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个对手为何总让人脊背一寒-(深刻!惊心!)_第1页
日本,这个对手为何总让人脊背一寒-(深刻!惊心!)_第2页
日本,这个对手为何总让人脊背一寒-(深刻!惊心!)_第3页
日本,这个对手为何总让人脊背一寒-(深刻!惊心!)_第4页
日本,这个对手为何总让人脊背一寒-(深刻!惊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日本,这个对手为何总让人脊背一寒? (深刻! 惊心!) 本文为著名学者资中筠于 2007 年所著,如今读来,依然字字发人深省。 中国论文网 /3/view-12958674.htm 1957 年资中筠与陈乐民结婚。 湖南耒阳县深山老林里有一种宝 藏,就是地下的无烟煤,质量特优,烧 起来无味、无烟,只留下一点白灰。 村民用来取暖做饭十分方便,有 的就挖煤挑到 30 多里外的一个水路码 头去卖高价,发点小财。 由于交通不便,不可能大规模运 出去,也没有外人来大规模开采,所以 中国其他地方都未能利用这种煤,几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很少人知道。 在当时,无论多大、多详细的中 国地图上,都不可能有这个偏僻山村的 位置。 但是后来父亲留学日本,竟发现 日本人已经将此矿藏记录在案! 那是在日本图书馆看到,日本的 同文书院对中国各省调查记录报告中, 记载有湖南宋阳田心铺(他们甚至知道 这个小地名)某山上有无烟煤矿! 这使他既钦佩日本人,又感到触 目惊心。 日本同文书院对中国各省调查是 何时、如何进行的,本人无从考察,父 亲是 1917 年用退还的庚款余额赴日留 学的,这份报告至少应该在此之前就已 完成。 那时没有卫星观察,真不知用了 多少人力,以什么手段得到的资料。这 种调查是否就是处心积虑为以后大举侵 略和掠夺中国做准备?也许没有那么直 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从那时到“ 九一八”还有十多年, 离卢沟桥事变还有二十多年,中日两国 还存在许多变数。 不论目的如何,日本对中国研究 之深、之细,由来已久,而且是一贯的。 各国都有“ 汉学家”和研究中国的 “专家”,但论“知华”人士之数量和对中 国的了解的深度,比日本还是逊一筹。 远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已经与 日本有频繁交往,日本之不可小觑,早 已为有识之士所意识到。 百年来,中国赴日留学生一波又 一波,人数远超过日本同期的来华留学 生。甲午惨败,举国震惊,日本为何强 于中国的问题从此摆到中国人的日程上, 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 为什么中国对日研究始终不甚发 达,总是停留在大而化之的浅层次?这 与国人对外国的心态有关,不仅对日本 为然,当然日本有其特殊性。 其一,情绪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对某一外国的研究和认识往往与 国家关系混为一谈,关系好时为“友邦” , 多看优点对,否则反是。 日本百年来大部分时间是中国的 “国耻”所在,国人提起日本很难心情平 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痛。如有人提倡 认真研究日本不但得不到支持,反而引 起反感,把“ 知日” 等同于 “亲日”,发展 下去就与“汉奸 ”联系起来。 抗战期间由于汪伪政权的存在, 日本又大肆宣传“ 中日提携 ”之类,使一 切爱国人士更耻于接近与日本有关的事 物,包括语言、文化。 其二,把日本作为“二传手” 早期中国留日的学生或以日本为 基地从事革命工作,或通过日本学习西 洋。 实际上许多欧洲文献也是从日文 转译而来,因此现在许多通用的新名词 究其源都是日文的汉字来的。 即使长期身在日本,受到不少日 本文化熏陶,但把日本本身作为研究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象,孜孜以求,在现场做深入调查的 s 很少。 其三,泛政治化和高度实用主义 这是国人在一切领域的通病,非 独日本研究为然。 只注意政治、经济,只有“有事” 时才引起注意,于是大家一窝蜂关注某 一个问题。 暂时与决策无关的,详细的国情, 不论是自然的、人文的,很少有“上穷 碧落下黄泉” 的耐心去钻研。 日本尽管常被提到,但注意力也 只在其经济,甚至把它的繁荣纳入“儒 家”文化的成就,为恢复中国传统文化 论者作依据。 90 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日本 也受冲击,亚洲价值之说才式微。 从深层次讲,国人对日本在文化 上无法摆脱以文化源头自居的心态。对 西方文化,作为完全的他者,还可以认 真研究,或承认其优越处,乃至“拿来”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而对日本,则总是于心不甘,看 不到它早已“ 变异” 成为另一品种,而念 念不忘日本文化源于中国。日本人其实 也不否认与中国的文化传承。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随团访 问日本,参观位于四国的一家造纸厂。 首先被引进一间关于日本造纸历 史的展览室,图文、实物并茂,从中国 蔡伦发明造纸术开始,详细展示造纸术 在中国的进步过程和达到的精致程度, 其中有极为精美的宣纸。 再说明每一种工艺何时、如何传 入日本,然后日本如何在这基础上逐步 改进,出现一代一代的新品种,后期就 包括向欧洲引进的技术。 以后各陈列室是日本自制的各种 新品种,按顺序一间间走过去,直到最 后眼前一亮,到了一间高大的厅堂,从 天花板到地板如幔帐般泻下无数耀眼的 白条,像布又像绸,蔚为壮观,令人惊 叹。 主人介绍说这是一种最新的特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纸,比任何金属轻薄而坚韧过之,可用 于宇航工业。 现在又已过去 20 多年,不知又 研制出了什么新品种。这就是日本,它 从不讳言早期中国的影响,同样也不讳 言中期向西方学习。重要的是自己现在 创造的成绩。 提起日本人的特点,好像不以心 胸宽阔见长,但是至少这种不耻向任何 人学习的心态,难道对我“泱泱大国” 没 有启发? 台湾一位农业博士来大陆某地考 察,发现当地农业局完全没有本地气象、 土壤以及病虫害等资料,局长也对此一 无所知,却热衷于与“ 招商办 ”的官员一 起以陪客吃喝来“ 招商引资 ”。 据那位博士称,他家乡的地方政 府都出钱买世界上最好的设备进行化验 分析,然后免费将资料提供给农民,这 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不但如此,近年来大批台湾农业 博士到大陆考察,都带上各地的土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