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浅谈加工番茄常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作者:_单位: _邮编: _) 论文关键词加工番茄;常见病害;症状;发病特点;防治方法 论文摘要阐述了加工番茄常见病害茎基腐病、细菌性斑疹病、脐腐病的症状及发病特点,并分别提出了防治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1茎基腐病 1.1症状 主要危害茎基、根茎部,移栽地发病率多于直播,发病初期茎基、根茎部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部迅速扩展绕茎基一周,潮湿时病斑缓慢蔓延、凹陷,皮层腐烂缢缩,病区36cm不等,维管束变色。植株感病后叶片为淡黄色,逐渐变成黄褐色,病株易从病斑处折倒于地面,由于导管输送水分仍能维持生命,病害逐渐加重,最后全株萎缩枯死。 1.2发病特点 番茄立枯病和茎基腐病由真菌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中越冬,腐生性强,可在土中生存23年;在翌年春季条件适宜,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为4042,最低为1315,春季低温天气过程如霜冻或冷害造成叶片损伤,再遇高温会加快发病,导致暴发流行,造成大量死苗,一般田块死株率达30%40%,发病重的可达80%,造成毁灭性损失。经观察,在棉花前茬地发病较重,番茄重茬地发病就更重。另外,番茄定植过早、施用未腐熟粪肥、氮肥过量、浇水量过大、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种植密度过大、管理不当、基肥不足等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1.3防治方法 轮作倒茬,适期适法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与灌水,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同时要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发现点片病株,对发病程度较轻的田块,全田喷施立克菌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视病情每隔57d喷1次,连喷23次。为提高防效,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洗衣粉。对发病较重的植株群体,要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40%拌种双粉剂悬浮液800倍液,或20%的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绿亨恶霉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乙蒜素1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茎基部,交替使用,每隔7d用药1次,连续用34次。对重病田及重病株,可用80%乙蒜素1000倍液或蓝怪(25%腐萎一灌灵)600倍液灌根或涂抹病部。或在病部涂五氯硝基苯粉剂2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为了增加粘着性,可配成五氯硝基苯福美双油剂或加入0.1%青油,效果更好。还可在茎基部施用拌种双或绿亨恶霉灵药土,1m2表土施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9g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g,充分混匀后,在病株基部覆堆,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茎段长出新的不定根,可延缓寿命,获得一定的产量。 2细菌性斑疹病 2.1症状 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并自下而上蔓延,也侵染叶柄、花萼、果实。病菌初侵染时,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呈圆形或近圆形,然后变成深褐色斑块,病部稍凹陷,果实感病仅危害果皮及皮下组织,不危害果肉组织,后期病斑硬化不再扩展。 2.2发病特点 一般先由叶片染病开始,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mm,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杆症状与叶部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部变黑。危害花蕾时,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值得注意的是导致该病的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的种子,在幼苗期即可发病。幼苗发病后传入大田,可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造成流行。在温度25以下和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有利发病,因此春季多低温多雨天气往往容易发病。植株叶片因遭受冷害造成叶部损伤后,易染病。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症状与番茄细菌性疮痂的症状相似,应注意区分。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病特点:一是发病时期从苗期开始就有表现,同一植株叶片先感病,茎和花后感病。二是发病部位叶片、茎、花均感病,发现一株感病后蔓延速度快。三是不同部位的表现叶片有黑褐色小圆点,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基本不扩大,但蔓延速度很快。茎上有黑褐色不规则条斑,病斑只侵染表层,不向里发展。花萼、花瓣上均感病,病斑黑褐色近圆形小点,花颜色不鲜艳,发锈,坐不住果。 2.3防治方法 适期适法播种,促进正常、快速出苗,促进幼苗茁壮生长,增强幼苗自身的抗病性。减免幼叶受低温损害而出现伤口,减少被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侵染的机会。苗期用铜制剂进行全株保护性喷雾,预防番茄细菌性叶斑病发生。发病始期,可对叶片喷可杀得10002000倍液,或链霉素30004000倍液。在定植、缓苗后进行第2次防治,间隔710d进行第3次,防止发生和蔓延。由于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病原菌的适应性很强、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而药剂的渗透力和抑制力有限,因此为提高药效可在配药时添加某些增加药剂粘着、展布或渗透的物质,起着增效的作用。进入花期或结果初期的植株发病,首选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其次为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氢氧化铜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进行防治,3d喷1次,连喷3次,观察510d后再酌情确定下一个喷药周期。还可用18%菌克星(二氯异氰脲酸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灌根或1000倍液喷雾。为提高药效、预防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在喷药时要有周期性节奏、轮换用药、混合用药,在无风无雨天气和温度降低、蒸发量小的时间段喷药,可增强药效。在雨后要及时补喷。喷药时应该先对无病株群体和发病轻的群体进行预防性喷雾,再对发病重的植株和群体进行重点喷 雾,对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均匀喷雾。 3脐腐病 3.1症状 多在幼果和青果脐部形成水渍状暗绿色病斑,逐渐变成暗褐色,严重时病斑扩展至半个果面,病部果肉组织腐烂,失水收缩,稍凹陷,病果健全部分提早变红。在潮湿条件下,因腐生菌寄生,而形成黑色或红色霉状物。多雨以后突然干旱或较长时间灌水后缺水,氮肥过量,盐碱含量较大,影响根系吸水,植株徒长,土层浅根系发育不良,均可促使发病。 3.2发病特点 发病时间在7月底至8月上旬,发病主导因素是灌水时间过长,接着阴雨连天就会大发生。可使80%叶片枯死,是番茄8月早衰的主要原因。 3.3防治方法 覆地膜栽培番茄,可提高地温,促进根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