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ppt_第1页
E.G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ppt_第2页
E.G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ppt_第3页
E.G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ppt_第4页
E.GChapter02经济活动区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conomic Geography 02 经济活动区位及其影响因素,E-mail: ,review,经济地理学的定义? 理解实例 东北三省的若干个城市 沈阳、哈尔滨、大连、长春、大庆、齐齐哈尔、鞍山、抚顺、盘锦、营口、吉林、铁岭、辽阳、佳木斯、牡丹江、本溪、丹东、葫芦岛、辽源(选取34个城市,其余略) 年鉴中的若干指标 年末总人口;非农人口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外商实际投资额;每万人拥有学校专任教师数;每万人拥有中等以上学校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review,经济地理学的定义? 理解实例 东北三省的若干个城市 年鉴中的若干指标 数据分析(综合评分并排序) 制作分布示意图 观察分布规律,review,经济地理学的定义?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经济现象对象 空间运动 位置区位 关系 与条件、环境相互作用:形式、强度等 联系 运动动因、方向、形式、数量、频率、目的地从过程中探究规律性 空间组织 顺应规律,在空间上有效组织和配置经济活动,review,经济地理学的定义?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理论方向,应用方向,通论经济地理学,尺 度,企业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信息产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Contents,Part Concept,Part Factors,1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区位和区位理论 区位 * 经济活动区位是某一经济活动在经济地理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及各种关系的总和 区位理论 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应用 已有经济活动,为其选择区位 已有特定区位,为其选择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的组合,1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区位理论研究的两个时期 大体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线,分为“古典”与“现代”两个时期 差异: 区位主体 古典区位论只考虑一个企业(视为单一部门)的一个生产地, 现代区位理论考虑到企业内外多个部门的多个生产地; 区位目标 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 现代区位理论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以及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企业形象,市场测试,规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 选择原则 古典区位论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基础上讨论如何使成本最小 现代区位理论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重视现实的区域差异,1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区位条件 区位所具有的与区位主体有关的特质 区位条件会因主体、所属时期差异而有所不同 区位因子 * 或曰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分类 经济因子如运输距离、原材料获取、市场规模等 非经济因子如决策者心理行为、区位政策、自然条件等等,1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另一种分类方法 主要因子 对于区位主体的区位选择给予较大的影响的因子 次要因子 对于区位主体的区位选择给予较小的影响的因子,图2.1 工业区位因子 (转引自坂本英夫,浜谷正人编著.最近的地理学.p.40,图1.13) 内侧为主要区位因子,外侧为次要区位因子,1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如何理解区位及区位因子? 区位 (经济活动所在空间)位置及各种关系的总和 区位因子 代表某种利益(利多弊少) 经济上的即得利益 战略上的潜在利益 政治利益 其他利益 二者均与空间有关,均由空间差异而产生 差异 摩擦 摩擦随着距离衰减,因而“距离”成为研究区位、区位因子,甚至整个经济地理学的最有力思想武器之一。,距离摩擦曲线图,(,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Human Geography.,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8.34),图,2.2,距离摩擦曲线图,请同学尝试思考,桂林路商圈的优势是什么? 长春市的区位条件如何?,2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2.1 要素投入 土地 原材料 能源 资本 劳动力,2.1 要素投入,土地因子 自然特性 土地的空间位置(经纬度) 土地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气候、水文条件) 土地的形态(大小、地形、地貌等) 土地的地表物质构成(土壤、岩石、植被等) 经济特性 作为劳动对象(取决于其自然特性) 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或场所(取决于其所处的经济区位) 作用方式:地租,图2.3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利用分化 (坂本英夫、浜谷正人编著,最近的地理学,1990,p.49,图3-3. 原出处:Hortshorn,1980,p.214,Fig 11-7),经济地租 ($),商业、轻工业,住宅,工业,距离,2.1 要素投入,原材料因子(其作用,受以下因素影响) 原材料可获得性 遍在或偏在 原材料在生产成本中的重要性(费用构成) 企业的生产特点 技术可替代性,利用率 上游产业集群或集聚发育情况,供应商园原材料供应的地域综合体 一般指围绕某一组装厂而形成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间聚集区。例如瑞典的沃尔沃(Volvo)供应商园,瑞典的沃尔沃(Volvo)供应商园,哥德堡,2.1 要素投入,原材料因子的作用(影响)随着工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变化而发生变化 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口等)越来越显示出其区位优越性。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机制之一 生产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廉价且有保障的供应商,2.1 要素投入,能源因子 能源分类 一次能源 为自然界自身存在,可直接利用的能源。 二次能源 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后的能源。 主要考虑所需能源的可获得性 价格 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能源消耗过大(如超出当地的承受能力)可能导致本地居民印象不佳而遭到抵制、排斥,2.1 要素投入,资本因子 资本的类型 资本不仅仅指金融资本,也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生产资料)决定于 企业规模 属于企业自身的素质 规模较大的企业产生地理惯性 建设成本 资本的影响机制 资金的区际流动 资本的积累和储蓄的投资转化率 融资可能性 不能上市融资的小企业需要风险资本支持 资本流动与经济区位 资本要素的流动性最大。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投资也可以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但就局部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投资),2.1 要素投入,劳动力因子 劳动力数量和分布 劳动力结构:民族、年龄、文化、性别等 劳动力素质 1900-1955年,世界固定资本每增加1%,生产增长0.2%,劳动力每增加1%,生产增长0.76%,而经过科技训练的人员每增加1%,生产增长1.8%。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空间摩擦的存在使各地劳动力成本不一致 一些事实 大都市区劳动力丰富、成熟且技能多样; 当前社会,高素质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更大; 劳动密集型产业趋向于廉价劳动力丰富区位;,2.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作为经济活动的条件而影响经济活动的区位(从活动的条件角度看) 某些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有些近乎苛刻的要求,其区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就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如对空气质量的要求。 自然环境作为经济活动的影响对象而影响经济活动区位(从活动的影响角度看) 三废排放较多的产业 高耗能的产业 各国污染制定严格的标准,加强了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约束和限制,指在生产过程中耗费大量的能源,比如煤、电、油、水、天然气等。在我国,电解铜、电解铝、石油加工、炼焦、化工、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13大行业被视为高耗能产业。,2.3 社会经济状况 2.3.1 市场条件,表2-2 零售业设施的分类与区位,注: 经营大众消费品等,若是音响设备则到万日元左右; 经营专业消费品等,若是音响设备则到万日元左右; 经营特别定做商品、进口商品等高价格商品。,2.3 社会经济状况 2.3.2 产业环境,构成 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等 产业集聚的作用 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2.3 社会经济状况 2.3.3 政策环境,政府提供 投资引导 政府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或投资于某一领域 政策引导 政府划定一定空间范围,给予其中的经济活动若干优惠政策,2.3 社会经济状况 2.3.4 交通条件,交通现象一般可具体表述为: “从出发地 A 到目的地B,通过连接 A,B,C,D 的交通线,使人或物质产生移动(如图 2.6 所示)。 ”,图2.6 交通现象示意图,2.3.4 交通条件,交通现象的组成要素 1地域 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那些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2交通网 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点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 线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3交通流 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2.3.4 交通条件,交通网的评价标准 密度 连接度 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指标值越大越好) 通达性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近路径所经路段数之和。该指数值越小交通网质量越高,由下式计算: n Ai = Dij i =1, 2, 3, . , n i=1 式中: Ai 顶点 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可用边即区间来表示); Dij 顶点 i 到顶点 j 的最短距离。 一个交通网络中,所有顶点的通达指数之和称为 分散指数,该数值越小越好。,2.3.4 交通条件,图2.7 交通网络分析图,2.3.4 交通条件,图2.8 连接度与经济发展 (资料来源: Haggett P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 Harper& Row Publishers,Inc,1983.520),2.3.4 交通条件,(资料来源:Bergman E F, Renwick W H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People, Places,and Environment.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Inc,1999.496),图2.9 欧洲计划的新铁路网,德国交通轴线的网络结构 (资料来源:Federal Office for Building and Regional Planning.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Planning in GermanyC. Bonn: 2001),2.3.4 交通条件,作用方式:运费 运费的构成 线路运行费: 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 站场费: 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2.3.4 交通条件,交通方式与运费 运输方式不同,运费也随之不同 高中地理应该讲过(如右图) 运费的定价制度(如右图) 距离比例定价 区段定价 远距离递减定价 均一定价,图2.10 交通方式与运费,图2.11 运费的定价制度,2.3.4 交通条件,运输距离与经济活动区位 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是有利的。 在现实中,交通手段在途中变化的转运点经常存在,在转运点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间转运点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2.3 社会经济状况 2.3.5 机场(交通条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经济发展与航空运输的重要性 从产品特征看,由大量、标准化转向少量、个性化,且体积、重量大大降低,使航空运输成为可能 从流通领域的要求看,航空运输更为快捷,更具时效性 从航空运输自身来看,空中运输的能力有所增强 围绕机场形成的新的产业区类型即机场产业区 机场产业 机场产业: 机场管理、航空公司、零售、餐饮、货运、金融保险、设施管理 空运型产业(高新技术等)、物流、通讯、广告等,机场产业区,2.15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机场产业区,2.16 台北桃园国际机场,机场产业区,2.15 珠海国际机场,中国机场分布,附加内容: 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 可进入性概念 1概念 可进入性包括 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等等 2重要性 (二) 地理可进入性与经济活动区位 1概念 地理可进入性 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和距离。 2地理位置与地理可进入性 3距离与地理可进入性,(三) 经济可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