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高三语文寒假抓分系列训练 第四周7(教师版).doc_第1页
【三人行】高三语文寒假抓分系列训练 第四周7(教师版).doc_第2页
【三人行】高三语文寒假抓分系列训练 第四周7(教师版).doc_第3页
【三人行】高三语文寒假抓分系列训练 第四周7(教师版).doc_第4页
【三人行】高三语文寒假抓分系列训练 第四周7(教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人行”原创精品之高三寒假抓分系列训练(全国通用)(学生版)第四周之周日一、(13四川资阳高三一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法正传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璋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于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先主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而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节选自三国志法正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资益州之殷富 资:资助 b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 制:控制c而留夏侯渊、张郃守,身遽北还 还:撤退d亮每奇正智术 奇:感到惊奇【答案】a【解析 】资:依托、凭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b先主乃厚待靖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不因此势以图巴、蜀 我欲因之梦吴越 d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而攻之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答案】d【解析】a介词,凭借;表目的的连词,来,用来 b副词,于是;副词,竟然 c介词,乘机,趁;介词,根据,依照 d都表示修饰关系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建安初年,天下饥荒,法正与同郡孟达一同入蜀投靠刘璋。他既未受刘璋重用,又遭侨居蜀地的同乡人诽谤,说他品行不良,他郁郁不得志。b刘璋听说曹操要派兵进攻汉中的张鲁,产生了恐惧之心,他让法正受命出使荆州。法正向刘备转告刘璋的意图后,又私下向刘备献上了夺取益州的计策,并被刘备采纳。c法正擅自杀害了几个诽谤自己的人。有人建议诸葛亮启奏刘备压制法正,但诸葛亮认为法正辅佐刘备,献计夺取了汉中,功勋卓著,又深受刘备喜爱,并没有参劾他。d诸葛亮和法正喜好和崇尚都有所不同,但在国家大义上都能取长补短。诸葛亮感叹刘备东征能够成行,并最终遭受惨败,皆因没有法正的缘故。【答案】c【解析】法正献计夺取汉中在此事之后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译文:_ _【答案】左将军出于国家的根本利益,举兵前来,旧情仍在,确实对您没有什么轻视之意。我认为您可以考虑改变策略,以便保全您的家族。【解析】本根本利益,薄轻视、鄙薄,变化改变策略,大意(2)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 译文:_ _【答案】然而如今主公刚刚开创大业,又不能一户一户地向全国人说明,许靖的虚名传遍天下,如果不礼遇他,天下的人就会因此说主公是轻视贤才。【解析】户名词作状语,礼礼遇,贱形作动,轻视,大意二、(13广东中山一中高三二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万贞文先生传清全祖望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yn 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窃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衿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答案】d【解析】“归”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品,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的意思。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顽,闭之空室中 先生之初至京也 b汗浸千言,俄顷而就 而先生未尝倦也c持之而泣,以告户部 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 d乃知先生之深于经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c【解析】a代词,他/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介词,以(之)告户部,译为“把”/介词,把d于是/竟然7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万贞文为人“和平大雅”的一组是( )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 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 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a b c d【答案】c【解析】说明的是顽皮不听话说的是会读书,不是为人说的是正直刚烈,与和平大雅相反,属于“其中介然”。“和平大雅”意思是平和、低调、儒雅的意思。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答案】a 【解析】选项中的“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错,“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是由于先生的文章。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答案】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解析】“伯兄”,“然则”,句意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 【答案】先生为人平顺和蔼、淡泊儒雅,但他的内心又耿直刚烈。【解析】 “和平”,“其中介然”,句意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答案】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参考译文】贞文先生叫万斯同,字季野,鄞县人,是户部郎万泰的第八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年少时不恭顺,不肯温顺服帖地随从兄长,所经过的地方多遭毁坏,几位兄长也就不重视他。他的父亲想着把他寄托到寺庙里去,不久,因为他的顽劣,就把他关进一个空房间里。贞文先生看到书架上有几十册明代的历史资料,非常高兴地读着,几天就把它读完了;又看见有关经学之类的书籍,都全部读完。从关闭的房间出来后,于是就常常跟随几个哥哥后面,听他们谈论。有一天,大哥要准备一年的学习考核的内容,先生也想参加,大哥笑着说“你懂什么呢?”先生回答说“看几位哥哥所要达到的程度,也是很容易的吧。”大哥突然听到这样的话,感到很惊讶,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将要来考考你。”于是就拿经义类的题目测试他,漫无边际,上千文字,一会儿就完成了。他的大哥非常惊讶,拿着文章流下眼泪,把这情况报告了父亲说:“差点儿失掉了一个弟弟。”万泰也很惊愕地说“差点失去了一个儿子。”当天,才给先生穿上新衣新鞋,送到学校读书。过了一年,又送到黄宗羲先生那学习,又被安排在老师讲学的讲席之旁。贞文先生读书一目五行,读书的速度就如同挖掘了海堤的海水涌入那样。但还是坚守古代儒者的告诫,认为没有益处的书不必读,没有益处的文章不必写,所以对书没有不读的,但记住的只是大的方面。 康熙戊午年,皇帝下诏征召学问丰富渊博的人(即开设博学鸿词科),浙江巡道许鸿勋将先生推荐上去,但先生却坚持推辞才得以免除。第二年,官府设立编写书籍的机构来修明史,昆山的学士徐元文请先生前往,当时,修史机构征召有学问的人是按照七品官来发给俸禄的,称之为翰林纂修官,徐学士想按照其他人的例子来授给先生,但先生请求凭平民的身份参与史书编修,不标示头衔,不接受俸禄,主管的人答应了。所有的编修官把稿子送到先生那里,由先生来审核,先生看完,对身边的人说:拿某本书,某卷某页上记载了某件事,应当补充进来;拿某本书,某卷某页上记载了某件事,应当相互参照与校对。身边的人按照他的话去做,没有差错的。明史稿五百卷都由先生亲手裁定,虽然后来没有完全依照先生原来裁定的内容,如果索取那些底本,足够用来自成为一部书的。先生初到京城,当时人们议论他的专长在史学方面,等到昆山侍郎徐乾学居丧在家,先生与他说丧礼,人们才知道先生对经学有深厚的研究。侍郎于是请先生编成有关五礼的书二百多卷。当时,京城人才济济,各自凭自己的专长展现自己,然而先生低调,但从王公以至于下层的读书人,没有不称他为万先生的,而先生在与他人来往时,署名只写“布衣万斯同”,未尝有其他的称呼。先生为人平顺和蔼、淡泊儒雅,但内心又耿直刚烈。已故督师的姻亲中有人正身居要职,就到史馆请求对督师的评价稍加放宽,先生清楚地列举督师的罪过来告诉他们。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而逃跑,在路上死了,他的孙子想用贿赂的办法来请求把祖父列入因为职事而死的人之列,先生斥责并让他退下去。钱忠介公的子女们非常困苦,先生为了表示自己的同情而劳累,最终没能够解决,但先生未尝感到厌倦。父亲的朋友侍郎冯跻仲的子女们被充到勋卫家做家奴,先生就把他们赎出来,并使他们回家。不激奋自己的意气,不宣扬自己的声誉,尤其喜欢劝勉引荐后生,唯恐失去人才。就是在聚会讲学中也是万分恳切,再三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就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啊。他死后,学生后辈们给予的谥号为“贞文”。四、作文素材情为何物见君时常为情所系,为情所牵,到底情为何物?情是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浸人心脾,但若不精心培育,花儿就会枯萎。情是跳荡的火焰,疯狂炽热,令人心醉,但若不加制约,大火将吞噬一切。情是晶莹的露珠,美丽纯净,令人爱怜,但若没有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