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略论明代襄阳流民附籍政策 摘要明初,襄阳实行“空其 地,禁流民不得入” 的政策,后随着流 民的增多和不可遏止,明政府改弦更张, 实行附籍政策。明代先后经历了“田产 以附籍”“州县以附籍”“ 岁查以实保甲”的 流民附籍政策演变,适应了不断变化的 形势,体现了国家对流民的重视,和 “民性犹水”、善导善下而治之的治民思 想,为流民附籍提供了保障。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25261.htm 关键词明代襄阳;流民附籍; “田产以附籍 ”;“州县以附籍”;“岁查以 实保甲” 中图分类号 K248;K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号1000-4769(2016)04-0167-06 对于流民,历史文献中多有表 述,且名目众多,有“ 逃户 ”“流民”之称, “其人户,避徭役者曰逃户,年饥或避 兵他徙者曰流民,有故而出侨于外者曰 附籍,朝廷所移曰移” (张廷玉: 明 史卷 77食货一 ,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年,1878-1879 页) ,又有棚民之 称:“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县内 向有民人搭棚居住,种麻种箐,开炉煽 铁,造纸制菇为业” 。 (张廷玉: 清朝 文献通考卷 19户口一 ,杭州:浙 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 1 册,5027 页) 清史稿也有类似记载:“棚民之 称,起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 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箐,开 炉煽铁,造纸制菇为业” 。 (赵尔巽: 清史稿卷 120食货一 ,北京:中 华书局,1977 年,3483 页)而“客民” , 则多用作与“ 土著” 相对的一种称呼: “其往来而贾者,秦人居多,百数十家, 缘山傍溪,列屋为肆,号曰客民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别土著也” 。 (陶寿嵩修、杨兆雄纂: 同治竹溪县志卷 14风俗 , 中国 地方志集成湖北省府县志辑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年,第 60 册, 217 页) 作者简介董粉和,苏州科技 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周保国,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硕士研究生,江苏苏州 215009。 襄阳地处鄂豫川陕交界,史载其 “地多山,元至正间流逋作乱。元祚终, 不能制。国初命邓愈以大兵剿除之,空 其地,禁流民不得入” 。 1 “然地界湖 广、河南、陕西三省间,又多旷土。山 谷i 塞,林箐蒙密,中有草木可采掘 食。正统二年,岁饥,民徙入不可禁”。 2可见,襄阳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 明初是作为特别行政区划存在的, “空其 地而禁流民” 。这一点文献多有反映, “荆襄地连数省,川陵延蔓,环数千里。 山深地广,易为屯聚。自洪武初,高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帝命申国公邓愈芟平之后,禁无人入”。 3然而,恰恰就是在禁令施行的洪 武年间,此处就已经有流民了。 “流民 所在,有自洪武以来住成家业者。亦多 听抚当差,未尝为恶” 。 4之后,流 民更是络绎不绝。 “荆襄流民自永乐、宣 德以来,言者每以为忧” 。 5至成化 年间,流民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永 乐迨今,所在流移,岁集月聚,无虑百 万”。 6 一、田产以附籍 面对数以百万计、不可禁止的流 民,朱元璋在施行“ 黄册制度 ”“路引制 度”,严格限制人民迁徙的同时,也对 流民进行附籍。洪武二十四年“上谕户 部臣曰:民窘于衣食,或迫于苛政则逃。 使衣食给足,官司无扰,虽驱之使去, 岂肯轻远去其乡土。今逃移之民不出吾 疆域之外,但使有田可耕,足以自赡, 是亦国家之民也。即听其随地占籍。令 有司善抚之” 。 7永乐帝认为随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枣阳等县流民“ 人孰不欲保聚乡里为良 善?此盖厄于饥寒而有司不能抚绥故耳。 可遣一循良御史往谕之归。不须治罪”, “惟出入官府,蠹政害民,及惑众劫掠 者论之以法” 。 8正统元年襄阳府属 均州光化县,对于流民, “命都、布、按 三司躬亲验丁入籍,拨与绝户荒田耕种, 纳粮当差”。 9正统三年,湖广襄阳 府宜城县知县廖仕奏:“ 诸处商贾给引, 来县生理。因见地广,遂留恋不归。甚 至娶妻生子,结党为非。窃恐天下地广 人稀之所,似此不少,宜加禁防。事下 行在户部。以为宜督责归家。其有愿占 籍于所寓,以供租赋者,听从之”。 10 实际上,对流民的附籍,至迟在 宣德时期就已经形成制度。宣德五年即 有榜文: “如每丁种有成熟田地五十亩 之上,已告在官者,准令寄籍;有于百 里之内或百里之外分房耕种,原籍徭赋 不误者;或远年迷失乡贯,见在居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未经附籍者,所在有司勘实书籍,送部 查考”。 11 在这项建议中,列举了三 种附籍的情况。英宗即位之初就贯彻附 籍制度,并“ 授以地亩,俾供租税 ”。正 统元年“命逃民占籍于所寓。先是行在 户部奏:各处民流移就食者因循年久, 不思故土,以致本籍田地荒芜,租税逋 负。将蠲之,则岁入不足;将征之,则 无从追究。宜令各府州县备籍逃去之家, 并逃来之人,移文互报,审验无异,令 归故乡。其有不愿归者,令占籍于所寓 州县。授以地亩,俾供租税。则国无游 食之民,野无荒芜之地矣”。 12景泰 年间,授流民以田产的政策依然没有改 变。前河南参政孙原贞奏流民有“转徙 南阳、唐、邓,湖广襄、樊、汉、沔之 间逐食。恐其相聚为盗,宜俟年谷颇登, 敕令各臣,督有司、府、州、县各委官 沿村挨勘验口,以给田业。随土宜以课 农桑,举乡饮以导其父兄,立乡学以训 其子弟,建乡社使知报本,设义食使知 备荒,时加巡察抚绥。德理以化之,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法以齐之,徐议其赋役。俾为治民之良 法,庶无后来之患” 。 “从之。 ”13 通过比较宣德、正统、景泰三朝 的流民政策,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 附籍政策已经固定化而形成制度。而具 体实施附籍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授以 地亩”或“给田业”,所不同的是宣德时 期是以地亩为附籍的标准,而正统和景 泰时期,为了使流民附籍的政策能够更 好地实施,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授流民 以地亩。 对于襄阳所属的秦巴山区的封禁, 在成化年间就已经解除了,查大明会 典 ,成化七年, “令荆襄、南阳等处深 山穷谷,系旧禁山场。若不附籍流民, 潜住团聚为非者,许军卫、有司、巡捕 官兵、里老人等,拘送各该官司,问刑 衙门。问发边远充军。窝藏之家罪同。 若不系禁约山场,止于余外平地、州县 军屯官庄藏住,不报籍者,f 发原籍 当差”。 14 这里虽然仍然将旧禁山场 和余外平地区别对待,但是用意不在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禁,而在强调晓谕流民要附籍,只不过 对旧禁山场不附籍的流民处理要重一些, “发边远充军 ”,而普通地方则仅 “f 发 原籍当差”罢了。这一点恰恰表明对这 一地区的封禁已经解除。 “给田 亩以附籍”,成果显著,以房县为例, “房县编户初不过四里,自永乐以来, 仕宦侨居流移附籍者,增至四十余里, 各安生业”。 15 同时,为了便于流民附籍,政府 设置了抚民官。宣德时期,就已经有抚 民官的设置。宣德六年, “吏部言河南、 山东、山西、湖广、浙江、江西有巡抚 侍郎。其府州县七百三十五处,已于额 外增官一员凡七百三十五员,宜改为抚 民官”。 16 虽然抚民官的设置背景是 因为“逃民多有复业而再逃者,今当重 造籍册”17 ,但是既然 “重造籍册”, 那么在关注逃民的同时,当然不能不关 注迁入当地的流民。于是在“正统二年, 令各处有司委官,挨勘流民名籍、男妇 大小丁口。排门粉壁,十家编为一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互相保识。分属当地里长带管”。 18 景泰六年, “设湖广襄阳府房县抚民县丞 一员,以地旷山多逃民所聚故也”。 19天顺八年, “添设湖广布政司参议 一员,于荆襄、汉阳等府,抚治流民”。 20抚民官的设置,强化了对流民的 附籍管理,并为进一步设州立县做了准 备。 二、州县以附籍 明史记载:“ 成化初,荆襄 寇乱,流民百万。项忠、杨璇为湖广巡 抚,下令逐之,弗率者戍边,死者无算。 祭酒周洪谟著流民说 ,引东晋时侨 置郡县之法,使近者附籍,远者设州县 以抚之。都御史李宾上其说。宪宗命原 杰出抚,招流民十二万户,给闲田,置 郧阳府,立上津等县统治之”。 21有 学者考证,周洪谟所提之建议是在项忠 驱逐流民之后的有感而发。 22不管 之前还是之后,都表明这一时期,设州 县以附籍再次提上日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成化年间,荆襄地区爆发了两次 流民起义,一次是成化元年,一次是成 化六年。王恕, “字宗贯,三原人。正统 十三年进士。成化元年,南阳、荆、 襄流民啸聚为乱,擢恕右副都御史抚治 之。与尚书白圭共平大盗刘通,复 讨破其党石龙。严束所部毋滥杀,流民 复业。移抚河南。论功,进左副都御史” 。 23王恕是参与平定成化元年流民 起义的官员,曾提出设州县的办法附籍 流民, “流民既肯耕种,当量立州县以治 之,自然向化成善地矣” 。 24第二次 荆襄流民起义后不久,又有都御史李宾 言:“襄流民必立州县、卫所以统治控 制之,可免后患” 。 25 成化皇帝认可 了这一建议,并派原杰出抚。 26关 于这次的立州县, 明实录这样记载 道:“襄阳府所辖郧县,地接河、陕, 路通水陆。居竹、房、上津、商洛诸县 之中,为四通八达要地,且去府五百余 里,山林深阻,官司罕到,盗贼猝发, 缓急无制。合拓县城置府,拟名郧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又“分襄阳府所属竹山、房县、上津、 郧四县来属,又于竹山之尹店置竹溪县, 于郧之南门堡置郧西县”。 27 “荆 襄流民自永乐、宣德以来,言者每以为 忧。至是设立军卫有司,编籍既定,遂 帖然安堵”。 28 虽然明政府此时施行的是附籍政 策, “然而总督军务都御史项忠复令遣还 原籍”。 29 “荆襄盗起,皇上命右都御 史项忠往总军务。诏旨谆谆谕令,罔及 非辜。其后贼首王彪既已就擒,盗亦渐 息,宜令附籍者,听其生业”。 30 明史也载:“ 荆襄流民,许所在附 籍。都御使项忠复遣还乡”。 31项忠 违背附籍政策的原因在于,其一,附籍 政策本身对于复逃者的限制。附籍政策 实施后,出现了“ 新收逃户既得赈恤, 复业流民又免粮差,惟安土重迁、始终 不逃者每代逃户陪粮服役,几不能存” 32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完善附籍制 度,正统时期又规定“ 敢有展转复逃,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团聚山林、湖泺,投托官豪势要之家藏 躲,抗拒官府,不服招抚者,正犯处死, 户下编发边远充军。里老窝家,知而不 首及仍前占t 者,同罪。该管官吏一 体论罪”。 33 其二,面对当时流民起 义迭起,没有附籍的流民是一个不稳定 因素,成为政治隐患。且流民中各种人 都有, “访得逃移之人情状不一。有因原 籍赋税浩繁,家道贫窘者;有因犯强窃、 盗劫,杀人命越狱在逃、赦所不原者; 有因为事发充军脱逃者” 。 34明政府 为平息起义浪潮临时规定:“未附籍者 斟酌驱遣”。 35而所斟酌驱遣对象, 当然是于法不容的如“ 犯强盗窃、劫杀 人命、越狱在逃、赦所不原”等。 关于荆襄流民起义多有学者论 及,参见赖家度明代郧阳农民起义 ,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年。 当然,附籍政策无法做到百无遗 漏,项忠就曾说以前“ 附籍百无一二 ” 36 ,那么这些流民都到哪里去了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他们大多为豪强势家所匿。如“光化县 陈长子者,籍虽有之,占山四十余里, 招聚无赖千余,争斗劫杀,衅常由之”。 37这些人依附于豪强之家,逃避赋 役税收,团聚为非,成为中央集权的一 个巨大威胁,明政府当然要设法促使其 回籍复业。但当时已无地可附,无籍可 附。我们注意到项忠曾说他“已遣回流 民一百五十余万,谪戍贼党一万二百有 奇,随居家属五万九千余”。 38这近 一百六十万的流民,需要有大量土地来 附籍,而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非常严 重,洪武二十六年“ 核天下土田,总八 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弘治十 五年, “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 十八顷”。 39 “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 天下额田已减强半,而湖广、河南、广 东失额尤多。非拨给于王府,则欺隐于 猾民”。 40 皇亲国戚、官要势家的掠 夺,使得政府手里已经没有土地可以交 由流民耕种。以襄阳而言之,正统二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以湖广襄阳府所属襄阳各县无税田地 三百九十六顷、山二所,给赐襄王赡 。仍遣书谕王曰:耕种田地必须戒饬 下人,毋侵扰细民,以全盛德”。 41 “必须戒饬下人,毋侵扰细民,以全盛 德”之语恰恰反证了襄王的巧取豪夺。 上述光化县豪强陈长子,一人就占田四 十余里。成化四年刑科给事中白昂以灾 异上言:“今河南荆襄附籍流民已有六 万三千余户,未附籍者犹不知数”。 42这里所说的附籍从时间上来讲很 可能就是成化二年第一次荆襄地区流民 起义之后,而地点就是战争主要发生地, 同时也是流民的主要聚集地襄阳、南阳、 荆州三府。附籍的人太多,以至于 “南阳、襄阳、荆州、德安四府,沔阳、 安陆二州,地大物众,虽硗瘠污菜之地, 亦渐为居人及流民垦种成田”。 43 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当 时的土地占有情况,成化十二年,原杰 抚治荆襄时“ 立郧阳卫,卫为前左右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所”。 44明季有军屯制度, “为保证军 粮的供应,明代卫所分军屯种”,同时 “为保证屯军进行生产,每军则授给 (派给)一定亩数的屯地”。 45查 大明会典 ,国初“ 粮饷匮乏,初命诸 将分屯于龙江等处,后设各卫所创置屯 田”, “每军种田五十亩为一分,又或百 亩,或七十亩,或三十亩,或二十亩不 等”。 46王毓铨先生认为:“ 新设的 郧阳卫也一定分军屯种,只是文献失载 罢了”,并援引正德 金山卫志 的记 载说, “凡新立守御卫分,例拨军垦田屯 种”。 47而实际上 明史 却说郧阳 “卫所俱无实土 ”。 48并不是文献失 载,而是彼时彼地确实没有余田屯种了。 试想连卫所都没有足够的田地,何来多 余的田亩安插流民呢?所以就在朝廷重 申附籍政策的同时,湖广按察司佥事尚 褫就提出“欲遵前旨,恐附籍者多后将 难处”49 ,而且近一百六十万数量的 流民也并非一州一县的户籍所能容纳, 而此时新州县又尚未设立,项忠只有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此无奈之举。 再有,荆襄流民 起义爆发后,多有大臣建议重新封禁山 场,王恕曾建议“ 仍仰严加禁约。今后 各处趁食流民僧道。一应无文引之人。 俱不许擅入前项山场” 。 50成化十二 年,原杰主持立州县的同时也希望, “圣 旨榜文严行禁革。凡深山大谷之内,复 集续来及展转流徙者,并发戍边,匿主 同之”。 51 然而可能不会产生实效。 三、岁查以附籍 距离成化十二年刚刚过去三年, 成化十五年提督抚治郧阳等处大理寺右 少卿吴道宏奏:“ 有河南流民冒禁成群 潜入荆襄居住” 。 52成化十八年又奏 “自去冬以来,河南、陕西、山西、北 直隶流民扶老携幼。入荆襄境内。潜奔 入山”。 53 弘治二年,襄阳地区即有 一次大规模的附籍, “抚治郧阳都御史郑 时等言:自川、陕、湖、贵岁荒之后, 皇上念穷民流徙之苦,屡降德音,令所 司加意抚恤。臣等虽未能尽劳来安集之 道,今流民在湖广郧、襄、荆三府已成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家业,愿附籍者五万七千八百二十四 口请照例存留抚驭” 。 54十七年, “令抚按官严督所属,清查地方流民。 久住成家,不愿回还者,就令附籍”。 55弘治十八年,户部议定,荆襄等 处流民, “其久住成家不愿还乡者,就彼 安插”。 56 同时规定, “继是以后岁一 清查”57 ,并作为官吏考核的一项重 要标准, “每岁终,尔等将各官行过事迹 从公稽考。有怠事者参究”。 58正式 确立了“岁查 ”制度。 “岁查 ”制度的制定是与当时襄阳 流民的新形势相适应的。成化十二年到 弘治十八年,过去了二十余年,是整整 一代人的时间,昨日之新户,已为今日 老户, “客户集而土著徙 ”的普遍现象广 泛存在于弘治年后的荆襄山区。甚至早 在成化十二年以前,就有土著沦为逃户 的现象。如以竹溪县为例,上文讲到, 成化十二年分原来襄阳府属县“竹山之 尹店置竹溪县” 59 , “先是尹店隶于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山,民户所佃官亩税二斗七升,逃户之 田吞没于豪猾者,频年责税于他户”。 60之后更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嘉靖年间,距成化“ 将及百年于兹矣。 缘时移事迁,威惠渐浴右蕴焓敝 灾l 不常,有司之抚循无状,政烦赋 重,转徙相仍” , “土著之老户,变为 亡。附籍之流徒。潜归乡井。昔时版籍 之实民。今多纸上之虚数。人户产业, 名有实无”。以至于 “土著之民。十仅四 三。而五方流寓。居其六七”。 61 “中 间流民,有先年附籍数姓朋户,今众至 二三十丁,或五六十丁,自有附籍之心。 后因府官科差烦重,随复逃移,版籍为 虚者。又有流来年久,迷失乡贯,造屋 买田,娶妻生子,不曾报册者。又有近 年荒困,流移趁食未归者”。 62 弘治二年的附籍,要满足两个条 件即“已成家业、愿附籍者” 。之后的嘉 靖年间,又有名臣抚治,潘旦于嘉靖八 年, “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地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 63其到任后上了一道议处郧阳 流逋疏 ,提出的附籍政策是流民“有事 产妻室,未报册者,姑免问罪,即以附 籍补填前项虚户格眼,一应差役。比老 户减半科差,以示存恤。其余近年流民, 或脱逃军匠,来历不明之人,给示晓谕, 限三月之内责令里老保甲邻佑房主,逐 之还籍”。 64 只对其中 “有事产妻室” 者附籍,而对“ 其余近年流民 ”,即无家 业的流民,则需要“ 逐之还籍 ”。吴桂芳, “字子实,新建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 65嘉靖四十一年“ 命原任右佥都御 史巡抚福建吴桂芳以原职抚治郧阳”。 66在任期间其有条陈民瘼疏一 道,吴桂芳提出的附籍政策是:“娶有 室家,置有房屋,典种田地,营运年多, 势在重迁者,务要挨门逐户,从实开报 到官,令其附籍本住里下”。 67同样 强调“娶有室家,置有房屋” ,即有家有 业。而大明会典也载,嘉靖九年题 准:“各该州县,如有流民在彼寄住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久,置有田产家业,不愿还乡者,查照 流民事例,行文原籍,查勘明白,许令 收造该州县册内,填入格眼,照例当差 纳粮”。 68 也将“ 田产家业 ”“久住成家” 作为附籍的标准。 弘治、嘉靖年间以“家业” 为标准 的附籍政策相对于正统、景泰年间的 “授以地亩”,更以流民自身生业情形为 出发点,实质仍在于明中后期土地高度 集中,政府已经无田可授。当然,这种 附籍政策也是带有强制性的, “若应合附 籍而抗违,及或似前影射而欺闪,查照 题准事例,问发边卫充军。容隐窝藏, 各与同罪”。 69 岁查制度以流民为主体,适应了 不断变化的流民运动自身的特点,具有 历史进步性,清朝立国后,这一制度被 继承了下来。顺治六年命“道府州县有 司,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必 广加招徕编入保甲。每岁终,抚按 分别具奏,载入考成” 。 70其附籍的 标准也以“家业 ”为主:“人户于寄居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地置有坟庐逾二十年者,准入籍出仕, 令声明祖籍回避。倘本身已故,子孙于 他省有田土丁粮,原附入籍者,听”。 71 值得一提的是,与“岁查” 制度相 并行的还有编审制度。 “国初核实天下丁 口,具载版籍,迨生齿渐繁,老弱W 壮,岁有增除,及直省流民,迁移附籍, 乃立编审”。 72初“ 无一定之限,后 定为五年”。 73但是,编审之法重在 编丁,所谓“ 凡编审直省人丁,原无定 期。或三年一次,或五年一次,或十年 一次”。 74 而人丁是和赋役联系在一 起的, “丁增赋亦随之 ”。 75这样就导 致大量无业贫民不在编审之列,且地方 官在“编审人丁时,不将所生实数开明 具报者,特恐加征钱粮,是以隐匿不报” 。 76以至于“ 应山、枣阳只报二十余 口及五六七口,且岁岁滋生数目一律雷 同”77 , “况各省民谷细数,俱经督抚 于年底专折奏报,更无藉五年一次之另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行查办”。 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我们周围的生物》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
- 初中英语牛津版 (深圳&广州)七年级上册(2012秋审查)Unit 5 visiting the moon公开课第2课时教案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1《暑假中的一天》教学设计2 浙教版
- 五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二) 第2课时 教案
- 餐饮管理培训课件
- 法律法规培训
-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五课 认识新同学教学设计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A第1课时(1a-2d)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第一框《中华文明的曙光》教学设计
- 七星瓢虫课件
- 2024年英才计划笔试化学
- 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
- 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
- 安全生产月“一把手”讲安全课件
-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全国水利ABC证单选题七
- 曾国藩人生修炼日课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
- 深入浅出Serverless:技术原理与应用实践课件
- 公路施工技术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