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pt课件_第1页
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pt课件_第2页
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pt课件_第3页
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pt课件_第4页
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 性 心 血 管 病 -与男性有何不同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 张维君 教授 心血管疾病男女有别 心脏病流行病学概况 冠心病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 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女性冠心病的预后及预防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莎士比亚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和预期寿 命的延长,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 率有所下降趋势,但女性心血管疾 病的负担将进一步加重在美国,有3 820万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占34% ) 。在人口超过13亿的中国,年龄35 74 岁的女性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患病率分别为53%和25%。心血管 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日益增大, 2006年美国因心血管疾病失去工 作能力和卫生保健的花费为4 030 亿美元,而同期,癌症的花费为1900 亿美元,为此2007年AHA再次在 1999年、2004年基础上修订了循 证医学指导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 。 女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状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各人种妇女致残和死亡的最常见 病因 随着人们对冠心病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的认识和防 治手段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趋 势。这种趋势似乎在男女之间表现并不平衡。 Yusuf S,Reddy S,Ounpuu S,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art 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the ep idemiologic transition, risk factors,and impact of urbanization. Circulation, 2001, 104 (22) : 2746 - 2753. 女性心脏病发病率状况 女性冠心病发病率较男性偏低。从发病年龄看,45 岁以前 女性冠心病患病率显著低于男性,45 岁以后女性患病率逐 年增高,至60 岁时男女患病率之比已无明显差别。 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普遍高。据研究统计女性初发冠心病 时间较男性平均晚10 年,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等严重事件 较男性晚20 年.小于65岁女性每年约有2万人死于冠心病 ,其中1/3小于55岁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资料,在729000例心脏性 死亡者中,女性的猝死率从1989年的38%升至1999年的 47% ,女性在到达医院前猝死者多于男性(52%对42%) Hurst W. The heart , arteries and veins M .10thed.NewYork :McGrawHill ,2002. 84-96. 2006年中国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率 我院20022008年因冠心病行介入治疗人数 2002年2008年因冠心病行PCI术男女总人数 为17444人,其中男:13002;女:4442。 2002年因冠心病行PCI术男女总人数为955人 。其中男性745人;女性210人 2007年因冠心病行PCI术男女总人数为4054人 ,其中男性3026人;女性1028人。 安贞医院冠心病PCI治疗统计一览 女性冠心病现状 易 被 漏 诊 症状不典型 女性冠造检查冠脉 异常率低于有相似 症状的男性患者 吸烟,酗酒等危险因 素较男性较少,易 忽视此方面损害 冠心病临床表现的性别特征 女性临床症状很多不典型,一般表现为胸闷、紧张 或胸部压榨感。其他症状往往不明或疑似其他疾病 ,如头晕、不明原因的停经、腹痛、腹胀、肩背部 不适等。老年人较少合并出汗及肩背痛等;年轻女 性较常合并恶心,颈、背、下颌疼痛。如按典型症 状诊断,将遗失65冠心病的女性 男性临床表现较典型且易于鉴别,与女性相比胸痛 症状对诊断冠心病更有价值。 女性患者与男性相比临床症状不典型 胸痛:慢性心绞痛女性患者心绞痛阈值变化范围个体差异大, 患者的胸痛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程度较轻,且疼痛范围分布 小 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ACS):男性患者常以胸痛为主要症 状,而女性患者主诉多为背痛和大汗症状,弥散性胸痛较少。 统计表明,因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就诊的女性,发现症状除 了胸痛,最常见的是呼吸困难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多表现为压榨性胸痛,女性则 主诉气短、极度疲乏,伴或不伴有典型的胸痛,包括腹部、颈 部和肩部疼痛以及恶心 对于女性冠心病患者 1. 发作前有胸部不适感的 占全部患者的30% 2. 发作前易感疲劳、失眠、 呼吸急促的占全部患者 70%。 对于有危险因素的女性, 异常疲倦往往是冠心病的 重要先兆。 女性冠造异常率低 根据女性缺血性综合征评价研究 (womenps ischemic syndrome evaluation,WISE)的结果,有近60%因胸痛或无创 检查发现有缺血证据,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女性患者不存在 有限制血流的冠状动脉狭窄。 WISE的亚组研究显示,所谓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女性患者经 血管内超声( IVUS)检查发现约80%冠状动脉存在斑块病变, 并且大多数为多发性病灶。 因此对于女性冠造未见明显狭窄,而又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应 加以综合分析,避免漏诊。 Johnson BD, Shaw LJ ,Buchthal SD, et al. Prognosis in women with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absence of obstructive coronary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 lood Institute2sponsored Womens Ischemia Syndrome Evaluation (W ISE) J . Circulation, 2004, 109:2993-2999. 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女性CHD的危险因素基本与男性相同,但也有其特 点,影响着女性CHD的发病与预后,其中最重要的 一点:绝经 更年期女性CHD 的危险每年增加2%。更年期伴随 着代谢、生化、生理的改变, TC、LDL-C、TG增加 , HDL-C减少,随之糖代谢下降,血糖升高,胰岛素敏 感性降低 雌激素可以增大内皮细胞介导的血管扩张作用,延迟动 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通过改善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 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来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使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而绝经后内源性雌激 素产生减少,导致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增加,进而患 心血管病危险性增加。 循证医学指导的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2007年进展:不 推荐激素治疗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RMs)用 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Class III,Level A) 传统危险因素中,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男性是23倍 ,女性则是7倍 吸烟糖尿病对女性的影响比男性更大。年轻吸烟女性和老 年高血压妇女冠心病风险比男性大。 同时合并三个以上危险因子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风险是普通女 性的5. 9倍,而男性则为2. 4倍 不论男女,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形成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不过女性较高的胆固醇才有与男性相同的冠心病发病率,高 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在女性更显著 女性心脏病的治疗特点及预后 生理差异 治疗选择及效果差异 疾病预后差异 在血管解剖学上最大的差异是女性的血管更加细小,因而动 脉硬化斑块破裂更容易阻塞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血管大小也影响到移植血管的长期通畅率 ,有研究资料显示,手术死亡率女性高于男性。 斑块形态学方面,存在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在男性和老年女 性,猝死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典型斑块的破裂,这些斑块都有较 大的坏死核和断裂的被淋巴和巨噬细胞浸润的纤维帽;而在年 轻女性,则主要是斑块糜烂,这些糜烂的斑块受侵蚀的部位,纤 维帽缺如, 暴露的内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和蛋白聚糖组成 BurkeAP, FarbA,Malcom G, et al. Effect of menopause on p laque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in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J . Am Heart J , 2001, 141: 58262. 血运重建特点 近十余年来很多研究发现:急性心梗血运重建后相对年轻的 女性死亡率较同龄男性高,并发现发病年龄越小,危险性越 大 在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中,女性较同龄男性更容易出现冠状 动脉损伤、出血、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而这些不能用冠 状动脉管径大小及病人的其他特征来解释 心梗后立即PCI治疗,男女在终末事件-死亡、心梗、急性 冠状动脉搭桥等主要并发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总之,早期 积极血运重建治疗, 将明显减少女性和男性在心梗早期的死 亡率差异,而使各种人群临床受益 Argulian E ,Patel AD ,Abramson JL ,et al . Gender differences in short2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J . Am J Cardiol ,2006 ,98 (1) :48-53 女性介入术后再狭窄率 一般认为女性介入术后再狭窄率和男性大致相同。 糖尿病、高血压病、细小血管、冠脉狭窄程度、病 变血管长度等均为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 素 糖尿病在支架植入后血管再狭窄方面主要对女性有 很大影响 疾病预后差异 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比男性预后要好,而对于透壁性心肌梗 死,虽然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低,但预后较差 急性心梗的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老,同时伴有糖尿病及高 血压病史,所以一旦出现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女性更易出 现充血性心衰、出血及阵发性房颤、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 室壁破裂等并发症 有资料显示,在心肌梗死后6年,18 %的男性和35 %的女性会再 发心肌梗死,22 %的男性和46 %的女性会发展致心力衰竭 Hurst W. The heart , arteries and veins M . 10t h ed. NewYork :McGraw2Hill ,2002. 84296. heng CI ,Yeh KH ,Chang HW,et al . Comparison of baselinecharacteristics ,clinicalfeatures ,angioraphic result s ,and early outcomes in men vs women wit 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J . Chest ,2004 ,126 (1) :472 循证医学也都证实女性急性心梗短期及长期预后都较差。近 年很多报道提出:小于60岁(也有报道为65岁)的女性比同龄 男性死亡率高 一项有384,878患者参与的试验(155,565位女性,229,313位 男性)最终结果是:小于50岁女性患者心梗后早期死亡率是 同龄男性的2.1倍,这种性别差异随年龄递增而递减,到74 岁以后才没有明显差异。 Vaccarino V ,Krumholz HM ,Yarzebski J ,et al . Sex differences in 22year mortality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J . Ann Intern Med ,2001 ,134 (3) :1732181. 2007年A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