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常形心理冲突与变形心理冲突_第1页
论常形心理冲突与变形心理冲突_第2页
论常形心理冲突与变形心理冲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理动力学解释神经症患者心理冲突的由来葛东来【关键词】心理冲突 心理动力学 综述精品文档交流摘要:神经症患者有常形心理冲突和变形心理冲突俩种形式,本文根据多方面资料对常形心理冲突和变形心理冲突进行阐释,并通过例子来说明常形心理冲突和变形心理冲突的系统机制以及变形心理冲突形成后的解决办法,并对神经症患者心理冲突的由来。引言:通过对常形心理冲突和变形心理冲突形成过程以及他们的特征体现,应用案例和综述的方法来说明神经症患者心理冲突的由来。1概念1.1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又称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学。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1.2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常形心理冲突:所谓常形冲突,就是正常心理冲突。例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符合正常逻辑的心理冲突。常形心理冲突还是遵循着客观现实的规律,常人是可以理解的。1.3变形心理冲突:所谓变形冲突,就是变态心理冲突。例如:过人行横道恐惧的例子:求助者曾目睹一场车祸,当场吓得腿软心慌,后来她每次过人行横道,都会提心吊胆、两腿发软、心跳加速、手心流汗。这就是变形的心理冲突有着不符合客观现实的变现。常人是难以理解的。1.4常形心理冲突:所谓常形冲突,就是正常心理冲突。例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符合正常逻辑的心理冲突。常形心理冲突还是遵循着客观现实的规律,常人是可以理解的。2特征2.1常形心理冲突特征:它与重要的现实生活事件和处境直接相联系,外行人和局外人完全可以理解;它具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或道德含义。2.2变形心理冲突特征:它涉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琐事,一般人不会为此而苦恼,因此,外行人和局外人感到不可理解,认为病人“神经有毛病”或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了;它本身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就上面的强迫症而言,我们很难说中怕柜子没有锁好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也很难说锁好后检查几遍就是符合道德的。3实例研究与解释3.1常形心理冲突:一位职工出于责任和正义感想给他的顶头上司提出批评性意见,同时又怕得罪了领导、弄巧成拙,提不提,反复思虑,这是一种常形心理冲突。出于道德和责任,这位职工想要检举他的领导,但是害怕遭到报复,所以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应对,从而产生的长期的焦虑,使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这里有着明显的道德色彩,这样的一个过程是能够被人理解的,所以这是常形心理冲突。3.2变形心理冲突:大约有半个月之久,某女眠食不安,工作无心。一天上午在把重要文件放进保险柜锁好后发现抽屉里还落下一份文件,病人十分恐慌。当她把这份文件锁进保险柜后,感到不放心,怕没有锁好,便打开重新再锁。就这样,她陷入了开了又锁,锁了又开的强迫动作之中。从此,病人一上班就纠缠于保险柜是否锁好了的强迫观念和反复锁柜的强迫动作之中。 这个病例的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心理冲突的常形,第二阶段表现为心理冲突的变形。一开始我们还很好理解,为了确定有没有锁好,所以回去确认。就算第二次回去从新确认也不算不符合逻辑,因为有时我们明明回去确认了,却突然有一件事发生,从而冲淡了先前的确认结果,造成二次确认。但是后来多次就不符合正常逻辑了,不能被人理解而且严重的影响的正常的生活,自己不能自拔。有一些严重的变形心理冲突会合理化自己的犯罪的动机,例如一个人心理冲突变形后就会觉得我打人,其实是对对方的一种认可,所以这样是变形的。4形成过程 图1根据图中所示我们可以给出以下解释:首先是冲突事件的产生,冲突事件引起了常形心理冲突和正常的行为反应,例如:焦虑,情绪低下等。再经过长时间的得不到解决,渐渐的就会压到人的潜意识中去,在潜意识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回到意识层面后便成为了变形心理冲突和不合逻辑行为的体现。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人又不能从现实中改变这种变形的心理冲突,只能通过改变潜意识中不合理的想法,回到之前的常形心理冲突。然而已经从变形心理冲突回到了常形心理冲突,如果不能更好的解决,时间一长则又会产生变形心理冲突,甚至比之前更严重。精神动力理论认为,那些在特定情景下引起人们矛盾情感的事件,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布洛伊尔曾用催眠法治疗过一个癔病女患者安娜。这位当事人有个特殊的症状,就是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状态中,她叙述自己童年时,如何走进她不喜欢的女家庭教师的房间,看见她的狗从玻璃杯内喝水,引起了她的厌恶,但由于受尊敬师长道德观的影响,只好将这种厌恶压抑。在催眠状态(寻找到这个问题的难度是很大的),恢复了她对这个往事的回忆,尽量发泄了她的愤怒情绪,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面对自己厌恶的女家庭教师所激起的愤怒情感和尊敬师长的道德观之间无法协调,心理的防御机制为了减少现实的不适和意识上的痛苦,只有将这种冲突压抑到无意识中去。因而,冲突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综上所述:精神动力学对变形心理冲突形成的解释更能够说明问题,此外在形成心理冲突的过程中心理防御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保护自己就得将其受到的冲突变相的转化,有一些则形成常形心理冲突,另外一些便为变形心理冲突。参考文献:许又新.精神病理学精神症状的分析.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