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问题研究.pdf_第1页
(劳动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问题研究.pdf_第2页
(劳动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问题研究.pdf_第3页
(劳动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问题研究.pdf_第4页
(劳动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而且大部分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 力往往不能在城市定居,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流现象。无论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的历史角度,还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角度,如何切实降低农民外出就 业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永久性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始终是摆 在国家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闯题。 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 成本收益,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后的城市生活能力,研究其对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的影响,以期可以深入挖掘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 现永久性转移的症结所在,并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背景下,针对不同的转移模式,选取了不同的参 照系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即期转移的参照系是农村生活成本和生存方式,而长 期永久性转移所基于的参照系是城市生活成本和生活方式。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发 现,在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下,成本收益的双重约束所导致的长期城市生活能力匮 乏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试图通过一代人的努力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 劳动力永久性转移问题是不现实的。在较长时间内,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两 栖 的真正价值在于,将他们今天的辛苦努力转化为培育和提升下一代的永久性 转移能力,从而为下一代的永久性转移积累资本和创造条件。要使“两栖一劳动 力转移真正能够培育和提升下一代劳动力的城市生活能力,绝不仅仅是转移劳动 力家庭自主决策的结果,更需要必要的政策支持。本文提出政府应从发展城乡经 济、拆除城乡壁垒、完善法律法规和提高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四个方面给予支 持,切实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永久性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成本收益分析;城市生活能力乞毽。德美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t r a n s f e rp r o c e s so fr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 si ss l o w , a n dm o s ts u r p l u sl a b o r so u t o fc o u n t r y s i d ec a l ts e t t l ei nt h ec i t y , b u tr e t u r nt or u r a la r e a w h e t h e ri nh i s t o r i c a l s t a t e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a n d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 ,o ri ne c o n o m i cs t a t eo fm o s t o p t i m u m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l a b o rr e s o u r c e s ,h o wt or e d u c er u r a lw o r k e r s c o s t , t oi n c r e a s e i n c o m ei nc i t i e s ,t oa c h i e v el o n g - t e r mt r a n s f e ro fr u r a ls u p l u r sl a b o r sa n dt op r o m o t c o o r d i n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i t ya n dc o u n t r y s i d ei so u rm o s tu r g e n tp r o b l e m o nt h eb a s i so fl e a r n i n go t h e r s 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 ,t h ee s s a ye v a l u a t ec o s ta n d b e n e f i to ft r a n s f e ro fr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 s ,e x p l o r et r a n s f e r r e dr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 s u r b a nv i a b i l i t y , r e s e a r c hi n f l u e n c eo v e rt r a n s f e rs y s t e ms e l e c t i o no fr u r a ls u r p l u s l a b o r s ,s oa st oe x p l a i nt h er e a s o n so f w h yt r a n s f e rs y s t e mo f r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 sc a n t b el o n g - t e r mi nc h i n aa n dt of r e di n s t r u c t i v e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i n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c i t ya n dc o u n t r y s i d ed u a l i s t i cs t r u c t u r e ,t h ee s s a ya i m sa t d i f f e r e n tt r a n s f e rs y s t e m , s e l e c t sd i f f e r e n tf r a m e so fr e f e r e n c et oa n a l y z ec o s ta n d b e n e f i t t h ef r a m eo fr e f e r e n c eo fs h o r t - t e r mt r a n s f e ri sr u r a ll i f es t y l e ,a n dt h ef r a m e o fr e f e r e n c eo fl o n g t e r mt r a n s f e ri su r b a nl i f es t y l e a c c o r d i n gc o s t - b e n e f i ta n a l y s i s , i nc u r r e n tb a c k g r o u n d ,t h el o n g - t e r mu r b a nv i a b i l 时i si n s u f f i c i e n tb e c a u s eo f c o s t b e n e f i td o u b l ec o n s t r a i n t , w h i c hm e a n si t s u n p r a c t i c a lt or e a c hl o n g - t e r m t r a n s f e ri nag e n e r a t i o nt i m e t h et r u ev a l u ec u r r e n tt r a n s f e rs y s t e mo fr u r a ls u r p l u s l a b o r si st ot u r nt h e i rs t r i v i n gp a i nt oi m p r o v i n gt h en e x tg e n e r a t i o na b i l i t yf o r l o n g - t e r mt r a n s f e r , a n dt oa c c u m u l a t ef u n d sa n dt o c r e a t ec o n d i t i o nf o rt h en e x t g e n e r a t i o nl o n g t e r mt r a n s f e r l e t t i n g “a m p h i b i o u s l a b o r st r a n s f e rt oi m p r o v et h e n e x tg e n e r a t i o na b i l i t yf o rl o n g t e r mt r a n s f e r , i sn o to n l yt h er e s u l to ff a m i l yd e c i d e , b u ta l s on e e de s s e n t i a lp o l i c ys u p p o r t t h ee s s a ys u g g e s t sg o v e r n m e n tt os u p p o r tb y a c c e l e r a t i n gc i 哆a n dc o u n t o s i d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 b a c k o u t i n gc i t ya n d c o u n t r y s i d eb a r r i e r , c o m p l e t i n gl a w sa n di n c r e a s i n gi n v e s t m e n ti nr u r a lh u m a nc a p i t a l , s oa st op r o m o t er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l o n g - t e r mt r a n s f e ra n du r b a n 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 k e y w o r d :r u r a ls u r p l u sl a b o r s ;c o s t - b e n e f i ta n a l y s i s ;u r b a nv i a b i l i t y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缝缝,塞 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 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 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燃导师签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问题的提出 一 垦言 可口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三农 问题。解决“三农问 题的核心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目前耕地资源大约是2 0 亿亩,按照农 业规模经营的要求,大约只需农业劳动力1 4 亿左右,而中国目前农业人口约9 亿,其中劳动力约5 1 亿,当前已经向其他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约有1 亿左右。也 就是说,要想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即使保持当前的人口不再增长,还需转移农 业劳动力2 7 亿左右。所以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非农业部门就 业,同时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机械化改造,促进“二元经济 向现代经济转化,是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与一个国家的工 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西方国家和其他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工业化的一 般规律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也迅速发展,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 城市就业、生活,成为城市居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的 顺利转移是一国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 移进入城镇,不仅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彻底解决。三农一问题,也将明显的 改变我国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如 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顺利转移问题,成为摆在国家面前的一个迫切需 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农民自 身特征和社会、制度环境等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目前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和问题。转移进程缓慢。而且大部分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往往不能在城 市定居,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流现象。其回流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其一为兼业型 或称为季节性转移,表现为平时在外务工,农忙季节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 亦农性转移,其兼业时间的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和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 其二为阶段型或称常年性转移,表现为常年或多年在外务工,其后再返回农村从 事传统农业或其他行业。近年来,第二种转移方式的农村劳动力有所增加,但无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哪种类型,劳动力都未真正从农村和农业中转移出去。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 下,成本收益的双重约束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只 能选择即期转移而非永久性转移,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特殊的“两栖 路径。这显然不是劳动力转移的长久之计。 无论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历史角度,还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 角度,如何切实降低农民外出就业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永久性 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始终是摆在国家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尤其在 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冲击下,我国出现2 0 0 0 万农民工失业的严峻形势。 在此宏观背景下,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成本收益,研究农村剩余劳动 力城市生活能力,对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义。 1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综述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更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 中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一种现象。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对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迁移问 题进行过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国内众多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 主要基于以下西方经典理论。 1 2 - 1 马克思的人口迁移思想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1 2 1 1 搿生产力压迫人口一 人口迁移( m i g r a t i o n ) 是人们以定居为目的跨越一定地理空间的移动现象。 导致人们作出迁移决策的具体原因虽然很多,人类历史上不乏因战乱和饥荒而引 起的大规模的强迫性移民,但在发现美洲新大陆和工业革命以来,经济性移民占 据主导地位。人口迁移成为非农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过程在人口方面的具体表现 形式。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大迁移改变了资源配置和人口分布的格局。 1 8 5 3 年,马克思在强迫移民一文中论述了历史上和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 人口迁移问题。指出,不论是人口的国际迁移还是城乡间的流动,都受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制约。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正是生产力的增长要求减少人口,借 助于饥饿或移民来消除过剩的人口。现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迫人口”1 。从而首次提出“生产力压迫人口这一著名论断。 1 2 1 2 相对过剩人口及其形成、作用机制 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压迫人口一的思想后来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在1 8 5 7 一1 8 5 8 年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手稿里,他结合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 批判,从资本积累和过剩人口关系的角度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认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积累决定人口变动,在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 下,总人口的绝对量的迅速增加和劳动人口的日益相对过剩,是同一个人口发展 过程的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资本的趋势是,“既增加劳动人口,又不断减少劳动 人口的必要部分( 资本不断地把劳动人口的一部分重新变为后备军) 。增加人口 本身就是减少人口的主要手段 2 。他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口过剩的实质 和形成的根源。指出,过剩人口和赤贫,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 剩余劳动的结果,而且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表现为劳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社会生产条件只能适应一定数量的人口,这种由一定形式的生产条件的扩展能力 所设定的人口限制,“随生产条件而变化,收缩或扩大刀,因此,“人口的绝对 增长率也会随生产条件发生变化 3 。过剩人口和人口加在一起,就是一定的生 产基础可能产生的人口。 资本论揭示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人口规律,进一步阐述了相对过剩入 口理论。在严密的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 里,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形 成了大量的过剩人口即产业后备军。过剩的工人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 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条件和杠杆,它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 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他明确地指出:。工 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 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他最 先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论述了过剩人口的各种形式以及它随资本主 义经济的周期波动而变动的趋势。 马克思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又是资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 卷第6 1 9 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6 卷上册第3 8 0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6 卷下册第1 0 5 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3 卷第6 9 2 页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本主义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传统农民作为相对过剩人口的一部分,迟早 要依照资本的需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商业中去。从农村劳动力个人角度考察, 这种转移实质上是被迫的。但采取的是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商品的完全平等的交 换关系形式,参与交换或者把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城市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劳动力 的价格或者工资收入。 马克思研究的虽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移民和相对过剩人口问题,但现在看 来,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现象和规律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有普 遍性。他对人口迁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的分析,对相对过剩人口形成机制的 论述,关于“产业后备军 的思想等,对于今天研究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 城乡就业再就业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1 2 2 唐纳德博格的。推一拉一理论 推一拉理论分析群体迁移的原因及迁移方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拉文斯坦 于1 8 8 9 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人口迁移律。该文对人口的转移进行了具有开创意 义的研究。提出,受歧视、受压迫、沉重的负担、气候不佳、生活条件不合适都 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原因,而其中的经济因素是主要的。拉文斯坦的观点被认为是 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唐纳德博格( d j 。b o g u e ) ,于2 0 世纪5 0 年代末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人日转 移“推一拉 理论。其主要观点为: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 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 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在 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 生推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 和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在迁出地存在“推入口转移的因素的同 时,也存在“拉力人口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 生和成长地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地的“推 的力量比 “拉 的力量大,占有主导地位。同样,在转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拉 力把外地人口吸引过来。产生“拉 力的主要因素是: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 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的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件、较好的气候环境等。与此同时,转入地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转入的“推一 的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 环境质量下降等。综合起来,转入地的“拉 力比“推力更大,占有主导地位。 “推一拉一理论认为,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可能是因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而 造成的,也可能因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产生。 1 2 3 从刘易斯到斯塔克:二元结构理论述评 2 0 世纪5 0 6 0 年代,经济学家一般都肯定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对发展中 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认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由边际生产率低的地区向边 际生产率高的地区转移可以刺激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因此,应当推 动、加速这种转移和流动。 1 2 3 1 刘易斯创立的劳动力流动与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 1 9 5 4 年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 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理论模式。、 该模式有三个假设件:( 1 ) 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 中心的现代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 2 ) 劳动力无限供给; ( 3 ) 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不变。刘易斯认为,只要城市工业部门的一般工资水平高 于乡村农业部门的收入且达到一定比例,农民就愿意离开土地转移到城市谋求新 职业。这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假定:即城市部门不存在失业,任何一个愿意转移的 农民都可以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工作。 1 2 3 2 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在刘易斯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基础上,费景汉和拉尼斯修正和进一步发展了 劳动力转移模型。他们认为刘易斯模型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对农业生产在推动工 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应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 前提条件。为此他们提出了以分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 “费一拉尼斯模型 。 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的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 义。该模型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它指出了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 元经济阶段的重要性提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 1 2 3 3 托达罗( m p t o d a r o ) 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理论 对于刘易斯一费一拉尼斯劳动力转移模型来说,只要非农产业能够支付一个高 于农业的实际工资,只要两者工资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较高生活费用和背井离乡 的心理成本,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非农产业。但是,这种假 设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相去甚远。 1 9 6 9 年,托达罗( m p t o d a r o ) 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 一书中提出的农村一城市人口迁移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情况 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作出了新的解释。 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 收 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决策依据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差距,这种差 距是十分普遍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悬殊很大,这是农村向城市非农产业移民的 重要动力;第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移民决策是根据 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不是根据实际城乡收入差距作出的。只要在城市中预期收 入的现值比在农村大,作出移民的决定就是合理的。从而可以解释农民为什么在 城市存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还会作出移民的选择。可见,引进这一概率变量,是 托达罗模型一个重要的贡献。 托达罗模型明确表明,城乡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乡实际的收入差距和 城市就业概率相互作用决定的。托达罗认为,转移者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 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成正比,与城市失业人口成反比。其中,现代部门工作 岗位创造率等于工业产出增长率减去现代部门的劳动生产增长率。 在此基础上,托达罗还研究了农民进城的成本问题。一般来讲,尽营农村青 少年进城不会很快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但在城里待的时间越长,他获得工 作的机会就越大,所以他往往仍然选择在城里等待工作。“较高的、持久的收入 的引诱,也会继续吸引乡村移民流向日益拥挤的城市贫民窟 。因此,托达罗认 为,为了更加符合实际,人口转移行为模式应该建立在较长时间范围内的基础上, 把贴现( 或者成本) 的因素考虑进来。为此,他建立了一个转移者在现代部门找到 工作以前的1 1 期净收入贴现值公式: k o ) = j 。o 【毁,) 匕( ,) 一耳( f ) p 一阿哝f ) 一c ( o )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式中,k 。) 代表转移者计划期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e ( ,) ,l :( f ) 分 别代表芒期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工资;刀代表计划范围内的时期数;p 表示贴现率; c ( 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p ( ,) 表示的是堋一个转移者累加的就业概率。 从以上就业率公式可知,假设城乡实际收入艺( ,) 和】:( f ) 固定不变,那么,一 个迁移者在城里待的时间越长,他获得工作的机会就越大,从而他的预期收入也 就越高。据此托达罗推断,从长期观点来看,城市预期收入还是比农村预期收入 高。按照托达罗的这一观点。农村到城市转移的人口规模是城乡收入差距贴现净 值的函数,l l p m = 九k o ,】,f 0 若,) 0 ,即转移者计划期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为正值,则农村劳动 力愿意流入城市,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就会增加;反之,若, 0 ,则农村劳动力 就不愿意转移到城市,部分人甚至有可能回流到农村。 1 2 3 4 哈里斯u i l a r r i s ) 对托达罗模型的修正 迄今为止,在己经提出的对托达罗基本模型的修正中,哈里斯一托达罗模型 ( h t 模型) 较为突出,h t 模型试图把农村与城市部门分开,进而分析转移对农村 和城市的产量、收入与福利的影响。从h t 模型中得出的一种假说是:较高的城市 工资会导致较多的城市失业。如果农村收入水平不能提高到一定程度,城市部门 中充分就业的努力就注定要失败,因为创造额外的就业机会将导致更多的移民流 入城市部门。 基本的哈里斯一托达罗模型假定,城市工资率在某种程度上是外生决定的。 根据这一假定,内生决定的市场结算工资将会导致流向城市部门的移民人数减 少,由此产生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低的失业率。最低工资的上升和其他现象可以 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并导致就业增长比产出增长低。修改后的哈里斯一托 达罗模型意味着城市就业机会创造比率的提高会提高失业水平。若已知创造城市 就业的不同手段( 如部门工资补贴、创造或扩大市场需求等) ,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则可以根据h t 模型以产量收益或损失来衡量。该模型还表明:强行阻碍和限制劳 动力的转移可能会减少农业部门的净福利。 1 2 3 。5 斯塔克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对贫困假说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斯塔克等人用相对贫困这个概念来解释转移问题,以弥补托达罗“预期收 入假说 解释力的不足( s t a r ka n dt a y l o r ,1 9 9 1 ) 。他们假设人们转移不仅受城 乡收入差距的拉动,还受到农村户与户之间收入相对差距的影响,那些按照当地 基本要求来看收入水平太低,因而许多感受到经济地位下降的农户会有转移动 机。他们利用国际转移进行比较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经验证明,主要思路是:有 些农户在村里感受到经济地位相对下降,便愿意转移出去。但他们遇到一个改变 参照系的问题,即他们一旦转移到城市,他们用以对比的收入水平就不再是其村 里的乡亲而是城市的生活标准。然而,如果选择一个在文化、地理上都十分生疏 的地区转移的话,他们可以把自己和当地社区隔绝开来,而不改变参照系。因此 选择国际转移是一种避免改变参照系的农户策略。斯塔克等人通过观察农户对国 内或国际转移的选择,检验了转移决定中的相对贫困假说。 1 2 1 4 舒尔茨的成本一收益理论 对于人口转移( 尤其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的原因,舒尔茨( 1 9 9 0 ) 从 微观的角度进行了出色研究。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一书中,他将“个人和家庭 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 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五种途径之一,提出了成本一 收益理论( c o s t - - b e n e f i tt h e o r y ) ,认为个人迁移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迁移成本 和收益的比较结果。迁移成本指为了实现迁移而花费的各种直接成本和机会成 本。直接成本包括迁移、信息搜寻、决策和迁移过程中支出的各种费用;机会成 本包括整个迁移过程中和寻找新工作过程中损失的工作收入,以及迁往新居住地 适应新环境、新工作的心理成本。迁移收益指迁移者在迁移后因为拥有更好的工 作机会和环境而增加的收入。既然迁移是一种投资行为,迁移者在作出迁移决策 时就必须考虑迁移成本与迁移收益问题。迁移行为决策取决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 收入差是否大于迁移成本。 1 3 国内研究动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 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这一经济现象,为国内学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研究对象和 素材。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已积累了大量文献。中国的迁移研究经过不断拓展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深化,三十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此主要沿着两个思路来综述和评论国 内学者的成果:一是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我国学者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第一集中于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第二集中于性别、人力资本 水平、家庭等自身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第三考察制度和政策性因 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二是从时间上,我国对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认识 随着体制改革和经济活动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深化。 1 3 1 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 1 3 1 1 自身特征因素 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变量,赵耀辉( 1 9 9 9 ) 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从农 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农村劳动力偏爱于本地转 移,而不是异地转移。正规教育对劳动力异地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在一个农户 水平上的模型中,赵耀辉得出结论,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对劳动力异地转移决策有 较为显著的负的影响。侯风云( 2 0 0 6 ) 研究指出,对于留在农村就业的劳动力而 言,教育对意愿外出的影响是正的,但显著性水平不高,且系数不大。对于已经 外出的劳动力而言,教育年限对劳动力的进一步在外就业选择的影响是负方向 的,教育年限越长,人们倾向于选择回家。即教育程度并不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就 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反,受教育年限越长,人们在迸一步的就业选择中 更乐意回乡工作。 朱农( 2 0 0 2 ) 发现教育仅仅对于男性的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对女性则没有。 性别是对转移决策有重要影响的变量之一。赵耀辉( 1 9 9 7 ) 发现女性的转移概率 比男性低7 ,又发现有5 5 3 的女性不愿意转移。女人较男人不喜欢转移。而侯 风云( 2 0 0 6 ) 则认为男性选择外出就业的可能性低于女性。 婚姻状况是转移决策中的另一重要因素。赵耀辉( 1 9 9 9 ) 认为己婚的农村劳动 力和平均水平相比较有3 7 6 的人不愿意转移。朱农( 2 0 0 2 ) 发现婚姻状况有显著 的负影响。侯风云( 2 0 0 6 ) 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婚姻状况对外出就业的影响是显 著的,并考察发现,农村劳动力大量的外出是选择夫妻共同外出,耕地由年老的 父母耕地,甚至出现抛荒现象。 赵耀辉( 1 9 9 7 ) 发现,年龄对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他的结论是基于年轻人的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转移选择受到严格的限制,并推测年轻人很少有机会转移,尽管他们非常愿意转 移。然而,赵耀辉( 1 9 9 9 ) 的研究又发现转移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她认 为这是因为年龄较大的转移者的生理成本较高。侯风云( 2 0 0 6 ) 用反映年龄特征 的变量“工龄 来分析年龄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行为的影响,认为对没有外出 的劳动力而言,年龄对转移决策的影响相当不显著;而对已经外出就业的农村劳 动力而言,负的影响显著,即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们倾向于回家就业,而不是继 续留在城里打工。 1 3 1 2 经济因素 高国力等人( 1 9 9 5 ) 在托达罗预期收入模型的基础上,把预期收入具体化为 区域经济收入差距,他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经济结构 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越高。 蔡畴( 1 9 9 6 ) 从具有较低的务农收入的农民最有可能作出转移决策这一角度 出发,指出相对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他后来的另 一项研究则得出最具有转移意愿的既不是最穷的地区也不是最穷的农户( 2 0 0 2 ) 。 1 3 1 3 制度性因素 周其仁( 1 9 9 7 ) 强调外部环境对于农民外出就业机会的巨大影响,认为农民 的就业机会首先并不是由他们本人的就业意愿和劳动技能所能决定的。国家的经 济发展策略和经济体制选择,作为外生的因素决定着农村就业空间的容量。 蔡畴( 2 0 0 1 ) 研究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他把农村劳动力转 移过程分成两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个阶段就是农村劳动力迁出农村的过程,第二 个阶段就是转移者在城市定居的过程。并分别考察了我国的传统发展战略以及户 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过程的影响。他的研究结论是:传统的发展战略 以及户籍制度安排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 的控制,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完成,制度障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 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预期收入还是人力资本禀赋对转移动力的解释都是不 充分的。 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政策构成劳动力外出选择的外部环境,是影响 劳动力外出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蔡防认为城市政府用限制劳动力流入的方法企 l 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实行保护性就业,而造成了巨大的效率损失,不仅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公平竞 争,更导致用工企业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劳动力的流动 减少。 1 3 1 4 其他因素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 1 9 9 7 ) 利用1 9 9 4 年四川省农调队有关资料 进行实证研究,在指出劳动力素质和外出就业的外部环境是影响劳动力是否外出 的重要因素外,还指出,由于劳动力在其家庭经济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分工差异, 这种分工上的差异是家庭劳动力是否外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谭文兵、黄陵翔 ( 2 0 0 2 ) 等从城乡生态系统的比较中推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行为选择。认为 城市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内在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都存在一个 比例适当的问题,人口过多,必然会在生态系统内部产生一种对过剩人口的排斥 力。农业过剩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 5 左右( 侯风云) ,对农业生态系统构成了 一种强大的压力,从而促使农村剩余人口流向城市。 1 3 2 研究进程和趋势 我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认识是随着体制改革和经济活动实践的深化 而不断深化的。 1 9 7 8 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迅速推进和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也凸现出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逐渐增多。乡镇企业崛起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力转移,使转移规模和转移半径不 断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政协、农业部、公安部等 单位,先后开展了数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省际调查,这为有关人员研究劳动力转移 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 0 世纪9 0 年代中期以前,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政策 变化和制度调整对迁移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由于政策变量具有特别难以度量的性 质,所以这一时期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这一时期的成果,虽然普遍坚持农民是 “经济人一、“理性一的假设,认为收入或与收入相关的因素对个人迁移决策具 有根本性作用,却没有试图建立旨在揭示个人迁移行为的严密的理论框架和利用 调查资料进行实证检验,多是从刘易斯、托达罗等经济学家的理论结构出发,来 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较浅层次的阐释。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世纪9 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企下岗职工增多和农 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相关问题的研究热度一步步升高,文献也越来越多。研 究成果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方法,从广度还是从深度看,都有了很大进步。此时, 专题调研活动增多,调研材料更加丰富,为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实证性研 究提供了大量、丰富和可靠的数据。随着研究的深入,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得到 较广泛地运用,而且我国学者在应用西方人口迁移理论研究中国问题时,注意考 察我国特定历史背景、个体决策理念等因素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构建出了 不少有特色的实证性模型。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将不确定性、风险的概念引入到 对我国农民外出问题的研究中,使概念和分析手段更加丰富。梅金平( 2 0 0 3 ) 根据 武汉市的调查资料,通过构建模型对农村劳动力区际流动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实 证分析,并就降低不确定性和推动村劳动力区际流动提出了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我国人口多,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同时体制转轨和 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情况异常复杂,而我国学者的研究又起步较晚,许多成果 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不少观点缺乏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支撑。因此总体上看, 目前为止我国对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问题研究深度、广度有待继续加强,方法 也不够成熟。从现实意义看,虽然原有户籍制度在逐步放松,农民工就业环境也 较以前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原因,城市“高门槛 ,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等现 象仍然大量存在。因此,仍需加强、深化和创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 究。 1 4 相关概念界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在经济学界存在争议。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古典学派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为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 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但与此相反,以舒尔茨为代表的新 古典学派则否定农业中有任何剩余劳动的存在,认为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农业生 产要素已达到最优配置,从农业中撤出劳动力,势必会减少农业总产量。有学者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为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该定义认 为,判断农村劳动力是否剩余的关键在于农民务农收益与从事其他工作的收益比 较,这里暗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农民拥有选择其他产业的自由和空间。市场经济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性较高,城乡之间、农业和非农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将日益 频繁,与其他定义比较,这种定义虽具有动态的特点,能适应农业和非农业互动 发展的情况,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但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单纯的收益比 较强调的只是农村( 剩余) 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根据比较利 益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并非都是剩余劳动力。 本文认为,更应被广泛接受和沿袭的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提供的视角。该 模型表明,作为人口流动范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是一种经济现象,是转 移人口根据个人多方面情况考虑后效益最大化的合理决策。托达罗假定农业劳动 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 多。在任一时期,迁移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 业机会成正比,与城市失业人数成反比。该模型将人口转移作为在比较经济利益 驱动下的行为,此观点和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的思想相一致,符合现阶段我 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口中占较大比例的农民工的实际情况,符合发展中国家 的国情。 有学者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有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之分。相 对剩余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边际收益虽然为正,但小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边际 收益:绝对剩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小于零,在农村表现为从事农业生产的边际收 益为负。 就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要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即使保持当前的 人口不再增长,还需转移农业劳动力2 7 亿左右;另一方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是 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现代化后农业机械的使用还会排挤出相当一部分劳动 力。而中国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现在,农业生产要素并非达到最优配置,从 农业中撤出劳动力不但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优化配 置。中国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是相对剩余劳动力还是绝对剩余劳动力, 都存在巨大的转移压力。因此本文不选取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分为相对剩余劳动 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这一定义视角。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本地转移 和“异地转移 之分,“本地转移 指在本 地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不涉及居住地和户籍的变动;“异地转移指离开本 地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涉及居住地的变动。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第二种情况。 1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常常出现回流现象,即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很 有可能再回到农村,形成中国独特的“两栖 转移模式。无论劳动力转移出去 后又再回流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或农忙季节务农,农闲季节外出打工,“宜农 则农,宜工则工一,都没有实现根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 有实现产业上的转移而不单纯是空间上的转移,才是实现城市化工业化的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因其拥有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其身 份不是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而是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被称之为农民 工。到2 0 世纪9 0 年代中后期,这一曾经高度同质的群体,不断分化,异质性逐 渐加大。相关研究表明,农民工内部已经出现代际分化、代际更替和代际转换, 青年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一般将出生于1 9 8 0 年代以后、2 0 世纪 9 0 年代末期以来开始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据统计,目前我 国农民工总数达2 1 亿,新生代农民工在1 2 亿以上,占农民工总数的6 0 9 6 。可 见新生代农民工正日益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代表农民工群体演变的未来 及发展趋势。 1 5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当前中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显然不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理想模式。本文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出发,考察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 去后的城市生活能力,研究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的影响,以期可以 深入挖掘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永久性转移的症结所在,并从中得到 有益启示。 本文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背景下, 针对不同的转移模式,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系进行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