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docx_第1页
七年级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docx_第2页
七年级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docx_第3页
七年级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docx_第4页
七年级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气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16.二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 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人生的标点符号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我茫然了。“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 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 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二)鲁迅生活片断2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正值鲁迅先生在北大任教,有幸得到他亲自教诲,他讲授的苦闷的象征等课程,使我受到很大教育。他提出“艺术的出路是为大众服务;创作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作品的使命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唤起读者的爱国 。正是鲁迅先生拨亮我心中的向上火花,也正是鲁迅先生激发我写诗撰文,抨击时弊。那时先生上课,穿蓝色布衫,留很长的头发,还将铅笔夹在右耳上。开始我对先生耳上夹铅笔有些不解,恰有一次课后同行,至景山拐角,我见铅笔仍在先生耳和长发间夹着,便问他耳朵上老夹着铅笔干什么?他说:“我是改讲义上字用的。讲义印得仓促,错字很多,随时发现随时作个记号,将来好统一改正,免得误了学生。”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经常早来晚走,没有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上随便吃一点。一次,下课后我和先生路过小饭摊,他问我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我说:“随便。”他说:“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种小饭摊多卖玉米窝头,荞麦烙烙之类,来用餐的也都是些人力车夫,卖报童叟。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端上一大碗荞麦面很是显眼,鲁迅先生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向周围的人点头。1文中方括号内应填入最恰当的词是( )A、情绪 B、感情 C、激情 D、热情2把文章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为每一部分选择一个最合文意的小标题。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是( )A、教育 B、教诲 C、拨亮火花 D、为大众服务 E、听鲁迅讲课第二部分的小标题是( )A、夹铅笔 B、免得误学生 C、改正 D、讲义错字多 E、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的小标题是( )A、早来晚走 B、吃饭 C、鲁迅请我吃饭 D、津津有味 E、小饭摊4本文写的几件小事表现鲁迅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5本文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三)临窗看柳(1)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2)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3)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4)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起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支体公,你也会明白许多。1给下列加点字注间。(1)煞 (2)柳絮: 2“料峭”的含义是 : 文章开头写“春寒料峭”,其目的是为了: 。3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 。(从下列词语选出两个:活泼 乐观 严肃 勤奋 积极 圆滑)4首段中描绘的“窗外”和最后一段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请简述理由5从写作意图看,“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一句写出了 。由此可见,本文明写的是 ,实际要写的是 ,这是一种 的写法。6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据你看,他明白了什么? 7全文共4段,请用“|”来划分段落,画在下面。(1) (2) (3) (4)8文中运用不少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句。拟人: 参考答案(一)1句号 “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2善,信,顽强,进取,创造3“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4比喻 比如“人生是一句话”,又如“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5人生是一句话,要由我们的脚印落成美丽生动的文字,让后人为我们堆起的那座坟墓竖起一个感叹号。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1D2第一部分:开头“抨击时弊”。第二部分:“那时先生上课免得误了学生。”第三部分:“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点头。”3第一部分小标题是:拨亮火花;第二部分小标题是:“不拘小节的先生;第三部分小标题是:早来晚走。4本文通过三件小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青年的谆谆教诲。5本文是以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