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前言.........................................................一、任务的由来......................................................二、编制目的.......................................................................................................................1三、编制依据.............................................................................四、方案适用年限.............................五、编制工作概况...................................................................一章矿山基本情况......................................................................................................7一、矿山简介........................................................................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区自然地理........................................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三、矿区土地复垦.......................五、矿山水土环境污染修复..............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二、阶段实施计划..................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一、经费估算依据................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一、组织保障..................................二、技术保障..................................三、资金保障......................................五、效益分析......................................六、公众参与.......................第九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89二、建议...........................................................................................................................189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前言一、任务的由来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范桥铁矿位于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镇境内,矿山《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方案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完成本方案。二、编制目的方案编制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因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有效防止矿山建设及生产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灾害,有效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被破坏的土地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为矿山企业办理相关证照的要件需要提供资料。主要任务: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条件,逐一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矿山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和已有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评估和土地类型现状调查评估,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预测矿业活动可能引发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和土地损毁程度预测分析,在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确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确定治理项目目标、任务,技术措施。编制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含水层破坏修复、水土环境污染修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工程设计方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进行整体部署、整体预算,设计总体部署、阶段计划、近期年度计划和经费安排;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进行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通过编制《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该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目标和任务,提出该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测、治理与土地复垦责任范围、复垦措施、复垦计划等,保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土地损毁等问题,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并为后期建设绿色矿山做准备。本方案不代表相关工程勘察、治理设计。三、编制依据(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9)《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2)《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11月);(1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016年2月);(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3月);(5)《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6)《采空塌陷勘察规范》(T/CAGHP005-2018);源厅;号)。四、方案适用年限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于2009年9月提交《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补充详查地质报告》,保有铁矿石资源量(332+333类)万t。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4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交的《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采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采储量万t,年开采规模万t,服务年限25年(含基建期3.5年)2021年2045年。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查专家咨询座谈会会议纪要》(2020年12月9日),方案适用期为:矿山剩余服务年限+治理和管护时间。在矿山闭坑后,工程复垦期为1年,复垦工程结束后,要对所复垦的土地进行为期3年的管护,最终确定土地复垦服务年限为29年,2021年~2049年。矿山企业取得采矿证后,方案有效期为5年,并应按每5年修编一次方案。五、编制工作概况(一)工作的程序我单位组建了项目组。项目组设项目负责人,按照分工的不同着手搜集方案涉及区域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等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区域资料,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方案大纲,开展野外现场调查工作,之后对所收集调查的资料进行室内综合分析整理和信息数据处理,确定了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并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最终提交了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接受方案编制委托全面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全面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等调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5(二)工作方法收集方案涉及区域的自然地理、交通及经济概况、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矿产资源及开发状况、土地损毁、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及地质采矿技术条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情况等相关资料。根据踏勘情况和收集到的资料,制定了《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范桥日对矿山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资源调查和公众参与调查。对所搜集、调查的大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和归类,并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研究和制图,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按国家和安徽省现行有关技术规程规范,编制了《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三)质量评述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行,并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区内已有的前人研究成果和各类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工作。野外调查工作从一开始就做到统一方法、统一要求,通过以矿山表水体、水井进行调查走访,重点对各占地单元土地压占破坏现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含水层破坏情况、土壤植被调查。查明了区内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项目实施单位总工办、地环所、项目组三级质量管理,项目组在现场对调查所取得验收,自查、互检、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修改。单位总工办对野外资料成果进行了6审查验收。报告编制完成后,项目组又征询了方案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地方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并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总之,本次工作中收集的资料比较全面,提供基础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真实可靠,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调查及报告编制工作按国家和安徽省现行有关技术规程规范进行,工作精度符合规程规范要求,质量可本章小结应按每5年修编一次)。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7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一)地理位置较方便,(见图1-1矿区交通位置图)。(二)概况霍邱县范桥铁矿为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所属矿山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30亿元。2010年1月,范桥铁矿获得《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补充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201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函同意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8料有限公司范桥铁矿采选工程开展立项的前期工作2,012年2月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料有限公司范桥铁矿采选工程开展立项的前期工作2有限公司委托中钢集团马鞍矿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有限公司委托中钢集团马鞍矿前项限公司范桥铁矿采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项限公司范桥铁矿采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目位正在编制名称)项名称)项(名称:名称:霍矿东经北纬地理位置东经北纬隶属关系: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企业性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性质:类型项新建项类型项开采矿种:铁矿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地下开采开采方式:空场采矿采矿方法:嗣后胶结充填空场采矿采矿方法:***探矿权许可证号:***有效期:********************244ha2)开采标高拟申请矿区面积47344k4733895矿区范围244ha2)开采标高拟申请矿区面积47344k4733895万t万t:a5年)25年5年)25年(含基建期3范桥铁矿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范桥铁矿预申请批复采矿权范围范桥铁矿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拟申请矿区范围资矿字号文件根据《国224资源部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国拟申请矿区范围资矿字号文件根据《国22444ha2)个拐点圈定7344km244ha2)个拐点圈定7344km2(473矿区面积4由表1-1采矿权拐点坐标对照一览表拐点编号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XY*************2*****3*************4****************5*******************7****************8************9拐点编号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XYXY****************开采深度:-389m~-165m标高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该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是依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于2013年11月提交的《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勘探报告》。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提交了《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该方案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万t年生产规模****万t服务年限25年(含基建期3.5年)。(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建设规模规模****万t/a。矿山工程布局包括:工业场地(主、副井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废石堆场)、尾矿干堆场、表土临时堆场和尾矿库,具体见矿山工程布局1、工业场地(1)主、副井工业场地主、副井工业场地布置在矿体东侧即古城公路东侧,刘台子村北部,下村南侧。南北长约570m,东西长约270m;场地属平原地区,地表标高+29m34m,占地面积公顷,占用土地类型为水田、村庄、坑塘水面、采矿用地。(3)西南风井工业场地地类型为水田、村庄、沟渠、坑塘水面、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4)东进风井工业场地东进风井工业场地位于矿区东部,地表标高+22m,占地面积1.1008公顷,占用土地类型为水田。废石堆场布置在副井东侧40m处,占地长60m,宽45m,占地面积0.25公顷,占用土地类型为水田。现状地面高程+3234m,对废石综合利用、外销,废石堆存高度不超过4m。10尾矿干堆场布置在主副井工业场地南侧占地长410m,宽270m,占地面积10.9763公顷,占用土地类型为水田、旱地、沟渠、坑塘水面、设施农用地。现状地面高程+23~+25m,用于主、副井工业场地内废石场暂时无法堆存的废石及充填尾砂,堆存高度不超过4m。3、表土临时堆场设置表土临时堆场,用于存放剥离表土,位于尾矿库东侧,占地面积9.3198公顷,占用土地类型为水田、沟渠、有林地。图1-2矿山工程布局图4、尾矿库范桥铁矿尾矿库(谷上庄尾矿库)位于主、副井工业场地东侧约6.okm处,地面标高20.o0m,坝顶标高为+30.om,坝高10m,占地面积86.8539公顷,占用土地类型为水田、旱地、沟渠、河流水面、水工建筑用地。谷上庄尾矿库为四等库,库区场地东西向平均长1278.om,南北向平均长668.om地面标高19.9-33.om。结合拟建尾矿库的库形特点和已有资料,本次拟建尾矿为平地型尾矿库。库内设拦砂坝,分为东库、西库,既有利于调洪,亦可供交替使用。尾矿坝采用场地粘土碾压堆筑而成,根据尾矿库的地形条件,可利用西面高地,减少筑坝工程量在库区设置一条拦砂坝,既有利于调洪,又可交替使用,延长尾矿库服务年限。尾矿坝筑坝方案:坝体以库内开采的土料筑坝,内外坡比为1:2.0,顶宽4m,坝区最低地面高程19.9m,设计坝顶标高+30m,平均坝高10m。尾矿坝坝体剖面见图1-3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1(二)矿山拟开采层位全矿只划分一个阶段,阶段高为135m,阶段运输水平设在-400m,阶段中间划分4个中段水平,即-245m、-290m、-335m、-380m水平,中段水平为无轨运输;-400m阶段运输水平采用有轨运输。采出的矿、岩经铲运机卸入采区溜井,再经过振动放矿机装入矿水平计算资源量设计利用资源量设计未利用资源量备注-245m以上****留设保安矿柱(约****m后期部分利用-290m****-335m************-380m************以下*********合计************设计资源利用率******按备案矿量计算(三)矿山资源及储量1、矿床工业指标范桥铁矿床勘探报告依据《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中的相关规定及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下的关于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勘探地质报告工业指标的函,采用工业指标如下:TFe/Feo≤****为磁铁矿石(原生矿),TFe/Fe0*为假象赤铁矿石(氧化矿)。工业品位:磁铁矿石原生矿)TFe****,假象赤铁矿石(氧化矿)TFe≥*边界品位:磁铁矿石(原生矿)TFe≥****,假象赤铁矿石(氧化矿)TFe≥***。最低可采厚度:****m;夹石剔除厚度m。2、地质储量矿床勘探线相互平行,勘探报告采用平行断面法对矿床资源储量进行估算。在划定矿区范围内,估算总资源/储量(工业矿石)万t,其中111b级储量2184.88万t,122b级储量****万t333级资源量****万t。另外在划定矿区范围内还有低品位矿石****万t,其中331级资源量****万t332级资源量****万t333级资源量****万t。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2划定矿区范围外****万t,工业矿石****万t,其中122b级储量****万t,占333级资源量****万t。低品位磁铁矿石****万t,其中332级资源量****万t,333级资源量****万t。(四)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年限、年生产能力1、矿山年产量验证矿山采选综合生产能力****万t/a。按阶段可布置有效盘区数、开采年下降速度等因素进行验证矿山生产规模。按矿体赋存条件,可适用的采矿方法有下向大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房柱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中深孔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等。下向大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盘区生产能力选取为万t/a,中深孔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盘区生产能力选取为****万t/a,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盘区生产能力选取****万t/a。(1)按可布置有效盘区数验证矿山年产量N×K×QA=式中:A矿山生产能力,万t/a;N可布置有效盘区数,个;K盘区利用系数,取0.4;Q盘区生产能力,万t/a;Z副产矿石率,即采准带矿为****按上式统计的各中段生产能力见表1-3。表1-3各中段生产能力统计表中段水平标高(m)有效盘区数盘区利用系数同时回采盘区数(个)中段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万t/a)下向大孔阶段空场法中深孔分段空场法房柱采矿法下向大孔阶段空场法中深孔分段空场法房柱采矿法-245护顶矿柱-290*************-335-380***************************从表1-3中看出按可布有效矿块数验证矿山生产能力均可以达到万t/a以上。2、服务年限矿山生产规模****万t/a,服务年限25年(含基建期3.5年)。矿山一次建成,由于基建工程量大,基建期为3.5年,第4年末投产,第6年达产,-245m以下服务21年,稳产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315年。(五)矿山开采方式、方法、顶板管理方法1、开采方式:矿区地表多为农田、池塘和沟叉,矿体顶部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平约约200m,采用地下开采方式。2、开拓方式:矿体埋藏深,设计采用竖井开拓,具体为下盘竖井开拓、对角式通风,即设1条主井、1条副井、1条进风井和2条风井共5条井筒。主井:主井布置在矿区东北部,承担全矿****万t/a矿石和井下42万t/a废石提升任务,井筒净直径5.2m,井口标高+31m,井底标高-520m;采用双箕斗矿、岩混合提升方式,箕斗载重21t。副井:副井布置在主井的东北面,与主井相距156.1m,用于提升人员、材料、设备及生产基建期废石,并作为主要进风井和安全出口等;井筒净直径6.5m,井口标高+32m,井底标高-430m。副井安装多绳双层单罐笼,罐笼底板尺寸5100×3000mm,配32t平衡锤,井筒内设梯子间和管子间。东进风井:东进风井布置在3#勘探线南部口标高加高至+31.om,下口标高-405m,井深436.om净直径6.0m承担310m3S进风任务。北风井:进风井布置在8~12勘探线之间矿体下盘,井口标高38.4m,下口标高-430m,井筒净直径6.om,承担270m3/s回风任务。西南风井:西南风井布置在24#勘探线矿体上盘,上口标高+31.om,下口标高-405m,井深436m净直径5.om,承担210m3/s回风任务。范桥铁矿矿体为缓倾斜矿体,矿体均赋存在-200m~-410m间,全矿只设一个阶段,阶段运输水平设在-400m,划分4个中段水平,即-245m、-290m、-335m、-380m水平,中段水平为无轨运输;400m阶段运输水平采用有轨运输。采出的矿、岩经铲运机卸入采区溜井,再经过振动放矿机装入矿车后由电机车牵引卸入主溜井。141-4141-4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53、采矿方法本矿为缓倾斜矿体,厚度从薄、中厚到特厚分布在走向1500m范围内,依据矿体厚度不同,设计推荐三种采矿方法;厚度30~60m的矿体,采用下向大孔阶段空场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厚度12~30m的矿体,采用中深孔分段空场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厚度在12m以下,用房柱法采矿嗣后充填采矿法。4、顶板管理方法顶板管理方法为嗣后充填。采用空场法采矿嗣后胶结充填,并在地表建设尾胶充填站,按照矿山开采*万t/a计算充填能力。(六)选矿下粗破碎,矿石提升地表后进行二段中碎一闭路,中碎最终破碎产品粒度控制在40mm以下,筛上和筛下分别实施干式抛尾,筛下干选精矿进入高压辊磨。磨矿采用二段磨矿,阶段磨矿-弱磁选流程,磁选精矿输送至钢铁厂采用浓缩磁选加过滤机脱水工艺流程。干选矿厂由井下破碎室、箕斗矿仓、中碎厂房、筛分厂房、块矿仓、高压辊磨厂房、湿筛打散厂房、主厂房、废石仓、精矿输送厂房、过滤厂房、试验室、化验室、机修厂房等组成。厂房布置充分利用地形,紧凑的原则,矿石采用皮带运输至选矿场,浓缩后精矿进入精矿输送系统输送至钢铁厂进行过滤脱水。16(七)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的排放量及处置情况1、矿山固体废弃物矿山基建期约为3.5年,基建期产生废石****m3(合****t),当地石料匮乏,基建期废石用于采、选工业场地回填、道路修筑,以及用作建筑材料外卖;生产期废石产生量万t/a,部分用于充填井下采空区,其余与采出的矿石按一种物料进行运输、提升,在地表经中碎后再将混入的废石采用干选甩出,作为建筑材料外销。矿山在正常开采后,年产生尾矿量为万t,干抛尾矿万t粗粒尾矿**万t,均装入汽车后外销;细粒尾矿****万t,井下采空区充填消耗****万t,其余****万t排入尾矿库。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生产期固体废弃物的种类、产出量及处置措施见表1-4。种类产生量(万t/a)处理处置措施废石****井下充填、外销尾矿干抛尾矿外销粗粒尾矿****外销细粒尾矿****井下采空区充填消耗****万t,其余****万t排入尾矿库。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2、矿山废水(1)矿井排水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山采用一段排水-400m副井车场附近建水仓和水泵房。-400m阶段水平以上各采矿中段的坑内涌水经过采矿中段泄水井下放到阶段运输水平经水沟流入水仓。开采-400m阶段时地下最大涌水量****m3/d。正常涌水量为****m3/d,均含充填溢流水和采矿废水。水仓总容积按6小时正常涌水量和水力充填开采矿山水仓容积计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7算法确定为****m3。经采矿井下排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送至井口蓄水池净化沉淀后供生产使用。(2)选矿厂排水选矿厂排出的生产污水经浓缩池澄清处理后循环使用,磨机冷却排水进入新水池、砂泵水封冷却排水进入浊循环水加压泵站。厂房内平台地坪冲洗水自流至各自厂房地沟中,再经室外污水管网自流至沉淀池澄清、过滤后,在用潜污泵送至浊循环水池重新利用。各车间之盥洗生活污水直接外排至外管网,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化验室排水经酸碱污水中和池处理,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洗车污水经沉淀池处理,然后达标排放。(3)生活废水矿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企业在主、副井工业场地设一套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尾矿库。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排放量480m3/d。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一)开采历史矿山为新建矿山,矿山保持原貌,仅在工业场地上架设部分器械以及配套房屋,目前尚未进行开采工作。因客观原因,2014年开始全面暂停了范桥的手续办理工作。因各级政府在此期间积极研究范桥铁矿处置方案工作,范桥铁矿手续长时间暂停办理,故一直未完成探转采工作。未来矿山开采范围为预申请批复采矿权范围内3号勘探线至24号勘探线、-245~380m之间的全部矿体,矿山生产规模****万t/a,服务年期25年(含基建3.5年)。(二)开采现状矿山现状开采主要布置工程有主、副井工业场地和东进风井工业场地。1.主、副井工业场地已建成包括主副井的部分地面器械架构和部分配套房屋,压占土地面积为17.6942hm2,损毁土地类型为水田、旱地、坑塘水面、村庄、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8及生活垃圾。(三)前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完成情况有限公司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复垦服务年限为29年(2014年~2042年)。总投资12012.54万元。①2014~2018年工作计划安排该阶段静态投资1808.03万元,动态投资1894.53万元。主要工作安排包括:a)基建期,对复垦区占用耕地部分的表土进行剥离,共剥离表土52.63万m3,堆置在尾矿库东北部的表土堆场土流失,保持肥力。c)2017年,尾矿库完工之后,对尾矿库坝坡撒播草籽18.21hm2进行绿化该阶段静态投资52.60万元,动态投资84.85万元。主要工作安排包括:矿区土地损毁及地表错动影响范围的监测,临时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该阶段静态投资52.60万元,动态投资119.01万元。主要工作安排包括:矿区土地损毁及地表错动影响范围的监测,临时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9该阶段静态投资52.60万元,动态投资16692万元。主要工作安排包括:矿区土地损毁及地表错动影响范围的监测,临时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该阶段静态投资52.60万元,动态投资234.11万元。主要工作安排包括:矿区土地损毁及地表错动影响范围的监测,临时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该阶段静态投资1743.97万元,动态投资9513.12万元。主要工作安排包括:护林之后复垦为水田;限公司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方案服务年限为26年(2014年~2039年),方案适用年限为5年。总投资为8118.78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6822.79万元,设备购置费310.25万元,其他费用758.31万元,不可预见费227.43万元。近期5年治理投资费用为2190.48万元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废石堆场、尾矿干堆场地、表土临时堆场滑坡防治工程废石堆场挡土墙246.0尾矿干堆场地挡土墙1634.4表土临时堆场挡土墙2503.2截洪沟m2010开挖土方量约为3110m3,浆砌块石1180m。尾矿库植被恢复工程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表土剥离存放万m329.31工业场地、废石堆场、尾矿干堆场地治理工程表土剥离存放万m38.09四表土临时堆场治理工程植草0.1156撒播量为60kg/hm2种树株45156五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工程按实际发生量,治理经费按80万/年估算六含水层破坏防治按实际发生量,治理经费按50万元/年估算七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地表变形监测年5土地资源环境监测年5水环境监测年5水文孔个8表1-6第6-26年治理治理年度工程名称工程量估算费用(万元)第6~25年地质环境监测37.38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93.31含水层防治58.32第26年工业场地、废石堆场、尾矿干堆场地治理工程拆除建筑物4760m343.78拆除硬化道路1500m337.67场地平整24.70hm253.69取土回填74150m3170.18尾矿库植被恢复工程地面压实86.86hm2353.73取土回填26.06万m3598.08第26年植草60kghm2,86.86hm233.57种树339297株240.64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1治理年度工程名称工程量估算费用(万元)管护道路3548m211.08截洪沟3610m挖土方量约为14408m3,浆砌块石6610m3。172.19表土临时堆场治理工程场地平整11.56hm225.12覆土回填3.47万m330.20废弃矿井治理工程填充废石6.05m3173.55混凝土261m35.81覆土回填130m3地质环境监测37.38地面塌陷、地裂缝治理93.31含水层防治58.32原方案实施情况简述:矿山坚持"开发与环境治理并举"的原则,根据上述方案内容,按时按量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见附件13。其他的治理工程尚未开始,后期矿山生产应该加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投入。本次方案编制参考了上述方案的内容。序号前期方案本次方案变化原因评估区范围751.51hm2753.o9hm2注12评估区级别一级一级3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地表变形崩塌、滑坡、地表变形4治理费用总费用8118.78万元第一阶段2190.48万元总费用704.65万元第一阶段312.00万元注2注1:根据新的拟损毁土地面积以及地表错动范围,评估区范围较前期方案有所减小。注2:重新计算工作量,并将原方案中土地复垦工作量划分到土地复垦章节。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2序号前期方案本次方案变化原因复垦责任范围473.25hm2112.7067hm2注12工程措施表土剥离、回覆、土地平整、土壤培肥、栽植乔木、栽植灌木、撒播草籽、复垦监测及植被管护等表土剥离、覆土、土地平整、土壤培肥、栽植乔木、栽植灌木、撒播草籽、复垦监测及植被管护等3复垦费用总投资12012.54万元,近五年1894.53万元年1770.96万元注1:重新计算复垦责任范围。本章小结矿山为新建矿山,尚未进行开采。设计利用矿量****万t生产规模为****万t/a,服务年限约25年(含基建期3.5a)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下盘竖井开拓、对角式通风,采矿方法为空场采矿嗣后充填。地表设置工业场地(主、副井工业场地,东进风井工业场地、北风井工业场地,西南风井工业场地、废石堆场)、尾矿干堆场、表土临时堆场、尾矿库。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3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矿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冬季干旱,夏季湿热,四(1959.08.23),最低气温-20.4℃(1969.01.31),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降水量(二)水文项目区周边主要水系为沿岗河,区内零星分布水塘和灌溉渠道。项目区的排水主要通过沿岗河及其支流,灌溉水源来自沣西干渠上的龙潭水库。项目区水系图可见图2-21、沿岗河沿岗河上接淮河,从赵台村始,经周集镇、朱庄村,在双庙村入城西湖,全长40km。沿岗河水位受淮河和城西湖水位影响,变化较大。根据《淮河流域近期防洪规划要点》(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2000年4月),沿岗河正常水位为19.o0m。2、龙潭水库龙潭水库位于霍邱县西山山脚的龙潭乡境内,距离矿区约20公里,是史杭灌区的沣西干渠上的一座中型反调节水库。105国道经过水库大坝下,控制来水面积18平方公里,总库容为6700万立方米。该库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和养殖功能。设计灌溉面积2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0万亩,最大实际灌溉面积18.0万亩。水库保护下游耕地20万亩。表2-1项目区主要水文气象特征值一览表项目单位数值气温多年平均°C15.4年最高°C41.2年最低°C多年平均951历年最大1317.2水位m28.51流量蒸发量多年平均1558相对湿度年平均%日照年时数h2148积温°C风速年均3.1最大16风向多年主导风向ES冻土深度最大11无霜期全年d2202525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三)地形地貌方案编制区地处淮河流域中上游冲积平原区,地势较平坦,区域上依据自然地理特征及地貌形态,可分为侵蚀溶蚀丘陵、侵蚀-剥蚀平原和冲积平原三大类型。南东向带状分布,沿基岩裸露区外围发育上更新统残坡积物,与二级阶地呈缓坡相接,其上侵蚀冲沟发育。阶面起伏较大,其冲沟、坳谷颇为发育。一级阶地分布于李集、候店、潘店、王家南湖一带,阶面浅岗起伏。向河漫滩微倾,洪水期可被淹没。垄岗、砂坝等微地貌景观。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7矿区位于淮河二级阶地、丘陵区,海拔高度+4(四)土壤本项目区地处淮河中游,河谷开阔,洲滩发达,地势相对平坦。项目区除居民区有少量高大乔木覆盖外,其余均为农田,农田均为水旱轮作,稻、麦两季。项目区内土壤以黄褐土为主,表层耕作层(AP)暗棕灰色,腐殖质累积明显,厚度约40cm;犁底层(P)位于耕作层之下,厚约6-8厘米,呈浅棕灰色;心土层(B)浅棕灰色,多为核块状,粘化明显,结构面被覆铁锰胶膜,厚度约为30厘米;底土层在心土层以下,呈黄棕色,比较紧实,根系分布较少。从整个土壤剖面分析来看,未有异常有机物和重金属超标现象。土壤呈酸性,PH值6.8~7.1,平均6.9,盐基饱和度约51.3%。有机质含量因取样地点不同差异较大,范围在10-15之间。(五)生物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影响,矿区所处区域平原区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主,项目编制人员在矿区现场踏勘期间未发现珍稀的野生动物。经过现场调查,矿区地表乔木分布稀疏,主要分布在道路、村庄和田埂附近,树种以杨树为主。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一)地层岩性矿区为广大的第四系覆盖,矿区的主要地层为:新太古界霍邱群吴集组、震旦系下统刘老碑组、侏罗~白系。分述如下:1、新太古界霍邱群吴集组(Ar4W)按其岩石组合及空间分布特征,矿区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六个岩性段为:①上混合岩段(Ar4W6);②上片麻岩段(Ar4W5);③含矿岩段(Ar4W4);④下片麻岩段(Ar4W3);下混合岩段(Ar4W2);混合花岗岩段(Ar4wl)。各岩性段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其层间界线比较清楚。各岩性段的岩石组合特征为:(1)上、下混合岩段(Ar4W6、Ar4W2):最大揭露厚度370m。主要岩性有均质混合岩、阴影条带状混合岩、条痕~条带状混合岩等。据其交代结构和构造发育特征,均质混合岩、阴影条带状混合岩显示了渗透混合岩(化)和重熔片麻岩的特征;而条痕~条带状混合岩为顺层混合岩。不同构造的混合岩之间常为互层或渐变的过度关系,并且都含有片麻岩类岩石的夹层,如条痕~条带状混合岩中常显示混合岩与片麻岩类岩石呈过渡的特征。上、下混合岩段的区别在于,上混合岩段中顺层混合岩和片麻岩类岩石的夹层较下混合岩段多,不同构造的混合岩呈现的互层现象也较频繁。(2)上、下片麻岩段(Ar4W5、Ar4W3):揭露最大厚度98m。其主要岩性为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其中夹有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斜长黑云片岩、榴云片岩等。在下片麻岩段的近矿围岩部分,见有条带状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长英质浅粒岩、透辉角闪岩、阳起透辉岩等薄层或条带。上、下片麻岩段的厚度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其局部产生的厚度变化与构造有关。(3)含矿岩段(Ar4w4):控制厚度8.90~72.o0m,平均厚度约31m。在含矿岩段内划分为2个矿体,编号为I、Ⅱ号矿体,其主要矿石自然类型为:细纹~条带状阳起石英磁铁矿石、角闪石英磁铁矿石、石英磁铁矿石等。矿体之间的隔层或矿体内的夹石主要有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等。(4)混合花岗岩段(Ar4W1):该岩段的主要岩性有阴影状混合花岗岩、变班状角闪混合花岗岩。阴影状混合花岗岩见于范桥矿床西部与草楼矿床之间的倾伏背斜轴部及草楼矿床北部、西侧,其揭露最大厚度297m,变班状角闪混合花岗岩见于范桥矿床北部负异常区,在矿区外(北部)张店一带经钻孔揭露厚度265m。2、震旦系下统刘老碑组(Z1L)分布于矿床的东南部,揭露厚度45m。为薄层泥灰岩及泥质灰岩,含白云质并夹有泥质岩,产状平缓,倾向南西西,倾角15~20°,底部有薄层残积型风化壳。该组地层超覆于基底之上。3、侏罗系~白系(J~K)见于范桥矿床的东南部,揭露厚度46.83m。岩性为紫红色含砾石英砂岩、砂砾岩。超覆于下伏各组地层之上,产状约倾向东,倾角10°左右。4、第四系(Q)第四系松散岩层遍及全区,总厚度为165.14~227.80m,平均为201.54m。总趋势是矿床北部厚度大于南部,西部厚度不及东部,其厚度变化主要受古地形控制。按其物质成分分为:(1)上更新统亚粘土(Q3):以亚粘土为主,内夹薄层粘土,含少量铁锰结核、铁锰质薄膜及少量钙质结核(团块)。结构紧密,块状构造,粘塑性较强。厚度48.72-95.96米,平均68.94m。(2)中下更新统亚砂土与亚粘土、粘土互层(Q2+1)埋藏于标高-16.44至-197.32m。见砂1-4层,为厚度不等的亚粘土、亚砂土所隔。含少量铁锰结核、铁锰质薄膜及少量钙质结核(团块)。总厚度91.82-161.74m,平均129.32m。其中亚砂土及砂厚度9.69-88.51米平均33.07m。底部常有砾石层,粘土胶结,结构较松散,揭露最大厚度14.73m。30ZK810ZK4331(二)地质构造(1)褶皱褶皱为本矿床的基本构造形变。其形态呈范桥和大塘头两个并列的小型向斜,其二者的轴面均近于直立,轴向呈北东60°左右,向南西倾伏,倾伏角在20左右,两翼倾角在15~30。之间。(2)断层矿床内根据钻孔揭露,推测断层有二条,且规模均不大。①在ZK86孔见有10m宽的破碎带,由黑云母混合花岗岩充填,混合花岗岩中含有片麻岩和矿石角砾或碎块,推测认为是一条隐伏背斜侧翼的纵向断裂(F1)。②在ZK41孔中的混合花岗岩内,揭露976米厚的角砾岩带,角砾成分成份单一,均为混合花岗岩,具定向性排布,由浅绿色的泥质物充填或胶结。破碎带内的角砾大小多在2-10毫米之间,其分布具定向性,推测为一条具有继承性的断裂(F2),在矿区的北部通过。(3)裂隙矿床内裂隙比较发育。经全矿床钻孔内裂隙测量统计,按与片麻理(或条带、条纹、条痕)的交切关系,分纵向、斜交、横向三组。主要为纵向裂隙,其次为横向和斜交裂隙。纵向裂隙常与片麻理(或条带、条纹、条痕)走向呈10-20°的交角,倾向与片麻理(或条带、条纹、条痕)方向相反,该组裂隙存在三种情况:①为岩脉充填,产状较缓;②单一闭合状,产状较陡;③在剖面上呈"X"形共轭关系。横向裂隙产状近于直立,常具正性和平移性32的微小错距,节理面平直,多呈闭合状偶有岩脉充填,常切穿纵向和斜交裂隙。斜交裂隙走向与片麻理(或条带、条纹、条痕)走向呈不同交角,一般在40-50°,常单独出现,有时在平面上和剖面上都呈"X"共轭关系。(三)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是以酸性岩为主,少量中、基性脉岩,时代为新元古界和中生界,岩脉与变质岩层接触面波状起伏,侵入接触明显。(1)酸性岩:主要为混合花岗岩、(花岗)伟晶岩。①混合花岗岩:肉红色,细-中粒不等粒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局部显微伟晶结构,块状或不发育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斜长石(更长石)、钾长石(微斜长石),其次为石英,有时三者含量近相等。少量黑云母、白云母,偶有绿帘石、萤石、金红石、辉钼矿等。②(花岗)伟晶岩主要以岩脉形式穿插于下混合岩段中上混合岩段中少量),分布范围较广,视厚度1.55-9.74米不等。浅肉红色,主要矿物成份为钾长石(微斜长石、微纹长石)和石英,其次为斜长石(更钠长石),有时三者含量约等或钾长石与斜长石互换主次。少量黑云母、白云母微量电气石、萤石、磷灰石、锆石、辉钼矿等。(2)中、基性脉岩矿区内分布不广,主要岩性有辉绿岩、辉绿岩、微晶闪长岩、闪长岩等。(四)区域地稳定性地震是新构造活动剧烈表现。地震多发地段往往是新构造运动较活跃的地区。安、寿县等地也发生过多次有破坏性地震,但波及到本区其烈度已大为减小,无破坏性。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分区值为0.05,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33(五)水文地质条件1.矿区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1)第四系松散岩层含(隔)水岩组(Q)遍及全区,揭露厚度165.14~227.80m,平均为201.54m。总趋势是矿床北部厚度大于南部,西部厚度不及东部。以ZK08附近较厚,ZK89附近较薄。矿床东北部D77孔第四系厚度达230m以上。①全新统粉质亚粘土(Q4):见于矿床东南部的坳谷内,厚度8.71~12.74m。为浅灰黑色粉质亚粘土,结构较紧密,粘塑性较强,含水性较差。②上更新统粉质亚粘土(Q3):以褐黄~棕黄色粉质亚粘土为主,内夹薄层粘土,下部多变为浅绿灰色粉质粘土。厚度48.72~95.96m,平均68.94m。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及少量钙质结核。结构紧密,块状构造,粘塑性较强,为一相对隔水层。③中下更新统亚砂土与粘性土互层(Q1+2):埋藏标高-16.44~-197.32m。见亚砂土(局部为砂及钙质胶结砂岩)1~4层,总厚度91.82~161.74m,平均129.32m。其中亚砂土厚度9.69~88.51m,平均33.07m。亚砂土、砂层中含有较丰富的孔隙承压水,钻孔抽水试验,静水位埋深3.53-3.73m,含水层厚19.74-31.37m,单位涌水量0.0146-0.082l/s.m渗透系数0.14~0.643m/d,矿化度0.361-0.375g/l,为重碳酸-钙镁·钠型水。该层为矿床主要含水层层位。④下更新统亚粘土及砾石层(Q1):以浅绿灰色粉质亚粘土、粘土为主,厚度不等,除矿床中部第4层砂直接与风化基岩接触部位缺失此层外,一般厚度为4.02~140.29m,平均60.91m。底部常见有砾石层,最大厚度14.73m,粘土粘结。砾石主要为石英、铁矿石、石英砂岩、混合岩等,磨园度一般较好,2~3级,大小不等。个别孔可见灰白色泥灰岩夹于粘土中或直接与基岩接触。含水性较差。(2)侏罗~白系含砾砂岩裂隙含水层(J~K):仅见于矿床东南ZK07、ZK89,岩性为浅紫红色含砾长石细砂岩、砂质砾岩等。揭露最大厚度46.83m,上部风化强烈,多为土状及砂、砾状,下部风化程度较弱。含微弱裂隙水。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4(3)震旦系泥灰岩裂隙含水岩层(ZL):分布于矿床南部,仅ZK89所见,揭露厚度45.25m。为青灰色、紫红色泥灰岩、泥质灰岩,底部为钙质角砾岩,厚度2.13m。据相邻李楼矿床开采中实抽矿坑涌水量和重新集矿床ZK41孔抽水试验资料显示,该层含有丰富的地下水。(4)古风化带裂隙含水岩层(Ar4W):除矿床东南部ZK07、ZK89分别与侏罗~白系、震旦系地层接触外,均与第四系直接接触,呈似层状分布。顶板标高-145.03~-197.13m,底板标高-166.57~-264.90m,总厚度0.95-109.56m,平均29.33m。厚度变化受岩性、构造及古地形等因素控制。一般来讲,混合岩及矿体抗风化能力较强,而片麻岩及片岩等抗风化能力较弱。在构造破碎带及其附近,风化带厚度增大。依其风化程度大致可分两带,但其界线不明显。强风化带厚度0.95~39.79m,平均16.33m;弱风化带厚度0.53~72.41m平均19.37m。强风化带多呈土状,含水微弱;弱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裂面上多见地下水活动痕迹,含较丰富的裂隙承压水。据ZK122孔抽水试验,静止水位45.95-74m,涌水量13.39-18m3/d,水位降深57-80.15m,矿化度0.34-0.471mg/l水化学类型HCO2SO4-Na·caMg型水。(5)基岩裂隙含水层(Ar4W):主要岩性为片岩、片麻岩、矿体、混合岩,岩心较为完整,局部裂隙较发育,但多为闭合裂隙,岩心一般较完整,含微弱裂隙承压水。渗透系数K=0.0014~0.00206m/d。(6)混合花岗岩隔水岩层(Ar4wl):见于矿床边缘孔(ZK163、ZK05)底部,主要岩性为角闪混合花岗岩、变斑状黑云母混合花岗岩。结构较致密均一,裂隙不发育,岩心较完整,含水极微,是一相对的隔水岩组。(7)断层破碎带:矿床内推测断层有3条,F1断层位于16~24线南部,F2断层位于ZK86孔附近,破碎带宽度10m,推测为纵向断裂。F2断层位于ZK41孔附近的混合花岗岩内,破碎带宽度9.76m,角砾成分为混合花岗岩,具定向性排布,由浅绿色的泥质物充填或胶结。角砾大小多在2~10mm之间,推测为一条具有继承性的断层,在矿区的北部通过。通过ZK41孔抽水试验资料表明,静止水位(H0)=53m,涌水量(Q)=4.608m3/d,水位降深(s)=46.50m,渗透系数k=0.000423m/d,矿化度179mg/l,水化学类型为HCO3c1Naca·K·Mg型水。2含水岩组(段)间的水力联系矿床范围内第四系各含水砂层之间均有厚度不等的粉质亚粘土、粘土所隔,一般厚度较大,9~30余米。粘性土结构较紧密,粘塑性强,在天然状态下,相互之间发生水力联系较困难。第四系底部砂层多与风化岩石直接接触,部分虽为粘性土所隔,但厚度较小,一般4.55~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55.67m,最厚为15.45m,层位不稳定。部分钻孔为砾石层或泥灰岩直接覆盖于风化岩石之上因此,两者之间水力联系可能较为活跃。基岩含水岩组及其上覆风化带含水岩组,其间无隔水层存在,通过裂隙可发生一定的水力联系,但裂隙多呈充填或闭合状,所以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必然较差。矿体位于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位以下,矿床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床含水层以第四系亚砂土、砂层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3.矿坑涌水量预测范桥铁矿位于霍邱县范桥镇,地貌为淮河流域中上游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矿体上部为总厚度为165.14~226.91m平均为201.02m的第四系地层,为农业耕地,种植主要为水稻;次为小麦、棉、麻等,不允许塌落,开采时在第四系下部的基岩留有水平保护矿柱,采矿方法采用充填法开采。矿坑内的涌水量主要来自基岩裂隙水。采用"大井"选平面流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公式计算:Q=πK[(2H-M)M-Q=LnR6-Lnro矿坑涌水量计算结果见2-3。表2-3矿坑涌水量结果表块段平均水位降深影响半径平均渗透系数平均含水层厚度(m)引用影响半径矿坑系统影响半径涌水量矿坑总涌水量S(m)R(m)K(m/d)Ro(m)ro(m)m3/dm3/d风化带189.7857.710.00182738.891237.7111801591.2913192.34新鲜310.9629.830.001733102.471209.83118011601.0536基岩矿床地质详查期间投入的水文地质工作量不足,对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没有查明,加之矿床中部第四系含水层与基岩直接接触形成"天窗;矿床内的构造的规模及其导水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前期普查钻孔封孔材料为粘性土,封孔质量差等因素较多。矿坑最大涌水量取26384.68m3/d。4.矿床水文地质条件1)矿床位于Ⅱ级阶地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发育,亚砂土、砂为矿床主要含水层,含有丰富的孔隙承压水,水头高,水量大。2)风化岩石呈似层状覆盖于新鲜岩石及矿体之上,岩心破碎,裂隙发育,含相对较丰富的裂隙承压水。(3)新鲜基岩含水岩组,岩矿心一般较完整,含微弱裂隙承压水。基岩各含水岩组之间水力联系较微弱。(4)矿体位于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位以下,矿床内无大的地表水体。上更新统粘性土厚度大,渗透能力差,地表水及空降水下渗困难。(六)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制区地层岩性、结构及工程力学性质等因素,将评估区地质体划分为岩体和土体两大类①变质岩建造类型:属坚硬厚-中层软片麻岩者组,主要由霍邱群花园组(Ar4h)、吴集组(Ar4w)、周集组(Ar4z)的片麻岩、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等组成。厚-中层状结构岩石坚硬,天然容重2.65-2.73g/Ⅲ3,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78.0-246.2Mpa,岩石抗风化能力强。②沉积岩建造碎屑岩建造类型属坚硬较坚硬层状泥灰岩、页岩、石英砂岩岩组,主要由青白口系八公山群刘老碑组岩石坚硬,天然容重2.42-2.72g/cm',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细砂岩为30.0-85.6Mpa.岩石抗风化能力弱。③霍邱范桥铁矿矿体顶板及上覆岩层:顶板及其上覆岩层:主要为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白云石大理岩等。岩心以短柱状为主,裂隙不发育,局部较发育,常见三组,裂隙倾向与片理大致相同和反切及纵切的。裂隙多被碳酸盐及绿泥石37体顶板岩石白云石大理岩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整,工程地质条件中等。④霍邱范桥铁矿矿体底板:主要岩性为白云石大理岩,石英二云片岩。岩心以短柱状整,工程地质条件中等。①粘性土:粘土、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细砂多层土体结构,主要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威塑性指数(Ip)10-30,低压缩性、压缩系数(a1-2)小于0.1MPa-1、压缩模量(Es)大于15MPa,稍湿,硬塑,承载力特征值为250-300kPa。②特殊土:工作区地表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戚咀组(Q3q)上部为褐黄色粘土、粉质粘ef)40.0%-48.0%(40.0%<ef<65.0%),具有弱膨胀潜势,为膨胀土土体。2、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定性(1)顶板:直接顶板为片岩、片麻岩,局部裂隙发育,矿物蚀变较弱,其完整性、稳定性较差。抗压强度60.5-159.8Mpa之间,平均RQD值67%,岩石质量等级为"中等的",岩石属坚硬的,力学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矿体:多为闪石类石英磁铁矿石,中细粒为主,条带、条纹状构造。两矿体之间夹有薄层的片岩、片麻岩。矿芯一般尚完整,块-短柱状。裂隙较发育,碳酸盐矿物充填,宽一般1-3mm,局部见有小孔洞。其完整性和稳定性稍好。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81.50Mpa之间,顶板岩石抗压强度(R)≥60Mpa,平均RQD值72%,岩石质量等级为"中等的",岩石属坚硬的,力学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3)底板:矿体直接底板为片麻岩、片岩,裂隙一般较发育,岩心多为长柱短状,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77.1-164.1Mpa之间,底板岩石抗压强度(R)>60Mpa,平均RQD值81%岩石质量等级为"中等的"岩石属坚硬的,力学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矿床结构面划分四级,即、Ⅱ、Ⅲ、Ⅳ级。详见表0-。级结构面呈北西向,为断裂产出,区域断层编号F13、FI74,断裂带具张性破碎带特征。F13断层破碎带厚度达数十米,推测倾向为北东向,产状较陡。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8Ⅱ级结构面分布矿床南北,FI断层具张扭性兼平移性质,F2断层性质不详。Ⅲ结构面为矿床钻孔所见的各类破碎带。Ⅳ及结构面为矿床岩层中的裂隙,规模较小,影响有限。根据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上部的第四系砂层含水丰富,矿体露头有次生氧化矿和基岩风化带都较软弱破碎,为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需要在矿体顶部保留护顶矿柱,护顶矿柱要布置在原生矿体中,即次生氧化矿和基岩风化带之下。设计根据矿体的稳固性并参考类似的矿山矿柱的厚度,确定范桥铁矿护顶矿柱的厚度不小于20m。表0-4结构面特征表特征分级结构面形式规模对矿体稳定性影响走向倾向垂深区域断裂F13、F17北西延长10km北东已控500m矿床外围,与岩体关系远,影响不大。F1区域内断裂F2北东延长2-3km近南北延长4-6km已控约200m矿床底板,钻进漏水,开采工程至相应部位需注意。矿床底板,对矿床开采影响有限。矿床内次破碎带遍及矿床各处,散布于开采工程范围内,相互关系不清,采矿过程应随时密切关注。Ⅳ节理、裂隙纵向、横向、斜交小位移量小,局部因素影响较微。(七)矿体地质特征范桥矿区铁矿体均分布于含矿岩段内,含矿岩段分布于全矿区(24-3线),赋存于含矿岩段中的矿体与顶、底板界线较清楚,矿层间无明显标志层,矿体自上而下,由北向南分别编号为:1、2、Ⅱ号3个矿体。Ⅱ号矿体为主矿体。Ⅱ号矿体:连续贯穿于全矿床,东西走向长1599米,延深423-2184米,平均延深1168米,平面上似一不规则的马蹄形,在矿床的北、北东及东部呈三面仰起,出露于古地表。在纵、横剖面图上均呈不十分明显的凹形,总体倾向南西,其两侧倾角在20左右,中部较平缓在10°左右。东西两翼产状相向,浅部(边部)产状稍陡,一般在20-30°左右,深部(中部)产状平缓,近水平,仅局部矿体产状变化较明显。而在。线中部(ZK09),由于下伏的混合花岗岩顶托作用,使其两侧的产状呈现相背的趋势,同时矿体消失。矿体赋存标高在-165至-463m之间。视厚度2.56-61.83米,平均16.70米。在走向上西部延深稍小,中部最大,东部最小;在倾向上厚度变化规律不明显,总体上显示中间厚,两端薄。Ⅱ号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68.2%厚度变化中等偏小。矿体多为单层状产出,在矿体的局部产生分枝与复合现象,其夹石的厚度均不大,大多小于4.0米,且岩性多为含磁铁矿阳起石英片岩、含磁铁矿角闪斜长片麻岩。1、Ⅱ号矿体仅在0-4线之间的浅部产生分枝,且夹石较薄,在4-8线间又产生复合。Ⅱ号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9矿体在24线、16线具尖灭再现现象。矿体间的隔层多与夹石的岩性相同,为含磁铁矿阳起石英片岩或含磁铁矿角闪斜长片麻岩,局部有少量的混合岩化角闪斜长片麻岩。I1号矿体分布于12-1线,东西走向长831米,延深0-683米,平均延深363米,视厚度1.75-33.24米,平均18.87米。在走向上西部延深最小,中部最大,东部稍小;在走向上西部(12-8线)视厚度最小平均3.04米),中部(6-0线)最大平均22.72米),东部1线)稍小(平均5.30米)。在倾向上厚度变化规律不明显。经计算I1号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60.62%,厚度变化中等偏小。I2号矿体仅分布于16线,东西走向长220米,延深358米,视厚度1.25-8.97米,平均5.34米。呈薄层透镜状,产状较平缓,倾角在15°左右。I1与Ⅱ号矿体在规模上虽有明显差异,但在矿体的形态和产状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浅部(边部)产状稍陡,一般在20-30。左右,深部(中部)产状平缓。在平面图上矿体走向总体呈近东西,但不十分明显,4线以东厚度相对较大,向西逐渐变薄,北部厚度较大,而向南则呈现变薄趋势。矿体矿体规模见表2-52-5矿体规模一览表矿体编号矿体层数上限埋深(控制标高:m)下限埋深(控制标高:m)控制斜长(m)矿体厚度(铅垂厚度:m)控制长度(m)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平均1-2-334-184-222.60-340-209-240.90247152194.7129.972.2015.172-336-303-319.50-344-304-324.00190.007.510.704.11单线Ⅱ1-4-367-174-279.22-387-182-301.17394212.6337.722.0612.491450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本地区乃至全县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有县办水泥厂,乡镇砖瓦厂,采石厂、加工业、正在兴起十多家矿业企业等。劳动力资源丰富,淮河北岸为淮北煤田的谢桥煤矿;分别是大昌、诺普、开发、金安、兴达、环山、刘塘坊、富凯、金日盛、金德信、索伊、庆粉212×104t、300.6×104t和474×104t。现有的矿山企业还在不断的扩大产能,到"十二五"区,批准面积5.4km2(500.4ha2),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已编制完成。为推进项目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霍邱县范桥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统计情况如下:面、水工建筑用地、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等。表2-6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一级类二级类面积(公顷)编码名称编码名称01耕地011水田13.00610.69013旱地0.73690.02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4坑塘水面1.13590.04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3村庄3.69660.12205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21950.01合计18.79500.633、土壤现状阶地区,矿区土资源的特点是:土源厚度较大,有机质含量较高。41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经过野外实地走访调查,矿区内无水源地及重要自然保护区。矿区及周边工程活动概况分述如下。本矿山内主要工程活动以地下开采为主,矿山地下开采,开采矿种为铁矿,矿山工业场地对矿山周边环境影响严重,压占土地资源。矿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