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通过抽样,对我国高校七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分 析后,得出结论:总体上,我国高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处于低等水平。 关键词: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t h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s u r v e ya i m st of i n do u ta b o u tt h ec r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s t a t u so f s e v e n t y p eo fs t u d e n t si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si nc h i n a t h es t a t i s t i ca n a l y s i s o ft h es a m p l e sl e a d st o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a b i l i t yo fc r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o fs t u d e n t si n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i nc h i n ai sg e n e r a l l yi ni t si n i t i a ls t a g e k e y w o r d s :s t u d e n t si n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 i nc h i n a ;a b i l i t yo fc r i t i c a l t h i n k i n g ;s u r v e y 厦门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博士后研究工作 报告的规定。厦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 机构送交该报告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该报告用于非赢 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该报告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 权将该报告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博士后 研究工作报告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博士后研究工 作报告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研究报告属于:1 、保密( ) ,2 、不保密( ) 纸本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电子版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4 ) 作者签名:蔫筚耶目 日期:加。莎年,1 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导言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对象和内容 一、研究的缘起 三十多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批判性思维运动 浪潮,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委内瑞拉、菲律宾也卷入其中。它实质上是一种教 育运动,旨在通过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教学,纠正学生日常思维消极、保守、多错、 低效等不良习惯,培养他们批判性地阅读、聆听、观察、演讲和写作的能力,从 而从容应对当代社会的种种严峻挑战。到上世纪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 新西兰等国已有4 0 以上的高校开设这类课程。美国学者指出,高等教育的主 要范式已经在全美发生变化,教育焦点从课程的内容转向课程的结果,即帮助学 生学会批判性地思考。1 9 9 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首届世界高等教育 会议,发表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其第九条“教 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教育学生成为 知识丰富、目的明确的公民,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分析社会问题,寻找解决社会 问题的方法并运用它们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承担起社会责任。”可见,培养学生 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国际社会业已达成的共识,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目 标。可以预见,“批判性思维运动”将在世界范围内继续普及并发展下去。 批判性思维对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至少表现在两个主 要方面: 第一,批判性思维是知识经济社会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对关乎国民素 质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人们不仅应当知道学习什么,如何学 习,还应当知道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并把创新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创造社会 财富。批判性思维正是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优良的创新方法,尽管不是创新方 法的全部。从与知识学习的关系看,它对学习目的的明确、学习内容的选择、 创新方法也称创新思维方法或创造件思维方法。在我们看来,它并不象人们想像的那么神秘。创新思维( 或 创造性思维) 相对于常规思维( 再生性思维或再现件思维) 而言,是指解决非常规问题或超常问题过程中的 思维。创新方法就是创新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思维方法的总称。它不是一种独立而具体的思维方法, 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学习方法的校正、学习效果的评估等都有重要作用。例如,为了发展儿童的求 异思维或创新思维,一种做法是通过“脑筋急转弯 之类问题来训练,殊不知, 这样的学习内容恰恰会适得其反,最终摧残其创造能力。“如何能在白天看见金 星? ”答案是:“当头打一棒子。 “如何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答案是: “做梦。实际上,这类学习内容只会“训练”孩子贸然回答含义模糊不清的问 题,误导孩子胡思乱想。固父母和幼儿园老师之所以会为孩子们选择这类学习内 容,正是因为本身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缘故。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教育”不 是发生在某个孩子或学生身上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现象( 一些省份 现行的小学算术课本、练习册已出现这类题目) ,并且似有继续发展的趋势。从 批判性思维与知识创新、技术发明的关系看,它在创新发明的酝酿阶段对发现问 题、明确问题有激发作用,在进行阶段有求解、论证的作用,也有校正求解方法 或论证方法的作用,在完成阶段有检验创新成果的作用。举个简单例子: 从前有人在街上溜达,来到一座磨坊厂,看见里边有只毛驴转着圈 子在推磨,毛驴脖子上挂着叮当作响的铃铛。那人不明白,问磨坊主: “为什么要在毛驴脖子上挂着铃铛? ”磨坊主说:“万一我打嗑睡了毛 驴不走了,铃铛不响了,我听不见铃铛响,就知道毛驴偷懒了,于是我 大喝一声,它又会转起圈圈来。”那人说:“要是毛驴站在原地不动,光 摇头不干活,又能让你听见铃铛响,那该怎么办? ”他从来没想过这样 的问题,说:“啊! 哪里会有你这样聪明的毛驴? ” 究竟谁对谁错? 将铃铛挂在毛驴脖子上以防它在自己嗑睡时偷懒,这是磨坊主的 “创见 。结合生活常识,我们批判性地思考:毛驴偷懒,一直响着的铃铛不响 了,他嗑睡时能发觉吗? 不能! 相反,不响的铃铛突然响起,才有可能发觉。两 人的争论完全偏离了要害问题。可见,不经批判性思维的审视和检验,一些所谓 而是一个思维方法群,包括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方法,还包括直觉、灵感等。解决常规问题的常 规思维方法也包括这两类方法。可以说,创新思维方法与常规思维方法彼此相容,并非截然不同。在科学 界,无论哪一种思维方法,最基本者还足抽象思维方法;不然,我们很难解释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此外,我们说批判性思维足创新方法,是说j 技能或方法是创新方法。这是因为,其推理技能中的具体方 法如归纳、类比和演绎,无疑是抽象思维方法。 国根据学习中是否运用批判件思维,专家把学习分为“沙里淘金”的学习和“海绵吸水”的学习。参 见: 美 m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 摹利著,张晓辉、王全杰译:走 l 思维的误区,中央编译出 版社,1994 年出版,第3 5 页。中国古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说是从教育者立场提出的,是 说传授知识不如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来得重要。 圆如果将“脑筋急转弯”问题视为测试思维能力或创新能力的试题,那么,由于概念的模糊或歧义,它失 去j ,一切试题必须具有的起码的信度和效度,即不能保证对问一个对象的多次测量结果保持一致,也1 i 能 测出被测对象的实际能力。凶此,从考试的测量意义看,其价值颇不足道。 2 第一章导言 “创新”、“发明”只是不值一提的奇谈怪论而已。对“脑筋急转弯”一类问题的 “创造性回答,实质上也是如此。在当前我国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遭遇创新贫 乏的严酷瓶颈,苦苦寻觅创新良方之际,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开发和利用这种思维 方法。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迫切要求国民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是民主和法治。民主是人民大众当家作主。这要求公民 具有主人翁责任感,热情关心公共问题(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 ,也要求公 民具有思考、讨论和处理这些问题的真正能力。一位批判性思维贫乏的公民,只 是谬误的制造商,迷信的传播者,行动的跟潮儿或鲁莽家,不可能正确思考这些 问题,从而承担起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亚里士多德早己说过,只有具有理性地 讨论公共利益能力的人才是合格的公民。法治是依法治国。这要求每个公民具有 法制意识,批判性地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哪些义务是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 哪些不是,哪些权利是应当享有的法律权利,哪些不是;并能说出令人信服的理 由。当权利或义务问题引起争议,纠纷可能发生之时,当事人尤其需要冷静地批 判性思考,并作出理性的决定。有这样一段言论:“这起车祸,司机既不是有意 的,也不是无意的。因此,既不能说他有罪,也不能说他无罪。”假如这起车祸 确实达到足以追究法律责任的严重程度,试问:我们究竟应不应当相信该言论? 为什么? 不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难以作出正确回答。当前我国处于 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紧要关头,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亟待彰显,公平和正义日益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因而也更加迫切需要批判性思维这一利器。 然而,我国是一个相对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国度。从文化传统看,用以训练批 判性思维的逻辑学很不发达。探究交谈和辩论基本规律的墨家逻辑在先秦曾经一 度辉煌,秦汉之后就归于沉寂。唐代引进印度逻辑( 因明) 后,研习之风只在佛学 界流行数十年,并不为当时一般学人所重视。经典注释是我国古人正统的治学方 式,挑战前贤的思想创新总被目为离经叛道的异端行为。因此,批判性分析工具 遭受学界主流的强烈排斥。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但我国一些学者对西方文化的 精髓逻辑学并不重视,反而有意无意地妄加贬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 的那场几乎波及整个思想界的关于逻辑学和辩证法关系的大争论,结果虽然没有 取消逻辑学,但却大大地贬低了其地位,损害了其形象。它的消极影响至今没有 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消除。从社会现实看,批判性思维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思维。在我国社会, 不论对错、不讲原则的“宽容”、“尊重”被认为是做人的美德,独立思考、富有 创新、敢于挑战传统或权威的思想很难为公众所容忍。与此同时,流利、诙谐、 俏皮的谈吐或文字反被认为是好思维的表现。我们一些学者往往不能自觉运用逻 辑工具解决一些基本的学术问题。其批判性思维多是自发性质的,在科研活动中 发挥作用的广度、深度和熟练程度相当有限。从教育看,家庭里,父母教导孩子 要听话:学校里,“应试教育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解答问题中规中矩,不鼓励 独到见解、发明创造。在中小学,没有- - l l 专门课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思考问题; 大学里虽有,但修习者很少。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较为低下。拿较能体现 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实际思维能力的学位论文写作来说,我们常常可见三种 现象:第一,许多作者对论文标题中关键概念的理解并不准确,而且,即便事先 给出了明确定义,该定义也不能在行文中贯彻始终,往往前后不一致。后者有如 孩子对母亲承诺说“今天我只把这棵树上熟透的杨梅全采回家”,结果是,那棵 树上许多熟透的杨梅没采,而装在篮子里带回家的却还有草莓什么的;第二,作 者确信的一些基本命题( 陈述句不严格说) 或是成问题的假设,或违背科学 常识,或与文中其他命题发生矛盾。例如,近年某重点大学一位博士生为写学位 论文,卧底深圳夜总会,调查男性性工作者( 男公关) 的工作、生活情况,他提 出颇欠推敲的一个基本论点是“每人都靠出卖自己身上某些器官的使用权来生 活,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第三,对基本论点论证错误或论证不充分。这包括: 引用的论据不真实,或真实性可疑,论据对论题无支持度或支持度偏低。这些现 象在二十多年来流行的大学生辩论比赛中尤其普遍。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等诡辩 手法是辩手们克敌制胜、糊弄听众和评委的拿手好戏,辩论会场差不多沦为施展 诡辩“才华 的舞台。令人遗憾的是,学有所成的评委们居然也难辨是非,评判 失当,无法规范思想和辩论的正常秩序。一度扰乱古希腊思想界和我国先秦思想 界的“智者”之风和“辩者之风,在科学昌明的当今我国高等学府似有死灰复 燃之势。 为了造就我国社会建设急需的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 建设和谐社会的合格公民,我国应当大力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活动。鉴于批判性 4 第一章导言 思维对国民素质教育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国际社会教育发展大势,本 课题拟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际情况实施问卷调查,为我国高等教 育改革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本文的标题是“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其研究对象是当 前我国高校在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说,是除港,澳、台之外,我国大陆 地区全日制高等院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这些接受调查的在校学生包括2 0 0 5 - - 2 0 0 7 级专科生、2 0 0 4 - - 2 0 0 7 级本科生 以及2 0 0 5 - - 2 0 0 7 级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时限是2 0 0 7 年9 月- - 2 0 0 8 年7 月。 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稍后我们再作详细介绍。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1 、搜集、阅读并整理国内外有关批判性思维、特别是有关批判性思维能力 调查的文献。通过初步探索,明确选题( 不提出研究假设) 。 2 、定义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或修订调查问卷。 3 、合理抽样。根据配额抽样方法进行科学抽样。调查的对象包括两大类: 大学生和研究生。我们计划大学生的样本规模约1 8 0 0 ,研究生的样本规模约5 0 0 。 对样本的性质也注意把关。 4 、组织实施问卷调查。由调查员进行调查访问,即组织选定的各个班级学 生,按调查要求解答问卷( 笔试) 。调查员包括课题组成员、其他高校教师和逻辑 学专业研究生等。 5 、对回收的问卷加以整理。整理回收的问卷,废弃废卷、疑卷和空卷,改 正错卷,核实问卷数量;对问卷加以编号、分类。 6 、组织人员( 在某个集中时间内) 批阅问卷,登录数据。 7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有关我国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调查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8 、就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学生c t 能力问题提出对策。 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定义 先讲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我国学界对批判性思维还很陌生。它是英文 c r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 ( 简称c t ) 的意译。c r i t i c a l 源于希腊文k r i t i c o s 和 k r i t e r i o n 。前者指“辨别或判断的能力”,后者指“标准”。因此,从词源上说, c r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 意味着“基于标准的有辨别能力的判断”。当前,对批判性 思维有许多定义,比较流行的是恩尼斯1 9 9 1 年提出的:“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 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圆上世纪9 0 年代,鉴于批判性思维定义存在严 重分歧,美国哲学学会运用社会调查中著名的德尔菲( d e l p h i ) 方法写就“德 尔菲报告9 99 将批判性思维界定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调控的判断。 这种判断导致解释、分析、评估、推理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 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 我们采取后一定义。不过不难看出,这两个定义并非互不相容。为了决定“信 什么或做什么”,我们需要作出“有目的的、自我调控的判断”;反之,作出这类 “判断”,也是为了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 批判性思维有六项具体的认知技能( c o g n i t i v es k i l l s ) :解释 (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 、分析( a n a l y s i s ) 、评估( e v a l u a t i o n ) 、推理( i n f e r e n c e ) 、 说明( e x p l a n a t i o n ) 和自我调控( s e l f r e g u l a t i o n ) 。分别介绍如下: 1 、解释:理解和表达变化多样的经验、情景、数据、事件、惯例、信念、 规则、程序、标准的意义。它的子技能有分类、解读意义和澄清含义三种; 2 、分析:对命题、问题、概念、描述,或其他形式的试图表达信念、判断、 经验、理由、消息或意见的陈述中试图的推理关系和实际的推理关系加以辨认。 它的子技能有:检查思想、发现论证和分析论证; 台湾学者译为“批判思考”。 ( 墓) r o b e r t h e n n i s c r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 :as t r e a m l i n e dc o n c e p t i o n t e a c h i n gp h i l o s o p h y , 1 4 ( 1 ) 1 9 9 1 ,6 德尔菲计划从1 9 8 8 年开始历时三年,经过六轮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参加者4 6 人,其中哲学专家5 2 , 教育专家2 2 ,社会科学专家2 0 ,自然科学专家6 。 有人也译为“自我校准”,参见同t 。 ( 垦) i n f e r e n c e 有人也译为“推论”( 参见武宏志、刘春杰主编: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t 具,两安: 陕西人民j j 版社,2 0 0 5 年出版,第3 页) ,但过去更多译为“推理”,而且,“推理”实际上是一个更规 范,也更常用的名称。 d r p e t e ra f a c i o n e c r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 :as t a t e m e n to fe x p e r tc o n s e n s u sf o rp u r p o s e so fe d u c a t i o n a l a s s e s s m e n ta n di n s t r u c t i o n ( e x e c u t i v es u m m a r y ) c a l i f o r n i a a c a d e m i cp r e s s ,1 9 9 0 奉义下面对批判性思维认知 技能和情感气质的介绍也根据该文。 国外批判性思维专家将陈述中的推理关系区分为试图的推理关系和实际的推理关系两种,有画蛇添足之 嫌。我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作出这种区分,因为这并f i 会给我们分析推理或评估推理带米什么困难。 6 第一章导言 3 、评估:对命题,或者说明或描述某人感知、经验、情景、判断、信念或 意见的其他陈述的可信性进行评价:对命题、描述、问题或其他形式的陈述中试 图的或实际的推理关系的逻辑力量进行评价。它有评估主张和评估论证两项子技 能; 4 、推理:辨认并把握得出合理结论所需要的要素;形成猜想和假说;考虑 相关信息,并从数据、命题、原则、证据、判断、信念、意见、概念、描述、问 题或其他形式的陈述推断出结论。其子技能有寻求证据、推测可选方案和导出结 论三项; 5 、说明:陈述推理的结果;从结果所依赖的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 标准的和语境的各个方面证明推理是正当的;以令人信服的论证方式表达推理。 子技能有陈述结果、证明程序的正当性和表达论证; 6 、自我调控:自觉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那些活动中应用的要素和得出的 结果,特别是出于质疑、巩固、确证或纠正自己的推理或其结果的目的,将分析 技能和评估技能应用于自己的推论性判断所得的结果。子技能是自我审查和自我 校正。 不夸张地说,人类任何思想成果及其决定的行为,都可以用批判性思维加以 审视。在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批判性思维技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或学术论题,如“中医药是否应当取消”、“儿 童是否应当通过诵读经典提高汉语语言能力”等,在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识后,只 有凭借相应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我们才能合乎理性地加以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 如果我们是旁观者,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合理地决定自己信什么,不信什么, 做什么,不做什么。为详细说明这一问题,现节选新浪网上一篇关于“五四”时 期白话文运动大争论的文章: 有一次,黄侃对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 ”胡 适问他何出此言。黄侃正色回答道:“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 不应该名叫胡适,而应该名叫到哪里去。”此言一出,他仰天打 三个哈哈,胡适则气得脸都白了。 叉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 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 赶快回来啊! 长达1 l 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 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这一次,胡适回击了,而且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绝。也是在课堂上, 胡适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时,有位同学不服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 文一点缺点都没有吗? 胡适微笑道:没有。这位学生想起黄侃关于文言 文电报省钱的论调来,反驳道:怎会没有呢,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 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 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 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 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丈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同学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且表达 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不 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 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 我用白话文只须5 个字:干不了,谢谢。”随后胡适解释道:“干不了”, 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表 示感谢,又有婉拒之意。可见,语言的简练,并不在于是用白话文,还 是用文言文,只要用字恰当,白话也能做到比文言文更简练。 二人的对诤妙趣横生,极其精彩。不过,要是我们不自觉地认为有趣即有理的话, 就会“无可无不可 ,不知道究竟该相信谁,不相信谁了。在批判性思维看来, 该辩论绝非博主所赞赏的“充满了智慧”。它至少存在两大严重错误:第一, 黄侃的第一个论证违反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性标准。由分析技能分析得知,他要 论证的论点是“你不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论据是“你用了文言名字胡适, 而不是白话名字到哪里去”。再由评估技能进行评估:该论据的确符合事实, 真,不过它与论点毫不相关,不能支持论点圆;第二,胡适采用的论据是虚假的, 违反了批判性思维的正确性标准。他要论证的论点是“白话文没有缺点 ,论 据是“文言文未必比白话文更简短”。这是运用分析技能分析得出的结果。常识 告诉我们,与文言文比较,白话文在拥有文字通俗、语意浅显等优点的同时,却 h t t p :b l o g s i n a c o m c n l i u j i x i n g 严格说,黄侃完整的论证是:“如果你用了文言名字胡适,而非白话名字到哪里去,那你就不是 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 既然) 你用丫文占名字胡适,而非白话名7 - 到哪里去。所以,你f i 是真心实 意提倡白话文。”其中有两个论据。第二个真,第一个假,但假的论据黄侃没有表达出来,被省略r 。 该论点在胡适的另一个论证中又成为论据,用以论证最高层次的论点“应当实行白话文”。 第一章导言 付出了语句冗长的大代价,这从古籍的白话翻译就能看出。某些特定场合用 白话拟写的电报文字简短,并不意味着通常的电报都是如此,更不意味着写文章 也是如此。胡适把白话文说得完美无缺,显然是无意忽视或故意掩盖了这个显而 易见的缺点。此外,即便“文言文未必比白话文更简短 为真,“白话文没有缺 点”也未必真。这些结果,是结合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背景常识,运用评估技能得 出的。此外,假如起初我们轻信其中一人的“精彩言论,经上述思考后发现是 诡辩,从而放弃了原先的信念,这时我们就运用了自我调控技能。可见,只有运 用特定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我们才能合理地讨论较为复杂的问题,也才能对他人 的争论给予公允评价。当然,在现实中,没有一个严谨的自然科学家( 或训练有 素的批判性思维专家) 已臻批判性思维的化境而无需自我完善,也没有智力健全 的普通人会完全缺乏这种能力,一无是处,开口便错。 接受德尔菲方法调查的多数专家认为,批判性思维由认知技能( c o g n i t i v e s k i1 1 s ) 和情感气质( a f f e c t i v ed i s p o s i t i o n ,我们通常又称批判精神或精神气 质) 两大方面内容构成。情感气质又分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气质,如 “对各种争议怀有好奇心”,“机敏地面对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机会”等等;另一类 是处理具体问题的精神气质,如“清晰地陈述问题或有关的事情”,“有条理地处 理复杂事务”等等。 一般说来,要开展批判性思维活动并达到目的,认知技能和批判精神缺一不 可。有批判精神的人要正确进行批判性思维活动并达到目的,需要熟谙认知技能, 而批判精神支配着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决定了他能否自觉运用业已掌 握的认知技能去实现思考的目的。以钓鱼作比方:不想钓鱼者不会发挥钓鱼技能 去钓鱼,想钓鱼者无相应技能,瞎折腾一番,也钓不到鱼。因此,正如科学精神 值得提倡一样,批判精神也值得提倡。 然而,我们认为,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思维实践活动与批判性思维本身不同, 后者不应当包含批判精神或精神气质。这是因为: 第一,批判性思维译自c r i t i c a lt h i n k i n g ,既然名为“思维”,那么它不应 当包含思维之外的其它因素。如果把批判性思维视为抽象思维,我们不会说抽象 关于应当实行白话义还是文言文的争论,属于何者利大于弊的争论。双方在争论中对利弊应当全面进行 权衡、比较,指f j 何者利大干弊,而不足偏执一端,不及其余,喜欢一个东西,就说它什么都好,不喜欢 一个东两,就说它什么都不好。这正是批判性思维所强调的思维的客观与公正。仅就这段辩论看,黄侃的 第二个论证也违反这一要求。 9 我围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思维含有什么精神气质,正如对应的形象思维不含有某种精神气质一样; 第二,与上一点相联系,如果批判性思维是兼容认知技能和批判精神两个内 容的东西,那么它究竟属于哪一类学科? 其上位概念是什么? 简言之,它的学科 性质将极为模糊; 第三,批判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技能最初无疑产生于某些批判精神,因而其 本身体现了这些精神。通过技能训练,一般可以培养这些精神,正如方法论课 程数学训练可以催生相应的科学精神一样。因此,没必要进行专门的“精神训 练”: 第四,对应于上位概念批判性思维,精神气质是一个下位概念。但是,精神 气质究竟是什么? 它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很明确。这势必导致对其上位概念批判 性思维定义的困难。 国外有学者列出批判性思维者还应当具备相应的“智力标准”,它们是:清 晰性、正确性、精确性、一致性、相干性、逻辑性、深度、广度和公正。国内 有学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思维品质”稍有不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相 关性:摆脱感情纠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 “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我们认为,这些东西的确是评价思维( 或思想) 成果所要依据的重要标准,但同样不能包含在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之中。 当代心理学关于智力有一种四成分说,认为智力由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 和思维力构成。根据这种理论,批判性思维能力属于思维力。传统上,思维区分 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后者又称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从其技能看,是抽象思 维。国内有些学者又把抽象思维区分为知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两个阶段。固前者又 称形式逻辑思维,后者又称辩证逻辑思维。如果这种区分能够成立的话,批判性 思维应当是这两个阶段的东西,其中以第一个阶段为主。 现在,我们可以澄清对批判性思维可能存在的三种误解: 其一,认为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在于发现他人而非批判性思维者自身思想或行 为的错误。 实际上,c r i t i c a l 在英语里是中性词,我们可用汉语“批判( 性) 的”、“批评 h t t p :w w w c r i t i c a l t h i n k i n g o r g 2 0 0 4 0 5 - 2 4 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6 年出版,第3 一1 2 页。 参见赵光武主编:思维科学研究,中国人民火学出版社,1 9 9 9 年出版,第1 8 0 页。 l o 第一章导占 ( 性) 的”来翻译,也可用“评论( 性) 的”一词来翻译。而“批判”、“批评”和“评 论”一样,既有发现、否定对象的缺点或错误的意义,也有发现并肯定其优点或 正确思想的意义,这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应当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因此, 批判性思维是价值中立的,并不是通常所误解的“找碴思维”、抬杠或唱对台戏, 更不是文革时人身攻击色彩浓重的“整人思维”。理查德保罗( r i c h a r d p a u l ) 等人把批判性思维分为两类:“批判意识强烈的 和“批判意识薄弱的”。后者 仅仅把批判性思维的矛头对准他人,前者则同时指向自己。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 应当“学着发现自己思考中的问题,同时也发现他人思考中的问题”。正如一个 真正的幽默家会拿自己开玩笑一样,一个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者也会把自己当作批 判思维的对象。这是说,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者既有察人之能,又有自知之明。后 者正是相关课程训练的目标所指。总之,我们无需担忧批判性思维会“搞砸”人 际关系,破坏社会安定团结;恰恰相反,消除偏见和误会,理顺人际关系,建设 和谐社会需要批判性思维。 其二,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怀疑一切( 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思想) 、否定一切的破 坏性思维。 实际上,批判性思维是审慎、客观和公允的,因而是建设性的;它并不试图 否定一切,在检查发现有合理理由后,它必然要赞成或肯定某些东西,无论 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批判性思维者与置疑一切的怀疑论者和否定一切的不可知 论者不可相提并论。因此,不必担忧它会否定人类的科学成就,破坏当代文明; 相反,它是科学研究和文明建设堪当大任的基本思维工具。 其三,认为它排斥创新思维,至少不鼓励发明创造。 这一误解源于另一误解:创新发明就是颠覆一切规则和传统。这样,并不简 单地颠覆一切规则和传统的批判性思维就排斥创新思维了。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 道,创新思维不是胡思乱想,创造活动也不是瞎闹胡来;它们否定的是历史上或 现实中错误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但一定不是实践业已证明的真理。事实上,批 这礁然是将某种批判精神包含在批判性思维定义之内,我们姑且视为批判性思维活动参见: 美 理查 德保罗、琳达埃尔德著,丁薇译:思考的力量,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 年出版,第 1 7 、1 9 页。 同上,第1 7 页。 参见武宏志、刘春杰主编: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陕西人民出版社,2 0 0 5 年出版,第2 页。 同上。 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判性思维推理技能中的具体方法如归纳、类比和演绎,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常用 的方法。例如: 被告对辩护律师说:“这场官司太重要了;一输,我后半辈子就完 了。我们送法官高档香烟吧! ”律师说:“这位法官很正直。这样做,官 司必输无疑。”官司打赢后,律师说:“幸亏当初没送香烟。”被告说:“相 反,我送了! ”律师很惊讶。被告解释道:“不过,我在香烟上附上了原 告的名片。” 不考虑法律和道德因素,可以说这的确是高明的创新。其采用的主要思维方法, 正是批判性思维的类比推理方法。此外,批判性思维者在批判性思维活动中必须 具备的审慎、好奇、思想开放等批判精神,恰恰也是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须 具备的创新精神。可以说,批判性思维不仅使大脑高效地筛选、整理并长期储存 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使大脑从杂货间或简陋作坊变成一个拥有先进工艺的信息 加工厂,从而生产出知识产品、尤其是创新性的知识产品。 总之,我们采取“德尔菲报告”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而批判性思维能力 是指该定义下的批判性思维认知技能,或称批判性思维技能。对于能力和技能二 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别,我们不加深究。这样,我们将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批 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二词。因此,调查我国高校学生的批判性 思维能力,实质上也就是调查其批判性思维技能。 第二节研究的概况、方法和意义 一、研究的概况 为了给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美国、加拿大等国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调查。为此,对批判性思维加以操作性定义,设计了有关其气质和技能的调 查问卷( 多达二十多种) 。在美国,1 9 8 6 年布朗( m b r o w n ) 和凯利( s k e e l e y ) 调查报告称,即将毕业的许多高年级大学生缺乏重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1 9 8 8 春的调查又显示,大多数学生不能洞悉含糊暖昧、成问题的假设和价值偏好,以 及批判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1 9 9 5 年,保罗( r p l a u l ) 等专家对加利福尼亚 州6 6 所大学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 和教员) 在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技能和 气质的理解上存在不少问题。正是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 1 2 第一章导言 教育改革举措。但是,对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智能素质的关系,对批判性思维教 育与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对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价值,我国当前还认 识不足。因此,学界很少调查我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状况。十多年前,吴家国主 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对大、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了一 定范围的调查,提出解决办法,但其成果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此后,我国批判 性思维教育更出现了地位下降、教研人才流失的严重局面。几年前罗清旭也对我 国近400 名大学生作过调查,初步发现其批判性思维的情感气质,即批判精神 弱于美国学生。然而,这一调查没有涉及批判性思维的技能,且调查范围过小, 还远远不足以说明我国学生的全体情况。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辅以解释性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 查发现我国高校学生c t 能力的实际状况,这要做描述性研究。同时,我们尝试 对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探索,这属于解释性研究。从研究的时间角度看,本 课题研究是横剖研究而非纵贯研究。它在某个确定时间对研究对象我国高校 学生进行横断面的研究,以了解该研究对象的在某一时点c t 能力的全貌。 从调查对象的范围大小看,本课题研究不是全面调查( 普查) 和个案调查,而是 抽样调查。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三种:问卷调查方法、配额抽样方法和统计分析方 法。抽样、问卷和定量分析三结合的研究方式,是现代社会学定量研究中最常见, 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研究方式。对我国高校学生c t 能力的调查是定量研究。我们 期望这三种研究方法能够有助于达到研究的预期目标。现简述如下: ( 一) 问卷调查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领导对批判性 思维教育的重视,为课程改革、教育改革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因而不能仅凭“空 对空”的理论分析,必须提供如实反映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情况的事实材料。 因此,我们开展实地调查工作。这样做,也是有感于中国高等教育( 和逻辑学) 研究在方法论上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而继续作出的尝试和努力。 调查方法还有访问法、观察法等。我们之所以采取问卷法,是因为:第一,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4 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它更能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鉴于我们现有的研究条件,要获得反映我国人数 众多的高校学生有关批判性思维实际能力的资料,访问法和观察法显然不能胜 任;第二,由于问卷法可以匿名,有利于保护填答者的隐私( 如担心得分过低) , 提高填答质量;第三,我们采用的问卷是封闭式的,有备选答案,问卷资料方便 于计算机处理和定量分析。 我们原先计划采取观察法( 非文献法) ,通过抽查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位论文 来分析其c t 能力,经反复斟酌,最终放弃了这一打算。学位论文看似最典型地 反映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际情况,其实未必。这是因为:第一,学位论文常常 因导师指导或强行干预而预先纠正了思想方法上的错误,从而改变了行文原貌, 而这些错误作者原先没有发现,甚至经人指出也可能拒不承认。只有在完全自主 的写作中,类似错误才会出现;第二,由于当前我国学位论文的审查制度不够严 格,部分论文存在抄袭或造假情况。抄袭或造假反映了态度问题,是作者拒绝思 想劳动的恶果。因此,无论这类论文体现的c t 能力高低如何,都与该作者无关。 我们想在调查中发现抄袭或造假行为,排除这些论文,不以可靠的研究资料对待, 就必须猎涉诸多专业的大量文献,这对我们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三,我 们要调查学位论文所反映的c t 能力,必须同时具备相应的多学科的专业背景知 识,甚至前沿知识。在缺少不同领域专家积极合作的情况下,调查工作难度极大。 前两点涉及获得的研究资料是否具备科研价值的问题,即运用该研究方法的重要 性问题,后一点涉及该研究方法的可行性问题。有鉴于此,我们放弃了观察法。 ( 二) 配额抽样方法 为了获得合适的研究样本,我们采取抽样方法里的配额抽样方法。配额抽样 方法是非随机抽样法的一种。根据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不同性质,区 分了大学生和研究生两大群体;大学生又区分为专科生和本科生,研究生又区分 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又区分为一类本科生、二类本科生和三类本 科生。为了了解9 8 5 高校本科生和2 1 1 高校本科生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否存在差 异,我们再将一类本科生区分为9 8 5 一本生和2 1 1 一本生圆。这样,我们最终将 年出版,第4 0 页。 在实际调查中,我们采取匿名和具名相结合的方式,由调查对象自愿选择。具名者可以获悉其所关心的 测试成绩。这样做,也有利十提高调查质量。参见附录二:批判性思维技能调查问卷答题卡。 准确说,一类本科生除9 8 5 一本生和2 1 1 一本生外,还有其他一本生。这是我们抽样的一个偏失。另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文中2 1 1 一本生仅仅指2 1 l 高校的一类本科生,不包含9 8 5 高校的一类本科生,即 不包含9 8 5 一本生;尽管大家知道,2 l l 高校有一部分足9 8 5 高校,因而2 l i 一本生包含9 8 5 一本生。 1 4 第一章导言 我国高校学生区分为七个小类:专科生、三本生、二本生、2 1 1 一本生、9 8 5 一 本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学生为前五类,其区分与高考成绩有 关;研究生为后两类,区分根据学生层次进行。根据上述分类,在每类学生中抽 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见下章) 。 抽样方法分随机抽样法和非随机抽样法两类。前者是社会调查中更常用的抽 样方法,由它获得的样本统计值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研究价值更大。反 之,由后者获得的统计数据不能用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研究价值较小,一般仅 供探索性研究课题使用。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样本的数量和性质有严格要求。我 们之所以选择非随机抽样法,是出于对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慎重考虑。此外,还 顾及调查对象是否积极合作的实际情况;具体说,在随机抽样法的调查中,样本 所选取的个体( 学生) 未必积极配合我们的调查工作,这样样本的质量就不能达 到科研工作的要求,甚至根本就无法获得足够数量的样本。这个问题也是我国社 会调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颇感为难的问题。 ( 三) 统计分析方法 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定量分析中的单变量分析, 考察其( 通过平均值、众值反映的) 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对于我国学生c t 能力的强弱问题,以往的研究几乎都是根据文字资料作定 性分析。定性分析自然有它的优点,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它无法反映学生 这种能力的实际具体情况,因此不能充分说明研究对象。相反,定量分析恰好可 以弥补定性分析的这一缺陷。这是我们采取统计分析方法,即定量分析方法的一 个主要原因。 三、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国际上,学生的c t 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 问卷调查,可以大致了解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际能力,从而为教育学家、 教育决策者重新思考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继续推动教育改革, 使我国高等教育跟上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重要目标的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 时代步伐。 这里,顺便谈一谈素质教育问题。为了纠正以往应试教育的偏差,我国的素 1 5 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报告 质教育己经提倡多年了。然而,在实践中,素质教育只是多开设德、体、劳、美 等一些课程而已,其中的智育仍然沿袭着过去应试教育的传统,是一种“片面灌 输应试科目的知识的填鸭式教育,“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不重视学 习方法的训练。而且,尽管思维力是构成智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对利用专门 课程系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不足。这是当前试行的素质教育的两大盲点。 对肩负高考压力的普通教育是如此,对业已摆脱高考压力的高等教育也是如此。 参考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对学生c t 能力的要求,教育学家可以重新思考、讨论 我国素质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了。而只有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这一内部规律,教 育管理者才能富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 第二,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战略思想,当前摆在我 国教育界、教育理论界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创新教育应当如何实施? 具 体说,应当开设哪些课程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内外批判性思维专家普遍认 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基本技能多有相同之处,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也大 体一致。因此,学生的c t 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创新能力,而实施批判 性思维教育,基本上也是实施创新教育。这对于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批判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托公司核心竞争力构建-全面剖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环境、健康和安全(EHS)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激光通信终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风扇联轴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历史上葵花的传播路径与栽培起源研究》论文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宠物看护和日托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兽医MRI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USB-3.0摄像头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应用题卷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考核试卷:案例分析题解析试题
- 拼多多在线测评98道题
- 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环境监测站运行管理与质量控制标准
- 20以内的加法口算练习题4000题 284
-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 项目风险记录及跟踪表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FZ∕T 73037-2019 针织运动袜行业标准
- 保险:保险投资指南之寿险新准则分析手册
- 工厂化循环水产养殖项目投资计划书
-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