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传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传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1 1 选择电动机 2 1 2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分配 3 1 3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3 第二章第二章 传动零件的设计传动零件的设计 5 2 1 带轮设计 5 2 2 齿轮设计 6 2 3 轴的设计 12 2 3 1轴 的设计 12 2 3 2轴 的设计 18 第三章第三章 箱体结构及减速器附件设计箱体结构及减速器附件设计 25 3 1 箱体设计 25 3 1 1铸造箱体的结构设计 25 3 2 箱体附件设计 25 3 2 1箱体附件的设计 25 3 2 2窥视孔和窥视孔盖 25 3 2 3通气器 26 3 2 4起吊装置 26 3 2 5油标 26 3 2 6油塞与排油孔 26 3 2 7定位销 26 3 2 8起盖螺钉 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8 2 第一章 传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 1 选择电动机 按照工作要求和条件 选用 Y 型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压为 380V 电动机所需功率 按照公式可得 d P a w n 由公式可得 w P kw Fv w 1000 根据带式输送机工作类型 可以取工作机的效率为96 0 w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2 3 3 2 2 1 a 查表可得机械传动和摩擦副的效率概略值 确定各部分的效率为 联轴器效 0 99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 一对 0 99 闭式齿轮传动效率 1 2 0 97 带轮效率0 96 代入公式可得 3 4 9035 0 97 0 96 0 99 0 3 所需电动机的功率为 kw Fv P w d 75 4 96 09035 01000 7 12400 1000 因载荷平稳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略大于即可 由表格所示 Y 系列三相异 cd P d P 步电动机的技术参数 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5 5kw cd P 卷筒轴工作转速为 min 3 108 300 7 1100060 100060 r D v n 由表可知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一般传动比为 8 40 则总传动比合理范围 8 40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1a i 886 4 4332r minmin 3 108 40 8 11 rnin ad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 故仅将同步min 1000rmin 1500rmin 3000r 转速为 三种方案进行比较 由表查得电动min 1000rmin 1500rmin 3000r 机的数据及计算的总传动比列于表 1 1 中 3 表 1 1 电动机的转速 min r n 方案 电动机类 型 额定功率 kw cd P 同步转 速 满载转 速 电动机 重量 kg w 参见价 格 元 总体传 动比 a i 1Y132M2 65 510009608596013 3 2Y132S 45 5150014406887412 1 3Y132S 25 5300029206484011 6 根据表 1 1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 重量 价格以及总传动 比 选择传动方案 2 较好 即选定电动机型号为 Y132M2 6 电动机的外形尺寸 mm A 216 B 140 C 89 D 38 F 10 G 33 H 132 K 12 AB 280 AC 270 AD 210 HD 315 BB 205 L 475 1 2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分配 9 8 3 108 960 n n i m 带轮传动比97 2 1 i 齿轮传动比3 97 2 9 8 1 2 i i i 1 3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轴 I nmin 23 323min 97 2 960 1 m rr i n 轴 nmin 74 107min 3 23 323 2 1 rr i n 滚筒轴 w nn min 74 107r 轴 pI kwkwpm56 4 96 0 75 4 1 4 轴 p pkwkw38 4 97 0 99 0 56 4 32 滚筒轴 p w p kwkw34 4 99 0 38 4 12 电动机轴 mnmn n p T m m 25 47 960 75 4 95509550 0 轴 T mnmn 72 134 23 323 56 4 9550 轴 T mnmn 11 388 74 107 38 4 9550 滚筒轴 mnmnTw 69 384 74 107 34 4 9550 将以上算得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列于表 1 2 中 表 1 2 轴 号 参数 电动机轴 轴 轴滚筒轴 转速 n r min 960323 23107 74107 74 功率 p kw5 54 564 384 34 转矩 T mN 47 25146 234388 11384 69 传动比 i12 9731 效率 0 990 950 950 97 5 第二章 传动零件的设计 2 1 带轮设计 查表可得工作情况系数1 4 A K 故1 4 5 57 7 caA PkPkw 根据 由图可得选用 A 型带 ca Pn 1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1d d 查表 8 6 和 8 8 可得选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mm90d 1d 2 验算带速v 按计算式验算带的速度s m52 4 100060 96090 100060 nd 1d 因为 故此带速不合适 5vm s 则选mm112d 1d 验算带速 s m63 5 100060 960112 100060 nd 1d 因为 故此带速合适 530m svm s 3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2d d 按式 8 15a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 根据教 mmidd dd 8 3801124 3 12 材表 8 8 圆整得 mmdd400 2 4 确定 V 带的中心距和基准直径a d L 1 按计算式初定中心距 0 500amm 12012 0 7 2 dddd ddadd 2 按计算式计算所需的基准长度 mm a dd ddL dd ddd 1845 5004 112400 400112 2 5002 42 2 2 0 2 12 2100 查表可选带的基准长度mm d 1800L 3 按计算式计算实际中心距a 6 mm LL aa dd 475 2 18451800 500 2 0 0 中心距的变化范围为 468 540mm 5 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1 120145 475 3 57 112400180 3 57 180 121 a dd dd 6 计算带的根数 1 计算单根 V 带的额定功率 r P 由查表可得 min 960112 1 rnmmdd 和kwP15 1 0 根据和 A 型带 查表可得 9 8min 960 irn 01 1 91 0 30 0 0 L kkkwP 故 kwkkPPP Lar 33 1 01 1 91 0 30 0 15 1 00 2 计算 V 带的根数 Z 故取 V 带根数为 6 根79 5 33 1 7 7 r ca P P Z 7 计算单根 V 带的初拉力的最小值 0 min F 查表可得 A 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0 10qkg m Nqv Zvk Pk F a caa 25052 4 1 0 52 4 691 0 7 797 0 5 2 500 5 2 500 22 min0 应使带的实际初拉力 00 min FF 8 计算压轴力 p F 压轴力的最小值为 N a FZFP2861 2 145 sin25062 2 sinmin2 1 0min 2 2 齿轮设计 选精度等级 材料及齿数 1 材料选择及热处理方法 7 所设计的齿轮传动属于闭式传动 通常采用软齿面的钢制齿轮 查表得 选用的材料为 小齿轮选用 40Cr 调制处理 硬度为 280HBS 大齿轮选用 45 钢 调制处理 硬度为 240HBS 两者的材料硬度差为 40HBS 2 精度等级选用 8 级精度 3 选小齿轮齿数为 则大齿轮齿数为 24 1 z72 2 z 4 选取螺旋角 初选螺旋角 14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由公式可得 3 2 1 1 u 1 2 H EH d t t ZZuTk d 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试选6 1 t K 由图选取区域系数433 2 H Z 由图可查得 则78 0 1 81 0 2 59 1 81 0 78 0 21 小齿轮的转矩为mmNT 625 134726 1 由表选取齿宽系数1 d 由表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2 1 8 189 MPaZE 按图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接触疲MPa H 600 1lim 劳极限MPa H 550 2lim 由式可得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1030024123 3236060 11 h jLnn 9 1038 1 9 2 1061 4 n 由图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9 0 1 HN K95 0 2 HN K 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 1 安全系数 S 1 由式可得 MPaMPa S KHN H 5406009 0 1lim1 1 MPaMPa S KHN H 5 52255095 0 2lim2 2 计算接触应力 MPaMPa HH H 25 531 2 5 522540 2 21 2 计算 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有计算公式得 t d1 8 mmd t 88 64 25 531 8 189433 2 3 4 59 1 1 625 1347266 12 3 2 1 计算圆周速度 smsmv 1 1 100060 23 32388 64 计算齿宽 b 及模数 nt m b 1mmmm88 6488 64 mmmnt62 2 24 14cos88 64 h 2 25mmmnt9 562 2 25 2 11 9 5 88 64 h b 计算纵向重合度 903 1 14tan241318 0 tan318 0 1 Z d 计算载荷系数 K 已知使用系数 根据 V 1 1m s 8 级精度 1 A K 由图查得动载荷系数11 1 v K 由表查得42 1 H K 由图查得35 1 F K 由表查得 故载荷系数4 1 FH KK K 2 21 42 1 4 111 1 1 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核正所算得分度圆直径 有公式可得 72 26mm mm K K dd t t 3 3 11 6 1 21 2 88 64 计算模数2 78mm mm Z d mn 24 15cos94 65cos 1 1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3 2 1 2 1 cos2 F SaFa d n YY Z YKT m 1 确定计算参数 计算载荷系数 10 235 1 4 111 1 1 FFVA KKKKK 根据纵向重合度 由图查得螺旋角影响系数903 1 88 0 Y 计算当量齿数 9 27 26 14cos 24 cos 33 1 1 Z ZV 72 78 14cos 72 cos 33 1 2 Z ZV 查取齿形系数 由表可得 65 2 1 Fa Y2 2 2 Fa Y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表查得 58 1 1 Sa Y77 1 2 Sa Y 由图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大齿轮的弯曲疲劳MPa FE 500 1 强度极限MPa FE 380 2 由图查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85 0 1 FN K88 0 2 FN K 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 1 4 由公式可得 11 1 303 57 FNFE F K MPa S 22 2 238 86 FNFE F K MPa S 计算大 小齿轮的并加以比较 F SaFaY Y 01379 0 57 303 58 165 2 1 11 F SaFaY Y 01645 0 86 238 77 1 22 2 2 22 F SaFaY Y 大齿轮的数值大 2 设计计算 mmmn05 2 01645 0 59 1 241 14 cos88 0 625 13472610 2 2 3 2 2 对比计算结果 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大于齿根弯曲疲劳 n m 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 取 2 已可满足弯曲强度 需按接触疲劳强度算 n m n m 得的分度圆直径来计算应有的齿数 于是由mmd88 75 1 31 5 2 14cos88 75cos 1 1 n m d Z 取 则32 1 Z96 12 uZZ 验算传动比误差 100 0 33 44 4 44 4 32 96 i 5 i 5 合适 几何尺寸计算 1 计算中心距 10 mmmm mZZ a n 132 14cos2 2 9632 cos2 21 将中心距取 a 132mm 2 把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1 14 1322 2 9632 arccos a2 arccos 21n mzz 因为变化不多 故参数 等不必修正 K H Z 3 其它主要几何尺寸 mmzmd n 63 67 1 14cos 322 cos 11 mmzmd n 89 202 1 14cos 962 cos 22 mmmmdb d 63 6763 671 1 取 则取mmb70 2 mmb75 1 mmhdd aa 63 71463 672 11 mmhdd aa 89 206489 2022 22 mmhdd ff 63 625 63 672 11 mmhdd ff 89 1975 89 2022 22 齿轮及齿轮副精度的检验项目计算 1 确定齿厚偏差代号 查表可得 小齿轮 7HKGB10095 1998 大齿轮 7HKGB10095 1998 2 确定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的检验项目及公差值 查表可得 第 公差组检验切向综合公差 i F 小齿轮的切向综合公差mmmmfFF fpi 047 0 1136 大齿轮的切向综合公差mmmmfFF fpi 103 0 13 90 第 公差组检验齿形公差 f f 小齿轮的齿形公差mmf f 011 0 大齿轮的齿形公差mmf f 013 0 第 公差组检验齿向公差 F 小齿轮的齿向公差mmF016 0 大齿轮的齿向公差mmF016 0 3 确定齿轮检验公法线长度的偏差 w E 对齿轮检验公法线长度的偏差 按齿厚偏差代号 HK 根据表的计算 w E 式求得齿厚上偏差为 小齿轮的齿厚上偏差 mmmfE ptss 112 0 148 8 大齿轮的齿厚上偏差 mmmfE ptss 128 0 168 8 11 齿厚下偏差 小齿轮的齿厚下偏差 mmmfE ptsi 168 0 1412 12 大齿轮的齿厚下偏差 mmmfE ptss 192 0 1412 12 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上偏差为 小齿轮 sin72 0 cos rSSws FEE 20sin036 0 72 0 20cos112 0 0 114mm 大齿轮 sin72 0 cos rSSws FEE 20sin05 0 72 0 20cos118 0 0 132mm 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下偏差为 小齿轮 sin72 0 cos rSiwi FEE 20sin036 0 72 0 20cos168 0 0 149mm 大齿轮 sin72 0 cos rSiwi FEE 20sin05 0 72 0 20cos192 0 0 168mm 4 公法线长度及偏差表示为 按表及表注说明要求可得 小齿轮公法线长度 跨齿数 k 5424 27 kn W 则公法线长度及偏差可表示为 114 0 149 0 424 27 大齿轮公法线长度 跨齿数 k 17305 101 kn W 则公法线长度及偏差可表示为 132 0 168 0 305 101 5 齿轮传动中心距极限偏差及接触斑点 对齿轮传动检验中心距极限偏差 根据中心距 a 135mm 由表可以查得 a f 检验接触斑点 由表可查得接触斑点沿齿高不小于mmfa0315 0 35 沿齿长不少于 60 6 确定齿坯的精度要求 小齿轮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为 0 018mm 大齿轮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为 0 018mm 12 2 3 轴的设计 2 3 1 轴 的设计 1 求出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齿轮分度圆直径 取整为 68mmd63 67 1 圆周力NN d T Ft3984 68 625 13472622 1 1 径向力NFFF ttr 1495 14cos 20tan cos tan 轴向力NFFF tta 99314tan tan 2 选择轴的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选取 45 钢并经调质处理 由表查得硬度为 217 255HBS 抗拉强度 许用弯曲应力 MPa B 640 MPa60 1 3 按照扭转强度估算最小轴径 由表查得 由公式可得112 0 A mmmm n p Ad27 23 323 36 4 115 3 3 3 3 0min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连接大带轮处 为了便于轴 与带轮相配合 且对于直径对于mm 的轴有两个键槽时 d 100d 应增大 10 15 然后将轴径圆整 故取30dmm 4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草图方案 见下图 13 5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 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 根据前面设计知大带轮的毂长为mm 故取 为15 690 90 III Lmm 满足大带轮处定位要求 则其右侧有一高轴 故取 根据装配关34mmd 系定 35mmL 2 初选滚动轴承 7307AC 则其尺寸为 358021dDBmmmmmm 故 段挡油环取其长为 20mm 35dmmd 41Lmm 3 段轴 此段轴上装有齿轮 齿轮宽为 75mm 取此段轴长为 73mm 略小于轮宽 以使轴套紧压在齿轮上 直径取 42mm 4 段轴主要起轴肩定位作用 取其长为 6mm 直径 50mm 5 段轴 因齿轮为对称布置 考虑到前面已定轴结构 取其长为 14mm 又对后轴承起定位作用 取其直径为 46m 6 段轴与轴承的关系取其长为 21mm 6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 带轮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联接 查表得齿轮上的平键截面 b h 12mm 8mm 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 长为 56mm 同时为了保证齿轮有轴配 合有良好的对中性 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H7 n6 滚动轴承与轴的周 向定位是由配合来保证 此处轴的直径的公差为 m6 求轴上的载荷 1 首先根据轴上的结构图 做出轴的计算简图 如图 2 3 所示 已知 NFt3984 NFr1495 NFa993 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 从手册中查取 a 值 对于 7307AC 型角接触球轴 承从手册中查得 a 16 6mm 因此 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距 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 mmmmmmLL1386969 32 图 2 3 2 求两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和 1r F 2r F 14 带传动有压轴力 过轴线 水平方向 P F1614 P FN 将轴系部件受到的空间力系分解到铅垂面和水平面上两个平面力系 F r F a F d2 Fd1 a F r F a b F r2v Fr1v Ft c Fr2H Fr1H Ft 图 2 4 1 2 6969690 2 r Vaere d FFF 2 1008 r V FN 12r Vrer V FFF 490N 同理 1 13869 r Hte FF N 12 1992 r Hr H FF N 12 1992 r Hr H FF 2222 111 49019922051 rr Vr H FFFN 2222 222 100819922233 rr Vr H FFFN 3 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和 1a F 2a F 对于型轴承 轴承的派生轴向力70000AC0 68 dr FF 11 0 680 68 20511394 68 dr FFN 22 0 680 68 22331518 44 dr FFN 15 21 993 1518 442511 44 aedd FFNF 故 2 12 2511 44 1518 44 aad FN FFN 4 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和 1 P 2 P 对于轴承 1 1 2518 44 1 20 68 2051 a r F F 对于轴承 2 2 1518 44 0 68 2233 a r F F 查表可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分别为 对于轴承 1 0 41X 1 0 87Y 对于轴承 2 1X 2 0Y 11111 1 0 41 2051 0 87 2511 443025 8 Pra PfX FY FN 22222 1 1 223302233 Pra PfX FY FN 5 求该轴承应具有的额定载荷值 因为则有 12 PP 33 1 1 66 60 60 323 23 87600 3025 833676 1010 h r n L CPNC 故符合要求 7307AC 6 根据垂直面受力图求垂直面支座约束反力 0 2 2 1 232 LF dF LLF r a NV 所以NFNV1008 2 NFFF NVrNV 490 21 mmNLFM NVV 33810 211 mmNLFM NVV 69552 322 7 根据水平面受力图求垂水平支座约束反力 并画出水平面内的弯矩图 如图 2 5 所示 0 2322 LFLLF tNH 所以NFNH1992 2 16 NFFF NHtNH 1992 21 mmNMH 137488 图 2 5 8 求合成弯矩 并画出合成弯矩图 如图 2 6 所示 mmNmmNMMM HV 14154513748833810 2222 11 mmNmmNMMM HV 15404413748869552 2222 22 图 2 6 9 求扭矩 并画出扭矩图 如图 2 7 所示 T 134726 625mmN 图 2 7 10 从轴的结构以及弯矩和扭矩图中可以看出 C 是轴的危险截面 现将计算 出的截面 C 处的 T 及 M 的值列于下表 如表 2 1 所示 H M V M 表 2 1 载荷水平面 H垂直面 V 支反力 F NFNH1992 1 NFNH1992 2 NFNV490 1 NFNV1008 2 17 弯矩 Mmm137488 NM H mmNM V 33810 1 mmNMV 69552 2 总弯矩 mmNM 141545 1 mmNM 154044 2 扭矩 TmmNT 625 134726 3 11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进行校核时 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 即危险截面 C 的强度 按照公式及上表中的数据 以及轴单向旋转 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 变应力 取 轴的计算应力6 0 MPaMPa W TM ca 6 43 351 0 625 1347266 0 141545 3 222 3 2 1 前面已经选定了轴的材料为 45 钢 调质处理 由表查得 因MPa60 1 此 故安全 1 ca 12 键的选择和校核 轴 上与大带轮相配合的轴上选择键连接 由于大带轮在轴端部 故选用 单圆头平键 C 型 根据 查表得键的截面尺寸为 宽度 高度 由30dmm 10 bmm 8hmm 轮毂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 取键长为 80Lmm 键 轴承和轮毂材料都为钢查表可得 120 150 Pa MP 取其平均植 135 Pa MP 键的工作长度80575 2 b lLmm 键和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0 50 5 84khmm 则 故合适 4 22 8 754 10 17 0 4 75 35 PaP T MP kld 所以选用 键 C GB T 1096 200310880mmmmmm 13 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取轴端倒角为 各轴肩处圆角半径为 2 1 6 18 2 3 2 轴 的设计 求出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齿轮分度圆直径mmd89 202 2 圆周力NN d T Ft3826 89 202 11 38822 3 2 径向力NFFF ttr 1436 14cos 20tan cos tan 轴向力NFFF tta 95415tan tan 选择轴的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 选取 45 钢并经调质处理 由表查得硬度为 217 255HBS 抗拉强度 许用弯曲应力 MPa B 640 MPa60 1 按照扭转强度估算最小轴径 由表查得 由公式可得112 0 A mmmm n p Ad 5 38 74 107 38 4 112 3 3 3 3 0min 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直径 为了使所选轴直径d 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配合 且对于直径对于mm 的轴有两个键槽时 d 100d 应增大 10 15 然后将轴径圆整 故取并选取所需的联轴器型45dmm 号 联轴器的计算转矩 考虑到转矩变化小 故取 ca2A TK T 1 3 A K ca2 1 3 388 11m 504 543N m 504543N mm A TK TN 按照计算转矩应该小于联轴器公称转矩 查手册 选用 GYH6 型固定式联轴 ca T 器 其公称转矩为 半联轴器的孔径为 45mm 故该轴段的直径为900000N mm 45mm 半联轴器的长度 L 84mm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 1 82mmL 4 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草图方案 见下图 19 5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 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 第 段轴 根据前面轴上所装零件 联轴器的孔径为 45mm 半联轴器 的长度为 84mm 故取轴 取其直径为 45mm 82 III Lmm 2 第 段轴 为满足联轴器处定位要求 则其右侧有一高轴 故取 根据装配关系定 58mmd 50mmL 3 第 段轴 此轴上装有轴承与轴套 因轴承同时受到轴向力和径向力 作用 初选滚动轴承接触球轴承 7012AC 则其尺寸为 故 段挡油环取609518dDBmmmmmm 60dmmd 其长为 23mm 45Lmm 3 第 段轴 此段轴上装有齿轮 齿轮宽为 70mm 取此段轴长为 64mm 略小于轮宽 以使轴套紧压在齿轮上 直径取 62mm 4 第 段轴 此段轴主要起轴肩定位作用 取其长为 8mm 直径 72mm 5 第 段轴 因齿轮为对称布置 考虑到前面已定轴结构 取其长为 15mm 又对后轴承起定位作用 取其直径为 68mm 6 第 段轴 此段轴与轴承的关系取其长为 18mm 直径为 60mm 6 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 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 A 型 联接 查表得齿轮上 的平键截面 b h 18mm 11mm 键槽用键槽铣刀加工 长为 56mm 同时为了保 证齿轮有轴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 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 H7 n6 滚动 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由配合来保证 此处轴的直径的公差为 m6 半联轴器与 轴连接采用键 b h14mm 9mm 70mmL 求轴上的载荷 20 1 首先根据轴上的结构图 做出轴的计算简图 如图 2 3 所示 已知 NFt3826 e NFr1436 e NFa954 e 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 从手册中查取 a 值 对于 7012AC 型角接触球轴 承从手册中查得 a 19 4mm 因此 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距 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 mmmmmmLL1105555 32 图 2 3 F r F a F d2 Fd1 a F r F a b F r2v Fr1v Ft c Fr2H Fr1H Ft 2 求两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和 1r F 2r F 查滚动轴承样本可知角接触球轴承 7012AC 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基本额定静载荷 r 38200CN 0 32800CN 2 ae 1 d 55 2 1597 085 5555 re r V FF FN 2r1 1436 1597 805161 805 r Ver V FFFN 21 同理 1 55 1913 110 r Hte FFN N 2te1 3826 19131913 r Hr H FFF 2222 111 1597 80519132493 496 rr Vr H FFFN 2222 222 19131919 831 rr Vr H FFFN 161 805 3 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和 1a F 2a F 对于型轴承 轴承的派生轴向力70000AC0 68 dr FF 11 0 680 68 2492 4961694 89 dr FFNN 22 0 680 68 1919 831305 48 dr FFNN 21 954 1305 482259 48 aedd FFNF 故 2 12 2259 48 1305 48 aad FN FFN 4 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和 1 P 2 P 对于轴承 1 1 2259 48 0 910 68 2492 486 a r F F 对于轴承 2 2 1305 48 0 68 1919 831 a r F F 查表可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分别为 对于轴承 1 0 41X 1 0 87Y 对于轴承 2 1X 2 0Y 11111 1 0 41 2492 4960 87 2259 482987 67 Pra PfX FY FN 22222 1 1 1919 831 01919 83 Pra PfX FY FN 5 求该轴承应具有的额定载荷值 因为则有 12 PP 22 33 1 1 66 60 60 107 74 87600 2987 6724717 1010 h r n L CPNC 故 7012AC 型轴承符合要求 根据垂直面受力图求垂直面支座约束反力 并画出垂直面内的弯矩图 如 图 2 4 所示 图 2 4 0 2 2 1 232 LF dF LLF r a NV 所以NFNV162 2 NFFF NVrNV 1598 21 mmNLFM NVV 87890551598 211 mmNLFM NVV 891055162 322 7 根据水平面受力图求垂水平支座约束反力 并画出水平面内的弯矩图 如图 2 5 所示 0 2322 LFLLF tNH 所以NFNH1913 2 NFFF NHtNH 1913 21 mmNMH 105215 图 2 5 23 9 求合成弯矩 并画出合成弯矩图 如图 2 6 所示 mmNmmNMMM HV 13709410521587890 2222 11 mmNmmNMMM HV 1055921052158910 2222 22 图 2 6 9 求扭矩 并画出扭矩图 如图 2 7 所示 T 134727mmN 图 2 7 10 从轴的结构以及弯矩和扭矩图中可以看出 C 是轴的危险截面 现将计算 出的截面 C 处的 T 及 M 的值列于下表 如表 2 1 所示 H M V M 表 2 1 载荷水平面 H垂直面 V 支反力 F NFNH1913 1 NFNH1913 2 NFNV1598 1 NFNV162 2 弯矩 Mmm105215 NM H mmNM V 87890 1 mmNMV 8910 2 总弯矩 mmNM 137094 1 mmNM 105592 2 扭矩 T mmNT 134727 3 11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进行校核时 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 即危险截面 C 的强度 按照公式及上表中的数据 以及轴单向旋转 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 24 变应力 取 轴的计算应力6 0 MPaMPa W TM ca 2 37 351 0 1347276 0 137094 3 222 3 2 1 前面已经选定了轴的材料为 45 钢 调质处理 由表查得 因MPa60 1 此 故安全 1 ca 12 键的选择和校核 选择键型为普通平键 A 型 连接 根据 查表得键的截面尺寸为 62dmm 宽度 高度 由轮毂宽度并参考键的长度系列 取键长为 18 bmm 11hmm 56Lmm 键 轴承和轮毂材料都为钢查表可得 120 150 Pa MP 取其平均植 135 Pa MP 键的工作长度56947 2 b lLmm 键和轮毂键槽的接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I'm in Class One Grade Three Lesson 7教学设计 人教精通版(三起)
- 薪酬管理教学
- 4 安全标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 Unit5 The colorful world(教学设计)三年级英语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PEP版·2024秋)
- 7 《我在这里长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下学期第3周 模块1 课文语言知识点教学设计
- 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It's Show Time Lesson 12 A Blog about the Silk Road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 Unit 2 第五课时:integration 英文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Unit2 Reading plu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2024年一年级品生下册《奇妙的作品》教学设计 辽师大版
- 2023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真题答案无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旅游项目融投资概述
- 全旅馆业前台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答案解析
- 十二经络及腧穴课件
- 立式圆筒形储罐罐底真空试验记录
- 公司新员工入职登记表(模板)
- 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论文(董连慧)2017最新整理
- 办公室工作存在问题(总结12篇)
- 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证明(参考样本)
- BD 420008-2015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导航电子地图应用开发中间件接口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