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产业与条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世界茶产业与条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世界茶产业与条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世界茶产业与条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节 世界茶产业与条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茶叶是当今世界上消费量仪次于水的饮料。自 17 世纪茶叶传入欧洲以后, 条叶国际贸易兴起饮茶风向成为世界潮流。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茶叫生产 和消费持续增长茶叶的绿色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青睐,UL 界茶产业和 条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一、世界茶叶生产与消费 (一)世界茶口十生产 目前,世界五大洲都产茶,种茶国家近 60 个。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茶 叶消费量的增加,世界茶 pf 的种植面积呈稳定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的统计,2003 年世界各主要产茶回茶寸采摘面积达 285 万公顷,其小中国 89 8 万公顷, KEMET 代理商是世界 L 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此外,印度 443 万公 顷, 居世界第二;斯里兰 k 211 万公顷,位居第三;肯尼亚 14o 万公顷,位居第 四印度尼西亚 116 万公顷位居第五。这 5 个主要产茶目的茶寸采摘面积 占世界篷量的 60以上。此外,种茶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越南、坦桑尼亚 乌干达、日本、土耳其、阿柜廷、孟加拉、马拉维等。 自 20 世纪(Jo 年代中期以来,受消费增长的刺激,世界茶冲产量稳步增 长。这一方面是因为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科技的进步而使 单位面积茶园产量提高 7,如 1995 年世界茶叶单产为每公顷 962 千克,2003 年增加到 7 每公顷 1124 千克。 2003 年世界茶叶总产达到 320 万吨其中印度 88 5 万吨, 占了全球产量的 276; 个国 80 万吨, 占 249;斯里兰卡 30 3 万吨, 占(J5;肯尼亚 2g 万吨 占 9; 印度尼西亚 159 万吨, 占 5;5 个土要产茶因的茶 1总产量占到当年世界总产量的 76。在世界茶寸 总产量中,红茶所占份额最大,约占总产量的 75红茶中的 9)以上为红 辞茶。绿茶和其他茶类的产量约占世界茶 1总产量的 25。绿茶主要产于中 国和日本等国。 (二)世界茶叶消费 茶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t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茶寸,伙茶人 20 多亿。1950 年世界茶叶总消费量 518 万吨, 当时世界总人口为 251 亿, 世界人均茶叶消费堡为 206 克,2000 年世界茶叶总消费量达到 315 万吨,世 界总人口为 584 亿,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为 506 克,人均消费量增长了 145。世界各国的茶叶消费水平差异甚大,茶叶消费最多的十个国家其人均 年消费量分别为:爱尔兰 2690 克,土耳其 2560 克,利比亚 2440 克,科威 特 2430 克,英国 2330 克,卡塔尔 2210 克,伊拉克 2030 克,摩洛哥 1400 克,斯里兰卡 1280 克,突尼斯 1250 克。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消费茶叶的嗜好不同,欧美国家主要消费红茶,中 国、日本、韩国、北非和中亚一些国家主要消费绿茶。2001 年世界茶叶销售 总额约为 169 亿美元,红茶占 72 亿美元。西欧是红茶的最大消费地区,销售 额为 1874 亿美元,其次是东欧 17 亿美元,亚太地区 16 亿美元,非洲和中东 地区 12 亿美元。虽然目前世界茶叶消费仍以红茶为主,但近年绿茶消费增长 决于红茶,世界市场上绿茶年增幅保持在 7左右,2001 年全球绿茶销售达 33 亿美元,西欧和北美地区绿茶消费增长较快。 世界茶叶消费格局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过去 传统的饮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巳发生改变,并向多样化和有益健康的方向发 展,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茶叶产品外,袋泡 茶、速溶茶、茶饮料、香味茶、去咖啡碱茶、有机茶、草药茶等新兴茶产品将 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昧。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健康饮料的茶叶 的声誉日增,世界范围内的茶叶需求不断增如。国际茶畔委员会在分析世界茶 叶消费的发展趋势后认为,产茶国家的内销和发展中国家的茶叶消费近年来增 长较快,发达国家的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世界茶叶消费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产 茶国茶叶内销与出口的比例在 1930 年为 3;7,到 1996 年为 73。这说明随 着国内人们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多数产茶国的国内 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对茶叶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使自销和出 g 的比例发生 了变化。今后一段时期内,红茶消费仍占主导地位,但消费增长减慢,比重下 降,绿茶、特种茶等的消费比重将增大,具有特殊风格的高品质茶(高档茶) 和元公害茶需求增加,低档茶需求减少。具有多种营养、药用价值和生理保健 功效的新兴茶产品将是茶产业未来新的增长点。专家们预言, “21 世纪将是茶 的世纪” 。 (三) 茶叶国际贸易 目前,国际年均茶叶贸易量约 140 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 44左右, 其中红茶年贸易量均超过 100 万吨,约占世界茶叶贸易总量的 75。近年绿 茶的国际贸易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 年全球五大茶叶出口目的茶叶出口 量分别是:斯里兰 f 291 万吨,肯尼亚 269 万吨, 个国 263 万吨,印度 17 3 万吨。印足 9o 万吨。 世界进 g 茶叶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英国、巴基斯坦、美国、如拿 大、智利、埃及、摩洛哥、伊朗、伊拉克、沙特、阿联酋、 日本、阿富汗、波 兰、叙利亚、德国等,这些国家占世界茶叶进 g 量的 2 肥以上。2002 年全球 六大茶叶进口国的进口量分别是:俄罗斯 165 万吨,英国 164 万吨,沙特 11 4 万吨, 巴基斯坦 107 万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02 万吨,美国 97 万吨。 拍卖是国际茶叶市场上最主要的交易方式,近 30 年来, 70的茶叶是通 过茶叶拍卖市场成交的。目劫,世界茶叶市场交易中心主要集中在印度、斯里 兰卡和非洲的主要产茶国。国际著名的茶叶拍卖市场有:斯里兰卡科伦坡茶”十 46 卖市场、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肯尼亚蒙巴萨拍卖市场、孟加拉国的吉大 港拍卖6 场、 TDK 电容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拍卖市场等, 二、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 新个因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产业取得了今世人瞩目的辉 煌成就。2005 年,中国茶叶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再度成为世界头号产茶大国。 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主要的茶叶出 M 和消费大国。在茶产业领域,学研产互 动、农工贸一体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一) 中国茶叶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生产发展迅速,茶园面积由 1950 年的 169 万公 顷发展到了 200;年的 130 万公顷,茶叶产量由 652 万吨增长到 92 万吨,面 积和产量分别增长 6 倍多和 13 倍, 莱叶出 g 由 19 万吨增长到 288 万吨,国 内茶叶消费由 o35 万吨增长到 60 万吨,分别增长了 14 倍和70 倍。历经半 个多世纪和几代人的艰难奋斗,古老的中华茶产业重焕生机,中国重新成为世 界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2005 年, 中国茶产量超过了印度, 成为世界上种茶面积最多,茶叶产量最大。茶叶出 g 第三的国家 c 今天,中国 茶产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130 万公顷茶园、年产茶 9()余万吨、年出。茶叶 3(3 万吨、年创汇 5 亿美元、500 亿元左右市场规模、吸纳就业人 g 数千万的农 工贸紧密结合的朝气蓬勃的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能生产几乎所有茶类的国家。绿茶、黄茶、黑茶、白 茶、青茶、红茶六大基本茶类以及由它们经再加工生产出来的各种害花茶、砖 茶、保健茶、茶饮料、茶食品、速溶茶和茶叶提取物,我国均有生产。不少特 种茶为中国所特有。绿茶是我国生产量最大的茶类。2005 年。全国生产各类 茶叶 92 万吨,其中绿茶 62 万吨,红茶约 4 万吨,乌龙茶约 7 万吨,紧压茶 2 85 万吨,其他莱类,包括普洱茶、白茶、黄荼等约 7 万吨,花茶约 9 万吨。 我国生产的绿茶数量大,质量好,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欢迎。多茶类生产是 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特色和竞争优势所在。红茶产区主要在广东、云南,鸟龙 莱区主要在福建、广东,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期亩等,名优茶区主要有 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竿省及主要的茶区。特色茶产区如新昌的龙井产区 平江的银针产区,安溪的铁观音茶区,云南的普洱茶等等。近年中国茶产品结 构正在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的方向发展,由于市场的牵引作用,茶 类结构不断优化,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不断提高,茶叶产值快速 增长。 我国茶区辽阔,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其适应 性和运制性使得不同地区的茶类结构和茶叶品质不完全相同,加之地形复杂, 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因此,一般将全国茶区分为江北茶区、江南茶 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四大茶区。江北茶区是指处在长江以北的一些茶区, 包括甘甫、陕甫、豫甫、鄂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 区。与其他茶区相比,江北茶区年均气温低,茶树年生育期短,昼夜温差较 大,茶树自然品质好,以之尔工绿茶,香高味浓。如河甫的信阳毛尖,陕西的 午子仙毫、山东的日照绿茶等,都为绿茶中的上品。江南茶区指长江以南,大 棵澳、雁石汉、梅江、连江以北的茶区,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 赣、鄂皖南和苏亩等地。江南荼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产茶历史 悠久,历史名茶甚多,如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享 誉国内外。该茶区大都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不少海拔 1000 米以上的高 山,这些高山地区几乎都是“高山出好茶”的名茶产地。该茶区是发展绿茶、 乌尤茶、花茶和名特优茶的适宜区域。西南茶区指来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 河、亩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 地区,包括黔、川、镇中北和藏东南地区。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 盆地、高原,土壤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变化大。总的来说,西南茶区,水热条 件好,适宜茶树生长,主产红碎茶、绿茶、花茶、边销茶等,品质优良。华南 茶区包括滇甫、桂甫、海甫、闽中甫、粤中甫和台湾地区。华南荼区高温多 湿,四季常青,华南茶区茶树资源非常丰富,汇集了我国多数优良大叶种茶树 品种资源,是我国红茶、普洱茶、六堡茶、乌尤茶等的主要产区。 目前,我国有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四川、重庆、福建、云南、广 东、广西、贵州、江苏、江西、陕西、河南、台湾、山东、西藏、甘肃、海南 20 个省( 区、市)的约 l ooo 个县(市、区) 均产茶。产莱牧多的有浙江、福 建、云南、湖雨、湖北、 DJ、安徽、江苏、贵州、江酉、广东、 台湾等省。 2004 年, 全国茶园面积 1262 万公顷其个茶园面积最多的 10 个地区是:云 南省 2()万公顷、浙江省 148 万公顷,福建省 145 万公顷, 四川省 13 ,3 万 公顷,湖北省 125 万公顷,安徽省 113 万公顷,湖南省 77 万公顷,陕西省 5 6 万公顷,贵州省 52 万公顷,广东省 39 万公顷。2003 年全国茶 r4 产量 74 54 万吨,产茶量居前十位的是:福建省 14粥万吨,浙江省 13 历万吨, 云南省 8:16 万吨,湖北省 672 万吨, 四川省 628 万吨,湖南省 610 万吨, 安徽省 483 万吨。广东省 424 万吨,广西壮族自治区 1!)6 万吨,贵州省 1 74 万吨。 目前我国茶产业依然面临茶斗生产集约化程度低,茶场规模小,无性系良 种普及率低,茶厂规模小,设备项代化程度低,品牌多,名牌少茶业生产管 理水平低企业竞争实力弱等诸多问题。贴片钽电容今后必须继续通过提高科技和管理水 平来实现中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 中国茶叶消费 我国汰茶历史悠久,各地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饮茶的习惯,消费的茶类和 档次差别也很大。一般而言,甫方各产茶区的人民习惯喝本地产的茶 bL,如 粤、 玛、港、台居民喜饮乌龙茶、江、浙、沪、皖、湘、赣、鄂、黔、桂、 川、滇等诸省(区、方)居民喜欢饮绿茶,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居民喜喝花 茶,西北、西南地区的边疆少数民族同胞喜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