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复习题.doc_第1页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doc_第2页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doc_第3页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doc_第4页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复习题填空题1. 机体因接触病原微生物而形成的免疫,称为 。2. 生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非特异性防御机能称为 。3. 参与免疫应答或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称为 。4. 位于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下层的淋巴器官称为 。5. 胸腺、骨髓属 免疫器官 。6.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御功能称为 。7. 机体通过免疫机制,清除突变的异常细胞的能力称为 。8. 克隆选择假说(clonal selection postulate)是由 提出的。9. 以人痘预防天花的创造者是 人 。10. 以牛痘预防天花的发明者是 。11. 疫苗(vaccine ) 一词的创立者是 。12. 脾脏淋巴结属于 免疫器官。13.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是 。14. 抗原与免疫效应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称 。15. 只具免疫反应性的不完全抗原,也可称为 。16. 可结合半抗原,使其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叫做 。17. 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 。18. 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称为 抗原。19. 来自同一种系而基因类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称为 抗原。20. 在T细胞协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称为 抗原。21. 在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细胞协助的抗原称为 抗原。22. 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不同种系生物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23. 与抗原同时或先于抗原注射入机体,增强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称为 。24. ABO血型抗原是存在于人类不同个体间的 抗原。25. 溶血性链球菌与人体的心肌、心瓣膜之间的共同抗原是 抗原。26. 只能刺激机体产生IgM类型抗体,并不能引起细胞免疫的抗原是 。27. 表位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 ,决定 的特殊化学基团。28.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 和 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29. 具有链的免疫球蛋白命名为 。30. 免疫球蛋白L链N端1/2,H链N端1/4或1/5的肽段,称为 区。31. 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位于 区,又称 区。32. 由链与链组成的免疫球蛋白称 。33. IgE较 IgA多一个功能区是 。34. 免疫球蛋白多聚体的表达形式可写作 。35. 分泌片由 细胞分泌,分子量为70 KD。36. 抗体通过 段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结合,产生ADCC作用。37. 血清中抗体特异性的高度不均一称为 。38. Fab段含有 的L链和 的H链。39. IgG的Fc 段含有 和 两个功能区40. F(ab)2 与Fab相比,前者具有 价抗体活性。41. IgG是唯一能通过 的抗体。42. 不能固定补体的Ig是 。43. 是在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44. ADCC是 依赖的 介导的细胞毒作用。45. 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称为 。46. 每一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V区上的抗原特异性,称为 。47. 单克隆抗体是指由 分泌的抗体。48. 由多个B 细胞克隆产生的针对多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 。49. 补体是多种具有 活性的血浆蛋白组成的 防御系统。50. 在经典激活途径中,第一阶段产生的关键酶是 。51. 旁路激活途径中的C5转化酶是 。52. 在C3b形成的正反馈环中,以C3 为底物的关键酶是 。53. 能竞争性抑制C2b与C4b结合的调节因子是 。54. C1q由 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单位有 条多肽链。55. C1s 的底物是 和 。56. C5b6789在补体活化的 阶段形成,称为 。57. 调理素是血清中含有的促进 的物质。58. 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C3b而粘附到表面带有CR1的红细胞、血小板等细胞上而易被吞 噬细胞吞噬的现象称为 。59. C2a具有的炎症介质作用是 样作用。60. C3a、C5a能促进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泌血管活性胺,该作用称为 作用。61. C5b67吸引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的作用称 。62.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的激活物质是IgM ,IgG3,IgG2及 与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63. 能将C3b裂解为C3c和C3d片段的酶是 。64. 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称为 复合体。65. HLA-A座位属MHC 类基因,HLA-B座位属MHC 类基因。66. HLA-I类分子的轻链是 。67. HLA-I类分子的肽结合区由重链的 和 两个功能区组成。68. HLA-II类分子的 由 1和1两个功能区组成。69. HLA-II类分子的Ig样区由 和 两个功能区组成。70. HLA-I类分子的Ig样区由 和 组成。71. CD8 分子与HLA-I类分子的结合部位在 。72. CD4分子与HLA-II类分子的结合部位在 。73. 内源性抗原是指由 分子递呈的抗原。74. 可被CD4+ 的T细胞识别的抗原是 源性抗原。75. T细胞识别抗原时,必须同时识别MHC分子,且再次反应时识别的MHC分子必须与初次相同,此现象称为 。76. 双阳性T细胞在胸腺中,与MHC分子有效结合可继续发育,反之则死亡的过程称 。77. 高加索人群中,HLA-A1的基因频率为0.518,HLAB8的基因频率为0.092,A1B8单倍型的理论频率是0.015,而实测结果为0.072,此现象称为 。78. 两个遗传学性状在群体中的同时出现呈非随机分布称为 。79. HLA抗原型别与疾病的关联可以 表示。80. HLA-B27抗原型别与强直性脊柱炎间的RR大于 。81. 与强直性脊柱炎高度关联的HLA抗原型别是 。82. 胸腺内,胸腺细胞因能识别自身抗原肽与MHC分子的复合物,而导致克隆死亡的过程称为 。83. T、B淋巴细胞是免疫应答中最主要的两大群细胞,又称 。84. T细胞是指在 内分化、成熟的淋巴细胞。85. 在法氏囊(禽类)或骨髓(哺乳类)作为中枢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是 细胞。86. TCR的 区是抗原特异结合的部位。87. 大多数TCR由、链组成,少数TCR由 链和 链组成。88. CD3分子与TCR结合形成复合体,具有 TCR结构和 信号的作用。89. 根据 不同,T细胞可分为CD4+ 和CD8+ 两个亚群。90. CD4分子能与MHC 类分子的 部位结合。91. 能与MHC-I类分子非多态区结合的细胞表面分子是 。92. 对于T细胞的活化,CD28分子接受 信号。93. 分泌IL-2、IFN-等细胞因子为主的T细胞属 细胞群94. 主要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T细胞属 细胞群。95. 产生IL-4、IL-5的T细胞属 细胞群。96. 双阴性期是指在胸腺内的T细胞既不表达 分子,又不表达 分子的发育阶段。97. 胸腺髓质内CD4+ CD8的细胞称为 T细胞。98. BCR是B细胞表面分子结构与 相同的膜表面球蛋白99. BCR复合体中,类似CD3分子的异二聚体由 和 构成。100. 表面缺少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是 细胞。101. 能将抗原肽与MHC-II类分子复合物递呈给T细胞的,称为 。102. B细胞因能表达MHC-II类分子,也属 细胞。103. 白细胞介素是细胞分泌的,能调节 或 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104. 介导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的膜分子称为 。105. APC提呈抗原,被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的 阶段。106. TH2接受抗原信号后,可表达 ,接触带有B7分子的APC后,可表达 。107. 辅助产生体液免疫的T细胞是 ,辅助产生细胞免疫的T细胞是 。108. Tc 通过 , 特异性识别靶细胞上MHC-抗原肽复合物。109. Tc 释放的 可在靶细胞膜上形成离子透过通道。110. Tc 分泌的粒酶,可使靶细胞内的 酶活化,引起靶细胞的 。111. 与初次应答相比,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 高, 长。112. 与再次应答相比,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以 为主。113. 免疫活性细胞,在识别了某一抗原后,不能表现出增殖与效应的状态称为 。114. 神经系统可通过免疫细胞的 受体,影响免疫系统。115. 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因子, 及 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116.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可包括由TH2细胞提供的 分子,和B细胞上的 分子结合 。117. TCR-外源性抗原肽-MHCII类分子构成的三元体,通常存在于APC向 T细胞提呈抗原的过程中。118. 超敏反应是因免疫反应性增高而造成 或 的病理性免疫应答。119. Coombs and Gell 分型的依据是 、 和最终的病理结局以及临床表现。120. 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有花粉、 、 、异种血清、药物等。121. 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组织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统称为 。122. 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大部分为IgE,小部分是 。123. II型超敏反应中,除细胞毒型外,也包括 型。124. Graves病是因患者产生了抗 的自身抗体所致。125. 吸附于细胞膜上的 和 可使宿主细胞变成靶细胞,而引起II型超敏反应。126. 在III型超敏反应中,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成分是 和 。127. 补体参与了 型和 型超敏反应128. 在 型和 型超敏反应中,都可产生肥大细胞脱颗粒现象。129. 在IV型超敏反应中,致敏的CD4+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有IL-2、 和 。130. 生理性的自身免疫是机体 、 、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机制。131. 造成自身抗原的因素,除了交叉反应外,还有 和 。132. 给机体输入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称为人工 免疫。133. 经机体输入 ,直接增强免疫力,称为人工被动免疫。134. 抗原与抗体因非共价结合,在反应系统内呈动态平衡状态的特点叫 。135. 反映单个抗原决定簇与抗体V区间结合强度的指标是 。136. 影响抗原抗体在体外反应的因素包括温度、PH值、 和 。137. 体外抗原抗体反应的合适温度一般为 摄氏度。138. 以 致敏载体颗粒,产生的凝集反应称为反向间接凝集试验。139. 把凝集现象出现判为阴性结果的试验是 。140. 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