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教师二次成长论_第1页
李海林教师二次成长论_第2页
李海林教师二次成长论_第3页
李海林教师二次成长论_第4页
李海林教师二次成长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海林“教师二次成长论”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讲座学习笔记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陈国胜 325200一、李海林“卓越教师的成长论”当今教师现状存在三种类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职初教师是指自己都做不好自己事情的教师;骨干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帮不了别人的老师;卓越型教师是指自己能做好自己的事,还能帮助别人,指导别人,让自己进步的老师。教师的成长是很奇怪的,必须是在全校老师基数大的发展后,老师个人才主动的去自发展,自成长。教师团队是呈金字塔式结构,以团队合作形式发展后,才能推出金字塔上的卓越型老师。最后他得出四条结论:(一)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二)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三)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专业成长,而是第二次专业成长。(四)某一些方式和途径,对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是有效的,但对二次专业成长则效果不大,或者无效。二、李海林“教师成长三阶段论”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次成长期、高原期、第二次成长期。(一)教师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1熟悉教材。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2对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掌握。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3对学生的关注。这个阶段的老师开始形成所谓学生观。4有与同伴合作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是校长和同伴的认可。5开始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有的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最大的成功指标。(二)教师进入高原期的标志1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他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2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不过一般情况下也坏不到哪里去。他打了一个比方,两块萝卜放在一起煮,萝卜还是萝卜,味道没有改变,但放进一块骨头,味道就不同了。3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4教师发现,自己从同伴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5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6开始关心教学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他从这个高原期标志得出结论:-高原期对教师具有自蔽性,身处高原期的老师不能自觉到自己的处境。教师对同行引领心里不服,这个对教师的毒害最大。教师有问题自己不知道,你也不能抓住他说你现在处于高原期,你要进行第二次发展。这种话不好说,说了,老师会跟你急。-据观察,大约有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教师,终身没有走出这个时期。这是教师专业的悲哀,教师每一天的工作都没有变化。-伴随着教师专业发展高原的,往往还有教师人生的一些际遇。如离婚、生病、生活困难等等,教师要走出高原期,格外艰难。(三)教师进入第二次发展期的标志1原先不太关注或不感兴趣的事物,突然或者慢慢开始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和工作内容。2生活圈和工作圈开始突破原来的格局,向外扩展。3关于教育教学和人生事业方面的理解开始与同伴区别开来,甚至有明显的不同。4不仅对教学问题感兴趣,而且对教材、对课程资源、对教学评价、对师资队伍建设、对一定区域内的教学管理问题开始感兴趣。5开始对某一种理论有热情,甚至成为某种理论的追随者。6非常注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资料的收集,并且非常珍惜自己的这些资料。7对朋友或者工作伙伴开始有挑选,而且这种挑选不完全是因为与自己的亲疏。8在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些方面追求与人不同的看法和作法,表现出对一些固定的看法和作法的不满意。9、开始在内心怀疑自己过去的一些信念,开始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甚至否定。10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有时会像观察别人一样观察自己。11对自己常常有陌生感,感到自己变化很大。12既不象过去那样自卑,也不像过去那样自傲,能客观看待自己。三、李海林“二次成长论”(一)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比较结果1.成长方式:第一次成长方式主要是模仿;在第二次成长中,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效果这一环节不可或缺。2.成长方法:第一次成长主要靠经验的积累;第二次成长主要靠“用理论”来反思自己的经验。3.成长表现:第一次成长主要表现在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成长更重要的是看问题的立场方法的重大变化。4.成长契机:第一次成长很多是自然开始的,第二次成长则有很多是受到较大挫折后开始的,或者是在受到外力的强力推动后开始的。5.成长支持:第一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主要是同伴的示范;第二次成长所依靠的外部支持则主要是专家的指导。(二)第一次成长与第二次成长有效性调查表调查情况第一次发展第二次发展听课评课非常有效无效开公开课非常有效无效集体备课非常有效无效在校内师徒结对非常有效无效到大学或教育学院脱产学习一般有效一般有效读书无效非常有效参加由专家组织的课案研讨无效非常有效教学反思一般有效非常有效听专家报告一般有效非常有效由专家个别指导一般有效非常有效撰写论著无效非常有效参加校外学术组织无效非常有效开展课题研究无效非常有效参加名师工作室的培训无效非常有效撰写教师个人博客一般有效一般有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一般有效一般有效参加校内外教辅材料的编写无效非常有效参加教学管理活动无效非常有效 从调查情况表得出以下五条结论:1.读书、读书是二次成长的必经之路要有从生活的最底层崛起的勇气和力量;勤奋刻苦是每一位成功教师的必由之路;读书、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所有专业人士最经济最直接最快速的民展就是读书。读书有三种:读书以消磨时间叫休闲式读书;读书以认识事物叫学者式读书;读书以解决问题叫问题式读书。而教师问题式读书有五步法:一在身边找问题;二带着问题来读书;三在读书书中获取某种观点、立场与方法;四用这种观点、立场与方法来反思;五在反思中改善行动。2.教学反思是二次成长的关键反思:自己看自己;条件:首先把自己分离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前提:建构一个“理想的自我”;操作:用“理想的自我”观察、判断和评价“现实的自我”;教学反思的四个层次:一普通的:备课,上课,自我评价,修改。二更专业的:备课,上课,反馈,修改,再上课,对比,总结。三较高级的:教学诊断。记录、观察、切片、描述症状、同类相并、病理分析、同类病案检索、治疗。四最高级的:课案库建设。教学分类指标体系课案课案原理说明。3.课例研讨是二次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上课评课:上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磨炼上课的技术;教师作为评课者,它的作用是对课堂技术的模仿。观课评教:观课评课的焦点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教师作为观察者,它的作用是从他人的课上受到一些启发。析课评理:析课评理的焦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上课者,它的作用是帮助老师领会到上课的道理;教师作为评析者,它的作用是实现从经验到“意识”的飞跃。4.参加研讨会是走向成熟的重要契机专业成长的五要素:学:学问(这是一个人的底子);识:见识(决定一个人的态度);才:才华(决定他人是否认识到你的价值);胆:胆略(能否把握住机遇);德:品德(能把事业做得多大)。见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气度:陌生化情境为教师提供逼近自我的外在条件;在现场体验中获得巨大灵感;在一个平台上迫使自己承认己不如人;有利于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帮助教师体验成功;扩大自己的工作圈与交际圈,成就自己的发展舞台。5.论著是教师专业生涯的重要台阶参加学术研讨会是重要契机。论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台阶。教师写作的实质:由默会知识向明言知识转化。默化知识向明言知识转化的意义:一固化经验:经验因固化而不断积累。二促进反思:明言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三提升知识层次:明言就是由个到类的转化。四强化教师的成就感:明言就是“立言立说”。五有效传播:意会是手把手,明言是“心贴心”。六形成共同体:明言可以寻找到学习共同体。教师写作的“三个面向”:面向自我(不是面向专家)写给谁看,写出来作什么用;面向问题(不是面向命题)思考程序;面向事实(不是面向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四、李海林“教师写作论”(一)老师要应该这样写文章1我在实践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观察)2这个问题的实质在哪里?(用理论来思考)3从我对问题的实质的理解出发,我从哪一个方面入手开始对实践的改善(行动)4改善的结果(观察)5对这一过程的反思及初步的结论(思考)6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前瞻)然后,再来一回观察用理论来思考行动观察思考前瞻,这样就进步了。(二)教师写作:临床教学研究1从个案出发:具体的研究2行动研究方式:行动者研究如何改善行动3用理论反思:不是研究理论4聚焦任务:我的工作任务是什么5综合性的视角:不是单纯的认知视角6问题意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High tide against CCP blood yan Tomb,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and part of the exposed Tomb area vacated by progressive youth. I visited in Beij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