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研究综述_第1页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研究综述_第2页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研究综述_第3页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研究综述_第4页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研究综述 摘 要:对外汉语教材翻译的性 质和特点受翻译和第二语言习得两个学 科的制约,以汉语学习者和教授者为目 标读者,为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这都 使它区别于一般的翻译活动。本文对对 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的相关研究进行了 综述,分为三部分:一、对外汉语教材 翻译的性质;二、生词英译研究综述;三、 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旨在为对外汉语 教材设计、编译,教材选择和使用提供 参考。 中国论文网 /4/view-12775284.htm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 生词 英译 一、引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据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官方网 站的最新资料显示,2015 年 10 月 23 日, “全世界已经有 134 个国家和地区成立 了近 500 所孔子学院和 1000 个孔子课 堂,注册学员是 170 万人。 ”“汉语热”的 国际大背景必然推动国际汉语教学向着 更专业、更科学的体系发展。对外汉语 教材作为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其质量高 低也直接影响着国际汉语教学的成果。 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材翻译 一直被学者讨论和诟病,生词翻译曾被 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进展最为 滞后的方面” (施光亨,2003 ) 。本文对 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的研究进行综述, 讨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 发展方向,旨在为对外汉语教材设计、 编译和教材选用提供参考。以此为脉络,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一、对外汉语教材 翻译的性质;二、生词英译研究综述;三、 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二、对外汉语教材翻译的性质 “对外汉语教材翻译” 的中心语虽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是“翻译”,但翻译的原则、策略却要参 照汉语教学和教材设计的目标。同时, 教材翻译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环节, 其功能设定不宜过高。 首先,从翻译角度看,翻译目的 决定译文内容和翻译手段(Vermeer, 转引自 Munday,2001/2008:79) 。教 材翻译是为汉语教学服务的,而对外汉 语教学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教材各 有其依据的教学目标和原则。因此,对 外汉语教材翻译也要有阶段性(刘颂浩, 2004) ,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阶段,如初 级、中级、高级等,制定有针对性的翻 译原则,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教材译文的目标读者是以汉语为 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和授课教师,学习者 是教材译文的主要接受者。以往的翻译 研究大都以讨论译文对汉语学习者的影 响为主。晏懋思(1994)认为,词语英 译的目的有二:帮助学生理解和指导学 生运用。 教材生词、课文内容以及语法注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释等的译文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 汉语,也要对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起 指导作用。因为大部分汉语课堂仍需要 使用媒介语(如英语)来辅助教学,但 并不是所有汉语教师的媒介语水平都能 达到本地人的熟练程度。所以,教材的 译文也给汉语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提 供了参考。因此,教材翻译问题的存在, 会影响对外汉语的教与学,甚至会影响 整个课堂教学活动。 从二语习得角度看, “可理解输入” 被认为是习得语言的关键因素 (Krashen,1985:2) 。教材翻译问题 的存在,不仅会降低语言输入的可理解 性,还可能增加“ 情感过滤 ”对学习者学 习汉语的阻碍,并提高第一语言负迁移 的可能性(鲁健骥,1987) 。作为第二 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根 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的能力(刘,2014:296) ,教材翻 译问题会引起“ 不必要的偏误 ”(钱玉莲, 1996) ,影响语言能力的形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需要强调的是,要理性设定教材 翻译在汉语教学中的功能。对外汉语教 学包括课程设计、教材选择与编写、课 堂教学、成绩测试等多个环节,涉及教 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跨文化交 流等诸多因素。教材翻译只是影响汉语 学习的众多因素之一。虽然汉语教材翻 译问题确实存在,并和学习者的语言偏 误存在联系(鲁健骥,1987;钱玉莲, 1996) ,但是对翻译功能的设定不宜“苛 求”,不能指望其解决 “学习者表达问题 ” 。 (刘颂浩,2004) 三、生词英译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研究讨论 的问题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生词英译 问题分析;二是生词英译问题和学生偏误 的关系;三是应对生词英译问题的方法。 (一)生词英译问题分析 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译问题可以 归纳为四类:关于汉语词义的翻译问题; 关于汉语语用的翻译问题;关于译文表达 方式的翻译问题;编辑排版问题。为表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清晰,本文将各类翻译问题和相关研究 列表统计,并针对每类问题,从相关研 究中选取了一到两则英译问题进行示例。 表 1:关于汉语词义的翻译问题 翻译问题 示例 相关研究 译词未能准确体现被译词的概念 意义 橘子(名)orange 普通话(名)common Chinese 晏懋思,1994; 薛秋宁,2005; 徐品香,2010; 方 艳,2013; 陈剑芬、李艳,2014 译词未能准确体现被译词的色彩 意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拜读 (动)read 老伴儿 husband or wife 余心 乐,1997; 薛秋宁,2005; 徐品香,2010; 方 艳,2013;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译词未能准确表达被译词的社会、 文化内涵 嫁(动)marry 秀才(名)scholar 余心乐, 1997; 薛秋宁,2005; 钱 多、李雷,2007 义项选择脱离教材语境 出口 exit 语境:公司派我去广州出差参 加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激动(形)exciting 语境:大家都很激动。 晏懋思, 1994; 余心乐,1997; 薛秋宁,2005; 陈剑芬、李艳,2014 多义词未做生词处理 送(动)to see off 课文:“我送你吧。 ” 语境:这是我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送”并没有作为生词处理) 刘运同, 1994; 方 艳,2013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汉语和英语本就是不同文化、社 会背景下的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词义 完全对应的词语少之又少,因此简单的 对译或词语罗列必然难以达到理想的翻 译效果。刘运同(1994) 、卢伟 (1995)都认为应该从语言对比研究角 度,根据汉英词语语义之间的不同对应 关系采取不同翻译策略。 “以概念意义对 应为主,感情意义和风格意义对应为辅, 并提供语言规则方面的说明”。 (卢伟, 1995) 词语义项选择与多义词处理方面 的翻译问题,显示了翻译团队和教材设 计团队之间沟通和互动的重要性。生词 翻译不能独立于教材设计之外,词语义 项选择和多义词处理方式等应该在教材 设计阶段就与翻译团队沟通(王素云, 1999)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译文与教学 目标、教材设计的一致性。 表 2:关于汉语语用的翻译问题 翻译问题 示例 相关研究 没有提供用法信息(即对使用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围加以限制,提供固定搭配等) 参 观(动)to visit 看望(动)to visit 束(量)a measure word 晏懋 思,1994; 余心乐,1997; 薛秋宁,2005; 远 征,2008; 徐品香,2010 译词与原词的词性没有适当对应 默默(副)quiet;silent 建议(名、动)idea 晏懋思, 1994; 薛秋宁,2005; 陈剑芬、李艳,2014 虽然帮助学习者理解词语的概念 意义是词语翻译的首要和主要任务(晏 懋思,1994;卢伟,1995;刘颂浩,2004) , 但是近义词、虚词等词语的释义仅仅给 出概念意义,似乎不足以帮助学习者有 效理解词语的语法意义和语用特点。比 如,量词“口 ”的译文“a measure word for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people”就不如“a measure word for family members”的指导性高。 (远征,2008) 前文提到,有学者提出要根据英 汉语义的不同对应关系采取不同的翻译 策略。英汉词语词性之间也存在着不同 的对应关系。表 2 中的“ 默默 ”可以找到 词性对应的英文词“quietly”,但是有的 汉语词却找不到词性对应的英译词。比 如:很多教材把方位名词“上(边) ”译 成介词“on, above”。对于词性不能简单 对译的词语,其翻译方法还需要更多研 究和讨论。 表 3:译文表达方式问题 翻译问题 示例 相关研究 译文不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 西厢房 wing room of the west one 余心乐, 1997 方 艳,2013 译文不符合英语文化习俗 红茶 red tea 在翻译过程中,是以汉语语言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文化特点为中心,还是以英语语言和文 化特点为标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教学目标、教材设计、译者等因素。 刘颂浩(2004)认为,不符合英语表达 习惯的译文,如“Teacher Ma(马老师) ”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 ” 这种会让学习者感觉“ 别扭 ”的翻译,反 而会让他们更注意两种语言的差异。按 照这一观点,英国红茶与中国红茶饮用 方法不同。所以,把“ 红茶 ”翻译成“red tea”,而不是按照英语习惯译成“black tea”似乎更能传达中国文化信息。其实, 在实际翻译操作中,还有第三种方法, 那就是“译释 ”(刘运同, 1994) ,即翻 译加注释。还以“ 红茶” 为例,可以译为 “red tea(similar to British black tea,but different in drinking method) ”。无论译者 选择哪种翻译方法,都必须保持整本教 材译法的一致性并要保证译文的可理解 性。西厢房的译文“wing room of the west one”就不如“west wing room”的可理 解性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表 4:编辑排版问题 编辑排版问题 医生 docter 车胎 type 林戊荪,1992; 余心乐,1997; 卢桂芝,2010; 陈剑芬、李艳,2014 编辑排版问题被称为教材翻译的 “外伤“(林戊荪,1992;余心乐,1997) , 包括单词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以及 排版上的错误等。竞争激烈和短时多产 的出版市场,对编辑的专业能力和职业 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对外汉语教材翻译中存在着 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有值得借鉴的 翻译实例存在的(晏懋思,1994;远征, 2008) 。远征(2008)对中文听说读 写和新实用汉语两套教材翻译的 可取之处进行了分析:部分语素译注, 多义词作为生词处理,英文标注词性, 给出常用搭配等。但他也同时指出这两 套教材中存在常见的翻译问题。所以, 统一的翻译标准,编辑和翻译的沟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是应该贯穿整个教材策划和编写过程的。 (二)生词英译问题与偏误的关 系 不少学者认为,汉语教材释义问 题和学生的语言偏误是有关系的(鲁健 骥,1987;钱玉莲,1996;余心乐,1997; 徐品香,2010) 。鲁健骥(1987)在汉 英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汉语词语产 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词语翻译时, “简 单对应”和“对应词语”堆砌会造成词语 误解和使用偏误。因此,给出“对应词 语”时,要通过解释、说明等限制词义。 刘颂浩(2004)认为,学生错误产生的 原因复杂,并不都是翻译不当造成的, 不能期望翻译“ 解决学生表达问题 ”。关 于翻译问题和偏误的关系,一直没有实 证。因为教学活动涉及的不可控因素太 多,很难在保证其他变量相同的条件下 独立考察翻译错误对学生偏误的影响, 所以只能从教学经验和语言对比分析角 度对翻译问题可能引起的偏误进行预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这使得有的研究难免忽视教学活动中教 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 应对生词英译问题的方法 应对生词英译问题的方法主要是 针对教材编写和使用的三个阶段提出的, 包括教材策划和编写阶段、翻译阶段和 教学阶段。 王素云(1999)认为, “词语的义 项选择应在教材设计和编写时统筹考虑, 而不应在教材编好之后由译者随意地一 列了之。 ”也就是说,翻译活动并不是完 全独立的,应该融合在教材策划和编写 过程中。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编 者译者”沟通机制,余心乐(2009) 所举的“文天祥高考 ”的例子就是编辑和 翻译要加强沟通的例证。 有一本对外汉语教材的书稿中有 一篇关于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英文文化背 景介绍,其中有这样一句话:“Wen Tianxiang was the top student of his high school as well as the highest ranking examine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文天祥曾经是高中的优等生,也是科 举考试的最高水平的考生。 )文天祥生 于 700 多年前的南宋时期,那时的中国 只有私塾,怎么会有高中呢?原来这句 话的汉语原文是:“ 文天祥曾经是高中 状元,也就是全国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 这个汉语句子前半句里的“是” 实际上是 多余的,应该删掉。 如果译者能把翻译活动放在对外 汉语教材编译和教学的大语境下,不做 孤立的翻译;编辑能及时和译者沟通教材 设计目的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问题,上 面这种翻译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学者们提出的对外汉语教材生词 英译的原则和方法包括:以英汉语言对 比、文化对比为基础(刘运同,1994;卢 伟,1995;远征,2008;方艳,2013);词 语义项选择、释义方法、释义模式都要 考虑到教学的阶段性特点(卢伟,1995; 胡明杨,1997;刘颂浩,2004;王汉卫, 2009);根据课文语境选择义项(晏懋思, 1994;远征,2008;陈剑芬、李艳,2014;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王素云,1999;刘颂浩,2004;钱多、李 雷,2007);对复杂词语采取限定法,包 括范畴、词义、搭配、语法特点等限定, 并且语言要简明扼要(晏懋思,1994;远 征,2008);重视词性翻译,注意构词语 素的语义特征(远征,2008);采用灵活 的译释方法,如表格,图画等(王汉卫, 2009;卢桂芝,2010);发扬翻译职业精 神,避免硬伤。 (陈剑芬、李艳, 2014) 教学方法方面,卢伟(2009)认 为“一定程度上,教师也是教材的研发 者,有责任对所选用的教材进行评估和 改编。 ”教师要消除学生汉英对等词的观 念(鲁健骥,1987) ,运用翻译以外的 教学方法,如实物、图片、模型、动作、 手势、场景、英汉语言对比等方式(徐 品香,2010;徐娜、张红艳,2013) 。值 得注意的是,教师处理教材翻译问题的 经验是个变数(晏懋思,1994;钱玉莲, 1996) 。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时, 可补充相关内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四、生词英译研究成果及发展方 向 总体上看,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英 译研究成果丰富。对外汉语教师、学者 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