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9章.pdf_第1页
天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9章.pdf_第2页
天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9章.pdf_第3页
天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9章.pdf_第4页
天津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59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9 页 第五章第五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补充题 已知信息代码为 110010110 试画出单极性不归零码 双极性不归零码 单 极性归零码 差分码 双相码 CMI 码和密勒码 解 110010110 双相码 t t 密 勒 码 CMI 码 t 双极性归零码 t 单极性归零码 110010110 t t 单极性不归 零码 t 差分码 第 2 页 共 29 页 5 1 已知信息代码为 11000011000011 试画出其相应的差分码 参考码元为高电平 AMI 码和 HDB3 码 解 5 2 已知二元信息代码为 0110100001001100001 分别画出 AMI 码和 HDB3 码 HDB3 AMI 信 码 t 0110100001001100001 t t 00 信码 t 111000010110 差分码 00111000010011 t AMI 码 t t HDB3码 第 3 页 共 29 页 5 3 设随机二进制数字序列的 0 和 1 分别由 g t 和 g t 组成 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P 与 1 P 且码元速率为 fS S T 1 1 求其功率谱密度及功率 2 若 g t 的波形如题 5 3 图 a 所示 问该序列是否存在离散分量 fS 3 若 g t 改为题 5 3 图 b 所示的波形 问该序列是否存在离散分量 fS 题 5 3 图 解 1 0 和 1 分别由 g t 和 g t 组成 而其对应的频谱分别为 G f 和 G f 故其 双边功率谱为 其功率为 2 因为矩形脉冲的频谱为 TS故 Ts 2 K 时为零点 即 f Kfs时均为零点 故该序列不存在离散分量 fs 3 TS 2故 Ts 4 K 时为零点 即 f 2Kfs 时为零点 而 fS 的奇数倍时存在离散分量 Fs 5 4 设基带传输总特性 H 分别如题 5 4 所示 若要求以 2 TS波特的速率进行 数据传输 试检 验各种 H 是否满足消除抽样点上码间串扰的条件 g t t Ts 2 1 Ts 2 0 a g t t Ts 4 1 Ts 4 0 b H 3 Ts 1 3 Ts 0 b H Ts 1 Ts 0 a H 2 Ts 2 Ts0 d H 4 Ts 4 Ts0 c 12 1 4 1 1 2 22 2 2 21 2 2 21 s m sss n sssS SD mffmfGpffGppf mffmfGpmfpGf fGfGppffS m sss mfGpfdffGppfp 2 22 2 12 1 4 2 2 sin AG 第 4 页 共 29 页 解 1 根据奈奎斯特定理 本系统适于传送 速率的信号 而待传的信号码元速率为 2 TS波特 即 RS2 TS 故此系统也不能消除码间串扰 3 本系统适宜传输 RB WC 其中 故故此系统满足奈奎斯特定理 能消除码间串扰 4 本系统的 即 RB 1 时 Pe 10 5 即 2 2FSkr 1 时 3 2FSkr 1 时 6 6某 ASK 传输系统 传送等先验概率的二元数字信号序列 已知码元宽度 T 100 s 信道输 出端白噪声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n0 2 1 338 10 5W Hz 1 若采用相干解调时 限定误码率为 Pe 2 055 10 5 求所需 ASK 接收信号的幅度 A 2 若保持误码率 Pe 不变 改用非相干解调需要接收信号幅度 A 是多少 0110 t 10 2 2000 3 1Z Hf 104 2 8000 3 2Z Hf Z B KH RffB 2 41200103 6002101042 3 33 12 4 1 r e e r p 54 10 1 r e r 2 2 1 r e e r p r e e r p 2 1 第 10 页 共 29 页 解 B 2RB 2 10 4H Z Pe 2 055 10 5 1 在相干解调时ASK 2 在非相干解调时 6 7传码率为 200 波特的八进制 ASK 系统的带宽和信息速率 如果采用二进制 ASK 系统 其带 宽和信息速率又为多少 解 1 N 8 时B 2RB 2 200 400HZ RB Rblog28 200 3 600b S 2 N 2 时B 2RB 400H Rb RB 200b S 6 8设八进制 FSK 系统的频率配置使得功率谱主瓣恰好不重叠 求传码率为 200 波特时系统 的传输带宽及信息速率 解 Rb Rblog28 200 3 600b S 6 9已知码元传输速率为 200 波特 求八进制 PSK 系统的带宽及信息传输速率 解 B 2RB 2 200 400HZ Rb Rblog28 200 3 600b S 6 10已知双比特码元 101100100100 未调载波周期等于码元周期 4 移相系统的相位配置如 题 6 10 图 a 所示 试画出 4 移相系统的 4PSK 和 4DPSK 的信号波形 参考码元波形如题 6 10 图 b 所示 0 4 10 4 11 3 4 10 3 4 01 t f1f2f3f4f5f6f7 B T RB 4 6 10 10100 11 535 010352 5 210210338 12 2 5 450 0 W B n N 4 1 r e e r P 4 2 1 r e eP Z BBBB KH RRRRffB 2 320016 162722 18 第 11 页 共 29 页 解 6 11若 PCM 信号采用 8KHz 抽样 有 128 个量化级构成 则此种脉冲序列在 30 32 路时分复用 传输时 占有理想基带信道带宽是多少 若改为 ASK FSK 和 PSK 传输 带宽又各是多少 解 2 n 128 n 7 1 RB 7 32 8 10 3 1792kb s B RB 2 896KHZ 2 2ASKB 2RB 2 1792 3584KHZ 2FSKB 3RB 5376KHZ 最小 2PSKB 2RB 2 1792 3584KHZ 6 12 在功率谱为 n0 2 的白噪声下 设计一个如题 6 12 图所示的 X t 配滤波器 1 如何确定最大输出信噪比的时刻 2 求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和输出波形 并绘出图形 3 求最大输出信噪比的值 解 1 要使滤波器成为可实现的 则 t0 T 为了迅速判决 希望 t0最小取 t0 T 2 4DPSK101100100100 t A A 0 T 2T t X t 题 6 12 图 101100100100 t 1011001001004PSK t dteXX tj 第 12 页 共 29 页 t cos 0t A S t 0T 2 T 2 题 6 13 图 该匹配滤波器的传输函数为 而匹配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为 h t X t0 t 输出波形 3 0 2 2 n TA 6 13接收混合信号是受到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的 ASK射频脉冲信号 题6 13 图所示为纯净的ASK 信号波形 1 画出用匹配滤波法接收该信号的 系统框图 2 求匹配传递函数与冲激响应及 t0 3 该信道噪声谱为 n0 10 10W Hz 信号幅度 A 1V 持续时间 T 1 s 求输出最大信噪比 4 求输出信号表达式并画出其波形 1 解 21 1 1 2 2 2 2 0 TjTjTj tj T T T ee j e j A dteAdteA tj 0 tj eXH T T 2 A t h t A TtTTtA TtTtTA TtTTtA T ttA dthXtS 22 3 2 2 3 34 2 23 2 0 2 2 2 2 0 tt S0 t BPF 积 分延时 T 2LED判决 定时 第 13 页 共 29 页 2 解 3 40 10 10 102 22 4 10 6 0 2 0 max0 dB n TA n Es 4 t T t tri TA ttRs s0 2 00 cos 2 1 2 6 14若某二进制先验等概率 FSK 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其输入信号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之比为 14 分贝 试算其误码率 解 6 15已知二进制确知信号 先验等概 且能量相等 输入信号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之比为 9dB 试计算最佳 PSK 接收机的误码率 解 2 25 2 1 2 2 1 0 erfc n E erfcpe 2 2 1 2 8 2 1 2 2 1 0 erfcerfc n E fcep re Tt T t 00 2 取 t T t Arecth e T s T s TA esH M T j tj M 0 2 0000 cos 2 1 2 2 2 0 第 14 页 共 29 页 第七章第七章现代数字调制技术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7 1 已知二元信息序列为 1100100010 采用 MSK 调 画出同相分量和 交分量波形以及 MSK 波形 解 信息码信息码信息码1100100010 t 10101 t IK t 10000 QK 10101 t IKcos t 2Ts 10000 OKsin t 2Ts t 第 15 页 共 29 页 7 2设一数字信息序列为 1 1 1 1 1 1 1 1 1 1 1 试分别作出 MSK 信号和 OQPSK 信号的相位变化关系 并加以比较 解 IKcos t 2Ts cos 0t 10101 t OKsin t 2Ts sin 0t 10000 t 1100100010 t MSK t t 第 16 页 共 29 页 7 3设一数字信息序列为 1 1 1 1 1 1 1 已知码元速率为 1000 波特 未调载频为 3000Hz 试分别画出 MSK 信号和 OQPSK 信号波形 并加以比较 解 t I Q t t t t MSK t t t OQPSK t 第 17 页 共 29 页 7 4根据 QAM 及 QPSK 发送系统框图 若传送的二元基带信号为 1001101001001010 1 试画出 QAM 发送系统中同相与正交支路中的乘法器前后的波形及发送信号 QAM 波形 2 改为 QPSK 重做 1 3 简述 QAM 与 QPSK 的异同点 解 4QAM t QPSK t 1001101001001010 t t t Q 01001000 t I 10110011 t 第 18 页 共 29 页 7 5何为 MSK 为什么称之为 MSK 7 6GMSK 信号和 MSK 信号相比 在信号的形成 相位路径 频谱特性诸方法有何异同 为什么 GMSK 的频谱特性得以改善 7 7GMSK 信号为何引入码间串扰 它是如何利用码间串扰的 7 8什么是 4 QPSK 它与 QPSK 以及 OQPSK 有何同 7 9给定一个 23 级移位寄存器 可能产生的码序列的最大长度为多少 解 P 2 n 1 223 1 8388608 7 10 在 2 13 1 比特的 n 序列中 有多少个三个 1 的游程 有多少个三个 0 的游程 解 在 2 13 1 比特的 n 序列中 三个 1 的游程为 1 8 213 1 1023 在 2 13 1 比特的 n 序列中 三个 0 的游程为 1 8 213 1 1023 7 11 已知下列四个码组 试说明该码组集是否为正交码 解 若 n 个长度均为 P 的码组 X1 X2 X 所组成的集合任何两个不同码组的互相关函数均为 零 即 R Xi Xj 0 i j 则称这种码组集合为正交码 规定 0 1 分别对应 1 1 对于 1 1 二元序列 互相关函数由下式计算 01011010 10010110 00111100 11110000 4 3 2 W W W W k j p k ikji XX P XXR 1 1 第 19 页 共 29 页 第八章第八章同步原理同步原理 8 1已知单边带信号ttfttftSSSB 00 sin cos 试证明它不能用平方变换滤波 法提取载波 解 经 2f0窄带滤波后为 上式经二分频后得载波相位有两个 故不能提取与载波同频同相的同步信号 8 2已知单边带信号ttfttftSSSB 00 sin cos 若采用与 DSB 导频插入相同的方 法 试证明接收端可正确解调 若发端插入的导频是调制载波 试证明解调输出中也含有直流分量 解 设插入的导频为 所以调制信号为 故解调器的输出为 经低通滤波器后 可得到输出为 f t 2 证明接收端可正确解调 而采用插入的导频是调制载波 时 即 则 经 LBF 后 2 2 0 a tf a tV 输出含有直流分量 a 2 tttftfttf tf ttf tf tttftfttfttf ttfttftSte SSB 000 2 0 2 2 000 22 0 22 2 00 2 sincos 2cos 2 1 2 2cos 2 1 2 sincos 2sin cos sin cos tttftfttfttf 000 2 0 2 sincos 2cos 2 1 2cos 2 1 tatStS SSB00 sin t a ttft tf ttatttfttf ttattfttf ttStS 000 00000 2 0000 00 2sin 2 2sin 2 1 2cos 2 1 2 cossincossin cos cossinsin cos cos ta 0 sin ta 0 cos 2 2sin 2 2sin 2 1 2cos 2 1 2 coscossin cos coscossin cos cos 000 0 2 000 2 0000 00 a t a ttft tf tatttfttf ttattfttf ttStS tatStS SSB00 cos tatStS SSB00 sin 第 20 页 共 29 页 8 3设某基带信号如题 8 3 图所示 它经过一带限滤波器后变为带限信号 试画出从带限基 带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方框图和各点波形 解 1 6T5T4T3T2TT 0 t 1 1 f t 题 8 3 图 位同步信 号输出 放大 限幅 微分 整流 窄带 滤波 移 相 脉 冲 t t t t t 第 21 页 共 29 页 2 位同步信 号输出 整流窄带 滤波 脉冲 形成 t t t t t t 第 22 页 共 29 页 8 4 有两个相互正交的双边带信号 A1cos 1tcos 0t 和 A2cos 2tsin 0t 送入如题 8 4 图所示 的电路解调 当 A1 2A2时要求二路间的干扰和信号电压之比不超过 2 时 试确定 的最大值 题 8 4 图 解 1 路输出为 通过 LBF 后为 而 2 路输出为 通过 LBF 后为 根据要求 8 5若 7 位巴克码组的前后全为 1 序列加入图 8 3 4 所示的 7 位巴克码识别器的输入端 且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均为零 试画出识别器中加法器和判决器的输出波形 解 LPF LPF 2 sin 0t cos 0t A1cos 1cos 0t A2cos 2sin 0t 1 路输出 2 路输出 11111100101111 t sin 2 1 sin 2 1 cos sin coscos 011 0011 ttA tttA sincos 2 1 11 tA coscos 2 1 2cos cos 2 1 cos 2 1 2cos 2 1 cos sin sincos 22022 022 0022 tAttA ttA tttA coscos 2 1 22 tA C tgAA tA tA 0 21 22 11 57 0 01 05 002 02 2 coscos 2 1 sincos 2 1 第 23 页 共 29 页 8 6若 7 位巴克码组的前后全为 0 序列 将它加入图 8 3 4 所示的 7 位巴克码识别器的输入端 且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均为零 试画出识别器中加法器和判决器的输出波形 解 8 7帧同步采用集中插入一个 7 位巴克码组的数字传输系统 若传输码速率为 1Kb s 误码率 Pe 10 4 试分别计算允许错 m 0 和 m 1 位码时的漏同步概率 P 1和假同步概率 P2各为多少 若每帧中的信 号位为 153 估算帧同步的平均建立时间 解 求漏同步概率 P1 当 m 0 时 当 m 1 时 t t 00111001000000 t t t 474 1 107 101 1 1 1 n PP m r rnr r m PPP C 0 1 1 1 第 24 页 共 29 页 求假同步概率 P2 当 m 0 时 当 m 1 时 求平均建立时间 ts N 153 7 160T 1 f 10 3 当 m 0 时 当 m 1 时 8 8设数字通信网采用水库法进行码速调整 已知数据速率为 16Kb s 寄存器容量为 16 位 起始为半满状态 当时钟的相对频率稳定度为 f f 10 6时 试计算需要调整的时间间隔 解 T n fs其中 s f f 10 6 即 T n fs 8 16 10 3 10 6 500 s 8644 64474 6 1 7 747 1 0 7 1 1042 101 1107 101 107 101 1 1 101 1 1 1 PPPP CC r r r m r r m n C P 0 2 2 3 0 7 7 2 108 72 C P 27 1 7 0 7 7 2 1029 6 71 2 2 CC P 36 161 108 71071 10160 1 343 21 msPPNTts 98 169 1024 610421 10160 1 283 21 msPPNTts 第 25 页 共 29 页 第九章第九章信道编码信道编码 9 1 已知信息码组 m1 m2 m3为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试写出奇数监督码组和偶数监督码组 解 奇监督码组偶监督码组 0 0 0 10 0 0 0 0 0 1 00 0 1 1 0 1 0 00 1 0 1 0 1 1 10 1 1 0 1 0 0 01 0 0 1 1 0 1 11 0 1 0 1 1 0 11 1 0 0 1 1 1 01 1 1 1 9 2 已知八个码组为 000000 001110 010101 011011 100011 101101 110110 111000 1 求以上码组的最小距离 2 将以上码组用于检错 能检几位错 若用于纠错 能纠正几位错码 3 如果将以上码组同时用于检错与纠错 问纠错检错能力如何 解 1 dmin 3 2 能检 2 位错 能纠 1 位错码 3 只能纠 1 位错码 9 3 已知两码组为 0000 和 1111 若用于检错 能检出几位错码 若用于纠错 能纠正几位错 码 若同时用于检错与纠错 问各能纠 检几位错码 解 dmin 4 能检 3 位错码 能纠 1 位错码 若同时用于检错与纠错 可纠 1 位错 检 2 位错 9 4 已知某一 7 4 线性分组码的监督矩阵为 1011001 1101010 1110100 H 试求其生成矩阵 并写出所有许用码组 解 其生成矩阵为 1101000 1010100 0110010 1110001 G 第 26 页 共 29 页 所有许用码组为 0 0 0 0 0 0 00 1 0 1 1 0 11 0 1 0 0 1 0 0 0 0 1 0 1 10 1 1 0 0 1 11 0 1 1 0 0 1 0 0 1 0 1 0 10 1 1 1 0 0 01 1 0 0 0 0 1 0 0 1 1 1 1 01 0 0 0 1 1 11 1 0 1 0 1 0 0 1 0 0 1 1 01 0 0 1 1 0 01 1 1 0 1 0 01 1 1 1 1 1 1 9 5 设一线性分组码的一致监督方程为 0 0 0 035 0145 0234 aaa aaaa aaaa 其中 a5 a4 a3为信息码 1 试求其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2 写出所有的码字 3 判断下列码矢是否为码字 B1 011101 B2 101011 B3 110101 若 非码字如何纠错或检错 解 1 其监督矩阵为 典型矩阵为 其生成矩阵为 2 所有码组为 0 0 0 0 0 01 0 0 1 0 1 0 0 1 0 1 11 0 1 1 1 0 0 1 0 1 1 01 1 0 0 1 0 0 1 1 1 0 11 1 1 0 0 0 3 此码正确 此码为错码 错在 C3 位 100101 110011 101110 H 100101 010110 001011 H 110100 011010 101001 G 0 0 0 1 0 1 1 1 0 100101 010110 001011 1 T HR 1 1 0 0 1 1 0 0 1 100101 010110 001011 1 T HR 第 27 页 共 29 页 此码为错码 错在 C5 位 9 6 令 g x x 3 x 1 为 7 4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 1 求出该循环码的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2 若两个信息码组分别为 1001 和 0110 求出这两个循环码组 3 画出其编码器原理框图 解 该循环码的生成矩阵为 1 此矩阵为非标准矩阵 将其进行初等变换变成 典型矩阵 其监督矩阵 2 3 编码器的原理框图为 1 0 1 0 1 0 0 1 0 100101 010110 001011 1 T HR 1101000 0110100 0011010 0001101 G 1101000 0110100 1110010 1010001 G 1001011 0101110 0010111 H 0111001 1001011 0101110 0010111 1001 1 R 0000110 1001011 0101110 0010111 0110 2 R D0D1D2门1 门2 第 28 页 共 29 页 9 7 已知 7 6 循环码的一个码字为 0000011 1 试写出 8 个码字 并指出最小码距 dmin 2 写出生成多项式 g x 3 写出生成矩阵 解 1 00000000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110000 1100000 1000001dmin 2 2 g x x 1 3 生成矩阵为 9 8 一个 15 7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为 g x x 8 x7 x6 x4 1 1 写出该循环码的生成矩阵 典型矩阵形式 2 若信息多项式为 M x x 5 x3 x 1 试求其码多项式 A x 解 1 2 9 9 一卷积编码器如题 9 9 图所示 每次移入编码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