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星星的孩子》教案.doc_第1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doc_第2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doc_第3页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 小学语文(苏教版) 数星星的孩子知识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和阅读想象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张衡的敬佩之情,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三、 教材分析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一篇融描写人物、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优秀教材。课文通过对小张衡与爷爷、奶奶一同观察天上星星这一故事的记叙,突出表现了张衡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洁,故事性强,蕴含科学知识,内容对学生充满着吸引力。教学本课时我注意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抓住人物的表现,再读中感悟张衡从小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从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四、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激发阅读兴趣。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识字教学采用多种识字方式,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3、读中感知,读中悟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反复地让学生去读,让他们走进文本,每一点体会都鼓励他们用读体现出来,真正做到了读中感知,读中悟趣,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4、发挥想象,引导说趣。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插上想象的翅膀,思考 。这堂课的学习都是围绕一个“趣”字,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五、 教学过程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情境1 1.出示课件,群星闪烁的夜空画面,(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百度图片】/pictures/UploadPic/2009-3/20093161908284.jpg【百度MP3】/m?word=mp3,%D0%A1%D0%C7%D0%C7+%B6%F9%B8%E8&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0%A1%D0%C7%D0%C7+&si=%D0%A1%D0%C7%D0%C7;%B6%F9%CD%AF%B8%E8;0;0&lm=-1&mtid=5&d=9&size=943718&attr=0,0&titlekey=474929898,3992503947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资料交流:(出示人物图片(张衡)【百度图片】/26/59/01300000247011123496590182210.jpg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二、 阅读识字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同学试着朗读一遍。看看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2、出示第一句“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想想,读着读着在你的脑海中产生了怎样的画面?师随机写下“无数”这个词。这么多星星,数得清吗?课件出示:无数的星星数不清。指生读:你发现了什么?(多音字:数)课件出示数:数(sh)星星 无数(sh)指生读,齐读。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音怎么区分?读作sh时,多为动词。当读作sh时,多为名词,表示一种事物。出示:数学 数不胜数 数量 数人师:你能正确读出这几个词语吗?指导书写:师范写:上面一个米,下面一个女,右边一个反文旁。师:小朋友,这无数的星星撒在夜空是什么样呢?找出这一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1)让孩子找出一个比喻句,领读句子,孩子读后,教师引导孩子比较以下两句话,哪一句更生动,为什么?a、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b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第一句是一般的陈述句,说明天空中有星星。第二句是比喻句,更生动,它把星星比作珍珠,使人们形象的感觉天空又闪亮又漂亮。(2)小朋友,见过珍珠吗?(出示珍珠的图片)【百度图片】/20100620/5090348_143722487639_2.jpg谁想来赞美赞美这串珍珠?生:珍珠是一颗颗的,很有光泽,珍珠很漂亮。师:所以这里是把星星比作珍珠。这么美的夜空,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你怎么才能记住这漂亮的“珍珠”呢?生:“珍珠”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有王字旁。师:对,因为珍珠很美,古时仅有王公贵族才会拥有,所以这两个字都带王字旁。师:刚才我们总结了“珍珠”二字,其实王字旁也是玉的变体写法,玉也是古代比较珍贵比较值钱、比较珍奇的东西,它和珍珠的样子不同,都是比较美的事物。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猜猜:“差点称王,不能做主。”你知道是什么字吗?(玉)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1猜谜语:一个人,他姓王,腰里藏着一块糖。(玉)生:2加一加:王+、=玉。 生:3减一减:“宝”去掉宝盖头是“玉”。 随机指导“玉”的写法:注意最后写点(师范写,竖要压住竖中线,书空。)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真多。师:在这句话当中哪个字能让你感受到星星的多呢?生:撒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识记“撒”字吗?(用加一加的方法:左边提手旁,右边是生字散)哪位同学愿意边做动作边读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师带领全班同学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撒字的由来)。让学生做做 喂鸡撒粮食时的动作。想想看还可以撒什么呢?有学生组出“撒水”,此时出示“洒”,尝试比较“撒、洒”,分别用两个字组词。归纳发现:“撒”撒出的的是固体,例如:撒种子、撒化肥、撒豆子等。“洒”洒出的是液体,如:洒水、洒水车、洒墨水、饮料洒了等。师:你能从文中把数星星的动作的词找出来吗?生:“靠、仰、指”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数一数,体会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师:夜空中有这么美的的星星,吸引了地上的小朋友,你看,图中的孩子,【百度图片】/UploadSoftPic/200411/20041119151340550.jpg他在(生答:仰着头)师; 你会不会仰头?做动作。“仰”注意是三声。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仰”的?生:用换偏旁的方法,欢迎的迎去掉走之旁,换上单人旁。观察仰字的中间部分,像什么?像不像小孩扬起的的小脸?注意下面不要加点或撇,否则,小孩的脸就抬不起来了。你能给“仰”组个词吗?(仰头、仰泳、久仰)三、写字指导师:生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写写呢?先让生观察“珍”“珠”两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再重点指导“珍”字。“珍”提示王字旁与王的区别,告诉学生珍字右侧三撇起笔对齐。2、师范写,生练写。师巡视并展评部分同学书写的生字。六、 教学反思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该教案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我觉得在教学中,该教案值得分享的地方有: 一、 激情入境本课一开始,我利用课件出示“星空图”。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当时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 以读悟趣情境朗读,加深感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朗读水平,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了共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三、写字教学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待提高的地方:1、细品文字时显得杂乱,课堂驾驭不老练。2、语言略显细碎,教师牵引过多 。3、小组合作时间不够紧凑。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还要加强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七、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