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戈尔曼《情商》经典_第1页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经典_第2页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经典_第3页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经典_第4页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 受 性 训 练 参 考 书 情 商 丹尼尔戈尔曼 丹尼尔戈尔曼情商 目 录 第一章情绪的功能 第二章情绪的失控 第三章 智人的愚行 第四章 认识自己 第五章 激情的奴隶 第六章 整体性向 第七章 同理心的根源 第八章 社交技巧 第一章情绪的功能 先让我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故事。前些日子,有一列火车行经路易斯安纳湾区,不幸 因一一艘大游艇撞毁桥梁铁轨,导致火车翻覆水中。火车中的鲁西夫妇一心只想到女儿的 安危,眼见河水漫入车厢,费尽全力将女儿送出车窗,夫妇两人不及逃生,惨遭灭顶。获 救的女儿安德芮因脑性麻庳须以轮椅代步。请读者试想想看,鲁西夫妇临终前一刻脑中想 的什么? 鲁西夫妇为拯救女儿奋不顾身的作为,确实展现出非凡的勇气。这种为子女牺牲奉 献的故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在人类未来的进化历程中也必然会一再重演。生物学家或许 会解释说,这是人类为了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的本能反应,但对于危机时刻的父母而言, 这无非是爱的表现。 这一舍己救女的伟大行为证实了无私的爱,对人类有多重要,危急时刻的唯一指引就 是我们最深沉强烈的情感, 这也是人类得以代代延续的重要原因。这是多么伟大的力量。 正因抱持着为子女可以徼珀切的坚定意念,才能超越个人求生的本能行动。从理智的角度 来看,这种牺牲似乎是非理性的,从情感的观点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 情绪何以能以过进化的历程占据代码类心灵的核心位置?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人类在 危机时刻的反应可提供解释。人类在面临危险、痛失亲人、遭遇挫折、维系夫妻关系、建 立家庭等重要情境,都不容理智独力逃避。必须仰赖屋的指引。每一种情绪都是可立即付 诸行为的明确指示,而且一再证明可充裕应付人生的挑战。经过进化过程的无数演练,这 些情绪武器深印在神经系统中成为心灵的自发倾向。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决策过程中情感孝量的比重绝不亚于理性。甚至时不过之。然而 社会却过度强度智商的重要,忽略了情绪当道这际,再高的智力也是罔然。 当激情淹没理智 下面再告诉你一个不慎引发的悲剧。十五岁折麦迪想和父亲开个玩笑,躲在衣橱里, 待父母访友归来时突然跳出来吓他们,当时是清晨一点。 然而爸妈却以为麦迪当晚会去朋友家住,因此进门时听到屋里有声音便非常紧张,父 亲立刻拿起手枪到女儿的房间查看,只见一个人影自衣橱里跳出来,父亲慌乱中开了一枪, 打中女孩子儿颈部。十二小时后麦迪伤重身亡。 恐惧正是人类进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原始情绪。恐惧促使我们保证家人远离危险; 恐惧促使父亲抓起手枪搜寻隐身在家中某个角落的入侵者;恐惧使他在尚未认清对方是谁, 甚至来不及听出女儿的声音,便扣下致命的板机。进化生物学家认为,这类自发的反应已 深烙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上,因为在史前史一段漫长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反应不仅攸关人类 存亡,更关系着重要的进化任务将这个自我防卫基因传给下一代。 从长远的历程来看,情绪的确是人类的绝佳武器,但对照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发展, 我们的进化脚步显然已追不上。因此,社会必须制定规章来压制人们由内而外胸涌澎湃的 情绪。 行为行动 早春的某一天,我开车经过科罗拉多一处山隘,突然一埸大雪遮天盖地而来,前方什 么也看不见,只是刺目的雪白一片。我紧紧踩住刹车,清晰地感觉到沉重的焦虑,听到扑 通扑通的心跳声。 焦虑渐渐演变成恐惧,我将车停到路旁,等待这朝气雪过去,大约半小时后雪终于停 了。眼前又明朗起来,我才又开车上路。但走没多久又被阻住,这回不是雪是车祸。因能 见度低,一辆车撞上前行速度较缓慢的车,只见救护人员忙进忙出,刚刚我如果继续前进, 很可能 3 也会追撞成一团。 恐惧衍生的谨慎心理救了我一命。一如兔子瞄到奔驰而过的狐狸影子会立刻恐惧地静 立凝神,或是史前的哺乳动物会躲避觅食的恐龙一般,内在的声音警示我要停下来留神步 步逼近的危机。 基本上,任何一种情绪都是促使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动力,亦即拜进化之赐使我们在 面临各种情境时能立时拟定因应计划。情绪一字根源自拉丁动词“行动” ,意指采取趋吉避 凶的行动。观察动物或孩童的举止,最易看出情绪与行动的关系,事实上,也唯有在文明 化的成人身上,才看得到情绪与行动分离的特例。也就是说,任何情绪都可能促使我们采 取行动。 每一种情绪各有独特的生物特征,也都扮演不同的角色。随着探讨人体与人脑的新方 法不断出现,现在专家能够以更精细的生理角度,观察到情绪如何促使我们做出不同的反 应: 1、愤怒时血液流向手部,更便天抓住武器或批败敌人。心跳加速,肾上腺素之类的东 西激增,激发强大的力量。 2、恐惧时血液流向大骨肌肉,并因而使脸部因缺血而惨白。身体僵立动弹不得,可能 是争取时间孝时是否躲避为上策。脑部情绪中枢激发荷尔蒙使身体处于警戒状态,专注逼 近的威胁,随时准备作最佳反应。 3、快乐时脑部抑制负面情绪的部位较活跃,能量增加。生理方面唯一的特征是较为沉 静,使身体能较快自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如此不但身体得以休养生息,也才能鼓起精神 因应眼前的挑战与目标。 4、爱、温柔与性满足会引发自主神经系统的警觉状态,这与愤怒与恐惧引发的打或逃 反应恰恰相反,全身笼罩在平静与幸福感之中,极有利于与人合作。 5、惊讶时眉毛会上扬以便扩大视觉范围,也可让更多光刺激到视网膜,借以很快了解 周遭的情况,研究最佳的因应对策。 6、全世界任何种族厌恶时的表情都一样:上唇向一边扭曲,鼻子微皱。达尔文认为刚 开始这个动作是为了闭紧鼻子以免吸入可厌的气味,或表示想吐出难吃的食物。 7、悲伤的主要功能是调适严重的失落感,如新人死亡或重大挫折等。人悲伤时会精力 衰退,生趣全无,尤其对娱乐不再感兴趣,悲伤到近乎抑郁时甚至会减缓新陈代谢。人们 利用这种退以自省的机会悼亡伤逝,省思人生的意义,当精力慢慢恢复时再规划新的开始。 或许精力的衰退最初是为了让悲伤者留在家里,因为这时刻他们比较脆弱,在外面容易受 到伤害。 这些情绪反应多是经过慢长的史前时期慢慢进化,当时的生存环境自是极度恶劣,新 生儿夭折率甚高,很少人能活到三十岁,食肉动物横行,水旱无常,了不聊生。但随着农 业时代的到来及原始社会的建立,人类的生存条件大为改善。在古时代,一触即发的怒气 或许是生存的要件,但今天十余岁的孩子轻易就可取得枪枝,火爆脾气往往酿成无可挽回 的悲剧。一般的人情绪不能与行动分离。文明化程度高的人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会烦恼,但 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理性与感性 一个朋友对我谈起她痛苦的离婚经验。她的丈夫爱上年轻的上班妇郎,突然决定要离 她而去,接着便展开长达数月的争战:争房子、现金和孩子的监护权。但现在她发现一个 人也不错,独立的滋味很好:“我已经不想他,一点都不在乎他了。 ”而此刻她的眼睛却涌 起泪水。 粗心一点的人也许不会注意到她的眼泪,但同理心告诉我们,模糊的眼泪证明她是口 是心非,就像白纸黑字去推论一样清楚。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判断力。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交互作用,构成完整的心理功能。理性的认知是我们比较 熟知的,属于意识表层的思考能力。同时并存的另一套感性认知体系,虽说主要诉诸行动 且有时不符逻辑,却同样不容忽视。 感性与理性的二分法由来已久,情感的信念似乎又总是比理智更确切。两者对心理的 影响比重恰成反比;对一件事感觉愈强烈,理性思维愈是无法发挥作用。这可能与无数世 代的进化历程有关,远古时代当人的生命面临危险时,诉诸情绪与直觉反应可能较为有利, 深思熟虑甚至可能有性命之虞。 理性与感性通常都能维持紧密和谐的关系,交互作用引导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次挑战。 一般而言两者也多能维持均衡,感性认知提供理性判断的基础,经过理性判断可修正甚至 否决情感的行动。但两者毕竟是半独立的个体,各自反映出脑部互相关联但互不相属的组 织功能。 脑部的成长 要了解感性何以能经常战胜理性,或许应该先控讨脑部的进化历程。人脑总午约三磅, 约为人类的近亲灵长类的三倍。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脑部逐渐由下属部位发展也较高级 的上层组织,人类胚胎的脑部发展大抵仍遵循此一方向。 人与其他高级动物一样,最原始的部分是环绕脊髓上端的脑干,负责呼吸及器官新陈 代谢之类的基本生命功能,并控制一些固定的反应一运动。这个原始部位不具思考或学习 能力,而是类似预先设定的调节器,确保身体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动作与反应。这个部位扮 演最吃衙角色的时期是爬虫时代,蛇类在攻击之前嘶嘶作声便是最佳写照。 继而自原始的脑干发展出情绪中枢,又历经数百万年,再发展出思考中枢大脑新 皮质,亦即大脑最外层的组织。也就是说,人脑先有情绪中枢,许久之后才发展出思考中 枢,由此也可约略推知思想与情感的关系。 最古老的情绪重镇是负责接收现分析气味的嗅觉,任何有机物,不管是营养的、有毒 的、是性伴侣、是独人或独物,都有特定的气味。在远古时代,气味的辨识是存亡的关键。 以嗅觉为根基开始发展出最原始的情绪中枢,终而扩大到足以环绕脑干的顶部。原始 的嗅觉不过是几层薄薄的神经细胞,第一层接收气味加以分类,看是属于可食的、有毒的、 具性吸引力、敌人或是食物。 随着哺乳动物的出现,主要的情绪中枢渐渐成形,状似甜甜圈而底部被咬了一口,那 正是脑干嵌入之处。这个环绕脑干的部位当为边缘系统,为脑部增添了情绪的实质功能。 在我们陷入狂烈的欲望愤怒、爱慕、警惕时,其实正是被边缘系统攫住了。 在进化过程中边缘系统进而修正两大重要功能:学习与记忆。这一革命性的进展有助 于提升动物的生存能力。根据不同的挑战调整因应方式,而非采取一成不变的自动反应。 比如说吃了某种食物会致病,下次便懂得避免。而这类食物的选择主要仍是依赖嗅觉,也 就是说,嗅觉与边缘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只要分辨不同的气味,还要与过去的经验相比 较,藉以做出优劣的取舍。负责这项任务的部位当为嗅脑。 大约一亿年以前,哺乳动物的脑部发展向前迈进一大步。原来薄薄两层皮质负责计划、 理解与运动的协调,现在上面又增添了几层新的细胞,形成新皮质,这是脑部增进智能的 重要功臣。 人脑新皮质比其他动物大许多,也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新皮质为主司思 考的重镇,负责收集及理解感官接收的讯息,使我们对于感觉能加以思考,同时对观念、 艺术、符号、想像能产生感觉。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新皮质使动物能够针对不同情境调整因应方式,大大提升了在逆 境中生存的能力,进而将这优质的基因代代遗传下去。这是因为新皮质具备制定策略与长 期规划等心智能力,不仅如此,艺术、文化、文明的结晶无一不是拜新皮质之赐。 新皮质也是人类情绪精致化的功臣,以爱为例,边缘系统可产生内体的快乐感受,引 发性欲,增添新皮质之后,遂有了构筑家庭的基本要素:母爱的天性;母亲长期无怨无悔 地抚育下一代,人类才得以不断绵延。在父母的保护下,幼儿的脑部可在冗长的童年阶段 慢慢成熟。爬虫类等动物就因缺乏新皮质而没有母爱的天性,新生动物必须躲藏以免被父 母吞噬。 从爬虫类到恒河猴到人类,新皮质的数量明显增加,脑部神经路径的互动也相对趋于 频繁。这意味着面对挑战时可以有更多样的反应,情绪的表现更精致更复杂,比如说我们 能寻自身的感觉有所感觉,灵长类动物脑部新皮质与边缘系统的互助,较其他动物频繁, 尤以人类为最,这也是为会么我们能有更丰富的情绪表现。兔子与恒河猴恐惧时只能有固 定的几种反应,人类便复杂灵活得多。生存的环境愈是复杂,愈需要灵活的反应能力,而 任何动物的环境都不比人类的复杂。 但人的情绪并非都受制于这些高级中枢,遇到重大事件,高级中枢往往要屈服于边缘 系统之下。由于很多高级中枢都是自边缘系统衍生出来,可以说情绪中枢在神经路径的构 筑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形同脑部新旧区域的交接带,透过无数的路每项与新皮质纵横交 错。也因此情绪中枢对脑部其余部位的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力,甚至可左右吾人的思考力。 第二章情绪的失控 善思考的人更能寻求合理的方法,所以生活会快乐;只凭自己的感觉钻牛角尖的人不 会寻求更好的方法,所以他会痛苦。 一九六三年一个炎热的午后,也就是马丁发表我有一个梦演说的那天,惯窃理杳 罗柏斯决定干最后一标。罗柏斯因沉溺海洛因而闯空门行窃不下百次,当时正假释出狱。 他事后自称当时已决定改过自新,但女友和三岁幼子急需生活费。 当天他行窃的公寓住有两名女子,二十一岁在新闻周刊工作的珍妮丝及二十三岁 的小学老师艾米莉。罗柏斯挑上这间座落纽约的高级住宅区的公寓,是因为他认为当时不 会有在家,没想到珍妮丝恰巧在家,罗柏斯大林拿着刀子威胁她,并将她绑起来。就在罗 柏斯搜刮完毕要离开时,艾米莉也回来了。罗柏斯也把她绑起来。 多年后据罗柏斯回忆,珍妮丝警告他,他绝对逃不了了,她会记住他的长相,协助警 方逮捕他。罗柏斯原准备干完这一票就改过自新,一听立刻惊慌起来,完全失去控制。他 一时慌乱抓起汽水瓶将两人打昏,惊怒交集之下又将两人刺杀数刀毙命。二十五年以后罗 柏斯回忆那一刻:“当时我急疯了,整个脑袋将要炸开来。 ” 几分钟的失控使罗柏斯懊悔一辈子,将近三十年后的今天他严寒在监狱,那件蠢动一 时的命案后来被称为“上班女郎命案” 这种情绪的冲动其实就是神经组织失控。研究发现,这种时候脑部边缘系统发出紧急 信息,号召其他组织一起反应,而且这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职司思考的新皮质根本来不及 了解情势,更别说权衡轻重了。这种情绪行动的特色是:事后当事者根本不明白自己是怎 么回事。这就是说,管理思考的新皮质,往往来不及思考,原始的冲动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情绪行动不见得都会导致上述残暴的罪行,日常生活上倒是常引发较轻微但同样不容 忽视的问题。想想看你最近是否曾有过情绪失控的情形,也许对家人或狭路相逢的另一部 车子的主人大发雷霆,而事后想起来实在没有必要。那很可能也是一种情绪失控,亦即一 时被边缘系统的杏仁核越权掌控。 情绪行动也不尽然都是不愉快的,比如说有人听到好笑的笑话大笑不止,这也是情绪 行动的反应。人在狂喜的瞬间也是一样的,快速溜冰选手丹詹森几度与奥运金牌失之交臂, 终于在职 1994 年挪威冬季奥运会夺得一千公尺金牌,他的妻子因狂喜过度而被送到一旁急 救。 激情的源头 人类的杏仁核顾名思义状似杏仁,位居脑干之上,近边缘系统之下。杏仁核共有两个, 分居脑部两侧。人脑的杏仁核比任何灵长类都大。 海马回与杏仁核是原始嗅脑的两个主要部分,之后才慢慢演化出皮质与新皮质。到今 天这些边缘系统仍职司脑部主要的学习记忆功能,杏仁核则是情绪方面的总管。如果将动 物的杏仁核切除,动物将无法衡量事物的意涵,这种情况称为“情感盲目” 。 任何事件如剔除其情绪意涵,几乎便不具有任何意义。某医学文献记载,一年轻人因 病切除杏仁核,从此对人完全失去兴趣,宁可离群独居。此病人对话一如常人,但新朋好 友一概不识,甚至连母亲都不认得,面对新人的悲痛也无动于衷。看来这个病人对各种感 觉已不具认知或感觉的能力,这是因为杏仁核是情绪记忆与意义的储备库,少了它生命便 不再有意义。 事实上杏仁核与所有强烈的情感有关。杏仁核被切除的动物不再感到恐惧或恼怒,丧 失竞争与合作的动力,对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茫然无感。 简而言之,其情绪不是丧失便是钝化。人类独有的情绪表现流泪,也是由杏仁核与临 近的扣带回引发。拥抱、抚摸等安慰动作可缓和这个部位,使哭泣停止。一旦少了杏仁核, 也就无泪可流了。 神经总动员 我们都有过因一时行动而事后无限懊悔的经验,足证情绪的力量往往非吾人所能控制, 问题是我们何以会如此轻易地丧失理性?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到波士顿 与男友约会。 共进午餐时男友送给她一份她渴想多月的礼物,一个极难觅得的西班牙艺术品。她看了自 是满心喜悦,便兴高采烈地提议餐后去看一部好电影,没想到男友竟回答要去练球而无暇 陪她。 她在气愤伤心之下,含泪转身离去,一时冲动将那珍贵的艺术品丢进垃圾桶。几个月后回 想起这件事,她并不后悔负气而去,痛心的是那件艺术品。 这股冲动正是杏仁核作祟的结果,杏仁核接受外来的感觉讯息后,便会从过往的经验 中寻找任何不利的证据。可以说杏仁核就像一个心理哨兵, 不管来者是谁一律加以质问,只为了印证内心最原始的疑问:“这不正是我最讨厌恐惧的 吗?”而只要让它找到近似肯定的答案,杏仁核便立刻加以反制,点燃神经引信,通告脑 部各区危机来临。 在脑部构造中,杏仁核的设计有点像保全公司,总机人员二十小时待命,只要保全系 统被启动,立刻发出警讯给消防队、警察局及左右四邻。 假设触动的是恐惧的警铃,杏仁核会将警讯传给脑部各主要的部位:促使分泌打或逃 的荷尔蒙,动员运动中枢,激活循环系统、肌肉与消化系统。自杏仁核分出的其他路径发 出分泌正肾上腺上腺素的讯息,刺激脑部进入警戒状态。另外也发出讯息给脑干,使及部 露出恐怖的表情,肌肉僵凝、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减缓。同时将注意力专注在引发 恐惧的来源,动员肌肉随时准备因应。同时从大脑皮质的记忆系统抽出与眼前危机相关的 知识,做为采取行动的优先参考。 情绪前哨 当一个人受到否定时,马上落入一种痛苦情绪,立即会搜索与否定人有关的人或物, 往往会把愤怒发在有关的人或物上。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到英国度假的奇妙经验。有一天他在运河旁的咖啡馆吃饭,餐后沿 着运河旁的石板散步,到河边时他突然看到一个小女孩瞪着水面,脸上露出极惊恐慌的表 情。我的朋友来不及思索便有骨碌跳进水里身上还穿着西装打领带。一碰到水,他才 恍然原来有个刚学步的小孩落水,这也是那个小女孩一脸震惊的原因 ,他因此救了这个小 孩儿。 他如何能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跳入水中呢?这可能要归功于杏仁核。 神经科学的传统观念认为,眼耳鼻等感官将讯息传达到丘脑,再传送到新皮质的感觉 处理区,整理成为我们对事物的观感。经过此一处理过程,脑部得以认知外物的内容与意 义。最后新皮质将讯息传送给边缘系统,决定适当的反应后通告脑部其他区及全身。通常 的运作情况也确是如此,透过这些窄小的巷弄,杏仁核可直接接收感觉讯息,在新皮质尚 未全然察觉之前便抚斩后奏。 传统观念以为,杏仁核只能倚赖新皮质的指令以决定情绪反应,这观念已不攻自破。 现在我们知道,即使在杏仁核与新皮质之间同时发出平等的讯号,杏仁核仍可抢先决定回 应方式。 情绪记忆的专家 这种无意识的意见便是情绪记忆,其储藏库则是杏仁核。长期以来被边缘系统主要构 造的海马回,似乎与知觉能力的关系比情绪反应更密切,海马回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明确的 情境记忆,举例来说,对人而言,动物圈里的熊与自家后院出现一支熊所以会有不同的意 义,便要归功于海马回。 涨马回记忆的是客观的事实,杏仁核则为事实增添情绪的意涵。假设我们在公路上差 点撞上车道的来车,海马回会记住这个事件的所有细节,包括当时路况、同车的人、对向 车的车型等,但使我们以后每次碰到类似的状况都会产生焦虑感的则是杏仁核。有人举了 一个例子:“海马回帮助我们以后房亲戚的脸,杏仁核则提醒你这是个讨厌的家伙。 ” 人脑利用一个简单而聪明的方法使情绪记忆深印脑海:面临危机时我们的神经化学警 示系统会促使身体做出打或逃的反应,并将这一刻鲜明地留下印记。在面临压力、焦虑甚 至狂喜时,自脑部通往肾上腺的神经,会激发肾上腺素与正肾上腺素的分泌,促使身体做 出危机应变措施。这些荷尔蒙会激活迷走神经的接收器,迷走神经接收脑的讯息以调节心 跳速率。同时因应肾上腺素的刺激将讯息传回脑部主要是传到杏仁核,激活杏仁核的 神经元以通告其他部位强化当时的记忆。 杏仁核的参与似乎使得具情绪意涵的记忆格外深刻,也许正因如此我们总是特别记得 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听到太空挑战者号爆炸的新闻时正在做什么等等。杏仁核受到的刺激 愈强烈,烙印的刻痕愈深,生命中最恐惧最刺激的经验部是最难抹去。可见人脑有两套记 忆系统,一套记忆一般事物,一套记忆具情绪意涵的事物。这种设计在进货上是很有道理 的,如此动物对最感威胁或喜爱的事物才会留下鲜明的记忆。不过在今天,情绪记忆却可 能产生误导作用。 过时的神经警示系统 这种神经警示系统有一个缺点:杏仁核传达的危机讯号有时已经过时,在瞬息万变的 人类社会尤其如此。杏仁核彷如情绪记忆的贮藏室,杏仁核会审视过往经验,与现在相比 较,其比较方式可称为联想式,亦即目前的状况只要有一项要素与过去相彷佛便算符合, 在尚未完全确认以前便率尔行动,也因此常常患了草率的毛病。也许今昔之类似性极其微 弱,但只要足以刺激杏仁核,后者便会疯狂地指挥脑部祭出很久以前试过的想法、感觉与 反应。 于是乎原先在军中任职的义士看到矿多血肉模糊的伤口而惊吓过度。多年后有一天在 家中橱窗看到小孩丢在那里的一片湿透的尿布,竟然涌起旧时战埸上的反应:恐惧、厌恶、 慌乱到不知所措。足见杏仁核只需些微的相似性便可发出紧急通告,最堪忧的是我们往往 也不加细察便做出不合时宜的反应。 很多深刻的情绪记忆都是人刚出生的几年里,透过婴儿与父母的相处经验建立的,这 使得情绪中枢的运作更不精华,尤以幼年有过被虐待或忽略等痛苦的经验为然,而这时主 掌叙述记忆的海马回与职司理性思考的新皮质尚未发展成熟。在记忆的存取上,杏仁核与 海马回双手并进但又独立不相属,海马回取出一项讯息,该讯息是否具有情绪意涵则由杏 仁核决定。但因杏仁核发展速度极快,在出生时是比较接近成熟的。 心理分析理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婴儿藉由幼时与父母的互动经验,来奠定情绪学习 的基调,莱克斯更以孩童杏仁核的功能支持此一假定。他指出,这些情绪学习经验虽深印 脑海,对成人而言却非常难以理解,因为这些未来情绪生活的蓝图,是以粗糙而非语言的 形式储存在杏仁核。婴儿既无法以语言表达,长在后当类似的情绪刺激再度引发,脑中已 无法找到对应的思想。正因为很多情绪的爆发源自世事混沌难明的懵懂年龄,长大后我们 面对激昂的情绪往往不知所措。混乱但鲜明的感受是有的,但最初形成这些记忆的语言已 不再复寻。 快捷但草率的情绪 那天大约是清晨三点钟,我在睡梦中似乎听到有一样庞大的东西穿透卧室天花板的一 角,阁楼的东西全掉到房间里。我一跃而起,急逃出房间,一心担忧整个天花板会塌陷下 来。没有任何东西从阁楼掉下来。确定平安无事后,我才谨慎地探头查看究竟发生什么事, 原来是我太太堆在角落的一叠纸箱掉了下来。没有任何东西从阁楼掉下来。 我能在半睡中跳下床来,显示杏仁核能够在新皮质未完全掌握状况之前的关键时刻就 激发我们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果真天花板塌下来,这一跳可救了我一命。这种从眼(或耳) 经由丘脑连接杏仁核的捷径关系重大:在危急存亡之秋可节省决策时间。不过多数感觉讯 息都是行经通往新皮质的康庄大道,只有极少数讯息经由丘脑到杏仁核的捷径,而且多半 是仅供警示的约略讯息。诚如菜克斯大林所说的:“你即使不确知危险的内容,也可感觉 危险逼近。 ” 要知道脑部的运作是以千分之一秒计的,走捷径当然有助于分秒必争。老鼠的杏仁核 可在接收讯息后的千分之十二秒之内作出反应,从丘脑绕道新皮质再到杏仁核则要增加一 倍的时间。人脑的确切运作时间尚未测得,两者的比例大约不出于此。 从进化的观点来看,这条捷径当然极具生存价值。如此所争取到的千分之一秒很可能 挽救了无数人类始祖的性命,以致今天所有哺乳类(包括你、我)的脑部都保留此一设计。 对人类而言。这条捷径也许作用不大,对于鸟类、鱼类、爬虫类来说,可是发挥了关键性 的功能;不断帮助他们在瞬间判断逼近的是独人或独物。莱克斯指出:“哺乳类这种原始 细微的脑部设计,却是非哺乳类的重要装置,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控情绪。问题是这个 过程虽然快速,却不太精确。 ” 这种不精确有时候无伤大雅,比如说一支松鼠误以为敌人逼近赶快跳开,充其量不过 是白忙一场。但这种误判却可能对我们的人际关系造成严重伤害。假想某服务生瞥见一个 满头红色卷发的女人,心中一乱手上的一叠盘子跌个粉碎,原因竟然是她先生的情妇也有 一模地样的头发,如果因此被炒鱿鱼却太不值得。 这种失误源自感觉的步调抢在思考之前,莱克斯称之为“认知前的情绪“,亦即感觉 讯息尚未被消化认知以前,仅凭片断讯息做出的反应。这种断章取义的模式有点类似歌曲 枪答的游戏,仅播放开头几个音符便要猜出歌曲曲名。杏仁核一意识到重要的感觉讯息浮 现,立刻断定因应之道,不及等待完整的确认过程。无怪乎我们对骤然爆发的情绪总觉得 难以捉摸,尤其是身在其中时更是云深不知处。 情绪管理员 一位朋友的七岁女儿露西卡第一次到朋友家过夜,母女两对这件似乎都很紧张。母亲 惟恐女儿忧虑,努力表现出若无其事。当天半夜她正准备就寝,电话铃响了,压抑了半日 的紧张情绪涨到最高点。她丢下牙刷,心脏狂跳,跑过去抓起电话,脑中浮现露西卡可怜 的样子,对着话筒脱口直呼:“露西卡!”对方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我大概是打 错电话了” 。 这时母亲立刻恢复镇定,礼貌地问对方:“请问你打几号?” 焦虑的行动反应源自杏仁核的作用,脑部另一个部位却能提供更正确愉当的回应。这 个缓动装置位于额部后成的前额叶,恐惧或恼怒的情绪似乎与这个部位的作用有关,但为 了因应眼前的状况或发现先前的评估错误时,前额叶也会抑制或控制屋,就像洁西卡的母 亲接听电话的反应,也就是说,这个新皮质区可产生理性的反应,调节杏仁核等边缘系统 的行动。 一般而言,情绪反应一开始就是由前额叶所主宰。前面说过,绝大多数来自丘脑的感 觉讯息并不是传送到杏仁核,而是送到新皮质做意义分析,前客叶则是负责直协调适当的 反应。在新皮质有一连串复杂的路径负责讯息的接收、分析与理解,最后透过前额叶导出 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如须做出屋性反应,由前额叶指挥,同时与杏仁核及其他情绪中枢联 手合作。 当脑部接收情绪刺激时,前额叶会在瞬间就无数可能的反应进行风险与效益评估,并 选出最佳决策。对动物而言这个决策可能涉及攻击或逃跑的时机,对人而言当然要复杂得 多,还包括何时应采取安抚、说服、争取同情、拖延、激发对方的罪恶感、抱怨、先声夺 人、表示轻视等不可胜数的情绪策略。 新皮质的反应因涉及较复杂的路径,时间上不及先斩后奏和情绪机动。但前者也因为 以思考为前导较能有周详而理性的考量。在我们感受到失落而心生悲意,或获得胜利后志 得意满,或是细思某人的言语作为而深感受伤害等情绪时,都是新皮质作用的结果。 正如杏仁核一样不可或缺,如果去除前额叶的功能,我们的情绪起伏恐怕幅度会小热 爱多,一个人既然不了解何种情形需要情绪反应,自然毫无反应可言。早在 1940 年代神经 病学家已怀疑前额叶对情绪的主宰力量,当时精神疾病尚无有效的药物可治疗,有人以前 额叶皮质切除术治疗精神疾病,亦即切除前额一部分或前额皮质与低级中枢的连接。可悲 是患者的情绪起伏似乎也从此归于平淡,这是因为主要的神经路径已遭破坏。 情绪失控必须同时有两个条件成立:杏仁核被刺激而负责平衡情绪反应的新皮质机能 又未能启动,或是新皮质区反过来为情绪中枢效劳,将这种时刻形容为理性被情绪淹没一 点也不夸张。而要有效管理情绪则有赖前额叶皮质的权衡轻重,为来自杏仁核及其他边缘 系统的讯息担任守门员,就好像为人父母的会制止孩子的争先恐后,教导他要礼貌请求或 耐心等候。 脑部负面情绪的主要开关按钮似乎位于左前额叶。神经心理学家研究前额叶受伤病患 者情绪变化,发现左前额叶有调节不快情绪的功能。右前额叶是恐惧、侵略等负面情绪的 重镇,左叶则有抑制此负面情绪的作用。以中风病人的研究为例,左前额叶皮质受伤的病 人有严重忧虑与恐惧的倾向,右边受伤的病人则有过度愉快的现象,在做神经病学检查时 病人随意开玩笑,对检查结果也漫不经心。一个特殊的案例是病人接受右前额叶部分切除 手术,事后他的妻子告诉医生,病人性格大变,不但不易发怒,更让她欣慰的是变得较温 柔体贴。 理性与感性的平衡 理性与感性的战争与和平,关键就在于杏仁核等边缘系统与新皮质的联络。也正因为 如此,情绪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思考能力,不仅关乎决策是否明智,甚至思路是否清晰也受 到左右。 神经科学家以操作记意的正是前额叶皮质区。但由于边缘系统与前额叶有路径相通, 焦虑、愤怒之类的强烈情绪讯息,可能会干扰前额叶维持实用记意的能力。正因如此,我 们在情绪不佳时总会觉得无法思考,持续的情绪低潮更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有人指出,这种决策能力低落,是因为病人无法借助过去的情绪学习经验。我们在生 活中累积的好恶经验会贮存在脑中,而连接前额叶与杏仁核路径正是通往此贮藏库的要道。 一个人如果无法到用杏仁核的情绪记忆,新皮质如何反复思考都无法激发经验中相似的情 绪反应,自然一切都落入喜恶难明的模样地带,即使碰到过去最喜爱的宠物或最厌恶的人, 都不再能引发任何感觉。 这样的证据使得有人做出一个连反直觉的推断:理性决策亦不可缺少感觉的成份,感 觉先将我们导引到一个正确的方向,而后纯粹的逻辑才能做出最佳的发挥。人生本是一连 串抉择的过程。诸如退休金如何投资,如何选择结婚对象等,而情绪学习的经验教训可帮 助我们在一开始便节减许多不的选择,比如说我们会记得某次投资失利的惨痛经验,或一 次痛苦的婚姻创伤。 因此,我们人类可以说都有两个脑、两个心、两种智力理性现感性。生命的成就 同时取决于两者,绝非 IQ 可单独主宰 .事实上, 如果缺乏 EQ 的配合,智力绝不可能做最大的 发挥, 边缘系统与新皮质, 杏仁核与前额叶都是相辅相成的,彼此合作无间时, 情绪与智商自是 相得益彰。 第三章 智人的愚行 最近有个学生刺伤老师的消息,一般报道的情形是这样的: 杰生是佛罗里达珊瑚中学二年级的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一心想要读医学院,而且是 以哈佛为目标。有一次考试,物理老师大卫给他八十分,杰生深信这项成绩将影响他的未 来,便带了把刀子到学校,接着在实验室与大卫老师冲突,他举刀刺中大卫的锁骨部位, 后来才被制服。在接下来诉讼中,四位心理学家与心理医生称杰生行凶时丧失理智,最后 被判无罪。杰生自称他因成绩不佳准备自杀,去找物理老师是要告诉他自杀的意图。但大 卫坚信杰生因成绩太低愤愤不平,决意要致他于死地。 杰生后来转到私立学校,两年后以极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卫对杰生从未向他致歉或为 那次事件负责深感不安。 值得我们控讨的是:那么聪明的学生怎么做出那么不理性的事,这岂不是很笨?其实 答案很简单:学业上的聪颖与情绪的控制关系不大。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因情绪失控或一时 冲动铸下大错,高 IQ 的人在个人生活上可能显得出奇低能。 IQ 或性向测验虽然广为大众接受,事实上很难正确无误地预测个人未来的成就,这是 心理学上人尽皆知的秘密,就大多数人做一整体观,IQ 的确有一定的意义,很多 IQ 低的 人都从事劳力工作,高 IQ 的人的薪水通常较高。但并不是毫无例外。 一般人总以为高 IQ 等于成就,其实不但多所例外,甚至可能是例外多于一般情形。人 生的成就至多只有 20归诸 IQ,80则受其他因素影响。 EQ 与命运 我读爱默斯特学院时有一位同学成绩很好,入学性向测验有八百分,自然是聪明过人, 只可惜他总是四处游逛,迟睡晚起,因而经常旷课。他费了近十年才拿到学位。 有些人在潜力、学历、机会各方面都相当,后来的际遇却大相庭,这便很难以 IQ 来解 释。曾有人追踪 1940 年代哈佛 95 位学生中年的成就,发现以薪水、生产力、本行位皆来 说,在校考试成绩最高的不见得成就较高,对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爱情的满意度也不 是最高的。 另有人针对背景较差的 450 位男孩做同样的追踪,他们多来自移民家庭,其中三分之 二的家庭仰赖社会救济,住的是有名的贫民窟,有三分之一 IQ 低于 90。研究同样发出 IQ 不成比例,比如说 IQ 低于 80 的人里,7 失业七年以上,IQ 超过 100 的人同样有 7。就 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来说,IQ 与其当时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一定的关联,但影响更大的是 儿童时期处理挫折、控制情绪、与人相处的能力。 另外一项研究的对象是 1981 年伊利诺州某中学、八十一位毕业演说代表致词代表学生, 这些人的平均 IQ 全校之冠,他们上大学后成绩都不错,但到近三十岁时表现却平平。中学 毕业十年后,只有四分之一在本行中达到同年龄的最高阶层,很多的人表现甚至远远不如 同学。 波士顿大学教育系教授凯仑曾参与上述研究,她指出:“我想这些学生可归类为尽职 的一群,他们知道如何在正规体制中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和其他人一样经历一番努力。所 以当你碰到一个毕业致词代表,唯一能预测的是他的考试成绩很不错,但我们无从知道他 因应生命顺逆的能力如何?” 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学业成绩优异,并不保证你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会有适 当的反应。既然高 IQ 不一定能与幸福快乐或成功画上等号,我们的教育与文化却仍以学业 能力为重,忽略了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的 EQ。处理情感同样有技巧高下之分,同样有一套 基本的能力标准,这和算术、阅读等能力并无二致,EQ 正可解释同样 IQ 的人何以有不同 的成就,因为它可决定其他能力的发挥极限。 生命的成就决不只一条途径,正如所谓行行出状元。在这个知识日益重要的社会,技 术能力当然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我们常听到小孩子说一个笑话:“一个笨蛋十五年后变成 什么?”答案是:老开。不过即使是笨蛋,如果 EQ 比别 人高明,职场上的表现也必然略 胜一筹。此外,情感能力较佳的人通常对生活较满意,较能维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 情感生活失控的人必须花加倍的心力与内心交战,从而削弱实际能力与清晰的思考力。 另一种智力 乍看之下,四岁的朱蒂似乎显得落落寡合,不及其他小朋友不得奖合群。玩游战时她 总是站在边缘位置,而不是全心投入。事实上朱蒂对幼儿园的人际生态有很敏锐的观察力, 右以说她对其他人的了解远超过其他孩子。 但朱蒂的能力一直未被发现,直到有一天老师集合所有小朋友玩一种游戏,游戏方式 是用棍子做一些假人,头部带着同学和老师的照片,请同学指出其他同学最喜欢玩耍的角 落,或是哪一位同学与哪一位同学最要好,这种流说是小朋友社交观察能力的最佳试验。 结果证明朱蒂的观察力是最敏锐的。 朱蒂对班上同学的人寻生态掌握得一清二楚,对一个四岁的孩子而言这几乎是不可思 议的。朱蒂长大后,这些能力无疑将使她在谋求人际能力的领域中一展所长,这些领域可 能包括销售、管理、外交等等。 朱蒂的人际能力这么早被发掘出来是很幸运的,这是因为她的学校正在进行一套多元 发展计划,目标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该校深信人的能力绝不仅局限于传统教育着重 的说读写而已,像朱蒂的人际能力也是一项值得培养的才华。他们鼓励学生全方位地发展 各项才能,进而将学校教育扩大为生活的教育。主导这个计划的灵魂人物是哈佛教育学院 的心理学家嘉纳,嘉纳告诉我:“时代已经不同,我们对才华的定义应该扩大。教育对孩 子最大的帮助是引导他们走入适性的领域。使其因潜能得以发挥而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今 天我们完全忽略了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个人都教育成大 学教授,对每个人的评价也都是依据这个狭隘的标准。我们应该做的是减少评比,多花心 力找出每个人的天赋加以培养。成功可以有无数种定义,成功的途径更是千变万化。 ” 传统对于智力的观念有很多限制,嘉纳是少数率先指出这一点的人。他指出智力测验 的全盛时期始于二次大战期间,当时两百万美国人首度参加大规模的纸上智力测验,测验 方式是史丹佛大学心理学家刘易士特曼刚发明出来的。此后数十年即嘉纳所谓的“IQ” 思考模式期 :“大家普遍认为一个人是否聪明是与生俱来的,后天能改变的很有限,智力 测验可测出一个人是聪明或愚笨。美国人学性向测验也是基于同样的观念设计的,认为二 种性向决定所有人的未来。这种观念普遍存在社会各阶层。 ” 嘉纳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是多元化,打破以 IQ 为单一不可动摇标准的传统观念,他指 出求学过程中的重要考关(能力分班、联考等等)都是建立在狭隘的智力定义上,完全无 法反映实际生活中多种能力对个人成就的影响。 嘉纳指出,将智能分成七大类只是一种方便的作法,人类才能的多样性是无法简单分 类的。嘉纳及其同僚曾尝试将这七类再细分为二十类,例如将人际技巧再分成四类:领导 能力、交朋友的能力、解决纷争的能力、分析社交生态的能力。 这种多面向的智能观可更完整呈现出孩子的能力与潜力。嘉纳等人曾经让多元智能班 的学生做两种测验,一种是传统标准的史丹福华奈儿童在十类智力的多元测验,结果发现 两种测验成绩并无明显的关系。IQ 最高的儿童(125133 分)在十类智能的多元测试中表 现各异。举例来说,IQ 最高的五个小孩中,一个在三个领域表现优异,三个在两个领域表 现不错,另一个只有一项领域较突出。且各人突出的领域相当分散:四个音乐较佳,两个 特长在视觉艺术,一个是社交领会能力绝佳,一个特长是逻辑,一个是语言。五个高 IQ 的 孩子在运动、数字、机械方面都不太好,运动与数字甚至其中两个孩子的弱点。 嘉纳的结论是:史丹福华奈智力测验无法预测孩童在多元智能领域的表现。反之,教 师与家长可根据多元智能测验,了解孩子将来可能有杰出表现的性向。 嘉纳后来仍不断发展其多元智能观,他的理论首度问世后约十年,他就个人智能提出 一个精辟的说明: 人际智能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别人的行事动机与方法,以及如何与别人合作。成 功的销售员、政治家、教师、治疗师、宗教领袖很可能都有高度的人际智能。内省智 能与人际智能相似,但对象是自己,亦即对自己能有准确的认知,并依据此一认知来 解决人生的问题。 嘉纳在另一篇文章中说,人际人智能的精义是“能够认知他人 的情绪、性情、动机、 欲望等,并能做适度的反应。 ”内省智能则是自我认知的锁链,指的是“能够认识自己的感 觉,辨别其同,做为个人行为的依据。 ” 人际智能 情感的角色是嘉纳经常提及的个人智能理论中的一个重点,但却未做深入探讨。原因 可能如嘉纳自己所说的他太受认知科学的影响。也因此他对智能的定义有强烈的认知成份: 强调如何了解自身与他人的动机与工作习性,如何将这份了解运用在生活上以促进人际的 和谐。然而,就好比运动时身体的美感是不待言喻的,情感的领域也远超出语言与认知的 范畴。 细察嘉纳对个从智能的描述,对情绪的角色与掌握仍可获不少启示,但他对感觉的重 要性仍旧着墨不多,反而侧重在感觉的认知问题。浩翰的情绪领域仍等待后人探讨,内心 生活与人际关系为何复杂而又难解?情绪是否有智力的成份?是否可以有更智慧的情绪经 营法门等,都有教人期盼的答案。 嘉纳会特别强调认知力是有时代背景的,而这又与心理学的特殊历史发展有关。在本 世纪中学院心理学都是由史金纳一派的行为主义者主导,他们认为,可以从外在客观观察 的行为才能进行准确的科学研究,因而将一切内心活动都判除在科学之外。 不过嘉纳也了解情绪与人际能力对人生的重要。他说:“很多 IQ160 的人为 IQ100 的 人工作,原因就是前者的内省智能较低。在日常生活中,人际智能更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人际智能低的人可能会结错婚,找错工作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起。 ” 情绪可以是聪明的吗? 要进一卡探讨个人智能的训练,我们不能不看看继嘉纳之后的其他理论派别,其中最 值得注目的是耶鲁的心理学家彼得,他对情感与智能的结合方式有很精辟的见解。不过彼 得并不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第一人,即使是鼓吹 IQ 最力的人士,偶尔也尝试将情感纳入智 能的领域,而不认为情感 与智能是相冲突的概念。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智能不过是操 纵他人的技巧,亦即不愿他人的意愿,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但这种关于社会智能的 定义,未能为 IQ 派的学者接受,到 1960 年某著名的教科书甚至宣称社会智能的观念“毫 无价值” 。 要明白为什么会产生那些不愉快的情绪,有了认识后就容易寻找方法。能够了解自己 的人就容易找到成就感。要培养自己换位思维的能力。 EQ 的基本定义分为五大类: 一、 认知自身的情绪。认识情绪的本质是 EQ 的基石,这种随时随地认知感觉的能力, 对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不了解自身真实感受的人必然沦为感觉的奴隶,反之,掌握感觉才 能成为生少的主宰,面对婚姻或工作等人生大事较能知所抉择。 二、妥善管理情绪。情绪管理必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如何自我安慰,摆脱焦虑、 灰暗或不安。这方面能力较匮乏的人常须与低落的情绪交战,掌控正如的人则能很快走出 生命的低潮。 三、自我激励。无论是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励或发挥创造力,将情绪专注于一项目 标是绝对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克制冲动与延迟满足。保持高度 热忱是一切成就的动力。一般而言,能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比较高。 四、认知他人的情绪。同理心也是基本的人际技巧,同样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 对他人的感受视若无睹的代价,以及利他精神与同理心的关系。具同理心的人较能从细微 的讯息察觉他人的需求,这种人特别适于从事医生、教学、销售与管理工作。 五、人际关系的管理。人际关系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领导能力、 人际和谐程度都与这项能力有关,充分掌握这项能力的人常是社会上的佼佼者。 当然,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很善于处理自己的焦虑,对别人的 哀伤却不知从何安慰起。基本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无所谓优劣之分,但人脑的可塑性 是很高的,某方面的能力不足都可以加以改善。 纯粹 IQ 型与 EQ 型 IQ 与 EQ 虽互异但不冲突,每个人都是两者的综合体,IQ 高而 EQ 奇低,或 IQ 低而 EQ 奇高的人都很少见。事实上,IQ 与 EQ 虽判然分明,二者之间确乎有一定的关联。 大家很熟悉的智力测验,将来也可能不会有。今天关于 EQ 的研究虽然日益丰富,但 有些能力必须透过实况反应才能测验出来,例如受测者从一个人的表情判读其情绪。不过 仍然有人尝试比较 IQ 与 EQ 的差异。 纯粹高 IQ 型几乎是一种夸大可笑的知识分子型,知识的巨人,生活的白痴,但男女略 有差异。男性的特征是具有广泛的知识上的兴趣与能力,有抱负有效率,呆板而顽固,不 易为自身的问题困扰。此外也较骄傲好评断,一丝不苟,自我压抑,面对性与感官享乐无 法自在,疏离而淡漠。 反之,EQ 极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极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忧思,对人对事 容易投入,正直,富同情心,情感生活通常较丰富但不逾矩,自欺欺人都能怡然自安。 高 IQ 的妇性对自己的智力充满自信,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具广泛的知识与美学上的 兴趣,通常较内向,好沉思,易焦虑,不易公开表达愤怒。 第四章 认识自己 日本有一则古老的传说,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士向一个老禅师询问天堂与地狱的意义, 老禅师轻蔑地说:“你不过是个粗鄙的人,我没有时间跟这种人论理。 ” 武士老羞成怒,拔剑大吼:“老汉无礼,看我一剑杀死你。 ” 禅师缓缓地说:“这就是地狱。 ”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纳剑入销,鞠躬感谢禅师的指点。 禅师道:“这就是天堂。 ” 武士的顿悟说明了人在情绪激昂时往往并不自知,苏格拉底和名言“认识自己”所指 的便是在激昂的当刻掌握自己的情感,而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EQ。 乍看之下,自己的感受似乎再明白不守了,但读者不妨仔细想想,是否有时对自己真 正的感受一片茫然,或是事守境迁才了悟的感受。心理学家以后设认知一词表示对思想过 程的认知,后设情绪则表示对情绪的知觉。我则偏好以自觉来表示对内心状态持续的关注, 所谓内心状态自是包括情绪。 这种知觉很接近佛洛伊德所谓的“均衡悬浮的注意” ,他认为从事心理分析的人便须具 备这项特质,亦即对一切事情赋予客观的注意,关注但不作反应。有些心理分析师称之为 “旁观的自我” ,分析师一边检视自己对病患者谈话的反应。同时留意病患心中对自由联想 的反应。 这种自觉似乎必须在新皮质被激活的情形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