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三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 洪武七年 1374 明政府下令撤销福建泉州 浙江明州 广东广州三市舶司 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 洪武十四年 1381 朱元璋 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 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 卷139 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朱元璋再次发布 禁外藩交通令 洪武二十七年 1394 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 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 番货等 洪武三十年 1397 再次发布命令 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片板不得入海 的海禁政策 明清对外关系 朝贡贸易的特点 明初海禁 目的 明太祖朱元璋出于稳固王朝统治的考虑 内容 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 多次下令 片板不许入海 严禁民间从事海外贸易 并以严刑峻法惩处违禁者 海禁与朝贡贸易 海禁与朝贡贸易 朝贡的前提是 这些国家接受中国皇帝的承认与册封 在国王交替之际 以及庆慰谢恩典礼之际 必须派遣使节前往觐见皇帝 呈现贡品 并且接受皇帝的赏赐 称为回赐 这就是朝贡体制 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呈放射状的 用朝贡 回赐方式维系的国际关系 因此朝贡体制的政治意义是首要的 经济意义是次要的 在朝贡中附带一些贸易 称为朝贡贸易 或者叫做贡舶贸易贸易 勘合贸易 这些贸易都是朝贡体制的附属部分 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我国家统有天下 薄海内外 罔不臣服 列圣相承 无间远迩 有贡 即有赐 计其贡物 时值甚廉 给之太厚 明代朝贡贸易通常为三年一贡 贡舶的商货可由贡使带入京师 在会同馆开市三至五日 由礼部派员监督 与中国商民进行 两年交易 摘自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卷十四 美 罗兹 墨菲 亚洲史 明清对外关系 朝贡贸易的特点 特点 1 由官方控制和垄断明朝规定 外国贡使来华朝贡 除携带贡品外 准许附带商品货物进行贸易 2 薄来厚往 倍偿其价对于贡品朝廷照例以数倍的代价作为补偿 3 有限制的贸易 附带的货物由贡使携至京师 在指定地点开市数日 国内居民可在官方监督下与之交易 海外贡舶来华的贡期 贡道 船舶数量 朝贡人数 都有具体的规定 明清对外关系 朝贡贸易的特点 特点 1 由官方控制和垄断 2 薄来厚往 倍偿其价 3 有限制的贸易 4 政治意义大于商业意义 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是要宣扬国威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海禁与朝贡贸易 这种 天朝 与 外邦 君主之间的宗主 臣属关系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的 文化中心主义思想 简言之 通过礼仪将外邦 番王 纳入中华帝国尊卑有序的体制之中 这种做法不过是将国内的儒家社会秩序扩大后照搬到外界中去罢了 外国君主如果想与中华帝国保持联系 他们就必须接受后者的条件并承认中国天子的普世权威 与中国进行贸易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 而进贡则是为了必须付出的代价 费正清 中国 传统与变迁 明清对外贸易 从海禁到闭关 清朝的对海外贸易的政策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海禁 1644年 1683年 第二阶段是多口通商时期 1684年 1759年 第三阶段是广州贸易时期 1760年 1842年 樊树志 国史概要 明清对外贸易 从海禁到闭关 海禁 清初 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朝廷颁布 迁海令 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 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应与西洋 东洋 日本等国出洋贸易 以充军饷 福建巡抚吴兴祚 自一禁海之后 而此等银钱 指外贸收入 绝迹不见一文 即此而言 是塞财源之明验也 左都御史慕天颜 先因海寇 故海禁不开为是 今海氛廓清 更何所待 康熙 明清对外贸易 从海禁到闭关 海禁 清初 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朝廷颁布 迁海令 实行较明朝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 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多口通商 康熙帝在位的中期 因局势趋于稳定 下令取消海禁 重开海外贸易 并指定在广州 漳州 宁波 云台山 在今上海 设立海关 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 闭关锁国 广州贸易原因 当时 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 清朝统治者却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 保守的心态 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 明清对外贸易 从海禁到闭关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1 当时 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的变化 清政府对西方势力十分戒备 惧怕外国势力深入腹地 破坏统治秩序 2 清政府的自大 保守的心态3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需求甚少 根本 明清对外贸易 从海禁到闭关 闭关锁国 广州贸易原因 当时 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 清朝统治者却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 保守的心态 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 过程 康熙晚期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乾隆时更实施闭关政策 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 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 清朝中期 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行更为严格的限制 国门关闭得更加紧密 明清对外贸易 从海禁到闭关 一 洋船销货后 应饬 告诫 依期回国 禁止住冬 二 洋商船毋许汉奸私行交易 三 内地行商毋许借洋商资本 四 洋商毋许雇内地厮役 五 洋船泊处 守备一员督同弁兵 bian 弹压 稽查 防范外国商人条款 明清对外贸易 从海禁到闭关 外国商人必须住在广州城外特别居住区域内的商馆 并且必须通过称为广东十三行的公行进行交易 所谓十三行是一个俗称 实际并非十三家 他们是官方特许经营外贸的商人 他们的行会组织是公行 成立公行的目的在于共同承担官府差料 消除内部竞争 统一货价以及办理中外交涉事件 行商作为官府与外商的中介 负有照料和管束外商的责任 外商在黄埔上岸后 只能住在广州城外省河边的商馆 平时不得任意到商馆区外走动 更不准入城 他们经商和生活所需的买办 通事 仆役 都必须由行商雇佣 外商有事要向官府递禀交涉 官府有事要通告外商 都经过行商转达 樊树志 国史大纲 乾隆帝接见外国使节 乾隆五十八年 1793 英王派特使马戛尔尼一行前往中国 提出扩大中英贸易的要求 遭到清朝政府的拒绝 在给英王的书信中写到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执行了彻底的 闭关锁国 政策 明清对外贸易 从海禁到闭关 马戛尔尼访华提出的要求 英国派员常驻北京照管商务 允许英商在宁波 舟山 天津等地贸易 在北京建商馆贮货发卖 中国在舟山附近割一小岛供英商居住 贮货 在广州附近拨一处地方供英商居住并允许其自由出入 减免英商在广州 澳门的内河运输税 允许英国人传教 免除英国人居住税并发给许可证等 闭关锁国 对中国的影响 1 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的作用 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 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 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 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 明成祖死后 明朝逐渐衰弱 以后清朝康乾时代 不能说是开放 如果从康熙算起 也有近200年 长期的闭关自守 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 愚昧无知 邓小平 卡尔 马克思在鸦片战争前曾在英国发表评论说 闭关自守的中国 就像一具木乃伊 一直密闭在棺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