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智铭诉上海上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东出资纠纷案例分析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0)沪高民二(商)终字第66号 案由概述 2008 年 4 月 30 日,上诉人(原审原告)张智铭与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塑公司及 案外人盛海林、张建忠、程国强签订一份股份合作协议书 ,约定五方作为全体股东成员, 共同组建上海上塑控股集团镭射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镭射公司) ;股份总额 500 万元, 上塑公司出资 300 万元,占 60%,其余四名个人股东各出资 50 万元,分别占 10%;上塑公 司派出一名人员与其余四名股东共同负责管理镭射公司;四名个人股东每月工资设定为 15,000 元;协议未尽事宜由五方共同协商或依照公司法解决,协议另约定了公司分红 等事项。协议签订后,原告张智铭将出资款 50 万元分为四笔,分别于 2008 年 4 月 30 日、 6 月 10 日、8 月 22 日及 9 月 24 日交付上塑公司,上塑公司出具了收据。其余三名个人股 东的出资款均是先后分三笔交付上塑公司,上塑公司分别出具收据。上塑公司在镭射公司 成立验资时,将盛海林、张建忠、程国强三人各自的出资款 50 万元划入验资账户,同时将 上塑公司作为出资人的出资款 350 万元也划入验资账户。2009 年 4 月 10 日,镭射公司成 立,登记的股东为上塑公司、盛海林、张建忠、程国强,上塑公司出资额登记为 350 万元, 其余三名股东均为 50 万元。镭射公司经营期间,公司重大事项均由张智铭、盛海林、张建 忠、程国强及上塑公司董事长商议决定。上塑公司董事长陈叔安签字,加盖有上塑公司印 章的出资确认书中确认,其作为镭射公司股东所持有的 70%股份,其中 10%股份即 50 万 元实际系张智铭出资。但张智铭否认收到过该确认书并称:其将出资款交给上塑公司后, 曾向上塑公司询问情况,上塑公司称在办理注册;2009 年 6 月左右,镭射公司停止向张智 铭发放工资,之后张智铭不再去镭射公司工作,张智铭方知道自己名字未出现在股东名册 中,之后其就未被登记为镭射公司股东一事向上塑公司交涉未果,故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 原告张智铭认为上塑公司在办理镭射公司设立手续时,擅自将其出资款登记在上塑公 司名下,使得其未能成为镭射公司的股东,故请求上塑公司返还张智铭交付的出资款。 被告辩称 上塑公司辩称认为,张智铭明知其将作为镭射公司的隐名股东,将出资份额登记在上 塑公司名下,由上塑公司代为显名,故张智铭无权请求收回出资款。 - 2 - 上诉人(原审原告)张智铭。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上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诉人张智铭(台湾居民)因与被上诉人上海上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上塑公司)股东出资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沪一中民五(商) 初字第 160 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 2010 年 9 月 26 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 成合议庭,于 2010 年 10 月 13 日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上诉人之委托代理人辛晓斌、赵鼎, 被上诉人之委托代理人蒋辰逵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确认事实 2008 年 4 月 30 日,张智铭、上塑公司及案外人盛海林、张建忠、程国强签订一份 股份合作协议书 ,约定五方作为全体股东成员,共同组建上海上塑控股集团镭射材料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镭射公司) ;股份总额 500 万元,上塑公司出资 300 万元,占 60%,其 余四名个人股东各出资 50 万元,分别占 10%;上塑公司派出一名人员与其余四名股东共 同负责管理镭射公司;四名个人股东每月工资设定为 15,000 元;协议未尽事宜由五方共同 协商或依照公司法解决。协议另约定了公司分红等事项。 协议签订后,张智铭将出资款 50 万元分为四笔,分别于 2008 年 4 月 30 日、6 月 10 日、8 月 22 日及 9 月 24 日交付上塑公司,上塑公司出具了收据。其余三名个人股东的出 资款均是先后分三笔交付上塑公司,上塑公司分别出具收据。上塑公司在镭射公司成立验 资时,将盛海林、张建忠、程国强三人各自的出资款 50 万元划入验资账户,同时将上塑公 司作为出资人的出资款 350 万元也划入验资账户。 2009 年 4 月 10 日,镭射公司成立,登记的股东为上塑公司、盛海林、张建忠、程国 强,上塑公司出资额登记为 350 万元,其余三名股东均为 50 万元。 镭射公司经营期间,公司重大事项均由张智铭、盛海林、张建忠、程国强及上塑公司 董事长商议决定。 另查明:镭射公司工资发放表上,张智铭与盛海林、张建忠、程国强单独列在表格最 上方,姓名前无相应工号,四人的工资数额相同。 - 3 - 原审审理中,上塑公司出具一份加盖有上塑公司印章,经上塑公司董事长陈叔安签字 的出资确认书,落款时间为 2008 年 7 月 24 日。上塑公司在确认书中明确,其作为镭射公 司股东所持有的 70%股份,其中 10%股份即 50 万元实际系张智铭出资。张智铭否认收到 过该确认书。张智铭另称:其将出资款交给上塑公司后,曾向上塑公司询问情况,上塑公 司称在办理注册;2009 年 6 月左右,镭射公司停止向张智铭发放工资,之后张智铭不再去 镭射公司工作,转而向律师寻求帮助,经律师查询,张智铭方知道自己名字未出现在股东 名册中。张智铭另称,其对台湾居民在大陆投资公司需要办理的手续情况不清楚。 张智铭就其未被登记为镭射公司股东一事向上塑公司交涉未果,故向原审法院提起诉 讼。 一审法院判决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本案系涉台出资纠纷,原告张智铭与被告上塑公司在庭审中均表示本案争议处理适用 中国大陆地区法律,故本案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法律的规定。 首先,从股份合作协议书关于原告张智铭向镭射公司出资 50 万元以及与其余三名 个人股东以股东身份享有相同工资待遇的约定来看,原告张智铭欲成为镭射公司股东的意 思表示真实。原告在实际履行出资义务时,也采取了与其余三名个人股东相同的方式,即 将出资款交给上塑公司,由上塑公司办理注册成立公司的手续。其次,虽然上塑公司最终 或许出于办理手续能够更简便的角度考虑,未将张智铭登记为公司股东,但上塑公司实际 已经将张智铭的出资款划入镭射公司验资账户,该款项已成为镭射公司注册资金的一部分 的事实可以确定。最后,张智铭在其离开镭射公司之前的公司经营过程中,始终认为自己 是公司股东,也实际参与了公司重大事项的商议和决定,并且与其余个人股东享有相同待 遇;而且,从其余股东的角度来看,上塑公司及盛海林、程国强始终认为张智铭系隐名股 东,张建忠则一直认为张智铭是公司股东,故除张智铭之外的其余出资人,均对张智铭的 股东身份持认可态度。 基于上述认定,原告张智铭出资投入镭射公司后实际以股东身份参与了经营管理以及 包括上塑公司在内的其余出资人对于张智铭股东身份均不持异议的情况下,张智铭可以通 过申请变更登记,成为镭射公司的股东。张智铭对于投资镭射公司的意思表示真实,投资 款亦已到位,现张智铭仅仅以未登记为股东为由请求返还出资款,无法律依据。 原审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 驳回张智铭的全部诉讼请求。一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 8,800 元,由张智铭负担。 原告上诉称 - 4 - 1、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及三位案外人签订的股份合作协议书明确,上诉人作为即将 成立的镭射公司股东,且上诉人作为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的股东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上 诉人及三位案外人均依据被上诉人的指示将投资款交付给被上诉人,由被上诉人办理镭射 公司的工商登记,被上诉人利用其代理人身份,没有将上诉人登记为镭射公司的股东,这 是故意违约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被上诉人应将上诉人的投资款及相应利息返 还给上诉人。2、上诉人从未同意过作为镭射公司的隐名股东,也从未同意过由被上诉人代 其持股。一审法院推测被上诉人“或许处于办理手续能够更简便的角度考虑”未将上诉人登 记为股东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3、镭射公司实际上从未以该公司名义经营过,上诉人直至 离开公司后才知道不是工商登记资料上的股东。镭射公司从未分红,也没有实际享受过股 东权利。故请求撤销(2009)沪一中民五(商)初字第 160 号民事判决,依法改判。 被上诉人上塑公司答辩称 1、上诉人作为中国境内股东并不违法,由此可知,上诉人知道公司设立的程序,由于 考虑到设立手续的问题,双方约定代持股份。2、被上诉人没有理由将上诉人的股东身份排 除在外,且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上诉人也行使了相关的股东权益。3、上诉人是公司的总经 理,对公司的注册、经营情况都是知道的;且设立登记需要上诉人本人的签名,其不可能 不知道设立登记没有把他名字登记上去的事实,由此证明双方之间约定了代持。故请求维 持原判,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经审理查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上诉人张智铭及被上诉人上塑公司在二审期间未提交新证据。 本院认为: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及案外人张建忠、程国强、盛海林所签订的股份合作 协议 ,约定五方以股份方式新设成立镭射公司,股份总额为 500 万元,其中被上诉人出资 300 万元,上诉人与三案外人各出资 50 万元。该协议系各方当事人对拟设立公司出资金额 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依法成立并生效,受法律保护。上诉人依约履行了出 资义务,且被上诉人已将上诉人的出资缴入镭射公司。镭射公司经登记设立为有限责任公 司,注册资本 500 万元。原审中,镭射公司的所有股东均到庭承认上诉人的股东地位,按 照公司资本维持原则,上诉人作为镭射公司股东不得要求返还出资。上诉人认为其未被登 记为公司股东系被上诉人的违约行为所致,但股份合作协议并未明确约定上诉人必须为显 名股东,上诉人亦未提供相应的证据;上诉人请求被上诉人返还投资款的请求,无事实和 法律依据,故上诉人张智铭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不予支持。原审判决认定事 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 - 5 - 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五十八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 8,800 元,由上诉人张智铭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原告张智铭认为上塑公司在办理镭射公司设立手续时,擅自将张智铭的出资款登记在上塑 公司名下,使得张智铭未能成为镭射公司的股东,故请求上塑公司返还张智铭交付的出资 款。上塑公司抗辩认为,张智铭明知其将作为镭射公司的隐名股东,将出资份额登记在上 塑公司名下,由上塑公司代为显名,故张智铭无权请求收回出资款。原审法院认为,双方 对讼争款项的性质为出资款均无异议,而出资款一旦投入用于设立公司,即成为公司注册 资金的一部分,故该款项的取回与否,直接影响着镭射公司的资本是否得以维持。张智铭 未登记为镭射公司股东的事实并不足以成为其收回投资款的依据,还应从张智铭自身在设 立公司时的意思表示、张智铭出资款是否已经投入公司以及张智铭是否以股东身份参与了 公司经营等角度来综合分析认定。 上诉人李忠群与被上诉人彭健、被上诉人王义陶股东权益纠纷一 案 文号: (2010)渝五中法民终字第 61 号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 6 - (2010)渝五中法民终字第 61 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李忠群,女,汉族,XXXX 年 XX 月 XX 日出生,住重庆市 XX 区 XX 镇 XX 村,身份证号: XXXXXXXXXXXXXXXXXX。 委托代理人:王建宇,重庆 XX 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彭健,男,汉族,XXXX 年 XX 月 XX 日出生,住重庆市 XX 区 XX 镇 XX 村,身份证号: XXXXXXXXXXXXXXXXX。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王义陶,男,汉族,XXXX 年 XX 月 XX 日出生,住重庆市 XX 区 XX 路 XX 号,身份 证号:XXXXXXXXXXXXXXXXXX。 上诉人李忠群与被上诉人彭健、被上诉人王义陶股东权益纠纷一案,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于 2009 年 8 月 20 日作出(2009)津法民初字第 1329 号民事判决,上诉人李忠群对该判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 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查明,重庆市健力鞋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健力鞋业公司)由三个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其中 李忠群出资 85 万元,持有公司 8.5%的股份;彭健出资 900 万元,持有公司 90%的股份;另一股东徐金碧出资 15 万元,持有公司 1.5%的股份。2001 年 3 月 24 日,王义陶和健力鞋业公司签订协议书,约定王义陶出资 400 万 元,双方共同租赁重庆市竟博集团厂房用于鞋业生产经营,租赁期间由健力鞋业公司分配王义陶利润 1000 万元 并返还王义陶本金 400 万元,协议签订当日,健力鞋业公司还出具给王义陶抵押协议,其中载明公司将持有的 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 100 万股股份权抵押给王义陶,公司在抵押协议上加盖了公章,公司的三个股东均在抵 押协议上签了字。协议签订后,王义陶分五次在协议约定期限内向健力鞋业公司支付了 400 万元,公司法定代 表人彭健向王义陶出具了收条五张,其中三张收条上还加盖了公司公章。2003 年 3 月 17 日,彭健和王义陶又签 订协议书,约定双方在合伙租赁重庆竟博集团厂房从事鞋业生产的基础上,出资 400 万元联合购买重庆茶厂 11 亩土地作为后续发展备用,日后土地出售获利实行 7:3 分成,彭健占 70%,王义陶占 30%。此后,双方以健力 鞋业公司名义购买了该地块,健力鞋业公司陆续支付了王义陶 330 万元作为本金和投资利润回报。2004 年 3 月 9 日,王义陶和健力鞋业公司达成抵偿协议,协议明确由于健力鞋业公司单方面抽调资金以健力鞋业公司名义购 买了重庆新华皮鞋厂、重庆茶厂、重庆健力实验学校等资产,无力支付王义陶的投资回报,故达成抵偿计划: 2001 年 3 月 24 日和 2003 年 3 月 17 日协议书未执行金额分别为 1170 万元和 330 万元,合计 1500 万元,在 2004 年 6 月 30 日前付 630 万元,2004 年 9 月 30 日前付 420 万元,2004 年 10 月至 2005 年 12 月每月付 30 万元。 若健力鞋业公司未按上述协议履行,则将其所有的健力实验学校所使用的土地、校舍、设施、设备及以健力实 验学校为主体实现的矿山租赁权、学生收费权和其他权益一并作价 3000 万元抵偿给王义陶,由王义陶支付健力 鞋业公司 1500 万元。该协议签订后,健力鞋业公司未向王义陶支付相应款项,也未将相关权益抵偿给王义陶, 王义陶多次催收未果,起诉至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要求判决健力鞋业公司支付欠款 799 万元,彭健承担连 带责任。该案在审理过程中,经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一、健力鞋业公司向 王义陶支付欠款 700 万元,付款期限为:2009 年 1 月 20 日前付 100 万元,2009 年 7 月 30 日前付款 100 万元, 2010 年 6 月 10 日前付 500 万元。二、若健力鞋业公司在 2009 年 12 月 10 日前付完 600 万元,则王义陶放弃对 剩余 100 万元主张权利,并放弃对其他所有欠款的诉讼请求。三、若健力鞋业公司未按上述第一项任何一期付 款期限足额付款,则王义陶有权就欠款余额全额申请执行。四、案件受理费 67730 元,减半收取 33865 元,财 产保全费 5000 元,合计 43865 元,由健力鞋业公司负担。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对该协议予以确认,并据此协 议下发了(2008)南法民初字第 399 号民事调解书。现李忠群认为王义陶未实际投入,彭健怠于履行公司法定 代表人人职责,二人给公司及股东造成巨额损失,向一审法院起诉要求王义陶、彭健赔偿损失。 - 7 - 李忠群在一审中诉称:我是健力鞋业公司合法股东,2009 年元月对公司相关的财务及档案资料进行查询 和了解,发现公司与王义陶合作虽是经过我们股东一致同意的,但王义陶的投资并未到位,而王义陶在公司获 得利润人民币 600 余万元,严重的损害了公木及股东的合法权益,造成巨额损失,鉴于彭健怠于履行公司法定 代表人的职责,未维护公司利益,因此请求判决王义陶、彭健赔偿公司及股东损失 600 万元。 彭健在一审中未答辩。 王义陶在一审判中辩称:我是分几次投入了协议约定的资金 400 万元,健力鞋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彭健出 具了收条的,部分收条还加盖了公司公章,我是完全履行了自已的义务的,重庆市南岸区法院的法律文书对此 亦进行了确认。李忠群现在提起诉讼完全是恶意诉讼,是为了拖延履行法院生效调解书确定的义务,应驳回李 忠群的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认为:按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已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 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在合同纠纷案件中,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 担举证责任。本案中李忠群对于王义陶是否未实际投入协议约定资金,以及彭健是否怠于履行公司法定代表人 的职责,二人是否给公司及股东造成巨额损失,均未提供相应的或充足的证据加以证明,而王义陶对于自已按 协议约定的履行情况提供了充足的证据加以证明,且有生效的法院裁判文书确认。由于李忠群没有证据或证据 不足以证明自已的事实主张,应承担不利后果,故一审法院对李忠群的请求无法支持。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 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第五条、第九条第四项之规定,遂判决:驳回原告李忠群的诉讼请求。本案诉讼费 53800 元,保全费 5000 元, 共计 58800 元由原告李忠群承担。 一审宣判后,上诉人李忠群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理由是:一审法院错误的认定上诉人未提供 相应的或充足的证据证明被上诉人王义陶未实际投入协议约定资金,错误的认定被上诉人王义陶针对协议约定 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一审法院未查清基本事实,把协议的无效条款认定为有效条款,简单的认定被上诉人王义 陶履行了所谓的投资义务,不但导致上诉人李忠群的合法权益受损,而且直接损害了健力鞋业公司职工的合法 权益,给社会的稳定埋下重大隐患,导致本案错判。上诉请求:请求撤销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2009)津法 民初字第 1329 号民事判决,依法改判被上诉人赔偿上诉人 600 万元或者发回重审。 被上诉人王义陶答辩称: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人丰华建材公司的上诉,维持 原判。 被上诉人彭健未作答辩。 本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查明的事实相同。 本院认为:被上诉人王义陶与健力鞋业公司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约定并不违反相关法律的禁 止性规定,应属有效,受法律保护。被上诉人王义陶已按协议约定投入了资金,有健力鞋业公司和被上诉人彭 健收到被上诉人王义陶投资款后出具人收条凭据,且有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佐证。关于上诉人李忠群上 诉认为一审法院错误的认定上诉人李忠群未提供相应的或充足的证据证明被上诉人王义陶未实际投入协议约定 资金,错误的认定被上诉人王义陶针对协议约定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一审法院未查清基本事实,把协议的无效 认定为有效条款,简单的认定被上诉人王义陶履行了所谓的投资义务,导致本案错判的问题,本院认为,当事 人在民事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本案中上诉人李忠群对于被上诉人王义陶是否未实际投入协议中约定的资金, 以及被上诉人彭健是否怠于履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职责,是否给健力鞋业公司及股东造成损失,上诉人李忠群 负有举证责任,但上诉人李忠群在一、二审审理中均未举示证据证明自已主张的事实,依法应承担举证不能的 - 8 - 责任,故上诉人李忠群的上诉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 诉人李忠群的上诉理由不成立,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 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 53800 元,由上诉人李忠群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韩 艳 审 判 员 谢 天 福 代理审判员 章 若 微 二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书 记 员 张 雪 上诉人黄珍龙因股东出资纠纷一案 文号: (2010)闽民终字第 220 号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原审原告)黄珍龙,女,1954 年 10 月 12 日出生,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住香港特别行政区筲 箕湾金华街 49 号二楼 C,香港特别行政区身份证号码 H463118(A),系龙岩长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股东。 委托代理人邹亿,福建厦门远大联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郑锦云,女,1964 年 7 月 5 日出生,住美国新泽西州纽尼尔福德市纯顿街 727 号, 系龙岩长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股东,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号码 GI8065917。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杨乐(YEUNG,LOU),男,1961 年 11 月 11 日出生,美国籍,住美国新泽西州纽尼 尔福德市纯顿街 727 号,系龙岩长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股东,持美国护照号码 096608279。 上述被上诉人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吕金朝、邱占文,福建厦门今朝律师事务所律师。 第三人龙岩长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岩长隆公司”),住所地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科技开发 园区。 - 9 - 法定代表人黄珍龙,总经理。 上诉人黄珍龙因股东出资纠纷一案,不服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漳民初字第 108 号民事判决, 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黄珍龙的委托代理人邹亿、被上诉人郑锦云、 杨乐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吕金朝、邱占文到庭参加诉讼。第三人龙岩长隆公司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 结。 原审对原、被告双方无争议的事实确认如下:2004 年 1 月 2 日,龙岩市新罗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批复 成立外商独资企业龙岩长隆公司。公司注册资本 188 万元人民币,杨乐出资人民币 64 万元,占 34%;郑锦云出 资人民币 62 万元,占 33%;黄珍龙出资人民币 62 万元,占 33%。公司不设董事会,由黄珍龙任执行董事。同年 1 月 6 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具外经贸闽岩外资字(2004)0001 号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批准成立龙岩长隆 公司。2004 年 2 月 3 日,龙岩长隆公司登记成立。2004 年 3 月至 2005 年 4 月间,原告黄珍龙分七次向龙岩长 隆公司投入资金折合人民币 1852483.44 元,现金人民币 20000 元,共计人民币 1872483.44 元。以上事实有龙 岩长隆公司的营业执照、外经局批复、企业批准证书、公司章程、涉外收入申报单、卖出外汇申请书等为证, 可以认定。 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是,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否全由原告投入,被告是否向龙岩长隆公司投 入资金。对此,原审予以查明并作出分析认定。 原告黄珍龙认为,其于 2004 年 3 月 5 日至 2005 年 3 月 31 日分七次向龙岩长隆公司投入人民币 1852483.44 元,可以证明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资本均为原告投资。举证:涉外收入申报单和卖出外汇申请书 以证实投入龙岩长隆公司人民币 1852483.44 元;黄珍龙支出清单证明原告从龙岩长隆公司提取的人民币 1399240 元主要用于公司的工程款、员工工资等开支。 两被告对原告所提供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原告所投入人民币 1852483.44 元并非注册资本金, 况且,其后已被黄珍龙取走;对证据真实性有异议,认为该证据是原告自己编造的,不予认可。两被告为证 明向龙岩长隆公司投入资金,提供以下证据:拟设立企业申报人员信息,以证明龙岩长隆公司设立之初,由 陈明欣负责经办,公司一切资金往来由其负责;陈明欣证言,证明两被告出资人民币 949563 元,该款项于公司 筹备时就到位并用于购买土地使用权等;银行存折,证明两被告为履行出资义务,开设帐户并交公司经办人保 管,包括购地款在内,公司筹备期间的费用均由该帐户支出。龙岩长隆公司资金来源、支出、开支移交表、 龙岩长隆公司汇入银行凭证移交表、银行存款、开支移交表、银行卡通知单、回单、收据等,证明两被告实际 出资人民币 949563 元,并证实黄珍龙虽然曾经汇入公司人民币 1852483.44 元和交给经办人现金人民币 20000 元,但是又取走人民币 1399240 元,黄珍龙实际出资折合人民币 473243.44 元。投资项目协议书、住所或营 业场所使用证明,证实龙岩长隆公司支付土地款的人民币 644540 元系被告出资。举证期间内被告向原审提出申 请要求法院调取中国银行龙岩分行的转帐凭证以证明龙岩长隆公司的土地款为从郑锦云帐户支付。原审法院依 申请到中国银行龙岩分行调取了相关的转帐凭证。 原告认为被告的证据中陈明欣的证言不符合证据的形式要件要求,陈明欣未出庭做证,不能作为认定事 实的依据。对以上其他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但是不能证明被告的主张。认为即便被告曾为龙岩长隆公司垫付 资金,也不符合出资的法定形式的要求,被告垫付土地款不能视为出资。原告对原审法院从中国银行龙岩分行 调取的证据无异议。 - 10 - 原审法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涉外收入申报单和卖出外汇申请书可以证实原告向龙岩长隆公司投入资 金折合人民币 1852483.44 元。虽然涉外收入申报单的交易附言上注明为“资本金投资”,但是,鉴于龙岩长隆 公司章程规定第一期总投资为人民币 260 万元,其中注册资本人民币 188 万元,且该资金 1852483.44 元未经验 资,因此,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该款项为注册资本。原告提供的证据被告不予认可,没有被告或其代 理人的签名,也没有其他证据佐证支出清单上内容的真实性,不能证明原告的主张。被告提供的证据中除 了陈明欣的证言外,原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结合该院依被告申请向中国银行龙岩 分行调取的证据,可以证实向龙岩市新罗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支付的土地款人民币 644540 元是从郑锦云个 人帐户转帐支付的。被告提供的证据移交表上有黄珍龙的签名,可以证实龙岩长隆公司的资金来源中郑锦云 合计出资人民币 949563 元。依据以上证据可以认定黄珍龙出资共 1872483.44 元,而后从公司领取了 1399240 元;郑锦云出资 949563 元。双方当事人出资后均未经过验资机构的验资,龙岩长隆公司也未向股东出具出资证 明书。 1993 年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帐户。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 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外国投资 者缴付每期出资后,外资企业应当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报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 机关备案。2005 年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二十八条亦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 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 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第二十九条规定,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 资并出具证明。第三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龙岩长隆公司的章程 中也规定,外方出资以现汇和设备投入。公司缴付出资额后,经公司会计师验资、出具验资报告。因此,法律 和公司章程均规定,股东出资后的验资程序必不可少,是认定资金来源以及资金性质的依据。本案中,黄珍龙 虽然向龙岩长隆公司汇入了资本金折合人民币 1852483.44 元,另外支付现金 20000 元,共计人民币 1872483.44 元,但是并未经过验资机构的验资,不能证明该款项属于注册资本。因此,原告请求确认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 资金 188 万元全部系由其出资的理由证据不足,不能成立。龙岩长隆公司系于 2004 年 2 月 3 日成立,在此之前, 2003 年 12 月 10 日黄珍龙即代表设立中的龙岩长隆公司与龙岩市新罗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项目 协议书,协议书签订后,郑锦云将土地款人民币 644540 元转入龙岩市新罗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龙岩长隆 公司取得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虽然 1993 年公司法规定,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 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但在本案中,龙岩长隆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并不规范,没有证据证明在公司设立过 程中龙岩长隆公司在银行预设了银行帐户。因此,在公司设立阶段,为设立公司所需的开支由股东个人帐户支 出,后果应由成立后的公司承担。该事实从黄珍龙签名的“龙岩长隆公司资金来源、支出、开支移交表”也可 以得到证实,该证据表明,郑锦云的 949563 元是龙岩长隆公司的资金来源之一。因此,原告认为被告没有出资 的主张亦与事实不符,该院不予支持。 结合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质证,原审法院对本案事实作如下认定:2003 年 12 月 10 日原告黄珍龙代表拟 设立中的龙岩长隆公司与龙岩市新罗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项目协议书。协议书签订后,12 月 11 日,被告郑锦云将协议书中约定的土地款人民币 644540 元从其个人在中国银行龙岩分行营业部开设的帐户中转 入龙岩市新罗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龙岩长隆公司在新罗科技园内取得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同年 12 月 18 日,原告黄珍龙与被告郑锦云、杨乐签订公司章程,约定成立外商独资公司龙岩长隆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分三期投资,总投资额为人民币 1758 万元,第一期投资 260 万元,注册资本为 188 万元。外方出资以现汇 和设备投入,公司缴付出资后,经公司会计师验资,出具验资报告。黄珍龙为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公司未 设董事会和监事会。2004 年 1 月 2 日,龙岩市新罗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批复成立外商独资企业龙岩长隆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 188 万元人民币,杨乐出资 64 万元,占 34%;郑锦云出资 62 万元,占 33%;黄珍龙出资 62 万元, 占 33%。同年 1 月 6 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具外经贸闽岩外资字(2004)0001 号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批准 成立龙岩长隆公司。2004 年 2 月 3 日,龙岩长隆公司登记成立。2004 年 3 月至 2005 年 4 月间,原告黄珍龙分 - 11 - 七次向龙岩长隆公司投入资金 1852483.44 元,在涉外收入申报单上注明为“资本金投资”,现金 20000 元,共 计 1872483.44 元。该投资未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其后,黄珍龙从龙岩长隆公司领取了 1399240 元。黄珍龙认可的龙岩长隆公司的资金来源中,郑锦云出资 949563 元,该款项亦未经依法设立的验资 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龙岩长隆公司未向股东出具出资证明书。2009 年 9 月 15 日,黄珍龙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确认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资金 188 万元全部由其出资,被告实际未出资。 综上所述,原审法院认为,本案是公司股东提起的股东出资纠纷,原告黄珍龙为香港居民,被告杨乐为美 国籍,属涉港、涉外商事案件。因原被告合资合同的履行地在该院司法管辖范围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该院依法 行使管辖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 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本案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此,双方当事人亦无异议。 199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 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帐户。股东缴纳出资后,必 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 外国投资者缴付每期出资后,外资企业应当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报审批机关和工商 行政管理机关备案。本案中,因龙岩长隆公司章程规定第一期投资为 260 万元,原告黄珍龙向龙岩长隆公司汇 入资本金 1852483.44 元,但是没有明确该款项是注册资本还是注册资金之外的投资,也未经过验资机构验资, 况且其在投资后领走了 1399240 元。因此,黄珍龙请求确认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资本 188 万元均为其出资的理 由依据不足,不予支持。第三人龙岩长隆公司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依法缺席审理。依据 199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 第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第 二百四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第一条的规定, 判决:驳回原告黄珍龙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人民币 21720 元由原告黄珍龙负担。 原审判决后,原审原告黄珍龙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一、原审认定上诉人汇入龙岩长隆公司的人民币 1852483.44 不是注册资金,应予纠正。根据我国 1992 年企业财务通则第六条规定:设立企业必须有法定的 资本金。资本金是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资金。上诉人所提供涉外收入申报单交易附言载明 的“资本金投入”指的就是注册资金的投入,该证据已足以证明其项下 1852483.44 元的来源和性质。另外,我 国法律并无“未经验资,股东出资行为无效”的规定,原审仅以未经验资为由就否认上诉人为龙岩长隆公司注 册资金出资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二、被上诉人在龙岩长隆公司成立前支出的人民币 949563 元,不能认定为对 公司的出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只有将货币足额存入公司在银行开 设的账户后方能视为履行了出资义务。上诉人投入的人民币 1852483.44 元资金是在龙岩长隆公司成立后以现汇 方式存入公司在银行的账户,无论从时间还是形式上均符合法律规定,且投入的资金与注册资金数额相当。而 被上诉人所谓的“投资”其仅仅是在龙岩长隆公司成立之前存入其个人账户人民币 949563 元。该款项在最终用 途上并未成为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资本组成部分,在性质上不属于“形成公司注册资本的货币”,不应视为对 公司的出资。综上,请求撤销原判,确认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资金人民币 188 万元全部由上诉人出资。 被上诉人郑锦云、杨乐答辩称,一、上诉人主张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资本人民币 188 万元全部系由上诉人 出资,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首先,从资金数额上看,上诉人往龙岩长隆公司账户上汇入的资金只有 1852483.44 元,与批准证书等材料中的 188 万元注册资金不符,其次,上诉人提交的涉外收入申报单 所载“资本金投资”字样最多只能证明当初上诉人是以“资本金投资 ”的名义将外汇汇入境内,根本无法证明 该款汇入境内后的实际用途,更无法证明该款项就是公司的注册资金。第三,汇入公司账户的 180 多万资金没 有办理任何验资手续,上诉人无法证明该资金全部是注册资本金而不是其他的投资。况且,上诉人还从中取走 130 多万元,实际出资只有 40 多万元。在没有办理验资手续,也没有提供其他证据证明龙岩长隆公司注册资本 全部由上诉人出资的情形下,原审法院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完全正确。二、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没有实际出 - 12 - 资与事实不符。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的出资均没有办理验资手续,也就是双方都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完成出资 的各种手续,在此情况下,上诉人一方面认为不影响对其出资事实的认定,另一方面,又以被上诉人的出资交 付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否认被上诉人的出资事实。在出资问题上,上诉人采用了双重标准。至于出资时间, 法律没有规定股东的出资不可以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前到位。综上,上诉人认为一审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充分,适用法律正确,二审应依法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二审中双方均未提交新证据。经审理查明,原审认定的基本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无论是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还是龙岩长隆公司的章程 均规定,外国投资者缴付每期出资后,外资企业均应当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亦规定股东缴纳出资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因此,认定股东是 否出资,出资多少,应依验资结果而定,即验资是认定资金来源以及资金性质的根本依据。上诉人黄珍龙提供 的涉外收入申报单上交易附言载明的“资本金投资”以及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资本金” 指的是企业注册资金的解释,尚不能证明其汇入公司账户的资金就是公司的注册资金。由于上诉人黄珍龙汇入 公司账户的 180 多万资金没有办理验资,且日后又从中取走 130 多万元,上诉人请求确认龙岩长隆公司的注册 资本 188 万元均为其出资的依据不足,原审驳回上诉人的诉求,正确。 综上,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诉请求不予支持。依照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 21720 元由上诉人黄珍龙承担。一审案件受理费依照原判执行。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李光荣 代理审判员陈少苓 代理审判员张果 二 0 一 0 年七月日 书记员林文勋 附:本案适用的主要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 13 - (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 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姚国清与余文贵股东出资纠纷一案 文号: (2010)眉东民初字第 50 号 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法院 原告姚国清,男,1977 年 2 月 6 日出生,汉族,江苏省高邮市人,住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金沟村北庄组 3 号。 委托代理人刘胜国,四川蜀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余文贵,男,1955 年 9 月 1 日出生,四川省自贡市人,住眉山市东坡区下小南街 20 号。 委托代理人邵成建,四川怀志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李文永,男,1963 年 1 月 26 日出生,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住周口市川汇区北郊乡赵寨村 901 号。 原告姚国清诉被告余文贵股东出资纠纷一案,本院于 2009 年 4 月 10 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 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于 7 月 3 日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后被告余文贵不服,上诉于四川省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该院于 2009 年 11 月 19 日裁定将本案发回重审,本院于 2009 年 12 月 7 日立案受理后,2010 年 1 月 18 日本院 根据被告余文贵的申请,依法追加了李文永为本案的被告,被告李文永在答辩期内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本院经 审查后裁定驳回了被告李文永对本案提出的管辖权异议,被告李文永不服,上诉于四川省眉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该院于 2010 年 8 月 2 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2010 年 9 月 21 日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 了审理,原告姚国清的委托代理人刘胜国,被告余文贵的委托代理人邵成建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李文永经本院 传票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姚国清诉称,2007 年 12 月,原告与被告余文贵经人介绍认识,被告称能为原告介绍上海、河南的消 防设备安装工程,原告因此前后花去 5000 元为被告一行人的食宿费用买单,但被告一个工程也未介绍给原告。 后被告认为做工程赚不到钱,要求原告一起参加开办消防设备安装公司,声称绝大部分资金由被告解决,在被 告的一再劝说下,原告于 2008 年 1 月 22 日汇款 4 万元给被告,被告收到汇款,却不兑现出资开办公司的承诺, 原告患肠癌需治疗费,被告也拒绝退还原告的款项。故诉至本院请求判令被告余文贵退还原告人民币 4 万元并 承担本案诉讼费。因被告李文永未收该笔款项,故不请求其承担退还责任。 被告余文贵辩称,原告与被告余文贵、李文永系合作关系,三人经过协商在 2007 年 11 月达成了合作意向, 并签订了合作协议书,约定三方共同出资 120 万元,成立一个具有一级消防资质的公司。后三人共同向 (河南)周口市工商局提出注册“豫奥消防工程安装有限公司”。履行协议前期三人应各出资 10 万元,但原告 - 14 - 在签订协议后未出资就回了湖南,二被告按约各自出资 10 万元。二被告先后花去 30 多万元租地、打围墙、修 办公室、购置家俱、办公用品等。被告余文贵多次打电话催促原告打款到被告账户上,原告才于 2008 年 1 月 22 日汇款 4 万元给被告,现尚欠被告代其垫支的出资款 6 万元。因原告的资金未及时到位,造成公司至今未开业、 未成立。综上,双方系合作关系,原告的投资已用于公司成立,合伙财产返还应在合伙关系结束并结算后进行, 目前双方仍存在合伙关系,被告李文永是合伙人之一,在未进行结算时,无法确认责任。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 诉讼请求。 被告李文永未作答辩。 经审理查明,2007 年下半年,原告姚国清、被告余文贵、被告李文永等人共同商议在河南省周口市成立 消防工程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约定注册资金为 10000000 元,每人暂出资 20 万元。2008 年 1 月 22 日,原告姚国 清应被告余文贵的要求,在中国农业银行通过转账方式,向被告余文贵卡号 9559982462327484416 账户汇款 4 万元。后因公司未成立,原告要求被告余文贵退还出资款未果,诉至本院,请求判令被告退还出资款 4 万元, 并承担本案诉讼费。庭审中,被告余文贵对收到原告姚国清人民币 4 万元无异议,但认为原告姚国清的投资及 被告余文贵、李文永的投资都用于了公司选址、修建办公楼等工地建设上,且被告余文贵还为原告姚国清垫支 了 6 万元,但未提供证据证明。 上述事实,有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存、取款业务回单及原、被告当庭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 本院认为,原告给被告余文贵汇款 4 万元,是以设立公司为前提。设立有限公司的程序为首先订立发起协 议,制定公司章程,选举产生首届公司机关,公司名称预先核准,缴纳出资且验资机构验资,申请公司设立登 记,核准登记,公告成立。消防工程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货车个人运输合同范例
- 车辆挂靠单位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未成年工保护规定
- 二零二五版办公用品采购协议合同
- 二零二五版金融债券抵押合同范例
- 个人转让单位合同样本
- 法律咨询服务协议合同书
- 从化区叉车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买路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家装公司施工安全免责的协议书
- 土力学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课件
- 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最新版本课件
- 船的发展史知识分享课件
-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生物实验报告册
- 《月是故乡明》定稿 优秀奖 教学课件
- 高铁站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 防台防汛管理制度
- 消防器材(灭火器)检查及记录表
- 2012小小科学家高年级试题生物
- 广电运通研究报告:数字人民币促产业升级-AI+城市助业务转型
- 移动式脚手架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