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课件中医一般护理_第1页
中医课件中医一般护理_第2页
中医课件中医一般护理_第3页
中医课件中医一般护理_第4页
中医课件中医一般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中医一般护理中医一般护理 一、接诊施护要点 二、问疾施护要点 三、特殊病人的施护要点 四、陪住施护要点 五、探视施护要点 六、巡视病房施护要点 一般护理的内容 起居护理 -患病期间的生活照料 情志护理 -患病期间的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的营养护理 病证后期调护 -病证趋于痊愈的阶段 最基本的 三方面 病情观察 与护理 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病情 观察,具有 “大医精诚 ” 的高尚医德, 观察有重 点、科学、记录准确。 用四诊的方法观察病情 变化,运用辨证的方法 分析病情。 第一章 病情观察 一、 病情观察的要求 1.掌握病情观察的原则 2.掌握证候传变规律 3.病情观察的方法 望、闻 、问、切 四诊合参 第二章 起居护理 一、 顺应四时调阴阳,避时邪养形神 二、 环境适宜避外邪 三、 生活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四时与疾病 大自然特点 练形 调神 目的 逆之后果 春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推 陈 出新 夜卧早起,广 步于庭,披 发 缓 形 生而勿 杀 ,予 而勿 夺 , 赏 而勿 罚 ,以使 志生 以适 应 春气 , 为 养生之 道 伤 肝,夏 为 寒 变 ,奉 长 者少 夏 阴阳气交,万物 华实 , 大地繁茂秀 丽 夜卧早起,无 厌 于日,使腠 理宜通 使志勿怒,若 所 爱 在外。 以适 应 夏气 , 为 养 长 之 道 伤 心,秋 为 痎 疟 ,奉收 者少,冬至 重病 秋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大地 处 于收 容平定状 态 早卧早起,与 鸡 俱 兴 ,使肺 气清, 使志安宁,收 敛 神气,无外 其志,以避免 秋日 肃杀 之 气的 伤 害 以适 应 秋气 , 为 养收之 道 伤 肺,冬 为 飧泄,奉藏 者少 冬 大地水冰地坼, 处 于 闭 藏状 态 早卧晚起,必 待日光,勿 扰 乎阳。去寒就 温,无泄皮肤 ,以保 护 阳气 使志若伏若匿 ,神气内守 以适 应 冬气 , 为 养藏之 道 伤肾 ,春 为 痿厥,奉生 者少 环境适宜避外邪 1.病床安置 2.病室环境 3.病室的温、湿度要适宜 4.光线适宜 如寒证、阳虚证者,宜安置在 向阳温暖的病室内;热证、阴 虚证者,背阴凉爽病室内。 病室各种排泄物等秽浊之 气,须通风换气。通风要 根据四时气候和病证不同 而异,但切忌对流风。 第四章 情志护理 一、情志护理的原则 诚挚体贴 一视同仁 因人施护 二、情志护理的方法 说理开导 劝说疏导 移情易性 以情相制 顺情纵欲 释疑解惑法 暗示疗法 移情易性 移情: 指排遣情思,使思想焦点转移他处,或改变内心 虑 恋的指向性,使其 转 移到另外的事物上 。 易性: 指改易心志,包括改变其错误认识、不良生活 惯 ,或使不良的情 绪 适度宣泄。 以情相制 相制: 指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从而淡化或消除对 病人不利的情志,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精神法。 以情相制具体方法 怒伤肝,以忧胜之,以恐解之。 悲可治怒 -过怒的人用悲哀疗法来平息激动。 喜伤心,以恐胜之,以怒解之。 恐可治喜 -过喜用惊恐(恐吓)治疗。 以情相制具体方法 忧思伤脾,以怒胜之,以喜解之。 怒可治思 -过思用激怒疗法治气结。 悲伤肺,以喜胜之,以思解之 。 喜可治忧 -过忧用喜悦治忧愁、悲哀。 惊恐伤肾,以思胜之,以忧解之。 思可治恐 -过恐用静思治受恐吓。 木 水 金 土 火 相生 相克 相乘 相生 第五章 饮食护理 饮食调护 : 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通 过辨证,确立所选用之食物必须与所用之药物 相辅佐,并以 保护脾胃之气 为原则,协调其他 脏腑的关系,从而既保证病人的营养平衡,又 不防碍病人对饮食的享受 的一种护理手段。 饮食调护的理论基础 一、食药同源学说理论 1.1 医药的起源来自食品 原始社会 :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种籽、植 物根茎果腹,才有区分对人有易或者有害动植物 的初步认识; 氏族社会 :神农尝百草,才有医药; 夏商周时期 :农耕技术进步,有了谷物,发明了 酿酒,从此与医疗结下不解之缘。故有 内经 .素 问 .汤液醪醴论 。 周代的 周礼 .天官 更把宫廷医生分为 “ 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 1.2食品的药用价值 最早记载食品药用的经典医著: 黄帝内经 半夏秫米汤,其中秫米即 是薏米。 神农本草经 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 。其中上中品多是补养的药物。 伤寒杂病论 113方中广泛使用既是 食品,又作药用的有:大枣、甘草、茯苓 、梗米、葱白、生姜、干姜、五味子、阿 胶、土瓜根、蜂蜜。 金匮要略 262首方剂中除应用上述 药物外,更有当归、羊肉、猪油等。 1.3不同时期食疗的总结 食疗本草 :唐代孟宪搜集食物药多种 编成,对食物治疗和鉴定都有一定价值。 食性本草 :宋代陈士良著,对饮食疗 法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饮膳正要 :元代皇家厨师忽思慧编著 。书中对养生避忌、饮食宜忌、营养疗法 、食物卫生、食物中毒等都有详细论述。 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著。全书载药 1892种。除过其它草本药物中的药食两用 品种外,其中列出谷部、菜部 178种,果部 96种。都详细的开列每一种果菜、谷物的 使用价值和药理作用,是对明代以前食疗 保健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总结。 如: 谷部的荞麦、薏苡、大豆,红曲,葡萄酒 菜部的姜、蒜、胡萝卜、各种菌类 果部的枣、山楂、橘、银杏、橄榄、齐墩果等 杨万章,张志兰 . 本草纲目 果部部分果 品的药、食价值及开发前景 .西北药学杂志 , 1989, 4( 3): 43 二、饮食的性味与功效 四性: 寒、热、温、凉之性; 五味:辛、甘、酸、苦、咸之味。 功效:清补类食物 温补类食物 平补类食物 辛散类食物 清热类食物 食物的归经理论 以脏补脏学说理论 饮食种类 汤羹类;粥食类;米饭;面食类、糖果 类;膏滋类;散剂类;菜肴类;饮料类 饮食调养的原则 (一) 饮食宜忌 ( 1)饮食与药物 ( 2)饮食与疾病 ( 3)临床常见病证的饮食宜忌。 (二)发物与忌口 (三)辨证施护的原则 食物的宜忌 每一种饮食都有各自的营养特性,必须因体质、因病证及 四季节气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饮食,禁忌食人防碍疾病治疗 与预后的食物。 辛辣类 热性,动火类之品 禁忌 :阳证、热证、疮毒、目疾、皮肤等症 . 适宜 :寒症疾病 ,其中酒能温经通络可用于痹 证,姜葱辛温能解表用于风寒感冒 . 螃蟹、虾、鱿鱼、带鱼等,属发物类,有诱发疾病的作用, 热证、火毒证 病人忌用; 生冷类 :瓜果蔬菜以及其他 属于偏凉性食物 清热解渴 适宜 :热证病人 . 禁忌 :脾胃虚寒者 . 硬固类是指油炸煎烤以及未煮烂的食物,难以消化, 脾胃虚弱、肝胆有疾患者禁 用 。 如春天气候渐暖,饮食既不能过温,也不能过寒,当选择平 淡清补食品,如蛋类、山药、萝卜等为宜 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水分蒸发过多,津液耗伤,消化功能减 弱,加之贪食生冷,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应减少肉 食,宜选择清热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粥类、蔬菜 、莲藕、西瓜之类; 秋天气候渐凉而干燥,人们胃肠功能经过夏季的耗损逐渐增 强,但不易过食荤腥油腻,防止胃肠负担过重,应选择平补 生津润燥之品,食宜配合乳制品、蛋类、梨子、苹果、香蕉 、百合和蜂蜜等食品; 冬天气候寒冷,食宜温补,增强御寒能力如配食牛、羊、 鸡肉之类,适当佐些辛辣调味之品,但不能过多,以免生痰 助热。 上述四季食补,若气候异常,应当酌情掌握。 根 据病症辩证行饮食调护指导 辩证施治,是中医的主要特色。根据中 医治法,结合八纲辨证及人年龄体质因素调 理饮食,在进食时要注意正治与反治、标本 缓急、协调脏腑。 八纲辨证的饮食调护 服用中药的一般原则是 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饮食调护亦应 遵循此原则。 要做到饮食宜忌必先根据八纲辨证原则进行饮 食指导 : 表证、恶热无汗者 :可适当给予一些热粥、热汤以助其发汗解表 ,应忌辛辣、油腻、生冷之品,给予平补膳食; 热证、便秘者 :可给予清补膳食,以清淡为宜,并多食瓜果蔬菜 ,忌辛辣厚味,多饮水; 实证、热淋者 :给予平补膳食,以清淡可口,多食水果蔬菜,大 量饮水,忌辛辣; 虚症、不寐者 :可给予清补膳食,应清淡可口,忌辛辣肥腻及浓 茶、咖啡等,晚餐不宜过饱; 里证、水肿者 :可给予平补与清补结合膳食,以清淡可口,易于 消化,限制钠盐及水的摄人,忌食肥腻辛辣。 总之,里实热证,宜用清淡膳食,忌食辛热助毒发物; 里寒实证,宜用甘温平补膳食,忌用寒凉、滋腻食品。 病后体虚病人津液不足、肠液干燥,以致大便 秘结,除药疗外,指导病人进食蔬菜汤类,或润肠 之类水果等; 肝气不舒,脾胃气滞引起肝胃或脾胃不和者,应禁食 生冷、硬物、油腻、厚味胀气之品,如豆类、薯类 、糯米等; 水饮内停引起的脾阳不运或肾阳不足、气化失常者, 饮食宜甘平清淡,忌咸盐,多食薏米仁、赤小豆粥 ,多用冬瓜皮、丝瓜、葫芦等利湿之品。 外科疮疡肿毒证,以清补饮食调理为宜,忌食发物。 饮食调养的基本方法 一、 (一)饮食宜有节 (二)饮食宜随和 (三)饮食宜卫生 (四)饮食宜清淡 (五)谨和五味 (六)合理烹制 (七)四时调食 二、因人而宜饮食调护方法 第五节 病证后期调护 一、防止因风邪复病 谨避风邪、扶正助卫 二、防止因食复病 *食复 *辨证施食 *注意饮食禁忌 食复:指大病初愈,由饮 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