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反思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对打破我国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要成功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必须重视并解决好该课程开发、管理、教学和评价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Abstract:Theintegratedpracticeactivityisagreataspectofonenewroundofournationalcurriculumreform.Theimplementationoftheintegratedpracticeactivityisofgreatsignificancetobreaktheuniversalsituationofdisciplinecurriculum,propelthecurriculumreformandpromotestudentsoveralldevelopmentaswell.Inordertoimplementintegratedpracticeactivitycurriculumsuccessfully,wemustpayattentiontoandsolvethefourproblems:curriculumdevelopment,curriculummanagement,teachingandevaluation.Keywords:integratedpracticeactivity;currentimplementation自从2001年秋季教育部要求各地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成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教育环境中中学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好经验,摸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下面就分别从课程的设计开发、管理、教学和评价等方面反思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探究其原因并给出建议,以供广大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借鉴。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反思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校本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独立地设计和开发课程。然而,以课题为基础的综合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就加大了课程设计和开发的难度,而且我们大多数教师非常缺乏此类经验,面临着一些困难。例如,如何设计适度的课程,以确保学生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如何才能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在知识结构上的关系?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才能保证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意的协调发展?若要合理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学系统设计的理念和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要求教师不能简单地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而是应该从课题或任务出发,设计出概括性的、较为灵活的活动方案,不应该是过于严格的、统一的、线性的教学流程,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教学设计问题都可以有多种可行的措施,而不仅仅只有一个方案。可见,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非常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借助教学设计的力量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诸要素进行有效设计,开发出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外,指导教师要与教育行政人员和社会人士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可挖掘、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集中多方面的力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恰当的规划和开发。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反思课程管理是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以下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两个层面来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一)教育行政部门对该门课程的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有些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不明确,教育研究部门和教育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对学校的监督、管理和支持不够,甚至有的教育行政部门认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自己的事。事实上,教师的管理、课程实施的督导和评价等都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内容。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把对学校的管理与指导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进行监督、管理,为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造条件,积极促进区域性的、校际的合作交流,指导学校切实地、创造性地贯彻课程计划中的有关要求,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二)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问题1.学校对课程资源的管理这里主要谈的是对教师的管理,因为“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1(70)但目前许多学校对这一课程资源的管理存有较大问题。我们的指导教师一般兼有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负担相对较重,若没有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就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另外,一个课题往往需要多个指导教师,组内教师往往会因为责任不明而出现等待、推诿等情况。为保证每位指导教师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到责任分明、才尽其用,学校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建议学校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成立专门的教师指导小组,小组定期集体备课;组内教师合理分工,扬长避短;每位教师都应做好工作记录,记载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导内容、知识的更新情况和教学心得等,这些工作记录将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参考。同时,学校也应该让教师了解,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将会大大提高教师个人的能力素质。这里举个实例,在我们的实验校中,2001年第一批和我们一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在2003年绝大多数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并在学校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可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这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对教师极富挑战性,它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自我提高才能胜任该课程的指导工作,因此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师就能在此过程中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其次,学校对硬件设备的管理也要配套跟上,包括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信息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每项具体活动的经费配给、使用与管理等。此外,学校还要与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扩大对外宣传力度,跟当地的各种机构团体加强联系和沟通,从而获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充分开发校外教育资源,发展壮大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比如家长、社会热心人士等),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真正实现“超空间”的概念。同时,学校要注意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做好开发与管理的工作。2.责任安全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并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它重在学生的表现,在于学生自身的进步。那么该由谁负责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也就是谁对课程质量负责?而且,这是一门实践课程,学生的活动范围当然不会囿于学校的小小围墙,学生一般要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这就不得不考虑到安全事故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来保障课程质量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对于课程质量的监督保障问题,可以出台一套管理规范,建立起从校领导、教师直至学生本人的责任制度,其组织责任关系可以是:校长和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教务处或课程开发办公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学生项目组负责人学生本人。2每一层都要明确责任,不仅是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就是学生本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要逐渐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比如,学生项目组负责人要负责主持本小组日常活动和组内评价,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督促组内同学的工作;学生本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积极与其他同学合作,认真做好自我评价工作等。另外,我们还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各级领导和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各种安全知识,懂得在危险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并认真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最好能为学生买上保险。三、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反思大部分学校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表,但将之落到实处的却是寥寥无几。其中一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尚未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素质教育仅停留在口号上。于是乎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一门对考试无立竿见影效果的课程在实践中就显得雷声大雨点小。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是由教育部做出规定,要求学校及教师实行的,而不是由于教育发展到某个阶段,得到广大师生认可自然而然发生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一)存在精英主义取向许多学校只在成绩比较优秀的班级中开设该门课程,致使它成为优等生的专利,成为成绩不良学生的奢侈品。此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有的学校抱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态度,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门新课程,若做得不好,一则会影响学校声誉,二则会影响校领导的政绩,三则会打击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许多教师固执地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因为他们“学好主科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呢”。这其中固然有学校自身压力的原因,但在根本上却是学校未能端正课程实施的思想。在课程实施之初碰到困难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要高瞻远瞩地为课程的真正落实做好工作。而且,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都有进行学习的权利,况且,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们在互帮互助中能共同进步。由于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参与,对合作行为的关注减少了学生的“自我中心”,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往往转化为内驱力,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技能。关于合作学习能使成绩不良与成绩优异的学生都能受益的论点已有大量论据支持,本文就不再赘述。因此,我们应该扭转精英主义的取向,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真正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和理念。(二)教学目标仍打上“知识本位”的烙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为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以及情意的综合。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许多教师没能处理好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知识轻能力,其目标导向是为掌握知识而发展能力,而不是为了发展能力而掌握知识。众所周知,实践性是该门课程的一大特征和内在要求,但事实上许多活动却是在走过场。至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更是很少被关注,即使稍带提起也只流于形式。例如,在课题成果发布时,校领导、教师一般注重的是学生是否做出了漂亮的模型、精彩的电子作品等,却忽视了学生的合作、交往等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教育。这其实是抛弃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课程难以关照的两大目标领域情意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中所具有的弥足珍贵的教育价值。换句话说,一个冠以“综合实践活动”名称的具体项目若缺失了这两大目标是不合格的。(三)学习内容出现偏颇在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厚此薄彼的现象,研究性学习受到青睐,而其他领域备受冷落,因而给人们造成了“研究性学习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错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挥之不去的功利主义思想。当然,研究性学习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方面有着其他领域无法企及的优势,是变革学习方式的先头部队,也是最容易标榜成绩的领域。但是,研究性学习并不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而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有四大领域,分别为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这四大内容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理念和内涵,它们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作用着的,要想切实达到课程目标,应该将四者结合起来进行。例如,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渗透到其他三大领域中,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更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但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让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生活。因此,若任这种“偏心”现象发展下去则会违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本义,出现畸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将产生营养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应当处理好这四大领域的关系,注意实施上的协调,控制乃至消除这种“偏心”现象。(四)对学习活动的指导不到位对学习活动的指导是否到位,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若指导不到位会使学习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导致学与教的脱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许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活动,甚至以为让学生玩玩说说,动手制作即为综合实践活动课,而且,在活动中摆不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易走极端,要么对学生事事过问,越俎代庖;要么是放任自流,过分“民主”,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这一现象折射出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两点,一是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旨趣,二是教师还没树立起主体性的学生观,其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与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学指导的要求存有较大差距。我们的教师是在分科教学环境中受教育,传统教学方式已成固定套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从“教”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思维定势使得许多教师很难走出“教为中心”的怪圈。而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培养学生主体性地解决问题的资质和能力以及创造性、协作性地处理事物的态度,促进“生存发展能力”的形成。因此,活动中又说又玩的表面热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貌合神离”,而“神”的体现主要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应该诚心诚意地将学生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自身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尽可能创设主体性的活动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出结论”。3而且,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实践性要求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为学生的活动提供能自由选择的时间与空间;综合性要求教师要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具有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合作能力;动态性要求教师要懂得教学设计、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等等。这些要求必然会与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上的惯性以及许多教师安于现状、不想有所改变的惰性产生猛烈的碰撞。由此,要让教师真正走进课程,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并发展专业能力,因此,师资培训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对教师的培训应当打破“讲授接受”的模式,建议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新加坡等国有过成功的教师培训案例,我们可借鉴一二。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新鲜事物。在以分数为指挥棒的评价制度下,学生受眼前利益驱动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对该课程的学习常常敷衍了事,就曾有学生质问“这课这么花时间,其他课程学不好,高考考不好怎么办?”。此外,他们长期处在分科学习的状态下,在学习方式上习惯于被动接受,习惯于听“教师指令”行事,在思维上也比较容易陷于某些固定模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并调整和改变他们一贯的学习方式。为此,有两项不容忽视的工作,一是要在课程开展之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二是要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策略。前者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端正学习态度有着重要作用,建议此项工作与对家长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后者则是学生得以成功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条件。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将有利于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向主动的探索者转变,能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生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师的工作而言,将有利于教师进行换位思考,转变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式,并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这项工作必要且迫切。(五)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存在着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对物态技术追求过热而对智能技术运用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高、新媒体,以为使用了计算机、网络便是运用了信息技术,便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实际上却是人受到了媒体的牵制,人的作用被削弱;二是不能合理地运用媒体,不知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有效使用。这里有个活生生的例子供大家思考。在某一课题的指导过程中,有教师组织学生于一间教室中讨论,教室中此起彼伏的不是学生热烈地交谈、争辩的声音,而是击键声,因为该教师要求学生在网上交流;在成果发布会上,每个小组的成果都事先放到了局域网上,负责介绍的同学就站在讲台上讲,其他同学则看着电脑显示器,整个发布过程中讲的人和听的人无任何眼神接触,每个人均面无表情,整个场面了无生气。这个例子可谓是为用技术而用技术的典型,本应是生气勃勃、讨论热烈激荡起智慧火花的鲜活过程却被冷冰冰的机器剥夺了。出现诸如此类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把教育技术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旨在采用技术手段使教学达到最适目标。这里的技术手段不仅指各种信息技术,更是指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也就是说,不仅包括物态技术也包括指导何时、何地以及如何运用物态技术的智能技术,它是物态技术运用于教学中的依据。因此,我们要以教育技术为指导,充分、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四、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反思评价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师资水平也参差不齐,况且作为一种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