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
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目录TOC\o"1-1"\h\u一、电气 一、电气电气《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12.0.11的规定。落地式配电箱其底座周围未采取封闭措施《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1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应抬高,高出地面的高度室内不应低于50mm,室外不应低于200mm;其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4室外安装的落地式配电(控制)柜、箱的基础应高于地坪,周围排水应通畅,其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配电室的百页窗上未设置防禽网,挡鼠板。《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3.7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规定的IP3X级。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尚应采取防止雨、雪飘入的措施。《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2.4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房间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等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处进入室内的设施。温度计《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3.2电容器室、蓄电池室、配套有电子类温度敏感器件的高、低压配电室和控制室,应设置环境空气温度指示装置。配电室内有其他管路通过《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1.3配电室内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应有其他的管道通过。室内水、汽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应做等电位联结。配电屏上、下方及电缆沟内不应敷设水、汽管道。耐火等级和门《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3.1配电室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部分不应低于三级。当配电室与其他场所毗邻时,门的耐火等级应按两者中耐火等级高的确定。《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1.1变压器室、配电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配电室门。《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3.2配电室长度超过7m时,应设2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两端。当配电室双层布置时,楼上配电室的出口应至少设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配电室的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2.2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的双向弹簧门。防火门《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1.3民用建筑内变电所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2变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变电所位于单层建筑物内或多层建筑物的一层时,逼向其他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变电所位于地下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5变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6变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跨接《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1.1柜、台、箱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对于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金属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4mm²的黄绿色绝缘铜芯软导线连接,并应有标识。《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1.13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2.5当电气装置或电气装置某一部分发生故障后间接接触的保护电器不能满足自动切断电源的要求时,尚应在局部范围内将本规范第5.2.4条第1款所列可导电部分再做一次局部等电位联结,亦可将伸臂范围内能同时触及的两个可导电部分之间做辅助等电位联结。配电柜与周围间距《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4.6.2固定式开关柜靠墙布置时,柜后距离与墙净距离应大于0.05m,侧面与净墙距应大于0.2m。《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4.2.7、《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5《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4.6.2屋内配电装置距顶板的距离不宜小于1m;当有梁时,距梁底不宜小于0.8m。封堵《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1.5电缆敷设的防火封堵,应符合下列规定:1布线系统通过底板、墙壁、屋顶、天花板、隔墙等建筑构件时,其孔隙应按等同建筑构件耐火等级的规定封堵;车间配电箱接线不规范,未从底部箱体孔洞接入;《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1.15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均应在箱底的下底面。电缆沟未封闭。《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3.2.2电缆出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柜(盘)、台处以及管子管口处等做密封处理。《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2.9变电所、配电所位于室外地坪以下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位于室外地坪下的电缆进、出口和电缆保护管也应采取防水措施。配电楼前电车充电《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4.1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控制室内不应有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配电室配电柜门未关闭《国家电网公司电气安全工作规程》4.1.5进出配电设备室(箱)应随手关门,巡视完毕应上锁。《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6.1.4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3.7配电室的门、窗关闭应密合。配电箱地排和零排《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1.12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箱(盘)内配线应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应紧密、不伤线芯、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应相同,同一电器器件端子上的导线连接不应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应齐全;2箱(盘)内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3箱(盘)内宜分别设置中性导体(N)和保护接地导体(PE)汇流排,汇流排上同一端子不应连接不同回路的N或PE。《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10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箱体开孔应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应紧贴墙面,箱(盘)涂层应完整;2箱(盘)内回路编号应齐全,标识应正确;3箱(盘)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配电箱内有杂物,灰尘较多,控制回路无标识,孔洞未封堵《DLT5161.17-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3.0.21、配电箱内应干净、无杂物。2、控制回路标识应齐全、清晰。3、箱(板)多余孔洞封堵应严密配电箱、柜前有杂物遮挡,无操作空间。《DB37655-2011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5.1.2配电柜(箱)周围0.3m内不应堆放杂物。《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1.1一般条件下,用电产品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且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配电箱积尘《GB/T40248-202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8.8人员密集场所生产加工车间8.8.4应按操作规程定时清除电气设备及通风管道上的可燃粉尘、飞絮。《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6 箱(柜、板)上应无飞线,无积尘、无油污、无烧损、箱(柜)内无杂物。配电箱内控制开关无名称标识。《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6柜、屏、台、箱、盘上的标识器件标明被控设备编号及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绝缘隔板、断路器隔弧罩缺失《DB37/655-2011建筑物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第5.1.14、5.1.11低压电气设备的灭弧装置,如灭弧栅、灭弧触头、灭弧罩、灭弧用绝缘板应完好无损。《GB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4.0.2低压断路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压断路器的飞弧距离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2低压断路器主回路接线端配套绝缘隔板应安装牢固;3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2.0.1变电所的所址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未设灭火器《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5.0.3变配电室内应配置适用于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变配电室内应设置应急照明。未设照明灯《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室内工作及相关辅助场所,均应设置正常照明。配电室应急照明《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10.3.3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600V以上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规范《DL5027-201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F.3.1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600V以下的带电类火灾,以及仪器仪表、图书档案等要求不留残迹、不污损被保护物的场所,不适用于固体火灾、金属火灾和自身含有供氧源的化合物火灾,若扑灭600V以上的电气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为-10℃~55℃。《GB26859-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本标准适用于具有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发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具有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输电、变电和配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具有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用电单位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其他电力企业和用电单位也可参考使用。操作机械传动的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时,应戴绝缘手套。没有机械传动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和跌落式熔断器,应使用绝缘棒进行操作。更换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熔丝,应先将低压刀闸和高压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拉开装卸跌落式熔断器熔管时,应使用绝缘棒。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应使用有防雨罩的绝缘棒,并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绝缘手套未检测。车间配电柜前配备令克杆未检验;《DL/T878-2021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试验导则》6.6带电作业绝缘工具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和机械强度试验,其试验周期为: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一年一次;检查性试验一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机械强度试验:每年一次。《GB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9.4.5带电作业工器具应按规定定期进行试验(绝缘杆1年、绝缘靴、绝缘手套半年)。断路器未在配电箱内《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7.2.1电源可采用电缆埋地或架空进线,进线处应设置电源箱,箱内应设置总开关电器;电源箱宜设在室内,当设在室外时,应选用室外型箱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GB19517-2023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5.2产品的结构、外壳或护罩等,或其在封闭的电气作业场中时,均不会产生意外接触带电部分的危险。外壳、护罩等部件只允许用工具拆卸或打开。《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1.2标称电压超过交流方均根值25V容易被触及的裸带电体,应设置遮栏或外护物。配电箱无盖板。《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箱柜应有可靠的屏护。户外配电箱防护等级《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6.3.5户外安装的配电箱应使用户外型,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本规范附录A外防护等级IP44,门内操作面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1。《GB15606-2008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8木工车间的电气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车间开关设在木板上《DB37655-2011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9.1.6插座、开关若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或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的保护措施。《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1.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方可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金属电器安装板与金属箱体应做电气连接。配电箱采用木板制作《DB37655-2011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5.1.1配电柜(箱)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制作。《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8.1.7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3金属占有系数大及高温环境的配电箱(柜、板)应选择防护式,且用金属材料制作。车间两处配电柜后侧未设柜门。《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配电箱(柜、板)的设置应通风、防尘、防飞溅、防雨水、防油污、防小动物。使用闸刀开关发改委令第2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有带电体明露。《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7.3检修后的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应证明其安全性能符合正常使用要求。不合格的用电产品不得投入使用,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在明显位置予以标识。用电产品拆除时,应对原来的电源端作妥善处理,不应使任何可能带电的导电部分外露。《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配电板面板后和箱柜以外禁止有裸导体或接头裸露。《GB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4.0.3低压断路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线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2裸露在箱体外部且易触及的导线端子应加绝缘保护。配电箱上无安全警示标志。干式变压器未设置“高压危险”安全标志《GB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7.1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GB/T2893.5-2020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5部分:安全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5.1.1在目标场所内,根据相关法律和规章的要求或安全生产的规定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应优先设置。其他安全标志的使用应基于风险评估进行判断,风险评估可以识别和确定目标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源类别以及与每个危险源相关联的具体风险。房顶有渗水痕迹《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1.2配电线路的敷设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2)应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水的侵入或因进入固体物带来的损害。《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4.2.6配电室通道上方裸带电体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5m,当低于2.5m时,应设置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的规定的IP××B级或IP2×级的遮拦或外护物,遮拦或外护物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2m。变压器围栏《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4.2.2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的变压器四周应设高度不低于1.8m的固定围栏或围墙,变压器外廓与围栏或围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8m,变压器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3m。油重小于1000kg的相邻油浸变压器外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m;油重1000kg~2500kg的相邻油浸变压器外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3.0m;油重大于2500kg的相邻油浸变压器外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防火墙。《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4.2.5设置在变电所内的非封闭式干式变压器,应装设高度不低于1.8m的固定围栏,围栏网孔不应大于40mm×40mm。变压器的外廓与围栏的净距不宜小于0.6m,变压器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m。《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5.4.8《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5.5.3贮油设施内应铺设软石层,卵石层厚度不应小于250mm,卵石直径为50—80mm。《GB/T14542-2017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6.1.3应按照下列原则进行检验:a)在表5中所规定的周期内应定期地进行性能检验,除非制造厂商另有规定。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未使用可靠漏电保护《GB/T3787-20175.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在一般场所使用I类工具,还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其中剩余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的要求见GB3883.1-2014的规定。《GB/T3883.1-2014手持式、可移式电动工具和园林工具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气安全1)电动工具插头必须与插座相配。绝不能以任何方式改装插头,需接地的电动工具不能使用任何转换插头。6)如果无法避免在潮湿环境中操作电动工具,应使用带有剩余电流装置(RCD)保护的电源。屋内电缆与管道间距《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6.10在屋内架空明敷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15m;当净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该段两端向外延伸大于等于0.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在有腐蚀性介质的房屋内明敷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出线保护《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5箱(柜)关闭严密;进出线弯曲半径应符合本标准,出线应受到保护,严禁承受外力;线路压接紧固、不得扭接、松动。《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2.20有金属槽盒引出的线路,可采用金属导线、塑料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金属软导管或电缆等布线方式。导线在引出部分应有防止损伤的措施。电缆线绝缘皮破损;《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1.2电气线路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配电箱内接线不规范《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9柜、台、箱、盘面板上的电器连接导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导线应采用多芯铜芯绝缘软导线,敷设长度应留有适当裕量;2线束宜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保护层;3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不松散、不断股,其端部可采用不开口的终端端子或搪锡;4可转动部位的两端应采用卡子固定。《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5.3.4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12.5.8铝导体不应作为埋设于土壤中的接地极和接地连接导体(线)。《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1.8严禁利用金属软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为接地线。接地体埋深《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2.1接地网的埋设深度与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规定时,接地极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0.8m;水平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5m,垂直接地极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极意思就是接地极是水平放置的,垂直接地极意思就是接地极是垂直放置的。接地体的埋深主要跟冻土层和气候干燥程度有关,详见《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4.3)垂直接地极敷设不符合要求《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4.3人工钢质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米。(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5.4.4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电气接地。《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0.4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1电气设备的金属底座、框架及外壳和传动装置。2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3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4互感器的二次绕组。5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的金属框架和底座。6电力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头盒、终端头和金属保护管及二次电缆的屏蔽层。7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8变电站(换流站)构、支架。9装有架空地结或电气设备的电力线路杆塔。10配电装置的金属遮栏。11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4.12.7低压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应通过电源的PE线接至装置内设的PE排接地。《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4.3.7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装置中,下列部位应采用专门敷设的接地导体(线)接地:1)发电机机座或外壳,出线柜、中性点柜的金属底座和外壳,封闭母线的外壳;2)110kV及以上钢筋混凝土构件支座上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3)箱式变电站和环网柜的金属箱体;4)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5)变压器、发电机和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所接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提供感性电流的部分、接地电抗器、电阻器或变压器等的接地端子;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接地母线、接地端子;7)避雷器,避雷针和地线等的接地端子。3.2.2附属于高压电气装置和电力生产设施的二次设备等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架构上,且保证电气接触良好的设备。《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5.5.3按照《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环境中仍需要接地。接地线不应采用缠绕方式。《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1.2保护接地线应采用焊接、压接、螺栓联结或其他可靠方法联结,严禁缠绕或挂钩。电缆线中的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只能用作保护接地线。《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3.6采用金属绞线作接地线引下时,宜采用压接端子与接地极连接。接地排颜色《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2.7明敷接地线,在导体的全长度或区间段及每个连接部位附近的表面,应涂以15mm~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标识。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GB50944-2013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13.3.3防静电接地应严格按设计或技术要求连接(图13.3.3),接地系统宜采用镀锌扁钢或裸铜导线(带),有绝缘外皮时,外皮颜色应为黄绿相间。接地螺栓生锈《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2.3接地线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的措施。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4.2.2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配电柜内地排的压接线《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7.0.9盘、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连接线、电缆铠装及屏蔽接地线应用黄绿绝缘多股接地铜导线与接地铜排相连。电缆铠装的接地线截面宜与芯线截面相同,且不应小于4mm2,电缆屏蔽层的接地线截面面积应大于屏蔽层截面面积的2倍。当接地线较多时,可将不超过6根的接地线同压一接线鼻子,且应与接地铜排可靠连接。同一压接点压接的导线数量多于两条,不符合规范要求《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2.2条:导线与设备或器具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5每个设备或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导线或2个导线端子。《SH/T3081-2019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6.3.5接地系统的各种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各种接地导线与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总板的连接应采用镀锡铜接线片和镀锌钢质螺栓压接,并应有防松件,同一压接点压接的导线数量不应多于两条。搭接要求《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1.2、《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3.4接地线、接地极采用电弧焊连接时应采用搭接焊缝,其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扁钢应为其宽度的2倍且不得少于3个棱边焊接。2圆钢应为其直径的6倍。3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4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由钢带或钢带弯成的卡子与钢管或角钢焊接。《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1.1.1金属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与保护导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梯架、托盘和槽盒全长不大于30m时,不应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全长大于30m时,每隔20m~30m应增加一个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接地。2非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连接板的两端应跨接保护联结导体,保护联结导体的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3镀锌梯架、托盘和槽盒本体之间不跨接保护联结导体时,连接板每端不应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3.1.7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准串联接地。《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4.2.9电气装置的接地必须单独与接地母线或接地网相连接,严禁在一条接地线中串接两个及两个以上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12.4.4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不得用作保护接地导体(PE)的串联过渡接点。《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1.7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接地相连,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穿管,线缆高度《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1.3塑料护套线在室内沿建筑物表面水平敷设高度距地面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时距地面高度1.8m以下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2.1正常环境的屋内场所除建筑物顶棚及地沟内外,可采用直敷布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敷布线应采用护套绝缘导线,其截面积不宜大于6mm2;2护套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7.2.1的规定;水平敷设:屋内2.5米,屋外2.7米垂直敷设:屋内1.8米,屋外2.7米3当导线垂直敷设时,距离地面低于1.8m段的导线,应用导管保护;4导线与接地导体及不发热的管道紧贴交叉时,应用绝缘管保护;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应用钢管保护;5不应将导线直接埋入墙壁、顶棚的抹灰层内。《GB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2.1直埋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时,要采取防护措施。《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6.8无铠装的电缆在屋内明敷,除明敷在电气专用房间外,水平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时,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止电缆机械损伤的措施。《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2.7对金属导管、金属槽盒有严重腐蚀的场所,不宜采用金属导管、金属槽盒布线。《GA1131-2014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8.6室内储存场所内敷设的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或难燃硬塑料管保护。不应随意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第四十条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临时用电线挂在护栏上,敷设在地面上《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7.1.2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7.2.3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受力《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2.1电缆头应可靠固定,不应使电器元器件或设备端子承受额外应力。《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1.1配电线路的敷设应符合下列条件:4能承受安装期间或运行中布线可能遭受的其他应力和导线的自重。临时电源线在地面敷设,未采取防机械伤害措施;《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3.1.3当电缆敷设存在可能受到机械外力损伤、振动、浸水及腐蚀性或污染物质等损害时,应采取防护措施。《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1.1带电部分应全部用绝缘层覆盖,其绝缘层应能长期承受在运行中遇到的机械、化学、电气及热的各种不利影响。7.1.2配电线路的敷设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由外部热源产生的热效应带来的损害;2应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水的侵入或因进入固体物带来的损害;3应防止外部的机械性损害;4在有大量灰尘的场所,应避免由于灰尘聚集在布线上对散热带来的影响;5应避免由于强烈日光辐射带来的损害;6应避免腐蚀或污染物存在的场所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7应避免有植物和(或)霉菌衍生存在的场所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8应避免有动物的情况对布线系统带来的损害。线缆杂乱《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3.2.2电缆敷设排列整齐,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两端、转弯两侧及每隔5-10m处设固定点。《GB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6.1.17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及时装设标识牌。《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不得采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6.9屋内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除敷设在托盘、梯架和槽盒内外,电缆之间的静距离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6.38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7.2.11金属导管和金属槽盒敷设时,应与其他管道的平行净距离不小于0.1m。未使用插头与插座进行接线。《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1.3插头与插座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座的保护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单独与保护接地线可靠连接,不得在插头(座)内将保护接地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插座回路未设漏电保护器《GB/T13955-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与运行》4.4.1末端保护下列设备和场所应安装末端保护RCD:a)属于Ⅰ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注释:参照GB/T17045,电气产品分为四类。其中Ⅰ类产品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设备的基本绝缘,而且还应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该措施是将可能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线或TT系统的独立接地装置联接起来,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带有危险电压。);b)工业生产用的电气设备;c)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d)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e)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f)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g)游泳池、喷水池、浴室、浴池的电气设备(注释:指相关规定属于应安装保护装置区域内的电气设备。);h)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i)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医用电气设备(注释:指GB/T9706.1-2007中H类医用设备。);j)农业生产用的电气设备;k)水产品加工用电;l)其他需要安装RCD的场所。4.4.2线路保护低压配电线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二级或三级保护时,在电源端、负荷群首端或线路末端(农业生产设备的电源配电箱)安装RCD。穿管未进行封堵。《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范》.7电气设备多余的电缆引入口应用适合于相关防爆型式的堵塞元件进行堵封。除本质安全设备外,堵塞元件应使用专用工具才能拆卸。.7不使用的线孔,应用适合于相关防爆型式的堵塞元件进行堵封。(危险场所)电缆桥架上部缺电缆盖板。《GB50217-201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6.2.7电缆桥架型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需屏蔽外部的电气干扰时,应选用无孔金属托盘加实体盖板;2在易燃粉尘场所,宜选用梯架,每一层桥架应设置实体盖板;3高温、腐蚀性液体或油的溅落等需防护场所,宜选用有孔托盘,每一层桥架应设置实体盖板;4需因地制宜组装时,可选用组装式托盘;5除本条第1款~第4款规定的情况外,宜选用梯架。配电箱无铭牌标志。《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4用电产品应具有符合规定的铭牌或标志,以满足安全、使用和维护的要求。变压器室通风窗采用可燃材料。《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6.1.4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6.2.1地上变电所宜设自然采光窗。除变电所周围设有1.8m高的围墙或围栏外,高压配电室窗户的底边距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8m,当高度小于1.8m时,窗户应采用不易破碎的透光材料或加装格栅;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采光窗。配电装置无相色或错误。《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2.0.2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可按面对出线,自左至右、由远而近、从上到下的顺序,相序排列为A、B、C。对屋内硬导体及屋外母线桥应有相色标志,A、B、C相色标志应分别为黄、绿、红三色。自备发电机未与电网隔离。《GB/T13869-2017用电安全导则》5.2.2自备发电装置应有措施保证与供电电网隔离,并满足用电产品的正常使用要求;不得擅自并入电网。
二、起重起重检验《TSG51-2023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6.4.2检验周期(1)塔式起重机、升降机、流动式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每年1次;(2)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每2年1次;《TSGZ6001-20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附件J1从事起重机械司索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地面操作人员和遥控操作人员、桅杆式起重机和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司机不需要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使用单位可参照本大纲的内容,对相关人员的从业能力进行培训和管理。汽车吊、随车吊2014版《特种设备目录》中,删除了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驾驶人员不需要取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证书,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的吊装作业也不需要吊装指挥。根据《目录》,流动式起重机分为:轮胎式起重机、履带吊起重机、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和轮胎式起重机是两个概念。汽车起重机是安装在通用或专用的汽车底盘上,车轿多数采用弹性悬挂。上下车采用两个驾驶室。而轮胎起重机使用特制的运行底盘,车桥为刚性悬挂,可以吊载行驶,上下车采用同一个驾驶室。)钢丝绳绳卡少于三个《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钢丝绳端部的固定和连接用绳夹连接时,钢丝绳夹夹座应在受力绳头一边,每两个钢丝绳夹的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6倍,钢丝绳夹最少数量3组(钢丝绳公称直径≤19mm)。《GB5976-2006钢丝绳夹》附录A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mm。《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1.26建筑起重机械钢丝绳采用编结固接时,编结部分的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0倍,并不应小于300mm,其编结部分应用细钢丝捆扎。当采用绳卡固接时,与钢丝绳直径匹配的绳卡数量应符合表4.1.26的规定,绳卡间距应是6倍-7倍钢丝绳直径,最后一个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mm。绳卡滑鞍(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形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次紧固,并宜拧紧到使尾端钢丝绳受压处直径高度压扁1/3。作业中应经常检查紧固情况。单梁起重机钢丝绳脱出滑轮。《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脱出绳槽的装置或结构。《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钢丝绳在卷筒上应能按顺序整齐排列。只缠绕一层钢丝绳的卷筒,应作出绳槽。用于多层缠绕的卷筒,应采用适用的排绳装置或便于钢丝绳自动转层缠绕的凸缘导板结构等措施。多层缠绕的卷筒,应有防止钢丝绳从卷筒端部滑落的凸缘。当钢丝全部缠绕在卷筒后,边缘应超出最外面一层钢丝绳,超出的高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对塔式起重机是钢丝绳直径的2倍)电动葫芦上升限位器缺失。《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9.2.1起升机构均应装设起升高度限制器。车间起重机吊钩未设防脱钩装置。《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6应设置防脱钩装置,且有效。《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当使用条件或操作方法会导致重物意外脱钩时,应采用防脱绳带闭锁装置的吊钩。2吨电动葫芦未设超载限制器《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9.3.1对于动力驱动的1t及以上无倾覆危险的起重机械应装设起重量限制器。未设限重标识《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10.1.1起重机械应有标记、标牌、安全标志。额定起重量应永久性标明。《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1明显部位应标注额定起重量、检验合格证和设备编号等标识。未提供检验报告,未进行备案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四号第33条应设置特种设备登记标志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国务院令第549号修订)第二十五条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室外龙门吊无锁轨装置。《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9.9.5夹轨器等制动装置和锚定装置应能与运行机构联锁。现场未设置“吨位”“吊装物下禁止站人”标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单梁电动葫芦大车缓冲器缺失。《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9.2.10在轨道上运行的起重机的运行机构、起重小车的运行机构及起重机的变幅机构等均应装设缓冲器或缓冲装置。起重机轨道两端未设限位装置。《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9.2.2起重机和起重小车应在每个运行方向装设运行行程限位器,在达到设计规定的极限位置时自动切断前进方向的动力源。起重机轨道未设端部止挡。《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9.2.10轨道端部止挡装置应牢固可靠,防止起重机脱轨。起重机吊钩磨损量超标。《GB/T10051.3-2010起重吊钩第3部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3.2.3吊钩的磨损量不应超过基本尺寸的5%,否则吊钩应报废。起重机之间未设防碰撞装置。《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9.2.9当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起重机械或起重小车运行在同一轨道上时,应装设防碰撞装置,在发生碰撞的任何情况下,司机室内的减速度不应超过5m/s2。起重机未设通电指示灯。《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8.10.3起重机应有指示总电源分合状况的信号,必要时还应设置故障信号或报警信号。信号指示应设置在司机或有关人员、视力、听力所及的地方。《TSG51-2023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起重机械应当由专用馈电线供电,有触电危险的供电主滑触线应当涂有安全色,并且在适当的位置装设安全警示标志或者带电状态的指示灯。钢丝绳报废标准《GB/T5972-2009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3.5.3绳端或其邻近的断丝,尽管数量很少但表明该处的应力很大,可能是绳端不正确地安装所致,应查明损坏的原因。为了继续使用,若剩余的长度足够,应将钢丝绳截短(截去绳端断丝部位)再造终端。否则,钢丝绳应报废。3.5.4如断丝紧靠在一起形成局部聚集,则钢丝绳应报废。3.5.6如果整支绳股发生断裂,钢丝绳应立即报废。3.5.7由于绳芯的损坏引起钢丝绳直径减小的主要原因如下:内部的磨损和钢丝压痕;钢丝绳中各绳股和钢丝之间的摩擦引起的内部磨损,特别是当其受弯曲时尤甚;纤维绳芯的损坏;钢芯的断裂;阻旋转钢丝绳中内层股的断裂。如果这些因素引起阻旋转钢丝绳实测直径比钢丝绳公称直径减小3%或其他类型的钢丝绳减小10%,即使没有可见断丝,钢丝绳也应报废。3.5.8磨损使钢丝绳的横截面积减少从而降低钢丝绳的强度,如果由于外部的磨损使钢丝绳的实际直径比其公称直径减少7%或更多时,即使无可见断丝,也应报废。钢丝绳编结长度不足30cm《GB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4.2.1用编结连接时,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并且不小于300mm。连接强度不应小于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75%。吊钩防爆《GA1131-2014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7.4储存危险物品和可燃物质的室内储存场所,设有吊装机械设备的金属钩爪及其他操作工具的,应采用不易产生火花的金属材料制造,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
三、叉车、场内车辆叉车、场内车辆叉车未使用阻火器。《GA1131—2014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7.3进入丙类物品室内储存场所的电瓶车、铲车和其他能产生火花的装卸设备应安装防止火花溅出的安全装置。《GB4387-2008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6.4.7进入易燃易爆区域的机动车辆,必须装设火星熄火器(阻火器)TSG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第一百三十条:以下放空或者排气管道上应当设置放空阻火器:(三)爆炸危险场所内的内燃发动机的排气管道。《AQ4228-2012木材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范》10.13出入存在可燃木粉尘场所的车辆应安装阻火器。《AQ4232-2013塑料生产系统防尘防爆规范》9.7出入存在可燃塑料粉尘场所的车辆应安装阻火器。《GB13365-2005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7熄灭器器身上应有以下标志:a)熄灭器类型;b)熄灭器适用的车型;c)生产厂名和商标;d)生产日期。阻火器(火花熄灭器)年限《GB13365-2005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8熄灭器应按照其设计类型和适用车型正确使用。长期配装型熄灭器的使用期限不应超过1年,临时配装型熄灭器的使用期限不应超过2年,若发现异常应提前报废。防爆叉车《GA1131—2014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7.3汽车、拖拉机不应进入甲、乙、丙类物品的室内储存场所。进入甲、乙类物品室内储存场所的电瓶车、铲车应为防爆型;《GB18265-2019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技术基本要求》4.3.1危险化学品库房内的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应按GB50058的规定执行。危险化学品库房爆炸危险环境内使用的电瓶车、铲车等作业工具应符合防爆要求。现场使用租赁叉车,未提供叉车及司机的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第4号)第三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三十日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第四十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叉车后视镜缺失。《TSG81—202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坐驾式平衡重式叉车和侧面式叉车应当设置前照灯、制动灯、转向灯等照明和信号装置,其他叉车根据使用工况设置照明和信号装置。《TSG81—202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一般要求(1)乘驾式叉车和观光车辆应当设置由司机控制、能够发出清晰声响的警示装置(至少包括喇叭、倒车蜂鸣器),其中,设计为司机侧站或者侧坐驾驶的叉车可不设置倒车蜂鸣器;(2)观光车辆应当在左右各设置一面后视镜,坐驾式平衡重式叉车和侧面式叉车应当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后视镜。如果采用摄像显示装置代替后视镜,应当能满足后视镜的同等功能:(3)前风窗玻璃应当设置刮水器,刮水器应当可靠有效,且关闭时刮片能自动返回初始位置。《TSG81—202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1)额定起重量不大于10000kg的坐驾平衡重式叉车和坐驾侧面式叉车(单侧)应当配备司机防护约束装置,如配备安全带,应当符合GB/T26948.1《工业车辆驾驶员约束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腰部安全带》的要求;观光车辆的每位乘客应该有安全带。《TSG81—202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最大起升高度大于1800mm的乘驾式叉车应当安装符合GB/T5143《工业车辆护顶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要求的护顶架;《GB/T36507-2018工业车辆使用操作与维护安全规范》如果工业车辆装备的护顶架是可拆卸的,则在护顶架拆卸后工业车辆的起升高度不应大于1800mm。《TSG81—202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在用叉车的定期检验每2年1次;在用非公路用旅观光车辆的定期检验每年1次。《GB/T36507-2018工业车辆使用操作与维护安全规范》3工业车辆运行时,载荷或载荷搬运装置应保持在足以通过道路表面和局部障碍物的最低运行高度(除越野叉车外,一般起升高度不大于300mm),若有可能,后倾载荷,缩回门架/货叉(适用于前移式叉车)。除了堆垛作业外,不得起升载荷。此规定不适用于可带起升载荷运行的工业车辆。《GB/T36507-2018工业车辆使用操作与维护安全规范》5.1.3在接近电动工业车辆的蓄电池时不得吸烟及使用明火。在停放准备充电的工业车辆和充电器的区域内,至少2m的距离内不应存放有易燃材料和能产生火花的设备。《GB/T16178-2011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蓄电池车的紧急断电装置应为机械式的,且设置在司机易于操作的位置。《GB/T16178-2011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货叉不应有裂纹,如货叉表面有裂纹,应停止使用。货叉两叉尖高度差不应超过水平段长度的3%。货叉水平段和垂直段的厚度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值的10%。起重链条的安全系数不应低于5,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值的5%。《GB11984-2008氯气安全规程》8.1.3充装量为100kg、500kg和1000kg的气装时应采用起重机械,起重量应大于重瓶重量的一倍以上,并挂钩牢固。不应使用叉车装卸。
四、焊机、气瓶及充装焊机、气瓶及充装氧气乙炔气瓶胶管无色差区分《GB/T2550-2016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10.2氧气:蓝色;乙炔和其他可燃性气体:红色。橡胶软管老化开裂。《GB/T2550-2016气体焊接设备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7.2内衬层和外敷层应厚度均匀,无气孔、砂眼和其他缺陷。《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10.3禁止使用泄漏、烧坏、磨损、老化或有其他缺陷的软管。《GB/T50484—2019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9.3.11输送氧气、乙炔的胶管应用不同颜色区分,胶管不得鼓泡、破裂,胶管接头应采用管卡固定,连接要严密,不得漏气。喉箍固定《GB/T41861-2022气焊设备焊接、切割及相关工艺设备用软管组件》4.3接头芯应与软管相匹配,并通过软管卡箍紧固。《GB/T50484—2019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9.3.11输送氧气、乙炔的胶管应用不同颜色区分,胶管不得鼓泡、破裂,胶管接头应采用管卡固定,连接要严密,不得漏气。软管和线缆绞在一起《GB26164.1-2010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14.6.7禁止把乙炔及氧气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不应将重的或热的物体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放在运输通道上,不准把软管和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乙炔瓶卧放《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1溶解气体气瓶不允许卧放使用瓶阀扳手不在瓶阀上《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气瓶本体.1瓶体漆色、字样应清晰,且符合GB7144的规定.2瓶体外观应无缺陷,无机械性损伤,无严重腐蚀、灼痕。.3瓶帽、瓶阀、防震圈、爆破片、易熔合金塞等安全附件应齐全、完好。气瓶存放《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1气瓶应储存于专用库房内,并有足够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2存放可燃气体气瓶和助燃气体气瓶的库房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其门窗的开向以及电器线路应符合防爆要求;库房外应设置禁火标志;消防器材的配备应符合GB50140的规定。.3可燃气体气瓶和助燃气体气瓶不允许同库存放。.4空、实瓶应分开存放,在用气瓶和备用气瓶应分开存放,并设置防倾倒措施。乙炔瓶未装回火器《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6气瓶减压器的压力表应定期校验,乙炔瓶工作时应安装回火防止器。车间氧气瓶和液化气瓶放在同一推车上,气瓶未设置防震圈;《GB/T50484—2019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9.3.12气瓶应存放在指定专用棚内并悬挂警示标识,氧气瓶、乙炔气瓶或易燃气瓶不得混放。装卸气瓶时不得摔、抛和碰撞。无保护帽、防震圈的气瓶不得搬运或装车。气瓶颜色、标识、名称《GB/T7144-2016气瓶颜色标志》5.1.4立式气瓶的充装气体名称应按瓶的环向横列于约为瓶高的3/4处,充装单位名称应按气瓶的轴向竖列于气体名称居中的下方或旋转180°的瓶体表面。气瓶受热《GB/T34525-2017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9.2气瓶操作人员应保证气瓶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使用,防止气瓶意外受热:a)不应将气瓶靠近热源。安放气瓶的地点周围10m范围内,不应进行有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高空作业时,此距离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距离);b)气瓶在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气瓶在烈日下暴晒;c)瓶阀冻结时,应把气瓶移到较温暖的地方,用温水或温度不超过40℃的热源解冻。气瓶压力表破损《GB/T34525-2017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8.1.1气瓶入库前,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检查内容至少应包括a)气瓶应由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b)进口气瓶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认可c)入库的气体应与气瓶制造钢印标志中充装气体名称或化学分子式相一致d)根据GB/T16804规定制作的警示标签上印有的瓶装气体的名称及化学分子式应与气瓶钢印标志一致e)应认真仔细检查瓶阀出气口的螺纹与所装气体所规定的螺纹型式应相符,防错装接头各零件应灵活好用f)气瓶外表面的颜色标志应符合GB/T7144的规定,且清晰易认g)气瓶外表面应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及其他严重外部损伤缺陷h)气瓶应在规定的检验有效使用期内i)气瓶的安全附件应齐全,应在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内并符合安全要求j)氧气或其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其瓶体、瓶阀不应沾染油脂或其他可燃物建筑工地气瓶要求。《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19.37气瓶1)气瓶使用时必须安装减压器,乙炔瓶应安装回火防止器,并应灵敏可靠;2)气瓶间安全距离不应小于5m,与明火安全距离不应小于10m;3)气瓶应设置防震圈、防护帽,并应按规定存放。《GB30871-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5.2.13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不应卧放使用;气瓶与乙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点间距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防晒和防倾倒措施;乙炔瓶应安装防回火装置。气瓶无防倾倒措施《GB/T34525-2017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8.2.4气瓶入库后,应将气瓶加以固定,防止气瓶倾倒。《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4空、实瓶应分开存放,在用气瓶和备用气瓶应分开存放,并设置防倾倒措施。气瓶运输《GB16912-2008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10.2.2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要求:a运输工具上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b应配戴好瓶帽、防震圈(集装气瓶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滑、滚碰;c气瓶吊装应采用防滑落的专用器具进行;d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准同车(厢)运输,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或与瓶内气体起化学反应的物品,不准与氧气瓶一起运输;e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善固定。卧放时,头部朝向一方,垛高不准超过车厢高度,且不超过五层;立放时,车厢高度应在瓶高的2/3以上。《GB/T34525-2017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7.1.3不得使用卡车或叉车搬运气瓶,叉车运输时必须将气瓶装入容器或篮内。《JT618-2004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装车时要旋紧瓶帽,注意保护气瓶阀门,防止撞坏。车下人员须待车上人员将气瓶放置妥当后,才能继续往车上装瓶。在同一车厢内不准有两人以上同时单独往车上装瓶。气瓶应尽量采用直立运输,直立气瓶高出栏板部分不得大于气瓶高度的四分之一。不允许纵向水平装载气瓶。水平放置的气瓶均应横向平放,瓶口朝向应统一;水平放置最上层气瓶不得超过车厢栏板高度。妥善固定瓶体,防止气瓶窜动、滚动,保证装载平衡。卸车时,要在气瓶落地点铺上铅垫或橡皮垫;应逐个卸车,严禁溜放。装卸作业时,不要把阀门对准人身,注意防止气瓶安全帽脱落,气瓶应直立转动,不准脱手滚瓶或传接,气瓶直立放置时应稳妥牢靠。装运大型气瓶(盛装净重在0.5t以上的)或气瓶集装架(格)时,气瓶与气瓶、集装架与集装架之间需填牢填充物,在车厢后栏板与气瓶空隙处应有固定支撑物,并用紧绳器紧固,严防气瓶滚动,重瓶不准多层装载。装卸有毒气体时,应预先采取相应的防毒措施。装货时,漏气气瓶、严重破损瓶(报废瓶)、异型瓶不准装车。收回漏气气瓶时,漏气气瓶应装在车厢的后部,不得靠近驾驶室。0装卸氧气瓶时,工作服、手套和装卸工具、机具上不得沾有油脂;装卸氧气瓶的机具应采用氧溶性润滑剂,并应装有防止产生火花的防护装置;不得使用电磁起重机搬运。库内搬运氧气瓶应采用带有橡胶车轮的专用小车,小车上固定氧气瓶的槽、架也要注意不产生静电。充装站人员配置《GB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5.1充装站应配备工程师技术职称以上(含工程师)的专职安全生产技术负责人。5.2充装站应配备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并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5.3充装站应配备初中或中以上文化度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和地级或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气瓶检查员。5.4充装站应配备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和地市级或地市级以上质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气瓶充装人员且每工作班不得少于两名。5.5充装站应配备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人员。《TSG23—2021气瓶安全技术规程》高(低)压液化气体充装衡器应当装设有超装警报或者自动切断气源的装置。(压缩气体充装不需要)8.7.2禁止将移动式压力容器内的气体直接对气瓶进行倒装或者将气瓶内的气体直接对其他气瓶进行倒装。《GB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8.3液化气体充装站应配备有与充装接头数量相等的计量器。复检与充装的计量衡器应分开使用。配备的计量衡器应达到下列要求:a)计量衡器的最大称量值不得大于所充气瓶实重(包括自重与装液重量)的3倍,且不小于1.5倍。b)固定式电子计量衡器的精度应符合GB7723规定的3级等级要求。液化石油气、液氯和液氨气体充装站应配备具有在超装时自动切断功能的计量衡器。8.4深冷液体加压气化充瓶装置中,气化器的出口温度低于-30℃及超压时应有系统报警及联锁停泵装置。气体充装《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C3.4.2专用的充装台(线)和充装装置的配置(1)装卸用管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技术及安全要求;(2)装卸用管与移动式压力容器有可靠的连接方式;(3)具有防止装卸用管拉脱的联锁保护装置或者措施;(4)所选用装卸用管的材料应当与充装介质相容;(5)充装冷冻液化气体的装卸用管以及紧固件的材料,应当能够满足低温性能要求,禁止使用软管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6)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充装系统,应当具有处理充装前置换介质的措施及充装后密闭回收介质的设施,并且符合有关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毒性气体充装《GB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7.7充装毒性气体的充装站还应具备以下安全设施:a厂房内除设置一般机械通风外,还应备有事故排风装置。对排出含有大量有毒气体的空气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符合GBZ1中有关规定的要求。b盛贮剧毒液化气体的容器应设置在室内,并设有可在容器四周形成水幕用以制止突发性事故而造成毒性气浪的给水装置。c充装剧毒液化气体的充装站,应配置在充装同时可防止气体溢出的负压操作系统。7.8充装毒性气体和乙炔的充装站,应设有回收或处理瓶内余气的设备和装置,不得向大气排放。液化石油气体充装站应设有残液倒空和回收装置。还应有新瓶抽真空设施,抽真空设施应保证新瓶真空度能抽至80kPa以上。《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C3.4.1基本条件(5)充装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充装区域,应当具有监视录像系统;(10)充装有毒介质,应当装设泄漏介质处理装置;液氯充装单位应当配备碱液喷淋装置、液氨充装单位应当配备水喷淋装置等;(11)充装易燃、易爆介质,应当有符合消防要求的水源和消防设施;《GB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7.9乙炔充气汇流排每排的进口管上应设置一只主截止阀,在充气汇流排各分配接口处应设置分配截止阀,应一瓶一阀。在充气汇流排的末端应设有通向乙炔低压系统的回流管,回流管道上应设截止阀。乙炔高压软管应能抗乙炔、溶剂的腐蚀,不得选用能导致燃烧、爆炸的材料,其内径应小于或等于6mm;高压软管应能承受大于或等于60MPa的耐压试验。乙炔充气汇流排上应设置水喷淋冷却装置,且能直接喷到充气汇流排上所有钢瓶。《GB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7.10乙炔管道和所连接的设备中,在下列部位应设置阻火器,阻火器的选用应符合JB/T8856-2001中的规定。a)高压干燥器的出口管路上;b)各充气汇流排的主截止阀前;c)充气汇流排的各分配截止阀后;d)高压乙炔放回低压乙炔的管路上。7.11乙炔设备管道系统应设有氧体积分数小于3%的氮气或二氧化碳置换设施。《GB27550-2011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8.6以电解法生产的气和氧气充装站,应在氧气管道上设置分析氧中氢含量的自动分析仪器,在氢气管道上设置分析氢气中氧含量的自动分析仪器。《GB30871-2022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5.2.12使用电焊机作业时,电焊机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超过10m,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焊机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电焊机外露带电部分无防护措施。《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11.2.4弧焊设备外露的带电部分必须设置完好的保护,以防人员或金属物体(如:货车、起重机吊钩等)与之相接触。《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2.1.2焊接设备应有完整的防护外壳,一、二次接线柱处应有保护罩。《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19.3电焊机应设置防雨罩,接线柱应设置防护罩。电焊机未设接地(接零)《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11.3接地:焊机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接地(接零),接地(接零)装置必须连接良好,永久性的接地(接零)应做定期检查。电焊机一次线长度《AQ/T7009-2013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当采用焊接电缆供电时,一次线的接线长度应不超过3m,电源线不应在地面拖拽使用,且不允许跨越通道。《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19.3电焊机一次线长度不得超过5m,并应穿管保护。《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9.5.2交流弧焊机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其电源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发电机式直流电焊机的换向器应经常检查和维护,应消除可能产生的异常电火花。9.5.4电焊机械的二次线应采用防水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电缆长度不应大于30m,不得采用金属构件或结构钢筋代替二次线的地线。
五、直梯、钢平台直梯、钢平台直梯未设护笼。《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5.3.2梯段高度大于3m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m时,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m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直梯踏棍不符合标准。《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5.5.1梯子的整个攀登高度上所有的踏棍垂直间距应相等,相邻踏棍垂直间距应为225mm-300mm。梯子下端的第一级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不大于450mm。直梯护笼立杆缺失两根《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5.7.1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张水平笼箍和至少5根立杆。其等效机构也可采用。《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5.7.6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不应小于2100mm,不大于3000mm。护笼顶部在平台或梯子顶部进、出平面之上的高度应不小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并有进、出平台的措施或进出口。斜梯未设扶手。《GB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5.6.1梯宽不大于1100mm两侧封闭的斜梯,应至少一侧有扶手,宜设在下梯方向的右侧。5.6.2梯宽不大于1100mm一侧敞开的斜梯,应至少在敞开一侧装有梯子扶手。5.6.3梯宽不大于1100mm两边敞开的斜梯,应在两侧均安装梯子扶手。5.6.4梯宽大于1100mm但不大于2200mm的斜梯,无论是否封闭,均应在两侧安装扶手。5.6.5梯宽大于2200mm的斜梯,除在两侧安装扶手外,在梯子宽度的中线处应设置中间栏杆。生产车间设备设施作业平台未设踢脚板。《GB4053.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18化学能和热能强化训练含解析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解题指导8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命题分析规范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四世界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发展第10讲英国代议制和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考法精练含解析
- 红外热像技术检测墙体保温
- 2024年渤海石油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技术质量部年终工作总结
- 第一课1法律的基本特征教材课程
- 二零二五年度货运合同标的货物运输与保险责任详细条款2篇
- 2024年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电镜基本知识培训
- 耳鸣中医临床路径
- 围堰高喷防渗墙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精心整理)系动词练习题
- 分子生物学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 实现在安卓系统上完美运行EXE格式文件办法
- 婚恋观教育--保持军人本色树立正确婚恋观
- 体彩排列五历史数据
- 秦皇岛326简介
- 总裁岗位说明书.doc
- 中国黄金店长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