否则就是思想很坏的人。 ”针对这一“坏女孩”心理,我不断质疑当事人的想法,与她展开充分辩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你印象中,有没有见过从没发过脾气的人?从来没有过不满的人?”让她觉知自己绝对7 / 12化的非理性信念。然后重新建立理性信念:“每个人都会有负性情绪,只是有些人懂得自制,没有让负性情绪操纵自己。 ”“有负性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自己能够妥善处理它。 ”当事人长舒一口气,表明了她对“坏女孩”心理的如释重负。描绘人际关系温度计,重新评估友谊圈。针对“好友不再把自己视为最要好的朋友”这一想法,首先,了解当事人对好友交往的基本信念:“你认为哪些事情意味着友谊出现裂缝?”短暂思考,她写下了以下几点:相互倾谈的时间;共同的话题少;希望对方关心自己的事,另一方心不在焉;一些小问题引发的分歧;别的朋友的间接影响。针对以上五点,我与当事人逐条展开分析辩论。让她意识到,并不是整天在一起的就是好朋友,真正的朋友也不见得有很多话说,让她充分意识到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尤其是第 5 点,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换了班以后,你自己会不会交新朋友?”让当事人接纳好友和自己一样会交往新朋友的事实。 “她对你的旧情谊如你一样都还是存在,只是她需要更多的朋友,你也一样。 ”8 / 12接着,我告知了人际关系温度计,让她评估自己的交往状况。在人际梯度上,当事人只有两个至亲密友,但其他梯度却留下了空白。看着这个“温度计” ,当事人明白了自身人际交往的狭窄。我乘胜追击:“正是由于你没有去拓展自己的友谊圈,你就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两位密友身上,潜意识中又要求她们也对你百分百地付出。这种不对称的要求是你不断遭遇人际挫败的最主要原因。 ”当事人频频点头,表示要重新调整自己对朋友的要求,并不断扩宽自己的交往圈。处理“未竟事物” ,告别不愉快的过去。让当事人看咨询室的一幅两可图:同样一幅画,角度不同,看到的内容就不一样。 “对于绝情信事件,你一直关注这样做对于好友的好处;换个角度想,这样做对于你自己有哪些价值呢?现在的你成绩好,有机会继续追寻梦想。假设没有这封绝情信,之前的你一直走到现在会怎样?”当事人说:“可能就是一个违反纪律、到处搞破坏的女孩。 ”我继续问:“对比两个你,你更喜欢哪一个?”她愿选择做现在的自己。 “也许我们还应该感谢这位好友,是她的绝情成就了现在令你更满意的自己!”但也正因如此,当事人觉得是在为好友而活。她至今保留着那封绝情信,保留了“未竟事物”对自己当前生活的牵绊。放不下,便拿不起。她需要的是9 / 12跟不愉快的过去郑重其事地做个告别,斩断“未竟事物”如影随形的影响。于是,我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给她:要告别那段“伤心欲绝”的痛苦体验,最好就把它烧掉。当事人表示,她准备放下这段过去,重新评估它对自己的积极意义。讨论生与死的本能,把握人生的意义。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两种本能,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一切自杀、自虐、违规、犯罪等破坏行为都源于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则让我们向上、向善发展。这两种潜意识的本能一直在互相斗争,谁占上风,谁就控制人的发展方向。霍金、张海迪等人,身体残疾,他们为什么却依然选择生,而不直接奔向死亡?这就是生的本能在起作用。通过潜意识的释疑,当事人看到了自己自杀念头的根源,从而发展出自我负责与自我监控的意识。“人生是一个经历痛苦的过程,但人更期待熬过痛苦后的快乐与幸福。在你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初中时,我也总觉得同学对自己不够好,成绩总比不过人家,我也思考自己活着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但现在回想,我反倒庆幸自己度过了那一段痛苦的挣扎,告示着自己又成长了一个阶段。如果我们有一个目标并愿意为之追求,那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就能不断看到自我生命的价值10 / 12和意义!”四、结果与思考:当事人很善于思考,是个很有想法的女孩,但却自我封闭而感到痛苦。有关人际交往、自我概念及生死问题,基本上是自我同一性混乱时期的个体必然经历的成长课题。当事人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表达能力也很好。在咨询的过程中,她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频频点头,这表明我们的咨访关系一直很好。在渐行渐深的有效沟通中,当事人慢慢摘下了自己长期以来的负性情绪面具,重新评估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圈,也越来越接受正在成长中的自己,不断收获新的成长启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事非经过不知难” ,有些问题只有个体亲身经历过,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和领悟。五、反思反思辅导的整个过程,我认为咨询能够顺利推进的因素突出在以下几点: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营造安全与信任的氛围咨询未开始时,当事人已经在团体咨询中试探了我的可信任程度。看来团体咨询中的我没有令她失望。而在单独咨询中,我的耐心倾听和同理,更让她感觉到安全,从而愿意袒露心迹。11 / 12允许充分宣泄,无条件地接纳与关注充分宣泄是了解其内心想法的前提条件。团体咨询时,当事人所提的问题与团体目标不相关,在宣泄了郁积已久的情绪后,我赋予她的问题以积极的意义,让她觉得自己得到了无条件的关注,坚定了解决困扰的决心。描绘人际温度计,直观呈现友谊圈人际温度计的描绘,让当事人直观而形象地看到自己友谊圈的断层。她可能从来没有去评估过自己的人际交往圈,看着“温度计” ,当事人很快就领悟到了可以通过拓展朋友圈来转移对至亲密友的过分关注。运用自我暴露技术,接纳成长阵痛的自我青春期的个体,由于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再加上知识阅历的局限,难免会认为天底下只有自己才有这样那样的困扰,从而自我封闭,形成非理性想法。因此,通过自我暴露技术,当事人了解到了原来心理老师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困扰,这就增强了她面对问题的勇气,重新接纳历经成长阵痛的自我。咨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许经营权协议
- 2024年幼儿园教师岗位聘任协议书模板
- 2024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合同范本专业版
- 2024家庭保姆雇佣合同样本
- 2024年先进制造业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合同
- 2024年度家电行业C型钢部件加工合同
- 2024年废纸回收海运出口协议
- 2024年商场清洁服务合同
- 2024年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4年度智能硬件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如何有效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 平台分销返佣合作协议
- 中国城市行政代码
-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护理查房
- 数学4教材介绍
-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 肩关节镜术的健康宣教
- 关于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24年广西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