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西汉“士不遇”赋透析——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为研究对象.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西汉“士不遇”赋透析——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为研究对象.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西汉“士不遇”赋透析——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为研究对象.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西汉“士不遇”赋透析——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为研究对象.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西汉“士不遇”赋透析——以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为研究对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上,感士不遇题材是众多历久不衰的文学题材中极 为典型的一种。文学作品中之“士不遇”主题滥觞于汉赋。贾谊、董仲舒、司马 迁在积极的入世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政治挫折,于是分别作赋铭志,其中贾谊的 吊屈原赋、鹏鸟赋、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形成 了“士不遇”文学的雏形,在这三者影响下,以后“士不遇”者中许多人都作文 铭志,确立“士不遇”文学主题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的“士不遇”赋和“士不遇”人生经历,既意味着一 种人格的蹂躏和自由的扼杀,又标志着一种最沉重的忧患和最高层次的生命体验。 它高度囊括了封建时代社会政治的本质特征,又深刻揭示了西汉士人基于人生忧 患的各种心理流程:在这些心理流程中,既集中体现了儒道思想的消长起伏,也 明确展露了“士不遇”者人生的大欢乐和大悲哀、大真实和大虚幻。更为重要的 是,它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士人在沉重苦难中的生命运行轨迹。贾谊、董 仲舒、司马迁是西汉的杰出人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治国平天 下是他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他们对由大一统的专制政 治而来的压力感特别强烈。作为士者,一方面具有特别敏感的知觉,一方面要忍 受来自各方面的刺激。现实的不可容忍使他们无法平抑心头的幽怨与愤懑;作为 天子之臣,他们既要适应角色赋予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叉要承受自身角色期望的 心理负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又使他们总是处于心理失衡状态。于是他们作赋铭 志,寻找精神寄托。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的“士不遇”赋是这三者真正的生命 体验。沉重的人生苦难强烈刺激了他们往昔平和的心境,不仅使他们在人生的转 折的关口,在生命沉沦的途程中,以全副身心去体验痛苦,感悟生命,益发深切 地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接触到了人类命运与生存意义等文学艺术所探讨的最本 质问题,而且郁积了他们内心化解不开的苦闷情怀,构成了他们必欲借文学形式 以抒悲怨以渲泻痛苦的直接动力,并使他们的关注对象由社会转向自我,思想性 格由外向变为内收。 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之“士不遇”赋展现了许多共性。三者在其“士不遇” 赋中直述自我情感,保持“士不遇”的主题,在自伤之际,出入于儒、道思想, 寄身道家寻找共同的精神家园,以求自我安顿。这种悲感的特质蕴涵着“惑世之 怨”与“悲己之怨”,继承了儒家“诗可以怨”的诗教传统。三者“士不遇”赋与 “士不遇”经历又有各自的特点。首先是类型上的特点,在贾谊身上表现为少年 得志,才高量小,因小人馋毁被贬而自我忧郁型;董仲舒型的特点是参加政治触 犯王权不被重用,选择闭门修业,守志不渝的自我抑制型:司马迁是直言进谏, 因触怒龙颜而被处极刑后而自我发愤型。其次由于三者的人生际遇与“士不遇” 遭遇不同,因而“士不遇”赋抒发“士不遇”情感基调也呈现差异。不同的追求, 使三人在执著与超越之间呈现复杂形态,同时三人的“士不遇”赋具有很高的艺 术成就,对赋体以及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西汉;士;“士不遇”;赋;透析 i i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l o n g1 i t e r a t u r e ,t h e1 i t e r a t u r es u b j e c to f t h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t h a td i dn o tm e e tt h ew i s ee m p e r o rw a so n et y p i c a lk i n d i tw a sb e l i e y e dt h a tc o m ef r o mh a nf ut h a tw a so n e1 i t e r a t u r es t y l ei n c h i n e s ea n c i e n tt i m e s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a k i n ga na c t i r ep a r ti nt h e p o l i t i c a l ,j i ay i ,d o n gz h o n gs h u a n ds im aq i a nc 3 i l l ea c r o s st h ep o l i t i c a l s e t b a c k s ot h e yw r o t et h ef ut h a t 。f uo fw a i l i n gq uy u a nb i r d “a no w l b i r df u ”f ut h a ts h id i dn o tm e e tw i s ee m p e r o r ”a n d ”f ut h a ts a ds h id i d n o tm e e tw i s ee m p e r o r a n de x p r e s s e dt h e i re m o t i o n ,w h i c hf o r m e dt h e 1 i t e r a t u r ee m b r y o n i cs t y l et h a ts h i d i dn o tm e e t ”u n d e rt h e s et h r e e i n f l u e n c e s ,m a n yp e o p l ea f t e rt h e mw r o t et h ep a p e r s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 ii t e r a t u r es u b l j e c ts t a t u st h a ts h id i dn o tm e e ti nt h eh i s t o r y b o t ho f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f uo fj i ay i d o n gz h o n gs h ua n ds im aq i a n m e a n to n ek i n d o fp e r s o n a l i t y d e v a s t a t i n ga n df r e es t r a n g l i n g ,a n d s y m b o l i z e so n ek i n do fm o s ts e r i o u sm i s e r ya n dt h et o p m o s te x p e r i e n c eo f l i r e i th i g h l yi n c l u d e dt h ef e u d a lp e r i o ds o c i e t yp o l i t i c se s s e n t i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l s op r o f o u n d l yh a sp r o m u l g a t e dt h ew e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 p e o p l eb a s e do nt h e1 i f em i s e r ye a c hk i n do f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f l o w i nt h e s e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f l o w s ,i th a sn o to n l yc i e a r l ys h o w e dt h ei n c r e a s i n ga n d d e c r e a s i n go fc o n f u c i a na n dt a o i s mt h o u g h ta n de x p l i c i t l ye x p o s e dt h e1 i f e g r e a t l yh a p p ya n dg r e a t l ys o r r o w f u l ,g r e a t l yr e a a n dg r e a t l yu n r e a lt h a t s h id i dn o tm e e t ”b u ta l s oi tc l e a r l yo u t l i n e df o ru st h a ts h iw a si ns e r i o u s m i s e r y1 i f ep a t h j i ay i ,d o n gz h o n g s h ua n ds im aq i a n ,w e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 s o u t s t a n d i n gt a l e n t e dp e o p l e ,h a dt h ei n t e n s e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a n dt h e m o r a lm i s s i o n u n d e rt h ed e s p o t i cp o w e rp r e s s u r e ,t h e i rf e e l i n gw h i c hc a m e t ot h ed e s p o t i cp o l i t i c sw e r ev e r yi n t e n s e a sa ni n t e l i e c t u a l ,t h e yh a d v e r ys e n s i t i v e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i lt h eo t h e rh a n d t h e y e n d u r e df r o m v a r i o u sa s p e c t si m p e t u s i n g t h ec r u e ls o c i e t ym a d et h e mn o tt oh o l dd o w n t h e i ri n d i g n a t i o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 ,a l lo ft h e mm u s ta d a p tt h ep r e s s u r e w h i c ht h er o l ea st h em i n i s t e rb r i n ga n dm u s tw i t h s t a n d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l o a do ft h e i ro w nr o l ee x p e c t a t i o na n dt h e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b a l a n c eo ft h e i d e a la n d t h er e a l i t y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s ot h e yw r o t et h ea r t i c l et h a t i i l e x p r e s s e dt h e i ra m b i t i o ni ns e a r c ho fs p i r i t u a lf i e l d f uo fj i ay i ,d o n g z h o n gs h u ,s im aq i a ni st r u ee x p e r i e n c eo ft h e i r s e l v e s t h ec r u e lf a c t h a si n t e n s e l ys t i m u l a t e dt h e i rg e n t l em o o di nt h ep a s t ,i tn o to n l ym a d e t h e me x p e r i e n c e st h ep a i nb yt h ec o m p l e t e l yb o d ya n dm i n d ,t h ee x p e r i e n c e l i f e ,s i n c e r e l yc o m p r e h e n d e dt h e1 i f et r u em e a n i n ga tt h e1 i f et r a n s i t i o n , c o n t a c t e dt h ee s s e n t i a lq u e s t i o nw h i c hl i t e r a r ya r t sh u m a nd e s t i n ya n d s u r v i v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d i s c u s s e d ,b u ta l s oh a sb e e np e n t u pt h e i ri n n e r m o s t f e e l i n g sc o u l dn o tm e l tt h ed e p r e s s e dm o o d t h e yh a dt ob o r r o wt h e 1i t e r a t u r ef o r mt oe x p r e s st h es a d n e s sa n dr e s e n t m e n ta n dc a u s e dt h e i r a t t e n t i o nf r o ms o c i e t yt ot h e m s e l v e sa n dt h et h o u g h tb yt h ee x t r o v e r s i o n t h e r ew e r em a n yg e n a r a lc h a r a c t e r so nf uo fj i ay i ,d o n gz h o n g s h u a n ds im aq i a n t h e i rf uo fs h id i dn o tm e e tw i s ee m p e r o rs h o w e dt h es e l f e m o t i o na n dk e p tt h es u b j e c to ni t t h e i ra r t i c l e sl o c a t e dt e m p o r a r i l y c o n f u c i a na n dt a o i s mt os e e kt h ec o m m o ns p i r i t u a lh o m ei no r d e rt oc o n s o l e s t h e m s e l 、r e s t h i sk i n do fs a df e e l i n gc o n t a i n e d ”t h er e s e n t m e n tw o r l d ”a n d ”t h er e s e n t f u lo n e s e l f ”i ti n h e r i t e dt h ec o n f u c i a n i s tt r a d i t i o nt h a t ”t h ep o e mw a sa l l o w e dt oc o m p l a i n ”t h e i rf u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sh a dr e s p e c t i v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f i r s t l y ,i td i s p l a y e dt h r e ed i f f e r e n tm o d e l s ,t h o s ew e r e m o d e lj i ay i ,m o d e ld o n gz h o n g s h ua n dm o d e ls i m aq i a n s h e n s e c o n d l y ,t h e e m o t i o no ft h e i ra r t i c l e sp r e s e n t e d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c a u s et h e i r e x p e r ie n c e a tl a s t ,t h ed if f e r e n tp u r s u es h o w e dt h ec o m p l e xs h a p eb e t w e e n e o n c e n t r a t i n ga n ds u r m o u n t i n g t h e i rf uh a dv e r yh i g ha r t i s t i ea c h i e v e m e n t , a sw e l la st h ep r o f o u n di n f l u e n c ef o rt h e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l i t e r a t u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w o r d s :w e s t e r nh a nd y n a s t ys h i ( s h ii se q u a lt ot h ep r e s e n t i n t e l e c t u a l )“t h ei n t e l l e c t u a lt h a td i dn o ta p p r e c i a t e t h ew i s ee m p e r o r ”f u ( f uw a sak i n do fl i t e r a t u r es t y l e i nc h i n aa n c i e n tt i m e s ) a n a l y s i s 第一章引言 社稷之情和身世之感是中国古代士人永恒的话题。四川大学著名教授缪钺认 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士人有两个情结,其中之一即“士不遇的感慨”。【1 】在中国漫 长的文学发展史上,感士不遇题材是众多历久而不衰的文学题材中极为典型的一 种。这一题材源远流长,与世俱盛,呈现出鲜明的延续性特征。它的产生和延续 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每一个时代都有 它的不完善性,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人才悲剧,而个体价值的实现本身也是 一个线性的过程,在外部环境阻厄丛生的条件下,个体价值往往难以顺利实现。 这就不可避免会产生感士不遇的悲歌。 文学作品中之“士不遇”主题滥觞于汉赋。西汉时期,贾谊、董仲舒、司马 迁三人在积极入世过程中,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写赋咏志。其中贾谊 有吊屈原赋、鹏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作悲士不遇赋,形成 “士不遇”文学的雏形。此后文人纷纷效仿。东方朔有答客难、扬雄解嘲、 崔篆慰志赋、冯衍的显志赋、晋陶渊明写感士不遇赋、明伍瑞隆作惜 士不遇赋这其中就有文人明确写到是受以上士人的影响。如晋陶渊明在感 士不遇赋序中写道:“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 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2 1 当代对于汉赋的研究全面而又深入,成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热点之一。 自2 0 世纪8 0 年代至2 0 世纪末,汉赋研究的专门著作如雨后春笋一般,龚克昌汉 赋研究首举旗帜,接踵而至的有姜书阁汉赋通义、刘斯翰汉赋:唯美文学 之潮、万光治汉赋通论、康金声汉赋纵横、章沧授汉赋美学、阮忠汉 赋艺术论、曲德来汉赋综论、程章灿汉赋揽胜。而非专门的著作除各种文 学史、文学通史、散文史、文化史自然兼论汉赋作家及汉赋之外,还有辞赋史、 辞赋批评史论一类 的著作都不可避免地把汉赋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如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高 光复赋史述略、汉魏六朝四十家赋述论、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 毕庶春辞赋新探等。同时,赋论史中的汉代赋论也是重要的章节,如叶幼明 辞赋通论、何新文中国赋论史稿。这一时期,汉赋没有作品总集的问题得 到解决,北京大学出版了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的全汉赋。纯粹的汉赋 选集则有贺新辉的汉赋精粹。而何新文在二十世纪赋文献的辑录与整理1 3 】 里作的梳理表明,如瞿蜕园汉魏六朝赋选、刘祯祥等历代辞赋选、黄瑞云 历代抒情小赋选、毕万忱等的中国历代赋选等十几种辞赋选本都无可避免 地选录了汉赋。霍松林、徐宗文主编的辞赋大辞典等中的汉赋作家及作品都 是重要内容。从这些可以看出汉赋研究的兴盛程度。作为文学的汉赋与其他学科 的交叉研究也在进行,如汉赋与史学、汉赋与哲学流派、汉赋与社会文化等。至 于那些不太知名的小赋甚或是残赋,也往往把它放在汉赋发展乃至中国文学发展 的历史进程中,考察它的历史地位及对文学史所作的独特贡献从汉赋的作家作品 研究、功用研究进入多方位的整体研究。对汉人汉赋批评理论的全面总结,而不 像前此偶尔兼及汉赋的批评理论。从传统感悟式、点评式的研究进入系统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李炳海汉代文学的情理世界( 2 0 0 0 ) 、马积高历代辞 赋研究史料概述( 2 0 0 1 ) 、龚克昌中国辞赋研究( 2 0 0 3 ) 和全汉赋评注( 2 0 0 3 ) 、 万光治汉赋通论( 增订本) ( 2 0 0 4 ) 、曹虹中国辞赋源流综论( 2 0 0 5 ) 、许结 赋体文学的文化阐释( 2 0 0 5 ) 、吴云汉魏六朝小赋译注评( 2 0 0 5 ) 等一大批 赋学研究成果相继闻世,从新的视角对汉赋进行考察研究。但对“士不遇”赋的 研究还是一个涉足较少的领域。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有少数学者 只是从赋家的心理因素、儒道思想等方面做过部分分析,如延安大学的刘向斌、 福建师范大学的林小云等,但探讨程度是远远不够得。其实探讨“士不遇”赋对 于了解汉赋作家作品和“士不遇”文学的历史地位及对文学史所作的独特贡献和 功用具有重要意义。对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的? 士不遇”赋从思想性、艺术性、 情感性、类型性、文学影响性、历史性等多方面做综合探讨,通过分析找出三者 赋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论文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士的发展与“士不遇”赋的产生背景 士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及其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决不是任何单一的 观点所能充分说明的。士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于世,他们自始自终把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作为中心任 务。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担当者和传播者,士与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哲学宗教、 文学艺术有直接联系。其范畴相当于知识阶层。 2 1 士阶层的兴起与发展 今日所谓“士”的涵义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原意不同于今。“士” 字的起源,有种种推测;尚未形成共识。许慎说文解字云:“士,事也”。段玉 裁注云:“凡能事其事者称士”。白虎通曰:“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 由是观之,就“士”的本义而言,基本上是以出仕任事为其本职。可以肯定的是, 至西周之时,士逐渐脱离了渔猎耕作,成为一个标明社会等级的身份。礼记郊 特牲郑玄注:“周制爵用命士”,孔颖达疏:“命即爵也”。王制:“王者之制爵 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 士、凡五等”。孔疏:“周则士亦有爵,故郑注:周制以士为爵”。又慎子威德 云:“古者士不兼官士不兼官则职寡,职寡则易守,故士位可世”。显然,士 是统治部族内贵族阶层中地位低下的等。有时士的含义要宽泛些,可代指整个 贵族阶层,如礼记表记云:“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故君命顺则臣 有顺命”。【4 】左传襄公十年载:“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 ,【5 】将重臣及所 有臣子皆泛称为士。概括地说士大抵皆有职位之人。士参预部族、国家行政与军 事事务,属于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贵族阶层。到了春秋战国之际,随着社会政治的 大动荡、思想的大解放,新兴的阶层士应运而生。士人数激增,士阶层不再是固 定的社会集团,丽是一个开放的、流动的阶层。这个阶层有丰富的知识,有活跃 的思想,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人生有独特见解的是晚周诸子,其中以儒、 道、墨、法诸家的代表人尤为突出。其中赋予士以新的规定性并在中国文化思想 史上产生了极大影响的无疑是孔子学派。 孔子生活在“道术为天下裂”【6 】的时代,他以平民身份,号召士人建立自己 的人格,自觉担当起传承文化与拯救社会的重任,即“士志于道”【_ 7 】和“以道事 君”【引。孔子明确提出士人应该“志于道”【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1 0 1 孟子尽心云“王子垫问 日:士何事穸”孟子日:“尚志”,【l l 】又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 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j 【”】孟子梁惠王上说:“无恒 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1 1 3 孔予学派所谓的“志”用一句话说,即是以天下 为己任,辅助君王施行仁义以统一天下,并创太平盛世。孔孟学派不仅在理论上 做出了以上规定,并且在行动中努力实践,孔子为了实现治平天下的理想,周游 列国,席不暇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j 他处礼崩乐坏之乱 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坚守理想,矢志不移。孟子自觉承担起天下大任,在孟 子公孙丑自己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天之世,舍我 其谁也? ” 1 5 1 他以道为内核养成“浩然之气”,蔑视诸侯,攻击异端,宣扬儒家 思想,继承、发扬儒家文化,被后世称为“亚圣”。 特定的年代为士人的发展提供了特别的空间。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弱肉强食 的局面为士人充分发挥才能提供了舞台。士人们凭借本身具有的丰富知识和技能, 周行列国,游说诸侯,或布衣而取卿相,或授徒立说而传名天下,他们追求着功 业声名。他们在思想上的活跃与在政治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都显示出了这个社会群 体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礼崩乐坏、士无定主、思想未定于一统的时代, 士人的选择是多元化,他们不必死守一国,固守一君,而可以“历九卅i 而相其君”, 【16 】一国不得志,可去另一国。正如孟子所说“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 故去”,【l7 】去作天下游士。这是一个政治压力空隙最大的开放时代。由于士人们 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建功立业,这就赋予了他们尊道自贵、傲视王侯的品格。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尤其是以儒家学派为主的思想,中国古代士人积极参 与现实政治。由此而来,文人的社稷之情和身世之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 2 “士不遇”赋的产生背景 秦统一之后“焚书坑儒”的文化政策虽然是个打击,但不久即爆发的抗秦战 争给一度遭遇压制的士人重新提供了发挥才干、驰骋理想的天地。汉王朝完成了 国家的统一,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处于历史的上升期,其中有相当长一段 时间是太平盛世,汉代是中国的封建盛世。汉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治国,思想活 跃,文化呈多元综合形态,士人用世之情高涨。汉代文人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 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正因为如此, 汉代文学作品中也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 调。汉代士人都有积极的入世精神,他们的目标不是仅仅进入仕途,而是要大有 作为,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他们深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在于是否遭遇明主, 为世所用,“遇”与“不遇”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基本问题。对于汉代士人 而言,怎样才算遇? 汉代文人有明确的界定。王褒曾作圣主得贤臣颂对于士 人的遇有如下说明: 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故虎啸而风冽,龙兴而致云,蟋蟀俟秋吟, 蜉蝤出以阴。易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诗日:“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 世平主圣敌圣主必待贤臣而宏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 千载一合,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如巨鱼纵大壑。其得意若此,则胡禁不 止? 曷令不行? 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毕溱。l l “ 王褒把士人的遇理解为贤臣与圣主相逢,为圣主所用。他所说的遇有两个前提: 一是士人贤明,具有良好的素质,否则无所谓遇与不遇;二是君主圣智,不然的 话,贤臣就永无出头之日。二者相比,圣君更为重要,这是贤臣得以被任用的先 决条件,贤臣依赖圣君。对于君臣遇合的理想状态,王褒以乐师鼓钟、神射手操 弓、鸿毛顺风飘、巨鱼纵身大海加以形容,极力突出圣主贤臣之间的协调、默 契,相得无间,彼此都处于自由境界。圣主待贤臣而宏功业,贤臣亦期望依靠圣 主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圣主贤臣相互需要、相互等待,都在追求对方。至于 圣主贤臣遇合的效应,则体现在功业上,这就是令行禁止,天下大治,出现太平 成盛世。至于圣主贤臣遇合达到这样的状态什么时候能出现呢,用士人自己的话 说是“千载一合”。由此可以看出汉代文人所说的遇是指圣主贤臣的相遇,是一种 理想化的模式,千年一遇,周期很长,频率很低。王褒列举的圣主贤臣遇合的例 子,只限于尧舜禹汤及周文王、武王时期,数量很少。应当说这种看法是比较准 确的。这说明西汉士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大一统政权的确立,士人展现才能, 实现抱负全凭遇合天子一条路。士人己失去自“游”的土壤,天下之士都归附一 人脚下,命运也系于一人之口,自己别无选择,主宰自己命运的自主精神丧失了。 无数士人怀有崇高的入世理想和志向,积极入世,但是最终能够有机会进入政途、 有用武之地的却是少之又少,即士人真正能得遇者微乎其微。因此在积极入世的 过程中,“士不遇”是占绝大多数的。 同时西汉士人单一价值取向也是导致不遇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国宗法式农业 社会的深厚土壤,孕育了中华民族以社会为本位,以伦理道德为主导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对人伦道德高度重视,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强烈的 政治化倾向。这种政治伦理性文化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使它的各个分支都染上 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而且也形成士人入世、重政务的社会主导心理和古代文 士的价值观念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显著特点是行政权力支 配社会,这种现实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便是权力高于一切、决定一切。这种文 化形态造就了中国士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情结。他们把安社稷、济苍生、 建功立业作为最高的人生目标,个人的价值实现取决于这一最高人生目标的实现 与否。西汉士人在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冷静的观察和思考之后,无一例外地把仕宦 从政作为唯一的途径。因为“道因权而立,德因势而行,不在其位者,则无以齐 其政,不操其柄者,则无以制其纲p po 【l9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士人们官本位 的意识相当强烈,都把入仕为官看作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做不了官就是“不遇”。 在农耕专制社会中,能进入仕途的士人是风毛麟角,所以西汉士人的不遇情结是 相当普遍的。 贾谊处于汉文帝时期,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和文学家;董仲舒生活于汉景帝 和汉武帝时期,是经学大师;司马迁则处在汉武帝时期,是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 家。他们处在西汉王朝由统一初始走向强盛的时代,对汉朝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三人积极参加现实政治,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在积极的入世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政 治挫折,于是分别作赋铭志,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其中贾谊有吊屈 原赋、骗鸟赋、董仲舒写士不遇赋、司马迁作悲士不遇赋,形成了“士 不遇”文学的雏形。 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等文人借赋来抒写“士不遇”之情,是积极入世导致 政治理想的破灭,是大一统下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必然产物。君主专制制度是中 国古代政治的突出特征。它集中表现为君主个人独裁、包揽生杀予夺大权,而其 实质是排斥民主,取代法律,以便唯所欲为。从历史记载看,早在夏、商两代, 这种专制制度便已初具规模了,所谓“龙逢诛,比干戮,箕子狂”,【2 0 】便是夏桀、 殷纣借助专制迫害忠良的明证。此后,历经秦、汉两代,君主专制制度得到极大 加强。所以贾山至言说:“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靡灭 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出也,势重非特万钧也。川“】在专制制度下,士人能 否被任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态度,这正是古人所说“朕能生君,能杀 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皇帝常常喜怒无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以个 人的喜怒爱憎情感来决定对士人的废用升降,没有比较规范的尺度和机制,随意 6 决定士人的命运,切行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欲,“所好 则钻皮出其羽毛,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2 2 】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西汉知识分 子对由大一统的专制政治而来的压力感特别强烈。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作为士 者,一方面具有特别敏感的知觉,一方面要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刺激。现实的不可 容忍使他们无法平抑心头的幽怨与愤懑:作为天子之臣,他们既要适应角色赋予 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又要承受自身角色期望的心理负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又使 他们总是处于心理失衡状态。这与战国时士人对人君的感觉,“千里而见王,是予 所欲也,不遇故去”,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西汉知识分子的压力感,多来自专制政 治的自身,是全面性的感受。 第三章西汉“士不遇”赋的共性 3 1 儒道结合的思想共性 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三人作“士不遇”赋思想上的共性表现是儒道结合的 精神家园。第一,寄身道家寻找共同的精神家园;第二,继承儒家“诗可以怨” 的诗教传统。 3 1 1 寄身道家寻找共同的精神家园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 老子。”【2 3 】说明汉代的社会思潮中,儒道两家思想呈现出互融的倾向。儒道两家思 想呈现出互黜互补的情形,其消长离合之势比较明显。儒家眷恋人生,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道家超脱人生,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命。老子立足于张扬个体生命自 由、遗世独立思想,提倡“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和“自隐无名为务”的生命归 避方式,以期消除现实羁绊、追求生命自由。这种个体生命力量的张扬,实际上 是对群体游戏规则的反叛,也是对社会生命价值的游离,为“士不遇”赋家提供 了精神动力。在两汉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一样,对两汉文学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就汉赋而言,几乎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道家思想与它或 隐或显的关系。但汉赋中与道家思想关系比较密切的当属悲士不遇系列,这类作品 以贾谊鹏鸟赋、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为代表,他们内 容上则主要以儒道两家思想交互为用,都侧重于自我排遣和宽慰。 三者“士不遇”赋所反映的是士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这文学现象的出现源 于士在大一统的封建政权下的压抑感,这是产生这类作品的社会根源。这些作品 中的深层文化意蕴是儒家入世进取,建功立名的人生追求,但当其作者或在政治 上遭受挫折,或长期处于低下地位,他们普遍感到大一统的时代士反而失去自由 而有志难伸,士人进一步增强了生不逢时之感。“士不遇”赋赋家个人的现实感受 及其对人生出路的思索,成为这些作品的核心内容。当他们的理想要求在现实中 难以实现时,作者陷于极大的苦闷和困惑中,产生了在精神上摆脱困境,重新思 考和选择人生出路的需要。道家思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引入此类作品中,用它 来释疑解惑、排遣忧思到表达人生追求、描述理想境界。赋中的思想由儒家的群 体意识转向道家的个体意识。人的情感、欲望、个性以及多姿多彩的感性生活成 为作品的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儒道两家的思想渗透于赋家的情感体验、理 性思索和艺术选择之中,赋予作品不同的审美特征。抒情类作品直接由楚辞发展 而来,贾谊的吊屈原赋首开其端。此赋完全采用骚体。 赋中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猛烈抨击阌茸尊显,谗谀得志,贤圣逆曳,方 正倒植的不合理的现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悲愤。这种思想情调 也是与离骚一脉相承的。但赋的结尾又表达了一些隐处自珍的思想,与道家 有一定联系。赋中还说:“历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这种思想与屈原更 不相同,它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在西汉大一统的时代,被皇帝疏远之后就再也难以 找到出路的苦闷,政治环境的恶化迫使士人重新思考人生出路,道家人生哲学以 此为契机向士人的思想悄然渗透。在这里,贾谊依据道家关于一切事物都处于对 立状态中反复变化的观点,对祸福、死生作了极其通达的评述,企图以此来求得 自己精神上的解脱,但人们通过这些豁达的辞语,还是可以感觉到在贾谊旷达的 精神世界中,其实还隐忍着深沉的悲哀! 其鹏乌赋在形式上仍采用骚体,但其句式较短,其间还有一些散文化的 句子,特别是其语言材料几乎全都来自道家的作品,1 因此,它读起来已绝少楚辞 的韵味而颇富老庄之风神。文章采用释疑的抒情方法。所谓释疑是说作者在生活 中遭遇穷愁或不祥之物,忧心难遣,于是采用自诉或问答的方式解释困惑。鹏鸟 被认为不祥之物,贾谊在失意中又遭逢此不祥之物,陷于极大的悲忧困惑,此赋 即用以消解内心矛盾而作。赋中用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 2 4 3 而“忧喜聚门兮,吉凶周域”的观点作自我宽慰,在黄老思想盛行的汉初,这些 说法并无新奇之处。但赋中又说: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 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 小智自私兮, 贱彼贵我;通人大观兮,物无不可。拘士系俗兮,捆如囚居;至人遗物兮,独与道 俱。众人或或兮,好恶积意;真人淡漠兮,独与道息。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 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若浮兮,其死 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知 命不忧。细故蒂芥,何足以疑。 这完全是庄子的思想。纵观这段话的思想内涵,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 一是万物合散消息,变化无穷的宇宙观;二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等生死,齐 物我,任运随化的人生观,三是以“至人”、“真人”为代表的“释智遗形兮,超 9 然自丧;廖廓忽荒兮,与道翱翔”的人生境界。宇宙观和人生观最终都落实到对 人生境界的追求上面。在汉初,象这样集中地引入庄子思想的作品是极为罕见的。 庄子思想的引入,使作品不再停留在发牢骚、抒忧愤的情绪宣泄上,也不仅局限 于福祸同门、吉凶同域式的自我安慰,而是进入探讨宇宙人生真谛的哲学层次。 作品的意蕴由忧戚怅惘的情感体验到死生一体、物我同化的理性思考,进而上升 到遗落尘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由于与作者对人生困境的深切感受紧密相联, 作品虽大量引用庄子之言,却并无演绎庄子,抽象说教之感,而始终有一种意绪 缠绵而又缥缈脱世俗的感染力。诚如司马迁所说:“读鸱鸟赋,同死生,轻去 就,又爽然自失矣。”1 2 副 董仲舒在士不遇赋中说:“皇皇匪宁,祗增辱矣。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不出户庭,庶无过矣。”董仲舒是惴惴不安的,在朝中他不满公孙弘,又曾受到主 父堰的嫉妒,在诸侯国中又处于如履薄冰的境地,因此,他以道家消极无为的思想 作自我解脱。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他的立身之本,道家思想则成为他解忧的精神良 药,儒道思想在他的赋中并行不悖。他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叹自己的生不逢时, 进而也感叹祸福无常,最后只能以道家“守谦”、“知足”、“齐一万物”的思想来面 对现实和人生。“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谦光而务展。遵幽昧于默足兮,岂舒采而蕲 显。苟肝胆之可同兮,奚须发之足辨也。”董仲舒把易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从富 含道家哲理的角度来审视人生,求得一种心理上的解脱。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说“恒克己而复礼,惧志行之无闻”,“逆顺还周,乍没乍起。无造福先,无触祸 始;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他已将儒家持恒守道的生命观与道家顺其自然的生命 观糅合在一起。他以道家天道自然思想为宗镜,认为一切物质变化都是自然而然 的,在人生的道路上,逆境与顺境交替出现,周而复始,人们应该安时处顺,服 从自然之道。 3 1 2 继承儒家“诗可以怨”的诗教传统 “怨”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观点。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小子何莫学夫 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 6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 上政”【2 ”。这个解释指出了“可以怨”的主要内容即对不良政治的批判。朱熹注 为“怨而不怒”【2 ”。孔安国的注释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朱子的注释则加上了“节 制”的成分。今人杨伯峻:“学得讽刺方法”【2 9 1 ,萧华荣:“以称诗进行怨”【3 0 】。 “怨”其实也就是儒家诗论所常说的“刺”,“刺”的意思包含讽谏和怨叹。 1 0 “诗可以怨”开启了以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黑暗和不良政治的传统的, 但绝不仅限于此,也包含悲怨哀婉及对事与人的讽喻。“怨”也具有很高的心理学 价值,它是创作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诗可以怨”的诗教传统对贾谊、董仲舒、 司马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贾谊、董仲舒、司马迁三者因政教理想与现实的差失, 便借赋述志,将自身的感伤或投映于历史人物的追念,或藉屈原来折射自我的处 境与情感、或直述自我的情感,使得理想与现实差失之间具体的历史思考,成为 审视自我处境的凭据哀叹、指责等不同的态度,带着强烈自悲、悲人的感伤特质, 藉由赋篇彰显自己的处境,以及性命的出路,这当然是自我情志的表述。这种悲 感的特质,同时蕴涵着“悲世之怨”与“悲己之怨”。这就是一种历史情境的复述, 或代言、或半代半自伤、或以评论姿态出现在直述自我情感中,保持“士不遇” 的主题,在自伤之际,出入于儒、道思想,以求自我安顿。作品的内容不离自身 所感,而自我的身世就成为不可能回避的一部分,是自我审视的辩证结果。怨时 是这三者赋的一个突出表征,其表现为对时命的哀怨与对乱世的控诉,由于现实 无法提供理想得以实现的环境,故滋生对整个政治体制和社会现实的愤恨与不满。 在吊屈原赋中,贾谊始则悲愤高喊:“鸡呼哀哉,逢时不祥! ”终则沉重叹息: “已矣! 国其莫我知,独堙郁兮其谁语? ”这其中呈露的,不正是一颗才而遭弃、 无人见知、孤独、寂寞、忧伤的心灵么? 董仲舒士不遇赋,用以抒发心中的抑 郁。日:“呜呼嗟乎,遐哉邀矣。时来曷迟,去之速矣。他在士不遇赋中说: “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末俗以辩诈而期通,贞士以耿介而自 束。虽曰三省于吾身,繇怀进退之惟谷。”董仲舒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应该说是 正值太平盛世,可是就个人的处境而言,他却认为相当艰险。这里三代是指尧、 舜、禹时代:三季是指夏、商、周的末期,都是政治混乱阶段。董仲舒慨叹自己 未能赶上三代那样的盛世,却生活在弥漫着三季末世陋俗的社会,以至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