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hdl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基于vhdl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基于vhdl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基于vhdl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基于vhdl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本系统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数字式低频信号发生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外围采用数字/模拟转换电路(DAC0832),运放电路(LM324),按键和8位数码管等。通过按键控制可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同时用数码管指示其对应的频率。其设计简单,性能好,可用在多种需要低频信号的场所,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各种各样的信号是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是比较常用的信号。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中常常需要这几种信号的发生装置。为了实验,研究方便,研制一种灵活实用,功能齐全,实用方便的信号源是十分需要的。本文介绍的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和数模转换器件DAC0832产生所需不同的低频信号源,其信号幅度和频率都是可以按要求控制的。文中简要介绍了DAC0832数模转换器的结构原理的使用方法,AT98C51的基础理论,以及与设计有关的各种有关的芯片。文中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单片机控制D/A转换器产生上述信号弹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信号频率幅度也按要求可调。 本次关于产生不同低频信号的信号源是设计方案,不公在理论的实践上都能满足实验的要求,而且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该信号源的特点是:体积小,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实现方便,功能齐全。关键词:AT89C51 DAC0832 LM324 8位数码管显示Abstract Waveform The system is a digital generator based on single chip computer.At89c51 is used as a composed by digtal/analog comversion(DAC0832),imply circuit button and nixie. It can be used for a signal soure in the low-frequency signal soure. It is very practical.Various signal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orrespondent area. In this area , sine wave, triangle wave are common signals. In science rescarch and teaching experiment,we often neet the occurrence equipment of these signals . full functional and eaily used signals source is essential.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ow frequency sources of different signals that are produced by AT89c51 SCM and DAC0832. Its signal range and frequenre can be controlled by requiremen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usage of DAC0832, the basic theory of AT89c51 and various chips which relevant to design circuit.this paper emphasized how to use SCM to control the hardware circuit and software program of the signals above which produced by DAC0832. The signal frequency range also can be adjusted by requirement.This signal source desing plan concerns on producing different low frequency signals ,not only meet the request of exqeriment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but also have strong feasibilily. The trait of this signal source is: small volume ,low piece , stable function, easily achievable, and full function. Keywords:AT98c51,DA0832,LM324,8 nixie tube display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前言.1波形发生器概述.2波形发生器的发展状况.2国内外波形发生器产品比较4方案论证与比较.5方案一5方案二6方三63硬件原理.8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83.1.1 内部结构概述.83.1.2 CPU 结构.93.1.3 存储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10 3.2 P0P3口结构.11 3.3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11 3.3.1 时钟电路11 3.3.2 单片机的复位状态.12 3.4 DAC0832的引脚和功能.134 软件原理15 4.1 主流程图.15 4.2 锯齿波仿真图.16 4.3 三角波仿真图.17 4.4 方波仿真图.19 4.5 正弦波仿真图.20总结.22致谢.23参考文献.24前 言波形发生器也称为函数发生器,作为实验信号源,是现今各种电子电路实验设计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之一。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波形发生器多为纯硬件的搭接而成,且波形种类有限,多为锯齿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波形。信号发生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电子仪器设备,传统的可以完全由硬件电路搭接而成,如采用5555振荡电路发生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电路便是可取的路经之一,不用依靠单片机。但是这种电路存在波形质量差,控制难,可调范围小,电路复杂和体积大等缺点。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如工业过程控制,生物医学,地震模拟机械振动等领域常常要用到低频信号源。而由硬件电路构成的低频信号其性能难以令人满意,而且由于低频信号源所需要的RC很大;大电阻,大电容在制作上有困难,参数的精度亦难以保证;体积大,漏电,损耗显著更是致命的弱点。一旦工作需求功能增加,则电路复杂程度会大大增加。1 波形发生器概述在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遥测控制,测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领域,经常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信号波形发生器。随着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用集成电路可很方便地构成各种信号波形发生器。用集成电路实现的信号波形发生器与其它信号波形发生器相比,其波形质量,幅度和频率稳定等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1 波形发生器的发展状况波形发生器是能够产生大量的标准信号和用户定义信号,并保证高精度,高稳定性,可重复性和易操作性的电子仪器。函数波形发生器具有连续的相位变换、和频率稳定性等优点,不仅可以模拟各种复杂信号,还可对频率、幅值、相移、波形进行动态、及时的控制,并能够与其他仪器进行通讯,组成自动测试系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震动激励、通讯和仪器仪表领域。在70 年代前,信号发生器主要有两类:正弦波和脉冲波,儿函数发生器介于两类之间,能够提供正弦波、余泫波、方波、三角波、上玄波等几种常用标准波形,产生其他波形发生器多采用模拟电子技术,而且模拟器件构成的电路存在着尺寸大、价格贵、功耗大等缺点,并且要产生较为复杂的信号波形,则电路结构非常复杂。同时,主要表现为很难将频率调到某一固定值:二是脉冲的占空间比不可调节。在70年代后,微处理器的出现,可以利用处理器、A/D和D/A,硬件和软件使波形发生器的功能扩大,产生更加复杂的波形。这时期波形发生器多年以软件为主,实质是采用微处理器对DAC的程序控制,就可以得好各种简单的波形。90年代,出现几种真正搞性能、高价格低的函数发生器,但是HP公司推出了型号为HP770S的信号模拟装置系统,它由HP8770A任意波形数字化和HP1776A波形发生器软件组成.HP 8770A实际上也只能产生8种波形,而且价格昂贵。不久以后,Analogicgic公司推出了型号为Data-2020的多波形合成器,Lccroy公司产生的型号为9100的任意波形发生器。到了21世纪,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工作频率可以GHz的DDs芯片,同时也推动了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发展,2003年,Agilent的产品33220A能够产生17 种波形,最高频率可达到20M,2005年得产品N6030A能够产生高达500MHZ的频率,采样的频率可达1.25GHz。由上面的产品可以看出,函数波形发生器发展很快近几年来,国际上波形发生器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去由于频率很低应用的范围比较狭小,输出波形频率的提高,使得波形发生器能应用越来越广的领域。波形发生器软件的开发正使波形数据的输入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波形发生器通常允许用一系列的点、直线和固定的函数段把波形数据存入存储器。同时可以利用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方式,复杂的波形可以由几个比较简单的公式复合成V=f(t)形式的波形方程的数学方式产生。从而促进了函数波形发生器想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发展,各种计算机语言的飞速发展也对任意波形发生器向任意软件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可以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如Visual Basic、Visual C等等)编写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软件,这样允许从计算机显示上输出任意波形,来实现波形的输入(2) 与VXL资源结合。目前,波形发生器由独立的台式仪器和适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插卡以及新近开发的VXL模块。由于VXL总线的产生复杂的波形,VXL的系统资源提供了明显的优越性,但由于开发VXL模块的周期长,而且需要专门的VXl机箱的配套使用。使得波形发生器VXL模块仅限于航空、军事及国防等大型领域。在民用方面,VXL模块远远不如台式仪器更为方便。(3) 随着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台式仪器在走了一段下坡路之后,有重新繁荣起来,不过现在新的台式仪器的形态,和几年前的已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新一代台式仪器具有多种特性,可以执行多种功能。而且外形尺寸与价格,都比过去的类似产品减少了一半。1.2 国内外波形发生器产品比较 早在1978年,由美国Wavetek 公司和日本东亚电波工业公司公布了最高取样频率为5MHz,可以形成256点(存储长度)波形数据,垂直分辨率为8bit,主要用于振动,医疗,材料等领域的第一代高性能信号源,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伴随着电子元器件,电路,及生产设备的高速化,高集成化,波形发生器的性能有了飞速的提高。 2方案论证与比较 依据应用场合,需要实现的波形种类,波形发生器的具体指标要求会有所不同。依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通常,波形发生器需要实现的波形有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锯齿波。有些场合可能还需要任意波形产生。各种波形共有的指标有:波形的频率,幅度要求,频率稳定度等。对不同的波形,具体的指标要求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占空比是脉冲波形特有的指标。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案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纯硬件设计法,纯软件设计法和软硬件结合设计法。2.1方案一 波形发生器设计的纯硬件法早期,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主要采用运算放大器加分元件来实现。实现的波形比较单一,主要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工作原理也简单:先是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波形变换(正弦波通过比较器产生方波,方波经过积分器变为三角波)实现方波和三角波。在各种波形后加上一级放大电路,可以使输出波形的幅度达到要求,通过开关电路实现不同输出波形的切换,改变电路的具体参数可以实现频率,幅度和占空比的改变。通过对电路结构的优化及所用元件的严格选取可以提高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准确度。纯硬件法中,正弦波的设计是基础,实现方法也比较多,电路形式一般有LC,RC和石英晶体振荡器三类。LC振荡器适合宜于产生几HZ至几百MHZ的高频信号:石英晶体振荡器能产生几进KHZ至几十MHZ的高频信号且信号稳定:对于频率低于几MHZ,特别是在几百HZ时,常采用RC振荡电路。RC振荡电路又分为桥式振荡电路,双T网络移相式振荡电路等类型。其中以桥式振荡电路最为常用。目前实现波形发生器最为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单片机集成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它是将产生各种各样波形的功能电路集成优化到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里,外加少量的电阻,电容元件来实现,采用这种方法的突出优势是电路简单,实现方便,精度高,性能优越:缺点是功能较全的集成芯片价格较贵。2.2方案二 波形发生器设计的纯软件法,波形发生器的设计还可以采用纯软件的方法来实现。虚拟仪器使传统仪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现在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以计算机为基础,软件为核心,没有传统仪器那样具体的物理结构。在计算机上实现仪器的虚拟面板,通过软件设计实现和改变仪器的功能。用图形化编程工具LabVIEW来实现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功能:在LabVIEW软件的前面板通过拖放控件,设计仪器的功能面板(如波形显示窗口,波形选择按键,波形存储回放等工作界面),在软件的后面板直接拖放相应的波形函数并进行参数设置或直接调用编程函数来设计任意波形以实现产生功能:完成软件打包后,可脱离编程环境独立运行。实现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功能。采用软件的虚拟仪器设计思路可以使设计简单,高效,仅改变软件程序就可以轻松实现波形功能的改变和升级。2.3 方案三 1.软硬件结合法软硬件的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法同时兼具软硬件设计的优势:既具有纯硬件设计的快速,高性能,同时又具有软件控制的灵活性,智能性。如以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为核心(如下图1)。辅以键盘控制,液晶显示等电路,设计出智能型函数波形发生器,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功能较全,性能更优的波形发生器,同时还可以扩展波形发生器的功能,比如通过软件编程控制实现波形的存储,运算,打印等功能,采用USB接口设计。使波形发生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图12纯硬件设计法功能较单一,波形改变困难,控制的灵活性不够,不具备智能性,其中运算放大器分立元件组成的波形发生器,除在学生实验训练中使用外。基本不被采用。纯硬件设计法实现简单,程序改变及工;升级灵活,但实现的波形精度及响应速度不如硬件法高。纯软件法主要适用于对波形精度、响应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相比之下,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可以设计出性能最优、功能扩展灵活、控制智能化的新一代波形发生器,可以满足教学、科研、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对波形发生器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跟据上述所介绍,我们知道方案三最好,最容易实现。所以我们选择用方案三。3硬件原理 波形的产生是通过AT89S52单片机执行某一波形发生程序,向D/A转换器的输入端按一定的规律发生数据,从而在D/A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得到相应的电压波形。 AT89S5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有三种联系方式。一种是两级缓冲器型,即输入数据经过两级缓冲器型,即输入数据经过两级缓冲器后,送D/A黯然失色电路。第二种是单级缓冲器型,输入数据经寄存器直接送入DAC寄存器,然后送D/A转换电路。第三种是两个缓冲器直通,输入数据直接送D/A转换电路进行转换。本电路仿真的总图3.1MSC-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典型的MSC-51单片机芯片集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1 一个8位的CPU如图2:1 28B或是56B单元内数据存储器(RAM)2 4KB或8KB片内程序存储器(ROM或EPROM)3 4个8位并行I/O接口P0-P34 两个定时/计数器5 5个中断源的中断管理控制系统6 一个全双工串行I/O口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7 一个片内振荡器的时钟产生电路 如图3如图33.1.2CPU结构 CPU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等部件组成。1 运算器运算器以完成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为核心。它可以对半字节水(4)、单字节等数据进行操作。例如,能完成加、减、乘、除、加1、减1、BCD码十进制、比较等算术运算,完成与、或、异或、求反、循环等逻辑操作,操作结果的状态信息送至状态寄存器。运算器还包含有一个布尔处理器,用以处理位操作。它以进位标志位C为累加器,可执行、复位、取反、位判断转移,可在进位标志位与其他位寻址之间进行位数据传诵等操作,还可以完成进位标志标志位与其他可位寻址之间进行逻辑与、或操作。2 程序计数器PCPC是一个16位的计数器,用于存放一条要执行和指令地址,寻址范围为64KB,PC有自动加 1 功能,即能完成了一条指令的执行后,其内容自动加 1 。3 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指令代码。CPU执行指令时,由程序存储器中读取的指令代码送如指令寄存器,经过指令译码器译码后由定时有控制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完成指令功能。3.1.3 存储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1.存储器(Memory)j 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是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 2特殊功能寄存器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地址范围为80HFFH。在MSC51中,除程序计数器PC和四个工作寄存器区外,其余二十一个特殊功能寄存器都在这SFR中。其中5个是双字节寄存器,它们共占用了26个字节。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符号和地址见附表2。其中带*号的可位寻址。特殊功能寄存器反映了8051的状态,实际上是8051的状态字节控制寄存器。用于CPU PSW便是典型一例。这些特殊功能寄存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与芯片的引脚有关,另一类作片内功能的控制用。与芯片引脚有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是P0P3,P0P3口实际上是4个八位锁存器,每个锁存器附加有相应的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就构成了一个并行接口。MSC51共有P0P3四个这样的并行接口,可提供32根I/O线,每根线都是双向的,并且大都有第二功能。其余用于芯片控制的寄存器中,累加器A、标志寄存器PSW、数据指针DPTR等的功能前也介绍了。3.2 P0-P3口结构 P0口功能:P0口具有两种功能:第一,P0口可以作为通用I/O接口使用,P0.7P0.0用于传送CPU的输入/输出数据。输出数据时可以得到锁存,不需外接专用锁存器,输入数据可以得到缓冲。第二,P0.7P0.0在CPU访问片外存储器时用于传送片外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然后传送CPU对片外存储器的读写 P1口 功能:P1 口的功能和P0 口的第一功能相同,仅用于传递I/O输入/输出数据。 P2口的功能:P2口的第一功能和上述两组引脚相同,即它可以作为通用I/O使用。它的第二功能和P0口引脚的第二功能相配合,作为地址总路线用于输出片外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 P3 口功能:P3 口有两个功能:第一个功能与其余三个端口一第一功能一样;第二功能作控制用,每个引脚都不同。 P3.0RXD 串行数据接收口 P3.1TXD 串行数据发送口 P3.2INT0 外中断0 P3.3INT1 外中断1 P3.4T0 计数器0计数输入 P3.5T1 计数器1计数输入 P3.6WR 外部RAM写选通信号 P3.7RD外部RAM读选通信号3.3 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单片机的时钟信号用来提供单片机内各种微操作的时间基准:复位操作则使单片机的片内电路初始化,使单片机从一种确定的状态开始运行。 3.3.1 时钟电路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用两种电路形式得到:内部振荡和外部振荡方式。 如图4 在引脚XTAL1和XTAL2外接晶体振荡器或陶瓷振荡器,构成了内部振荡方式。由于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当外接晶振后,就构成了自积振荡,并产生振荡时钟脉冲。晶振通常选择用6MHZ、12MHZ、24MHZ。单片机的时序单位振荡周期:晶振的振荡周期,又称时钟周期,为最小的时序单位。状态周期:振荡频率经单片机内的二分频器分频后提供给片内CPU的时钟周期。因此一个状态周期包含2个振荡周期。机器周期:1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周期12个振荡周期组成,是计算机执行一种基本操作的时间单位。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个指令周期,由14个机器周期组成,依据指令不同而不同。 3.3.2 单片机的复位状态当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全称RESET)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和高电平时,根据应用的要求,复位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复位和上电或开关复位。上电复位要求接通电源后,单片机自动复位,并且在单片机运行期间,用开关操作也能使单片机复位。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图5 复位电路如图5单片机的复位操作使单片机进入初始化状态,其中包括使程序计数器PC=0000H,这表明程序从0000H地址单元开始执行。单片机冷启动后,片内RAM为随机值,运行中的各位操作不不变换片内RAM区中的内容,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复位后的状态为确定值统复位是任何微机系统执行的第一步,使整个控制芯片回到默认的硬件状态下。51单片机的复位是由RESET引脚转为低电平后,才检查EA引脚是高电平或低电平,若为高电平则执行芯片内部的程序代码,若为低电平便会执行外部程序。51单片机在系统复位时,将其内部的一些重寄存器设置为特定的值,至于内部RAM内部的数据则不娈。 3.4 DAC0832的引脚及功能 1 DAC0832 是 8 分辨率的D/A转换集成芯片。与微处理器完全兼容。这个DA芯片以其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容易等优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D/A转换器由 8 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及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构成。2 DAC0832的主要特性参数如下: 分辨率为8位; 电流稳定时间1us; 可单缓冲、双缓冲或直接数字输入; 只需在满量程下调整其线性度; 单一电源供电(+5V+15V); 低功耗,200mW。 3 DAC0832结构: DI0DI7:数据输入线,TLL电平。ILE: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CS:片选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WR1:为输入寄存器的写选通信号。XFER:数据传送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WR2:为DAC寄存器写选通输入线。Iout1:电流输出线。当输入全为1时Iout1最大。Iout2: 电流输出线。其值与Iout1之和为一常数。Rfb:反馈信号输入线,芯片内部有反馈电阻.Vcc:电源输入线 (+5v+15v)Vref:基准电压输入线 (-10v+10v)AGND:模拟地,摸拟信号和基准电源的参考地.DGND:数字地,两种地线在基准电源处共地比较好.3 DAC0832的工作方式:根据对 DAC0832 的数据锁存器和 DAC 寄存器的不同的控制方式,DAC0832 的三种工作方式:直通方式、站缓冲方式和双缓冲方式。4软件原理4.1 主流程图 如图6信号的产生:利用 8 位D/A转换器DAC0808,可以将8位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入的范围的范围为0255,对应的模拟量输出的范围在VREF-到VREF+之间。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并行接口输出的数字量,产生常用的波形。例如,要产生幅度为05V的锯齿波,只要将DAC0808的VREF-接地,VREF+接+5V,单片机的并行口首先输出00H,再输出01H、02H、直到输出FFH,再输出00H,依此循环,这样在图6所示的Vout端就可以看到在0到5V之间变化的锯齿波。 4.2 锯齿波仿真图 如图7锯齿波产生是通过P0口将00H送入寄存器A中,DAC0832输出A中的内容,读取P2口的状态,取反后作为延时常数,当A中的内容不为0FFH时,我中的内容加1,当A中的内容等于FFH返回开始,从而输出波形。 锯齿波程序 Void juchi() Uint; i=0; while(1) P0=I; Delay(t); i=i+1; p0=I; delay(t); xianshipi(t); it(=256) i=0; if(s5=0) t=t+1; If(s6=0) t=t+1; 4.3 三角波仿真图如图8三角波产生是通过P0口将00H送入寄存器A中,DAC0832输出A中的内容,通过A中数值的加1递升,同时延时,当A中的内容为00F时,A中的内容减1递减,从而循环产生三角波。 三角波程序如下: Void sanjiaobo() uint j=0; while(1) P0=j; Delay(t); j=j+1; P0=j; delay(t) xianshipi(t); if(j=(256) if(j!=0) j=j-1; P0=j; Delay(t); Xianshipi(t); if(s5=0) t=t+1; if(s6=0) t=t+1; if(s5=0) t=t+1; if(s6=0) t=t+1; 4.4 方波仿真图如图9方波产生是通过P0口将00H输出给DAC0808,输出对应模拟量,然后读取P2口的状态,取反后作为延时常量,延时时间到,将FFH输出时,同样输出对应模拟量,再延时,从而得到方波。方波程序如下: Void fangbo() While(1) P0=256; delay(t); P0=0; delay(t); xianshipi(t); if(s5=0) t=t+1; if(s6=0) t=t+1; 4.5 正弦波仿真图 如图10正弦波波形设计通过指令表得到。 正弦波程序如下: Void zhengxianbo() uint k=0; while(1) P0=tablek+; delay(t); xianshipi(t); if(k=182) K=0; if(s5=0) t=t+1; if(s6=0) t=t-1; 总结通过这次毕业论文设计,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也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含义,并且检验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动手能力。虽然在这次设计中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和衔接还不够熟练,作品完成的不够好,但是我将在以后的工作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本次设计中,我也发现在很多问题所在,对于单片机的设计,其硬件电路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解决程序问题,而程序设计是一个很灵活的东西,它不仅反映了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设计中大部份时间用在了设计程序上。虽说可以从书上得来。但是如果把它衔接上是最重要的问题。这需要对单片机的结构很熟悉。单片机的设计是软、硬件相结合的,一个不可少。同时在本次设计中还让我学会了如果快速的去查阅资料,运用工具书、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致谢 在我写本论文的过程中,陈彬老师给我提供了许多资料,并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我耐心的解答,完成后认真的给我阅读,给我修改意见。在此,我十分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 在论文过程中,许多同学也给我相应的帮助,我也十分感谢他们。 参考文献 1 李华,MSC-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 2 贾金玲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 4 阎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5 张毅刚,彭喜圆,谭晓昀,曲春波。MSC-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6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张洪润,易涛。单片机应用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8 刘乐善,欧阳明星,刘学清。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9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资料。它既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进行研究的适当表述,还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训练环节之一,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1、论文结构及要求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几部分。1.1 题目论文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应超过25字,原则上不得使用标点符号,不设副标题。1.2 摘要与关键词1.2.1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均要求用中、英两种文字给出,中文在前。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或结论,文字要精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摘要一般应在300字左右。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1.2.2 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1.3 目录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1.4 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1.4.1 绪论绪论一般作为论文的首篇。绪论应说明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管类论文的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毕业设计(论文)绪论部分字数不多于全部论文字数的1/4。1.4.2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要求参照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第五章。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1.4.3 结论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 000字。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论文的取材来源和广博程度。论文中要注重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对理工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应在15篇以上,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对文科类、管理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1020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在论文正文中必须有参考文献的编号,参考文献的序号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不宜做为参考文献引用。但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各种标准、规范和手册可作为参考文献。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1.6 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1.7 附录如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译文及外文文献复印件、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2、论文书写规定2.1 论文正文字数理工类 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20 000字。文管类 论文正文字数12 00020 000字。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少于7 000字。外语类 论文正文字数8 00010 000个外文单词。艺术类 论文正文字数3 0005 000字。2.2 论文书写本科生毕业论文用B5纸计算机排版、编辑与双面打印输出。论文版面设置为:毕业论文B5纸、纵向、为横排、不分栏,上下页边距分别为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4cm和2cm,对称页边距、左侧装订并装订线为0cm、奇偶页不同、无网格。论文正文满页为29行,每行33个字,字号为小四号宋体,每页版面字数为957个,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页眉。页眉应居中置于页面上部。单数页眉的文字为“章及标题”;双数页眉的文字为“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页眉的文字用五号宋体,页眉文字下面为2条横线(两条横线的长度与版芯尺寸相同,线粗0.5磅)。页眉、页脚边距分别为1.8cm和1.7cm。页码。页码用小五号字,居中标于页面底部。摘要、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