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题_第1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_第2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_第3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_第4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专著大学中学习修身与做人 本文是博主教书育人的一段基本材料。受本文熏陶的研究生为数不少。一般说来,博主会善意地要求他们写一篇五千字左右的感悟 学习中国古代教育理论专著大学,把修身养性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不领悟一点大学,研究生顺利毕业可能会受到一点点影响。因为,大学为立志做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一个道德和为人处世的标杆,希望: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关于大学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它是中国古 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设计的人生道路是: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已为中国广大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奉行不悖。修身就是要培养极高的道德修养,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德,有无私地为他人、为社会尽责任的思想、意志和能力。孟子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 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一种进退自如的为人立世的态度,也体现了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在中国历史上,这种理想人格的影响往往成为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和国家、为社会尽责、为百姓请命的精神力量,造就了许多舍生取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的英雄人物。这种理想人格的力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修身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身是改造世界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与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一致的。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身治人的道德修养。 三、诚意就是不自欺 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 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动机的培养。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它说:“身有所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人类不可能避免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还是必要的。 “修身”是“八条目”的基础,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 ,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齐家”、“治国”、“ 平天下”。 四、如何做人 格物、致知就是认识世界,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改造世界。也就是说,儒家思想比“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多出了一点,那就是诚意、正心、修身,也就是做人。 儒家思想、道教思想和佛教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如何做人则是精华中的精华。他们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和慧能都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儒道释的最高境界其实是相同的,那就是按规律办事。儒家最伟大的人是孔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是 孔子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顺其自然,按规律办事。 五、做人的标准 第一:做个好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简单地说就是遵纪守法,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第二:做个君子。在好人的基础上,以诚信为本,博学多识,谦恭有礼,胜任本职工作。 第三:做个大丈夫。在君子的基础上,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远大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就一番事业。 第四:做个伟人。在大丈夫的基础上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有平治天下的雄心壮志,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言壮语, 或立言,或立功,可以不朽,比如李白或秦始皇。 第五:做个完人。在伟人的基础上,能够明白老子“为而不争”的思想,做到“夫唯不争莫能与之争”。 第六:做个圣人。立德,不朽。比如老子和孔子,或者印度的圣雄甘地。 一般说来,如果你在君子的基础上能够按规律办事,就达到了做人的较高境界。但是,你必须明白:一个人未必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因此,你努力做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六、提示、警示与体会 不修身养性,不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人”做得不好,首先是危害你自己,其次是危害你的家人。 比如“不讲卫生”首先是害己、次害家人;危害他人只是分散的、暂时的,而危害你自己和家人却是集中的、长久的。又比如,偷来的东西不知道珍惜,抢来的东西更是让你的家人心惊胆战,远不如走正道舒坦,所以,我们应该学走正道! 七、后记 治学之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格物”就是将“深入事物的内部”与“关注事物的外部联系”结合起来,从里到外、深入浅出地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孔子将 个人修养的终极目标定为“平天下”就是为了指出人的价值所在,遗憾的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麻醉劳动人民,将修身解释为“三纲五常”,将道德解释为对天子的忠诚,从而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统治工具,这是对大学的最大亵渎。 大学中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的统一早已被世人所认同。在经中孔子首先从一个人最基本的治学之道谈起,论及修身养性、齐家安邦,并最终着眼于对社会的贡献 平天下,这种将个人修炼与社会发展融二为一的思想是大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修身”是“治学 (认识世界 )”与“平天下 (改造世界 )”的桥梁。如何从书 本中走出来,变书中的“金科玉律”为“经邦济世”的有效行动就在于“修其身”。无论是“心正”还是“意诚”,作者始终认为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关键就在于“修其身”,而“心正”、“意诚”就成为实现修其身的两个过程,故而修身必先从“修心”开始,“心正”则“身直”,而修心之要在于“意诚”,只有“意诚”才能实现“修心”的目的,意诚也就成为了衡量修心的一把尺子。在这个过程中,过程与目的、价值与标准实现了统一。 2、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科学技术始终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进步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主要表现在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和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方面。 (一 )科学技术的认知功能 科学技术对人类战胜迷信、愚昧 ,提高认识能力 ,对文化教育的发展 ,对改变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 ,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这些就是科学技术认知功能的体现。 首先 ,科学是自然界本来面目的反映 ,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现律 ,从它诞生起 ,与迷信和愚昧就是不相容的。从近代欧洲支艺更兴起 ,自然科学成为了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旧的习惯势力 ,宏扬理性、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人们通过学习、掌握和发展 科学技术 ,不断提高自己认识自然界的理性思维能力 ,不断探索新的认识领域 .民次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文化教育的内容 ,不断为教育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手段 ,并且往往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 ,从而为全面提高人类智能状况 ,开发人类的智力资源创造了条件。再次 ,在科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尊重实践、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晋级 ,对整个社会精神面貌和人们的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影响 ,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 (二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近代资本主义制 度确立后 ,资产阶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19 世纪中叶 ,马克思作出了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社会劳动生产力 ,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的精辟论断 ,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进入 20 世纪后 ,科学技术逐步成为了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继承马克思的思想 ,极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 ,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三 )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 马克思“ 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历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科学技术变革社会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生产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变革表现的一个方面 ,而且它还是其他社会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其次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或迟或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近代欧洲科学技术的采用 ,不仅使得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而且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当然 ,社会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仅仅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 ,在这里 ,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在于给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奠定物质技术基础。再次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 ,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科学技术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经济得以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日益巩固。随着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将由初级阶段逐步上升为更高级的阶段。 (四 )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 ,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使用这些能力 ,造成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的趋势。现在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 、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必须正视的严重问题。然而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认识这种严重后果 ,并自觉控制人类活动 ,使之朝着不危害人类生存的方向进行的可能。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 ,就是在掌握自然规律、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过程干预不当所引起后果的基础上 ,有计划、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 ,应用科学技术防止和消除有害后果 ,有效地、充分地、经济地利用自然资源 ,维持生态平衡 ,创造一个适合人类 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当然 ,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调节功能的同时 ,加强社会的改造和管理、严格立法、执法 ,实行综合治理 ,才可能有效地解决。 3、论述科学技术的基本性质与体系结构。 科学及基本性质 ( 1)从静态的角度看,科学是知识体系。它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不同于零散的经验知识,也不仅仅是某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单元,而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知识,并由这些理论知识单元形成的体系。 ( 2)从动态的角度看,科学是认识活动。它是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的探索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 之较多的动态过程。 ( 3)从系统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 |“社会建制”。它是现代化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随着科学的发展,一方面,科学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乃至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功能日益显著,地位日益提高;另一方面,科学也由个人的工作发展到集体研究,乃至发展成为一项国家事业。 连续线和稳定性自然科学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对未知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活动。后人在充分继承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以达到人类认识过程连续性。人类在一定时期的认识成果或科学理论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缺乏这种稳定性 ,是不足以作为新认识的基础的。 试验性和置信性科学需要验证,科学是和想象的混合体。对科学发展来说,运用逻辑推理和严密的核查证据是必需的,但科学的概念不会从数据中、从一定的量的分析中自动生成,往往要提出假设,再去验证,这表现试验性和置信性的统一。 理论性和实践性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或理论体系,只有和实践相统一,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创造科学知识依赖于科学实践,及科学观察和科学试验,而科学的真理性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其目的最终为实践服务。 个人独创性和社会公有性从劳动特点来看,虽然科学活动越来越表现出 大科学的趋势,即需要团体研究,但相对于其他活动,科学活动表现出个体的独创性,探索的自由性。但科学知识作为一种知识产品,一经公之于世,便是全人类共有财富,全社会的共有资源。如果科学知识只属于发现者自身,那么科学也丧失了其应有的意义。 技术及基本性质 人类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技术的本质就是智能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统一,是知识、能力和物质手段的组成的动态系统,其目的在于创造人工自然,用科学及其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性质 ( 1) 软件(智能 因素)和硬件(物质因素)的统一 软件(智能因素)是指人的知识、经验、技能;硬件(物质因素)是指工具、设备。一个完善的技术系统应该是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有良好的匹配,使它们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或者说应该是一个有良好功能并与环境相适应的人机系统。 ( 2)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所谓自然属性,是指技术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这是因为技术本身就是人用来延伸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既然是一种自然物,就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所谓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技术的产生、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这是因为技术是按照人类的目的经过人 的活动而改变了形式的自然物,即人工自然,它的发展不能不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 3)科学能力与生产能力的统一技术用于科学研究,成为人们从理论上把握自然界的手段,表现为一种科学能力。技术贯穿于生产劳动过程,成为生产借以进行的条件,表现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 体系结构 1、 总体结构 钱学森开始提出科学技术体系由自然科学、人体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科学和系统科学六大部类组成,后来又将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和文学艺术等知识部门纳入到科学知识结构中来。近年来,人们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结构的时候,考虑到人文科学是普遍认同 的只是部门,而军事科学和行为科学可以纳入到交叉科学范围。 2、 纵向结构 按照人的实践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化为纵向几个层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最普遍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关于科学世界观的学问;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基础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普遍规律和理论学问;技术科学是关于人工自然过程的一般机制和原理的学问;工程科学是关于设计和改造特定人工自然过程的技术手段与工艺方法的学问。 3、 交叉学科及其类型 随 着各门科学研究的横向与纵向的发展以及各门学科之间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整体化发展,导致了一系列交叉学科的兴起。 所谓交叉学科是指用多种方法研究同一学科领域,或用多种学科研究同一类综合对象所形成的两门以上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是一系列跨界学科的总称。 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 1)边缘学科。指在两门学科的边缘区域或交叉处所形成的学科。它既可以是自然科学内部两门学科的交叉,也可以是社会科学内部两门学科的交叉。 ( 2)综合学科。指运用多门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的多门学科知识、思维和方法研究自然界某一特定范围内的 复杂现象或某种复杂社会活动而产生的学科。 ( 3)横向学科。是指以客观世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都具有的某一共性作为研究对象,而发展起来的学科。 4、论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学科性质、学科定位。 研究对象: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基本内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学科性质:哲学的分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 2)中间层次 在科学与哲 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 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 ( 3)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 4)综合性和开放性 从学科性质上定位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 ,具有哲学和实践的双重特性 .从学科功能上定位 ,一是朝向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二是朝向具体的科技实践 . 5、为什么科学无禁区而选题有所忌? 摆在科学技术工作人员的科学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对此,不能不分轻重缓急而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择其适者而选之。 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 ( 1)需要性原则 即面向实际,按实际需要选择科研课题。社会生产需要科学技术体系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国家特定需求是科研选题所必须考虑的。 ( 2)创造性原则 科研选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是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杂症。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新”字上,即选择那些有可能导致新概念、新方法、新应用、新事实和新理论出现的课题,以新的思路去提出 科学问题,并且有可能通过新颖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的本身就意味着创造性思维的开端。问题提得不好,说明认识还不够完善;问题提得好,则意味着以确定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剩下的问题就是结合有关知识如何分析与解决问题了。 被人已解决的问题,不能在成为选题,否则只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要避免此类浪费,唯一的办法就是勤于查阅文献、善于搜集信息。 ( 3)合理性原则 科研选题的合理性是指要对科研选题进行理论和发展上的合理说明。包含两个要求:一是必须把握住其科学的客观性、逻辑性和规律性的理论依据;二是必须反映出其 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及其应用的合理的事实依据。 科研选题的合理性依据必须建构在以下几个辩证关系之上。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即必须注重把握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又不忽视实际科学所呈现出来的多方面内涵。通过“逻辑抽象”去把握科学区别于各种非科学文化的本质特征;通过“历史具体”去把握科学的丰富人文内涵。 分析和统一的原则。通过分析去揭示科学各个要素的性质和特征;通过综合去把握科学整体的性质和特征。没有分析的“整体把握”必然是没有深度的;没有综合的“分析”知识零碎的、片面的。 理性和非理性相 统一。理性是指科学理论、方法和发展的客观性、逻辑性和规律性;非理性是指科学中实际存在的非逻辑、非经验的因素。科学不仅不能避免非理性,而且非理性在科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理性和非理性的辩证统一中才能把握科学的本质,才能体现出合理性。 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统一。科学技术不是独立于人文文化的独立系统,它不仅不能离开价值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等,而正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发展的。 ( 4)可行性原则 科研选题的可行性原则是指必须选择那些实际具备或经历努力可以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能够解决的科学问题。一个科学问题无论多 么需要解决,在科学上多么合理、多么新颖,但人力、物力、财力等无法给予保证,则是可望不可及的。任何一个大的项目在做出决定之前都要经过科学上的、技术上的、经济上的政治上的可行性分析,权衡利弊才能做出取舍。可行与否往往与个人的价值观念有关。只有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 一、名词解释 1观察: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者同时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2实验: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3想象:人们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新思维活动或引起的联想和猜想。 4直觉: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或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5类比:一种十分重要的创新思维方法,在科学探索中常常能发挥冲破迷雾的导航作用。是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 6归谬法:对一错误论题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定其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 该论题的荒谬,这样间接地否定错误论题的论证手法 7机遇:人们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新现象,由此导致科学理论或科学技术的新突破。这种出乎意料的或偶然的发现,通常称为机遇。 8科学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未知的自然现象极其规律性所做的一种推断和解释,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形式。 9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二、论述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宏观定位 :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哲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之外不存在任何东西。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对于理论科学也是有效的。自然辩证法始终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贯穿其研究过程的中心线索。 研究对象: 自然界存在演变的一般规律即自然辩证法 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 然和改造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 自然辩证法的具体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从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发展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的人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知识和实践方法的科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一般方法的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积水观是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 答: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属于哲学门类。 (1)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是从整体上把握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 动以及科学技术一般规律的。这就使自然辨证法明显地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具有哲学性质。( 2)在科学和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辨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通原理之间,处于一种中间位置,占据着一个独立的中间层次。( 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前者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后者主要是研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4)自然辩证法是从科学技术具体学科的科学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5)自然辩证法作为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括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技术认识与实践中的应用,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交叉。因此,自然辨证法也带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3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是怎样实现的? 自然科学的社会功能:( 1)生产或经济功能。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首先,科学技术推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和技术由于生产的需要,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再推动着他们的变革,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就会变成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 科学技术推进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三,科学技术推进着人类劳动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强化了人对自然界的支配能力,也改变了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人类在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了人类的劳动条件。( 2)思想文化功能。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首先,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其次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个时代的自然 科学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第三,科学技术推动着社会民主的扩大,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以及整个人类精神面临的现代化。( 3)社会变革功能。科技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首先,科学技术促进着经济结构的更新。其次,科学技术促进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将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三,科技促进着上层建筑的变革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科技进步发展导致经济基础的改变,适应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也会必将随之发生变革。现代科技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的 格局。 4为什么科学无禁区而选题有顾忌? 答:科学的首要志趣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的科学技术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导致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到产业革命再到文明转型的创新浪潮,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全方位地提高着人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是 “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是 “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所以,科学无禁忌。 首先,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确定是科研工作的真正起点,它决定了科学研究动力和科研的方向。如果课题选择得当,就能较好、较快地取得科研成果。正确课题的提高,是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科学家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如果课题选的不科学,选题不合理或者不切实际,要么使科研工作无意义,要么长期得不到结果,甚至可能徒耗精力。在近代、现代自然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两个为全世界公认的巨人:牛顿、爱因斯坦,他们所走过的科学道路带有某种共同性,十分发人深思。牛顿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力学上发现了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与莱布尼兹同时分别创立了微积分学,光学上提出了粒子说,在势力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许多成就。但他在五十岁后的三十年,受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局限,把大部分精力用到神学的无聊课题之中,还钻研炼金术,证明 “上帝的存在 ”等等。以牛顿的学识、才能、经验而论,倘若他能沿着原来的科学道路继续前进,是很可能踏上从古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跳板的。不幸的是,牛顿选择了神学的课题不能自拔,便成了他晚年的悲剧。 其次,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的确定,制约着科学知识的积累方式和知识结构的调整方向。研究人员开始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最后,科研课题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科学研究所使的方法和手段。由此可知,研究课题是科学工作 者的主要思想,它在研究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悖论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悖论:悖论也可叫 “逆论 ”,或 “反论 ”,是指一种导致 矛盾 的命题,是 自相矛盾 的 命题 。即如果承认这个命题成立,就可推出它的否定命题成立;反之,如果承认这个命题的否定命题成立,又可推出这个命题成立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 推理 ,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 悖论有三种主要形式: 1)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错了,但实际上却是对的(佯谬)。 2)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 肯定是对的,但实际上却错了(似是而非的理论)。 3)一系列推理看起来好像无懈可击,可是却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 悖论有以下几类: 逻辑悖论 、 概率悖论 、 几何悖论 、 统计悖论 和 时间悖论 等。 悖论在自然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科学创新,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情形一是包含比原理论适用范围更广的理论,情形二是完全否定原有理论的理论)。科学悖论是以其逻辑手段深入到原有理论体系的根 基,揭示原有理论隐含的客观矛盾,以极大的尖锐和明鲜性迫使科学家重新审查原有理论基础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讲,科学悖论成为理论诞生的催生婆,成为科学理论获得突破的强大刺激力量。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悖论的出现,都带来了科学上的根基性的改变,它们大都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显著的科学方法方面的意义。 6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谈谈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 人作为一种具有心智的自然存在物,是物质形态发展至今已知的最高级形态。人类的产生,从整个无限的自然界来看有其偶然性,但从人类产生所必须的物质条件看,人类的产生又是自然界物 质形态发展必经的一环。人是自然界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在改造自然、使自然向人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产生了一系列光辉的成果。但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局限性,又不可避免的会过分干预自然界的调节和平衡的过程,使自然界和人类都蒙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一下三个方面:( 1)正确、全面地认识自然界,在认识自然界地平衡改变时可以引入价值观念,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欢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的巨大成就时,必须警惕自然界的报复。( 2)用科学技术武装人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科学技术是主要手段。人类使自然向人化方向发展是以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为基础的,在强调科学技术作为协调人和自然关系基本手段的同时,又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技术悲观论,二是技术的盲目论。( 3)建立人类社会的最佳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社会性,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本前提。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人与自 然的关系就可以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和谐与统一。这种 “天人和一 ”, “人人合一 ”的社会也许就是未来最理想的社会。 7谈谈你对科技工作者德、识、才、学四大素质的认识以及这些认识对自己的指导作用 成功的关键在于德、识、才、学。 “德 ”指道德品质,包括政治道德、社会公德、科学道德、意志、品格等,德是灵魂。“识 ”指见识,一般包括洞察能力和科学预见性,识是指引科学工作者在探索道路上前进的指南针。 “才 ”指各种智力和才能,才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摘取科学成果的关键。 “学 ”是指个人拥有的知识和理论的质和量,学是科学工作者成功成才 的基础。高尚品质是奋斗的动力,包括积极的人生观,为人类造福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科学的事业心,追求真理、为真理而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勤奋苦干的工作态度,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作风,其核心是造福人类的伟大理想和献身科学的高度事业心。( 1)淡落名利,献身科学( 2)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科学工作者要有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战斗,为真理而献身的胆量和气节。( 3)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没有勤奋苦干,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没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是根本不可能攀登科学高峰,摘取科学之果的。( 4) 谦虚待人、重视友谊,是科学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美德。( 5)热爱祖国、造福人民。科学工作者要有把科学研究的成果献给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科技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都有培育自己的祖国,要有爱国的志向。前辈如李四光、候德榜、王淦昌已为我们作出了极好的表率。 “识 ”的作用首先突出地表现在科研方向的确定和课题的选择上,如何找准社会的真正需要,如何看准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选准突破口,都取决于科研人员的 “识 ”。一个科研人员要有远见卓识,一要多读书,多积累各种知识和经验, “见多 ”才能 “识广 ”, “真知 ”才能 “灼见 ”;二是要加强哲学素质,用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科研,才能站的高、看的远、识的真、识的深。科研工作者的思维要具有客观性、辨证性、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这是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德、识、才、学是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是取得科学成果的内在原因,也是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这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德、识、才、学有着不同的内容。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科技工作者应该具有共产主义的 “德 ”,辩证唯物主义的 “识 ”,为人们服务的 “才 ”和理论联系实际的 “学 ”,让我们大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吧! 8大学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对科技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成就一番事业有哪些指导意义? 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 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三纲领 ”和 “八条目 ”互为对应地构成了一个以修身为核心的整体。三纲领是修养的行为准则及价值目标,八条目是培养修养的具体方法及步骤, “八条目 ”和 “三纲领 ”是一个整体,二者是互为对应的关系。 大 学的三纲八目对科技工作者加强自身修养,成就一番事业的指导意义: ( 1)指导科技工作者拥有尊重科学,甘为科学工作,探求真理而乐于献身的精神; ( 2)学会从事科技工作的严谨方法,端正工作态度,诚信敬业; ( 3)从艰苦的设计、科研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从事科技工作是一个追求和完善真理的过程,事业是伟大的,但过程是艰苦的,学会承受科技工作中的冷清 !孤独,还有看似无穷无尽的枯燥。 讨论: 结合实例谈谈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以及如何将科学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某科技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独立研究创立了一套理论,而该理论的本质却与传统理论的宗旨完全相悖,怎么办?后来的研究又发现,传统理论虽然受人追捧 80 年,却居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实验证据!试帮助这位科技工作者制订研究战略与研究计划。 资料: 经过独立思考我提出了一套理论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后来发现这套理论的内涵与传统理论的宗旨完全相反 其冲突的焦点是“电磁波”与“光量子”的地位 (究竟是平等还是不平等 )。尽 管传统理论风光无限、受人追捧 80 年并且写进了教科书中,可是却居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实验证据!于是,我又振奋精神、设计了一个判决性实验,以判决这两套理论究竟哪一个更为精确!如果把困难估计得多一点,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恳望各路高手指点迷津,帮助我制订一套研究战略与研究计划 具体说来,基于“经典电磁场按光子对应分解” (我把狄拉克 1927 年所作的“电磁场按模式分解”进一步推进到“按光子对应分解”,从而得到了“电磁基波”或称“准光子”的物理实在;由于一个模式里可能存在多个光子,故狄拉克当年的分解还不够彻底,当然也就得 不到“电磁基波”或“准光子”的概念 ),我大胆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揭示了“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并把它与爱因斯坦 1905 年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 (1921 获诺贝尔奖 ) 、德布罗意 1923 年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 (1929 获诺贝尔奖 )完美而又和谐地统一了起来,从而解开了“波粒二象性”的死结并为粒子物理与场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不仅如此,我的理论还轻松地解决了“电磁场量子化前后的能量不守恒问题”、“逆康普顿散射在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衔接处的散射光之波长突变问题”等。 由于这些工作与目前占据统治地 位的传统理论“光的量子理论能够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 (已经写进教科书中,见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出版的一本由知名院士编撰的高水平光学教材第 2 页、 4 页、 21 页、 489 页、 540 页 )直接冲突,而该传统理论迄今为止又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实验证据 (这可是天大的笑话,要是牛顿或者麦克斯韦知道了此事,肯定会骂翻我们的!倘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埃伦菲斯特 (P.Ehrenfest, 1880-1933)在世,他肯定会因为无法忍受这一现实而再一次上演那悲壮的一幕 饮弹自尽 ),这就强烈地暗示我们:这一工作很可能是颠覆性创新!为 此,我又设计了一个敏感而又可行的双赢判决性实验,以比较“经典条件下光的量子理论与光的经典电磁理论究竟哪一个更为精确”。 值得一提的是:证实传统理论 (光的量子理论能够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 )正确需要成千上万个实验证据,证实传统理论错误却只需要一个实验证据,而完成我们所设计的那个判决性实验并不难!下一步我该怎么办呢? 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俄罗斯天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格里高利佩雷尔曼 (Grigory Perelman)那样 :他用极其简略的手法解决了困扰全世界数学家一个世纪的难题 庞加莱猜想,却根本不把那 3 篇很短的论文拿出去发表而只是张贴在互联网上 (我估计也是发表不了,因为即使是行家看懂他的论文也需要二、三年时间,试问:有哪家杂志审稿能等上三、四年?最后肯定是不了了之或者直接就枪毙 ),先宣示主权,看得懂你就看,看不懂拉倒,以后是肯定有人能看得懂的! 下面,我也像佩雷尔曼一样宣示自己的主权:中国学者甘永超“已经揭开光的本性之谜,解开波粒二象性的死结并为粒子物理与场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我基于“经典电磁场按光子对应分解”而发现了“电磁基波”或“准光子”这种 真实物质 并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相变假说”,揭 示了“第三种波粒二象性”并把它与爱因斯坦1905 年揭示的“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 1923 年揭示的“第二种波粒二象性”完美而又和谐地统一了起来,破解了光的本性,自然消除了“电磁场量子化前后的能量不守恒问题”、“逆康普顿散射中经典与量子衔接处的散射光之物理量突变问题”等。该理论的正确性还可由我所设计的一个判决性实验来加以判决!参考文献附后。从这些工作中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三大特点 (或称三大硬件 ): 一、我用与 Dirac 相同的方法把 Dirac1927 年所做的工作 “经典电磁场按模式分解”进一步推进到“经典电磁场按光子对应分解”,使每一个“电磁基波” (相当于光子的“准粒子” )的能量、动量、角动量都能与一个相应光子的能量、动量、角动量分别对应相等,这在数学上是非常严谨、无可挑剔的,而且早在十五年前就冲破重重阻力公开发表了,有文献记载,有证可考! 二、与我的理论宗旨完全相反的传统理论 “光的量子理论能够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虽然风光无限、受人追捧 80 年、占据统治地位、阅尽人间春色并写进了教科书中,但迄今为止却根本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实验证据 我已经在国际国内寻找了十多年未果,开这个博客也就是为了公开寻找该实验证据, 谁敢站出来说他找到了一个像样的实验证据?没有人!这就暗示:传统理论虽然气势汹汹,然而却是一只纸老虎;我的理论虽然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可是却找不到一个否定他的实验证据! 三、我的世界图景 “波”与“粒子” (例如“电磁波”与“光量子” )是完全平等的,世界的基本单元是“粒子”和“波”,在一定条件下“波”与“粒子”可以发生相互转换,是“粒子”和“波”共同组成了我们的世界。这幅图景与现在的标准模型的世界图景 (世界是由 62 种基本粒子: 48 种费米子和 14 种玻色子组成的 )完全不同。如果我的理论胜利,将会改变我们现在的“世 界图景”、改变“物质本源”的基本观念,甚至改变我们的物理学和哲学! 另外,再补充一个硬件,那就是我的论文 A self-consistent picture of wave-particle duality of light喜获第十二届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那些离经叛道、挑战传统的工作第一次得到了官方和社会科学团体的肯 定(其获奖的意义非同寻常,如果得到实验的验证,那就不仅仅是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问题,很可能意味着诺贝尔奖 )!今后该怎么办?大家作何感想?还有哪些好的办法赐教? 最后,还补充一个硬件 我们很可能发现了一种新物质:既然“经典电磁场”是物质,那么,组成“经典电磁场”的基本物质单元 “电磁基波”也就一定是一种物质! 讨论: 结合实例谈谈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以及科学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的多种途径。某科技工作者根据自己的独立研究创立了一套理论,而该理论的本质却与传统理论的宗旨完全相反并预见了一类新物质的存 在。后来的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虽然受人追捧多年,却居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实验证据!试谈谈发现一种新物质的科学价值以及如何帮助这位科技工作者证实这种新物质的存在。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很早的时候就殷切希望中国的科学家能够发现新物质,在元素周期表中、在粒子物理谱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居里夫妇发现镭和钋、汤姆孙发现电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安德孙发现正电子都曾名垂青史 我们知道,分子是一个大类的物质,有成千上万种;原子是另一个大类的物质,有一百多种;基本粒子是更深层次的物质,有数百种。那么,我们的世界还存不存 在其它类型的物质呢?它们的典型代表又是什么东西呢? 根据中国学者揭示的“第三种波粒二象性”以及“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我们预言: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一种与之相对应的场,例如,与电子相对应的场称为“电子场”,与光子相对应的场称为“光子场” (现在习惯上称为“经典电磁场” )。可见,“电子场”、“光子场”等等,就是一种新类型的物质,只是在人类的认识史上错把“光子场”(也就是“经典电磁场” )归类归错了地方,贬低了它的物质层次! 现在,“电磁场”的物质性已为物理界和哲学界所公认,没有任何人否认“电磁场”是一种物质!而 且,早在十五年前我们就根据狄拉克的“电磁场按模式分解”以及“量子电磁场”的基本物质单元是“光子”而由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经典电磁场”的基本物质单元是“电磁基波”。既然“经典电磁场”是物质,那么,组成“经典电磁场”的基本物质单元 “电磁基波”也就一定是一种物质! 如果我们能够证实:在一定条件下“电磁基波”与“光子”之间能够发生相互转化,而且“光的量子理论不能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那么,“电磁基波”就一定是一种有别于“光子”的新物质!现在,风光无限、阅尽人间春色并统治物理学八十年的传统理论 “光的量子理论 能够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由于找不到一个像样 的实验证据已摇摇欲坠;“第三种波粒二象性的揭示”以及“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又给出了“电磁基波”与“光子”之间相互转化的物理机制 (见 A self-consistent picture of wave-particle duality of light以及 “孙悟空”帮助我们理解“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和光的本性 (一 )、 (二 )、 (三 ) ),只要我们再鼓一把劲,更上一层楼,就一定能够证实“电磁基波”是一种全新类型的新物质。 其判决性实验仍然是我们以前所设计的那个判决性实验 让一束单色激光 (632.8nm)与一束单能电子 (100eV 或0eV)对撞并精确测量其散射光之波长 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光的基本单元在“电磁基波”与“光子”之间转化的过程 另外,英国科学家 Marshall 不借助任何 量子假设而仅仅依靠经典理论就导出了 Planck 的黑体辐射公式 1,中国科学家佘卫龙也不依靠任何量子理论而仅仅根据经典理论就直接导出了真空中光能量的量子化,还能顺利导出 Planck的黑体辐射公式 2,3。这就是说,电磁场在实施量子化手术之前 (经典电磁场 )就具有自身量子化。因此,经典电磁场也应该是由某些基本的物质单元所组成!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 Marshall、佘卫龙和甘永超等认识到“经典电磁场的自身量子化”。到那时,“电磁基波 (electromagnetic element-wave)是 一种真实的物质单元”将会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还将导致更多的“物质基元波”例如“电子基元波”、“ 介子基元波”等的发现 到那时,粒子物理与场论将无法绕过“第三种波粒二象性”与“三种波粒二象性的和谐统一”这道坎,人们将会在“第三种波粒二象性”与“三种波粒二象性和谐统一”的框架基础上构建现代粒子物理与场论,而该理论的基础是否被授予诺贝尔奖已经无所谓了 到那时,中华民族的诺贝尔奖情结早已烟消云散 发现一种新物质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科学的大手笔呀 在科学史上,发现一种新物质绝对是对科学技术和人类 文明的重大贡献,往往会被授予诺贝尔奖。而发现一类具有代表性的首种新物质则有 99%的可能会被授予诺贝尔奖! 既然 “电磁场 ”的物质性已为物理界和哲学界所公认并且没有任何人否认 “电磁场 ”是一种物质!那么,组成 “经典电磁场 ”的基本物质单元“电磁基波 ”也就一定是一种新的物质,不容置疑!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组成 “量子电磁场 ”的基本物质单元 “光子 ”是一种物质作为类比,来验证 “电磁基波 ”也是一种新的物质! 希望这样的工作能够引起国际科学界的关注 讨论: “想象”与“直觉”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原始创新中有什 么重要作用? 下面让我们再回到对“型三重波粒二象性”以及“光的本性”的全面认识上。勿容置疑,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我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有点类似于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师徒三人对“白骨精”的认识,光的“型三重波粒二象性”也有点类似于“白骨精”的“型三重老少二象性 (见后面的解释 )”。 当我们把“光”当作“电磁波”时,就有如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师徒三人把那个“白骨精”当作送饭的“村姑”。我们对“电磁波 (光波 )”特性的认识就等同于唐僧师徒三人对那个“村姑 (白骨精 )”的认识;而“电磁波”在结构上所具有的“粒子性” (即经典电磁场可以按光子对应分解 ),则相当于师徒三人对那个“村姑”在外貌或气质上最典型特征的认识 (作为类比,我们假设那个“村姑”的典型特征是“外貌虽然年轻,但内心却十分苍老” )。 类似地,当我们把“光”当作“一群粒子 (光子 )”时,就有如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师徒三人把那个“白骨精”当作寻找女儿的“老婆婆”。我们对“一群光子流 (光 )”特性的认识就等同于唐僧师徒三人对那个“老婆婆 (白骨精 )”的认识;而“光子”在运动上所具有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所揭示的物质波的波动性 ),则相当于师徒三人对那个“老婆婆”在外貌或气质上最 典型特征的认识 (为了类比,我们假设那个“老婆婆”的典型特征是“外貌虽然苍老,但内心却很年轻” )。 作为肉眼凡胎的唐僧,甚至还有一些道行和法力的猪八戒和沙僧,都只能看到那个“村姑”或者“老婆婆”的存在以及认识到她们在“外貌或气质上所具有的特性 (包括外貌或气质上最典型的特征,例如,“村姑”外貌虽然年轻,但内心却十分苍老,而“老婆婆”外貌虽然苍老,但内心却很年轻 ),就像我们只能看到“电磁波”或者“光子”的存在以及认识到“电磁波”或者“光子”所具有的那些特性 (包括“电磁波”在结构上具有“粒子性”以及“光子”在运动上 具有“波动性” )。只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那个“村姑”或者“老婆婆”都是白骨精的化身。不论她们是“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还是“走路慢腾腾,行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