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机械系统总体设计第一节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由三个基本活动组成 即创造 分析和决策 设计过程的开始是提出一种需求 即为预定设计目标 它可以由使用者或生产者提出 机械产品的方案设计是先确定它的工作原理方案 再确定机械运动方案 机械产品的工作原理方案和机械运动方案的好坏是决定产品性能 成本 关系到产品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 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阶段是机械产品设计中的最重要的设计阶段 一 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对于机械产品来说 在功能分析和工作原理确定的基础上进行工艺动作构思和工艺动作分解 初步拟定各执行构件动作相互协调配合的运动循环图 提出机械运动方案和进行机械运动简图的设计 这就是机械产品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一 方案构思的常用方法1 黑箱法对于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人员难以立即认识 犹如对待一个不透明 不知其内部结构的 黑箱 利用对未知系统的外部观测 分析该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和输出 通过输入和输出的转换关系确定系统的功能 特性所需具备的工作原理与内部结构 这种方法称为黑箱法 2 列举法以现有功能类似的机械作对象 列举其优点 在新方案中保留 列举其缺点 以便避免 列举其不足 或不同 之处 以便作必要的补充 在继承基础上创新 可使新方案尽可能完善 3 移植法受其它事物 也许与本课题毫无直接关系的事物 的启迪 触发灵感 运用联想将其原理合理地应用到自己的课题上 如将香水喷雾器原理移植到内燃机上 发明了内燃机燃油雾化喷嘴 将移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移植到齿轮上 发明了活齿齿轮 4 筛选法将有可能实现该功能要求的工作原理 工艺动作及实现该运动的基本机构和组合机构尽可能按层次罗列出来 进行排列组合 再按可行性 先进性 方便性 经济性逐个分析审查 淘汰不适合的 经过不断筛选 剩下两三个方案再按方案设计的有关步骤进行 二 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根据产品功能要求 工作性质及动作过程等基本要求进行新机械的方案设计时 要将总功能分解为各分功能以及各功能元 并找出各功能元的动作要求和运动规律 按各功能元的动作要求和运动规律确定机械示意图 亦可称为机械运动方案 按各功能元的运动规律 动作过程 动力性能等要求来进行机械运动简图的尺度综合 将机械运动方案中各个机构运动尺寸计算确定之后就得到机械运动简图 机械运动简图的设计就是机械运动系统的尺度综合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阶段 要求完成机械产品的功能分析 功能原理求解和通过评价决策得到最佳功能原理和机械运动方案 也就是初步完成机械运动简图设计中的机构选型和组合应用的分析和设计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中几个主要步骤的大致内容 1 机械总功能的分解根据机械总功能要求 选定机械的工作原理 工艺动作过程以及实现工艺动作过程的功能原理解 根据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原理解 就可以确定出机械所需要的执行构件的数目 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运动协调配合关系等要求 2 绘制机械运动循环图按机械的工作原理 执行构件运动协调配合要求 绘制出机械运动循环图 作为各执行机构的选型和拟定机构的组合方案的依据 3 各执行机构综合确定各执行构件的运动参数和生产阻力 选择合适的原动机 然后选择各机构的类型 进行综合 在进行机构综合时要考虑机构功能 结构 尺寸 动力特性等多种因素 同时要考虑机械运动循环图所提出的运动协调配合要求 机构选型时应该进行综合评价 择优选用 4 作出机械运动示意图 机械运动方案图 根据机械的工作原理 执行构件运动的协调配合要求和所选定的各执行机构 拟定机构的组合方案 画出机械运动示意图 这种示意图表示了机械运动配合情况和机构组成状况 代表了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 对于运动情况比较复杂的机械 机械运动示意图还可以采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绘制出立体的机械运动示意图 5 各机构的尺度综合根据各执行构件 原动件的运动参数及各执行构件运动的协调配合要求 同时还要考虑动力性能要求 确定各机构中各构件的几何尺寸 指机构的运动尺寸 或几何形状 如凸轮廓线 等 在进行机构的尺度综合时要考虑机构的静态和动态误差的分析 6 绘制机械运动简图对各机构尺度综合所得结果 要从运动规律 动力条件 工作性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确定合适的机构运动尺寸 然后绘制出机械运动简图 机械运动简图应按比例尺画出各机构运动尺寸和几何形状 根据机械运动简图所求得的运动参数 动力参数 受力情况可以作为机械详细设计 总图 零部件设计等 的依据 二 设计任务抽象化与功能结构功能是抽象地描述机械产品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具体产品来说 功能是指产品的效能 用途和作用 人们购置的是产品功能 人们使用的也是产品功能 按照功能的重要程度 功能可分为两类 基本的功能和辅助功能 基本功能是实现产品使用价值必不可少的功能 辅助功能即产品的附加功能 一 设计任务抽象化抽象化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的总功能 设计任务抽象化的步骤 确定总功能 抓住本质 扩展思路 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将总功能分解为子功能直至功能元 寻求子功能 功能元 的解 原理解组合 形成多种原理设计方案 方案评价与决策 二 功能结构类似电气系统线路图 分功能的关系也可以用图来描述 表达分功能关系的图为功能结构图 功能结构图的建立是结合初步的工作原理或简单的构形设想进行的 1 基本功能结构任何功能结构图 都由下面三种基本结构形式组成 1 串联结构反映了分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或时间 空间顺序关系 2 并联结构又称选择结构 几个分功能作为手段共同完成一个目的 或同时完成某些分功能后才能继续执行下一个分功能 则这几个分功能处于并联关系 例如车床需要工件与刀具共同运动来完成加工物料的任务 3 回路结构它又称循环结构 输出反馈为输入的结构为循环结构 2 建立功能结构图的要求1 体现功能元或分功能之间的顺序关系 这是功能结构图与功能分解图之间的重要区别 2 各分功能或功能元的划分及其排列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物理作用原理 或经验支持 以确保分功能或功能元有明确解答 3 不能漏掉必要的分功能或功能元 要保证得到预期的结果 4 尽可能简单明了 但要便于实体解答方案的求取 3 功能结构图的变化实现同一总功能的功能结构可有多种 改变功能结构常可发展出新的产品 改变的途径有 1 功能的进一步分解或重新组合 2 顺序的改变 例如能量进入系统以后 其转换与传递顺序不同 实体解答方案亦将不同 3 分功能联接型式改变 4 系统边界的改变 必要时可扩大或缩小系统的功能 以求得更合理的解答方案 提高系统机械化 自动化程度是其重要方面 4 建立功能结构图的步骤1 通过技术过程分析 划定技术系统的边界 定出其总功能 2 划分分功能及功能元 通常是首先考虑所应完成的主要工作过程的动作和作用 具体作法可参见功能分解 3 建立功能结构图 根据其物理作用原理 经验或参照已有的类似系统 首先排定与主要工作过程有关的分功能或功能元的顺序 通常先提出一个粗略方案 然后检验并完善其相互关系 补充其它部分 为了选出较优的方案 一般应同时考虑几个不同的功能结构 4 评比 选出最佳的功能结构方案 进行评比的方面是 实现的可能性 复杂程度 是否易于获得解答方案 是否满足特定要求 通常可取少数较好的方案进一步具体化 直至实体解答完全确定 可以明确看出差异时再最后选定 把总功能分解成一系列分功能 功能元 之后 构思的着重点在于 1 确定这些分功能 即工艺动作的运动规律 不同的运动规律匹配不同的机构 2 同一种运动规律 可用 选用或创造 不同的机构型式来实现 3 同一种功能 可选用不同的工作原理 不同的机构来满足功能要求 4 同一种工作原理 可选用 创造不同的机构及其组合来实现 例 衣物洗涤 如图2 6 2 7 根据机构在运动转换中的功能 可把各种机构分成如下五类 1 实现运动形式变换的机构 2 实现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机构 3 实现运动轴线位置变换的机构 4 实现转速变换的机构 5 实现运动分支 连接 离合 过载保护等其它功能的机构或装置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实例 一 四工位专用机床方案设计举例分析1 机器的功能和设计要求四工位专用机床可完成装卸工件 钻孔 扩孔 铰孔工作 其执行机构有2个 回转工作台和主轴箱 带3把专用刀具 2 工艺动作分解和机械运动循环图 3 机构选型和机械运动方案的评比 第二节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一 总体设计的内容总体设计是机械系统内部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也是进行系统技术设计的依据 总体设计对机械的性能 尺寸 外形 质量及生产成本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 总体设计时必须在保证实现已定方案的基础上 尽可能充分考虑与人 机 环境 加工装配 运行管理等外部系统的联系 使机械系统与外部系统相协调和适应 以求设计更臻完善 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1 总体布置设计 2 确定总体主要参数 3 绘制总体设计图样 4 编写总体设计报告书及技术说明书等 二 总体布置设计 一 总体布置的基本要求总体布置是结构布局的细化 需具体确定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联系尺寸 运动和动力的传递方式及主要技术参数 并绘制总体布置图 总体布置的基本要求如下 1 保证工艺过程的连续和流畅通常机械系统工作的工艺过程包含多项作业工序 例如一台联合收割机从作物切割 脱粒 分离 清选直至获得清洁的谷粒要经过许多工序 包装机械则有供料 充填 裹包 封口 甚至清洗 堆码 盖印 计量等多项工序 保证工艺过程的连续和流畅是总体布置的最基本要求 对于工作条件恶劣和工况复杂的机械 还应考虑运动零部件惯性力 弹性变形 过载变形及热变形 磨损 制造及装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确保运动零部件必需的安全空间 相互间不发生运动干涉 例如 汽车的货厢与驾驶室后壁之间必需留有足够的间隙 以免当汽车在行驶中紧急制动时引起货厢与驾驶室相互撞击和摩擦 2 降低质心高度 减小偏置任何机械都应能平衡 稳定地工作 如果机械的质心过高或偏置过大 则可能因扰力矩增大而造成倾倒或加剧振动 所以 在总体布置时应力求降低质心高度 尽量对称布置 减小偏置 整机的质心位置将直接影响行走机械和工程机械如汽车 拖拉机 叉车等的前后轴载荷分配 纵向稳定性 横向稳定性 操纵性及附着性等 对于固定式机械则将影响其基础的稳定性 因此 在总体布置时必须验算各零部件和整机的质心位置 控制质心的偏移量 有些机械在完成不同作业或工况改变时 整机质心位置可能改变 此时在总体布置时应考虑这种情况 必要时留有放置配重的位置 3 保证精度 刚体 提高抗振性及热稳定性对于机床 精密机械设备等 为了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及所需的性能指标 总体布置时必须充分考虑精度 刚度 抗振性及热稳定性的要求 为此 在总体布置时应使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尽量简捷 以简化和缩短传动链 提高机械的传动精度 对于受力较大及自重较大的零部件 更应注意提高其结构刚度和抗振性 使受力均匀 避免偏载 如柱 梁 底座 床身等大型结构件 宜采用框架式封闭断面结构和双立柱对称布置 对于扰力较大的机械应尽量减小扰力的偏心距 提高支承刚度 必要时还应采取隔振措施 如设置隔振装置或采用柔性连结 以减小振动的传递 热传导的不均匀也会降低机械的精度 把热源部件与主要工作部件分开布置 或采用隔热及散热措施 采用结构对称布置等均有利于均匀传热和减小热变形 4 充分考虑产品系列化和发展设计机械产品时不仅要注意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还应考虑今后进行产品系列化设计的可能性及产品更新换代的适应性 机械产品设计时应尽可能提高产品的标准化因数和重复因数 以提高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产品系列化通过把产品的主要参数 尺寸 型式 基本结构等作出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形成并合理地简化产品的品种规格 实现零部件最大限度的通用化 可以在只增加少数专用零部件的情况下即可发展变型产品或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 产品系列化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如主要参数 尺寸和型式 基本结构的标准化 规格化 模块化 都与总体布置密切相关 5 结构紧凑 层次分明紧凑的结构不仅可节省空间 减少零部件 便于安装调试 往往还会带来良好的造型条件 为使结构紧凑 应注意利用机械的内部空间 如把电动机 传动部件 附件 操纵控制部件等布置在支承大件内部 为使占地面积小 可用立式布置代替卧式布置 6 操作 维修 调整方便为改善操作者的劳动条件 减少操作失误 应力求操作方便舒适 在总体布置时应使操作位置 修理位置和信息源的数目尽量减少并适当集中 使操作 观察 调整 维修等尽量方便省力 便于识别 以适应人的生理机能 例如应由人体尺度及体能参数合理确定操纵装置的位置及尺寸 根据人的视觉特征布置信号显示装置 确定信号显示方式等 7 外形美观机械产品投入市场后给人们的第一个直觉印象是外观造型和色彩 它是机械的功能 结构 工艺 材料和外观形象的综合表现 是科学性 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机械产品应使其外形 色彩和表观特征符合美学原则 并适应销售地区的时尚 使产品受到用户的喜爱 为此 总体布置时应使各零部件的组合匀称协调 型体的比例与尺度具有比率美 前后左右的轻重配置对称和谐 并有稳定感和安全感 外形的轮廓线最好由直线或光滑曲线构成 有整体感 二 绘制总体布置图为确定各部件 子系统 的基本结构 型式及配置 进行构型设计 初步计算和运动分析 应考虑前述基本要求 按比例绘制总体布置图 总体布置图一般难以一次绘就 通常均需先绘制总体布置草图 总体布置时一般总是先布置执行系统 再布置传动系统 操纵系统及支承形式等 通常都是从粗到细 从简到繁 需要反复多次才能确定 对方案设计阶段确定的各可行候选方案都应绘制其总体布置草图 总体布置草图中不仅确定了整机的布置型式和主要尺寸 也基本确定了各部件的基本型式和特性参数 主要零部件的尺寸 质量 基本加工要求等影响制造成本的数据已可进行计算或估算 因而可进行初步技术经济分析 对各候选方案的评审也可做得比较具体和精细 在分析各候选方案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后 并经全面分析比较 可确定最佳总体布置方案 必要时应对方案中的关键技术系统进行试验研究 图2 8所示为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总体布置草图 1 执行系统的布置布置执行系统时 一般是先根据拟定的工艺要求 将执行机构和执行构件布置在预定的工作位置 然后布置其原动件和中间连接件 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减少构件和运动副的数目 减小构件的几何尺寸 以减小其磨损和变形对执行机构运动精度的影响 2 使原动件尽量接近执行机构 在布置相互联系型的多个执行机构时 应尽量将各原动件集中在一根或少数几根轴上 对外露的执行机构 最好将原动件隐蔽布置 以提高操作安全性 3 由于执行构件往往与作业对象直接接触 所以布置执行构件和中间连接件时应充分考虑作业对象装卡和传送的方便与安全 2 传动系统的布置机械产品的传动系统对其制造和维修费用 以及操作和使用性能都有很大影响 为此在布置传动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 简化传动链在保证运动要求的前提下 传动链愈简短 零件数就愈少 材料的消耗和制造费用就愈低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 可靠性和精度 2 合理安排传动机构顺序各种不同传动机构的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性能不同 传动机构的安排顺序对传动系统的效率 尺寸 精度和动力学性能等都有影响 如图2 9所示的两种减速传动方案 图2 9a为齿轮传动布置在高速级 蜗杆传动布置在低速级 图2 9b的传动顺序的布置相反 二者的传动效果不同 一般应把转变运动形式的机构和传动 如凸轮机构 连杆机构 螺旋和齿条传动等 布置在传动链的低速端 与执行机构靠近 这样布置可使传动链简单 且可减小传动系统的惯性冲击 带传动宜布置在传动链的高速端 由于在传递同样大小功率时 转速高则转矩小 传动带所受的拉力减小 外廓尺寸也随之减小 对减小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速度损失及提高传动带的寿命均有利 此外 还可减小传动系统的振动 3 注意传动系统润滑和密封的便利性与可靠性总体布置设计时应使各级传动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润滑 虽然确定适宜的润滑方法和设计润滑系统应在技术设计阶段才能具体进行 但总体布置时应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 当采用油浴或飞溅润滑时 应考虑油面高度 当采用油雾润滑时 应考虑油雾喷嘴的数量和方便安置 当采用循环润滑时 应考虑便于供油管的布置和润滑油的选择等 对于食品 药品 纺织等机械还要求可靠的密封和隔离 防止润滑剂污染产品 3 操纵件的布置操纵件有电源开关 旋钮 离合器及变速器的操纵手柄 执行机构的行程和速度的调节手柄等 这些操纵件的布置应便于操纵和观察 保证操作人员和操纵件之间有合适的空间位置 符合方便宜人及与环境协调的要求 按习惯 被加工的物体应相对于操作人员自左向右运动 或顺时针转动 操纵件的运动方向应与被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一致 一般规定调速手轮顺时针转动为增速 为便于调试和避免误操作 应附设指示牌 操作位置应设置在工序最集中 操纵最频繁 容易出现故障和最便于观察的部位 常用操纵件应尽量布置在操作人员的近旁 对于大型复杂的机械往往需要在几个位置上操作 可采用联动装置 以便在不同位置都可进行操纵 也可采用可移动的集中操纵按钮站 紧急制动按钮应在每个操作位置上都设置 而且要醒目 便于识别 仪表和仪器等的位置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维护 三 总体布置示例1 手扶拖拉机的总体布置手扶拖拉机为单轴轮式移动机械 田间作业时驾驶员一般步行扶持驾驶 所以手扶拖拉机的总体布置体现出下列一些特点 1 保持总体平衡如图2 10所示 手扶拖拉机单机不能平衡 必须配带机具 如犁 旋耕机或拖车 才能平衡并稳定行驶 所以在总体布置时 应与挂接的主要作业机具作为一个机组来设计 由于配带不同机具时机组质心位置不同 因此手扶拖拉机总体布置必须考虑如何保持总体平衡 本例是采用在机架前部和扶手架上安置配重块以保持总体平衡的办法 在相应位置留有安置配重块的空间 由于单机的质心偏在驱动轮之前 为便于平稳停放 在机架前方设置一可收放的支撑架 支撑架收放的操纵件设在扶手架上 以便操作 2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横向平行布置采用单缸卧式发动机作横向布置 其曲轴方向与驱动轮平行 发动机经V带驱动传动箱至驱动轮 传动系统中的所有轴都是平行的 简化了传动系统 发动机横置还便于将发动机作为抽水 脱粒等其他作业的动力 也减小了手扶拖拉机的横向振动 减轻了驾驶者的不舒适感 离合器多为多片经常结合式 为使结构紧凑 通常将其布置在从动V带轮内部 当配带旋耕机时 由传动箱的动力输出轴经链传动驱动旋耕刀转动 为防止旋耕刀反向转动而发生事故 应使链传动与传动箱的倒档有联锁机构 使手扶拖拉机倒驶时旋耕刀停止转动 3 操纵机构集中布置为便于操作 将转向 变速 油门 离合器和制动器等的操纵件集中布置在扶手架上 同时 将扶手架设计成在高度和长度方向均可进行调节的结构 为减轻手扶步行操作的劳动强度 在大型手扶拖拉机上加装乘座装置和尾轮 乘座装置和尾轮通过支架连于扶手架上 考虑到发动机需手摇起动 应在起动手柄四周留出足够的空间 以免摇动手柄时碰伤手 2 铣床的总体布置铣刀与工件相对铣削运动可有不同的分配方案 因而铣床有不同的总体布置方案 图2 11所示为铣床的四种不同布置型式 a 升降台卧式铣床铣刀只作回转铣削运动 工件的三个方向移动分别由工作台 滑鞍和升降台完成 适用于加工质量及尺寸较小的工件 b 工作台不升降立式铣床工作台不能升降 只能作纵 横方向运动 上下的运动由铣头完成 适用于加工质量和尺寸较大的工件 c 横梁移动式龙门铣床工件随工作台作纵向移动 升降和横向运动由横梁和铣头完成 适用于加工大型的工件 d 地坑式龙门铣床工件不动 三个方向的运动均由龙门架和铣头完成 故适用于加工特大型的工件 可见 工件的质量和尺寸大小是影响机械总体布置的重要因素 3 汽车的总体布置汽车总体布置 指发动机 驱动轴和车身 或驾驶室 的相互位置关系和布置特点 根据发动机与车身的相对位置 分为三种布置型式 发动机前置式 中置式和后置式 根据发动机与驾驶室的相对位置 分为四种布置型式 长头式 将驾驶室布置在发动机之后 短头式 将发动机的一小部分伸入到驾驶室内 平头式 将驾驶室布置在发动机之上 偏置式 将驾驶室偏置于发动机的一旁 它是平头式或长头式的一种变型 1 货车的布置型式发动机前置 后轮驱动 特点 发动机维修方便 能适应各种型式的发动机 传动系统和操纵机构简单 在货车上广泛应用 平头式由于汽车的轴距和总长短 自重较轻 机动性好 视野良好 面积利用系数高 在轻型 中型货车上广泛采用 近年来 重型货车由于受到长度限制 公路法规限制 为增加货厢长度 充分提高其载重量 采用平头式的不断增多 长头式适合于使用条件较差的货车和越野汽车 偏置式具有平头式的优点 便于发动机的维修 进一步改善视野 应用在超重型矿用自卸车 2 大客车的布置型式现代大客车几乎全部采用平头式 大客车的布置型式可分为发动机前置 中置和后置 前置式操纵机构简单 发动机冷却条件好 维修方便 但车厢内噪声较大 有油烟味和热气 车厢内面积利用较差 地板较高 后置形式 车内噪声小 车厢内的面积利用好 舒适性 安全性 视野性好 尤其后置式乘坐舒适性更好一些 三 总体主要参数的确定总体主要参数包括 尺寸参数 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1 尺寸参数总体设计的尺寸参数主要是指影响机械性能的一些重要尺寸 如总体轮廓尺寸 总长 总宽 总高 特性尺寸 加工范围 中心高度 主要运动零部件的工作行程 以及表示主要零部件之间位置关系的安装连接尺寸等 尺寸参数常用联系尺寸图示出 图2 15所示为一专用立式幢床的联系尺寸图 图中标明了该镗床的重要尺寸 该镗床专用于加工大小头孔距分别为220 300和420mm的三种连杆 大小头孔可同时加工 图2 15某专用立式镗床的联系尺寸图1 左主轴箱2 右主轴箱3 横梁4 夹具5 升降台6 升降液压缸7 底座8 主柱9 夹具10 电动机11 操纵台 尺寸参数一般依据设计任务书中的原始数据 方案设计时的总体布局图与同类机械的类比或通过分析计算确定 必要时经试验确定 例如图2 16所示鄂式破碎机的钳角 是通过力的分析计算确定的 2 运动参数机械的运动参数一般是指机械执行构件的转速 或移动速度 及调速范围等 如机床等加工机械主轴 工作台 刀架的运动速度 移动机械的行驶速度 连续作业机械的生产节拍等 执行构件的工作速度一般应根据作业对象的工艺过程要求 工作条件及生产率等因素确定 一般而言 执行构件的工作速度愈高 则生产率愈高 经济效益愈好 但同时也会使工作机构及系统的振动 噪声 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庆节小区物业活动策划
- 门店店长工作岗位职责(30篇)
- 冬季领导致辞稿开场白(3篇)
- 酒店销售经理的述职报告
- 会计学原理张曾莲课后参考答案
- 四川省泸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随堂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航空制造和材料专用设备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多姿多彩的图形教案
- 2024安全加密芯片技术规范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九年级(上)期中英语试卷
- 中医脑病科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分析总结
-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一元宇宙技术(2024 版)
- 《甘肃省中医康复中心建设标准(2021版)》
- 高中英语外刊-小猫钓鱼50篇
- PowerPoint培训教程课件
- 医疗绿色通道医联体协议书
- 高考名句名篇《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课件
- 岗位整合整治与人员优化配置实施细则
- 兽医病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