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_第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_第2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标签: 教育杂谈 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作者:罗继远 来源:吉安教育信息网 2002 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小学阶段已实施了五年,初中阶段实施了二年,今年秋季,小学课改进 入六年级,初中进入三年级。这次课程 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带动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整体的改革,是 我国教育领域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课改的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的全 面发展的教育, 其基本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坚持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 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一、课改的收获 经过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五年来艰苦探索和积极实践,我市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令人 瞩目的成就,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学校的办学水平正在逐步提升。这些变化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观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2、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 同程度的落实;3、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正在形成;4、校本教研制度已在各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教师专业素质正在不断提升;5、学校和教师由过去 单 纯追求统考学科的考试分数逐步向追求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转变。 课改的收获在学生身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根据调查座谈,课改实验班的老师一致认为: 1、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问题的能力比过去使用老教材的学生强得多,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 综合素质更强。2、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能 够围绕一篇课文或一个主题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学 习不再局限于一本书而是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科学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3、交流表达能力提高了。 4、 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这些成绩充分说明,我市中小学的课改正在朝着国家预期的目标有序实施、不断深 入、稳步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目标来衡量,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这些问 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改培训虎头蛇尾,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没有真正落实。 应 该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刚进入课改的第一个年头,对课改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财力, 而且对刚进入课改实验起始年级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 此后随着课改年级的延伸,第一批实验教师基本上每年 都要进行新教材培训。第一批实验教师既是课改实验的先行者,也是接受培训最多的受益者。但是随着课改年 级的不断延伸,参与实验的老师不断增多,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便显得力不从心。一是培训范围达不到全员化 的要求,只能是骨干教师培训;二是教研部门开展的各 种课改交流活动也相对更少;三是对第二批以后进入课 改实验的老师教学要求不高。如此一来,刚从高年级下来担任课改起始年级的老师,由于没有接受良好的培 训, 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和新教材的把握不到位。四是第一批实验老师是经过挑选的,个体素质相对更强。此后 进入课改的老师总体素质相对更弱。因此,在教学 中必然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二)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甚至占主导地位。 从对学校的调查和教师 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应试教育的倾向在小学虽然不如过去严重,但依然阴魂不散, 绝大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只重视语数两个学科,近二年县教研室增加了 对小学英语的抽测,学校又转为抓 语数英三个学科,一言以敝之,上面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抓什么,学校领导和老师都被考试牵着鼻子走。 到了六年级抓应试教 育的倾向更为突出,老师和学生成天围着语、数、英三个考试学科转,家长和老师都觉得 六年级的学生很可怜。一位校长坦言:从内心来讲,我真不希望六年级的学 生天天只上语数外,但很无奈,因 为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时,主要看小考分数;教研部门每次抽考之后都把各学校的考试分数打印 下发所有学校,这就 促使各个学校在统考、抽考学科的考试分数上较劲,客观上造成了对其它学科的教学冲击, 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张扬。 在 初中学校虽然初一、初二使用的是新教材,按理说,根据教材内容除了英语在正常教学课时内完不成教学任 务,其它学科都能完成。遗憾的是任课老师为了提高考试 分数,无休无止地加班加点,拼足力气、想方设法挤 占学生的课外时间或考查学科的课时,原来每天下午放学前的 25 分钟课外活动课,现在变成了一节没有时间限 制的最长的学科辅导课,自习课也被各统考学科的老师瓜分了,变成了学科教学课。 (三)课程计划难以落实,完美无缺的课程表的背后,掩盖着太多的虚假成份。 从 课程表上看,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在认真执行课程计划,课程开齐了,也开足了,但实际上 90%的学校都没有 认真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老师随意给课程表做加减法 的现象普遍存在,音乐、美术、生物、地理、计算机等 考查学科的课程被统考学科的老师严重挤占,有的是统考学科的老师要求其它学科的老师让课,有的是将考查 学科的课程用来上统考学科的课程,有的是将考查学科的课一分为二,中途调包,上十多二十分钟后便用来做 统考学科的作业。初中的地理、生物按照课程计划每星 期要开三节,因缺乏专职教师,且近几年由过去的统考 改为会考,便减少一个课时,到了小学六年级,除体育课照常开设外,其它考查学科课程基本不上。 (四)由于整天沉缅于课堂,承负着过重课业负担,学生走进了校园却失去了生气勃勃的生活世界。 根 据调查,家长和老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小孩不会玩,不知道怎么玩,更不知道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创造条件玩。 因为无论是当前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没有留给 学生玩的时间,也没有留给学生动手制作玩具的机会和 条件。导致的结果一是教育的共性压抑了学生发展的个性;二是影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挥;三是培养的 学生老气横秋,学生失去了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生气勃勃的精神家园。六七十年代我们在学生时代所经历过的 那些兴趣盎然的体育活动,如今已变得非常少见。女同 学不会动手做踺子,即使偶尔看见几个女同学踢踺子, 动作也显得笨拙可笑;男同学不会滚铁环做弹弓、削乒乓球拍。教育应该是培养拥有人生智慧和美好生活 的人,而绝不是只会生产分数的机器,在一个崇尚分数的教育环境中,怎么可能产生智慧的交流,怎么可能创 造充满人性的美好生活?当学校生产出一个个分数的追 随者,也就注定多了一个精神的流浪者。我们的孩子走 进了校园,却失去了生活的家园、精神的家园。不管是以什么名义、出于什么目的,孩子们应该拥有属于自己 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家园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沐浴春风,无拘无束地享受童年的乐趣,可是我 们当前的教育,却似乎正让孩子们失却原本应该属于自 己的生气勃勃的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恰恰是教育世界 的根基,失去根基的教育,其有效性和意义从何谈起。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早就提出“教育即生活” ,如果学校能够冲破分数与功利的桎梏,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呈现出生活的鲜活、生动和丰富的特质,让教育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让健康、快乐、自主学习和自由创造 成为这段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就能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幸福成长。 (五)老师陈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学校教育由接受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 转变的路途还非常遥远。 教 学方式方法问题是教研部门提得最多的问题,但也是最为普遍的问题,涉及面最广的问题,同时又是老大难 问题,这是每次调研几乎所有的校长都要谈到的问题。产 生这一问题的因素有的怪师资年龄老化,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跟不上课改形势的需要。如青原区东固小学 70%的老师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怪老师因 循守旧不敢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在理念和实践面前显得非常矛盾,最终还是满堂灌。有的怪教师断层,青 黄不接,近年分配的教师素质不高。由于教学方式方法 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大相径庭,所以难以达到课改 预期的教学目标要求,以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老胡同,成为分数的奴隶,极 大的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质疑问难的品质难以形成,而学生由接受性学习向 创新性学习的转变正是 21 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 要使命。 (六)校本教研、合作备课制度在许多农村中小学还没有落到实处,即使在一些城区中小学也层次不高,形式 单一,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 调查表明,我市校本教研的现状是小学好于初中,2006 年以来小学基本上普及了以合作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 教研活动,而初中则相对滞后。校本教研中呈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式传统单一。一些学校领导教师认为开展几次教研组活动,相互听听课、评评课,上几节公开课、教 研课、示范课就是校本教研;(2)合作备课有瓜分备课倾 向,除主备课人以外,其它合作伙伴参与度不高, 讨论不深入;(3)合作备课只局限于少数几个主要学科,一些科任老师较少的学科游离于合作备课之外; (4) 在一些中等规模,学生 700 人以下的初中,不少学校没有开展合作备课活动;(5)片际教研以中心学校 为龙头,带动全乡各村小开展合作备课的活动还不扎实深 入,活动很少开展。 (6)教研内容缺乏深度和新颖, 缺乏问题指向性、实践针对性,长期在浅层次徘徊。 (7)科研课题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课题无 问 题,有师本无校本(即教师自发进行个性研究,没有教师之间的合作,没有着眼于解决学校的实践和实际问题) 。 (七)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制度不符合新课程理念,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统考学科轻考查学科, 与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不适应的评价办法严重制约了课改实验的健康发展,评价成为课改的瓶颈。 (八) 综合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普遍没有开设。设置综合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课程改革的 六大目标中占了二个目标,综合性课程指活动类活动,包括班 团队活动,科学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目的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特长爱好和综合素质。地方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熟悉省情、市情、县情和热 爱家 乡、振兴家乡的思想感情,我市地方教材的编写质量在全省首屈一指,但学校使用率不高。没有开设专门 的课程,有些县(市、区)用订地方教材的经费去订教辅资 料,校本课程它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 但学校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 (九)一些县(市、区)教研室命制的期末考试题的内容与课改实验的教学要求不一致。有些是教材中不要求 考的内容被纳入考试范围,有的超出教材范围,有的偏深偏难,让教师的教学无所适从,不知教材上的知识点 教到什么程度才好。 (十)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初中实验室不足,实验器材老化,实验条件非常有限,如吉安二中全校 40 多个教 学班,只有一个物理实验室、一个生化实验室,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验的要求。 (十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面临太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