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吴以岭 络病研究与转化医学 2 “中医的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的革命,而医学的革命可能要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 ” (钱学森) 西医 中医 还原分析整体辨证 中西结合 朝向未来医学发展方向的整体医学 西风东渐还原论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西方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促进了科技与产业发展,产生了以还原论为主导的西方文 化,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药的冲击。 东风西渐整体论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东风西渐生命科学发展新趋势 3 创新发展 络病理论 指导临床 辨证论治 促进创新 药物研发 继承创新 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 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 遵循中医自身学科规律改变目前不足 教书的不会看病、看病的不识中药、搞药的不懂中医 学科前沿交叉 重大社会需求 转化医学理论-临床-新药 转化医学目标: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学实践 (From bench to bedsite) 创新中药的三个层面 创 新 中 药 单体药物 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 复方中药 组分中药 组分制备、配伍配比、效应规律 有效成分分离、生物转化修饰、药效物质发现 理论创新复方中药原创内在推动力 5 汉张仲景伤寒论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元金元四大家清叶天士温热论 火热论、攻下说 脾胃论、滋阴派 太阳病 麻黄汤、桂枝汤 阳明病 白虎汤、大承气汤 三阴病 理中汤、四逆汤、乌梅丸 刘完素火热论 防风通圣散、桂苓甘露饮 张从正攻下说 三圣散、木香槟榔丸 朱丹溪滋阴派 大补阴丸、虎潜丸 李东垣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桑菊饮、银翘散、桑杏汤 白虎汤、黄连解毒汤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辨证论治 症状集合而为证候,证候分布揭示病机,谨守病机制法组方 理法方药 病机规律干预策略依法定方遣方用药 理论组方创新、药效作用创新、临床疗效创新 理论创新指导临床治疗与新药研发 7 络病研究开辟难治性疾病辨证论治新领域 “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而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络脉论 “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 “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历史使命 “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病程较长、疼痛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的一类疾病归为络病,包括胸痹、中风、癥积 、消渴等,涵盖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 络病概念 络病发展 春秋黄帝内经提出络病 汉代张仲景首次记载络病治疗方药 清代叶天士发展络病治疗方药 8 络 病 证 治 证候特征 基本病机 辨证方法 证候类型 治疗原则 药物分类 络病证候治法、基础方、加减用药 开展难治性疾病中医病机、干预策略、有效组方的系统研究 心脑血管 通心络 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 慢性心衰 芪苈强心 经(气)络(血)脉络 络病学学科分支研究方向 糖尿病 津力达 肿瘤 养正消积 感冒、流感 连花清瘟 首次建立“络病证治”体系 中医络病学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浅而在外” “伏行分肉” “深而在内” “脏腑隶下之络” (临证指南医案) 络病空间概念对揭示疾病传变规律 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久病入络” “久痛入络” “初为气结在经” “久则血伤入络” 心络脑络脾络肾络 阳络 经脉 阴络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 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留而不去, 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 “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 ,洒晰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 之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 ,留着于脉 ” “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 ,或着络脉” 灵枢百病始生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景岳全书 络病的发生既有外邪侵入阳络内涉经脉这样的浅层次传变,又有久病久痛由经脉传入阴络这样的深层次传变 络病的空间概念反映了多种迁延难愈的难治性疾病由经入络,由气及血,由功能病变发展到器质性 损伤的慢性病理过程,这是络病理论讨论的重点,也是在中医学术发展的很长历史时期内被忽略的薄 弱环节,加强对这一关键病理环节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水平。 肺络肝络 新病入络 阳络 经脉 阴络 温邪 卫气同治 表里双解 先证用药 截断病势 外早期 中中期 内晚期 气 卫 营血 (出血、昏迷) 太阳 阳明 三阴 (虚寒证 ) 少阳 (肺络)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 络病证治 络病理论空间概念指导 外感温热病临床证治规律研究 发热恶寒 咳嗽鼻塞 周身疼痛 发热 口渴 咽痛 卫气同治 表里双解 辛凉解表 红景天大黄 清肺化瘀 调节免疫 肺与大肠相表里 宣肺泄热 (清代温病条辨) 银翘散麻杏石甘汤 (汉代伤寒论) 明瘟疫论 “逐邪为第一要义” ,“下不厌早、下不厌频、祛邪务尽”。 通腑泄肺 先证用药 截断病势 连花清瘟胶囊组方特色 汇聚三朝古方 化裁创制新方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肺 广谱抗病毒 降低三联菌苗致家兔所致发热家兔体温 促进气管酚红排泌,延长氨水、枸橼酸钠致咳潜伏期 调节免疫 提高抗病康复能力 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4+/CD8+水平 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 药效学研究显示连花清瘟胶囊 对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具有“积极干预”作用 退热止咳化痰 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 禽流感H5N1、H9N2 SARS、EV71病毒 抑菌抗炎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株 改善FM1 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延长存活期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膜内活菌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 荧光成像条件: 活菌:绿色 死菌:红色 A:对照组B:青霉素 C:连花清瘟 A 23um B 23um C 18um 13 临床研究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随机、双盲、多中心 第三方设盲与数据处理,保证结果客观、公正、可重复性 设盲与数据处理: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临床研究中心 组长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研究单位: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传染病医院等9家三甲医院 随机分组: 治疗组(128例):连花清瘟胶囊+达菲模拟剂 对照组(128例):达菲+连花清瘟胶囊模拟剂 疗程5天 病例入选:经病毒学检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256例 H1N1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与达菲相当(P0.05) 体温起效及体温缓解时间优于达菲(P0.05) 有效缓解咳嗽、咽痛、乏力症状(P0.05) 研究结果: 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医保品种 2005年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推荐用药 2009年卫生部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推荐用药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风湿肺热病(非重症小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2011年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乙型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2013年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推荐用药 2013年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共识推荐用药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连花清瘟胶囊成为治疗流行性感冒代表中成药 15 络病病机特点与证候类型 病机特点: 络气郁(虚)滞 络脉瘀阻 络脉绌急 络脉瘀塞 热毒滞络 络息成积 络脉损伤 络虚不荣 证候类型: 络体细小迂曲,气血环流缓慢,病则 易滞易瘀 阴络为脏腑之络,病久入深,病则 易入难出 经主气络主血,气病及血,伤及形质,病则 易积成形 络病临床表现与辨证 疼痛 痹证 麻木 痿废 瘫痪 癥积 青筋 出血 水肿 斑疹等 总结络病临床表现 创立络病辨证方法 辨发病因素、辨病程久暂 辨气病血病、辨阴阳表里 辨寒热虚实、辨络形络色 整理通络药物按功能重新分类 17 流气畅络 化瘀通络 散结通络 祛痰通络 祛风通络 解毒通络 荣养络脉 传统 通络 药物 络病和血瘀证是在内涵和外延上 既有重迭又各自独立的两个不同的 病机概念。 新病 血瘀 久病 血瘀 络脉 瘀阻 络脉绌急 络气郁滞( 或虚滞) 络脉瘀塞 络息成积 热毒滞络 络脉损伤 络虚 不荣 “络病证治”研究开拓了 不同于“血瘀证”的治疗用药选择范围 化 瘀 通 络 和血 活血 络虚通 补 辛药通络 搜风通络 和血和血 活血 化 瘀 通 络 搜风通络 辛味通络 祛痰通络 络虚通补 和血 活血 化 瘀 通 络 祛风通络 流气畅络 祛痰通络 荣养络脉 散结 通络 解毒通络 通络药物按功能分为7类,仅 有化瘀通络类与活血化瘀重迭, 开拓了临床组方用药的选择范围 络病血瘀证 活血化瘀药通络药物 缩 脉络绌急/血管痉挛 窄 脉络瘀阻/动脉硬化 络气虚滞 内皮-中膜-外膜相互影响 急性脑梗 急性心梗无再流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系统构建脉络学说 闭 心水 慢性心衰 心悸 心律失常 基于微血管病变性疾病的 脉络学说理论研究 心血管事件链内在机制 通络药物的药效物质、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 心脑糖异病同治共性机制 指导思想:源于经典、创新理论、科学求证、指导临床 丰富发展脉络学说 国家973项目 2006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 2012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 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 灵枢本藏:“经脉者,行血气而营阴阳” 灵枢海论:“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以脏腑为核心,以经脉(络)为枢纽,以气血为基础 络 灵枢脉度“经脉在里,支而横者为 络, 络之别者为孙” 经络学说脉络学说 “经气 ” “血脉” 经(气)络(血)脉络 吴以岭.脉络学说的学术地位及其应用价值.中医杂志.2012,53(1):3-7 灵枢经脉:“经脉者,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素问痿论: “心主身之血脉” 中医大辞典 经脉,经络名。 中医辞海 经脉即经络。 中医大辞典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脉:脉管,气血运行的通路。 内经初步论述 心痛、中风、脱疽 的症状及治疗 经脉 系统构建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 属重大中医理论原创 2005年国家973计划项目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 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 2 “经络”“血脉”并列,阐述发病规律 3 设立脉络病变专论胸痹、中风、惊悸、心水(心积) “沉则脉络虚。” 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 1 首次提出“脉络”概念 4 首创通络治疗方药 旋覆花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 伤寒杂病论奠定脉络学说临床证治基础 金匮要略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 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真心痛心肌梗死 中风脑血管病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者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灵枢痈疽篇 “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痛如锥针刺其心”。 灵枢厥病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 心积心衰,心室重构、心脏扩大 “左乳下,其动应衣,盛喘数绝者,则在病中,结而横有矣。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多论 心悸心律失常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心痹风心病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素问痹论 支饮肺心病 脱疽周围血管闭塞症 金匮要略 脉络学说主要研究领域 肾消、消渴目病、麻木糖尿病并发症 “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如膏如脂,面黑耳肿,足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此肾消病也”。 景岳全书 “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 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 23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周易经系辞)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 哲学规律“气阴阳五行” 自然科学格物致知的形体解剖与医疗实践 方法路径四诊、八纲、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 推广应用 成就事业研究成果造福于民 道器变通 成就事业 临床辨证论治 经气运行的通路 “割皮解肌,诀脉结筋”。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 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脉 之长短,血之清浊,皆 有大数” 灵枢经水 血液循行的通路 经(气)络 (血)脉络 血能载气 气阴阳五行 解剖概念 有形血脉 哲学属性 医学内涵 道器 变 通 脉络学说形成三要素:哲学临床解剖 经 脉 “其脊中生髓,上至于脑, 下至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 两向,皆有细络”(宋邵康节观物外篇) “细络旁分,无肤不及引气 入肤,充满周身。” (清刘思敬彻剩八编内镜 ) 运行血液、渗灌濡养 津血互换、血气供应 信息传导、调节控制 温煦充养、防御卫护 气能帅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 以为和”道德经 承 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 亢害承制 生命观 疾病观 治疗观 预后观 阴阳调平 “气阴阳五行” 生命运动自稳态的内在调节机制的高度概括 “生克制化”、“阴阳交感” “升降相因”、“动静相召” 病理状态时机体自我代偿性调节能力 “人之气也,固亦有亢而自制者”(医经溯洄集)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论) “调者和也”:中医治疗学的最高境界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医治疗学的效应目标及效应规律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素问调经论 ) 制 调 平 “营在脉中 卫在脉外” “营卫不通 血凝不流” “损其心者 调其营卫” 伤寒论辨脉法 金匮要略 难经十四难 内经 “血脉相传 壅塞不通” 揭示了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血管病变作为复杂性疾病, 在生理、病理、治疗及转归不同阶段的内在规律 突出 “调”的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战国吕氏春秋审分) “调者和也” 说文解字 减少病理 损伤因素 提高机体 保护机制 内外环境和谐平衡 调营卫、气血、阴阳、调五脏之气、气机气化、邪正虚实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 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和为贵”(论语) “调”不同于对抗与替代治疗 平复方中药干预人体的“系统效应” “施治于外 则神应于中” 明代张景岳类经论治类 “治疗学的第一 原则是自然痊愈 力的利用” 现代医学概论 “苟亢而不能自制 ,则汤液、针石、导 引之法以为助”。 元代王履医经溯洄集 “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素问调经论 “平人者不病” 灵枢终始 系统效应自适应、自调节、自修复、自稳态 “调”“平” “系统效应”不同于靶点论 揭示复方中药多组分、多途径干预人体这一复杂巨系统的的效应规律 健康态阴阳平衡 亚健康亚态平衡 疾病态相对平衡 28 开展心血管重大疾病中医病机、干预策略、有效组方的系统研究 脉络学说指导医院特色专科建设 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2011年列入卫生部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制定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形成优势病种 通心络胶囊 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 脉络学说指导 胸痹心痛 (冠心病) 组方规律:搜剔疏通 心悸 (心律失常) 组方规律:温清补通 心积心水(心力衰竭) 组方规律:气血水同治分消 络气虚滞 脉络瘀阻 脉络绌急 疏畅络气 人参、降香 剔除络瘀 水蛭、土鳖虫 搜风解痉 蜈蚣、全蝎、蝉蜕 脉络瘀塞 通 心 络 “中药通心络治疗冠心病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络以通为用 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组方特色 “系统效应”通心络三重保护作用 血液保护 血管保护 脑保护 心肌保护 降脂、抗炎,与他汀具有协同作用 抗凝、抑制血栓、减少阿司匹林抵抗 保护内皮、抑制稳定斑块、解除痉挛 防治心脑血管事件 l慢性脑供血不足:增加血供,缓解症状 l脑梗死:保护微血管,缩小脑梗面积 ;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防再卒中 l血管性痴呆:增加脑血供,保护脑组织 l老年性痴呆:改善记忆认知功能,推迟发展 l心絞痛:擴張冠脈,解除痙攣,緩解心絞痛。 lAMIPCI術後無再流:減少無再流,縮小心梗 面積,抑制心室重構,改善長期預後 l心梗後心肌恢復期:保護缺血區微血管, 抑制心室重構,保護心肌功能,預防再梗 30 易损血管 易损血液 易损组织 组 织 保 护 易损患者 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3000余篇论文 降低易损斑块兔血浆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水平 升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水平( P0.05 ) 降脂、抗炎、抗凝、减少阿司匹林抵抗 保护血液 将阿司匹林抵抗患者89例,随机分为3通心络 组30例,阿司匹林组,和联合治疗组30例, 疗程1月。 减少阿司匹林抵抗 调节易损斑块兔血脂水平与辛伐他汀无差异(P0.05) 逆转稳定动脉硬化软斑块 在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罪犯病变,70的动脉斑块破裂发生在狭窄程度小于 50的患者,斑块易损性已成为独立于管腔狭窄之外的导致AMI的重要发病因素。 斑块破裂率( %) 实验研究:减少兔易损斑块破裂率临床研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Lei Zhang, Yan Liu,et al.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9, 297: H2004H2014(IF:3.712)32 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研究获得国际医学界高度评价 美国生理杂志心脏循环生理杂志就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研究配发编辑部评论: 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挑战 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 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L. D. Karalliedde,C. T. Kappagoda.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9,297: 19671969. 2011年10月9日于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开展通心络 研究的学术交流 33 34 通心络提高急性心梗PCI术后无再流临床疗效 随机、双盲、多中心 第三方设盲与数据处理,保证结果客观、公正、可重复性 疗效指标:通过心电图、核素扫描、心肌声学造影、超声室壁运动变化 随机分组:治疗组(108例):通心络PCI常规西药 对照组(111例):安慰剂PCI常规西药 疗程6个月 病例入选:AMI 急诊PCI治疗患者 219例 试验结果: 24h 心 电 图:提高ST段完全回落率65.74vs45.95(P0.01) 核 素 扫 描:增加心肌血流灌注(P0.05) 心肌声学造影:增加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P0.05) 超声室壁运动:改善心脏室壁运动及收缩功能 (P0.01) 通心络药物疗效显示了治疗这一世界性难治性疾 病的良好前景,反证络病理论的科学价值 ZHANG H T,et 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0;123(20):2858-2864(IF: 0.952) 治 疗 开 始 治疗 6个 月 通络保护急性脑梗死缺血区微血管 抢救半暗带、缩小脑梗死面积,发挥EC分泌功能介导的脑保护作用 提出缺血区微血管保护急性脑梗死治疗新途径 脑保护缺乏有效药物溶栓受时间窗限制 脑 保 护 脑保护作用优于丁苯酞 改善神经功能改善步态 通 心 络 保 护 缺 血 区 微 血 管 保护脑微血管超威结构 促进半暗带微血管新生 模 型 组 TXL 高 剂 组 Journal of Ethno pharmacology.2013,148:632-639.(IF:2.755) TXL 中 剂 组 保护EC紧密连接蛋白 假 手 术 模 型 组 预 先 给 药 连 续 给 药 保 护 血 脑 屏 障 改 善 血 供 、 营 养 代 谢 、 分 泌 功 能 通心络+津力达改善胰岛微循环保护胰岛细胞,促进胰岛素表达 通心络+津力达保护肾微血管EC抑制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 “起于中焦”消渴病从脾论治 提出胰岛微循环障碍是2型糖尿病发病重要因素 “及于上下”糖尿病并发症 2型糖尿病 “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 医学衷中参西录 抑制细胞外基质集聚、 抑制纤维化、保护肾功能 抑制DN早期高滤过 VEGF/ PI3K-AKt/eNOS通路,NO释放 促纤抗凝,改善肾微循环 tPA PAI 保护肾微血管内皮细胞 sEPCRsTM 改善EC分泌功能 抑制上皮细胞转分化 调控TGF-1/smads通路 37 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栓 左脚 右脚 左脚 右脚 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后比较 李某,男,41岁,糖尿病史八年,于2005年3月份出现间歇性跛行,诊 断为“2型糖尿病、动脉血栓”,给予西药治疗,病情迅速加重。 37 左手 右手 左手 右手 治疗:2005年8月份在本院就诊,下肢截肢,上肢保守治疗,西医 常规控制血糖、抗感染,中医应用津力达颗粒和通心络胶囊治疗国庆 节出院,至今恢复良好。 人参 酸枣仁 山茱萸 麦冬 “络虚通补” 通 补 清 清火 理气 通络 益气 养阴 安神 黄连 甘松 丹参 土鳖虫 温 “整合调节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 由“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 心律失常治疗药物多数具有致心律失常副作用,甚至增加 死亡率;胺碘酮疗效确切但存在严重心外脏器毒副作用。 缓慢性心律失常缺乏长期治疗药物,常需安装起搏器。 参松养心胶囊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络虚不荣 吴以岭主编.脉络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承制调平 疗效指标:24h Holter心律(率)变化 研究单位:北京阜外医院、朝阳医院、南京医大一附院牵头的32家三甲医院 室性早搏859例: 参松养心总有效率65.8优于美西律50.7,P0.001 缓慢性心律失常268例与安慰剂对照: 参松养心总有效率63.5,平均提高心室率7.09次/分,P0.001 阵发性房颤349例: 参松养心与普罗帕酮疗效相当 62.3 vs 58.6,P0.05 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药为5.1,参松养心胶囊 未发现 24h 人均早搏次数 治疗组较对照组少1813次,P0.01 症状改善优于普罗帕酮 80.2vs 67.7,P0.05 心室率越低患者提高越明显 快 速 型 缓 慢 型 1476例 调平 CAO K J ,et 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0.12 (IF:0.952) 杨新春,等.中华医学杂志.2010.12 PU J L,et 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0.12 (IF:0.952) 临床随机、双盲、多中心与西药/安慰剂对照1476例循证医学研究 参松养心胶囊 “快慢兼治,整合调节” 参松养心胶囊填补窦缓伴早搏药物治疗空白 为心衰伴早搏国际医学界难题提供有效治疗药物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早搏临床研究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伴室早临床研究 国际注册循证医学研究正在进行 快速型 缓慢型 调节自主神经 促进窦房结恢复 改善心脏传导 改 善 心 脏 功 能 改 善 心 肌 缺 血 改善微循环、心功能 、抑制神经重构 优于胺碘酮 INa、ICa 、Ik 多离子通道阻滞 (治疗室早、阵发性房颤) 参松养心胶囊 改善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 实时心肌微泡超声造影 实时心肌微泡超声造影 增加微血管密度、微循环速度、微循环血流量 参松养心胶囊快慢兼治心律失常“系统效应” 42 气阳虚乏 脉络瘀阻 尿少水肿 络息成积 心室重构、心脏扩大 “气分”(神经体液调节异常) “水分” (钠水滁留) “血分” (血流动力学异常) 益气温阳 黄芪、附子、人参、桂枝 活血通络 丹参、红花 利水消肿 葶苈子、泽泻、香加皮 与RASS、交感神经系统启动导致心室重构为慢性心衰病机新概念相吻合。 气血水同治分消治疗组方原则 芪苈强心 脉络学说指导慢性心衰治疗研究 强心作用与洋地黄类药(地高辛)疗效相当 强心作用明显改善犬心衰模型血流动力学(P0.05) 显著增加左室心肌收缩力(LVMCF) 尿量尿渗量 抑制AngII优于雷米普利 抑制RAAS 明显抑制AngII (P 0.01) 抑制心室重构优于美托洛尔 抑制心室重构明显降低全心质量指数 及脑钠肽水平(P 0.05) 芪 苈 强 心 胶 囊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自噬 促进心肌细胞增殖 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系统效应” 降低肾脏水通道蛋白2优于速尿 利尿作用明显增加尿量,减少尿渗量 降低肾脏水通道蛋白2(P 0.01) 治疗心律失常 主 研 人:高润霖院士、张伯礼院士、黄峻教授、李新立教授、张健教授 给药方案:治疗组:西医标准化治疗+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日,口服 对照组:西医标准化治疗+安慰剂,4 粒/次,3次/日,口服 疗程:12周 试验单位:以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组长单位的23家三甲医院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512例临床循证研究 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第三方设盲与数据处理 显著降低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P0.01) (治疗组2413.34 vs 对照组2880.44pg/ml) NT-proBNP下降超过30%的比例 治疗组47.95% vs 对照组31.98%(P0.01) 主要疗效 降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 P0.01 ) 增加心衰患者6min步行距离22m(P0.01 ) 治疗组心功能、级患者占84.79%,对照组为70.03%; 射血分数:38.31 vs 36.28 次要疗效 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P0.01 ) 减少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50%(P0.01 ) (治疗组降低12.53 vs 对照组4.7) (治疗组增加39.95 vs 对照组 17.23m) (治疗组4.51 vs 对照组10.93%) 44 “这项富有前景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扇如何利用最新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滨州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商丘学院《中医药论文写作及发表教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管理标准化汇报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锦华实验校初三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样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24-2025学年高三暑假末结业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临床研究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省淮南一中等四校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高考测试(一)英语试题含解析
- 画房子设计课件
-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地图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 5G共址基站电磁辐射投诉监测实例分析与讨论
- 16-第六章-污染事故应急GIS-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课件
- 水轮发电机组盘车过程(方仲超)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试题
- 分户验收最大偏差、极差自动计算表
- 《管理会计》全套教案
- 河南师范大学通用模板课件
- GD87典管电子版完整
- 电动葫芦的安全操作措施
-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表(建筑专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