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二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单位名称: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五中学 填表日期: 2006年 6 月 2 日论文题目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作者姓名论文答辩日期学科专业方向徐德文2007年6月2日学科教学(中文)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发表论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础教育论坛05年第4期)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论文发表适值新课改普及初期,我校正在进行自主学习相关课题研究,因此我被提拔到教务处和科研处任职,开始专门研究自主学习课题.从此,我校自主学习课题研究开始从简单向专业方向发展,并把自主学习课题研究做为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动力,并逐步形成我校的教科研特色.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课题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教育环境的实验研究证书省级2005.7科研成果一等奖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国家级2005.11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子课题负责人结题证书国家级2006.6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中文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强弱更是判定一个人语文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伴随着语文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逐步确立,阅读教学也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感受,自主阅读也就成为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探索方式。但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难以人满意: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大多采用“析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应试压力下少有时间读书,尤其是对名著经典的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和现状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探索一条适合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自主学习教学形式的实践研究十一五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为依托,通过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探索和理论提升,总结出一些适合我校学生自主阅读,提高能力的观点看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文。关键词 :阅读教学;自主学习;阅读能力;教学模式参考文献: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大出版2003年版。2.(美)约翰杜威著,王承旭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4.罗昆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探索,学苑出版社2001年9月。5.魏瑞霞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载山东教育,2001(7)6.胡长树:做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载学科教育2002(4).7.谢菊梅、张丽菊,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实验通讯增刊年月。8. 郑金洲主编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年4月9.李兆兰、李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载甘肃教育,2003(12)10.郑金洲:重构课堂,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1(3)。11.Ta Thi Han Hoan。Self-Reguiated Learning in a Vietnamese Context。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Simon Fraser University。1999。12.Barry J。Zimmerman。Self-Regui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An Overview。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5(1)13.JSnyder,F。Bolin K.Zumwalt.Curriculum Impiementation.op.cit.1992.14.Johnson,D。W, Johnson,R.T.(1991).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3rd ed.).boston:Allyn Bacon.15.潘巧明新技术与自主学习策略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01.(5):26-30.16.潘景峰等编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要,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17.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83年7月。18.路海东主编教育心理学东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4月。19.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20.施良方著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21.李鹏程略论自主学习模式,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7期。22.Ridley,D.S.,McCombs,B.,Taylor,K.(1994).Walkingthetalk:Fostering self_reguiat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Middle School Journal,26(2),52-57.23.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24.美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25.关达、梁建主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26.杨馨凤:把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载宁夏教育2003(12)27.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28.毛新勇、孙长根建构主义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上海教育1999年第1期。29.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4期。30.Dale Scott Ridley Bill Walther 著 沈湘秦 译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31.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上海:华东师大2001年博士毕业论文。32.张朝华、张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有效途径,载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6)。33.韩清林关于“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若干基本问题,载河北教育,1999(12)。推荐理由选题很有价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能力,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尤其能密切地与语文实践相结合,很符合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论文对此研究的意义制约此问题的相关因素,经及如何解决问题,论述较为全面、深刻,尤其是论文的第三部分,从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结合自身的实际,从多个视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措施。总之,这是一篇有较高学术水准的学位论文。 专家签字:单位推荐意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章):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说明:学科专业方向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其中学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本表可复印、附页。 学校代码:10200研究生学号: 分 类 号:G4237 密级:无硕士学位论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作者: 徐德文 指导教师:宋祥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 研究方向:学科教学(中文)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7年6月中文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强弱更是判定一个人语文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伴随着语文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逐步确立,阅读教学也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感受,自主阅读也就成为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探索方式。但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难以人满意: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大多采用“析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应试压力下少有时间读书,尤其是对名著经典的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和现状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探索一条适合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佳木斯市第五中学的自主学习教学形式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研究为依托,通过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探索和理论提升,总结出一些适合我校学生自主阅读,提高能力的观点看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文。关键词 :阅读教学;自主学习;阅读能力;教学模式Abstract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 to see how Chinese level i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reform, The students the self-studying method, cooperation and inquiry. Reading teaching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students feeling, Self-reading became one of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B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s unsatisfactory: Many teachers always the text or the teachers occupy the whole period. The students under the pressure have little time to read books, especially the classics. Such teaching method and situation cant fit the development. So it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a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province level in NO5 MIDDLESCHOOL in JIAMUSI City. Its name i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Self-studying And Teaching Style.I sum up some ideas and view which fits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and self-reading by my experience searching and improving theory in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In the research of the topic, I mainly take document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ction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summary method. Then I write an essay based on it.Key words:Reading teaching Self-studying Reading ability Teaching model目 录 引言 5(一)阅读能力是学生发展必备的基础学力5(二)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自主建构过程5(三)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阅读理念与方式的转变6一、自主学习与阅读能力的关系 6(一)自主学习的内涵6(二)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6 (三)自主学习与阅读能力的关系7(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意义 8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01情感激励原则 102目标自定原则 103内容开放原则 104循序渐进原则 115整体发展原则 11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11(一)努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兴趣11(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13(三)构建学生课内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15(四)制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学习策略17(五)建立激励学生自主阅读的评价机制191改革课堂教学评价 192改革学生考核评价 19后记 21 参考文献 22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引 言(一)阅读能力是学生发展必备的基础学力“在现代社会,阅读和写作是每个公民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本领,其中最根本的是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也是获取知识和精神养料的基本能力。”(叶圣陶)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来临更需要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达成的一项共识就是,读写算能力和信息素养是未来公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学力是儿童适应未来发展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完善的基础。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19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提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其后,又向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口号。发达国家已经把儿童教育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1995年,美国政府提出“美国阅读挑战”、“卓越阅读方案”、“家庭参与”等措施,并用立法的方式,将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法律化。英国开展了“阅读是基础”(RIF,ReadingisFundamental)的全民运动,核心是“为了孩子成为终生的读者”。可见,阅读能力在公民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业已成为世界教育关注的共同话题。(二)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自主建构过程阅读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主观经验烙印,“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阅读是因人而异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英国儿童文学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艾登钱伯斯(AldenChambers)认为,阅读(文学阅读)是一种重要的、体验性的活动。阅读能拓展人的体验(exploring)、再创造人的体验(recreating)、寻找体验的意义(seeksformeanings)。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国古代更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不用教师或他人更多指导,就可领悟书中要旨,这也说明阅读本身就是学生语文能力的自主建构过程。(三)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阅读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语文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便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读整本的书。而阅读能力只能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教学应当是学生自主阅读的实践活动。只有学生自己亲身实践阅读,他们才能从中获取知识,体验审美,发展智慧,习得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者,是学生阅读探究活动中的“平等中的首席”。一 、自主学习与阅读能力的关系(一)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其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参与意识。我国学者庞维国则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这种解释通俗易懂,似乎更为多数人所接受。“自主学习”的特征在于: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二)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学会学习是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生存发展和接受挑战的需要。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尽可能牢固掌握科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思想家,使其日后能独立地向前迈进,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教学目标是培养独立人格,具有创造能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人。同时他还认为人类有机体最基本的内驱力是求得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因为生存和发展是一种不断趋向自主、不断摆脱外力控制的过程。当一个人尊重和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就能更好地完成自我实现,并且能够更加自觉地获得与现实相一致的经验。这种人的个性有可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这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内驱力,是学生实现理想的最大动力。他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经常变化的环境和自己,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元认知教学理论认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它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组成,元认知知识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是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关键。元认知体验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强化学生对认知活动和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使学生从意识到行为都主体化,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元认知监控是认知主体主动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灵活地选择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制约积极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正确和远大的动机是积极学习的原动力和源泉,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在动机的激励下产生行动并指向一定的目标。(三)自主学习与阅读能力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必须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感。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决定自主学习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阅读是对书面信息进行认知构建的心理语言过程,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因此,阅读态度和阅读能力是学生有效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保证。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就会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而这一过程不仅要求读者具有良好的阅读态度、主动的认知心理,同时也要求读者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认知能力和语篇分析判断等能力。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交际行为,是有目的地获取书面信息,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已有信息、已有知识和经验对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认知行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体活动,只有动机才能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自主阅读,从而调动进行阅读的内部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因此,调动内在的学习动机是提高自主阅读效率的重要保证。大量研究表明,从长期效应来看,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持久力。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但对于那些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应从利用外在的奖励入手。首先激发他们的外在的学习动机,当他们具有了起码的学习动力后,再转向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积极的阅读体验是阅读主体不断进行阅读活动,并获得更多阅读实践的心理基础,也是阅读主体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阅读行为的动力源。阅读活动如果只以读为主,仍不能称其为成功的阅读。所以,在阅读活动中,只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认识,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满足感,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进一步激活其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 (四)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意义从国内外的一些成功案例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的开展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生阅读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和理念最早是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多年来国外的教育教学都采用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以充分发挥。从国内情况来看,很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开始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尝试阶段,要想把该理论广泛推广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1素质教育的需要长期以来,为了升学,教师给学生大量的机械重复的训练,妨碍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生产出高分低能的“产品”(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按照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学会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的基本培养目标。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速度也随之加快,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个终身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识和主动探索,善于收集、整理各种可得信息,能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近期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现代社会的“顶尖级”素质。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强化自主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自主学习的本质要求是使学生学会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2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的教育观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都将在信息化社会里寻求生存和发展,如果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里,没有能够培养起对知识的渴求,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欲望,没有形成一种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将很难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补偿。因此学校教育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这些知识的浓厚的兴趣和进一步吸取新知识的持续发展的愿望,并习得一些思维方法和形成一些思维习惯。3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全世界提倡终身教育,就不能不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一生中,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的发展是无限和迅速的,只有让学生具备不断获取和运用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自主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逐渐缩小差别,更好地解决了集体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迁移作用,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博览群书,加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加综合性和应用性,有利于学生从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各种现象和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把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学会运用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4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内容的需要随着学生身体的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使现在的中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以及对人生、社会的看法上。从认知水平来看,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有了很大发展,学生的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观察力、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此时为训练和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期。从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展开、提高、综合,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与可能性。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情感激励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需要、求知欲)和外部动机(分数、竞赛、家长和教师的奖励)交替发挥作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特别关心学困生的学习进步,让他们经常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注意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控制、自我监督检查的学习习惯;组织学生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和对学困生进行知识补救与矫正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以学习主人的姿态投入学习活动,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使教学在主导、主体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状态。2目标自定原则阅读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以目标为核心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目标可以由学生制定,也可在教师指导下选定,但要切忌阻碍和钳制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一是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具体地讲三者的关系是: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分层进行实施;以过程方法为主线,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情感态度为动力,全面进行渗透。二是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抽象性和生成性,为师生活动和学生今后的发展留有发展的间。三是要注意目标的具体性,便于师生操作。四是要注意目标的针对性、体现所学课文的特点。3内容开放原则自从20世纪70年代日本教育家岛田茂等提出“开放性问题”以来,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由于能着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已成为教学的热点。开放性原则,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开放,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另一方面是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阅读教学要以开放性的活动为手段,让全体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主要看其智力参与的程度:一是广度,二是深度。只有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智力参与以及强调将师生之间多向性的交互作用引进教学过程,才能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发展。杜威指出:“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而创设情境就是要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开展“角色演读活动、句段品析活动、美点寻踪活动、探究发现活动”等,来创设情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循序渐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规范与体系。“低起点”必须体现争取成功的发展目标,必须保证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小步子”即以“前进”为目的,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宽裕的自由度,为达成教学目标有序地前进。“小步前进”的水平与方式,可由具体的教学实际来加以调节、规定和控制。“多活动”即教师要多设计、组织为达成教学目标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知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激活创新思维,提高时间操作能力。“快反馈”即强化即时反馈,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查漏补缺,弥补矫正,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与学习积极性。5整体发展原则从实际出发,承认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情感特性存在差异,采取班级集体授课与个别化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对学生实施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保证中等生和优等生的提高。在实施目标教学管理过程中,制订目标、实施目标和检测目标必须从认知、能力、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诸方面进行整体性的思考与设计,力求教学目标的整体性达成,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强化目标意识,使教学大纲要求具体化,教学内容明朗化,学习水平层次化,能力要求外显化。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紧扣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实施策略(一)努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最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浓厚的兴趣时,他才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一个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之后,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热情而耐心地去参加各种语文竞赛活动,他的语文能力也就会在阅读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真正的阅读兴趣来自于对读物本身的“领悟”和“发现”,来自于阅读成功的“喜悦”,来自于阅读成果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有两条途径。1通过课内讲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讲读课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并不难,只需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满足学生的需求即可。课堂上要积极创设课文内容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兴趣。采取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演示、表演体会、生活展示等多种形式,再现课文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光、电、声、像,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入目入耳。如在教三峡一课时出示“三峡”的相关图片,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季节三峡的美丽风光及今日三峡的巨变给学生带来的对自然和社会方面的不同感受。教课文水调歌头一课时播放同名音乐,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和苏轼创作时的感情变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会给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起到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营造出最佳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作好铺垫。情境的创设,终极目的是考虑“人”学生的因素,这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学习主人的重要一环。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信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能深入其中,感受其情,以达到最佳的锻炼目的。2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用优美而形象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在我浏览过书的太阳系里,学校里读的书像地球,而校外读的书则是太阳。”一生与书结缘的当代散家余秋雨在谈到青少年读书的问题时强调:“现在很多学生都陷于读课本、读教辅、读专业书的怪圈里,这样带有功得性的阅读,是一种有缺陷的阅读。我个人认为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他还说:“青少年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下次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而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要寻找一种省俭的方式。最少俭的垫底方式,就是选读名著。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佳作的其它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的游览一下,那里也含有大量的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充实你的无价之宝。” 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要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开始,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见到读物能主动去读的习惯;其次是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既有阅读习惯又具欣赏水平,再加上读物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容易产生了。当然对一些精彩段落,重点段落的赏析、品味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总之,课内讲读和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途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养成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的积累,既丰富了知识,又活跃了思维,提高了理解力,对写作、提高语文能力很有帮助,而且对学好其它各门学科学习才有内驱力,才会全神贯注。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这样,其内心是愉快的,行动是积极的,思维、观察、想象等多种智能活动,才会最主动、最有效。在自主阅读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并不断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评。学生初始兴趣的产生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接触一些有意义感兴趣的内容材料(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地读完。教师可组织读书交流讨论会,让学生相互交流,哪怕是某些片段也可,切不可用疑难问题将其吓退。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行为得到肯定后,读书兴趣自会产生并得以提升。(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初中阶段语文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篇目不少于69部,要达成这一目标,须得在课内、课外加强学生语文阅读的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便完成计划任务。也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时,阅读的行为才能真正进入个体的潜意识中,进而产生积极而又能动的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后,便能产生能动的力量。在习惯的惯性效应下,个体当能克服仅靠兴趣维持的初浅行为,并进而自主地延续这种行为。阅读成为主体的一种习惯,主体便能在无须强迫的情况下,主动延续阅读行为,从阅读中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找到新的兴趣点,不断发现美、体会美,终致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需要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在阅读习惯的培养过程中,个体最终习得的不仅仅是阅读这种好的行为习惯,人的相关行为同样能得到优化,整体能力诸如观察能力、自控能力、整理能力和自信力等亦能得到提升。语文课程和汉语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过程中必然有语言习得的成分,对一门语言的学习,有获得和习得两种途径。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于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习得的途径。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时间和空间上使汉语的获得有了保障。有了自主的意识与习惯,便具有了无上的动力,如此,行为就有了高效率的可能,也正是有了自主的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有了实实在在的行为载体。其具体实施途径如下:1认真选择阅读材料初中阶段,学生的情感、思维、性格尚未完全定型,虽有儿童阶段的内在因素影响,但毕竟是后天“教化”与“感化”的黄金时段。因而,在这一时期的习惯培养,尤其是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便有了时空保证:因人选择阅读材料,因时选择阅读材料,就使得阅读兴趣的培养具有可能性,同时也使得培养的主体学生有了行为的载体。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故事情节教强,且有一定教育启迪意义的经典书籍或哲理美文推荐给学生。无论是课内拓展阅读材料,还是课外延伸阅读材料,都要切近学生的心灵需要。尤其是要让学生多读名著经典。精品美文甚至还可以由学生推荐。课标推荐必读篇目和读者、青年文摘、译林等刊物皆是很好的阅读资源。2科学规划阅读任务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而自主阅读任务的规划需和学生一起制定。在最初的阅读中,主要目的是使其产生兴趣,因而阅读任务不可多、杂、重,即阅读任务要单一;每读书一遍,应有不同的任务,其时间也不可过长,最好以三天为一时间段。学生最终养成能规划自己读书任务的习惯。在一堂课的操作中,每一遍的读书,也都应该有明确的读法指向、任务指向。要么只注重有感情的读,要么只注重理解内容,或者只注重提问、释疑等。在一段时间的读书中,可考虑只注重情感的体味,或者只注重文章于自己行为的借鉴意义等。如要体会诗歌的昂扬情感,教师可与学生一道学习选取此类诗歌,如若学生不能准确找取,只要找有诗歌即可;先集中朗读教师所选之诗歌,学生体会后再筛选自己所选诗歌,如其不能,师生再一起于读中体会亦可。3精心指导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包括诵读、默读、默诵、略读、精读、浏览以及复述、转述等。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对这些阅读方法理应适时、随机地加以指导。 朗读的方法: 具体而言,朗读的方法指: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朗读方法;长句与短句的朗读方法;朗读时的情感、语气、节奏;朗读时语音的长短、轻重、高低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朗读方法的培养是相当不足的,甚至一部分教师本人对朗读的技法也不甚明了,更不要说把握朗读的时机了这应该是一名教师的硬伤或职业缺陷。教师不能范读,学生便无从以第一感官的形式领略朗读的技法。尽管朗读的音像材料不少,但它不能随机反馈与矫正,更不能“体察其情”。而朗读,亦有高声、低声之分。高者可得语感,振奋心绪;低者,语感、节奏等皆可于其中体会。默读的方法:默读可算是整个初中阶段培养的核心。因为在阅读活动中,默读最利于进行思维活动。在默读的整个过程中,亦需讲究节奏、语气等要领。具体方法当与获取信息的目的与内容等相应相生。由是,人的分析、抽象、概括、想象、联想等智力性思维活动便能因文而生,甚而人的思维弹性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与提升。 浏览的方法:此法的长处在于提取信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当视其阅读对象与阅读目的而定。速读的方法和背诵的方法等也应视其学习的目的而进行取舍。在初中年龄段,学生的记忆力及其类型相对于初中以上年龄段而言有所不同,初一、初二、初三各年龄段相对而言又各有所不同。从语言的特性讲,我们的汉语重在习得,由此,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也应重在习得,在大量阅读的反复刺激下自然积淀。如指导“浏览”这一读书方法,便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2.2.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教学设计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案及反思
-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2课 生涯规划 筑梦未来公开课教学设计
-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好玩第3课时 可爱的小猫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3.五彩的泡泡5-岭南版
- 九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Section B(3a-Self Check)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病案管理培训制度课件
- 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Section B (1a-1d)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基础知识
- RBA VAP 71 操作手册 中文版 7
- 2025年中智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机械设计基础 轴系结构改错答案
-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2024整合版
- 大学校园绿化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 道路勘测设计-行车视距及其 保84课件讲解
- 有线电视播放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护理查房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培训
- 科粤版九上化学-2.2构成物质的微粒(一)-分子-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