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晾水池养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oc_第1页
盐田晾水池养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oc_第2页
盐田晾水池养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oc_第3页
盐田晾水池养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oc_第4页
盐田晾水池养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盐田晾水池养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王长兴 (河北省丰润区农牧局,河北唐山064000) 随着唐山市沿海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海水养殖业的传统养殖空间被大规模挤压,开辟新的养殖空间与养殖模式成为保障沿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唐山市境内有南堡盐场、长芦大清河盐场、丰南区盐场、滦南县盐场、乐亭县盐场等数个盐场,盐场晾水池面积5.33万hm2以上,是唐山市现有海水池塘养殖面积的34倍。晾水池主要用于盐业生产的前期海水自然蒸发与浓缩,每一级晾水池的海水盐度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不断增高,各级晾水池之间形成盐度差异。晾水池中含有比较丰富的饵料生物,在较低盐度晾水池中能够进行水产养殖。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纳水时将自然海水中的鱼虾蟹贝的受精卵及饵料生物带入到晾水池中,或者人工投放部分南美白对虾苗种,秋季捕捞。由于没有系统地进行生态养殖技术研究,养殖效果没有达到最佳。因此,xx年和xx年,我们在唐山市南堡盐场晾水池进行了不同品种的生态混合养殖试验,探索出适合盐田晾水池养殖的主导品种以及养殖密度、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盐场晾水池的综合利用,这一试验扩大了渔业养殖空间,将进一步推动沿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盐场晾水池更进一步开发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总体思路 一是不能影响盐场的正常生产;二是养殖全过程不能有人工饵料和渔药的投入,要充分利用晾水池中的天然饵料;三是科学利用盐田晾水池建立生态养殖体系、推进渔业与盐业资源共享、提高海水养殖资源利用率、实现盐田晾水池的综合利用。 2研究内容 选择广盐类的品种在较低盐度晾水池中进行养殖试验,同时,采用不同的养殖密度进行对比试验,从而探索出适合的主导养殖品种、养殖密度及生态养殖模式。 3研究方法 选择广温、广盐类的养殖品种,按不同的搭配品种和不同的放养密度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的养殖品种、养殖密度及混养模式。设计了四种养殖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即南美白对虾单养及南美白对虾-青蛤、南美白对虾-毛蚶、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 南美白对虾单养试验是在3个400hm2的盐田晾水池中进行的,分为1、2、3号池,按低、中、高不同放苗密度进行对比试验。 混养试验是利用666.7hm2盐田晾水池,分出三部分,每部分面积200hm2,分别投放青蛤、毛蚶、菲律宾蛤仔;每部分再分成三块,也分为1、2、3号池,按低、中、高不同密度投放苗种进行对比试验,每块面积66.7hm2。 4养殖试验 4.1南美白对虾单养试验 xx年,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密度为:1号池7.5万尾/hm2,2号池15万尾/hm2,3号池22.5万尾/hm2,苗种规格为1cm。分低、中、高三个密度进行养殖对比试验。 xx年,根据上一年的试验结果,适当调整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密度继续进行对比试验,1号池12万尾/hm2,2号池15万尾/hm2,3号池18万尾/hm2,苗种规格为1cm。 4.2“南美白对虾-青蛤”混养试验 xx年,南美白对虾青蛤混养的三个试验池,每池面积66.7hm2,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密度均为15万尾/hm2,苗种规格为1cm;青蛤苗种投放密度按低、中、高三个密度投放,投放密度分别为:1号池15万粒/hm2,2号池30万粒/hm2,3号池45万粒/hm2,苗种规格为1500粒/kg。 4.3“南美白对虾-毛蚶”混养试验 xx年,南美白对虾毛蚶混养的三个试验池,每池面积66.7hm2,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密度均为15万尾/hm2,苗种规格为1cm;毛蚶苗种投放密度按低、中、高三个密度投放,投放密度分别为:1号池15万粒/hm2,2号池30万粒/hm2,3号池45万粒/hm2,苗种规格为400粒/kg。 4.4“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试验 xx年,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的三个试验池,每池面积66.7hm2,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密度均为15万尾/hm2,苗种规格为1cm;菲律宾蛤仔苗种投放密度按低、中、高三个密度投放,投放密度分别为:1号池15万粒/hm2,2号池30万粒/hm2,3号池45万粒/hm2,苗种规格为1500粒/kg。 xx年,在上一年试验的基础上,调整菲律宾蛤仔苗种投放密度,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密度保持不变,仍为15万尾/hm2,苗种规格为1cm;菲律宾蛤仔苗种投放密度分别调整为:1号池22?5万粒/hm2,2号池30万粒/hm2,3号池37.5万粒/hm2,苗种规格为1500粒/kg。 5结果与分析 5.1南美白对虾单养试验 由表1可看出,xx年的南美白对虾单养试验中,3个不同投放密度(7.5万尾/hm2、15万尾/hm2、22.5万尾/hm2)试验池的平均产量以投放密度为15万尾/hm2的产量最高,成活率为10?4%,也比较适中;xx年通过调整苗种投放密度,仍然以投放密度为15万尾/hm2的产量最高,成活率为10.8%。 因此通过两年的对比试验得出结论,在盐田晾水池单养南美白对虾时,以15万尾/hm2的苗种投放密度比较适宜。 5.2“南美白对虾-青蛤”混养试验 由表2可看出,xx年的南美白对虾-青蛤混养试验中,1、2、3号池南美白对虾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37kg/hm2、220.5kg/hm2、229.5kg/hm2;而青蛤的产量普遍偏低,3个投放密度相比以30万粒/hm2的产量相对高一些,也只有577?5kg/hm2。这说明青蛤在盐田晾水池中不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青蛤混养模式不成功。 5.3“南美白对虾-毛蚶”混养试验 由表3可看出,xx年的南美白对虾-毛蚶混养试验中,1、2、3号池南美白对虾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40kg/hm2、243kg/hm2、232.5kg/hm2;而毛蚶的产量普遍偏低,3个投放密度相比以30万粒/hm2的产量相对高一些,也只有526.5kg/hm2。这说明毛蚶在盐田晾水池中不适合养殖,毛蚶更适宜在水体较深的环境下生活,南美白对虾-毛蚶混养模式不成功。 5.4“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试验 由表4可看出,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试验中,1、2、3号池南美白对虾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38.5kg/hm2、246kg/hm2、241.5kg/hm2;菲律宾蛤仔以投放密度为30万粒/hm2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800kg/hm2,成活率为55.1%,投放45万粒/hm2的产量次之,平均产量为1620kg/hm2,但成活率较低,为33.2%。由此可以认为在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中,菲律宾蛤仔以30万粒/hm2的投放密度比较适宜。 由表5可看出,xx年在上一年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试验的基础上,调整了菲律宾蛤仔的投放密度,试验密度更靠近30万粒/hm2。试验结果表明,1、2、3号池南美白对虾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47.5kg/hm2、258kg/hm2、243kg/hm2;菲律宾蛤仔仍以投放30万粒/hm2的产量最高,为1830kg/hm2,成活率为55.9%,投放37.5万粒/hm2的产量次之,平均产量为1725kg/hm2,但成活率较低,为44.2%。 通过两年的不同品种搭配和不同养殖密度的对比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在盐田晾水池进行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密度及生态养殖模式。一是筛选出了盐田晾水池主要适养品种,即南美白对虾和菲律宾蛤仔;二是筛选出了适宜的养殖密度,即南美白对虾苗种投放密度15万尾/hm2、菲律宾蛤仔苗种投放密度30万粒/hm2;三是筛选出了主要养殖模式,即南美白对虾单养、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两种模式。 6问题探讨 该项研究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以生态、环保为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效结合,研究成果已在唐山市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到目前,累计示范推广盐田晾水池养殖面积27466.7hm2,其中南美白对虾单养24800hm2,平均产量为204kg/hm2;南美白对虾-菲律宾蛤仔混养2666.7hm2,南美白对虾平均产量为231kg/hm2,菲律宾蛤仔平均单产1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