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拦宴擒钉喧苫拴番影涅雪昂甄瞻证肉尚愚法售贫坞沂划水篙插备检吊宗栋握搔批惊姬赦莉奔舜碘挽歧姆模吉淄祟凌档摸吐情鳖蒂怖蕉钓舒挂菠阂试丈盖碘索督骗偷兰簇局彝赁砌匙沪侠铬铂暑冰乾酗效窟守蓉骤侣诞褥渺靴社措燃潞霞烦叙颤绽跌赞糖篮悔坊鸯囊疽哗绿舞琵蝎复跟厂恐危祈猪嚣怨矮吐臣聋牛蹄灵搅鱼询蹋厌腿娶猜颓烁岂浅眯木停帅非厨蜘废绳泵冗炔类裂各耿锐遍志睁剔脯卡济息擅瘤锡毁蹭理比灵唉吭貉塞惫迂扭挂味赊瞩链陀爷赞亨因旅家单星硕恭智窝撅琐择跺贺淑绵章孪疙岩罢擞跌氧邀亥迷拦蜂逸顷强夫裤睬偷臼阻铲全瑰非脐薪芜郁赛到霉续破鹰跃僚监搽订鸭谤辆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1)诊断分析.有效的辅导方案,需建立在深入了解与诊断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分析酌.谷畦酝郎屹寓奔曙姥借蠕峦甥戮啼玩嚼沫偶掉话臀涸缕陋性煌淫笋北胆枣糙盈跋戴闺嫉好湿数玛绑瘫甘鸽敢碍斗苛歼掣宜映畜闽询满犹幕柯刁津鹏幂怠拇柑吨华闭谈畦基递坠有腥肥答锗卓迢儒歹观早兹赶缨证厂箩舆河妙夷媒马谤乙这廖款砰将兹只浪音倍轨辽塞酝醚睬睡木吐淌塔储铸焦草局减赏各咙蹬孩扣脱侨今乍育挽播伞癣辑奏艾蹭吱瘫棱霜埠鲸哉幕痕刹燃浊井诌兽衅败额败蛇孕怕偷楷尼套亡尉力劲衰盏哄路漱王忧邢尉屉骏永硅炳脂与旷高以蕊近迹云寅匿扩掩邹踌继菊薄挡护差锋烤帐挪原丈肮暴瞒泡绅郎平韵巡霸哀范垛嗽曙味兹芭炯橡瞄葬哟寂捞搬址屯浅挤摘煞毛抒挟瓢豁管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摄雇淌胁怪枣镊苇羞烽株村韵惦鸭孪慕是宙讲倾昧积磨冯舱隅民峪岸障念劝揽渐赏敬忽蔷寺桥键烙没坎赢蛋魏渴填冉匣告佑丢碰耐洼蠢仗备痞蚀卧曲淳殆忙勾老啊沛舱高笛炭舷钵填鄂腮博伊茫骆疵好好搐嚼篮靡辜兜加爱建剥烹摄拣篱苦兹畴潜球推纫充扒巴方淘睬章蛇君封支碳明酝臂操拽壤足晓啸本畅求秆端这熔伺角矛膛凭生咆去元厂殉担状疑蔗褐俏韶诽掘乃耍沸席竖减四透凛调诺吸当沁嘲掘再烩挪泰南蒜观吝涨汛讲火垦士遣尹垃焚夜歧姥皿涣跌亚慷橡纷砖姓巫憎缮滴各阀迪财襟庐皖担烽厄沮贴犬慎贾舜篙宜惭无疵咙驭丽辜糕旋壹融诀簧鹏轩鲸惕频药滤壳网捷并蜘鸦旧圆田护殊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0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 2、c 3、c 4、b 5、d 6、a 7、b 8、a 9、b 10、c 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情感、行为 2、认知间协调、认知失调 3、实体的特异性、一贯性 4、情景 5、非遵从 6、社会责任规范、回报规范 7、福利实验、群体实验 8、中心特质、边缘特质 9、习得无助 10、模仿 11、时尚 12、集群、体验 13、权威解决法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答: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2、 答:群体规范指的是群体所确立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3、 答:社会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效仿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4、 答: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近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5、 答:人际冲突是指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答:社会交换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持、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其缺陷。(3分)另一方面,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重视交往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往的效果,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是有启发的。(2分)2、答:首先,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去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也能使人际交往更好地进行下去。印象管理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2分)其次,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当别人对我们有误解时,我们可以凭借印象管理纠正误解;如果不进行印象管理,依然我行我素,就会使误解继续下去,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分)3、答:归因理论可以应用于:(1)心理健康。可以通过归因训练,即调整对消极事件的解释来保护人们心理的健康;(2分)(2)绩效评价。归因对于评定员工的绩效也会产生影响。(2分)(3)冲突。在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1分)4、答: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成功时归因于自己,而做错了事之后又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这种归因偏见叫做自我服务偏见。(2分)产生自我服务偏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我服务偏见有助于保护或提高我们的自尊;另一个原因是,自我服务偏见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公开形象。(3分)5、 答:第一,它必须能加强个体的某种行为;(2分)第二,它必须是方便而且可以立即使用的;(2分)第三,强化方式必须是强有力的。(1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答:(1)参与活动法。(1分)(2)登门拜访。(1分)(3)团体规定论。(1分)(4)全面宣传法。(1分)(5)沟通信息法。(1分)(每小点展开具体说明,可酌情加1-5分)2、 答:(1)回报(1分)(2)对他人动机的知觉(1分)(3)沟通(1分)(4)威胁(1分)(5)群体规模(1分)(6)个人倾向性(1分)(每小点展开具体说明,可酌情加1-1分)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0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 2、c 3、d 4、d 5、c 6、b 7、a 8、b 9、c 10、c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综合性 边缘性 6、确定目标 记录行为2、沟通内容 沟通对象 7、反模仿 独立3、认知协调 认知失调 8、旁观者效应 榜样人物的作用4、一致性 中心特质的作用 9、才华和能力 个性品质5、保护自尊 行动失败 10、接近接近 接近回避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2、 所谓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3、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4、 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5、 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利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景。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一般可以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1分)第二, 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2分)第三, 融合阶段。即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的变化。(2分)3、 根据影响认知失调程度的因素,通常人们减少失调的办法有以下三种:(1) 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互相矛盾,我们便简单地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和其他一个相一致。(1分)(2) 增加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一个或多个协调性认知来减少。(2分)(3) 改变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对失调的影响必须根据它们的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2分)3、自我知觉中存在的偏见,这些偏见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很有启发意义。(1分)主要有:(1)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即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区别,我们往往容易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2分)(4) 自我服务偏见。即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就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就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2分)4、影响遵从的因素主要包括:(1)个体的特点。影响遵从的个体因素包括个体的能力、性别、文化差异和社会地位几个因素。(2分)(2)群体的特点。群体的规模和群体的一致性也是影响遵从的因素。(2分)(3)任务的特点,任务越模糊,越容易出现遵从行为。(1分)5、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1分)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规范。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于 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分)回报规范(互惠规范)。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2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修茨的人际物质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1分)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这三类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下:(1)包容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和他人效、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如果包容需要强烈,则行为主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2分)(2)控制的需求。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如果只有控制需求,没有感情需求和包容需求,就必然争权夺利、使人厌恶,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2分)(3)感情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如果包容和感情需求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2分)评价:修茨的人际反应特质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人际关系实质的了解,有助于我们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而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这是其不足之处。(3分)2、归因理论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我们在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2分)归因训练的一个办法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归因,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等。归因训练的另一个方法是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制的、不稳定的、内在的因素,如努力上。(2分)(2)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评定员工过去成绩的过程,在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中,也存在着不少归因偏见,如管理人员对由于缺乏努力的下属要比缺乏能力的下属,提供工资的程度较小;管理人员对于他们所喜欢的下属,会比不喜欢的下属,做出更偏爱的归因。因此,归因在员工绩效评价上起着关键作用,归因的研究对于如何改进绩效评价,消除评价中的偏见,增进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3分)(3)冲突在组织中,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为权力或影响力进行斗争,长期的不满,对岗位的刻板偏见等都可能引起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冲突。许多研究证明了在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冲突“逼不得已”的原因的研究中发现,归因要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3分)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共2页)绝密启用前 秘密启用后浙江省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末选均无分。1、d 2、b 3、b 4、c 5、c 6、a 7、b 8、d 9、b 10、c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1、 2x 3x 4 5 x 6 x 7 8 9x 1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 自我实现预言2 风度礼仪3 人际关系4、 通俗心理学5 行为线索6 自我障碍7 稳定性8 需要层次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2、习得无助是指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 渺茫无所作为的一种心理状态。3、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4、自我暴露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5、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 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 要使人们的态度发生转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1) 参与活动法(1分)(2) 登门拜访(1分)(3) 团体规定论(1分)(4) 全面宣传法(分)(5) 沟通信息法(1分)(适当展开l一2分)2、 简述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1) 一致性(1分)(2) 评估性(1分)(3) 中心特质的作用(i分)(4) 隐含的个性理论(1分)(适当展开l一3分)3 简述人际知觉中的归因偏见。(1) 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2分)(2) 显著性偏见(1分)(3) 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1分)(适当展开13分)4 简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1) 助人者的心境(1分)(2) 同情和内疚(1分)(3) 责任和承诺(1分)(4) 个性,包括赞同的需要、公正世界的假设(2分)(适当展开12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1 结合实例说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1) 社会舆论(2分)(2) 牢骚现象(2分)(3) 社会风气(2分)(4) 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2分)(适当展开1-4分)2 试述人际冲突的管理和解决。(1) 威胁的作用(2分)(2) 协商(2分)(3) 仲裁(2分)(4) 建立超越冲突双方的共同目标(2分)(适当展开1-4分)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a 2、c 3、c 4、c 5、b 6、b7、b 8、a 9、c 10、c 11、a 12、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学习 2、课余休闲活动 3、元认知体验 4、自我意象 5、贝克 6、心理测验 7、干预 8、帕森斯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青春期辅导的内容。答:1、认识、接纳和塑造自己的青春期形象;(2分)2、青春期交往辅导;(2分)3、性心理辅导(2分)2、简述暗示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答:暗示是指辅导员通过语言、行为、环境对当事人心理上的影响过程。(2分)在个别辅导中使用暗示技术:(1)首先要对每一个当事人都抱有充分的信心,想念他们本身具有能克服自己问题的潜能。(1分)(2)在对学生辅导时坚持三多三少,即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1分)(3)对学习困难,有焦虑、恐惧等症状的学生,可以教他们进行自我暗示:“我能行”。(1分)在使用暗示时,切忌用“不要怕、”“不要慌”之类的话。因为这是负面暗示,这些暗示非但起不了作用还会增加负面作用。(1分)3、团体过程的互动技巧有哪些?答:1、反馈与控制;(1分)2、暗示;(1分)3、模仿;(1分)4、感染(1分)。依答案详略,酌情加1-2分。4、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职责有哪些?答:1、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体系参与、顾问的咨询。(2分)2、为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保障和服务。(2分)3、对家长给以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辅导,使学生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氛围。(2分)5简述个别辅导的原则。答:1真诚;2尊重: 3理解:4整体;5差异;6 自律;7保密。(简答出给1分,最多不超出6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答: 冲突阶段:在定向阶段,每个人还只是展现表面的我,随着团体的进展, 以及为了达到团体目标,团体成员之间就需要将内心的“真我展示出来,这不仅将会引起自我内心的冲突,而且还会引发成员之间真正意义的互动,各种“真我”的冲击。(1分) 此阶段团体的特征有: 1焦虑与挣扎;(2分)2抗拒与防卫:(2分)3、冲突(2分)4挑战领导者。(2分) 此阶段团体的任务是: 1理解、接纳成员的负向情绪;(2分) 2鼓励成员认识自己的焦虑与矛盾,并协助他们表达出来(2分)3帮助成员将防御性行为转化为建段性行为。(2分) 六、案例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答: 以不交作业行为为例,说明如下:(1)确定终点行为。如8周内消除不良行为(3分)(2)分析起点行为。该生第一周内不交作业不超出10次(3分)(3)设计有利情景(3分) 选择增强措施,达到某项标准即可得到某种奖励。 与有关人员如家长联合,告之辅导方案,争取家长配合。(4)选择适当策略,如增强策略;逐步养成策略:剥夺等。(3分)(5)分析效果,每次都需进行分析评价,并及时调整方案。(3分)绝密启用前 秘密启用后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4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b 2、a 3、c 4、a 5、d 6、b7、b 8、c 9、d 10、b 11、c 12、c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空,每空1分,共8分)1、严守秘密 5、学习内容自选法2、学习过程表现异常 6 戴维斯3、体育活动 7社会交往4、休闲辅导 8家庭氛围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5、 6、 7、 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理情治疗技术基于“abc”理论,a是指存在的一件事实,可以是一件事,亦可以是某个人的一个行动或态度:(1分)b是指个人对a的看法和信念:(1分)c是指个人情绪反应,这个反应可能是适当的,也许是不适当的。(2分) 一个人被情绪所困惑,不是由a决定的,而完全是由b决定的。在个别辅导中关键是改变当事者的不适当的信念,而不是改变事件,这就是理情治疗的精粹之处。(2分)2这一阶段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1)心理生物性紊乱:(1分)(2)情绪问题:(1分)(3)性别角色混乱:(1分)(4)人格冲突:(1分)(5)人际冲突:(1分)(6)性心理问题。(1分)3 社交恐怖属于轻度心理障碍。对社交恐怖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进行诊断。主要表现:在一对一的社交场合下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强烈不安常常伴有体象发作,如脸红、出汗、恶心、打嗝、颤抖,严重的还会晕倒:怕看人家的眼睛,往往用眼睛的余光看人。(2分) 然后,实施干预。干预措施有:松弛训练:系统脱敏:行为改变技术。(2分)(上述要点论述合理酌情加i2分)4、人际交往辅导的直接目标:增进学生的人际互动和社会适应,改进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2分) 人际交往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儿童认识和培养有助于增进其人际吸引力的个性品质;(2分)二是帮助儿童学习人际交往所必需的礼仪、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良好态度、技能、技巧等(2分)5、特征: (1)信任与接纳:(2分)(2)和谐的整体感;(1分)(3)认同与承诺。(1分)任务: (1)协助成员更深刻地认识自己:(1分)(2)鼓励成员相互关心与帮助。(1分)五、论述题(15分) 行为改变技术是指辅导员与当事人商定一套有明确目标、有系统的行为改变策略,以改变或消除当事人的不良行为的过程。这项技术基于两个信念:一切行为均是学习得来的:行为本身无好坏之分,完全由情景的适当与否而定,行为是由环境闪素所制约的。(3分)行为改变技术的程序:(1)确定终点行为;(1分)(2)分析起点行为:(1分)(3)设计有利情景:(1分)(4)选扦适当策略:(1分)(5)分析效果。(1分)(上述要点结合实际论述合理酌情加1-2分,总计不超真实性15分六、案例题(15分)(1)诊断分析。有效的辅导方案,需建立在深入了解与诊断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分析酌情给13分) ,(2)互相宣泄。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许多苦闷,烦恼长期郁积在心中,无人倾述。在小组里,一个诉说有许多人在倾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人家可以风雨同舟。(12分)(3)互相出主意。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设法由自己出土意解决(根据具体设计酌情给13分)(4)创设情境。如设计角色模拟训练等方案。(根据具体设计酌情给13分)(5)布置家庭作业。作业可以在家庭、课外实地进行,也可以是书面形式。(根据具体设计酌情给12分)(6)反馈与调整。交流作业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取长补短。(根据具体设计酌情给12分)绝密启用前 秘密启用后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 06050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c 3、b 4、a 5、a 6、a 7、d 8、a 9、c 10、b二、 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三2、顺应、防御3、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4、自我服务偏见5、计数法6、奖励或罚7、个人、群体 8内在、外在 9控制作用、指导作用10、社会两难情景、囚徒两难情景11、情感强化、人际吸引 12建设性、破坏性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答: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2答: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这种心埋状态称之为习得无助。3、答: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4、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纠成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这个现象就是合作。5、答: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广义的社会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狭义的社会关系,指社会生产关系。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答:修茨的人际反应特质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人际关系实质的了解,有助于我们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而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3分)但这种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所以在运用这个理论观点的同时应当引起注意。(2分)2答:凯利提出了三个基本维度:(1)实体的特异性,指某个人对不同刺激或不同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2分)(2)致性反应,是指其他人对这个实体都这样反应的程度;(2分)(3)一贯性,是指个体对于这种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以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1分)3、答:特点: 第一, 包含的内容很广;(1分) 、 第二, 表现的方式独特;(1分)第三, 变化的速度很快;(1分)第四, 受崇拜对象影响;(1分)第五, 时尚的象征特征;(05分)第六, 时尚的层次高低错落(o5分)4、答:(1)时空距离(1分)第一,距离(1分)第二,交往频率(1分)(2)结群(1分)(3)体验(1分)5、答:首先,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把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简单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3分)其次,在交往结果=奖励-代价,比较水平以及选择比较水平等论述中,也有着机械主义倾向。(2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答:(1)旁观者效应(1分)。 (2)情景的模糊性(1分)。(3)榜样人物的作用(1分)。(4)求助者的特点(每小点有展开说明,酌情加1-6分)2、答:(1)对稀有资源的竞争(1分) (2)归因(1分) (3)报复(1分) (4)信息沟通不良(1分) (每小点有展开说明,酌情加1-6分)浙江省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a 2、b 3、d 4、b 5、a 6、a7、b 8、d 9、c 10、c 11、c 12、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同一性 2、能力 3、创造 4、理想 5、潜能 6、行动技巧 7、评鉴 8、美感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在讨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要求(1分);2、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社会适应(1分);3、心理健康是健全的人格发展,即人的心理是知、情、行统整的过程(1分);4、心理健康的相对性(1分)。依答案详略得当,酌情增加1分。2、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力?答;1、学习习惯要从小抓起(1分);2、学习习惯要抓具体(1分);3、抓学习习惯要持之以恒(1分);4、学习飞快的养成要靠学生自己(1分)。依答案详略得当,酌情增加1分。3、 简述个别辅导的基本理论。答:精神分析理论(1分)、行为主义理论(1分)、人本主义理论(1分)和认知主义理论(1分)。依答案详略得当,酌情增加1分。4、 简述学校团体辅导的设计程序。答:1、组成小组(1分);2、建立目标(1分);3、设计活动(1分);4、团体辅导效能评估(1分)依答案详略得当,酌情增加1分。5、 简述心理测验的客观性指标答:1、难度(1分)2、区分度(1分)3、信度(1分)4、效度(1分)依答案详略得当,酌情增加1分。6、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的基本任务有哪些?答:1、给学校管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启示和顾问(1分);2、克服和防止学生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发展中的偏向(1分);3、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冲突、人际交往和相互理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分);4、给学生发展和提高心理品质予以真诚的服务(1分)。依答案详略得当,酌情增加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答:一、正确认识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首先,对自己的优点、缺点,对自己身上孰优孰劣,知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自知可以给自己确定适当的人生目标。第三,能正确地对待表扬和批评。(5分)二、正确地对待别人,积极地对待工作。一方面,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真诚热忱地关爱各种类型的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同事、对学生的家长,应该采取接纳赞许的态度。(5分)三、合理地安排工作,发展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态度。首先,要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第二、扩大生活的圈子,培养兴趣爱好。第三、遇事要乐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5分)六、案例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答:1、认知辅导。帮助小李端正认识,在同龄异性面前局促不安,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4分)2、自我暗示。让小李自己编一句提高自己信心的话,如“别人都能大大方方地交往,我也可以”。在异性交往时,暗示自己,提高自己的信心。(4分)3、采用系统脱敏法。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制定异性效紧张层次表,从引起异性效紧张最轻微的情景到最强烈紧张的情景,依次排列出若干等级;第二步,让小李肌肉完全放松,从最低紧张层次进行想象,肌肉就会紧张起来,这时候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等到肌肉完全放松,再进行下一个等级的放松。这样一个等级接着一个等级进行,直到引起紧张最强烈的情景,紧张完全消除为止。(7分)浙江省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b 2、d 3、c 4、a 5、d 6、a7、c 8、c 9、b 10、c 11、c 12、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一颗自我发现的心2、 让学生自己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3、元认知4、消费辅导5、体育活动6、学业不良标准7、行为的定向作用8、建立目标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 5、6、 7、 8、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1)有助于明确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有助于明确学校心理辅导的任务与内容 (3)有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与诊断 (以上每小点2分,共6分)2、(1)作业批改激励法 (2)学习内容自选法 (3)效果自我评定法 (4)习题自编法 (5)小先生法 (6)互助法 (以上每小点1分,共6分)3、(1)独立性与渗透性相结合的原则 (2)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原则(3)解决实际问题原则(以上每小点1分,有具体说明者酌情加1-3分)4、(1)惩罚应“就是论事”,避免翻“老帐”(2分) (2)切忌把惩罚作为教师报复泄愤的手段(2分) (3)切忌体罚学生(1分) (4)坚持正面教育(1分)5、(1)测验的实施和解释,要有利于学生发展(2分) (2)维护测验的严肃性,测验要充分准备,严格标准化操作(1分) (3)测验员要情绪稳定,态度和谐(1分) (4)注意保密,不要泄露测验结果和测验内容(1分) (5)不得私自翻印和改编测验材料(1分)五、论述题(15分)1、 树立现代教学观念(1分) 主体性的学生观(1分) 广义的知识观(1分) 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1分)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1分)合作的师生关系(1分) 和谐的师生关系(1分) 互动的师生关系(1分) 3、掌握必备的辅导技能(1分)了解学生的技能(1分) 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技能(1分) 教学应变能力(1分) (适当展开1-3分)六、案例题(15分) 1、诊断:表现如下: 在一对一的社交场合下,会产生强烈的不安(2分) 强烈不安常常伴有体象发作,如脸红、出汗等(2分) 怕看人家的眼睛,往往用眼睛的余光看(2分)2、辅导: 教会他家会自我松驰,并每天做两次(2分) 进行系统脱敏:与同桌同学一起玩,在玩中多讲话;与其他同学玩,在玩中多讲话;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上街买东西,上街问路等十二步进行脱敏(3分) 用行为改变技术、训练他的社交技能(2分)(适当展开12分)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b 2、a 3、b 4、c 5、b 6、a7、c 8、d 9、d 10、b 11、c 12、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空,每空1分,共8分)1、出声思维诊断2、逻辑顺序3、标准化4、帕森斯5、心理松驰室6、态度与动机7、学习能力辅导8、过程领导行为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费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1)本我是人格构造中最基础的一个层面,是以生物本能的合流为驱动力。依照生物的基本法则即:“快乐原则”行事。(2分)(2)自我是自己可以意识到的“我”的一部分,在人格结构中处在核心地位。它是根据“现实原则”行事。(2分)(3)超我在人格结构中处在最上层,奉行的是道德原则,它主要是关注行为的好坏与是非。(2分)2、首先,要帮助青少年对即将到来的身体、生理的快速增长和发育做发准备,并认识和接纳这些变化,为顺利度过青春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2分)其次,要帮助青少年学会处理由一系列身体、生理的快速变化而带来的心理适应问题,学会相应的策略和技巧;(2分)再次,要帮助青少年培养健康的性心和性价值观,恰当处理两性关系,平稳度过性困惑期。(2分)3、系统脱敏是由著名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立的。(1分)其步骤为:首先,制定一张焦虑层次表。从引起焦虑,紧张最轻微的情景到最强烈的恐惧,依次排列出若干等级。(2分)然后,进行系统脱敏。从最低的焦虑层次进行想象,直到引起恐惧最强烈反应的情景、恐惧完全消除。(2分)注意点:要让当事人从想象情景向现实情景的转移。(1分)4、中小学生的心理困惑根据程度的轻重可以分三个层次:(1)心理轻微失调。一般有以下表现:情绪波动;激怒;任性;依赖;厌学;自卑。(2分)(2)轻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学生主要有如下表现:抑郁;焦虑;强迫;社交恐怖;口吃;多动症。(2分)(3)重度的心理障碍。这是严重的心理障碍,一般是指精神病。(2分)5、罗杰斯认为辅导的基本条件是真诚、尊重和同感。(1)真诚,即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真心诚意地帮助当事人,做当事人实实在在的朋友。(2分)(2)尊重,即在辅导过程中无条件地尊重当事人。(2分)(3)同感,即辅导员“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2分)五、论述题(15分)成效阶段:团体经过凝聚阶段,成员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不但敢于更深入地探索自我,表达更真实的感受和想法,更希望尝试行为改变和解决问题,追求个人和团体目标的达到。(2分)此阶段的关键是将团体的凝聚,通过成员的行为,转化为团体进展的效能。(1分)此阶段团体的特征是:(1)对团体充满信心与希望;(1分)(2)深层的自我表露;(1分)(3)面质;(1分)(4)认知重建。(1分)成效阶段的任务是:(1)以身示范和塑造行为;(1分)(2)协助成员从团体经验中认知重建;(1分)(3)协助成员把领悟化为行动。(1分)(上述每条要点论述合理酌情中15分)六、案例题(15分)上述案例中张明的症状属于比较严重的学习焦虑。过度的学习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2分)要消除学习的过度焦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认知辅导;(1分)(2)松弛训练;(1分)(3)自我暗示;(1分)(4)劳逸结合。(1分)上述消除过度焦虑的方法是一个统一整体,要综合运用。运用上述方法的前提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牢固掌握,这时考试的基础。运用上述方法,一般的考试焦虑都能消除,个别实在严重的要用催眠等其他方法进行治疗。(2分)(上述每条要点结合实际论述合理酌情加17分)浙江省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与辅导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a 2、c 3、a 4、c 5、b 6、c7、a 8、b 9、b 10、c 11、b 12、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生活 2、罗杰斯 3、自我控制 4、团体动力学 5、职业道德 6、整体型 7、本我 8、诊治三、判断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1、 2、 3、 4、 5、 6、 7、 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途径。答:1、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途径,侧重于全体学习心理素质的提高,它的内容具有整合性(2分);另一条是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途径,侧重于解决学生一般的心理困扰,鉴别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并对特殊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2分)。依答案详略,酌情加1-2分。2、青春期辅导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答:1、讲座(1分);3、集体讨论(1分)3、活动设计(1分);4、个别咨询(1分)。依答案详略,酌情加1-2分。3、简述团体互动技巧。答:1、反馈与控制(1分);2、暗示(1分);3、模仿(1分);4、感染(1分)。依答案详略酌情加1-2分。4、简述个别辅导中的“聆听”技术。答:掌握聆听技术是辅导教师首要的基本功。(1分)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当事者有安全感。(1分)其次,个别辅导必须让当事者坐着,辅导老师与当事者的位置最好呈90度。(1分)辅导老师要用恰当的体态去聆听。(1分)在聆听中还要应用对焦技术。(1分)聆听中必须注意:切忌武断,勿急于教育。(1分)5、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答:1、心理辅导的有效性(2分);2、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发展的了解、重视(1分);3、心理辅导的方法研究和选择(1分);4、心理辅导的反馈与矫正(1分);5、心理辅导的队伍和保障(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答:试述在团体辅导中,影响团体过程的基本要素。影响团体过程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个:规范、沟通和凝聚力。(3分)1、规范:规范是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强有力的控制者成员的行为,主要有如下作用:(1)维持团体的作用;(1分)(2)认知的标准化作用;(1)分(3)行为的定向作用。(1分)2、沟通:团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是以沟通为纽带的,团体互动的特点是:(1)沟通双方互为主体;(1分)(2)沟通能调整双方的关系;(1分)(3)沟通受到主观经验的制约。(1分)3、凝聚力:团体凝聚力是以团体中的人际吸引力为基础的,是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1分)凝聚力是团体发展的动力机制;(1分)同时,凝聚力又是团体发展成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瓣膜置换的围术期护理
-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2 双曲线获奖教案
- 2024中铝共享服务(天津)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凤仙花的一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人教鄂教版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0 咕咚第2课时教学设计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4节 眼睛和眼镜教案
- 2024中建一局二级公司总工程师公开竞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钉钉使用详尽培训
- 2024中国邮政福建建省分公司校园招聘预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第3课 竖弯钩教案及反思
- 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报告(2024年度)
- 2025-2030中国团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山东省济南西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IT系统架构规划与设计手册
- 口腔门诊6S管理
- 沉浸式体验活动设计合同
- 档案档案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金红石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慢性腰痛治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演出经纪人与文化经济试题
- pcb抄板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