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报告)_第1页
浅谈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报告)_第2页
浅谈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报告)_第3页
浅谈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报告)_第4页
浅谈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谈胃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 35 例 报告) 【摘要】 中国论文网 /6/view-12956968.htm 目的 学习胃肠间质瘤的影像特 点和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诊断 35 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影像、临床资料。 结果 CT 影像显示为胃肠道腔内外有大 量肿块,直径范围约 1.2-41cm,5cm 者 9 例,5cm 者 26 例,肿块呈类圆形 和不规则形,可分为腔内型、壁内型、 哑铃型、腔外型和腹内胃肠道外型。密 度为均匀及不均匀分布,增强后实性部 分中到强度强化。8 例患者瘤内出现点 状钙化灶。其中恶性 25 例,交界性 7 例,良性 3 例。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影像具有一定特点,对临床诊断、治疗 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胃肠道; 间质瘤; 影像诊断; 病理; 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417 【文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 10-0290-02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胃肠道管 壁间叶组织由于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性肿 瘤。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 瘤中只占少数,大约仅占胃肠道肿瘤的 1-3%左右,但却种类繁多,形态复杂。 胃肠间质瘤(GIST) 是一种比较少见肿瘤, 但是其在消化道非上皮细胞性肿瘤中却 最为常见,目前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非上 皮细胞性肿瘤皆为胃肠道间质瘤。由于 该肿瘤的隐匿性,病理学技术的限制, 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 梭形细胞肿瘤,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从而延误了最佳 的治疗时机。现在随着一些技术的发展, 如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及分子生 物学技术等,研究认为其中大多数为 c- kit 阳性或 CD34 阳性类似 Cajal 间质细 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 )的 间叶性肿瘤,即目前定义的胃肠道间质 瘤,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只占 极少数。ICC 为胃肠起搏细胞,因此, 有人又将其称之为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 (Gastrointestinal Pacemaker Cell Tumor,GIPACT) 。但 GIST 可发生于 胃肠道外,如大网膜、肠系膜等,且 GIST 瘤细胞无 ICC 功能,因此目前认 为 GIST 可能不是起源于 ICC,而是起 源于与 ICC 同源的前体细胞(间叶干细 胞) ,这也可解释部分瘤细胞中有灶性 肌源性标记表达。因此,目前大多数作 者不赞同用 GIPACT 命名来取代 GIST 命名。现阶段用 GIST 命名比较恰当。 现对 35 例经手术和病理学分析证实的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影像材料和临床资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进行分析,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认识, 提升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35 例胃肠 道间质瘤患者中,男性 20 例,女性 15 例,年龄 32-83 岁,平均(62.4)岁。 除 2 例患者无症状,在体检时发现外, 其余患者临床症状为腹部不适、腹痛、 腹胀,同时腹部有硬块,有消化道出血 现象。其中手术治疗 25 例,保守治疗 10 例。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禁食 10-12h,上机扫描前使患者用 20ml:15.2g 复方泛影蒲胺注射液加入 500ml 饮用水,在 5 分钟内饮完,采用 GE 螺旋 CT 机,进行螺旋 CT 平扫,扫 描参数设置如下:电压:100- 150KV,150-210mAs,螺距 1.0,层距、 层厚均为 5mm,大部分(30 例)患者 通过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 海醇(450mg/ml)150ml,进行增强检 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2 结果 胃肠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壁固有 肌层,可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 腔外生长。向腔内生长可形成溃疡,因 此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可分为腔内型、壁 内型、哑铃型、腔外型和腹内胃肠道外 型。大多数肿瘤呈膨胀生长,边界清楚, 质硬易碎;切面鱼肉状,灰红色,中心 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 肿瘤数目可为多个。本例胃肠间质瘤 35 例患者中,腔内外有大量软组织肿块, 直径范围约 1.2-41cm,小于 5cm 患者 9 例,大于等于 5cm 者 26 例,恶性 25 例, 交界性 7 例,良性 3 例。肿瘤单发 30 例,5 例多发(位于结肠) ,21 例患者 肿块呈不规则形,10 例患者呈类圆形, 4 例呈葫芦形。不规则形肿块患者大多 是恶性,良性和恶性患者肿瘤形状都可 以是类圆形。向腔内生长 28 例,向腔 外生长 5 例,腔内外生长 2 例。边界模 糊,密度不均匀,囊肿和瘤内有坏死, 可合并产气杆菌感染,可出现点状钙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灶。增强扫描影像显示:动脉期呈现中 度以上强化,静脉期强化也出现上升, 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8 例患者手术后 1 年出现复发并伴随着肝脏和骨的转移, 1 例出现肺部转移。病理学结果显示肿 瘤细胞的构成主要以梭形和上皮样细胞 为主。肿瘤细胞多排列成片状、束状和 栅栏状。通过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表面抗 原 CD117 和 CD34 阳性率达到 100%( 35/35) ,13 例患者 SMA 表达呈 阳性。 影像表现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很少见,大约仅占 胃肠道肿瘤的 1-3%左右。1983 年,胃 肠道间质瘤首次由 Mazur 和 Clark 通过 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依据 肿瘤分化水平提出,现在已经被广大学 者接受。胃肠道间质瘤分布比例大致为: 胃(5070%) ,小肠(2030%) ,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直肠约占 1020%,食道占 06%,肠 系膜、网膜及腹腔后罕见。以往临床中, 胃肠道间质瘤经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 神经源性肿瘤等间叶组织肿瘤,原因是 在光学显微镜下这些肿瘤细胞都是梭形 细胞和(或)上皮细胞。 胃肠间质瘤无明显病因,中老 年人群是发病的高峰期,没有性别差异。 患者经常出现腹痛、腹部肿块、消化道 出血等症状。临床研究发现其症状与肿 块的发生部位、大小及良恶性有关。一 般肿瘤较小时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 大多数患者都是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 超过 5cm 的间质瘤应该在中度危险以上, 对化疗放疗不敏感。接受过手术治疗的 局限性 GIST 患者,完整切除后总的 5 年生存率为 40-55%,术后第 5 年的复 发率变化很大,其中低危原发肿瘤为 2- 15% ,高危者为 70-90%。间质瘤的特 点就是比较容易复发,当然和原发肿瘤 大小、原发部位、手术治疗情况等都有 关系。肿瘤典型的复发部位是手术切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床、肝脏和腹膜。肺转移罕见。目前没 有特异性的用于检测 GIST 复发的血清 标志物。所以标准做法是术后 5 年内每 3-6 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腹盆腔 CT) 检查,此后每年评估一次。GIST 总的 5 年生存率为 35%,肿瘤完全切除 5 年 生存率 5065%,不能切除者生存期 5 cm 的应按胃癌 D2 清扫范围手术。小 肠 GIST 因报道的淋巴结转移率达 714% ,故主张常规行淋巴清扫,肠 段切除至少距肿瘤 10 cm。对于直肠 GIST,特别是下段 GIST,有时手术处 理十分困难,由于术前难以判断其恶性 程度,对于直径 5cm 或术后复发者,应 在术前充分征求患者意愿前提下,在保 肛与扩大手术中作出抉择。对于有局部 浸润或远端转移的应在可根治前提下行 联合脏器切除术。 总之,根据病人消化道出血或 其它不适的临床表现,结合内镜检查如 胃镜、肠镜检查的非粘膜发生肿瘤结果, CT 或内镜超声显示的发生于胃肠道壁 -精选财经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