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doc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doc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doc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doc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一、字词。 1、春喉咙hu lng 风筝fng zhng 嗡嗡wng wng 健壮jin zhung 卖弄mi nng应和yng h 嘹亮lio ling 烘托hng tu 静默jng m 抖擞du su 窠巢 kcho 朗润lng rn 明亮滋润。 酝酿yn ning 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h png yn bn 招呼朋友,引来伙伴。花枝招展 hu zh zho zhn 花枝迎风摇摆;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2、 济南的冬天肌肤jf 镶xing 安适n sh 着落zhu lu 贮蓄zh x 慈善c shn 宽敞kun chng 秀气xi q 空灵kng lng 澄清chng qng 地毯d tn 髻 j3、雨的四季蝉chn 花苞hu bo 娇媚jio mi 棱镜lng jng 粗犷c gung 睫毛ji mo 衣裳y shang 铃铛lng dng 端庄dun zhung 屋檐w yn 凄冷q lng 化妆hu zhung 屋檐w yn 造访zo fng 干涩gn s 草垛co du 绿茵茵l yn yn 高邈 go mio 高而远。邈,遥远。吝啬ln s 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静谧jng m 寂静;安静。 莅临l ln 来到,来临(多指贵宾)。 淅沥x l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咄咄逼人du du b rn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5、 秋天的怀念瘫痪 tn hun 暴怒bo n 沉寂chn j 侍弄sh nng捶打chu d 央求yng qi 絮叨x do 淡雅dn y 高洁go ji 烂漫ln mn 翻来覆去fn li f q 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喜出望外x ch wng wi 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憔悴qio cu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恳求,乞求。 诀别ju bi 多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6、 散步 信服 xn f 分歧fn q 取决q ju 两全ling qun 粼粼ln ln 一霎时y sh sh 很短的时间。各得其所g d q su 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到适当的安排。7、 散文诗二首蒂d 梗gng 沐浴m y 祷告do go 姊妹z mi 遮蔽zh b 心绪x x 流转li zhun 荫蔽yn bn 匿笑n xio偷偷地笑;掩口暗笑。菡萏hnd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攲斜qxi 倾斜,歪斜。 攲,倾斜。亭亭tng tng 是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也形容说美人静立时如青山般的耸立。徘徊pi hui 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窜cun 觅m 跪gu 拗o 云霄yn xio 倘若tng ru 鉴赏jin shng 啄食zhu sh 和蔼h i 恭敬gng jng 质朴zh p博学b xu 渊博yun b 倜傥t tng 淋漓ln l 盔甲kuji 绅士shn sh 确凿qu zo确实。轻捷qng ji 动作轻快敏捷。人迹罕至rn j hn zh 少有人来,指偏僻荒凉的地方。迹,足迹、脚印。罕,少。人声鼎沸rn shng dng fi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煮开了锅一样。鼎, 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沸,水开。10、再塑生命的人捡jin 感慨gn ki 搓捻cu nin 绽开zhn ki 争执zhng zh 惭愧cn ku 悔恨hu hn 奥秘o m 拼凑pn cu 企盼q pn 激荡j dng 截然不同ji rn b tng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疲倦不堪p jun b kn 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小心翼翼xio xn y y 本是虔诚,庄严的意思,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油然而生yu rn r shng 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恍然大悟hung rn d w 形容一下子就明白了,突然醒悟。不求甚解b qi shn ji原指读书只求理解,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混为一谈hn wi y tn 将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一样事物。花团锦簇hu tun jn c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也比喻花色繁多,华美艳丽。美不胜收mi b shng shu 美景多得看不过来;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12、纪念白求恩冀j 派遣pi qin 动机dng j 极端j dun 热忱r chn 冷清lng qing纯粹chn cu 佩服pi f 高明go mng 出路ch l 殉职xn zh 为公务而牺牲生命。狭隘xi i 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拈轻怕重nin qng p zhng 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麻木不仁m m b rn 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见异思迁jin y s qin 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漠不关心m b gun xn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鄙薄b b 鄙视菲薄,轻视。精益求精jng y qi jng 好了还求更好。13、植树的牧羊人栋dng 拣jin 戳chu 慷慨kng ki 帐篷zhng png 废墟fi x 呼啸h xio 滚烫gn tng 张扬zhng yng 溜达li d 琢磨zhu m 微薄wi b 酬劳chu lo 硬朗yng lng 水渠shu q 流淌li tng 光秃秃gung t t 干涸gn h干枯无,没有水。坍塌tn t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不毛之地b mo zh d 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沉默寡言chn m gu yn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沉默,不出声。刨根问底po gn wn d 比喻追究底细。14、走一步,再走一步灼zhu 扒b 趴p 酷热k r 厌倦yn jun 附和f h 突兀t w 哭泣k q 怦怦pn pn 嘲笑cho xio 晕眩yn xun 呻吟shn yn 暮色m s 凌乱lng lun 安慰 n wi 惊讶jng y 畏惧wij恍惚hung h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参差不齐cn c b q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害怕。哄堂大笑hng tng d xio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惊慌失措jng hung sh cu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高不可攀go b k pn 形容难以达到。也指对方身分高贵,难以与之交往。瘦骨嶙峋shu g ln xn 瘦得连骨头都露出来,形容十分消瘦。头晕目眩tu yn m xun 头脑昏沉,视线模糊。 灰心丧气hu xn sng q 意志消沉。16、猫逗du 缕l 倚y 妄wng 消耗xio ho 忧郁yu y 懒惰ln du 安详n xing 乞丐 q gi 预警y jng 叮嘱dng zh 惩戒chng ji悲楚bi ch 断语dun y 冤枉yun wng 虐待n di 芙蓉鸟f rng nio畏罪潜逃wi zu qin to 怂恿sng yng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怅然chng rn 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蜷伏qun f 弯着身体卧着。17、动物笑谈敛lin 哺乳b r 羞怯xi qi 写照xi zho 匍匐p f 原委yunwi鹦鹉yng w 温驯wn xn 禁锢jn g 滑翔hu xing 余晖y hu 俯冲f chng柠檬nn mn 怪诞不经gui dn b jng 离奇古怪,不合常理。大相径庭d xing jng tng 彼此相差很远。神采奕奕shn ci y y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19、 皇帝的新装笨bn 赐c 聘pn 炫耀xun yo 称职chn zh愚蠢y chn 现款xin kun 妥当tu dng 理智l zh 呈报chng bo 钦差qn chi 滑稽huj 圈定qun dng狡猾jio hu 陛下b xi 爵士ju sh 头衔tu xin 勋章xn zhng袍子po zi不可救药b k ji yo 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骇人听闻hi rn tng wn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随声附和su shng f h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20、 天上的街市定然dng rn 陈列chn li 闲游xin yu 缥缈pio mio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21、女娲造人揉ru tun 荒凉hung ling 寂寞j m 蓬勃png b 澄澈chng ch 掺和chn huo 非凡fi fn 气概q gi 灵敏ling mn 泥潭n tn 绵延yn min 莽莽榛榛mng mngzhnzhn 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shn tng gung d 本为宗教称神道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灵机一动lng j y dng形容灵敏机智;一下子想出了办法,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 眉开眼笑mi ki yn xio 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态。22、寓言四则雕像dio xing 庇护b h 爱慕i m 虚荣x rng 较量jio ling凯歌ki g 喇叭l b 杞人忧天q rn yu tin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二、文学常识。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4、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6、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作家。7、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国别)作家、诗人,他的主要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樱花赞寄小读者等。 8、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10、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再塑生命的人”是安妮莎莉文老师,美国教育家,是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11、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12、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所写。毛泽东,字润之,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13、植树的牧羊人选自植树的男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14、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15、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题目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16、猫的作者郑振铎,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17、动物笑谈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得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19、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20、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21、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2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成,全书共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天瑞,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期道家人物,郑国人。“杞人忧天”现指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三、文言文复习(一)世说新语两则 【原文】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解释】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 讲论文义:讲解文章的义理。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 6. 何所似:像什么。 7.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8.未若:不如,不及。 9.因风:乘风。因,趁、乘。【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解释】1.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2.日中:正午时分。 3.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4.乃:才。 5. 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不,通“否”。 6.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舍弃。 7.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8.引:拉,牵拉。 9.顾:回头看。一词多义:日 寒雪日内集 日子 期日中 太阳重点问题:1、咏雪中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好在哪里? 以“柳絮”为喻,写出雪花飘落时轻盈的姿态,给人以美感,更有意境。2、咏雪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营造了温馨、愉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从“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3、咏雪结尾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 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赏识。4、陈太丘与友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讲礼貌,要重礼守信。5、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的人。6、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的人。(2) 论语十二章 【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通假字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3、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 传:动词用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4、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温故而知新 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 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 表顺承博学而笃志 表并列 三十而立 表修饰5、文意理解: (1)填空题: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按时复习的重要性; B.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欢迎各国的朋友; D.以信为本,曾子反躬自省时,总会说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E.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从心所欲不逾矩); F.讲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N.运用比喻,指明时间宝贵,要珍惜时间的句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G.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还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2) 论语中的成语: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疏食饮水:吃吃粗粮,喝冷水。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不舍昼夜:日夜不停。逝者如夫: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三)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一词多义时 元方时年七岁 当时 学而时习之 按时 年与时驰 时光,时间重点问题: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3.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答: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反对比论证。4.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答: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抓紧时间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静,是为了节约学习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5.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答: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而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和“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例句: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6.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答:(1)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学习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2)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发愤图强,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年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4) 狼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词类活用 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狼洞其中中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恐前后受其敌 敌,名词作动词,攻击,胁迫。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遂,名词作动词,钻洞。 狼不敢前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又数刀毙之 毙,动词使用法,“毙之”即“使之毙”,也就是使死。 2、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 (副词,只有) 一狼得骨止 (动词,停止) 敌:恐前后受其敌(动词,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 (名词,敌人) 之:久之 (补充音节,无义)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 又数刀毙之 (代词,指狼 ) 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意暇甚 (名词,神情、态度)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动词,企图,打算) 前: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前面) 狼不敢前 (动词,上前) 恐:恐前后受其敌 (动词,担心) 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它们,指狼) 场主积薪其中 (代词,麦场) 屠乃奔倚其下 (代词,柴草) 其一犬坐于前 (代词,其中的 ) 以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盖以诱敌(介词,用) 3、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4、重点问题(1) 理清情节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假寐诱敌(2)根据情节概括形象特点屠夫:开始是退让,心存幻想,后来是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 狼:贪婪、凶狠、狡诈。 (3)屠夫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夫具有怎样的品质?A.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B.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C.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D.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E. 乃悟前狼ABC表现了屠夫的勇;DE表现了屠夫的智。(4)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从人的方面看来:对待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狼的方面看来:害人害己,自食其果。(5)关于狼的成语有哪些?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声名狼藉 :名声败坏到了极点。杯盘狼藉 :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狈为奸 :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五)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注释: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溉汲:打水浇田。溉:音gi,浇灌、灌溉。汲:音j,从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国,指国都。 道:讲述。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对:应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杞人忧天原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释】节选自列子天瑞。 亡(w):无,没有。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中(zhng)伤:伤害。 积块:聚积的土块。四虚:四方。 躇(ch)步跐(c)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1、一词多义。因 因往晓之 于是 未若柳絮因风起 乘,趁晓 因往晓之 告知,开导 晓雾将歇 早晨2、 重点问题。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2)有闻而传之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4)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5)这个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6)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忧”到了“废寝食”的程度,后来在“晓之者”的劝说下,变得“舍然大喜”。7)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8) 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四、古诗词鉴赏复习(一)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所展现的画面。(2分)海岛上树木繁茂,各色花草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涌起滔天的波浪,汹涌起伏。2这首诗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2分) 表现了作者虽年老而又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2.请你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简要赏析(2分) 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随风伴送你一直到被贬的偏远之地吧。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忧愁、无奈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三)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2分)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江水似乎与岸齐平了;船行江中,和风顺江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2分)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旧事物孕育新事物,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思念故乡。 (四)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首小令的情景。(2分)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凄冷的西风,在古道上独行。2.这首诗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 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2分)3.“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是个怎样的人?(2分) 长期漂泊在外的悲苦落魄的思乡游子。(五)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分) 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的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4、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分)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分)两句运用了以乐境写哀境的写法,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表达的作者对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无限感慨和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七)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分)低头看回乐峰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头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令人顿觉冷嗖嗖。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分) 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 这首诗写了_重阳节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九日”、“登高”、“饮酒”、“菊”等词语可以看出。(2分)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九)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2分)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情景。(2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那凌云的白鹤,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2分)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十)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2分)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3、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4、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品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2分)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2分)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的声音,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睡梦中自己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过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十二)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2分)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种种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2、谭嗣同潼关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对王朝更替兴亡的感慨,对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同情。五、名著阅读(一)朝花夕拾1、作者: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写作背景: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1925年11月2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部务会议决定,小学生要读经,自初小四年级起,每周一小时,直至高小毕业。北洋军阀竭力鼓吹那些所谓“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读物。上海出版了男女百孝图全传作为“家庭教育的好模范”的必读本。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用意,正如许广平在讲到关于鲁迅对待儿子海婴的态度时所指出的那样:“他自己生长于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尤其是普通的所谓礼仪,把小孩子教成木头人一样,见了人都不敢声响的拘拘为仁”。鲁迅希望儿童“敢说、敢笑、敢骂、敢打。”(欣慰的记念第183页)因而,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长制的无情鞭挞。3、简介: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4、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