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01知识管理知识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从1953年至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知识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文献: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机构: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21954年宪法颁布后,共同纲领完成了它临时宪法的历史使命。02基础过关知识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1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B)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2“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新闻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B)A19501955年 B19531957年C19531958年 D19521957年3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图),时值(C)A改革开放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C)A推动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实现的知识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5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C)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上内容出自(D)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7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首先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03能力提升8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A BC D9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C)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序言(1)材料一中文件是在什么时间制定的?有何作用?答案: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材料二中文件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文件中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什么?其颁布有何意义?答案:人民代表大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案: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共同纲领完成历史使命,并停止使用。11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归纳我国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答案: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材料二: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部门重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其他投资比例58.2%7.6%19.5%7.2%7.5%(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五计划中该部门取得的成就一例。答案: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材料三:到1957年底,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3)材料三反映我国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新中国的成立为一五计划奠定了政治基础。(或者回答土地改革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抗美援朝的胜利创造了安定的建设环境)(4)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目标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答案: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04直击中考12(2017滨州)“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