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路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_第1页
利民路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_第2页
利民路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_第3页
利民路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_第4页
利民路基坑支护专项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民路(人民北路东侧规划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北改王贾路暨利民路项目经理部利民路(人民北路东侧规划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日期: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北改王贾路暨利民路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三月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地基地质概况1.3场地周边环境概况1.4质量及工期要求1.5工程施工特点分析1.6现场施工条件第二章编制依据2.1基坑支护设计图纸2.2地质勘察报告2.3规范依据第三章 施工方案选择及施工总部署3.1施工方案选择3.2施工总部署3.3分部分项工程工期计划3.4 施工组织计划第四章降水方案4.1降水方法的选择4.2降水运行4.3降水动态观测4.4降水井施工4.5排水管铺设及供应电系统第五章 挡土桩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5.1总体施工工艺流程5.2施工准备5.3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5.4常见事故及对策5.5支护桩检测5.6钢筋砼冠梁施工5.7. 支撑安装第六章喷锚支护6.1施工工艺6.2施工方法6.3排水系统设置6.4特殊过程控制第七章 基坑土方开挖7.1基坑开挖7.2坡道设置7.3土方开挖注意事项7.4地表水、雨水的排除7.5土方开挖顺序7.6喷射混凝土施工第九章 测量与监测第十章 基坑底地面及排水沟第十一章 重点、难点施工方法和措施11.1基坑稳定的控制方法11.2基坑施工中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11.3紧急情况常规处理措施第十二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12.1质量保证体系12.2 质量检查程序12.3 质量控制基本措施12.4测量与监测质量控制措施第十三章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3.1 安全目标及安全生产责任制13.2 各项安全管理保证措施13.3材料安全管理措施13.4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13.5 基坑工程安全措施13.6 施工安全检查工作程序图第十四章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4.1 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4.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第十五章 应急预案15.1风险分析15.2 挡土桩倾斜处理措施15.3基坑外地表裂缝、地基下沉、管网下沉处理措施15.4 管涌及流砂处理措施15.5 塌方处理措施15.6. 应急抢修材料设备第一章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总体概述元华路位于成都市南面“中心城区华阳”城市发展轴线上,承担成都市南面进出城放射状主干道的交通转换功能,是成都市多个战略功能区的重要联系纽带。本次施工的三条下穿隧道分别概述如下。1、新世纪西路下穿隧道为元华路下穿新世纪西路的长下穿隧道,隧道设计起点桩号K4+005.275,设计终点桩号K4+495.275,全长490m。2、天府二街下穿隧道为元华路南延线下穿天府二街及大源线的长下穿隧道,隧道设计起点桩号K5+010.275,设计终点桩号K5+990.275,全长980m。3、大成三街下穿隧道起于天府二街北侧,止于大源三线南侧,为元华路南延线下穿大成三街的长下穿隧道,隧道设计起点桩号K6+505.275,设计终点桩号K6+950.275,全长445m。1.2、交通概况根据2012年7月23日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成都市交管局审批的元华路交通组织方案要求,元华路道排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证社会车辆通行。1、根据成都市交管局审批的交通组织方案,为保证一期施工期间社会车辆通行,需拆除中央绿化带并硬化作为机动车辆通道,二期打围施工时进行拆除后外弃。2、根据成都市交管局审批的交通组织方案,为保证二期施工期间社会车辆通行,东西两侧距中21.530m范围施工临时社会通道。由于施工工期紧,为保证工程质量,该临时社会通道需拆除后机械转运外弃,辅道再按设计路基进行恢复。(三)、基坑支护概述基坑支护方式:根据基坑的挖深不同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当基坑挖深3.0m时,基坑采用挂网喷射8cm厚C20砼的支护方式;当基坑挖深3.0m4.0m时,基坑采用挡土桩悬臂支护,桩间护壁采用挂网喷射10cm厚C20砼;当基坑深度46m时采用挡土桩609钢横撑,桩间支护,挂网支护厚度为10cm,当基坑深度大于6m时支护厚度为12cm,挂网钢筋16500500加强筋、10150150。所有支护桩桩间采用162000的土钉,土钉长度1.5m。在主道改造时,辅道结构将与主道结构间形成高差,为保证施工过程中辅道的结构安全以及交通能力,需要提前进行主道基坑支护。主道下穿隧道挡土桩布置:挡土桩拟布置范围详见支护桩平面布置图,桩径1.2m,桩间距2.0m。桩间挂钢筋网并喷砼。支护桩顶由冠梁0.8x1.4m联成整体,并设置一道609钢支撑(壁厚16mm),支撑间距6m,冠梁兼顾该侧辅道挡土作用。桩间采用喷锚支护封闭,喷锚支护厚度为10cm、12cm。后附基坑工程数量表。二、地基地质概况根据地勘资料表明,在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路基土从新至老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层(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地层(Q3al+pl)、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层(K2g)。现对各地层特征描述如下:1、杂填土(Q4ml):灰褐色,黑褐色,松散,稍湿。以现有道路混凝土及碎石、砖块等为主。该层在场地普遍分布,层厚1.203.20m。2、素填土(Q4ml):灰褐色,黑褐色,松散,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和灰土,层底夹少量砾石、卵石。该层在场地普遍分布,层厚0.300.80m。3、粘土(Q3al+pl):灰褐、灰黄、褐黄色,硬塑,稍湿,含氧化铁、铁锰质斑点,及灰白灰绿色薄膜状软塑高岭土,局部地段含少量钙质结核,层底夹少量泥夹卵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分布,层厚0.905.90m。4、粉土(Q3al+pl):浅灰灰褐色,稍密,稍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在该工程后段分布较广,层厚0.704.30m。5、细砂(Q3al+pl):黄灰青灰色,松散,饱和,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粘土矿物,该层大面积分布于场地卵石层顶面,层厚0.904.60m。6、中砂(Q3al+pl):黄灰青灰色,稍密,湿,主要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该层呈透镜体状,不规则分布于场地卵石层之中,层厚0.504.40m。7、卵石(Q3al+pl):褐黄、黄灰、青灰色,稍密,稍湿饱和。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英岩、灰岩等,呈亚圆形,中等风化,分选性和磨圆度中等,一般粒径415cm,最大达35 cm。根据N120动探测试击数和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分为4个亚层:(1)、松散卵石:黄灰色青灰色,松散,湿饱和,卵石含量5055%,一般直径210cm。泥质充填。颗粒交错排列,大部分不接触。厚度为1.004.80m。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内部分地段。N120 修正击数小于4击。(2)、稍密卵石:黄灰色青灰色,稍密,湿饱和,卵石含量5560%,一般直径215cm。泥质充填,含少量泥质成分。颗粒交错排列,部分接触。厚度为1.004.80m,顶板埋深7.414.2m,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场地部分地段。N120 修正击数为47击。(3)、中密卵石:黄灰色青灰色,中密,湿饱和,卵石粒径一般315cm,个别大于20cm,卵石含量占6070%,被中砂和砾砂充填,并含10%左右的圆砾。颗粒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厚度为1.303.60m,以层状、透镜体状分布于全场地。N120 修正击数为710击。(4)、密实卵石:黄灰色青灰色,中密,湿饱和,卵石含量大于70,一般直径1015cm,个别大于20cm。被中粗砂和砾砂充填,并含15%左右的圆砾。颗粒交错排列,连续接触。顶板埋深6.713.6m,分布于全场地。N120 修正击数大于10击。8、泥岩(K2g): 棕红紫红色,泥状结构,巨厚层构造,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局部夹乳白色碳酸盐类矿物细纹,水平层理,产状平缓。根据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泥岩、中等风化泥岩:(1)、强风化泥岩:风化裂隙很发育,钻孔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用手不易捏碎,岩石结构清晰可辨。层厚1.202.50m。(2)、中等风化泥岩:钻孔岩芯呈柱状,用手不易折断。本次勘察未揭穿。(一)、水文地质概况 1、区域水文地质总体特征根据地层结构和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杂填土和粉土中,受生活用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卵石土层中,受大气降水、河水和地下水迳流补给。线路两侧分布大量建筑物基坑,现有基坑均采取了降水措施,勘察期间在钻孔中未测到稳定的地下水水位。根据以往在附近的勘察经验,在附近基坑的降水工作结束后,地下水位会逐渐上升至既有路面下2.53.0m。根据成都地区经验和道路附近的工程施工成果,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2.0m。(二)、水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拟建场地环境类别按类,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见下表。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三、场地周边环境概况工程位于成都南三环外,隧道主体结构两侧均为辅道拓宽段,隧道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必须保证元华路交通通畅。隧道东侧为凤凰城等大型住宅小区;隧道西侧为伊藤洋华堂、世豪等大型商业和住宅小区。隧道两侧地下均有原已建成并已运行多年的雨、污水管线及小三线。隧道开挖断面内多处管线横穿基坑需做物殊管线保护措施。由于基坑四周环境复杂,为保证正常施工秩序、基坑四周交通的通畅及“小三线”的安全运行,对于挖深小于3.0米段采用喷锚支护;大于3.0米段的采用钢筋砼灌注桩结合609钢支撑作基坑临时支护,协同隧道主体结构一起抵抗两侧荷载。四、质量及工期要求本工程属临时工程兼永久工程,质量要求为合格,要求在50天内完成基坑支护桩砼灌注工程,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2012年8月1日开工,至2012年9月20日完工。五、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本工程基坑最大挖深约为11米,基坑支护属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根据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经分析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点: (一)、有利因素 1、地质结构虽然复杂,但无破碎带,预计无流沙管涌层,无大量地下涌水和暗流。2、现场地势平坦无高低差,施工布置线路较长,便于分段施工和多工序交叉作业施工。 3、本公司有相似基坑支护的施工经验,施工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 4、基坑支护设计规范、基坑底高程设计较统一。便于整体分层分段开挖。5、施工单位相对较单一,交叉作业点不多,相互影响及干较小。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施工,一定程度上减小施工难度和安全防护难度。(二)、不利因素 1、有大量管线横穿基坑需做物殊管线保护措施,使机械开挖和机械运输受一定的影响,需大量的人工配合,降低施工速度,对工期有一定的影响。 2、深基坑施工4米以下土层运输难度较大,必须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开挖、运输方式才能确保工期(坑底土层开挖运输存在二次转运)。 3、灌注桩施工、冠梁存在强度增长期,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工序组织,才能有效的缩短工期,否则将会造成停工等待期,影响工期。 4、工程位于三环路外,外运土将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能影响工期。 5、施工申请临时用电周期较长,前期施工用电采取自发电解决用电量。6、场地四周离居民居住小区较近,噪音控制不利。7、基坑的维护和土方开挖外弃受雨季影响较大,需对已完工的边坡支护及坡顶硬化进行保护,详见防洪应急预案及预防边坡垮塌方案。六、现场施工条件 施工用水:工程所用水自来水指点定采水点接入,根据需要配置10m水车八台供现场施工及安全文明生产使用。地下管线及地面管线调查:对支护桩的影响范围内沿道路纵向桩顶位置采用人工开挖探槽,探槽宽度2m,深度1.5m。材料、设备: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本工程所涉及砂浆全部采用商混公司的预拌砂浆;609内支撑结构钢材由公司材料部门订购并运输进场;其他施工附属材料从市场采购合格产品;模板支架等施工设备从公司库房转运或设备租赁公司租赁进场。所有材料、设备以满足施工进程进出场。地下水的降排:采用井点降水对以满足隧道基坑开挖条件。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基坑支护设计图纸1、成都市高新区元华路(绕城高速区界)道排工程下穿新世纪西路隧道施工图设计。2、成都市高新区元华路(绕城高速区界)道排工程下穿天府二街及大源III线隧道施工图设计。3、成都市高新区元华路(绕城高速区界)道排工程下穿大成三街隧道施工图设计。二、地质勘察报告(一)、由成都兴蜀勘察基础工程公司出具的1、元华路道路1#下穿隧道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元华路道路2#下穿隧道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3、元华路道路3#下穿隧道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三、规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和成都市政府颁布的现行有效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的各类规范、规程及验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和成都市政府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OSHM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图1-1主要国家标准一览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2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 50026-2007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030-2001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1065-2009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086-200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图1-2主要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一览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5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03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98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8-2007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0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2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B29-38-20021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DB/TJ08-002-9815建筑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16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图1-3主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一览表序号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名称文号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部 2002219号文2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建设部2000211号文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5四川省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川建发20061036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09494号7关于加强我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扬尘整治)工作的通知成建委发200893号8成都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文明施工(扬尘整治)技术规程第三章 施工方案选择及施工总部署一、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方案总原则是:“施工方法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确保质量和工期,90天内必须全面完成基坑施工任务。” 本工程属于深基坑支护、开挖工程,基坑施工的主要施工项目有钢筋砼灌注桩+冠梁、内支撑、喷锚支护、土石方开挖运输等。附属施工项目有:基坑周边临时排水,基坑内排水,基坑周边安全防护等。配套施工项目有:桩钢筋笼制安,支持体系制安、冠梁模板的制安、钢支撑的制安等。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对有钢筋砼灌注桩+冠梁+内支撑、土石方开挖、运输三大主要影响工期的项目作了多方案施工比较,确定了钢筋砼桩采用旋挖成孔施工方法。冠梁和内支撑同时流水作业施工,争取在同一时期内完成各项任务。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人工、综合施工方法。主要工序为反铲挖掘机、挖、装推土机倒运,翻斗运输车直接外运,力求加快施工进度,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其余配套工程和附属工程根据以上三大主要工序施工要求,提前作好施工准备工作,密切配合主体工程施工,确保高速、优质、安全、低耗、完成整体施工任务。二、施工总部署1、总部署原则是:“施工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配备齐全、工序安排合理、质量安全措施得当、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按期或提前完成工程任务。 2、项目部组建成立管理人员精干、技术实力雄厚的基坑支护工程项目部,选择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并以其的提名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管理班子应完全能胜任基坑支护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材料采购和检测、工程测量、文明施工管理,工程联络,施工班组协调管理,劳动力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3、按工程项目的特点,组织各项目施工的专业队伍,灌注桩、喷锚均采用责任制管理,选用技术实力强的基础施工专业队伍进驻施工,能完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土方开挖工程,因本工程地质复杂、地层夹层成份大,采用单一的开挖方式难以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按地层构造采用综合开挖方式,为确保工期应以机械化施工为主,项目部确定选用一支机械化施工装备实力雄厚有综合施工能力的专业施工队伍进驻施工,并配备旋挖桩专业施工队伍、钢筋制安施工队伍、现场临时水电施工组、临时安全防护管理小组、现场降排水专管小组、材料采供小组,安全保卫小组、测量与监测组、生活管理组等相应配套队伍,以主工序施工为管理目标,共同完成整体施工任务。 4、施工现场布置,现场因受场地限制,项目驻地场外租地范围搭设临时设施,为保证工期各项临时设施搭设将与现场施工同时进行,基坑支护桩施工期利用租赁场地中的一块空地作为钢筋制作场所。灌注桩施工完成后,所有机械设备撤离基坑范围、沿基坑边线设置防护栏杆,在基坑两侧设排水沟,并作硬化地面,防止地表水渗透入土层,排水沟水排入原市政集水井中。栏杆四周设置安全示警牌,基坑支护桩施工同时施工现场临时运输道路和车输冲洗系统,作好土方开挖外运土的各项准备工作。分期组织施工队伍进场、设备、材料进场。按施工组织计划、组织施工。 三、分部分项工程工期计划(一)、主要施工工序1、钢筋砼灌注桩(钻孔桩)施工,安排14台旋挖机,挡土桩施工工期安排为30天,2012年8月1日开工,至2012年9月1日完工。2、冠梁施工,按设计要求分层开挖后施工,待具备施加应力时,施工609钢支撑,支撑施工完毕后土方开始开挖。3、基坑土方分层开挖施工,基坑土方分层开挖层次基本按照设计进行,辅道土方开挖工期安排为2012年8月1日开工至2012年9月20日完工,主隧道土方开挖工期安排为2012年9月22日开工至2012年11月1日。(二)、基坑排水及土石方运输1、基坑开挖排水方案,采用集水坑抽排方式,每层土层开挖前在有明水部位设置集水坑。集水直接排至基坑外排水沟流入市政排水管道中。降排水施工不会影响正常土方开挖,不占用关键工期。 2、计划在隧道东西两侧沿元华路方向从基坑外设置下坡道。基坑外运输道路为周边原主车道路面满足运输车辆的通行要求,基坑内若运输道路比较软弱时,可先运毛石、建渣或碎石铺填后再铺钢板。满足车辆行驶要求,车辆能直接下基坑装土外运,最后剩余道路土方采用退进法装车外运。运输力量按计划运输量配备,如开挖能力超过计划量时,应合理增加运输力量,每天开挖的土方必须及时外运,不得影响下道工序施工。四、施工组织计划(一)、项目部管理计划 本工程为深基坑支护及深基坑开挖工程,工期短,基坑面积小,地质结构较复杂,要安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有严密的施工组织方案。公司经讨论研究决定成立基坑施工专项项目部,选派具备技术理论水平和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全面管理项目施工工作,并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按照分项工程,分别组织施工专业班组进行经济责任承包管理施工,并按工序合理安排,采用平行、交叉等多种作业方式,分班轮流作业,确保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1、项目部管理机构 项目部采用精干组合,职能齐全的管理组合模式,除项目经理、项目执行经理、技术负责人外另配备一个项目副经理,主管施工和材料设备,构成精干的项目领导决策层,下设综合办公室、工程部、技术部、材设部、预算部四个职能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同样按施工技术力量强,人员精干的组织原则进行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共同为同一个管理目标努力工作,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管理作用。 职能部门的组成人员符合:“专业对口、管理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原则,带证上岗,不滥竽充数。 2、项目部专项管理机构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小组、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各岗位人员除履行职能岗位职能外,分别履行以上管理小组的岗位职能职责,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安全事故为零,文明施工达到广州市先进管理单位标准。 3、建立项目部规章制度 项目部进场后将首先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度,并做到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共同管理和提高。 4、施工班组管理 施工班组以专业施工分别组建,班组执行责任管理,各施工班组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组织施工,严格服从项目部工序安排,如期或提前完成各阶段的施工任务。 (二)、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按施工组织中施工计划表各工序施工时间提前组织进场。组织进场的施工班组有灌注桩施工组、机械挖土施工组、土方运输组、内支撑施工组、钢筋制安组、模板制安组、临时水电组、测量监测组、降水施工组、机动杂工组、保安组、机械维修组、后勤生活组等。各专业施工班组的人员由专业施工责任承包负责人按项目部要求进行组合,进场人员要技术专业,有一定的施工经验,有责任和团队精神,要做到来者能战,战之能胜,并确保安全施工。具体劳动力数量和进场时间见劳动力计划表。图3-1劳动力计划表(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工种人数灌注桩机手28人钢筋工180人混凝土工30人模板工40人电焊工17人喷锚施工人员270人注:此表不包括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表中人数为高峰期施工人数。(三)、机械设备组织 所有机械设备按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调配,并提前五天组织进场安装、调试、基桩施工要进行试打,检测机桩设备适应能力和地质实际面貌。凡进场设备均需通过检修调试并现场进行安装检测调试后方可正式施工,未经检测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挖土、装载机械、自卸汽车驾驶人必须执行带证上岗,定人定机操作。 机械进入现场未完成工作任务不得随意调离工地。 机械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维护维修检查制度,不得带病转运,制定检修责任制度。 主要进场设备数量时间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表。图3-2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产地制造年 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备注1旋挖钻机C2-2214武汉良好2钢筋切断机Aj40-19成都7KW良好3钢筋弯曲机WJ-406成都3KW良好4交流电焊机BX-33030成都23.4KW良好5插入式振动器2X5010成都1.1KW良好6反铲挖土机1.5m320成都良好7柴油发电机3206武汉320KW良好备用8吊车504徐州良好9洒水车10m8湖北良好(四)、材料组织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项目为基坑支护钢筋砼灌注桩施工、锚杆及冠梁、钢支撑、喷锚施工、基坑开挖施工。主要材料为商品砼、水泥、钢筋、模板、临时设施散材等,按施工组织计划中各工序施工时间提前组织各项材料进场,按指定场地堆放,材料管理人员要严格按计划供应,随时掌握现场使用情况,避免缺料和积压材料,属于变更性的补充材料和应急措施用材、现场有货时可优先使用,现场无货时应采取紧急采购措施及时供货。(五)、临时用水用电1、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8台水车供应,现场采用十个20m3水箱储存。作为一般用水和砼养护用水及消防备用储水。 2、施工用电根据供电局提供的供电变压器容量基本能满足高峰用电要求,项目部计划租用6台320KW功率的柴油发电机进场作为备用电源,可作为停电时备用,停电产生的发电机台班由各方现场签证。 第四章降水方案一、降水方法的选择本工程为在粉土、细砂和卵石层中进行的明挖下穿隧道工程施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降水方案很多,有深井点降水,明排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根据本工程降水时间集中、水位降深及排水量大的特点,明排和轻型井点的方法,均不能满足明挖施工作业的要求,惟有采用深井点降水方法,才能有效防止隧道底部土体隆起或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时作业安全,不发生冒水冒砂,保证隧道防水效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根据降水计算结果和相关工程经验,降水井布置方案如下:本降水工程采用双侧方法布井,井深1420m(从自然地面算起),管道全部采用管径400mm的虑水管。排水方案采用分管单井排水方法,排水经沉淀池后就近排入市政管网。设计技术参数见下表。(降水井平面位置图见施工平面图、电缆布线见临电方案)图4-1降水施工设计技术参数水井类型井径(mm)管径(mm)井管类型井深(m)井间距(mm)滤料(mm)井数(座)深井点800400虑水管外缠绕40目尼龙网142018203-7级配碎石详见设计图二、降水运行1、可采用分次降水,即用调整泵来调整降水深度,以使水位缓缓平稳下降,因剧烈水位下降会增加沉量。2、严禁挖土机,吊车等设备撞击井管、排水管、电缆等。3、井管口有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掉入井内。4、降水井要保证昼夜连续运转,防止因停泵使水位上升,造成“涌槽”事故。5、降水结束需缓慢稳定抬升水位,基坑内的降水井停抽后把潜水泵抽出,以便甲方采取措施,进行封井处理。三、降水动态观测1、受场地条件及经济条件限制不单独布设观测井点,可在降水井外侧设立观测井点或运行时选择代表性降水井定时关停,测得水位下降情况。2、降水运行开始即对地下水位进行全面的观测记录,以便随时获得水位降落信息。降水运行时做好水位观测记录,为了取得下降水位深度数据,可采用单井临时停泵的方法进行测量。3、根据观测记录,及时分析降水过程中不正常状况及产生原因,提出调整及补充措施,确保达到设计降水深度。四、降水井施工(一)、施工准备1、调查场地周围雨污水管线及雨污水井分布状况,布置排水管线和供电线路。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详细制定施工中各种材料计划和供应计划。(二)、降水井结构根据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降水井井深为1420m,井间距1820m,井径800mm,井管为400mm砼虑管。(三)、施工流向与施工流程准备工作钻机进场放线定位挖泥浆坑埋设钢护筒钻进终孔下井管填滤料封井洗井合理安排排水管及电缆下泵抽水记录。(四)、施工方法1、挖探井在施放好的井位上人工挖探井直至原状土,3米以上较浅的探井在确认无地下管线及地下结构物后下入护筒,护筒外侧填粘土封隔好表层杂填土层,以防止钻井施工用水大量漏失及塌孔。2、挖泥浆坑钻孔前先砌筑泥浆池,泥浆池采用10cm厚C15砼底板,池壁采用M7.5砂浆砌筑37cm厚MU15砖墙,砖墙高度1.5m;采用2cm厚1:2水泥砂浆抹面,泥浆池的容量以能容纳三根旋挖桩的全部泥浆为准,泥浆池的尺寸为6m6m1.5m。(附图)3、凿井为确保降水效果,减小洗井难度,所有管井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机成孔,井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井身应保持圆正垂直。4、下管按设计井深事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标高严格控制。井管应平稳入孔,接头要接牢固,完整无隙,确保强度,以免脱落;过滤器包好井底布,缝隙清楚,下管要准确到位,自然落下,不可强力下压,以免损坏过滤结构。下好井管后,把井管居中固定。5、填砾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砾料。砾料应保持连续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填砾料时,应随填随测砾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或手推车直接填料,应用铁锹调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如遇蓬堵可用水冲。填砾完成后在洗井过程中,如砾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1米处,1米以上部分在洗井完成后衬砌入井时处理。砾料为3-7mm干净砾料。6、洗井要求至少2个台班,确保洗井质量,直至井内出清水基本不含砂,出水量大,井底尘砂不大于20cm。7、封井为了防止上部泥浆及降水直接渗入砾料内影响成井质量,等填砾结束20分钟,上部填粘土。8、合理安排排水及电缆电路各井排水管和电缆应一齐铺设,排水要畅通无阻,就近排放,连接合理,采用分管方式排入甲方指定的畅通下水管道。电缆应绝缘,有一定的抗拉、抗压强度。9、水泵安装 管安装吊放,置于距井底以上1.01.5m处。安装并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路,并检查水位及电制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10、抽水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应逐一进行。开始抽降时要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抽水开始后,应逐一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漏洞现象,如接头处或排水管渗漏应返工或维修。以及单井出水量、出水含砂量。当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五、排水管铺设及供应电系统1、采用分管排水法,排入东西两侧新建雨水管网。抽降前,在基坑外围埋设d150排水钢管。2、供电电缆敷设及配电系统安装 降水井采用QS50-39-7.5潜水泵,考虑到降水井数量较多、距离较远,应分别设6个一级配电箱。线路途经地段一般采用电缆暗敷的方法。控制系统所需各级配电箱均采用正规厂家生成的并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配电箱。各级配电箱均需编号,加安全护栏,悬挂警示牌,并做防雨措施。在降水期间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限制,造成对降水用水泵在井下的工作状况不能及时掌握时,需在一级配电箱上加装自动监控系统以实现对降水井总出水量、井内水位、降水用水泵电机功率等数据及时监控,从而做出及时调整。降水期间发生意外停电事故,现场须有备用电源(如:发电机、二路供电系统),并配有自动切换装备。(1)、电缆敷设路径如遇过路或穿越其他建筑物时,须穿厚度为2mm以上护电套管加以保护。(2)、供、配电系统用的电力开关柜、动力配电箱安放要牢固稳妥。(3)、为保证降水工程连续运行,需备足25%用电设备备件,以便及时换修用电设备。(4)、电力开关柜及动力配电箱要上锁,应做好防雨、防砸等防护工作,并须安装围栏,并在围栏不同方向悬挂警示标志,其放置地点要安全、平整,周围无杂物堆放。(5)、供、配电系统设有三级保护装置。电力开关柜中设有过流、短路、过热保护的自动开关。动力配电箱中设有过流、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第五章 挡土桩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一、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基坑支护、开挖施工工艺施工准备现场障碍调查施工降水支护桩施工冠梁钢支撑土方开挖锚杆施工压力灌浆人工修整壁面挂网筋主筋焊接喷射细石混凝土下层土方开挖。二、施工准备(一)、现场管线调查1、开挖断面内管线的调查(1)、详细阅读、熟悉掌握设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资料,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各管线单位施工配合会议,进一步搜集管线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开挖样洞时通知管线单位监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核对弄清底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包括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性质、完好程度等)做好记录。(2)、在工程正式实施前,先由人工横向间隔每5米开挖出一道探坑,仔细和更准确的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待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确切无误后,方可使用机械进行开挖,并且现场施工跟踪作业。对机械不能开挖的地段,则采用人工开挖。有效保证地下管线不受到破坏。(3)、工程实施前,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的书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手续。(4)、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底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工地主管、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作层层安全交底,随即填写管线交底卡,并建立“保护公用事业管线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5)、工程实施前,项目部、施工队和各班组设置管线保护负责人,组成地下管线监护体系,严格按照已经批准的保护地下管线技术措施的要求组织施工,并设置必要的管线单位安全标志牌,悬挂“无重大管线事故标牌”和保护地下管线的措施。(6)、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工人进行“保护公用事业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市政府、单位颁布的文件,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7)、工程实施前,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测点,施工中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2、支护桩成孔前管线调查采用机械成孔前对所有的支护桩桩位沿道路纵向桩顶进行人工挖探槽,探槽深度1.5m,宽度2m。3、现场(1)、根据地质资料和试验情况,合理选择桩机型号和钻孔方法(先进一台桩机进行试桩,以进一步探明桩位的地质条件是否与勘察资料相符合)。为了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本工程计划14台旋挖机进行施工。 (2)、针对本工程地质情况,旋挖灌注桩采用跳桩施工,各台旋挖机各自完成施工任务。三、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一)、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顺序见下图旋挖灌注桩施工工艺顺序见下图(二)、测量定位1、根据导线点,在基坑边适当位置设置永久性控制点,测放隧道控制点,作为桩位测放的控制桩,并进行闭合测量,(闭合误差应不超过规范允许误差)、长度测量(采用全站仪量距,长度允许偏差不超过L/3000);2、根据控制点,施放桩位(采用全站仪直接置镜于测站点上,后视其他相临的导线点,测放出其桩位。桩位位置用18钢筋引孔,深度大于25cm,孔内用白灰灌满,再在孔内放入竹签形成桩位);桩位放样允许偏差为1cm以内。在施工过程中易造成已施放的桩位难寻找或发生偏位,跟班施工员应随时对即将施工的桩位用全站仪进行复核,确保桩位的准确性;3、测量放样完毕后,由质检员复查检验合格后,并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开始支护桩的施工;4、桩机就位时,钻头中心应对准桩位(白灰柱),误差不得超过2cm。(三)、护筒埋设护筒采用10mm 钢板卷制,护筒直径1.6m、1.3m,护筒长度为2-8m,在护筒的上口边缘开设2 个溢浆口,挖孔直径比护筒大0.1m-0.2m 左右,即本工程桩基的护筒坑直径为1.5m、1.3m、挖孔深度深度不得小于1.5m 深,坑底应平整。护筒埋设时,通过预先引放的纵、横方向的4 个护桩点进行调整就位,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并应严格控制护筒的垂直度,护筒调整到位并固定稳后,周边用黏土均匀回填并分层夯实,以保证在钻孔过程中护筒稳定不下落以及周边不跑浆。(四)、钻机就位钻机安放前,先将桩孔周边垫平,使地面平整,确保钻机安放到位机身平稳,钻机就位时应确保钻杆中心和桩位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对中误差不得大于20mm;钻机就位后,测量钻机平台标高来控制钻孔深度,避免超钻或少钻。同时填写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对钻机的对中、平台水平、钻杆垂直度检查验收同意后,方可开始钻孔。正式钻孔前,钻机要先进行运转试验,检查钻机的稳定和机况,确保后面成孔施工能连续进行。(五)、泥浆护壁及成孔(有地下水或孔壁不稳定情况采用)1、泥浆配制本工程拟用黏土泥浆,其黏土含胶体率不得低于95%,含砂率不得大于4%,造浆能力不低于2.5L/kg。制浆前,先将黏土打碎,使其易于成浆,缩短搅拌时间,黏土在水中浸透并搅拌均匀,对新制泥浆和再生泥浆设专人使用专用设备、仪器进行质量控制。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同时为防止意外情况或成孔期间对泥浆指标进行调整,备用一定量的膨润土或黏土。特殊地层泥浆密度:砾岩层为1.31.5。图5-2泥浆配制表2、泥浆管理为了尽量减少场地占用和泥浆污染,2个作业面共用一套调浆池。调浆池设于两作业面位置之间,通过泥浆循环沟与桩孔沟通。泥浆池采用砖砌,调浆池大小为6.0m6.0m1.5m/个。成孔施工时,泥浆经砂石泵从调浆池抽到孔内,成孔灌注时,溢出泥浆再抽送到调浆池。再成孔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泥浆的性能指标的检测和控制。根据钻到不同地层的地质情况,适时调整泥浆指标,并做好施工记录。在施工期间定期对泥浆池、循环沟进行疏通,确保泥浆循环畅通。(六)、钻进成孔成孔采用旋挖钻机,边钻进边注入泥浆护壁。开孔前,先起动泥浆泵,开动钻机慢速回转下放钻头至孔底。 钻进到23m 后逐渐加大转速和钻压正常钻进。在钻进中注意检测钻机钻杆的垂直度,回转平台的水平,并随时调整,做好详细记录。在成孔施工中还应根据不同的地层适时调整钻具类型、进尺速度、回转速度、提放速度、泥浆配比等参数。钻进作业停止时必须提起钻头,防止浮渣埋钻,防止工具及钻具掉入孔内。根据图纸的桩长控制要求,保证钻孔长度达到设计要求。(七)、第一次清孔、拆杆、移机通过钻机孔深显示,判断钻孔深度。当钻孔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停止钻进,将钻头放到设计标高慢速回转,将沉渣清除,直到沉渣达到设计厚度。起钻时应小心操作,防止钻头拖到孔壁。如采用泥浆护壁则向孔内补入泥浆,稳定孔内水头高度。(八)、成孔检测成孔结束后,采用井径井斜仪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垂直度:1%; 沉渣: 50mm。(九)、钢筋笼施工1、钢筋笼制作钢筋笼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钢筋笼有足够的刚度;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长度允许偏差:10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 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1)、钢筋笼的主筋在地面加长时,主筋接长采用直螺纹连接,严格按照设计及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执行。接头相互错开。主筋与箍筋采用100%点焊,加固箍与主筋采用双面点焊。(2)、施工中按照以下规定加工钢筋笼:先制做钢筋笼的加强箍,加强箍先根据设计长度下料并在特制的平台上弯制而成。加强箍制做完成后,在加强箍上准确的放样出钢筋笼每一根主筋的确切位置并用红油漆做出标记。主筋分段长度,将所需钢筋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并按规格挂牌分类堆放整齐。(3)、钢筋笼加工在特制加工平台上进行,加工前先检查平台的平直度,确保钢筋笼的主筋顺直。加工时先将主筋点焊于加强箍的外侧所标示的主筋位置,确保主筋位置正确,间距一致。(4)、施工钢筋笼箍筋,施工箍筋前先在主筋上分出箍筋间距,然后将箍筋缠绕于钢筋笼骨架上并将箍筋与点焊。加工成型的钢筋笼需垫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变形和粘泥污染。(5)、成品钢筋笼须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每节钢筋笼均要挂牌标识,标明节号、桩号和检验状态。钢筋笼从上至下每3.0m 的间距设一道保护块,每道保护块分四块均匀的布置于该圆环上,保护块采用直径100mm 的砂浆混凝土块。2、钢筋笼吊放采用25t 汽车吊机一次吊放钢筋笼入孔。钢筋笼均采用滑轮配合3 点起吊法,起吊时保持平稳,避免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变形。下笼时由人工辅助对准孔位,保持钢筋笼垂直、轻放避免钢筋笼碰撞孔壁,下放过程中若遇阻碍立即停止,严禁强行冲放。(十)、二次清孔钢筋笼下放到位后,检测沉渣是否超标,若超标应二次清孔。如果采用泥浆护壁可采用泵吸旋挖钻清孔,进一步将孔底沉渣吸出 。二次清孔禁止直接加清水置换。二次清孔后泥浆指标应达到下述要求:1、泥浆密度:控制在1.151.25 左右;2、含砂率:小于48%;3、泥浆黏度:小于25S;4、二清后孔底沉淤不大于50mm。(十一)、混凝土浇筑1、采用商品混凝土,厂家在施工前应提供原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配比报告等资料。现场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坍落度在设计配合比要求范围内,坍落度控制在1822cm,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混凝土供应商协商并进行调整已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