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人学硕 :学位论文 原创性声明 删删删删| f f f f f 川f f f i i f f f f l 0 y 17 410。,llm 5 , d l | v 6 i i i l i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 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臂、,卜色日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 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二造导师签名:壮日期: i i 2 才fol 。t 牛。 上海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 钱穆的汉代经学研究 姓名:朱恺 导师:陈勇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近现代史 上海大学文学院 2 0 1 0 年5 月 i i i 上海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ad i s s e r t a t i o ns u b m i t t e dt os h a n g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f o rt h e d e g r e e o fm a s t e ri nh i s t o r y c h i e nm u 古r e s e a r c ho n t he c l a s s i cs c h o o l 3 吧o ft heh a n d y n a s t y m d c a n d i d a t e :z h uk a i s u p e r v i s o r : c h e ny o n g m a j o r :h i s t o r y l i b e r a la r t sc o l l e g e ,s h a n g h a iu n i v e r s i t y m a y , 2 0 1 0 i v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刘向歆父子年谱、两汉博士家法考及周官著作时代考是钱穆在 汉代经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年谱主要通过考据的方法,指出康有为在其新 学伪经考中所称的为刘歆伪撰的许多古代名物、制度、观念乃至历史传说, 均可在刘歆之前的西汉人的著述中找到印证,绝非刘歆等人所伪,并且新莽的 “改制 是昭、宣、元、成、哀、平以来西汉政治学术风气变化的必然结果, 新莽时的很多观念和举措自有所本,均可在西汉中后期的历史中找到雏形和先 例,从而有力地驳斥了康有为等人“新学伪经”的谬说。但钱穆所举的几条关 于刘歆之前左传在西汉流传的证据存在不当处,未能完全击中康有为“歆 伪左传”说的要害。家法考则考察了整个汉代博士官制度的发展流变, 提出博士官制度源自战国诸侯崇儒;“王官学”与“百家言”之对立,汉武立“五 经博士”乃古代“王官学”之重建,实质是“尊六艺”而非“尊儒家”;“家法 与“章句”乃晚起,是经学“利禄化的产物;“古文”指“诗书六艺”, 汉代经学内部只有“今学”与“古学之分,而无“今文学”与“古文学”之 分等观点。不过,钱穆在对“今学 与“古学 进行区分时,过分强调了是否 治章句这一学风上的差异,而忽略了它们在礼制上存在的差异。时代考通过 分析周官一书中的祀典、田制、刑法等制度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 尤其是 书中浓重的“阴阳对偶”观念及虽已有了“五帝祀”但尚未实行“四时分祀 ) , 确定该书成书于战国晚期,钱穆因此开创了从“所载制度的时代特征 这一角 度分析周礼成书时代的新方法,这一方法为杨向奎等人借鉴。但据这一方 法可定周礼的成书上限,而难以确定其成书下限,故而后来顾颉刚和徐复 观在此基础上另辟从“官制体系的设计构想 来考证周礼成书年代的新尝 试。 关键词:钱穆汉代经学 v t 海人学硕 :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砀pc h r o n i c l eo f 三觑x i a n ga n dl h t 胁童l 谚”,“砀pg e n e a l o g y o fd o c t o r s 觑t h eh a nd y n a s t y ”a n d “t h er e s e a r c ho nt h e 而咒e so ft h e c o m p i l a t i o no f z h o u g u a n a r et h em o s tt h r e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 s w r i t t e nb yc h i e nm ui nh i ss t u d yo nt h ea c a d e m i ch i s t o r yo fh a n d y n a s t y u s i n g t h em e t h o do f t e x t o l o g y c h i e na p p o i n t e d i n “刀l p c h r o n i c l eo f 三觑砌,z 2a n dl u 叉砌3l t f e t h a tm o s tc o n s t i t u t i o n s ,i d e a s a n dl e g e n d sw h i c hw e r ec l a i m e da sl i ux i n sf a b r i c a t i o n sb yk a n g y o u w e ii nh i s 馓,zs c h o o la n d 砌尼pc 肠s s i c a l s ”w e r ea c t u a l l yc i t e d b e f o r el i ux i n ,a n dw a n gm a n g sr e f o r m a t i o nw a sn a t u r a l l yt h er e s u l t o fa c a d e m i ce v o l u t i o n “t h eg e n e a l o g yo f d o c t o r s 觑t h eh a nd y n a s t y ” r e f e r st ot h ed o c t o r so fh a nd y n a s t y c h i e nc o n s i d e r e dt h a tt h e a p p o i n t m e n to fd o c t o r sd e r i v e df r o mp r i n c e s r e v e r e n c eo fc o n f u c i a n i s m , a n dt h ep u r p o s eo fw u d i sa p p o i n t i n gd o c t o r sw a sa t t e m p t e dt or e b u i l da n e w “o f f i c i a ls c h o o l ”t h ep r o f i tw a st h er e a s o no fd i s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t h e c l a s s i cs c h o o l a n dt h ef a c t i o no ft h e c l a s s i cs c h o o l i nh a nd y n a s t y w e r e g us c h o o l a n d j i ns c h o o l r a t h e rt h a n g u w e ns c h o o l a n d j i n w e ns c h o o l a n a l i z i n gt h ec o n s t i t u t i o n sd e v i s e di n z h o u g u a n s u c ha st h es a c r i f i c e ,t h el a n ds y s t e ma n dt h el a w s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 c o n c e p to f y i ny a n g ”,a n dt h es a c r i f i c et ot h e “f i v ee m p e r o r s w a sn o t d e v i d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h a n g eo fs e a s o n s ,c h i e na p p o i n t e di n “劢e r e s e a r c ho nt h ea 所e so ft h ec o m p i l a t i o no f z h o u g u a n ”t h a t z h o u g u a n w a sc o m p i l e di nt h el a t e rp e r i o do f “w a r r i n gs t a t e s ” k e yw o r d s :c h i e nm u ;h a nd y n a s t y ;c l a s s i cr e s e a r c h v i 上海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第二节:与本文相关的学术史回顾1 第二章:钱穆的汉代经学研究的发展线索。9 第三章:刘向歆父子年谱与“新学伪经”的公案1 4 第一节:年谱问世的背景及其在当时学界引起的反响1 4 第二节:年谱的主要学术贡献1 6 第三节:钱穆关于“歆伪左传 说之辨的瑕疵1 9 第四章:两汉博士家法考与今古学之争2 3 第一节:博士官制的起源与秦焚书之辨。2 3 第二节:“王官学”与“百家言”之争与博士官性质的转变2 5 第三节:“齐学 与“鲁学 2 6 第四节:“家法 与“章句 2 8 第五节:“今学 与“古学”3 1 第五章:周官著作时代考3 5 “周公致太平力抑或“六国阴谋书 3 5 第一节:前代学者关于周礼成书时间的观点简述3 5 第二节:周官著作时代考的考证方法和思路3 6 第三节:钱穆的考证与其他学者考证之比较3 9 l ;写论q i l 参考文献4 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4 8 j i 谢4 9 v i i 上海大学硕r :学位论文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其治学以学术思想史为重点,涉及到子学、 经学、佛学、理学、清学等诸多学术领域。目前学术界对钱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他的史学( 如历史观、史学思想) 、清代学术史、中西文化观,以及他与现代新 儒家关系的研究上,而对他藉以扬名史坛的汉代经学研究成果,学术界的研究却 十分薄弱,深入研究的成果不多。 本文试图通过对钱穆所撰的有关两汉时期经学问题的论著的研究,来揭示他 在中国现代历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和影响,及其在汉代经学研究这 一专门学术领域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地位。 本文研究的意义,首先,有助于深化对于晚清、民国以来今古文经学所争论 的诸多问题( 尤其是古文诸经是否乃刘歆伪造、汉代经学的总体发展流变趋势及 其内部不同派别间的异同分歧和相互关系的真相等问题) 的理解。 其次,有助于以个案形式认识民国时期学术界由传统考据向现代辨伪这一变 化过渡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局限。 再次,厘清钱穆在汉代经学的具体问题上与近代以来这一研究领域内的其他 重要学人( 如廖平、康有为、皮锡瑞、顾颉刚、杨向奎、徐复观) 观点的异同, 从而使得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细化。 第二节:与本文相关的学术史回顾 目前学术界对钱穆汉代经学的研究虽然十分薄弱,但并不是没有可资借鉴的 成果,下面我们将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 一) 现当代学者关于刘向歆父子年谱的研究 林语堂认为刘向歆父子年谱“最大的贡献是摧陷廓清道成以来常州派的 今文学,鞭辟入里,使刘歆伪造左传、毛诗、古文尚书、逸礼诸经之说, 不攻自破。 林语堂:谈钱穆先生之经学,载朱传誉主编:钱穆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 9 8 1 年版,第4 8 页 1 l :海人学硕t 学位论文 台湾学者何祜森、余英时、廖伯源、杜正胜、马先醒等人对刘向歆父子年 谱一文的学术价值有极高评价。 何祜森指出“刘向歆父子年谱一书,不但结束了清代的今古文之争,平 息了经学家的f - j p 之见,同时也沈清了刘歆伪造经书的不白之冤。自从向歆年 谱问世以后,凡是讲经学的,都能兼通今古,治今文经的兼采古文,治古文经 的兼采今文,读书人己不再固执今古文经熟是熟非的观念,己不复存在古文家如 章太炎,今文经学家如康有为之间的鸿沟。 余英时指出“清末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支配了学术界一二十年之久,章 炳麟、刘师培虽与之抗衡,却连自己的门下也不能完全说服。所以钱玄同以章、 刘弟子的身份而改拜崔适为师。顾颉刚也是先信古文经学而后从今文一派。钱先 生刘向歆父子年谱出,此一争论才告结束。他也是因为这篇成名作而受聘于 北大的。 廖伯源称“刘向歆父子年谱是钱穆先生的成名作,清朝中叶以来,经学 界多主今文经学之说,至晚清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出,以古文经皆刘歆所伪作, 一时风从者众。钱先生以其说谬误,乃撰刘向歆父子年谱,始自刘向出生, 至王莽新朝亡止,菟集此期间经学之史料,考证排比,证明刘歆绝不可能尽伪前 汉古文诸经。此文一出,经学界之意见乃大转变,“当时在经学界中最多人接受 的、风行百年的今文家说法,后来相信的人很少,可见这篇文章影响之大。 杜正胜认为刘向歆父子年谱以史实破经学,开辟了以史治经的新路径。 他说“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古代史学处处弥漫着今文学家的古史观,以康有为新 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书的基本概念为骨干,相信汉代古文经典是刘 歆伪造的,不足采信”,刘向歆父子年谱“即针对这股学风而发”。“年谱的 方法是以史学破经学”,“事实上这篇大文也的确给长年以来的今古文争议作一了 础 亭口0 马先醒更是称“刘向歆父子年谱是民国初六十年秦汉史最有影响力的一 何佑森:钱宾p q 先生的学术,载朱传誉主编:钱穆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 9 8 1 年版,第5 0 页 余英时: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i j 版社1 9 9 4 年,第2 4 页 廖们源:谈( 刘向歆父予年谱) ,台北市立图书馆:钱穆先生纪念馆馆刊第5 期,1 9 9 7 年,第9 6 贞、1 0 2 页 杜正胜:钱寅四j 二十世纪中国的古代史学,钱宾四先生百龄纪念会学术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新贬 书院2 0 0 3 年,第9 9 - - - 1 1 0 页 2 上海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篇论文”。 汪学群在其专著钱穆学术思想评传中认为钱氏对于汉代经学研究的最大 贡献在于辟经学今古文之争。具体就刘向歆父子年谱而言,它匡正了康有为 新学伪经之谬论,平凡了古文经的冤狱。钱穆以客观史实廓清了晚清道成以来常 州今文学派散布的某些学术迷雾。汪氏将钱穆所举的刘歆伪造古文经之说的二十 八处不可通归纳为以下三方面:第一,从时间上看,刘向死于汉成帝绥和元年( 公 元前8 年) ,刘歆复领校五经在二年( 前7 年) ,争立古文经博士在哀帝建平元年 ( 前6 年) ,离向死不到二年,离领校五经才数月。歆伪诸经当在向死前还是向 死后? 若伪诸经是在向死之前,刘向岂能不知? 若是在向死之后,其领教五经才 数月,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遍伪诸经。第二,从伪造方式看,遍伪诸经是刘 歆一人所为,还是多人所为? 若是一人所为,汉代竹简繁重,仅凭歆一人之力很 难造出群经。如是多人参与其中,为何无一人泄露这一消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 尹咸也参与校书,且尹氏父子位在刘歆之上,他们并未说刘歆造伪。又苏竟也参 与校书,东汉时尚在,为人正直,他也未说刘歆作伪。扬雄后也校书天禄阁,乃 先前刘歆校书之地,为何其不见歆造伪之迹? 桓谭、杜林与歆同时,皆通博洽闻 之士,且在东汉朝廷一度显赫,皆不言刘歆造伪。有东汉的班固、张衡、蔡邕均 曾校书,皆未见歆之伪迹。第三,从伪造经书的目的看,刘歆争立古文经时,王 莽正退职离朝,绝无篡立之迹象,故康有为言刘歆伪群经助莽篡立之说无据。助 王莽篡汉的乃是出自今文经学家的符命、灾异之说,而刘歆本人不言符命。康氏 指斥刘歆伪造周官媚莽,但刘歆争立古文经时不包括周官,周官是莽 得志后据以改制而非藉以篡立的。 刘巍( 刘向歆父子年谱 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一文主要探讨了年谱 问世时的学术背景及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自廖平在今古学考里提出以所主 i l n 的不同作为划分今古文经学的依据并主张平分今古不可偏废,至康有为发挥 廖说尊今抑古,再经崔适撰史记探源、春秋复始进一步发挥康说,使得今 文学派的观点在1 9 3 0 年前的民国学术界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以致影响了钱玄同 乃至顾颉刚等人。当时只有王国维和高本汉少受此影响,王氏认为“壁中古文与 殷周古文不合”的原因是文字演变的结果,不能武断地认定出于伪造,但他连自 马先醒:近六十年来固人对秦汉史的研究,史学汇刊阴期,1 9 7 1 年1 2 月,台北,第1 5 页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i l i 版社,1 9 9 8 年第1 版,第8 3 8 6 页 3 上海火学硕上学位论文 己的学生都说服不了;而高氏的左转真伪考原是要从文法角度论证左传 非鲁人所作以驳康有为( 康氏认为左传是刘歆从鲁国人左丘明所著的国语 中分出来的) ,但同时又指出左传在文法上与国语最接近,这反而从另 一方面佐证了今文家的关于左传与国语原为本书的论调。在这种背景 下,年谱的出现可谓恰得其时,又因为当时学者从平分今古或由尊古文改为 崇今文乃至要超越今古的“古史辨”派,均经历了崇信康有为的这一中间环节, 故刘巍认为钱穆的年谱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作为攻击的靶子是正中了 要害。钱穆的年谱的出现还典型地反映了民国时期经学没落、史学取代经 学成为主流及经学史学化的趋势。从钱穆对于新学伪经考的运用处理看,他 将康氏著作中所体现的传统经学的“经世”精神搁置起来,而对其中“与考据家 争短长 的“历史考证”空前重视,把它作为一部纯粹的史学考证书来对待,因 而采取了非常自觉的史学立场来解决刘歆是否伪造了群经这样一个纯粹的史学 命题,着眼于史料辨伪,要解决的是史料问题,而非为了“通经致用”。钱穆是 通过参与一场严肃的史学运动来支持新思潮的。钱穆所讨论的汉代经学今古文问 题只是由汉秦而上复三代的“现代之古史研究”的一个环节,这在根本上已不同 于道成间的旧式经生的今古文论说。钱穆的经学观折射出民国学人对经学的看法 已有根本的改变,此乃整个意义系统的深刻转换,他们发挥引申乃至曲解了章学 诚的“六经皆史 说。 李帆从( 刘向歆父子年谱) 看钱穆的史学理念一文认为年谱的价值 和贡献在于使中国现代学术真正地从经学中走出来。钱穆登上学术舞台时,正统 意义上的经学已分崩离析,其内容也分散到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各科中,大学里的 “经学概论”、“经学史”等课程只是教学生从知识层面进入,而非传统的经学教 育,但以往经学中的一些问题仍困扰着学界,传统经学研究的思维惯性仍在规范 着许多学者,尤其是今古文的门户家派观念尚未在学者头脑里摒除。年谱完 全摆脱经学门派的束缚,一依史学标准,仅用了汉书这样的常见史料,即解 决了经学上的大问题,以史证经,彻底颠倒了经史间的关系和次序,在传统学术 的研究领域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并为此后的学者所步武。 ( 二) 关于周官著作时代考的研究 刘巍:( 刘向歆父子年谱) 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历史研究2 0 0 1 年第3 期,第4 6 5 3 页。 。李帆:从( 刘向歆父子年谱) 看钱穆的史学理念,史学史研究,2 0 0 5 年第2 期,第4 9 - 5 1 页。 4 上海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金春峰在( 周官) 的成书时代及研究方法( ( 周官) 成书的时代及其反 映的时代及文化背景) 一书自序中说钱穆的时代考“以严密的逻辑与确凿 的材料指出刘歆伪造周官之不可能,并确证周官为战国末年著作”。 余英时在( 周礼) 考证和( 周礼) 的现代启示金春峰( 周官之成书及 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 序一文罩认为钱穆的周官著作时代考连同以后 续写的读( 周官) 一篇笔记( 收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二) 之中) 从周 礼中所表现出的宗教、制度、文化各方面论证该书成于战国晚期,且当在汉代 之前,它既不可能是周公致太平之书,也决不可能出于刘歆的伪造。年谱和 时代考的刊布使得学术界大体上倾向于接受周礼成书于战国晚期的论断, 尽管诸家在具体结论上还有一些分歧,但探索的方向已渐趋一致。钱穆使得现代 历史考证学在观念上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即对于考证方法的内在限制产生 了自觉。 汪学群也认为其贡献在于指陈出了后世经师关于周礼的种种失误见解, 得出了与今文家周官晚出的相同的看法,从而破除了经学上传统的f - l p 意气 之见。 彭林( 周礼) 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一书认为判定周礼的撰写时 代有传统的从文献到文献、运用金文材料和依据该书所反映的思想的时代特征这 三种方法。钱穆是近代适用第三种方法的第一位重要学者,他“开始将目光转到 周礼思想的时代特征上”,“着力研究此书的思想脉络 ,“分析了周礼祀 典、刑法、田制等所反映的思想,证明此书作于战国”,“这种方法与前述种种研 究方法相比,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周礼的时代特征,从而从总体上把 握全书,解决周礼的成书年代问题” 。彭林本人的研究就是适用钱穆的方 法,尽管得出的结论是成书于汉初,不同于钱穆。 张国安( 周礼) 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其推论一文反驳彭林的观点,认 为象钱穆在时代考中所用的那种通过揭示周礼所蕴含的思想的时代特征 的方法,有着缺陷。因为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凡任何思想都具有该思想的时代特 金春峰:( 周官 的成书时代及研究方法( ( 周官 成书的时代及其反映的时代及文化背景 一书 自序,求索1 9 9 2 年第1 期,第6 2 页。 圆余英时:( 周礼) 考证和( 剧礼) 的现代启示金春峰( 周官之成书及其反映的文化与时代新考) 序, 钱穆与中图文化,上海:上海远东版| l = ,1 9 9 4 年第1 版,第1 3 3 1 3 6 页。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 f 版社,1 9 9 8 年第1 版,第8 7 页。 回彭林:( 岗礼) 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9 1 年第1 版,第8 1 9 页 5 上海人学硕卜学位论文 征 这一思想史整合体系的思维假定上的。依此断定,主流思想之外的任何思 想都是不可能发生的,若发生了也只能排斥于思想史之外,这就使得这种研究方 法的可靠性产生了疑问。同样是使用这一方法来判定周礼的成书时代,钱穆 和杨向奎认定在战国,而徐复观的结论则是王莽草创于前、刘歆整理于后,结论 如此悬殊,表明思想比对法的局限性。 ( 三) 关于两汉博士家法考的研究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张元教授的钱著 在历史理解上的意义 一文对两汉博士家法考这篇深入研究的个案之作与秦汉史中论述秦、汉 博土的部分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认为钱先生决不是对秦、汉的“博士 做一 些事实的叙述,秦时如何,汉初如何,武帝是如何,昭宣之时,及其以后又如何 等等。而是针对一个晚清以来为人采信的论点,提出不同的主张,并加以详细的 论证。这个论点就是清人对于经学的今、古文说法,今文经学如何如何,古文经 学如何如何,形成一套很有系统的解释。( 江南大学编:钱穆学术思想研讨会论 文集2 0 0 5 年) 汪学群认为钱穆的两汉博士家法考的贡献在于驳斥了廖平将今古文经学 之分野追溯到战国的说法,而指出汉代的博士家法出现在宣帝世,“其枝分脉散, 漫失统纪,歧途亡羊,无所归宿,不仅无当于先秦之家言,抑且复异于景武之先 师。 郜积意的博士论文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认为钱穆的家法考以为 两汉无今文古文之分而是有今学古学之分的提法,已超越了今古学二元对立的意 识框架,对后人很有启迪。但其著本为应战而作,故立论颇受对手影响而有不符 史实处。如家法考中谓今学有章句而古学无章句,这与史实不符。钱穆又主 张以治学方法来分今古,而忽视今古学的义理之分,这虽具创见,犹未达一间。 若以治学方法分今古,则如何解释何休对古文学的批驳? ( 四) 有关钱穆其他的汉代经学论著的研究 明建认为钱穆国学概论第三章“赢秦德焚书坑儒 能从文字角度出发, 认为诗书文字在当时属古文,与秦文不合,故及秦统一一统文书,罢与 秦文不合者,则古文与秦朝官书抵触,不合时王之制,在无用之列,乃遭焚灭。 张国安:( 周礼) 成书年代研究方法论及j f 推论,浙江社会科学2 0 0 3 年第2 期,第1 4 8 页。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 9 9 8 年第1 版,第8 6 页。 6 上海人学硕 :学位论文 钱穆以古今文字不同分析焚书启发了王国维。钱穆之论的目的乃是欲阐明焚书对 今古文经学之争的产生有重大影响,以明国学发展流变的脉络。 汪学群认为钱穆的孔子与春秋的学术价值在于穷究古今不同时代经学流 变之大体,及经学六艺与儒家言之离合异同,尤其强调学术与时代潮流的相互呼 应,指出汉儒无论今古文各派在同一时代都具有共同的精神,其学术与时代精神 相应,形成一时代的学术;而清儒虽自号其学为汉学,实则同汉儒精神相去甚远。 ( 五) 关于钱穆的汉代经学研究的整体性评述 郭齐勇认为钱穆汉代经学研究的最大贡献是证明孔子与“六经”无涉,“六 经之名始见于庄子,后成于王莽,“六经 之名乃汉代经学家所撰,还孑l 子 与“六经 真面貌。钱穆据两汉书儒林传详细考证梳理了从西汉宣帝石渠 阁奏议到东汉章帝时白虎观议这1 2 0 年间诸博士的意见分歧和经师论学的焦点 所在。钱穆治经学的精神主要是注重历史精神,以“六经皆史”说明经书本身就 是史书,经学与史学的一致。又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 姚淦铭从四个方面概括钱穆的汉代经学的研究方法,即破除门户之见,自由 翱翔于经学寥廓;辨时代潮流,把握汉代经学之时代精神以探其实:就史以论经, 经学与史学互动;广心沉智以持平之论。 ( 六) 关于钱穆与近现代其他学者的汉代经学研究的比较研究 许刚就钱穆与张舜徽两人的汉代经学研究进行了对l t :认为将学术与时代紧 密结合,感慨于时势而奋笔著述,有为而发,切实致用,这是钱穆治学的特点, 若非新学伪经考的直接刺激,或许钱穆不会关注汉代今古文问题;张舜徽更 坚持个人的学术旨趣与宗仰,年轻时便尊崇郑玄经学,故几年而成郑学丛著。 在治经方法上,钱氏是就于史学立场,以史治经;张氏则是由小学入经学,基于 文献学的立场,开辟出在新时期国学不兴的情况下研究经学的新方法。但两人在 治经上均注重“通”,钱氏打破今古文门户观念,没有申古抑今;而张氏则表彰 发扬了清代扬州学派的“会通”传统和精神。 明建:国学大师眼中的焚书坑儒,文史杂志2 0 0 7 年第4 期( 总第1 3 0 期) 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j i j 版社,1 9 9 8 年第1 版,第8 6 页。 郭齐勇、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探讨,学术月刊,1 9 9 7 年第2 期 姚淦铭:钱穆两汉经学研究之方法论,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 0 0 3 年第4 期 许刚:钱穆与张舜徽汉代经学研究之比较,载石河予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第4 期 7 i :海火学硕上学位论文 新加坡的梁秉赋对于钱穆和康有为的汉代经学研究作了考察,认为从表面上 看,二人的相关著作均反映了近代以来经学研究史学化的倾向。康氏撰伪经考 虽有鼓动人心的意图,但写法上仍采用了考证形式,它给初读此书的人留下的最 深刻印象就是言必据史籍实录而论的特色。而钱穆在治经的取径上与康氏一致, 之所以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关键在于钱穆对于“历史 观念的理解和对“史 学 这门学问的体会。钱穆认为历史研究不能就事论事,只着眼于目前的事件, 还得回溯此前,远眺此后,正是这种类似“长时段”的观念,使钱穆将今古文问 题放到两汉数百年学术发展流变的总趋势中考察,得出古文学兴起是学术风尚自 身演变的结果,“新学伪经 之说不成立。 综上所述,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钱穆汉代经学的研究还不多,多只是从宏 观方面概括其汉代经学研究的方法和特点,或探究这方面的重要著作问世时学界 的反响和意义,而缺乏对其中的代表作进行深入文本的细致的个案探讨。这一局 限,正是本文想尝试突破的。 梁秉赋:经史之问:浅谈康有为与钱穆的经学研究,载中国文化研究,2 0 0 2 年第1 期 8 上海大学硕一l 学位论文 第二章:钱穆的汉代经学研究的发展线索 据现有史料,钱穆之措意于汉代经学问题始自1 9 1 3 年其任教于荡口私立鸿 模小学( 原果育小学) 期间。时钱穆虽在在小学教书,但对于未能进入大学继续 深造一事始终抱有很大遗憾,故而决意通过自学加以弥补。他的有关汉代经学史 方面的知识首先源于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因其为北京大学教本,故读 之甚勤。余对此书得益亦甚大。如三阜五帝,夏氏备列经学上今古文传说各别。 余之知经学之有今古文之别,始此。” 自此以后,钱穆对于经学今古文问题便有所留意。二十年代初,钱穆出任后 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校校长和后宅镇图书馆馆长时,曾赴杭州、上海和苏 州为图书馆购书。据钱穆回忆,“在杭州购书时,得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石印 本一册。图书馆购书,皆须木刻大字本,此书遂归余私有,为余八九年后写刘 向歆父子年谱之张本”。固这是钱穆第一次接触康有为的著作,他读后“而心疑”, “深疾其柢牾 。为此,他曾与吕思勉( 钱穆就读于常州府中学堂时的史地课老 师) 书信往来探讨经学今古文问题,“后诚之师已成名,余获与通信,曾为经学 上今古文之问题,书问往返长函几达十数次。各累数万字,惜未留底,今亦不记 其所言之详。惟忆诚之师谨守其乡前辈常州派今文学家之绪论,而余则多方加以 质疑问难。诚之师最后一书,临了谓君学可比朱子,余则如象山,尽可有此异同。 余不知此系诚之师之谦辞,抑更别有所指。惜后再见面,未将此问题细问,今亦 终不悟当时诚之师此语是何意义也。 固由此可见,此时的钱穆已开始对经学今 古文问题进行思考,并隐约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为他日后撰写刘向歆父 子年谱埋下了伏笔,奠定了基础。 1 9 2 6 年钱穆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教授国文时将讲义编成七章,至1 9 2 8 年转 入苏州省立中学任教后又增补了后三章,以成国学概论一书。此书中的“孔 子与六经”、“赢秦之焚书坑儒”、“两汉经学今古文之争 三章均涉及汉代经学问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二版,第8 7 页。 钱穆:( a q - 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二版,第1 1 9 页。 钱穆:u _ - t 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_ 二版,第5 9 页。 9 ,卜海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题。钱穆“又与施之勉多次通信,讨论秦焚书坑儒及两汉经学两章 。钱穆在 书中驳斥了刘大樾的秦人焚书仅限于民间所藏之书而不及博士官所职的观点( 康 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亦持此观点) ,认为诗、书乃用古文字写成,不仅 与秦文不合,且所载内容又多与新朝官书相抵触,故不论是民间所藏还是朝廷博 士所有皆在焚绝之列。焚书坑儒源于荀、韩的主正名、法后王、诛奸人,故以吏 为师、以法为教,专申一家之学,复行古者政学合一之制。政学复合则是绝诸子 之学脉,并影响汉代之学风;拨去经籍,则开汉人今古文之争。圆又汉武帝立五 经博士乃古文书之复兴,非真儒学之复兴。“五经 原本均是“古文 ,汉代转写 而变为“今文”,未转写者仍旧是“古文 ,故汉武以上是“古文派”之复兴,汉 武以下是“古文派”之分裂,所谓今古文之争,实乃争利禄、争立官、争博士弟 子员,而非真正的学术之争。以上是钱穆研究汉代经学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终其一生未变,并在他后来的相关学术专著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1 9 3 0 年钱穆应顾颉刚之邀,撰写刘向刘歆王莽年谱( 后更名为刘向歆 父子年谱) ,投稿发表于燕京学报第7 期上,这奠定了他在学界的地位,并 很快被聘任教于燕大。年谱很快就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巨大震动,极大地破 除了时人对于康有为等人的“新学伪经 说的迷信( 详见后文第三章) 。钱穆自 道“余撰刘向歆父子年谱,及去燕大,知故都各大学本都开设经学史及经学 通论诸课,都主康南海今文家言。余文出,各校经学课遂多在秋后停开 。 如果说刘向歆父子年谱的撰写是钱穆对于晚清今文家所散布的经学迷雾 的清算,那么不久之后,他的周官著作时代考( 原载民国二十一年六月燕 京学报第十一期) 则是对于传统的古文家所持的“周礼乃周公所作之政典 的观点的批判。直接促使钱穆写作此文的原因是年谱一文发表后。当时一些 人“都疑余主古文家言。及余暇,余返苏卅i ,遂于新年中撰周官著作时代考 一文 固。钱穆在此文中详细论证了周官一书当出于战国晚世( 详见第五章) , “谓其书乃刘歆伪造,则与谓其书出周公制作,同一无根”,“何休曾说:周官 乃六国阴谋之书。据今考论,与其谓周官乃周公所著,或刘歆伪造,均不 陈勇:钱穆传,北京:人民h 版社,2 0 0 1 年第一版,第4 9 页。 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7 年第一版,第6 7 7 9 页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二版,第1 5 3 页 回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2 版,第1 5 3 页。 1 0 上海大学硕f j 学位论文 如何氏之说遥为近情。 1 9 3 1 年钱穆转教北大后,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上古史 和“秦汉史 。钱 穆亲自编写秦汉史课程的讲义,上起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迄王莽之新政( 钱穆因 转而致力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撰写而未及东汉) ,至五十年代才在香港 以秦汉史的名义出版。钱穆此书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探讨西汉的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情况外,尤其注重西汉二百年间学术的发展变化情况,书中专设“文化 之西渐”、“学术之复兴”、“儒术与吏治 、“博士之增立”、“昭宣以下之学风 等节予以详细的阐述。钱穆指出汉初博士员数仍沿秦旧,且不限于儒生;尊儒复 古之风先发轫于河间,而非中朝( 河间、淮南以好儒术、讲文学而流誉中朝,为 武帝所忌,二王均不得其死,其书入汉廷,藏而不发,故世间未大行,钱穆据此 驳斥康有为,康氏以史记河间献王世家不提献王得古文诸经事而论证汉 书有关记载乃刘歆所伪) ;汉武立五经博士,实乃“尊六艺,后人以为仅是 “尊儒 则未得其实,而尊“六艺”的根本目的是要恢复古代的“王官学;汉 廷博士初不以一家一博士为限,而博士也不限于专治一经,某家博士之称乃后起, 经学分家而言师法起自石渠奏议之后,而所谓“章句”即是家学,是经师为求说 经之密、俾以应敌的产物;新莽之学术政治自有所本,是西汉中期以后学术潮 流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非一朝一夕凭几人之力改变所致,如符瑞源自董仲舒、 刘向、刘歆等人以灾异说春秋之讹变( 三人所尚虽不同,如仲舒治公羊、 向治毅梁、歆治左氏,但均以阴阳灾异比附春秋) ,逊位让贤之论则源 自眭孟、盖宽饶,而崇礼复古更化之议则自王吉、贡禹以下络绎不绝。故五十 年代钱穆的学生陶元珍说“师此稿,实多创见。国史大纲论述秦汉,有语焉 不详,不如此稿之畅竭者。复多绝未提及者。此二十年来,虽不断有关于秦汉史 之著述问世,然师此稿所创见,实多并世学人所未及。 牟宗三也说“近代中 国史学界颇多成就,例如讲殷周史以王国维为最好,讲秦汉史以钱宾四先生为最 好,隋唐史以陈寅恪为最好,宋史尚未见谁为最好,明清史则有孟心史,这都是 钱穆:岗官著作时代考,收入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1 年,第3 2 2 页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一二版,第7 8 8 5 页。 恸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二版,第9 4 9 6 页。 蛐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二版,第2 1 8 2 4 8 页。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二版,第2 3 5 2 4 6 页。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 0 0 5 年第二版,序苦第2 页。 l 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众所公认的。 三十年代钱穆在北大任教期间,其最重要的、也是用力做多的著作是中国 近三百年学术史,该书末尾第十四章“康长素附朱子襄、廖季平、谭复生 专 论康有为的思想和晚清今文经学,可视为对于刘向歆父子年谱的补充。书中 评论康氏的新学伪经考“推其意,不过谓乾、嘉以下段、王所治古音古义之 学,悉无当于治道世事耳。乃以牵涉于今古文家法,归罪于刘歆,若乾、嘉汉学 道源皆在歆,非无根不经之谭乎! 盖长素伪经考一书,亦非自创,而特剽窃 之于川人廖平。 圆“若康、廖之治经,皆先立一见,然后搅扰群书以就我,不 啻六经皆我注脚矣,此可谓之考证学中之陆、王。而考证遂陷绝境,不得不 坠地而尽矣。 1 9 3 4 年钱穆还曾以“公沙”的笔名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评夏曾佑 ( 中国古代史) 一文。钱穆指出:夏曾佑由于受了晚清今文学说的影响,故而 其著作中论述有关汉儒的章节存在不当之处,即“清代今文经学,极于康有为, 既不能发明孔子春秋,明夷、夏之防而主排满,又不能推说汉儒通三统之义, 劝清廷为让国;乃以保皇言变法。目王莽为攘窃,诬刘歆以作伪。全是廖平一派 强为经学今古分家之意见,并不能上窥西汉经儒之精义。夏书亦不免寻声逐影。 1 9 4 4 年钱穆又撰两汉博士家法考( 原载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第二卷 第一号) ,对于两汉博士官制度的起源和流变、家法与章句、“今古文之争 等汉 代经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作了专门的详细论述( 详见后文第四章) 。 五十年代钱穆在香港期间作孔子与春秋( 原载1 9 5 4 年1 月香港大学东方 文化研究院东方学报第一卷第一期) 一文。钱穆在此文中指出历来研究孔子 思想主要依据论语和春秋两书,但不同的时代侧重点不同,大抵两汉、 隋唐宋初和清代人们注重春秋,而宋明和民国以来人们更看重论语。实则 舍春秋无法探究孔子之真精神。汉代人犹重春秋。征之论语中孔子 。牟宗三:客观的了解与中国文化之再造当代新儒学国际研讨会主题讲演,见当代新儒学论文集憾 论篇,台北文津出版社1 9 9 1 年版,5 页,转引自陈勇:钱穆传,北京:人民 i j 版社,2 0 0 1 年第一版,第 8 8 页。 雷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7 年版,第7 1 2 页 钱穆:中固近三百年学术史( 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7 年版,第7 2 3 页 钱穆:评夏曾佑( 中国古代史) ,原载于1 9 3 4 年3 月3 1 日天津大公报图书副刊第2 0 期,引自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九) ,收入钱宾四先生全集( 第2 3 册) ,2 8 7 页。 1 2 上海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欲为“东周”等言论,可知西汉公羊学的确更接近孔子的真精神。在汉代人心目 中,春秋实际上同时具有两重性质。其中,西汉公羊家以“存三统、“张三 世”、“异内外 的所谓“三科九旨 说春秋,表明春秋一书的“百家言” 性质,故它在历史上开创了“百家言 之新风气;另一发面,汉代的政治要求新 的“王官学 的出现,故汉儒发挥孟子将孔子修春秋比作“天子之事 并同 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相提并论的传统,认为孔子修春秋“为汉制法”, 并将春秋之义运用到现实政治中去,故而从这一角度讲春秋在当时人们 心目中又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汉朝的新“王官书( “五经”中其余几部皆三代的旧 王官书) ,汉武尊“六艺 ,实则尊公羊春秋。而后世学术及社会政治形势之 演变导致孔子及春秋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的心目中形象和地位发生了变化。 如宋明理学家将孔子看成是类似释迦、老子的“教主 ,而清代的章学诚则仅将 其视为一“先师 ,春秋的地位也被周官或论语取代。 钱穆晚年定居台湾后,于1 9 7 4 年9 月至翌年夏在中国文化学院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快递运输服务协议
- 护理周实习心得体会5篇
- (合同知识)东清公路一合同段施组(四级)
- 服务员工作总结(32篇)
- 幼儿园语言课教案5篇
- 2024年教育机构校园场地租赁协议
- 专题08函数的图象-《2023年高考数学命题热点聚焦与扩展》
- 2024年搅拌站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 传声筒的科学教案7篇
- 公司员工年底总结汇报(3篇)
- Unit 1 You and M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安徽)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铝合金(OE)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全部教案
- 初中文言文及古诗
- 网上书店设计说明书-(含结构图、流程图和E-R图)
- 麟北煤矿数据中心技术方案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试题- Module1 Family and friends单元测试 牛津上海版(含答案及解析)
- 选择性必修二《Unit 3 Food and Culture》单元教学设计
- 农产品市场营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农业大学
- 人工智能的好处和坏处
-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22大类12万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