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3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3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3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3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3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 一 鸦片战争1 背景 1 鸦片战争前 世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 而清王朝却 但中国对外贸易居 地位 闭关自守 出超 2 西方国家迫切要求改变贸易格局 打开中国市场 3 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 海滩当众销毁 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 经过 1840年6月爆发 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被迫议和 虎门 3 结果 中英签订 及其附件 1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 内容 开放 割占香港岛 协定关税 外国获取 片面最惠国待遇 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南京条约 通商口岸 领事裁判权 4 影响 1 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 中国开始沦为 社会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1 原因 1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 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半殖民地半封建 2 直接原因 清政府拒绝列强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2 经过 1856年 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1860年火烧 清政府战败求和 3 结果 清朝战败 先后签订了 和 北京条约 圆明园 天津条约 4 影响 1 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 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 3 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洋务运动 考点二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 中日甲午战争 1894 1895年 1 原因 1 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后 日本就制定了 征朝侵华 的对外扩张政策 2 直接原因 日本国内爆发经济危机 社会动荡 政局不稳 3 导火线 朝鲜 起义 2 经过 1 发动 1894年7月 海战 日本挑起战争 2 1894年9月 中日 决战 3 其他战场 辽东半岛 旅顺大屠杀 和胶东半岛 威海卫 之战 东学党 丰岛 黄海 3 结果 清朝战败 被迫签订了 马关条约 1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 全岛及其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给日本 2 赔偿日本军费 两白银 3 开放 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 4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台湾 2亿 重庆 4 影响 1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外国资本的挤压 严重阻碍着中国 的发展 3 刺激了西方列强 的狂潮 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 瓜分中国 4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 清政府开始进行 改革 5 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 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 的斗争 军事 救亡图存 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1901年 1 原因 1 根本原因 瓜分中国 2 直接原因 运动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2 借口 以 救护驻华使馆 助中国剿匪 为借口 义和团 3 时间 1900年6月 1901年9月 4 结果 清朝战败 签订 5 危害 1 辛丑条约 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 2 巨额的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3 在北京设立的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4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使馆区 归纳概括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1 国内 清政府政治腐败 军备废弛 阶级矛盾尖锐 对外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2 国际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 并向法美扩展 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市场 抢占原料产地 并对外扩张 3 在西方国家对外扩张而中国腐败落后的情况下 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侵略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门户 发动侵略战争 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对点训练1 2011 河南洛阳高三模拟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写道 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 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如果不是英国 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 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 该材料旨在说明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 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 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 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 解析 选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 费正清所言 不是英国 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 说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轻巧识记 南京条约 中开通的通商口岸 南京条约 中的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口通商名称 采用 谐音 可记忆为 光下不能上 解释 光 广州 下 厦门 不 福州 能 宁波 上 上海 也可直接采用 首字法 记忆为 广厦福宁上 分析比较 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布局上的特点 1 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再到内地 从南方扩展到北方 2 都在沿海和沿江地区 不仅涉及经济中心 还涉及清政府的政治中心 临近清朝的心脏地带 轻巧识记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归纳概括 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1 清政府统治腐败 战前不做认真的准备 战争中妥协退让 2 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潮流 同侵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中国的经济 军事装备处于劣势 3 资本主义国家在侵华问题上的关系以勾结为主 中国人民面临抗击共同侵略 对点训练2 紫禁城内各宫殿 尽为寇兵分国占据 三海 万寿山 颐和园等处 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 这次战争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解析 选c 由材料中的 寇兵 分国占据 为日人 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易混易错 1 南京条约 的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商品输出 掠夺原料的侵略要求 马关条约 的内容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 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2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在甲午战争前的两千多年的中日交往史中 中国实力都大大领先于日本 同为东方国家 败给一个小国 对于当时中国人的震动远大于鸦片战争 思维拓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 一半是封建社会 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 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 2 半殖民地 和 半封建 都包含有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考点整合一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及影响 考点整合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 鸦片战争后 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 南京条约 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3 中日甲午战争后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 马关条约 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并走向联合 4 八国联军侵华后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高考例析 2010 高考江苏卷 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 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 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 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 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解析 从图片信息看 这是甲午战争之威海卫战役形势示意图 此次战役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故a项正确 答案 a a 前者是为了 尊严 后者是为了利益b 前者是愚昧的表现 后者是霸权的表现c 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后者是前者的结果d 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外交往中双方态势的变化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前后中外态度的变化 a指出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外态度的目的 b d指出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外态度的实质 故a b d表述均正确 而鸦片战争前后中外态度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c符合题意 尝试命题2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 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 不像前任府台 老是同我们外国人作对 从此任接手以后 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 还肯把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这部小说可能以下列哪个事件作为背景 a 1842年 南京条约 签订后b 1860年 北京条约 签订后c 1895年 马关条约 签订后d 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后解析 选d 材料显示外国在华可以驻军 而且大量修建铁路 这只能是 辛丑条约 签订以后的事情 从多种史观的视角审视近代西方列强侵华 高考例析 2011 高考北京卷 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 义和团杀外国人为 野蛮 barbarie 外国人杀义和团为 文明 civilisation 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 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 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 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 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解析 因为是政治讽刺漫画 因此题干材料中的 野蛮 与 文明 都带有反义的特点 由此判断这幅漫 画的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的野蛮性 故b项符合题意 a c d三项皆与 政治讽刺漫画 这一主题无关 答案 b 尝试命题3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在 圆明园大劫难 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 假如英法联军的 远征 根本没有发生 从而使本书失去存在的理由 那该多好啊 该著作出版时 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说 我欣慰地看到 一位法国作家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断作出了贡献 从中可见 作者 痛感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 痛斥英法两国殖民军极其可耻 迎合了政府否认圆明园劫难历史的态度 希望他的书能够增强 记忆 a 只有一项正确b 只有一项不正确c 全部正确d 全不正确 解析 尝试命题4 2012 广东六校联考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 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 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这一 集体亮相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 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b 英国实现了对中国的占领c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和影响 据题干信息 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 世界大国 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再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材料描述的是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这次战争的主要影响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史料 文本 材料1 1840年春英国议会在辩论对中国出兵是否合理的问题时 反对派以拒绝为支持一种恶毒的 有伤道德的交易而进行战争的理由反对政府的政策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2 1840年3月莫克 维卡在给英外相的信中还说 当前局势 可能提供机会 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 随着关系的改善 我们输出 棉织品 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资料 信息 解读 粗读 材料1反映了1840年英国议会围绕出兵中国问题的争论 从而说明了列强对外侵略时本国国内也存在反对的声音 材料2预测了 两国关系改善 后的前景 从而说明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中国市场 细读 划线部分关键信息反映了反对派之所以反对政府政策的理由 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反映了当前局势 1840年3月 即对中国禁烟运动的态度 史料 应用 1 材料1中的 反对派 为何反对政府的政策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答案 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是不道德的 2 据材料2指出 当前局势 可能提供机会 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 这句话的真实含意 答案 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迫使中国屈服 3 2012 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 伟大的中国革命 中说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 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解析 选b 工业革命后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疯狂地对外扩张 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 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因此 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 费正清的观点没有点明鸦片战争的实质 4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 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 英国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