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上村十二五扶贫规划.doc_第1页
坳上村十二五扶贫规划.doc_第2页
坳上村十二五扶贫规划.doc_第3页
坳上村十二五扶贫规划.doc_第4页
坳上村十二五扶贫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部署,结合坳上村实际。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典型示范、分段实施”的原则。坚持贫困优先原则,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人口脱贫、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依靠现代科技进步,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重;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为一体;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主辅结合、综合配套,机制创新,全面发展、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的参与式扶贫开发路子。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整治等方面拟定本规划。旨在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概况及资源一、地理位置坳上村位于清池镇政府东南部,距县城5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公里,东北面是路羊村,西北面是罗坪村,东南面是大坝村,北面是渔河村,全村下辖25个村民组,总面积10.1平方公里。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坳上村东北部地势较高,南部以平缓山地为主,海拔860-1350米之间,平均海拔1105米。属乌蒙山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属赤水河上游河岸山地,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人畜饮水困难。坳上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740-9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季酷热、年温差小、日温差小,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2540小时,无霜期264天。三、土地资源全村有耕地2227亩,其中大于25度1800亩;林地2411.5 亩;荒地60 亩;可利用荒地 60亩;人均耕地0.7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番薯等为主。土类主要为小黄泥土、沙壤土(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一种地带性土壤,为小黄泥土壤与沙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兼有小黄泥土壤与沙壤的某些特征)。脱硅和富铝化作用弱,具有明显的生物积累过程。有机质分解缓慢,表层有机质丰富,但有效养分缺乏。特别缺磷(速磷4PPm)、钾(速钾90PPm),pH值4.4-5.7,为酸性土。四、生态环境状况全村森林覆盖率16%。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只有少量的退耕还林树,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人口构成全村总户数759户,总人口2692人,少数民族人口24人,占全村人口的0.89%;妇女890人,占总人口的33.1%;总劳动力1615人,其中,文盲190人,半文盲500人,小学文化程度909人,初中文化程度733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30人,其中:其中:富余劳力650(男350人、女300人)人,已输出劳力500人,至少有150人以上劳动力都闲置在家,劳动力较丰富。其中:省内县外240人,省外260人,全年外出打工100人。育龄妇女人数 554人,其中孕产妇数2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 95 以上,计划外生育和重男轻女现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个别家庭还在严重。二、经济概况农业总产值238.4万元,其中:农业120.8万元,畜牧业117.6万元。粮食总产量525.42吨,人均占有粮195.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15.8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41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310人,占全村人口的11.5%。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27亩;粮食播种面积2227亩;大牲畜存栏数86头;猪存栏数1286头;猪出栏数560头;羊存栏数124只;家禽存栏数800只,家禽出栏数200只;各类肉产量27.5吨。3、 基础设施概况 坳上村有槽子至沙坡、上坝至坳上、上坝至花地坡公路11公里,属晴通雨阻乡村土路。村组便道1.7公里;有5个组还没有通公路。饮水困难户260户(两个村民小组未解决自来水),饮水困难牲畜533头/只。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坳上村无卫生室,无文化室。有中学1所,有教师57人,学生780人,坳上村初中在校生96人,学龄儿童230人,其中:女童113人;,文盲人数190人,其中妇女文盲人数112人,文盲率7.06%;其中:女文盲率58.9%。 第三节 贫困状况及贫困原因一、贫困状况及突出问题目前,坳上村共有贫困户191户492人,占全村人口的18.3%;其中:低保户141户310人,占贫困人口的63%,占全村人口的11.5%;五保及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民政救济11户13人。通过民意调查了解,坳上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1、水资源严重缺乏,人畜饮水困难。2、全村现有8户未通电,10个村民组160多户未进行农网改造3、全村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能力差,广种薄收,耕地质量差,工程性缺水较为突出,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耕种上。4、没有一家企业。5、危房还存在一部分,极少数人家还有草房。村落住房总体布局混乱,人畜混杂,村容村貌不好,人居环境差。6、村民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缺乏技术和长远发展的创业眼光和自立精神,长期以小农经济为经济支柱,存在找机会短期致富的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7、交通条件差,影响制约群众生产生活。8、村活动室、村两委办公条件不完善。二、贫困原因分析(一)土地贫瘠、土地生产力率低。自然条件恶劣、耕地、水资源少或耕地质量差、产出少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全村有耕地2227亩,其中中低产田土222亩,占耕地面积的10%,粮食播种面积2227亩,粮食总产量525.42吨,亩均236公斤坳上村民文化素质差,转产意识弱,产业结构单一,进行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增额非常低。(二)缺文化致贫。总劳动力1651人,其中,文盲190人,半文盲500人,小学文化程度909人,初中文化程度733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30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导致观念落后,观念落后导致生活方式落后、生产经营方式单一,从而致使村民缺乏商品经济意识,一是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冒险出外经营工商业;二是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致富信心和开拓勇气,无务实精神,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三是“等靠要”思想严重,视吃救济、拿低保为理所当然;四是观念保守,接受新技术、新事物能力差。(三)因灾致贫。因旱灾贫困是本村贫困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地势波状起伏,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陡坡开荒严重,垦植率高,严重的坡耕地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广种薄收。 (四)因建房返贫。修房子是农民最大的一笔家庭支出,一般来说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标志。人们在修房过程中,由于自筹资金准备不足,修房欠债比较普遍,为了还债只得省吃俭用降低生活标准,大部分人家修房后便返贫。(五)因医病返贫。没有村卫生室,卫生院设备落后,技术差,无法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农户看病要到金沙、遵义等地。社会医疗保障程度低,医疗支出费用普遍较高,一般农户无钱治病、治病返穷的现象比较突出。尽管农村已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可是一旦患大病,合作医疗补助非常有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少贫困农户患病往往采取“以拖代治”的方式,结果病情加重,造成“越穷越病、越病越穷”恶性循环。新型医疗合作机制存在农民“大病不够用、小病不愿用”的问题。一些残疾村民,因为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只能依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过日子,难以脱贫致富。(六)因超生返贫。本村超生现象多,超生一胎一般要缴纳社会抚养金几千元,相当一部份农户因为超生缴纳社会抚养费陷入生活贫困。同时增加了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费用。“越生越穷,越穷越生”,“重生育轻培养,重数量轻素质”,人口增而素质减。(七)缺筹集发展资金致贫。农村贷款困难,存在没抵押、没关系贷不到款现象,农村信用社贷款利息达0.85以上(农民使用万元现金年利息达1000元以上),不仅是有些农户想脱贫致富而缺乏启动资金,有些贷了款的农户因经营风险或天灾人祸不能按期还款,利息增加,导致返贫。三、不同类型人群贫困原因分析(一)低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多数人不会经营,不会管理,自立能力差,依赖思想严重。原因:孤、病、残无劳动力而贫;人多地少(土地承包时弟兄多,结婚成家后人口增加)有劳力,家庭负担重致贫;环境质量差,作物产量低致贫;缺医少药,因病致贫;违反计生政策,不能享受惠民政策致贫;缺文化、缺技术、缺资金投入致贫。(二)中等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会经营、有观望等待思想,重点应采取引导式扶贫,是到户项目扶贫的重点。原因:有劳力、缺文化、缺技术、无投入致贫;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遇灾遇病致贫;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抓不住机遇致贫;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观念严重致贫。(三)略高收入群体的特点。温饱完全解决,善经营、会管理、多数有文化、懂技术,应重点采取开发式扶贫。原因:创业力度不够,无规模经营的资金;致富没门路,技术更新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发展;教育、卫生、市场等公共服务跟不上发展需要。第四节 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一、有利条件1、现阶段国家拉动内需投入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劳动力资源丰富。二、不利因素1、人畜饮水极为困难,辖区无可靠自来水源。2、水土流失严重,致使自然灾害频繁。3、农民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粮食产量和人均收入低而不稳。4、贫富悬殊大,只想索取,不愿奉献的思想极为突出,缺乏长远发展创业眼光和自立精神。5、人多地少、耕地亩产低,靠农业生产不能维持正常生活。6、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农民致富脱贫,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7、通组公路建设落后,村民交通条件不好。8、交通实施建设滞后,农用物资运进和农产品外销运输困难。三、综合评价土地资源少,土质差。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污染严重。水资源分布不均,且难于利用。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难度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滞后,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产业结构单一,急需进行调整。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劳动力素质低,控制人口增长任务重,提升干部群众素质刻不容缓。村级基层组织迫切需要调整和充实。针对不同贫困类型人群,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扶持。第二章 参与式规划的方法及步骤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一、成立由县、乡业务人员及对坳上村村情较为熟悉的村民代表组成的规划组。二、对规划组人员进行参与式村级规划培训,明确工作任务和质量要求。三、规划小组制定具体的规划工作计划。四、制作相关表册,购买所需物品,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第二节 完成规划的基础工作一、村组调查规划组到村说明来意及工作安排后,分一个小组开展村组调查,分别组织召开3次座谈会,开展社区调查。一是村组干部座谈会(村干部2人,组干部3人)。二是群众代表座谈会(代表贫困户、受灾严重户、一般户、较轻户、打工回家户、苗族代表等7种类型农户7人)。三是妇女座谈会(随机找5名妇女座谈)。通过座谈,初步了解村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步打算、发展潜力等。二、农户座谈规划组分一个小组通过走访5种不同类型农户(贫困户3户,一般户1户,较富裕户1户,外出务工户1户,女当家户2户,共7户),采用访谈方式对各种类型农户贫困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及意愿进行了解。同时对农户调查情况进行核实,基本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意愿等情况。三、农户代表会规划组经过充分准备,在村召开农户大会。到会农户代表640人,占总户数的84.3%,其中男480人,女160人。首先对村民进行动员,然后向农户反馈社区调查、农户调查结果,包括村基本情况、贫困情况及分布、当前生产生活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农户项目意愿、建设方式等。接着分性别进行主要排序、项目意愿排序,讨论对问题干预的对策建议,讨论完善工程建设方式,最后向群众通报农户选择排序结果,工作中参会群众热情高、意识强、参与积极。四、不同类型代表座谈会采用集中访谈方式分别对因难户47人、一般户19人、较好户20人及妇女22人等不同类型农户贫困情况、存在困难、发展思路及意愿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对农户调查情况进行核实,基本掌握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意愿等情况。发现,不同类别群众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有所不同,使得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所选择的项目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三节编制完成规划一、部门审核就村民意愿排序和项目布局,由县规划组召集扶贫、发改、组织、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畜牧、教育、计生、民政、建设等部门就项目安排和布局、资金来源与筹措、项目可行性论证分析等进行了认真审核,确定了规划建设项目。二、专家指导就部门共同确定的建设项目,邀请国家、省、地有关部门和专家从技术可操作性、可行性、市场发展潜力、规划布局等进行具体指导,在此基础上完成规划编制。整个规划过程既充分尊重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又尊重了专业技术部门和专家的意见,体现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权威性。第三章 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和重点第一节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的参与式扶贫工作思路。按“贫困优先”原则,实行政府引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主导产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开发扶贫与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主辅结合、综合配套,机制创新、全面发展之路,使村内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把解决贫困对象的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以基础建设为保障,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增收脱贫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依靠集镇中心,针对坳上村劳动力丰富的有利条件,劳动力需要转产的现实,把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加强劳动力“转业、专业、就业、创业”的培训,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行“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把养殖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来抓,围绕“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创造机会”,着力构建开发式扶贫、行业扶贫、政策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提高养殖业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强镇村共建,普及农村文化教育和做好村民适用技术培训,调整产业结构。第二节 发展目标一、20112012年目标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以上,力争2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全镇平均水平,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以贫困户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以养猪、牛、羊为主的养殖业,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展农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一户一人,开发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供水管网,解决520人饮水安全困难。建设600亩茶园,增加森林覆盖率5个百分点;九年制期末入学率达到99%以上;新农合参合率2012年达到100%以上;开展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对全村妇女妇科病进行普查,并建立妇女健康档案,乡卫生院设立妇科门诊;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口应保尽保,覆盖率达100%;争取加入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使符合政策生育率2012年达98%以上;社会治安达到平安村标准,即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治安案件发案率少,刑事案件发案率控制在0.4以下,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有序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二、20132015年目标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力争达到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镇所在地水平。发展种养殖业,通过农村环境整治和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村、组均通水泥路、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善配套、安全饮用水基本解决,村容村貌整洁,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主导产业基本建立,农户收入增幅超过当地水平;农民及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建立畜(猪、牛、禽)沼气果蔬畜良性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提升项目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逐步引导发展实现小康目标。村庄整治达到“五化”标准,即山头绿化、庭院美化、水源净化、能源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第三节 发展重点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走“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的路子。近中期主导产业为:以养猪为主导,养牛、禽、劳务经济为辅助,带动果蔬产业发展;远期以经果林为主导,促进和巩固草地生态畜牧业有序发展,使之形成畜(猪、牛、羊、禽)沼(沼气)果蔬畜良性循环发展,即猪牛羊禽粪便用于发展沼气,沼气废料做为肥料发展经果林、粮食、蔬菜,粮食秸杆又作为牛的饲料来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劳务经济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依靠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壮大劳务经济,积累资金,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步伐。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化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努力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搞好通村组路建设以及人畜饮水安全,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为坳上村扶贫开发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劳务经济等产业,带动就业,解决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干部理论水平,修建村级综合服务站、群众综合活动室等,做到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对象全面覆盖。第四章 重点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第一节 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围绕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种养加结合,贸工农一体,主辅分明,突出重点,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逐步构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本门路。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一、总投资估算清池镇坳上规划总投资1076.9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61.03万元,县级财政扶贫资金203.8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12.13万元。(一)按类别分1、养殖业项目。投资149.48万元。占13.88%;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5.10万元,农户自筹13.68万元。2、种植业项目。投资198.85万元。占18.46%;其中:中央财政139.7万元,县财政资金41.6万元,农户自筹17.55万元。3、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408.4万元。占37.9%;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85.93万元,县财政资金81.72万元,农户投资40.75万元。4、易地扶贫搬迁。投资122.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81.6万元,县财政投资24.4万元,农户自筹16.4万元。5、危房改造,投资7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2万元,县财政投资10万元,农户自筹16万元。6、能力培训与劳务经济项目,投资42.6万元进行能力培训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资42.6万元。7、种植经济,投资77.25万元,中央财政资金54.1万元,县财政投资15.4万元,农户自筹7.75万元。(二)按资金来源分: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61.03万元,占70.7%;县级财政扶贫资金203.82万元,占18.9%;群众自筹资金112.13万元,占10.4%;。详见附件4金沙县清池镇坳上村扶贫规划项目一览表(汇总表)(三)按年度分2011年投资237.4万元,占22.04%;2012年投资244.18万元,占22.67%;2013年投资243.6万元,占22.62%。2014年投资217.7万元,占20.21%。2015年投资134万元,占12.44%。二、分项目投资概算(一)产业类项目1、养殖业项目。投资149.48万元,占总投资的13.88%。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5.1万元,县财政投资30.7万元,农户自筹13.68万元。建设年限201-2014年具体为:(1)养能繁母30头牛,每头2900元,投资8.7万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6万元,县财政投资1.8万元,农户自筹0.9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2年。(2)养鸡3500羽,每羽14元,投资4.9万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5万元,县财政投资1万元,农户自筹0.4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2年。(3)养能繁母羊120头,每头640元,投资7.68万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6万元,县财政投资1.2万元,农户自筹0.48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2年。种公羊3头,每头2000元,投资0.6万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0.4万元,县财政投资0.1万元,农户自筹0.1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2年。 (4)养能繁母猪240头,每头1000元,投资24万元,特种猪140头,每头1800元,投资25.2万元,中央财政扶贫总资金34.4万元,县财政投资10.2万元,农户自筹4.6万元,其中:能繁母猪建设年限2011-2013年;特种猪建设年限2011-2014年. (5)圈舍建设2800平方米,投资78.4万元(按280元/平方米补助,中央财政资金54.8万元,县财政投资16.4万元,农户主自筹7.2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4年.2、种植业项目。投资198.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39.7万元,县财政资金41.6万元,农户自筹17.55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1)大棚蔬菜70亩,每亩550元,投资3.8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7万元,县财政资金0.8万元,农户自筹0.35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2年。(2)杂交玉米1369亩,每亩840元,投资1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81万元,县财政资金24万元,农户自筹10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3)有机高粱800亩,每亩1000元,投资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6万元,县财政资金16.8万元,农户自筹7.2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3、种植经济项目,投资77.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4.1万元,县财政资金15.4万元,农户自筹7.75万元。建设年限2012-2015年。(1)优质核桃150亩,每亩投资1000元,共投资1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0.5万元,县财政资金3万元,农户自筹1.5万元。建设年限2012-2015年。(2)种植李子30亩,每亩投资750元,投资2.25万元,中央投资1.6万元,县级财政投资0.4万元,农民自筹资金0.25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5年。 (3)种植茶叶600亩,每亩投资1000元,投资60万元,中央投资42万元,县级财政投资1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6万元。建设年限2011-2013年。 (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408.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85.93万元,县财政资金81.72万元,农户投资40.75万元。1、交通建设(1)通组公路6.2公里,规划时间2011-2015年,10万元每公里,共投资6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3.4万元,县投资12.4万元,农民自筹资金6.2万元。(2)机耕道建设2公里,规划时间2011-2014年,8万元每公里,共投资1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2万元,县投资3.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6万元。(3)串户路建设4.3公里,规划时间2011-2012年,5万元每公里,共投资21.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5.1万元,县投资4.3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1万元。2、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小水池6口,每口30立方米,3000元每口,规划建设年限2013-2015年,投资1.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26万元,县投资0.36万元,农民自筹资金0.18万元。(2)山塘一座,10立方米,4000元每口,规划建设年限2014-2015年,投资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8万元,县投资0.84万元,农民自筹资金0.36万元。(3)排洪大沟3.1千米,41000元每千米,规划建设年限2013-2015年,投资127.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8.97万元,县投资25.4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2.71万元。(4)花甲田水库建设,100000立方米,15000元每立方米,规划建设年限2012-2015年,投资15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5万元,县投资3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5万元。3、电力工程农网改造26千米,10000元每千米,规划建设年限2011-2013年,投资2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8.2万元,县投资5.2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6万元。(三)新农村建设(1)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年限2011-2012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27户,102人,人均投入12000元,投资122.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1.6万元,县投资24.4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6.4万元。(2)危房改造,建设年限2011-2012年,16户65人,人均12000元,投资7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2万元,县投资1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6万元。(四)能力培训与劳务经济项目(1)农民技术培训1350人,建设年限2011-2015年,人均投200元,投资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7万元。(2)劳动力转移培训240人,建设年限2011-2015年,人均投400元,投资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9.6万元。(3)村干部能力与劳动培训,20人,建设年限2011-2013年,人均投3000元,投资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万元。 第二节 市场分析与效益预测评价一、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完成后将为坳上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现有人口及计生部门提供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数据计算。(一)养殖业收入通过实施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坳上村畜牧业覆盖和人均增收如下:1、养猪:2011到2015年,饲养能繁母猪200头。每年每头母猪产两窝仔猪,双月断奶成活16头,每头重20-25公斤,按每头仔猪240元计算,合计3840元,扣除母猪养殖费1000元,仔猪养殖费600元(300元/窝),每头母猪产猪仔收入2240元,为200户农民增收44.8万元,人均年增收347元。2、能繁母牛:2011到2015年,饲养能繁母牛90头,每年可产牛犊30头,饲养到1岁出栏出售,售价3000元/头。扣除每年每头能繁母牛饲养费1000元/头,牛犊饲养费600元/头,年收入1.8万元,使8户农户每户增收2250元。人均增收500元。3、养羊:2010到2015年,饲养能繁母羊120只,每年可产小羊120只,饲养到1岁出栏出售,售价800元/只。扣除每年每头能繁母羊饲养费300元/只,小羊饲养费300元/头,年收入2.4万元,使3户农户每户增收8000元。人均增收1714元。4、养鸡:饲养鸡3500羽,每羽能获利20元,全村每年增产值7万元,为681户农户年人均增收32元,到2015饲养鸡发展到6000羽,每羽能获利24元,全村每年增产值14.4万元,为681户农户年人均增收66元。(二)蔬菜产业收入全村每年种植大棚70亩,覆盖30人,预计到2012年,蔬菜产业年总产值3.5万元,扣除成本2万元,覆盖面上人均增收500元。(三)特色经果林收入(1)到2015年核桃进入初果期,覆盖1000人,按60公斤/亩,15元/公斤计,300亩核桃年产值为13.5万元,覆盖面上人均增收135元。以后逐年增加,若到2018年,按100公斤/亩,18元/公斤计,300亩核桃年产值为54万元,覆盖面上人均增收540元。(2)种植李子30亩,每亩投资750元,年产李子每亩600公斤,每公斤2元,每亩收入1200元,除去投资750元,获利润450元,合计3.6万元,为覆盖农户20户,覆盖人数76人,人均增收473元。 根据现有人口及计生部门提供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测数据计算,到2012年,从以上项目可以为每人年均增收485元,人均收入可达到2280元。到2015年,人均收入可达到2765元。二、社会效益规划项目的实施,从农民群众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无劳力、人多地少、地力差、少致富项目等致贫原因,使他们靠扶贫项目,发挥他们的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同时使坳上村的农业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社会公益事业水平明显提高,为坳上村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实现整村推进目标,达到脱贫致富目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第五章 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第一节 风险因素分析一、项目村人口素质低、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脆弱恶化,给项目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对项目实施有一定影响。二、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大量劳动力可能外出务工,对部分项目实施有一定影响。三、在资金方面,整合难度大,也给项目实施带来一定困难。四、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材料紧缺和物价上涨的风险。五、在项目组织管理方面,由于贫困项目对贫困对象的关注不一,可能会产生不稳定因素。第二节 防范风险的措施扶贫工作要跳出“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提高投入产出比,转变扶持方式,突出参与式扶贫,立足于提高群众干部素质,走依靠科技、综合开发、树立品牌、做大产业的发展路子。一、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贫困农户创业能力。以实施扶贫“彩虹计划”、农业“阳光工程”等为平台,结合产业发展和劳务市场需要,有计划地加大“两后生”为主的初级技工培训力度,使贫困农户学会必要的产业技能的同时,至少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真正提高贫困农户的创业技能,为脱贫致富打好基础。二、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服务跟踪,项目带动,鼓励一批自主创业,从财政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的投入,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三、县扶贫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各单位、各部门的项目对该村进行倾斜,通力合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树立超前意识,防止物价上涨。部分项目的实施可能周期较长,对物资的采购要提前准备,同时对资金的使用要留有一定的不可预见费,绝不能把涨价因素转嫁给群众。五、坚持参与式扶贫理念,民主管理。贫困项目的实施方案由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由村项目实施管委会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召集村民会议,研究通过实施方案。通过的实施方案要做到“四签两不准”,(即通知签收、到会签到、票决签字和实施方案签字和不能代签和用圆珠笔签)和“两个三分之二”(即到会人数必须达到应到人数的三分之二,票决通过的人数必须达到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由村民会议通过的实施方案方可实施,否则重新拟定实施方案。六、项目实施实行公示制度,阳光操作。包括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物资采购等进行张榜公示。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等。七、树立样板,典型示范。通过组织返乡青年、科技示范户、规模种养和各类致富能手,分期分批地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企业+基地、基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第三节 可行性分析劳动力资源分析全村总人口2692人,总劳动力1615人,其中,文盲190人,半文盲500人,小学文化程度909人,初中文化程度733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130人,其中:富余劳力650(男350人、女300人)人,已输出劳力500人,至少有150人以上劳动力都闲置在家,劳动力较丰富。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务输出等措施,实施产业扶贫,对劳动力转移尤其重要。第六章 保障措施第一节 组织保障一、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统一领导。金沙县人民政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 ,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并由常务副县长任办公室主任,统筹协调抓好整村推进开发扶贫工作。出台“七定”责任制,即定目标、定任务、定职责、定措施、定人员、定效果、定奖惩。在建立健全责任目标、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具体由组织部门牵头,有部门参加,进行检查督促、考评考核,提出奖惩方案,认真落实,坚决兑现。二、成立清池镇党委、政府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书记、镇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并明确分管领导负责抓此项工作。三、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组织的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管理体系。四、成立坳上村项目实施管委会,负责全村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协调。项目实施管委会必须通过村民选举,要有各种类型的群众代表加入。项目实施管委会下设实施小组、技术小组,验收小组、监督小组、治安小组,后续管护小组。五、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组建相关村级行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养牛、养羊、养鸡、茶叶),在村执行小组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后续服务工作。坳上村整村推进项目组织管理框图镇扶贫工作站社会效益项目项目农户县项目领导小组县项目办村项目实施管委会镇技术服务中心监督小组实施小组技术服务小组经济效益项目清池镇政府项目生态效益第二节政策保障一、国家政策保障。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新庄村发展。对新庄村整村推进作出了专门安排,要抓住这次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好优惠政策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法律保障。规划项目涉及的部门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与之配套,如森林法、水资源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教育法、计划生育法等法规,给本规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要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干部政策法律群众意识,依靠政策和法律自觉管理、发展自身,增收脱贫。三、利用先进县的政策优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机关干部尤其是专业技术干部带薪到农村特别是重点扶贫镇村参与、从事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第三节 资金保障一、中央各部委、省直各厅局、地直各办局对坳上村的建设投入。上级各有关部门对坳上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十分关心,多次到第一线开展项目调研,并安排了相应建设资金,使规划项目资金投入有了保障。县成立“试点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牵头,遵循“大扶贫”理念,按照“来源不乱、渠道不变、分头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二、成立县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投融资力度,用以支持农户贷款贴息、农业产业保险、建设农村专业市场、培育专业协会和合作社、引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安排投资超前实施计划内项目,争取发展时间。三、成立坳上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国家扶贫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四、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条件,引进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能力培训和资金支持,发展二、三产业,拓宽贫困户脱贫门路。第四节 技术保障一、本规划涉及的项目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严,各业务主管部门都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并提供服务支撑,使项目的实施有了技术质量保障。二、由于坳上村人才缺乏,将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聘请专家学者到当地进行就地指导。三、在本规划实施期间,坳上村将有计划开展一些适用技术专业课培训,对缺乏技能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使规划有足够的人才保障。第五节 制度保障一、建立项目法人制和质量监理终身制,防止“豆腐渣”工程。二、严格资金管理制度。为使国家投入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真正发挥效益。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二是建立专户专人管理,防止挪作它用;三是严格保障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的工作独立性,避免领导干扰;四是对验收不合格一律不予验收兑现。三、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四、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工程跟踪审计和资金审计。五、建立群众监督制度。一是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所有项目的资金、物资、工程管理、投工投劳等都要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充分发挥群众监测评价的职能,加强过程群众监督,对工程建设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三是制定乡规民约,建立工程管护制度;四是已建工程移交村委会进行管理,实行谁受益、受管护。第六节 实施参与式扶贫管理一、根据村组提出的项目需求,拟定村组详细的、符合村民意愿的项目规划,根据项目之间的制约关系,拟定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二、对必须对外招投标的项目,严格按规定程序实行招投标,村执行小组对中标单位实施质量监督。三、对村内自建项目,视工程内容及技术要求分工种方式实施;一是由村工程队独立完成,二是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完成;三是工程队和村民共同完成。四、到户项目规划,必须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贫困优先、公开公平公正、群众自愿、全局平衡的项目安排原则。明确项目户的实施责任,谁积极、勤劳、肯学、有本事、遵纪守法、谁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