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与反思.doc_第1页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与反思.doc_第2页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与反思.doc_第3页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与反思.doc_第4页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实录与反思.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乐之都维也纳教案天王中心小学 周聪【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了解维也纳,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陶冶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教学重点】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弄清作者是从那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教学难点】 初步教会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际操作去了解维也纳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反馈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周老师心里特高兴!没有什么好的见面礼送给大家,只带来一首好听的古典音乐,大家想不想一听为快?生:想(齐声)。音乐欣赏。播放名曲蓝色多瑙河。师:大家觉得好不好听?生:好听。师:以前听过吗?生:没有。(少数说有)师指一名说“有”的同学:你说说,这首美妙的音乐叫什么名儿?生:(想了一会儿)不知道。(笑)师:(笑)只是觉得耳熟,似曾相识对吗?生点头。师介绍音乐:这首音乐叫蓝色多瑙河,是由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所创作的一首华尔兹圆舞曲,旋律优美动听。波光粼粼的多瑙河就流淌在奥地利首都,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板书:音乐之都维也纳)生:齐读课题。师:有人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维也纳,通过文字来感受这音乐之都的魅力。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单地概括。生默读。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音乐摇篮 音乐装饰 音乐生活 音乐圣殿)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全面。你最想了解哪个方面?为什么?生1:我想了解维也纳究竟是怎样用音乐做装饰的,因为我很好奇。生2:我最想了解一下金色大厅,因为光听名字就觉得应该很漂亮的,想去欣赏一下。二、浏览网页,自主学习。师:那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小小愿望。我这里有一个“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专题学习网页,打开它,你将进入一个更加丰富多采的世界。生:点击电脑桌面Internet Explorer(自动弹出学习网页)师:大家点击“阅读提纲”(是对学生提出阅读学习要求的链接),根据右边分好的组(音乐摇篮、音乐装饰、音乐生活、音乐圣殿、互动论坛),按照学习要求去阅读、学习、拓展,看看自己能不能学好,你可以边学习边把你的感受或收获用笔记下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交流。生自学。(播放蓝色多瑙河)师巡视。三、拓展交流,感受魅力师:刚才我们走进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徜徉在这座充满着音乐的城市,我想每个同学一定收获很大,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探究吧。 白板出示“音乐摇篮”页面,通过屏幕广播将页面切至学生电脑。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生读文。师:你能找到这段的中心句吗?生: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根据学生回答,师在白板上对应画线)师:(白板上圈出“摇篮”)摇篮是什么?生:婴儿的床。师:是婴儿诞生的地方,是婴儿成长的地方。这里的摇篮也是婴儿的床吗?生:(笑)生:不是。这是在打比方。师:把什么比成什么?生:把维也纳比喻成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师相机在白板上做记号)师:那你从“摇篮”这个词语,看出维也纳和欧洲古典音乐有什么样的关系?生:欧洲古典音乐诞生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发展、进步。师:说的真好,你形容得十分准确。那可不可以把咱们句容比喻成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生1:(吃惊)不能生2:因为句容不在欧洲。师:(笑)你挺专业的嘛!好吧,巴黎在欧洲,行不行?生3:不能。因为有许许多多有名的音乐家在维也纳这个地方写过很多著名的音乐。指生3读相关文字。(白板上画线)生齐读。师小结:许多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在维也纳创作出了许多震撼人心的音乐作品。是维也纳这座美丽的城市孕育了他们的音乐生涯,造就了欧洲的古典音乐。师过渡:维也纳给了那些音乐家以丰富的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无数流芳百世的作品。同时,维也纳又以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为自己的骄傲。网页出示“贝多芬、海顿、莫扎特、施特劳斯、舒伯特”相关资料。师:先前大家通过自学,相信对这些音乐家都不陌生了,你最喜欢哪位音乐家呢?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创作了什么乐曲)让我们欣赏一下怎么样?生:根据网页提示作简要介绍。在音乐中齐读第二自然段。白板出示:“音乐装饰”页面。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生读文。师:这一段的中心句是?生: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根据学生回答,师在白板上对应画线)师:(白板上圈出“音乐装饰”)音乐果真可以用来装饰城市吗?还是这里的“音乐”有所特指?生:我认为这些用来装饰的音乐指的就是音乐家们的石像、铜像。生: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建筑物也是。师:还有吗?生:还有王宫花园草坪上巨大的音乐符号。(白板上画线)师:都是从文中有所发现的,对吗?想不想一起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音乐装饰?生:想。(打开网页中的flash链接)学生欣赏。师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维也纳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的独特风光。生齐读第三小节白板出示“音乐生活”页面。师范读(第四自然段):老师读得美吗?生:美(齐声)。师:其实,维也纳人崇尚音乐的生活更美。这段的中心句大家一起说!生:维也纳几乎一天夜里不开音乐。(师在白板上对应画线)师:(圈出“离不开”)从这三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了维也纳人非常热爱音乐。师:对。热爱音乐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白板上板书:如痴如醉)大家尝试着想象一下,习习的晚风吹拂你的脸庞,远处悠悠扬扬的音乐夹杂着花草的芬芳,随风而来,你有一种怎样的感觉?生1:我觉得美。生2:我觉得我好想快乐地飞起来了。生3:我感觉我的心陶醉了。师:带着你的感受齐读第3句话。生齐读。当一家人欢聚一堂,演奏一曲优美的音乐,你又有怎样的感受?生1:我感受到了幸福。生2:我感受到了温馨。生3:我觉得这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幸福。师:说得真好。带着这样美好的感受,齐读第4句话。师总结:音乐已离不开维也纳,维也纳人更是一天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每一个角落,音乐回荡在维也纳人的心中。生齐读第四自然段。要求在不同的场景中读出不同的感受。师过渡:维也纳到处回荡着优美的旋律。在大街上、在家里,我们都能欣赏音乐,但是最适合欣赏的地方则是歌剧院和音乐厅了。(取消屏幕广播)师:点击“音乐圣殿”, 借助右边国家大剧院、金色大厅相关背景知识,自学5、6、7段。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这是怎样的歌剧院?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歌剧院?生1:这个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生2:“美观大方”、“色彩和谐”、“艺术品”等词语都可以形容它。(师在白板上对应画线)生3:还可以用“规模宏大”形容。师:这个词语文中没有,你从哪看出来它规模宏大的呢?生3:从文中的三组数字。(读)(师在白板上对应画线)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课文中哪些地方把“金色大厅”的特点描写出来了?生:第六自然段整段写的都是金色大厅的特点。师:一点儿没错。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吗?生1:生2:美。生3:金。师:对。就是“金”字。自已找找这段文字一共用了多少个“金”字?生:7个。师:真不愧是“金”色大厅呀。一起来看看这美轮美奂的建筑吧。(打开屏幕广播,网页切换PPT)生:欣赏“金色大厅”。师:真是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啊。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歌剧院,欣赏着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会有怎样的感受?生1:我感受到非常的兴奋。生2:我的感受是很荣幸,很骄傲。师:是啊,不光是你,我想每一个去过那里的人都觉得荣幸,都觉得骄傲。如果你是一位音乐家,你想不想去哪里搞场自己的演奏会啊?生:想(齐声)。师:为什么?生1:因为去那里表演就会出名,像贝多芬那样出名。师:(笑)肯定会的。生2:我也想。因为那里是音乐的圣殿,是音乐的天堂,我很向往。师小结:说得好。那里是一个音乐圣地,每一位音乐家都向往那里,每一位音乐家都以在那里举办音乐会为自己的最高目标;每一位爱好音乐的人都以到那里欣赏而感到自豪。让我们带着荣幸,带着向往之情齐读这一段。生:齐读最后一段。师:大家都认识宋祖英吧,每年春晚都能看到的民族歌唱家。她拿过不莱梅奖(音乐领域的最高奖),也在金色大厅表演过。我们一起来欣赏。(打开网页中的“中国民歌音乐会”链接)生:欣赏好日子。四、回归整体,反馈成果。师:今天,我们做了一次音乐的文化之旅,从四个方面感受到了维也纳这音乐之都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难怪小施特劳斯说:“假如我真是天才,我首先将它归功于我心爱的城市维也纳。维也纳的空气中飘着美妙的音乐,我的耳朵听到了,我的心陶醉了,我的手就把它写了下来。”这是他的感受,今天我们也要把我们的感受写下来,点击“互动的论坛”,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发表。生:动手操作,发表学习感受。生1:维也纳是一座多么美丽的城市啊!那儿的金色大厅是多么漂亮啊。生2:维也纳的音乐太好听了!生3:如果让我们选一个旅游的地方,我们第一个就要去音乐之都维也纳。生4:听到这里的音乐我仿佛身临其境,音乐之都维也纳真美! 师:同学们,你们发表的是学习的感受,也是美好的愿望。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让老师有理由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能实现这样的愿望。最后让我们在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优美旋律中结束这堂课。下课。【教学反思】知道自己将要参加这次信息化网络环境下的专业课比赛,内心有些忐忑。虽然听过类似的“课堂整合课”,但相比这次竞赛的要求而言都是不可企及的。打听下来,我们学校竟然没有人参加过这样的比赛,估计大家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样一想,让我恢复了一些自信,让我有了“开好头”的动力。以后的日子里,也确实在网络技术、白板应用上花了不少精力,不少同事给予了我帮助。现在想来,电脑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下面我来说说教学这节课之后的几点反思和感受1.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浏览网页,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中,我要求生点击“阅读提纲”(是对学生提出阅读学习要求的链接),根据右边分好的组(音乐摇篮、音乐装饰、音乐生活、音乐圣殿、互动论坛),按照学习要求去阅读、学习、拓展。这样安排既培养的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又教给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点击,找到相关的语段进行阅读,找到相关的延伸知识进行补充性学习,通过欣赏图片、视频、音乐直观地感受到维也纳的魅力所在。而这些,仅仅通过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是不可能做到的。2. 利用电脑、白板技术,创设乐学氛围,打造便携式课堂。电脑、白板技术的熟练运用,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