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极端天气情况的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探讨原因及解决方案运管111 蒋正国 学号:201139292012/4/15【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极端天气情况下的交通公路安全问题、造成大量交通安全事故的局面,对比分析了国内极端天气情况下道路交通安全特征,通过总结国内极端天气情况件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得到了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的管理措施:信息提供、交通控制和极端天气情况处理。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期望能对我国极端天气情况下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处理有所帮助。目录一.极端天气条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3(一)对驾驶人观察判断力的影响3(二)对机动车安全性能影响4(三)对驾驶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4(四)对道路设施的影响4二.极端天气情况下的驾驶问题探讨4(一)极端天气情况下的驾驶的特点51.雨中行车.52.泥泞道路的驾驶53.雾中行车.54.冰雪路驾驶5(二)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安全驾驶知识51.雨天安全驾驶知识.52.雾天安全驾驶.63.大风天气安全驾驶知识64.冰雪道路的安全行驶.65.泥泞道路的安全驾驶.6三极端天气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及几点建议.6(一) .积极应对,超前动员部署6(二).提高安全意识,超前宣传教育7(三).整改安全隐患,超前完善设施7(四).加强险情预警,超前发布预告7四近几年交通事故的统计8五.夏季将至应注意问.9(一)暴雨天气下的道路交通特点分析91.道路特点.92.驾驶人特点.93.机动车特点.9(二)对暴雨天气的应对措施9六.小结.10引言:近年来,天气多变。雾、雨雪、冰等极端天气也随之逐渐增多,路面通行能力也随之下降,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和压力,也给安全行车带来了诸多隐患。雨、雪、雾、冰等极端天气情况下行车的事故发生率是晴天的三至四倍,而雾天的事故发生率更远远超过正常情况,且经常发生恶性交通事故。极端天气下的交通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我们大众的安全。这对全面实现交通安全管理任务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广大道路交通参与者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摆在我公路运输与管理这个专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结合极端天气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形成特点,就如何预防和减少极端天气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 极端天气条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一)对驾驶人观察判断力的影响首先,极端天气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浓雾天气,能见度极低,驾驶人对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及其他可变情况辨别不清,遇到路口突然出现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交通事故;其次,低气温环境中,由于车内外温差大,车内挡风玻璃上很容易形成一层水汽,模糊驾驶人的视线,影响路况判断。遇上阴雨天气,路上出行群众比较少,驾驶员会无形中提高行车速度,因为雨水的缘故,前挡风玻璃除了雨刷刷过的地方视线还算清晰外,其他地方都是相当模糊,高速行驶和模糊视线直接影响了驾驶员对周围人、车、路的判断;最后是雪天行车,尤其是雪过天晴后,积雪对太阳光的反射炫目、刺眼,驾驶人的眼睛受到强反射光的刺激,易造成驾驶人视力疲劳,同样影响安全行驶。(二)对机动车安全性能影响极端天气会降低轮胎和路面的附着系数,遇有阴雨天气,路面湿滑,积水较多,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降低,尤其是冬季,雪水容易在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路面湿滑坚硬,附着力明显变小,制动能力严重降低,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转弯或紧急情况采取制动措施时极易发生制动距离延长、行驶打滑、制动跑偏或甩尾现象,严重情况下很可能引起车辆侧翻、追尾相撞甚至引发连环相撞事故;低温会降低机动车的各项安全性能。低温情况下轮胎容易发硬变脆,摩擦系数降低刹车不易,而且容易漏气或者炸胎。 (三)对驾驶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极端天气条件下,人穿的多而笨重,行动不灵活,不管是行人还是驾驶人在视觉、感觉、听觉方面的感知明显降低,特别是行人在低温大风的天气中行走,头被帽子、围巾遮的严严实实,对机动车或非机动辆的来往情况反应迟钝,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极端天气对部分驾驶人的心理也形成了极大的考验,部分驾车新手未经过极端天气条件系统的公路安全行车知识培训教育,不具备特殊天气下的驾驶能力和驾驶经验,对行车潜在危险性缺乏科学准确的估计,在特殊气候下驾驶车辆遇有紧急情况时很难稳住阵脚,手忙脚乱的驾驶无疑会给车辆安全行驶带来了隐患。(四)对道路设施的影响极端天气对道路、安全设施、安全标志等也会产生影响。持续了阴雨天可能会使一些植被稀少的陡坡产生滑坡、泥石流等,阻断交通,造成交通危险。大风天气会将一些陈旧的交通标牌刮倒,影响驾驶人的行车判断。大雪、冰冻天气导致道路及各类道路安全设施硬脆易碎,失去其应有的安全防护作用。二.极端天气情况下的驾驶问题探讨(一) 极端天气情况下的驾驶的特点1.雨中行车雨中行车,因路面与轮胎间附着系数减少,制动能降低。大雨或暴雨天气,虽然道路条件比小雨有所改善,但能见度低,视线不良,蒙蒙细雨中的行人和骑车者,因头戴雨帽使视线,听觉都受到限制,一手握车把,一手掌雨伞骑自行车更是左右摇晃,不易看清交通情况。应预防车辆临近时。其突然转向或滑倒。2.泥泞道路的驾驶泥泞路驾驶,泥泞路面粘稠,行车中车轮极易出现滑转和侧滑3.雾中行车雾天能见度降低,视野变窄,视线模糊,视距缩短,方向难辨,行车中很难看清楚前方的障碍(行人,慢行车,事故车,故障车,凹坑等),极易发生交通事故。4.冰雪路驾驶积雪覆盖的道路沟壑被积雪掩盖,道路的车廓难以辨别。行车时应根据道路两旁的树木,电杆等参照物判断行驶路线,需低速行驶。(二) 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安全驾驶知识 1.雨天安全驾驶知识雨天路面湿滑,附着系数减少,制动距离增大。跟车行驶时的纵向安全距离是干燥面的1.5倍。车辆在雨天路面上制动或减速时车轮容易发生横滑或侧滑,行车中应尽量保持较大间距,避免使用紧急制动减速。在大雨天行车,为避免发生“水滑”而造成危险,要控制行车速度。暴雨天气驾车,刮水器无法刮尽雨水时,应立即减速靠边停驶。连续降雨天气,可能会出现露肩疏散和堤坡坍塌现象,行车时应选择道路中间坚实的路面,避免靠近路边行驶。2.雾天安全驾驶雾天行车时,应及时开启防雾灯,低速靠右侧行驶,随时注意行人与其他车辆的动态,多鸣喇叭以引起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注意,听到对方车辆鸣喇叭,应鸣喇叭回应。遇到特大雾天,能见度过低行车困难时,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雾天行车不得开启远光灯,强光照在雾中会引起折射,影响视线造成实据缩短看不清前方路面和交通情况。3.大风天气安全驾驶知识大风天气行车,由于风速和风向往往不断的发生变化,如果遇到狂风来袭,会感到转向盘“被夺”或车辆横向偏移,此时双手一定要稳握转向盘并适时减速不得使用急转向的方法恢复行驶方向。4.冰雪道路的安全行驶在冰雪到路面上行车,必须降低车速,加大车间安全间距,跟车行驶的纵向安全距离应是干燥路面上的3倍,有车辙的路面应循车辙行驶。在结冰路面上会车时,应提前减速,稳住转向盘缓慢交会。减速,停车和处理情况时,应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降低车速,不得使用紧急制动,也不的采取急转向的方法躲避,以避免发生侧滑或转向失控。5.泥泞道路的安全驾驶车辆行至泥泞或翻浆路段时,应停车观察,选择平整,坚实或有车辙的路段。用低速档控制好加速踏板,够速一次性通过。车辆在泥泞道路发生侧滑时要在抬加速踏板的同时,向后轮侧滑一方缓慢转动转向盘进行修正。遇驱动车轮空转打滑时,应控制去泥浆,铺上沙石草木,以增大车轮的附着力,使车辆顺利驶出。三极端天气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及几点建议 (一) .积极应对,超前动员部署 相关的负责部门,充分认识在极端天气下加强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超前动员,超前部署,超前思维、超前认识、防患未然、求真务实、奋力进取、真抓实干,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充分认识到极端天气条件下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极端重要性。(二).提高安全意识,超前宣传教育 组织民警深入客运站、学校,客运企业,以宣传冬季行车安全知识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宣传效果,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使交通参与者能够掌握极端天气下安全行车知识,学以致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依法文明参与交通。积极宣传极端天气条件下行车注意事项,增强其安全行车意识和防范意识,集中报道无牌无证、超速、超员、疲劳、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及后果。 (三).整改安全隐患,超前完善设施 在雾天,对于已经驶入国道、省道交通管制路段的车辆,通过车载电子显示屏,鸣笛、喊话及警车带道压车速等措施,提醒驾驶人员按规定开启大灯和防雾灯,控制行车速度,保持安全车距,提高行车警惕性,并与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随时分段清除路面及桥面冰雪,及时引导车辆安全通过。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确保不发生危险。(四).加强险情预警,超前发布预告 交警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冬季各种恶劣天气及路面情况的研判,积极探索安全行车规律,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并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安全工作预案和管制措施,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措施到位,管理有序,指挥有力,处置方法得当。一旦出现恶劣天气能够备足警力、装备,闻警即动,快速反应,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同时,积极会同气象部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拓展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与传递,提醒、警示广大司乘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在阴雨天气下,要集中注意力,减速慢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雨、雪、雾、冰冻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能及时向社会发布。四近几年交通事故的统计2011年全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总体形势总体平稳。据统计,全国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共造成62387人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和4.4%。上海市交通事故2008年上海市交通事故情况统计表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9类 别发生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损失折款(起)(人)(人)(万元)总 计2 7451 1002 5541 469# 死亡事故1 0391 100371724伤人事故1 6622 183652机动车2 0858672 0371 351# 汽 车1 6207081 5641 227摩托车39712442673非机动车46614539173# 自行车1585511924行人乘车人1797711331其 他15111314注:本表数据由市公安局提供。2005年交通事故死亡98738人,受伤469911人!2006年交通事故死亡89455人,受伤431139人!死亡人数触目惊心,哪一年都超过了汶川大地震。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近七万人在瞬间被夺走了生命,天府之国上演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烈一幕,共和国下半旗,整个世界都在默哀。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那些晚年丧子的老人,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喊,无不见证一个事实活着,是多么幸福啊!在这突发的灾难面前,人们开始再一次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平安,不仅是幸福,更是责任。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当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生命的一大杀手时,我要在这大声呐喊: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五.夏季将至应注意问(一)暴雨天气下的道路交通特点分析 1.道路特点暴雨天气下降水量猛增,大量积水可能会因排水设施不完善或地势较低,而造成“水浸街”、“水浸路”的现象形成,由于路面积水过多,车辆车速可能较慢,特别在车辆流量较大的路面易发生交通拥堵。一些道路路面坑漕、窨井盖损坏、部分路段因雨水冲刷而垮塌现象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2.驾驶人特点由于夏季气温较高,暴雨天气又往往伴随着大风,在这种天气条件下,造成视线模糊、有效视距缩短,看不清前后左右临近的车辆。一些急于赶路未减低车速的驾驶员,还有自以为是老驾驶员技术高超、经验丰富还像平常一样强超强会,等到有紧急情况时才一脚刹车,可为时已晚。一些驾驶年龄较短的驾驶人由于驾驶技术生疏,采取措施不当也极易容易在暴雨天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机动车特点机动车在暴雨天气下特点比较明显,机动车轮胎对路面附着力降低,制动距离加长,极易发生侧滑造成撞车或翻车的交通事故。(二)对暴雨天气的应对措施1. 加强信息发布和提示,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路拥堵和事故。2.保持路面疏导和畅通,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拥堵造成的交通事故。3.积极清除路面隐患,最大限度改善路面通行条件。在暴雨天气下,交管部门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安排勤务模式,安排民警参与路面巡查,增大路面巡查的力度和密度,重点对弯道、坡道等事故易发路段进行巡查,夜间要保证警车不间断巡逻、警灯时刻闪烁,话筒喊话以此提醒广大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