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品]8492S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中医院11.doc_第1页
[医学精品]8492S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中医院11.doc_第2页
[医学精品]8492S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中医院11.doc_第3页
[医学精品]8492S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中医院11.doc_第4页
[医学精品]8492S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中医院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就不明白: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方潮贵同志在对电视台夸夸其谈大谈特谈如何去维护职工(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时候,可曾想到过?有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正在告他的所管辖的本厅职员,试问:其自身机关的本厅职员违法乱纪的行为有没有管一管?!-关注弱势群体:平远中医院领导:既不诚信,也不遵守劳动法和劳动法律法规!,医院门口冕冠堂煌挂着招牌“什么爱国诚信守法,简直是一派胡言!”口号喊的震天响,横幅一拉就是好几条!都是形式主义,又有什么用?!凡是公然违反国家法律的人都爱把自己粉饰为爱国者,我最痛恨这种虚伪君子“小人”(连名字吴良君,不良君子这三个字都可以看出:是给人穿“小鞋”的“小人” !“什么爱国诚信守法”简直是该单位不遵守劳动法和劳动法律法规的绝妙讽刺!平远中医院领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管本身的职工的死活,置职工的生死冤屈而不顾,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简直是社会的人渣,只顾着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这样又有什么用?!广东省梅州市平远中医院 罗东2005年(05)号 关于广东省劳动厅欧阳光华严重违反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恣意践踏劳动法规严重损害基层职工合法权益的情 况 反 映尊敬的有关部门领导: 您们好!我是梅州市平远县中医院固定职工罗东,男,今年35岁。1986年7月初中毕业后从坝头镇农村户口顶替入伍,从事中药剂工作。现将原省劳动局仲裁处欧阳光华严重违反劳动争议程序,严重损害基层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反映呈上,请详阅!现将事情的经过陈述如下: 1990年8月16日,我因旅游意外摔伤致腰椎骨折, 由于人为原因至今未愈。 1991年7月,原平远县卫生局长黄佛泉蓄意打击报复,把我由固定工错误当成合同制工看待,突然发文解聘,此后,我到处求公道讨说法,原平远县劳动局长张世春未作任何调解,袖手不理。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1993年8月,原广东省劳动局仲裁指导处科长欧阳光华(河源客家人)在事先未到平远县作实地调查的前提下,偏听偏信平远县劳动局长张世春提供的不全面、不真实的材料,贪赃枉法,涉嫌收受贿赂,严重违反国家规定的仲裁委员会逐级办案原则,乱发粤劳仲字(93)03号复函,乱下结论,乱管一通,这种指手划脚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败坏了我的声誉,给基层职工的精神和肉体造成了极大伤害! 1994年9月26日, 我带着伤痛独自到广州上访,由于没有钱坐公交车,因迷路走失了24小时,造成脚底大面积肿胀溃烂,到省劳动局却无人接待; 1995年3月13日、11月又先后两次拖着伤残的腿到省劳动局上访,由于涉及当事人,被该局仲裁指导处官员大声吆喝,推推搡搡, 甚至连茶水都不准喝, 捱了两天无人受理,教育路88号那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机关衙门作风,令我及我的家人感到悲痛和失望。 此后,我陆续写了数百封信给原省劳动局孔令渊局长、甘兆炯厅长、阐述了我的各项理由,有关领导亦作了批示,93年10月15日, 该处来了两位官员到我家,对方根本不听我的辩解,随即敷衍了事,不了了之,其后均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蕃薯”,这是钟启权副省长就东莞市清溪镇30多名打工仔“断指”事件给原省劳动厅负责人的一封信中所说的。在此,作为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基层职工,我期盼省劳动厅新任厅领导能就事论事,不护短、不偏私,将我的劳动纠纷查个水落石出,给群众一个公正的、客观的说法。 我相信,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一、我的劳动纠纷过程 、焦点一:我是受蒙骗被迫签订合同的。 在86年8、9月间,原县卫生局长有意压下我的劳动关系,使之无法及时在86年10月日前国家废除“顶替”制度之前转县劳动局备案。而且,在我到单位上班约个月以后,便参加由县总工会主办的升高中补习班,希望通过补习考上中等专业学校,成为一名从事医学的国家干部。留职停薪年得到了县劳动卫生部门的批准,由于诸多因素,我留职停薪读书没有考上中专,返单位上班的时间是8 7年8月(当时留职停薪年的期限未满)。此时,中医院办公室主任传原卫生局长的话说:“罗东不签合同书就不准返单位上班”,当时的合同书连总则、内容、待遇都没有写清楚,合同格式很不规范。由于受到言语挟迫,我在不知道合同制是怎么一回事,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懵懵懂懂地签了合同,如果当初有国务院的规定和广东省的实施细则那样详尽的话,我就不会误签合同,造成今天尴尬局面的!我误签合同书的时间是87年获批留职停薪的时间是86年,留职停薪的时间和事实在前,误签合同的时间和事实在后,焉能颠倒时间,混淆是非,仅凭一张受骗而误签的合同书,乱说我是合同制工人?从而否定我的固定工事实。 这张在我留职停薪返单位以后误签的合同书,应该认定为无效合同。因它蒙骗了我,偏离了中央、省的两个文件透彻公开的原则性。按省劳动厅文件规定:“合同制工人不能办理停薪或辞职,如在合同期内要求停薪留职或辞职的可以双方协商同意,办理解除合同手续”(省劳动局创业者杂志92年10期P24) 。我在86年顶替单位接收留职停薪这一系列事实表明了在那年我已是单位注册了的老职工(即固定工)。我87年留职停薪,期限未满去上班,单位又拿合同给我签,显然是把我这位当时的老职工(即固定工)又人为地当成新职工(即合同工)看待,怎能不令人愤慨?假设我是合同制工人,当初(86年)就应该签合同,何致以要等年以后(87年)才签呢?如果86年我不是中医院的职工,我就不用受纪律约束,不用经过申请留职停薪这套关卡和手续了,正因为我当时有单位并工作了约个月,有组织纪律性,所以我才要申请留职停薪。 (至于留职停薪的证明材料遗失是我单位中医院、劳动局的事) 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国家工商局关于企业职业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补充通知(劳人计198439号)“停薪留职的职工,是指国营企业富余的固定职工” (引自劳动人事法规规章文件汇编1984-1987P269)。 自我受到不公正对待以来,便一直在奔走申辩。我认为,如果是“照顾”来的,是“内招”职工子女,自然无话可说,只能心服口服地接受开除解聘,但我恰恰是名正言顺“顶替”来的,所以强加于身的处分,我永远不能接受,心口不服!至今,近十年来,我仍然名正言顺以中医院职工自居,一直不承认、也不签字承认被解聘开除,我是固定工而不是合同制,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只有触犯了刑法或劳动法规,职工才会心服口服接受开除的处分,我没有触刑法,也没有违反劳动法规,怎么可以莫名其妙地受到开除呢?国家尚且有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 (如98年长江水灾、云南丽江地震),何况凡夫俗子能没有人祸?三灾六难谁都不能避免的。 、焦点二:平远县从事实和理论上看,在83年都不可能实行劳动合同制。 1986年10月1日, 国务院四个文件的颁行,标志着全国劳动制度开始实行重大改革。中央明文规定:“全国于1986年10月日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同时废除了顶替,顶替的就是固定工人。”省局仲裁处称“广东省1983年试行劳动合同制后还可以继续顶替,顶替的可以是固定工,也可以是合同工,全凭领导一句话。”这样,中央政策与广东政策由于执行日期不同对广东省落后山区又是顶替的职工产生了政策上的“断层”(不衔接),显然不公平。 “以推行劳动合同制时间为限,在此以前是固定工,在此以后是合同工”(引自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研究一书),那么,平远县是何时真正贯彻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呢?广东省虽然有(83) 108号文规定在全省试行,平远县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作为边、远、穷的山区小县,在83年温饱尚未解决,人们观念比较固执,对自己的身份看得重要,不象珠江三角洲那样经济发达就业率高,固定工还是合同工都无所谓。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实行劳动合同制,应该看该地有无文件?是否有条件实行?能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文件执行的对象是人,怎么能光喊口号而脱离实际? 每一项重大政策的出台,譬如八十年代的劳动合同制和九十年代的全员劳动合同制制度,往往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关系到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我认为,边远穷山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样实行劳动合同制,执行起来在时间上应有先后之分,不宜采用“一刀切”,只有给职工退休“顶替”制度划出一个自然的缓冲过程,让国家政策自然过渡到劳动合同制,这样才能体现公平性,使83年广东政策与86年中央政策紧密衔接,不致因执行日期不同而发生“断层”,实际上平远县根据本地实际, 因地制宜地贯彻省文件的, 如平府发(84)10号文批转县劳动局一九八三年招工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在吃商品粮的城镇待业青年中实行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实行劳动合同制”,这样就对实施劳动合同制的对象划了一个范围,并与农村户口靠“顶替”参加工作的人员严格区别开来。 县裕达建筑工程公司职工谢小勇与我是同时办理顶替入伍手续的(我们两人的父亲都在同一科室工作, 又同是申请退休子女顶替的同事) ,据了解,谢自86年工作以来,从未签订过劳动合同,县劳动局原负责人称现在可以让其补签,“亡羊补牢”已晚,事实胜于雄辩,谢是固定工人,我也应该是。 1986年9月9日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劳动改革四个规定有关问题给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复函(劳人计1986号)“你区从一九八三年起试行劳动合同制,这项改革工作已有一定基础。你们所反映的困难,在其他地区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因此,你区开始实行劳动合同制四个规定的时间,仍以按国务院通知的规定办理为宜” (即国务院国发198677号关于改革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由此可见,平远县是个偏僻的山区小县,环绕周围的大埔、五华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当时的情形与内蒙古自治区一样,在83年,无法按省规定的时间统一实行劳动合同制,而是向86年的中央文件看齐,发生了劳动纠纷,理应要以86年中央政策为基准进行调处。广东的贫困山区也应该与内蒙古比照执行。 、焦点三:现在开始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并不等于在86年之时已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我认为,虽然梅州市将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比深圳、佛山迟几年) ,但我的劳动纠纷的焦点是十年前的事,86年的时候仍然有固定工和合同制工两中制度并存。现在是现在,过去是过去,应该有时间上的区分。以前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统包统配,自九四年起逐步实行缴费注册自主择业的并存制度,介于两者交界人学的大学生,仍然采用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制度的规定。 同样,我是在86年10月日前“顶替”的,在平远县固定工与合同制并存还没有并轨之前,仍有固定工这个事实存在,这是原则问题。诚然,实行全员劳合制,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作为固定工本应享受的合法权益失去了几年时间,要把固定工改成合同制身份,仲裁处应起协调作用,要求单位给我无形的补偿,由单位拔出一部分钱让我做手术,卸下当年锁在我背椎上的钢钉。身体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什么身份都无所谓。 、焦点四:即使是非因工受伤,也应该享受与固定工相应的待遇 固定工与合同制,平时工作待遇相同,但如果是非因工受伤,停工医疗期满后,前者可以续领部分工资,吃“劳保”;后者则会被开除。正因为固定工有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国家才将之废除。我是国家规定搭上“顶替制度”最后“末班车”固定工人,退一步来说即使我是合同制工人,根据广东省实施细则:“停工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改做其他工作。”至于我当时身体状况,完全可以胜任原工作或改做其它工作,这是单位广大职工有目共睹的事实。 由于仲裁处受县局原负责人蒙蔽所发的复函,以致我今天右脚底积血起泡发炎,化脓溃烂,形成一个大窟窿,臀部长出一块肿块,使我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我不敢奢求雪中送炭,只是祈求不要雪上加霜,十多年来,我之所以一直不停地写信申诉就是为了讨一个合理、公正的说法。 二、仲裁处复函的程序不合法 自从劳动纠纷发生后,91年月我几次向县局县劳仲委写了要求仲裁的申请书,当时他们接受了我的投诉,根据劳动争议暂行规定:“劳动部门应该在60天内以书面形式把仲裁结论通知当事人,县局两年来一直不给我书面答复,显然是犯了失职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得写信向梅州市劳动局吴局长反映,最后写到了省厅孔厅长,请求厅长过问并责成县局负起调解和仲裁责任。作为基层普通职工,在焦急之中一盼再盼仍无结果的情况下被迫向上级劳动部门反映事实无疑是对基层不满并希望上级起督促作用。这是可以理解的。 本来县劳动局原负责人(94年11月已退休)受理劳动纠纷两年以来却不以书面形式给当事人负责任的答复,这本身是犯了一个失职错误了;又违反劳动法,仲裁法规定的级别管辖程序,乱写报告,这又是更大的错误,是错上加错! 作为我的劳动纠纷,只有梅州市劳动局有了结论,经当事人申诉省劳动厅才可以复议,现在不要说市劳动局没有下结论,连平远县劳动局都还没有仲裁决议,说句不客气的话,关你仲裁处什么事?!县局原负责人直到厅领导过问也不理,甚至火上浇油,把“顶替”就是固定工这极明白显眼的政策上报,又拿出我写信给省厅领导作为我罗东不要县局仲裁而要省处仲裁的借口,以上我已经说明白,正是由于县局经办人对我的劳动纠纷一拖再拖,久拖不结,造成职工的不满以致写信向省厅领导反映情况,这不是我的过错。 广东省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处理劳动争议应遵循下列原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仲裁处作为省级劳动部门仲裁工作机构,担负着对全省重大过去争议案件的查处指导,该处欧阳光华越俎代疱,越梅州市局、平远县局两级发文直接对我进行复函,显然是有悖于劳动法的。既损害了仲裁处的威信,也难以令人口服心服。我认为, 答复来函解释政策需涉及某一职工姓名应慎重用某某代替(只有表扬通报才能特指)。仲裁处在如此正规文件里特意点我的名,拿我做例子,又将错误结论的复函抄送给我,显然是用“高压”政策,我当然意见很大! 省厅仲裁处既是全省主管部门,又是执法机关,仲裁工作涉及面广,群众性很强的工作,稍有疏忽,老百姓就会不满意,基层职工就要告状,我一直非常遗憾,省处经办人当时工作粗心不细致,受平远县劳动机关原负责人蒙骗,事先未作调查就草率复函,想想看,这份看似复函的仲裁文件到了基层,群众中会给当事人造成何等严重的影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虽然仲裁处经原厅领导的指示和职工电报信件催促发函后,第二个月(即93年10月)匆匆派人来平远县一趟作补充调查,但是没有能够回答我的政策质疑,我对该复函中的每处错误,都在旁边作了批注进行驳斥,提出自己的申辩意见。 一般来说,只是对现行政策法规不甚了解,才向上作政策或工作性请示我的劳动纠纷,前面已经写了,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县劳动局前任局长却以我向上申诉并写专门报告给省劳动局仲裁处,欺下罔上,越级借“高压”手段征服我的质疑,这份复函严重败坏了我的声誉,损害我的身心健康,致使我的家人比我的不幸打击更大。 我一直是循规蹈矩,对国家法规和单位规章不敢逾越,与县劳动局原领导在纠纷发生之前并没有什么矛盾,即使是现在乃至将来也只是对事而不是对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千千万万,难道把劳动纠纷矛盾扩大化才是处理的唯一办法吗? 总之,我认为,粤劳仲字9303号复函,第一是仲裁结论错误,第二是仲裁程序不合法。即使仲裁结论无误,职工有一定范围内的名誉权,不喜欢扩散,极不愿看到仲裁书“满天飞”,以致日后再就业困难。劳动仲裁机关更应该严格依照级别管辖程序依法办事。我单位属于国营事业单位,是县级医院,它有别于工厂企业。中医院实行人道主义,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试想,这样连本身职工都毫无人道,撒手不管,又谈何承担对待社会上恕不相识的病人呢?按劳动法规定,下岗职工、贫困居民、伤残人士每月都有一定数额的救济金,以维持生存。而十多年来,我单位不按国家政策,拒发基本生活费,不给最低生活保障。对我这位老职工的悲剧遭遇不是帮一把、扶一把,而是在背后踢一脚,这是什么行为?这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毫无人道的行为! 作为医院应该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讲人道的地方(场所),应该月月讲人道,天天讲人道,更应该时时刻刻去讲人道!如果连人道都不讲了,都抛弃了,那还算什么医院? !职工(我)有一种强烈的被出卖被抛弃愤慨(愤怒和感慨)的感觉!医院如此做法,如此不讲人道,简直使职工们寒心!我单位的这种做法,简直与医院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宗旨格格不入,背道而弛,简直是“一团狗屎!” “金玉其外”的背后是什么?!医院是讲人道的地方却不讲人道,究其最深层次的就是:“金玉其外”的背后就是对本身职工不讲人道!对本身职工不负责任,对职工生死冤屈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置之不理,拿职工不当人!(详见检控信,揭穿平远中医院领导的虚伪本质!我最痛恨那种打着所谓的“公正的招牌”去欺负人的那种“小人”“虚伪君子”!) 现在社会上处处都倡导以人为本,要讲人道,医院有它的行业性,有它的行规,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怎么来体现人道?!怎么来体现人性的关怀?!医院是讲人道的地方,有它的行业性,有它的行规,更要讲人道,更要体现出它的讲人道的行业性和特殊性!我是在争回我应该拥有的合法权利,维护我应该拥有的合法地位!一个人(一个职工)当他上班的时候,不能只有义务,只尽义务,当他有困难或有什么灾难的时候,同样也应该得到他应该得到的权利!试想:在我上班的时候,我总是对领导惟命是从,唯唯喏喏,领导叫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不敢有违,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工作认真负责,从来没有出过那怕是任何很小的差错或过错,我总是钻研业务,积极向上,我上班的时候,总是早到而迟下班,别的职工八点上班,我七点半就早早的提前上班,别的职工十一点半下班,我经常十二点还在替上中午班的同事上班,平时我上班总是尽心尽职,上班总是早到而迟下班,那时候社会上不能开诊所,不能开药店,还没有诊所,还没有药店,只有医院才有药房,所以工作非常辛苦非常繁忙非常劳累,别的职工在上班期间,不是接小孩就是去买菜,躲着偷懒,过春节的时候,别的职工领着春节的奖金上班,而我是没有春节奖金也上班,那时候别的职工在春节的时候休息八天而我只休息三天,年三十都还在上班,年初四就回去上班了,年年评先进发奖金我都没有去争,而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很单纯:就是我是年青人,要多锻炼自己要积极向上,要对领导有个好的表现,多做一点没什么,这些都是职工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不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中医院某些领导几句话就可以抹杀的事实!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单位有位老职工叫池亚七池伯(当时六十多岁了,我们医院都这样叫他池伯)长年患很严重的肺痨,肺结核,有一天深夜,那时候很晚很晚了,病倒在地上无人答理(池伯老职工由于“文革”受到冲击,脑子有点糊涂,孤苦零丁)病情十分危急,由于怕受肺结核病菌的感染,职工们都躲到一边,那时我没有值班,我既不是领导也不是当时在值班,本来不是我的职责,但我还是二话不说和本地人民医院的抢救人员扛起病情非常危急的池伯就往该医院赶,而我单位中医院领导却站在一边袖手旁观,别的职工躲到一边不做事,只是承诺说要奖励我表彰我,最后这句话也是空的,几天以后,池伯因病情严重而去世。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直到今天我觉得这事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可值得说的,当时我既不是领导也不是当时在值班,本来不是我的职责,但我觉得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讲人道是医院的职责和宗旨,是医院职工的本份,也是做人的原则,对比起现在我单位中医院领导的所作所为!我十分感慨也十分气愤!职工我有一种强烈的被出卖被抛弃愤慨愤怒和感慨的感觉!我单位中医院领导却仅仅因为我一次意外事故,我是固定工不是合同制,我既没有触犯刑法也没有触犯劳动法规,莫名其妙不按政策开除我(说是解聘,其实是说好听的)在这残酷冷漠的社会里,人性到底在那里,人道到底在那里?!我不明白?!职工上班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在有困难有灾难有意外事故的时候单位有保障吗?!如果没有保障上什么班,还不如去打工,即使去打工也应该按政策办事,也应该讲政策讲人道!中医院领导自己衣食无忧,自己工资很高(有一千五百多元,加上每月各种各样的补助,如:领导职务补贴,车费,电话费通讯费如此等等,加起来每月工资近两千多,虽然是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县,但已经是当地很高的工资,该单位的领导的工资简直与大都市大城市的工资差不多高了, 甚至远不以此,平远中医院领导,既要负担老人,还有小孩读书,却私人自己有三幢楼房,是三幢不是三层也不是三套而是每幢四层的楼房,用来出租给人做店面,还有两部高级私人小车)奖金很足(每年有上千元的奖金加上其它诸如此类的奖,领导年终奖每年也有近两千元的奖金),上边又还不断的拨款,拨了那么多钱,一拨就是上百万,就是这样一个单位,却不讲人道,对于父子两代人在这单位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职工不闻不问,不管不顾,对老职工的悲剧遭遇不是“帮一把,扶一把”,而是在背后“踢一脚”,这还有天理良心吗?!还说的过去吗,还有天理良心吗?!如果人与人冷漠到这种程度,如果社会冷漠到这种程度,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前途?还有什么用?如果每个单位都象平远中医院的领导,那样不讲人道,那样去做事,那这个社会就没有前途了。欧阳光华同志在不同场合曾经说过,发生了劳动纠纷,应该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单位,处理在萌芽状态,以免事态扩大和恶化。他这样不经调查,乱发复函的做法,显然是言行不一、是非颠倒、沽名钓誉的行为! 作为劳动部门,不只是对企业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等劳纠案件进行查处,(我这个就是企业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其自身也要自觉地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信任。单靠创业者杂志来为仲裁处这方面工作说好还不够,还要有广大普通群众异口同声称赞仲裁处是公正的,是在全心全意办实事,对职工负责,那才是好,真正的好! 我相信:是非自有公论,结果任人评说。我依法保留起诉原省劳动局经办人欧阳光华的权利!愿所有具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人们一致都来鄙夷唾弃谴责口诛笔伐这种没有人道的行为! 十几年来,我一直在盼望此案能引起有关方面领导的亲自过问。此致敬礼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中医院职工:罗东2003年2月8日(我对以上陈述事实负责)查询请电:联系电话:广东省劳动仲裁指导处)厅长办公室平远县府办)县府主任办县卫生局局长办)送: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广东省各市、县、区劳动局,各新闻单位罗东2005-12-10就是这个执法不公正的仲裁指导处现如今堂而煌之变成了劳动举报中心,真是不可思议!试问:“自己自身都是不公正的机构,又怎么去受理别人的劳动纠纷案件呢?!这样能服众吗?!尽管这是欧阳光华自己的私人行为,但难道这劳动举报中心(仲裁指导处)就没有一点责任吗?!”附上:-检控信!尊敬的梅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同志:我是广东省梅州市平远中医院职工,我的姓名叫罗东,男,今年三十五岁。86年“顶替” 在平远中医院参加工作,父亲在平远中医院工作了三,四十年时间,父子两代人为该单位工作了近四十年时间。90年8月,我因在一次旅游的意外事故中受伤,至今没有全愈。却受到单位领导不公正的对待!国家政策规定:“城镇贫困居民,下岗职工,伤残人仕,他们每月都有一定数额的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费,最低生活保障。”而我单位却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没有人道每月连1分钱的生活费都不发给我。由于单位不公正的对待,93年3月我父亲被气的突然脑出血过世,我母亲在县人民政府领导的关心过问责成下和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下做上了计划内临时工。自我母亲做临时工十多年来,单位领导经常大声喝叱,以各种各样的所谓的“理由”和借口不断无理克扣职工的工资。在工作上不断加大我母亲的工作量,加大任务加大工作量,以迫使我母亲自己主动不做这临时工的工作,用心险恶,恶毒。不断编造各种各样的借口克扣我母亲的临时工工资,93年到97年,我母亲临时工工资是每月90元(一天3元)当时的90元,远远低于梅州市人民政府当年规定的:“临时工工资不得低于每月工资二百零五元的规定”当时中医院职工的工资已经有七。八百元,领导的工资已经上千元。我因为由于意外伤残单位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我父亲又因为领导不公正的对待脑出血过世,94年我弟弟又因为考上大学,我母亲只好下班的工余时间靠捡人丢下的瓶子和废纸壳维持家用,其状之惨,不忍淬睹。97年到99年,也就是我弟弟大学毕业以后,工资才由90元上梯子般艰难提到三百元,由于住的是公房,扣去房租水电我母亲每月临时工工资不足百元,此外,还要应付承受“落托”医院(客家方言:简直不为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医院花样繁多的无理克扣,所以我母亲每月工资才几十元不足百元,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的临时工工资,自99年姓吴的上任以来,我母亲临工工资一分一厘不见长,相反工资无理克扣的更厉害了他凭什么?不就是凭广州天河区对口扶贫有大量的扶贫基金吗?才让他如此的气焰,如此的嚣张!2000年3月,我母亲因为中医院经常让其做这做那和无理克扣工资,在这种情况打击下患了恶性肿瘤,要数万元的巨额医疗费,只好在我弟弟读大学借债没还的基础上借债,东挪西借东拼西凑数万元巨额医疗费,单位领导医疗费不但一分钱不予报销,连最起码的慰问都没有。(自己规定的政策自己不执行,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中医院2000年规定:计划内临时工医疗费报销50%,现在中医院领导姓吴的以他没有批准去梅州市人民医院为“理由”医疗费不予报销,试想,我母亲当时恶性肿瘤大出血,情况紧急,在紧急状态下紧急情况下,难道要等到人不能治了没有救了病情很危险了还要等他的批条?我母亲大出血脸色苍白这岂不贻误病情,这还有没有人道?这还有什么人道?怎么可能等到他批准以后在去治疗呢?这只不过是其人医疗费不予报销的一个借口!简直是岂有此理!其人用心是多么险恶,恶毒!随信附平远中医院2000年职工医疗费报销规定)人与人之间冷漠到这种程度,那社会还有什么用?!不仅如此,还明知我母亲患病的基础上大量的疯狂的无理克扣工人治病期间工作了的工资(治病期间没有工作的工资扣了还说的过去,其实这也是国家政策所不允许的)无所不用其及,令人发指,令人非常气愤。我母亲每月工资七扣八扣之后不足百多元,令人荒唐可笑的是,就这不足百多元,还要无理病假按照事假去乱扣(病假是每天五元,事假是每天十元),就这样,我母亲患恶性肿瘤要放疗化疗十天(去梅州市人民医院黄糖医院,只有那里才能治恶性肿瘤治癌症,才有这技术和设备放疗化疗),除去这十天外二十天仍然上班,这十天一分钱没有还说的过去(其实,这也是国家政策所不允许的,根据国家政策有关规定:计划内临时工和合同制工在治病期间的的待遇相同)还要拿出此外二十天的工资去治病按照事假十元的工资去乱扣,这简直是强盗的逻辑(强盗的逻辑就是:公然偷东西抢东西,还怪主人不开门迎接他)所以我母亲带病工作了不但没有工资,不足百元还不够扣(辛辛苦苦工作二十天的工资血汗钱被十天的化疗放疗就扣完了,令人心酸),就这样治疗了三年,扣了三年的工资和奖金(别人过年的奖金是一千二百元,我母亲是一百多元工资,一百多元奖金,加起来才二百多元),大家都知道我母亲患病,中医院领导却装着不知,病假按事假乱扣,简直没有一点人道!众所周知,人在困难的情况下就是一分钱都是重要的,我是固定职工,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退一步说,即使我是合同制,中医院这种做法也是令人所不齿的。我家是在极其困苦的情况下,在有同情心的社会人仕和亲戚朋友的支援(支持援助)帮助下,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不敢奢求我单位有任何形式的照顾,只祈求我单位不要雪上加霜,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简直没有一点人道!现在中医院“瞎子吃汤元”装傻充愣硬说“我母亲做临时工的时候已经超龄了”,并大肆宣传出去想以此改变事实,其实事实就是事实,想改变是改变不了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企业的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不得超过60周岁,女职工退休年龄不得超过55周岁,关停并转的企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不得超过55周岁,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不得超过50周岁。”我母亲是93年参加工作的,按计算(48年12月出生)做临时工时还不满45周岁,在此期间,中医院领导故意违反劳动法,藐视劳动法的存在,迟迟不给我母亲签订合同,直到县人民政府领导亲自过问责成下,94年12月才给我母亲签定合同,违反广东省临时用工管理规定(93年执行),迟迟不给我母亲交纳社保基金,直到95年才给我母亲交纳社保基金,妄图使我的事又一次重演,用心阴险。恶毒!由于中医院领导的所作所为,我母亲非常担心中医院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次性发退休金,造成她十多年白白赚辛苦,在这种打击下我母亲突然神智昏乱要抢救,用去了数千元的医疗费才使我母亲转危为安。凡此种种,说明中医院领导的虚伪本质,欺下瞒(骗)上,是一堆狗屎。因此我家非常希望通过法律的方式和途径起诉我单位这种没有人道,咨意(任意)妄为,无法无天,随心所欲,肆意妄为的行为!在此肯切希望得到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能够帮助我家争回我母亲由于中医院领导故意刁难强加于身造成身心(身体和精神)伤害,依照法律规定和国家医疗费报销规定给我母亲报销医疗费,以减轻我家的负担!此致敬上广东省梅州市平远中医院 罗东-揭穿平远中医院领导的虚伪本质!尊敬的平远县劳动局领导同志:经查,我母亲胡利华93年3月参加工作,94年12月签的合同,95年7月入的社保是中医院人为故意造成的,这种人为造成的故意,责任不应由我母亲胡利华承担,而应该由中医院承担。作为中医院的老职工,父子两代人为该单位勤勤恳恳,竞竞业业工作了几十年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作为我本人罗东在中医院在职期间,对领导惟命是从,勤恳工作,这是广大职工有目共睹无可否认的事实,单位却以种种借口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拒发基本生活费,不给最低生活保障(国家政策有关规定:下岗职工,城镇贫困居民,伤残人仕他们都有维持生存的每月一定数额的救济金)这已是没有人道了,与医院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宗旨格格不入背道而弛,职工(我)有一种被出卖被背叛被抛弃非常愤慨(愤怒和感慨)的感觉 在县人民政府领导的责成和过问下以及社会舆论一致谴责监督下,我母亲做上了计划内临时工,至于我母亲做上临时工以后,该单位对我母亲好不好,这是明眼人单位广大职工都有目共睹的事实,自我母亲做临时工十多年来,该单位领导经常大声喝叱(特别是我母亲患重病期间更是如此),以各种各样的所谓的“理由”和借口不断无理克扣职工的工资,简直不把职工当人,辟如:在工作上不断加大我母亲的工作量,加大任务加大工作量,以迫使我母亲自己主动不做这临时工的工作,用心险恶。恶毒。不断编造各种各样的借口克扣我母亲的临时工工资,这样的事无所不用其及,不胜枚举。93年到97年,我母亲临时工工资是每月90元(一天3元)当时的90元,远远低于梅州市人民政府当年规定的:“临时工工资不得低于每月工资二百零五元的规定”当时中医院职工的工资已经有七。八百元,领导的工资已经上千元,我因为由于意外严重伤残单位不管不顾,不闻不问,我父亲又因为单位领导不公正的对待脑出血过世,我弟弟又因为考上大学读书,我母亲只能下班的工余时间靠捡人丟下的瓶子和废纸壳维持家用,其状之惨,不忍淬睹,97年到99年,也就是我弟弟大学毕业以后,工资才由90元上梯子般艰难提到三百元,由于住的是公房,扣去房租水费电费我母亲每月临时工工资不足百元,此外,还要应付承受“落托”医院(客家方言:简直不为过!)中医院花样繁多各种各样的无理克扣,所以我母亲每月工资才几十元不足百元,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的临时工工资,自99年姓吴的上任以来,我母亲临工工资一分一厘不见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