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量资料 超值下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摘要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老大难问题。“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实践发现,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来和怕写不好是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如果把德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与德育融合呢?那可要制定一系列有效融合的策略。关键词 作文教学 德育 融合 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说,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感素质和对自己说出的话、写出的内容负责任的品质。写出的东西要真实可信。因此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语文教学来讲,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那么,必须让学生把自己想要对人说的事情写清楚,体验想说的感觉,和把想说的内容说明白。其次,从文学的角度看,没有真情实感的东西,是没有人喜欢的,凡是名著,都是感情真实的、强烈的,否则是不会有生命力,也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的。第三从降低难度来看,只有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才能流畅地写出来,不是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超越学生生活的东西,学生会感到很难,并扼杀学生写作的兴趣。第四,从育人的角度看,如果学生为了写作文,经常在那里杜撰一个个不曾有的事情,那么时间长了,会不会练得说起谎话都不脸红呢?如果都练成了这样的“特技”,他们长大后,给社会风气造成的影响将不堪设想。因此,强调说真话、实话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德育问题。习作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选”呢?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与德育相融合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回归本原,学会赏识,寻找德育因素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阶段的目标设定,特别强调了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班学生从刚开始习作时,其中也有不少不尽人意。特别是低年级的写话,中年级的起步习作,学生交上来的写话、习作,多数语句不通,前后不连贯,错别字连篇,乱用或不用标点符号。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高标准”“严要求”,更不横加指责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而是在用词准确、通顺的句子下面画上“”,在用得精妙的语词下写上“好!”“妙!”,让学生比比,老师在谁的写话、习年中打的“”多,批的“好”“妙”多。同时,又用高等级“诱惑”学生,我批阅学生的习作,最低等级也会是“A”,我对学生说“A”就是“优秀”,你如果得了“A+”、“A+”就是”优秀”的“优秀”了。我还经常鼓励学生把自己得了“A+”、 “A+”等的优秀习作拿去给其他同学看,或在讲台上大声读给全班同学听。如此这般训练,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培养了习作的兴趣,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营造了互相赏识的良好氛围。我班学生在这样的真诚赏识下,越来越喜欢写作文了。二、创设情境,真实体验,融入德育因素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学生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小学生的特点是天真、幼稚,生活体验不够丰富,但容易为真实、具体、形象的东西所感染,他们的情感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条件下作文,学生的心理愉悦,能抓住兴奋点,往往能写出一些妙趣横生的佳作来。因此,教师应因生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恰到好处的点拨,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表达冲动。例如,那次我在指导老师,请您寻找我的家时,一开始,我说:“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了很长时间。这期间,我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近来,我有一个愿望,开始它只在我心里一闪,像交响乐中极不引人注意的音符,而现在这音符发展了,强烈了,终于成为激烈的、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时时在我心里激荡。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说,您说。”学生叫唤起来。我轻轻地说出:“我非常非常想去你们家玩。”这时,学生个个露出欢喜的神情。“谁愿意请老师到你家玩?”这时,学生充满了热情,产生了表达欲望和表达冲动,人人都渴望自己能详尽地、清楚地向大家作好介绍,把老师请到家里玩。此时,我巧设机关地说:“要我一下了把你们这么多同学介绍的路线一一记住,恐怕有困难,怎么办?”同学们兴致盎然,纷纷出谋划策,最后决定,人人把课堂上介绍的写下来,装订成一本老师,请您寻找我的家的小册子,让老师、同学手中都有向导,以便常来常往。这样,老师“要我写”,变成了今天的“我要写”。学生就在这浓烈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行了有条理地说写一段话的训练。此外,我们还可借助各种挂图、直观教具、实物、电教仪器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诱导挖掘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想法,使之在作文中充分地表达出来。例如,如果不能运用电教设备,也可以采用现场表演方式,让学生表演一个情节的前半部分,然后,让学生合理补充后半部分情节,写下来。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能有效地避免写空话、套话问题充分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作文提供直观感情素材,如写欢渡春节,把春节期间市场繁荣,家家户户放鞭炮、包饺子、看联欢会的景象录下来,在作文课上放映,学生对这一形式极感兴趣,他们认真观察,从录像中汲取了营养,写出了内容充实,极富生活情趣的作文。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顺应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寓作文教学于美妙的音乐旋律中,使儿童轻松愉快地进入作文情境,如多选一些叙事性的歌曲蝴蝶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这样学生要说的话多了,也就写出了理想的、真情流露的习作。还可以播放一个学生中发生的小故事,让学生写下来。或者,播放开头,让学生续写经过和结尾。三、抓住生活小事,指导写作,实现无痕育人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样那样的小事,这些小事中往往就是写作素材,如班级里获得了纪律红旗,某同学生病了,大家照顾她,同同学被老师批评了,某同学与某同学吵架了,某同学帮助小同学了等等。些事情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那么写出来,就自然真实。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观察生活能力,使学生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有一次,学生上间操回来的路上,发现了一只红色虫子,他们蜂涌而上,一阵乱踏,活活把红色虫子踩死了,踩烂了。我感触颇多,要上语文课了,学生也很兴奋,好久平静不下来。我索性让他们写这一事件。结果学生们把经过写得生动、很精彩,并写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认为这样很危险,不应该这样做;有的认为这样是勇敢的行为;有的认为,虫子很可怜,它也是一个生命,又没有招惹你,何苦残忍地杀死它呢?全文布局都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来写,中心突出。如果不是有真实的事件为写作的前提,怎么会写得这么好呢?还有一次,习作的要求是学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学生肯定不会写,于是,我专门创设了一个事件,我故意迟到了两分钟,然后让学生回想在我到来之前大家的议论和猜测,写自己内心的活动,写老师跑进来后的解释,教师登上讲台后一系列动作,学生写作举极高,快快完成了习作。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实现无痕育人。四、实践活动,写清过程,重现德育因素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大语文观的理念来审视习作课,其它学科割裂开来,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干巴巴地给学生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去写,学生自然对写作厌烦,并失去兴趣和感到困难,如果能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或在上完一节其它学科的课后,学生去写作文,学生会兴趣盎然。用几种图形,让学生拼图,并根据拼成的图形编一个故事写下来,或者是让学生画一幅画,然后讲一个故事再写下来,使学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想像的载体,写出的作文既张开了想像的翅膀,又实实在在有据可依。带孩子们打雪仗、滚雪球,或寻找春天,或观察蚂蚁、蜘蛛、蚯蚓,或吹起五颜六色的泡泡,或制作树叶贴画不倒翁教师边带孩子们玩边指导作文,作文不仅具体生动,又洋溢着童真童趣。 五、唤醒记忆,挖掘儿童自身潜力,提升育人效果儿童的生活经验,虽然很少,但生活在他们幼小心灵中也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在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的前提下,引起他们喜怒哀乐变化的记忆,引发他们对往事的褒贬评价,那么,他们的情感就会象泉水般喷涌而出。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的母一文时,首先引导他们回想;“在你的记忆中,最激动人心的事发生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情景怎能样?这件事你为什么至今没有忘记?”“上进心强的小恬,曾被教师批评哭过鼻子,你还记得吗?”“小英你劳动最认真,班级干干净净,班级一尘不染都有你的功劳啊!”这样引导学生后,思维的闸门找开了,课堂活跃了,写出的校园不再是套话连篇的单纯净景物描写了,有的学生写道:“我的母校,我深深地爱着你,我忘不了教室墙壁上,那一张张付出汗水的奖状,那是我们曾共同努力,拥有的骄傲,忘不了那宽阔的操场,我们大家曾在那里做过游戏,那里仍飘荡着我们的欢笑”六、赏识习作,透出的儿童灵性,促进品德养成当教师去掉了作文教学中的功利色彩,以平常心、爱心去面对学生的习作,你就会欣赏到学生习作中透出的儿童灵性,而且你会觉得儿童的生命是如此的灵动与美好。如我班的一位学生在习作我成功了一文中,描述自己向朋友夸下“海口”,说:“鸡蛋从五楼扔下来,鸡蛋不会破”。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尽办法扔,结果都破了。他又请教哥哥,把鸡蛋用海绵、布条等“全副武装”,从五楼扔下来,结果成功了。我反复品味这一情节,眼前浮现出一个平时虽不善交往的孩子,却对未知领域有着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我欣然在他文后批下:“老师也为你的成功感到高兴,为你不怕失败的探索精神感到骄傲!就像位小科学家。”又如还有一个小女孩写给我的一封信老师,怎么了?信中写首她在课学上多次举手,我都没有叫她回答,她十分难过,以为是我不喜欢她。我分明感受到学生是如此地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学中要注意公平地关爱每一个孩子。我惭愧地在她信后批上:“孩子,老师很爱你的,别多想。”诸如此类的事例举不胜举不难看出,学生的习作就是要真实地反映他们的生活,老师的指导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教师和同伴的赏识,就是他们喜欢习作的强大动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用“笔”说话,“用我手写我心”,学生习作才能闪现出儿童的灵性,而且在无形中又促使学生的品德教育的养成。七、利用教材,陶冶情感,丰富德育情感小学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文章无不倾注着作者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情感,可以应用课文包含的情感,去扣击学生的心弦,课文写作技巧,去帮助学生学习表达。颐和园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优美生动,具体形象,处处都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二写万寿山的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教这类课文,可结合本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按顺序表达,学会介绍一处景点的方法。鱼游到了纸上中,人物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想想围观者听到小女孩的夸奖,看到聋哑青年栩栩如生的画,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写一段习作。这样的练习,既有方法指导,又使学生不脱离实际,还能培养学生的德育情操。八、有基础地想象,放飞梦想,实现德育无痕想象是儿童的天分,孩童的想象世界是多彩的,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让学生敢于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表达出来,这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想象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如同风筝,飞得再高,线仍在放飞者手中,不要空想,瞎想,要想现在,想将来,想长大了干什么?让思想插上理想的翅膀,想多彩的生活、多彩的梦,从而写出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Module 10 Australia Unit 3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 B project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Unit 3 My School (Section A 2a~2f)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 谈创造性思维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设计(河北专版)
- 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硝酸甘油护理查房
- 0 数学游戏-在教室里认一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
- 学习课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T
- 湖南省对口招生考试医卫专业十年真题(2010-2019年)
- DB32∕T 3916-202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手册
- 中青剧院管理手册
-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1课时 定格青春-向艺术家学创作
- CET46大学英语四六级单词EXCEL版
- 文化人类学完整版
- 2022年南通市特殊教育岗位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3888-2009在开磁路中测量磁性材料矫顽力的方法
- 《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