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减灾措施_第1页
鄢陵县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减灾措施_第2页
鄢陵县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减灾措施_第3页
鄢陵县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减灾措施_第4页
鄢陵县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减灾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鄢陵县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减 灾措施 摘要 通过分析 19852014 年气 象资料,详细地阐述了鄢陵县农业气象 灾害的发生特点,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和农业生产水平,提出了合理的防灾减 灾措施。 中国论文网 /8/view-12797826.htm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特 点;减灾措施;河南鄢陵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 )19-0272- 02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属华中 亚热带纬线北部地带气候向华北温带纬 线地带气候的过渡区,总面积 871.6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km2,耕地面积 61 333 hm2,是全省重 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花卉苗木种植基地, 农业生产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 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其也是一个气 象灾害频发的县(市) ,旱灾、风雹灾、 涝灾、低温灾等时有发生,其中以旱灾 频发性最高,对农业生产危害尤为严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单位面积 产出有了较大提高,气象灾害造成的农 业灾害损失比重也越来越大,已严重制 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 总结鄢陵县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规律, 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措施,对减轻农业 气象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 实意义。 1 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发生特点 1.1 干旱 鄢陵县故有“ 十年九旱 ”之说,干 旱的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主要有 春旱、夏伏旱和秋旱,用降水距平百分 率(Pa)划分干旱程度,鄢陵县以夏伏 旱出现频率最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1.1.1 春旱。据统计,鄢陵县出 现春旱(35 月中旬)的次数共有 10 次(Pa-25%) ,发生频率为 33%,其中 2000 年以后春旱发生 7 次,说明近年来 春旱上升趋势明显。春旱一方面对冬小 麦的春季发育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小麦 产量,另一方面会导致春播作物不能适 时播种,延误出苗和生长。 1.1.2 夏伏旱。夏伏旱分为初夏 旱和伏旱。鄢陵县初夏旱(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共出现 17 次(Pa-40%) , 发生频率为 57%,且常会连续发生 23 个年份。此期是鄢陵县冬小麦籽粒 成熟的关键时期,若遇到无雨天气或少 雨天气,对小麦灌浆和籽粒增重有重大 影响;另外,此期也是夏播作物的播种 期,若出现初夏旱会造成夏播作物晚播 或出苗不好,从而导致减产。 1.1.3 伏旱。伏旱(6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共出现 11 次(Pa -30%) ,发 生频率为 37%。 7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 是秋作物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若出现干旱(俗称卡脖旱) ,会严重影 响大秋作物的产量。如 2014 年鄢陵县 出现 60 年不遇的特大干旱,6 月 2 日至 7 月 31 日全县总降水量仅为 33.4 mm, 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 90%以上,全县农 作物受灾面积为 6 667 hm2。 1.1.4 秋旱。统计表明,秋旱共 出现 15 次(Pa-25%) ,发生频率为 50%。 秋季发生干旱严重地影响秋作物的灌浆、 成熟及冬小麦的播种和出苗,造成秋作 物及下一年冬小麦减产。 1.2 冰雹 冰雹是鄢陵县常见的气象灾害, 它具有局地性强、危害大的特点。 19852014 年,鄢陵县境内共发生冰雹 天气过程 8 次。据资料统计,鄢陵县冰 雹多出现在 48 月,其中以 6 月、7 月 最多,占降雹次数的 63%。一般来说, 降雹时间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 (14:0020:00) ,夜间降雹较少, 一次降雹的持续时间一般为 515 min。影响鄢陵县的冰雹路径主要有 2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条,第 1 条是由长葛北部的新密新郑交 汇处移入,冰雹系统南压东移影响鄢陵 县;第 2 条是由西华、扶沟移入,冰雹 系统北移西进影响鄢陵县,对农作物危 害很大。秋作物若在发芽出苗期遭受雹 灾,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温下降,通 气不良,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等。若作 物在生长期遭受雹灾,轻则造成作物倒 伏或机械损伤减产,重则绝收。如 2004 年 7 月上旬,鄢陵县自北向南 5 个 乡镇遭遇冰雹侵袭,最大冰雹直径达 30 mm,时间持续 20 min 左右,全县 4 533 hm2 秋作物严重受灾。 1.3 大风 近 30 年来,鄢陵县平均风速为 2.2 m/s,共出现大风(17 m/s)34 d, 年均大风日数为 1.1 d,主要出现在 38 月。春季、夏季大风频率高,春季、 夏季大风出现日数均为 12 d,各占 35%;秋季、冬季大风出现日数均为 5 d,各占 15%。大风日数以 3 月为最多, 达 6 d。大风使土壤水分较快丧失,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易引起农作物植株倒伏,从而对农业生 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 2008 年 6 月 3 日,鄢陵县出现极大风速,达 31.5 m/s,全县 8 000 棵大小树木受损,刮倒 电线杆 1 463 根,损害房屋 283 间、变 压器 34 座、通讯设备 2 台,985 hm2 小 麦受灾减产。 1.4 洪涝 据统计,全县 30 年暴雨日数共 77d,集中在 78 月,以 7 月出现次数 最多,最早出现在 3 月,最晚出现在 9 月。平均暴雨日降水量为 92 mm,最 大暴雨日降水量为 157 mm,出现在 2004 年 7 月 16 日。全县性洪涝和局部 性洪涝共发生 11 次,平均 23 年出现 1 次,且 7 月出现次数最多,占总次数 的 55%。 1.5 连阴雨 连阴雨指持续降雨 5 d 以上,且 降水量达 30 mm 以上的天气过程。鄢 陵县连阴雨主要特征:长期阴雨、气温 偏低、湿度偏大和日照偏少。鄢陵县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 411 月,其中 79 月最多,其季节分布特点是夏季最 多,秋季次之,春季最少。春至初夏和 秋季连阴雨对农业生产影响较严重,苗 期阴雨易造成种苗霉烂,成苗率低;在 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连阴雨天气增加 空气与土壤湿度,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在农作物成熟收获期,连阴雨可造成籽 粒发芽霉烂,导致农作物减产。如 2010 年 9 月 510 日,鄢陵县出现连阴雨天 气,过程降雨量 194.9 mm,全县农作 物受灾面积 13 000 hm2,直接经济损失 10 347 万元。 1.6 干热风 干热风又称“ 干旱风 ”“热干风”, 它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 农业气象灾害。干热风会加速小麦的蒸 发量,使其体内的水分很快蒸发出去, 破坏叶绿素,使作物的光合作用停止, 使小麦的茎叶很快枯萎。鄢陵县干热风 经常出现在 56 月,此时正值小麦扬 花、灌浆至乳熟期,植物蒸腾急速增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 据统计,全县重干热风占 27%,轻干热 风占 73%,并且有每隔 23 年又连续 出现 23 个重干热风年的规律,小麦 减产严重1-3。 1.7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分为冷害和冻害。冷害 由于温度偏低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导 致农业减产。冻害是指在低于 0 的严 寒条件下,作物体原生质受到破坏,导 致植株受害或死亡。冻害包括霜冻害和 寒潮冻害,一般发生在秋、冬、春季; 冷害则发生在春、夏、秋季。据统计, 鄢陵县是低温冻害轻发区,主要发生在 每年深秋至翌年初春,对小麦产量有很 大的影响。 2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2.1 改善农田基础条件,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现有 的农田水利设施加以维护改善,修建引 水灌溉工程和机电排灌站,增加蓄水排 灌能力,增强对旱涝灾害的防御能力。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2.2 采取应急防御措施,减轻或 避免灾害损失 通过改变植物环境条件来防御或 减轻灾害损失,如采用熏烟法、灌溉法、 覆盖法等防御早春晚霜冻害或秋季早霜 冻危害;采用薄膜育苗法、田间排灌水 法、松土或镇压法防御低温冷害;用滴 灌喷灌法减轻旱灾危害;通过清沟排水 排出田间积水,防止渍害和内涝等灾害 的发生;通过补肥、浇水,促进作物在 发生雹灾、冻害后快速恢复生长4。 2.3 大力植树造林,减少灾害发 生 林地具有很强的含水性,有助于 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可以有效地保 持水土,确保河流泄洪能力,同时,丰 富的林地植被资源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 流,既可以减少农田水分蒸发量,还可 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林网内干热风 的危害。同时,还可以营造防风林,降 低风速、减少风害,减轻作物倒伏损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2.4 采取新型科学的农业生产模 式,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因地制宜,对田间肥水进行科学 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增强作物 防灾抗灾能力;搞好品种布局,合理安 排播期和播量,减少农业气象灾害造成 的经济损失。 2.5 提高天气预报预警水平,扩 大气象信息覆盖面 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 预警服务系统,加强对冰雹、大风、短 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