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有机化学专业论文)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的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本论文发展了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剂的醇的温和、高效、高选择性的催 化氧化方法。 研究发现在n 心, 0 2 存在下,t e m p o f e c l 3 能够有效地催化氧气将醇定量 地、高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醛或酮。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溶莉、阴 离子、温度、压力、催化剂各组分用量等因素对酵的催化氧化的影响。在优 化条件下,t e m p o f e c l 3 n a n 0 2 催化体系能够将含有c = c 双键、n 、s 杂 原子等官能团的醇定量地、高选择性地氧化为相应的醛或酮,并且能够高收 率得到产品。采用e p r 和计量化学等方法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 了t e 伫o 汀e c l 3 烈a n 0 2 催化体系中各个组分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循 环机理。 研究发现,c u 和c r 离子可以替代t e m p o f e c l 3 n a n 0 2 体系中的f e 离 子,催化醇的氧气氧化。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溶剂、阴离子、温度、 压力等因素对醇的催化氧化的影响。将t e m p o 固载在p e g 4 6 0 0 上,考察了 p e g - t e m p o f e c l 3 n a n 0 2 对醇的催化氧化效果,以及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情 况。 研究发现,在催化量的n h s 存在下,乙酰碘苯能将芳香醇氧化为相应的 醛或酮;在计量的n h s 存在下,乙酰碘苯能将芳香醇和脂肪醇氧化为相应的 活泼酗。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n h s 催化乙酰碘苯选择性氧化醇的反应机 理。 关键词:氮氧自由基,醇,氧气,催化,氧化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n a l w e iw a n g ( o r g a n i cc h e m i s t r y ) d i r e c t e db yp r o f d r x i n m i a ol i a n g s i m p l e ,m i l d ,e f f i c i e n t a n dh i g hs e l e c t i v em e t h o d sf o rn i t r o x y l r a d i c a l - c a t a l y s e da l c o h o lo x i d a t i o nw e r ed e v e l o p e di nt h ep a p e z i n i t i a le x p e r i m e n ts h o w e dt h a tt e m p o f e c l 3c a nc a t a l y z et h es e l e c t i v e , q u a n t i t a t i v ea e r o b i co x i d a t i o no fa l c o h o l si nt h ep r e s e n c eo f n a n 0 2 t h ee f f e c t o fv a r i o u sc o n d i t i o n s ( s u c ha s s o l v e n t ,c o u n t 融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x y g e n p r e s s u r ea n ds oo n ) 0 nt h er e a c t i o nw a ss t u d i e d u n d e ro p t i m u mc o n d i t i o n , t e m p o f e c i j n a n 0 2c a t a l y s e dt h es e l e c t i v ea n dm i l da e r o b i co x i d a t i o no fa b r o a dr a n g eo fa l c o h o l s ,w h i c hm a yb e a rna n dsh e t e r o a t o m so r c a r b o n - c a r b o nd o u b l eb o n d t o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l d e h y d e sa n dk e t o n e sw i t l l h i g hy i e l d o nt h eb a s eo fe x p e r i m e n t s ,t h er o l e so ft e m p o ,n a n 0 2a n df e w e r ec o n f i r m e da n dap l a u s i b l em e c h a n i s mw a sp r o p o s e d i n s t e a do ff e ,t e m p o c u n a n o za n dt e m p o c r n a n 0 2c a l la l s o c a t a l y z et h es e l e c t i v ea e r o b i co x i d a t i o no fa l c o h o l s s i m i l a r l y , t h ee f f e c to f v a r i o u sc o n d i t i o n s ( s u c ha ss o l v e n t ,c o u n t e r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o x y g e np r e s s u r e a n ds oo n ) o nt h er e a c t i o nw a ss t u d i e d p e g s u p p o r t e dt e m p ow a s s u c c e s s f u l l yu s e da sac a t a l y s tf o rt h eo x i d a t i o no fb e n z y l i ca l c o h o li nt h e p r e s e n c eo ft e m p o f e c l 3 f o r t h e r m o r e ,w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t h er e c y c l e a b i l i t yo f t h ec a t a l y s t a l c o h o l sw e r eo x i d i z e dt o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l d e h y d e sa n dk e t o n e si nt h e p r e s e n c e o f c a t a l y t i c a m o u n to f n - h y d r o x y s u c c i n i m i d e w i t h a b s t r a c tl l l d i a c e t o x y i o d o b e n z e n ew h e r e a sa l c o h o l sw e r eo x i d i z e dt o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c t i v e e s t e r si nt h ep r e s e n c eo fs t o i c h i o m e t r i ca m o u n to fn - h y d r o x y s u c c i n i m i d ew i t h d i a c e t o x y i o d o b e n z e n e k e y w o r d s :n i t r o x y lr a d i c a l ,a l c o h o l ,o x y g e n ,c a t a l y z e ,o x i d a t i o n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一章文献综述 醇氧化为羰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是一个重要的单元反应,该反应大量 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和有机中间体的合成中c 1 , 2 1 。这类反应传统上采用化学计量 的氧化剂,例如氧化铬f 3 - 7 j 、氧化锰 8 , 9 、氧化钌1 1 0 , 1 1 、t p a p n m o ( t e t r a - n p r o p y l a m m o n i a mp e r r u t h e n a t e n - m e t h y l m o r p h o l i n e n - o x i d e ) 1 1 2 a 3 1 活化的d m s of j 4 】、d e s s m a r t i n 试剂等氧化剂,尽管在实验室范围内传统 方法很有价值,但是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大量重金属氧化剂的使用及反应生 成的无用副产物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环境 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迫切需要发展新的绿色氧化方法来替代传统的化 学计量氧化。 近年来,以空气、氧气或h 2 0 2 作为清洁氧化剂,醇的液相绿色催化氧化 技术曰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6 - 18 】。特别是以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更是研究的 热点,因为氧气( 空气) 是所能得到的最丰富、廉价及环境友好的氧化剂( 图 1 - 1 ) 。但是,基态为三重态的氧分子与基态为单重态的醇在温和条件下由于 自旋禁阻作用很难反应;而分子氧旦被活化,它的双自由基性质会促使形 成高反应性及非选择性的自由基中间体,从而导致很难控制的自由基链式反 应过程。这也是目前工业上,特别在精细有机合成中,不得不使用过渡金属 氧化剂和含氯氧化剂的原因。因此,在醇的选择性氧化领域中,发展新的有 效的、温和的、高选择性的醇的氧气氧化体系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本论文从过渡金属催化体系、过渡金属氮氧自由基催化体系、不舍过渡 金属的氮氧自由基催化体系三个方面,对酵的氧气氧化的近期进展作一简要 综述。 2 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的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 1 2 过渡金属催化体系 o h 尺少 c a t a l y s t 0 2o ra i r q - h 2 0 r 1 ,r 2 = a l k y i ,a r y l ,h 图1 1 酵的催化空气氧化 s c h e m e1 ,c a t a i y t i ca e r o b i co x i d a t i o no f a l c o h o l s 过渡金属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 研究方向之一。至今报道的醇类氧气氧化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主要集中在 r u 、p d 和c u 上,另外c o 、o s 、p t 、v 、a u 等金属也有一些报道,其中特 别是a u ,近几年来其在酵的氧气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受到大家的关注。在过渡 金属催化中,既有均相催化剂也有多相催化剂。 1 。21r u 催化剂 自从s h a r p l e s s 等首次将r u 的配合物应用于液态醇的氧化后,由于r u 在醇的氧化反应中表现出的优异选择性而被广泛研究,成为迄今为止研究报 道最多的一类醇的氧化催化剂。 1 2 1 1r u 均相催化剂 早期采用r u c l 3 、r u c l 2 ( p h 3 ) 3 、r u 0 2 等作催化剂,氧化活泼的烯丙基醇 ( 式1 ) 2 0 1 和a 酮( 式2 ) 【2 ”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即可获得不错的结果,但 在脂肪酵的氧化中,产物的选择性和产率却较低( 式3 ) 1 2 2 。 l 飞y o h r u c l 2 ( p p h 3 ) 30 2 ( 1 s t m ) c i c h 2 c h 2 c i ,r t 太一太,c h 。( 1 ) 6 7 o 儿 r 第一章文献综述 r u 0 20 2 ( 1 a t m ) o - c 6 h 4 c 1 2 1 8 0 c ( 2 ) 艾些唑生、,、显 ( 3 ) ,一i 忑i i 石一w 3 之后一些r u 的配合物作催化剂的催化体系不断被开发出来,并在分子 氧做氧化剂的反应中取得了好的结果。r u ( p p h 3 ) 3 c 1 2 氢醌体系( 图1 2 ) 口习 以及最近m i y a t a ( 式4 ) 2 4 】和j u n g ( 式5 ) f 2 5 】所提出的体系均对伯醇或仲醇 的氧化有较好的结果。 r u r u h 2 o h p ( m l 。k ,h 2 0 :“x义 0 ( m l m ) 、。2 o 图 - 2 r u ( p p h 3 ) 3 c 1 2 氢醌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s c h e m e l - 2m e c h a n i s mo f a e r o b i co x i d a t i o nc a t a l y z e d r u f p p h 3 ) s c l 2 h y d r o q u i n o n es y s t e m m i y a t a 体系在室温、空气、光照条件下,对伯醇和仲醇有很好的化学选 择性,苯甲醇和1 苯基乙醇的混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前者会被选择性地氧化, 而后者不变:对于卜醇和2 一醇的混合物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r c h 2 0 h 2 c a t h v 。a i r t o i u e n e r t 1 2 h l m 杏要瓮净m 蚤。7 乞卜 r c h o ( 4 ) ), 刚 。 啡 剃 4 基于氮氧自由蓦催化的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 o h r 少 2 4 c a t 。9 0 c n a 2 c 0 3 ,c h cl 3 2 0 h r 1 ,r 22a l k y l ,a r y l h o p ,h r 少r :嘶:p n p h ,蠢t 守- p h 。h c t 7 r u c 。 c o 双核( 式6 ) f 2 6 j 和三核r u 的温和催化体系报道不多,这类配合物( 式7 ) f 2 刀的催化活性很高,其活性大约为r u c l 3 、r u ( p p h 3 ) 3 c 1 2 的1 0 倍,对脂肪醇 的氧化效率较高。 【r u 2 0 b ( p y ) 4 13 5 h 2 0 m s 4 a a c e t o n i t r i l e r t ,3 h r u 3 0 ( 0 2 c c h 2 c h 3 ) 6 ( p p h 3 ) 3 0 2 ( 27 a t m ) ,6 5 c 旷。 “尹o f 7 ) t o n = 9 0 4 为了获得好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一些文献报道了在r u 的体系中加入 其它金属助荆,这些金属或作为r u 的配体的部分,或和r u 共同起催化活 性中心的作用来参与催化反应,例如r u c o 配合物( 式8 ) 、r u c u ( 式9 ) 2 9 和c r - r up o 等催化体系。 扩洲 r u c i ( o a c ) ( p p h 3 ) 3 ,h y d r o q u i n o n e c o ( s a i o p h e n ) ( p p h 3 ) c h 2 c 1 2 ,2 0 c o h1 f p r n 4 n r u 0 4 ,1 c u c l 0 2l a t m r i 人r 2 r 1 ,r 22a l k yl ,a r yl ,h 飞 0 r ,八r 2 ( 9 ) _ p h o 第一章文献综述 1 2 1 。2r u 多相催化剂 5 虽然r u 的均相催化体系在醇的氧化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r u 催 化剂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将r u 催化剂担载在固 体载体上,减少以至避免催化剂的流失,并保持或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 性,一真是醇氧气氧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h i n z e n 小组在聚合体上担载了过钉酸盐( 式l o ) 1 3 1 ,该体系对脂肪族和 芳香族的伯醇氧化效果较好,但对仲醇氧化反应不佳。该小组在之后的工作 中对过钌酸盐体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中孔的m c m 4 1 上担载过钌酸盐, 循环1 2 次活性没有降低【3 2 】。 r o h ,n m e 3 + r u 0 4 。( 1 0t 0 0 1 ) r 。a l 晦i a r y l ,a l k e n y l 7 5 - 8 5 ,05 8 h t o l u e n e r o c 10 1 多种金属共同作用的体系近年来研究也较多,如k a n e d a 体系f 式1 1 ) 1 3 3 , 经钡4 定在其催化体系中作为催化剂的水滑石成分为 m 9 6 a 1 2 r u 0 5 ( o h ) 1 6 n h 2 0 ( n = 8 ) ,反应结束后用i o w t 的n a 2 c 0 3 水溶液和水 洗涤,重复使用,催化活性不变;j i 用m n f ej5 r u o3 5 c u o1 5 0 4 作催化荆【3 4 】, 催化氧化了十几种醇,发现该体系中芳香醇氧化时转化较高,同时还发现该 体系对溶剂的依赖性不强,在甲苯、苯等几种常用溶剂中反应的结果相差不 大。n 等还研究了r u 2 c o ( o h ) 2 - 2 c e 0 2 体系的催化效果【3 5 】,该体系对芳香醇 和脂肪族的仲醇氧化效果很好,但脂肪族的伯醇会被氧化成酸。 r o h r u h y d r o t a l c j t e ,0 2 t o l u e n e6 0 r 厂n 沁 ( 1 1 ) 影 6 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的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 -_-_-_-_-,_-_一一 r u 担载在其他载体上的报道也不断出现:y a m a g u c h i 等在羟磷灰石表面 负载r u ( r u h a p ) 1 3 6 1 ,反应3 次后仍有较高活性,1 c p 分析后发现催化剂流 失小于2 4 p p m ;通过元素分析、x p s 、x 射线吸收等技术,h a p 表面的r u ( i i i ) 周围的化学环境已被完全定性( 图1 - 3 ) 。在8 0o c 、1 a t m 0 2 的反应条件下,各 种醇都被有效地氧化生成相应的醛或酮;有趣的是不活泼的l 一辛醇被氧化 生成1 一辛醛,并且没有检测到深度氧化的产物,并且在该催化体系下伯醇 的活性高于仲醇。此外,含有氮和硫杂环的酵在均相体系中通常是不活泼的 底物,但在该体系下也能被氧化。 p 瞧p t a k e z a w a 将r u ( p p h 3 ) 3 c h 负载在活性碳上f 如,进行二醇的裂解氧化 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式1 2 ) 。 o h r r : o h r u c l 2 ( p p h 3 ) 3 1 c ,0 2 ( 1 a t i n ) p h c f 3 ,6 0 c r 1 c h o 十r 2 c h o ( 1 2 ) y a m a g u c h i 等的r u d a l 2 0 3 体系在对仲醇和伯醇的氧化上表现了很好的 活性,尤其是对其他一些体系难氧化的不活泼醇的氧化也具有优异的表现( 式 1 3 ) ,对于烯丙醇底物没有氢转移或异构化发生f 3 8 】,对于不活泼的脂肪伯醇则 有酸生成,但是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氢醌可抑制酸的生成。此外, 第一章文献综述 7 该体系可以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反应,可以大大简化产品的分离过程。目前 对于在a 1 2 0 3 载体上固载的r u 种类仍不清楚,作者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机理( 图 1 4 ) 。 o h r r 。 r u a 1 2 0 3 ( r u :2 5 5m 0 1 ) ,1a t m 0 2 p h c f 3 ,8 3 。c 1 - 8 h ,7 1 - 9 9 c o r l v 1 2 0 2 h o o 、r s t e p3 0 2 、h r 2 r 尸 h o 0 r 少r : ( 1 3 ) h 2 0 & 美刚+ 图1 4 可能的氧化机理 s c h e m el - 4p r o p o s e dm e c h a n i s mf o rt h ea e r o b i co x i d a t i o no f a l c o h o l s , t h a n 等人在八面沸石分子筛的孔中合成了纳米级的r u 0 2 ( r u 2 - f a u ) ( 图 j 一5 ) ,其具有无定形的水合r u 0 2 的二维线性结构,r u 2 f a u 可以在温和的条 件下选择性地氧化活泼醇和非活泼醇f 3 9 】。 ! 薹王壑墨鱼宴薹堡堡堕壁垄叠堡整些基璧堕婴茎 图1 - 5 纳米r u 0 2 在沸石分子筛中的2 d 线性结构 s c h e m e1 5t h e2 d c h a i ns t r u c t u r eo f n a n o - r u o zi nt h ef a u j a s i t ez e o l i t e 1 2 2p d 催化剂 1 ,2 2 1p d 均相催化剂 p d 虽然很早就已经应用于氧化反应( 如w a c k e 反应 4 0 1 ) ,但在酵的氧气 氧化方面采用p d 做催化剂的报道出现则较晚。用于液态醇氧化制醛、酮的 p d 催化体系多由p d c l 2 、p d ( o a c ) 2 等p d 盐与一种无机碱及其他催化剂共 厨组成,例如p d 盐与c u ( i i ) 盐【4 “、过氧化物h 2 1 、有机卤化物 4 3 】等。 在这些报道中,最早采用0 2 作氧化剂的是b l a c k b u m 等报道的3 89 c 常 压氧气气氛下,碳酸次乙酯为溶剂的p d c l 2 n a o a c 体系,该体系能有效氧化 饱和的伯醇和仲醇。1 9 9 4 年,g o m e x b e n g o a 报道了一个用于氧化烯丙基 醇的催化体系,该体系采用1 0m 0 1 的p d ( p p h 3 ) 4 ,在1 0 0 常压氧气气 氛下,甲苯为溶剂,对于某些底物在反应时添加n i - h p f 6 或k 2 c o s 会使反应 产率提高 45 1 。在此之后的p d c l 2 a d o g e n4 6 4 体系催化性能一般【4 6 】。p e t e r s o n 等采用p d ( o a c ) 2 d m s o n a h c 0 3 体系,反应在8 09 c 常压氧气气氛下进行, 可应用于各种烯丙酵类和苄醇类,从推测的机理来看,溶剂d m s o 对于反应 第一章文献综述 9 能够进行起关键作用【4 7 1 。 n i s h i m u r a 研究小组提出了p d ( o a c ) 2 p y r i d i n e m s 3 a 体系( 式j 4 ) 并对它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反应路径的探讨,发现该体系不仅对于醇的类型没有要 求,而且产物收率较高,弥补了上述体系的不足, 4 9 1 。该体系若用空气代替 0 2 ,则需要持续鼓泡和延长反应时间。h a l l m a n 用p d 的配合物p a l l a d a c y c l e l 代替p d ( o a c ) z 在空气中可催化醇的反应f s 0 1 。 5 p d ( o a e ) 2 。p y d d i n e m s 3 a t o l u e n e ,8 0 c ,2 h ,0 2 2 0 0 2 年,s i g m a n 等报道了室温下催化醇氧化的p d 体系( 式15 ) ,该体 系对于脂肪醇和芳香醇的收率都很高,是其他p d 均相体系无法相比的。初 步推测的机理认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p d ( o a c ) 2 心e t 3 ) 【5 j 】。之后,他们设 计和合成了基于碳卡宾配体的p d 配合物( 式1 6 ) ,新的配合物具有更高的催化 活性,t o n 高达1 0 0 0 1 5 2 1 。 o h r ,人r : 3 p d ( o a c ) 2 ,6 m o t e f 3 n ,m s 3 a 1 5 t h f t o l u e n e ,2 5 、1 2 h 0 2 o5 t 0 0 1 1 p h c h 3 m s 3 a ,6 0 c ,0 2 r 1 ,p , 2 = a l k y l ,a r y l h ( 9 3 ) n 5 ) o r 少r : 鳓 洲文 0 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的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 k a n e d a 等报道了第一个金属簇合物p c h ( 1 ,1 一p h e n a n t h r o l i n e ) 2 ( c o ) ( o a c ) 4 和0 2 催化的氧化反应( 式1 7 ) ,该体系对一级烯丙醇类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 选择性嘲。 飞a ,c h 2 0 h p d 4 p h e n 2 ( c o ) ( o a c ) 4 、弋c h o ( 1 7 ) b e n z e n e ,5 0 c ,0 2 2 4 h y i e i d9 6 s t a h l 小组和s i g m a n 小组对p d 催化的醇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图1 6 ) ,研究结果表明反应遵循脱氢机理,b 一氢消除是反应的控制步骤。 此外还发现对于p d ( o a c ) j p y r l d i n e 催化体系存在非线性效应【5 4 , 5 s 。 r c h ;= 三= 皇 1 。 1 - r c h 2 0 h ,p y a c o - p d o c h 2 r + a c o h p y p y a c o - p d o c h 2 r + p y 一 ( w ) p d ( h ) ( o a c ) 】+ r c h o 图1 - 6p d ( o a c ) 2 p y 催化醇的氧化机理 s c h e m e1s t e p w i s em e c h a n i s mf o ra l c o h o lo x i d a t i o nb yp d ( o a c ) 2 p y s i g m a n 研究小组还首次采用手性配体( 一) - s p a r t e i n e ,制备了第个用于醇 的动力学拆分的手性p d 催化剂( 式1 8 ) ,它对芳香醇和脂肪醇都适用惭,5 订。 几乎同时,s t o l t z 等用( - ) - s p a r t e i n e 代替u e m u r a 体系中的p y r i d i n e ,催化效 果与s i g m a n 体系差不多,适用于环醇和烯丙醇类;该体系催化的氧化反应 所需反应时间过长,但通过添加c s 2 c 0 3 和t - b u o h 后反应速率大大提高, 心一心当蚝心一 r r 岍 恍 c c盔盔 r节百 第一章文献综述 两反应的选择性没有改变f 式】9 ) 【5 8 ,5 9 1 。这两个体系都采用了手性配体 ( 一) 一s p a r t e i n e ,说明了它在此类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s i g m a n 研究小组进一 步实验表明,以非手性的碳卡宾作配体,在1 5 ( ,) s p a r t e i n e 存在下。也可实 现对醇的动力学拆分呻) 。s i g m a n 研究小组在进行机理研究中发现,过量的 ( ) s p a r t e i n e 存在对获得高e e 值是必要的,( ) s p a r t e i n e 同时具有两种功能: 脱氢和手性配体两种功能【6 “。 o h r r : 5t 0 0 1 p d ( t 1 ) ,d c e ,0 2 r 1 ,r 2 = a l k y l ,a r y o h 黜r 2 0m 0 1 ( - ) - s p a r t e i n e ( 十s p ar t e i n e 5m 0 1 p d ( n b d ) c 1 2 ,2 0t 0 0 1 ( ) - s p a r t e i n e p h c h 出m s 3 a ,0 2 ( 1 a t m ) m e o 8 0 w i t hc s 2 c 0 3 t - b u o h6 0 c 1 2 2 2p d 多相催化剂 6 7 c o n v e r s i o n 、9 8 e e9 6 h 7 6 4 c o n v e r s i o n 9 95 e e95 h ( 1 9 ) p d 配合物在醇的氧气氧化中是一类重要的均相催化剂,但是固载的p d ( i i ) 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醇氧化中的应用很少有文献报道。基于 p d ( o a c ) 2 p y f i d i n e m s 3 a 体系在醇氧化方面获得的成功,u e m u r a 小组在水滑 石( m 9 6 a 1 2 ( o h ) f 6 c 0 3 4 f 4 2 0 ) 表面合成了p d ( o a c ) 2 p y r i d i n e 配合物 ( p d ( ) 一h y d r o t a l c i t e 催化剂) ( 式2 0 ) 。对于烯丙醇类的氧化反应, o 疋 r + g 洲、岫 e r e 铲 1 2 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的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 p d ( i i ) - h y d r o t a l c i t e 催化剂比均相p d ( o a c ) 2 p y r i d i n e m s 3 a 催化剂有明显优 势,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不但反应速度和产物的收率都大大提高,而且产 物的e z 值也几乎保持不变。一般情况下,p d 催化剂催化烯丙醇类氧化反 应的催化效果不好是p d ( 0 ) 与c = c 强配位的缘故,但p a ( ) 一h y d r o t a l c i t e 催 化剂克服了这缺点,是一个较好的烯丙醇类反应的催化剂。该体系用空气 代替0 2 时,所需反应温度降低至6 5 c ,而催化效果不变。p d ( i i ) - h y d r o t a l c i t e 催化剂可通过简单过滤与反应混合物分离并可重复利用三次,催化性能没有 明显降低【6 2 - 6 4 1 。 c - - 飞( , - c h 2 0 h 5m 0 1 p d ( 1 1 ) - h y d r o t a l c i t e 2 0 m 0 1 p y f i - v c h o u i 磊磊忑磊石i u ) 1 s tf u n :9 8 y i e l d 2 s tr u n :9 0 y i e l d k a n d a 小组制备了簇合物p d 5 6 i ( 1 ,1 0 p h e n a n t h r o l i n e ) 6 。( o a t ) i 8 0 1 6 5 ,该催化 剂在6 0 。c 常压氧气气氛、溶剂为乙酸的条件下,对于一级烯丙醇类的催化活 性和选择住比p d 4 p h e n 2 ( c o ) ( o a c ) 4 体系更优。将其固定在t i 0 2 上后f 6 6 催化性 能未变,从而达到了重复利用的目的。但此类p d 簇合物催化剂对于二级烯 丙醇类的活性很低。 2 0 0 2 年,k e n d a 小组报道了由p d c l 2 ( p h c n ) 2 与羟磷灰石置换制得的催化 剂( p d h a p ) ( 式2 1 ) 【6 刀。p d h a p 对于苄醇和烯丙醇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脂肪醇和含杂环的醇也可以被缓慢的氧化生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此外,在 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不流失,回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不损失。该小组 在深入的研究中发现,催化剂中的p d 纳米束是催化活性中心【6 8 1 。 第一章文献综述 o h r ,人r 2 p d h a p ( p d :0 2 06t 0 0 1 ) l a t i n0 2 p h c f 3o rp h c h 3 ,9 0 c 1 - 2 4 h 1 2 3 0 u 催化剂 除了r u 、p d 等贵金属催化剂以外,些普通金属如c u 、c o 的化合物也 可以催化醇类化台物的有氧氧化。关于c u ( i i ) 类催化剂的早期研究主要是 集中于模拟一种单核铜酶,即半乳糖氧化酶。这种酶能够高效、高选择性的 催化苄醇类及烯丙醇类的有氧氧化,并伴随着h 2 0 2 的生成( 式2 2 ) ( 图i - 7 ) ”。半乳糖氧化酶的活性中心由一个酪氮酸离子、一个具有硫醚取代基的酪 氨酸自由基和两个组氨酸残基配位的c u ( i i ) 离予组成【7 0 】。 “幂 器 r a ”:b 、f 、 r a d u c o f 。一翻一“ b n 零器 ! 竺竺! 些:,、止“f o 卅产芦 h k * ,yh ” i h y e , o g e n l o r b 1 t r e n s f e r l 簪b r , 一1蒋 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的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 f g 0 7 r c h 2 0 h + 0 2 二二一r c h o + h 2 0 2 ( 2 2 ) 许多研究小组合成了一些模拟半乳糖氧化酶活性中心的模型化合物,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化合物( 图1 8 ) 是由s m c k 小组合成的,该化合物不仅具 有与半乳糖氧化酶活性中心相似的化学结构,而且具有催化醇的氧化功能, 该化合物可以催化苄醇的氧气氧化,并且在氧化过程中能够检测到h 2 0 2 的生 成【7 1 】。模拟生物酶催化体系目前在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它 需要复杂的配体,它的催化活性也较低,目前仅仅能够氧化活泼醇;但这方 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它有助于从分予水平上理解醇催化有氧氧化 反应的机理。 粤拶耍 o 矗( 争 图1 8s t a c k 的g o 酶模型化合物 s c h e m e1 7s t a c km o d e l ,m i m i c k i n gg a l a c t o s eo x i d e s e 半乳糖氧化酶的机理研究清楚地表明氧分子可以被c u 离子所活化,因 此可以推测其它含c u 的配合物也可能具有催化醇的有氧氧化功能。人们开 发出了许多基于c u 的催化体系,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1 9 9 6 年m a r k o 等发 表在s c i e n c e 上的c u c l p h e n d b a d ( d i t e r t - b u t y l a z o d i c a r b o x y l a t e ) 多相体系 ( 式2 3 ) ,该体系能在温和条件下将伯醇、伸醇、烯丙醇和苄醇氧化成相应的 第一章文献综述 醛,收率很高l v 2 , 7 3 。深入研究发现改用氟代苯做溶剂既可保持体系活性不变, 又可以使k :c 0 3 的用量大大减少,但这样做会导致有些产物的部分外消旋化 7 4 , 7 5 1 。2 0 0 1 年,他们还发现采用t b u o k 做碱性添加剂时5t o o l 的量即可, 有趣的是反应成分添加的顺序对反应结果影响很大,按照c u p h e r d 底物 t b u o k d b a d 的顺序添加醇的转化率最高【7 6 1 。 5m o f c u c i 。5m 0 1 p h e n 5t 0 0 1 d b a d h 2 ,0 2 ( 1 a t m ) o2 5 e q u i v k 2 c o s ,c s h s f ,8 0 b u t 0 2 c n = n 、c o o t b u d b a d 7 、瓜o ( 2 3 ) n ( b n ) 2 y i e l d8 5 2 0 0 4 年,他们通过向催化体系中加入7 n 甲基咪唑大大地改善了该体 系的催化活性,特别是提高了对伯醇的氧化性和选择性,醇分子中含有的c = c 双键、s 、n 杂原子等多种官能团都对催化剂没有影响。作者认为n m i 的 作用主要是抑制了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副反应的发生( 图1 - 9 ) 。 c 9 h 1 9 1 0 h 5 m 0 1 c u c p h e n 5 m o i d b a d c e h s f 5 m 0 1 ,t b u o k 0 2 ,a d d i t i v e ,7 0 8 d c 8 删“。= 州介_ 7 厂飞卜n 崮、= 0 c 。h ,少h ( 2 4 ) b 6 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的醇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 o 一 。吣。 户i j o 耐b 0 0 舶。 岫隧“ 8 8 k 舢o o c b 0 0 j b l i 图1 9 可能的c u 催化的氧气氧化机理 s c h e m e1 - 9p r o p o s e dm e c h a n i s mf o rt h ec o p p e r - c a t a l y z e da e r o b i c o x i d a t i o no fa l c o h o l s o s b o r n 等r 似】报道了c u c i 与t p a p 组合,以2 ,氨基毗啶作为碱,可以催 化氧化苄醇和烯丙醇类。他们随后报道了c u c i 与o s 0 4 组合【7 ”,以吡啶作 为碱的催化体系,该体系对活性伯醇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反应活性,对仲醇的 反应不如t p a p 0 2 体系,但两个体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反应后有胶态物质 生成,这表明催化过程可能是多相的。在此基础上,2 0 0 2 年b r o w n 等【8 0 j 发 现在该体系中预先加入烯烃活化金属、并用喹宁碱替代吡啶,可以改善催化 体系的活性,使反应可在室温进行( 式2 5 ) 。 o h 1m o f c o p p e r ( 1 1 ) 2 - e t h y l h e x a n o a t e ,、l 、r! ! ! 竺型! 竺竺! ! 竺垒 k 、,0 1 8m 0 1 ap l ye t h y le t h e r 1 a t m0 2o ra i r ,c h 3 c n ,2 5 ,6 - 1 5 h y i e l d 兰9 6 ( 2 5 ) 。产 , ; 矿h 、 第一章文献综述 12 4a u 催化剂 1 7 近年来,由于发现a u 在c o 低温氧化中表现出了意想不到的高活性, 这大大激发了人们利用a u 的纳米睾立子进行液相醇的催化氧化研究【8 l 】。研究 结果表明a u 的催化活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a u 粒子尺寸,并且它的尺寸可通 过制备方法来控制。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纳米a u 粒子与大颗 粒的a u 粒子的性质截然不同,并且这个问题至今仍末被清楚地解释。 2 0 0 5 年,t s u k u d a 等【8 2 】人首次将a u :p v p 纳米粒子应用于醇的有氧氧化, 反应在3 0 0 k 、水中进行,但是氧化底物仅限于芳香醇( 图1 1o ) 。此催化剂 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1 3 n m a u :p v pn c s 比 9 5 n m a u :p v p n c s 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尺寸效应也清楚地表明对于该催化荆 晚在a u :p v pn c s 上的吸附是影响其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 图1 1 0 纳米a u :p v pn c s 催化的醇的氧化 s c h e m e1 一l0a u :p v pn c sf o ra e r o b i c a l c o h o lo x i d a t i o ni nw a t e r 2 0 0 5 年s h i 等首次报道了均相a u 配合物催化醇的氧气氧化( 图i - 1 i ) 。 在离子配体作用下,a u c i 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选择性地催化氧化活泼 醇,杂原子s 和c = c 双键的存在不影响反应的进行。 基于氮氧自由基催化的酵选择性氧化反应的研究 o h r 1 人r 2 1 1 2 0 2h 2 0 o r ,义r 2 图1 - 11a u ( i ) 配合物催化的醇的有氧氧化 s c h e m el lla e r o b i co x i d a t i o no f a l c o h o ic a t a l y z e db yao o l d ( 1 1c o m p l e x 最近,h u t c h i n g s 8 4 】等发现在p d 纳米晶体中加入a u 可以极大地增强催化 荆( p d y i o z ) 的氧化性和选择性,a u p d t i 0 2 不仅可以氧化脂肪醇,而且表现 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 t o n 高达2 7 0 ,0 0 0 ) 。通过结构表征,发现催化剂纳米 晶体外层富台p d ,核心主要由a u 组成,这种结构表明a u 的电子特性极大 地增强了p d 的氧化活性。 1 2 5 其它金属催化剂 除了上面介绍的醇氧化催化剂之外,还有一些采用其他金属做催化剂 的体系。d e b l e r 等研究发现了一种高效的k 2 o s 0 2 ( o h ) 4 1 ,4 一 d i a z a b i c y c l o o c t a n e ( d a b c o ) o z 催化氧化体系【8 5 】,该体系对不同的苄醇f 芳香 类和杂环芳香类) 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对脂肪族仲醇的氧化则需要增加 催化剂用量或提高反应温度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o s b o m 报道了一种 m 0 0 2 ( a c a c ) :c u ( n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业保安工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计划
- 乐器租赁协议合同样本
- 企业业绩合同样本
- 2025年度采购合同范本
- 养鱼合同标准文本
- 跨部门协作的有效方法计划
- 焊接网架工程施工方案
- 出售预制过梁合同标准文本
- 2025涉及合同纠纷的仲裁申请书
- 出租凤凰车位合同样本
- Unity3D游戏开发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厂房、仓库自然排烟开窗面积计算-
- 太平洋保险招聘试题
- 美能在儿科的应用消化科演示文稿
- 26个英文字母专项练习题94548
- 标准 12千伏气体绝缘环网柜技术符合性评估实施细则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说课稿
- 2023年3月PETS2真题卷及答案
- GB/T 28461-2012碳纤维预浸料
- 遇见友谊-如何学会与朋友相处主题班会课件
-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