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104p)_第1页
医学ppt课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104p)_第2页
医学ppt课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104p)_第3页
医学ppt课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104p)_第4页
医学ppt课件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104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脊柱骨折与脊髓损伤 病人的护理 (fracture of the spine)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了解 : 脊椎骨折与脊髓损伤的病因与分类、脊椎骨折与脊髓损伤的病因与分类、 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熟悉熟悉 : 脊椎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脊椎骨折与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1 脊柱骨折又称脊椎骨折,约 占全身骨折的 5%6% ,最常 的合并症是脊髓损伤,常造 成截瘫 2 正常颈椎、胸椎、腰椎正常颈椎、胸椎、腰椎 颈椎骨折颈椎骨折 3 病因病因 : 多因间接暴力引起多因间接暴力引起 分型分型 : 根据暴力作用根据暴力作用 方向方向 : 屈曲型、伸直型屈曲型、伸直型 屈曲旋转型、垂直压缩型屈曲旋转型、垂直压缩型 根据受伤根据受伤 程度部位程度部位 :胸、腰椎骨折与脱位:胸、腰椎骨折与脱位 、 颈椎骨折与脱位、附件骨折颈椎骨折与脱位、附件骨折 根据根据 稳定程度稳定程度 :稳定型、不稳定型:稳定型、不稳定型 一、脊柱骨折 4 5 根据损伤程度 和部位 胸、腰椎骨折与脱位 颈椎骨折与脱位 附件骨折 6 根据骨折的 稳定程度 稳定型骨折:单纯压缩性骨折 ,椎体压缩不超过原高度的 1/3 不稳定型骨折:椎体压缩超过 原高度的 1/3以上的压缩性骨 折,椎体粉碎性骨折,椎体骨 折合并脱位 7 (三)(三) 按骨折的稳定性按骨折的稳定性 : Denis( 1983) 三柱理论,是将脊柱分为前、中和三柱理论,是将脊柱分为前、中和 后柱。后柱。 前柱前柱 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前前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前 2/3; 中柱中柱 后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后后纵韧带,椎体及椎间盘后 1/3; 后柱后柱 椎体附件及韧带;椎体附件及韧带; 所谓不稳定是指有进一步发生骨折移位、椎体压缩所谓不稳定是指有进一步发生骨折移位、椎体压缩 或脊椎脱位的潜在危险,如骨折脱位,则三柱均遭受损或脊椎脱位的潜在危险,如骨折脱位,则三柱均遭受损 伤,必须手术复位及内固定。伤,必须手术复位及内固定。 8 前柱前柱 柱柱中中 后柱后柱 9 二、临床表现和 诊断 (一)病史 : 1、有严重外伤史 ,如高处坠落伤 ,重物打击 ,塌方等 2、伤后表现:局部疼痛,不能站立,翻身困难、 瘫痪、尿潴留、腹痛腹胀等。 (二)体征 : 1、脊柱检查 : ( 1)擦伤或瘀斑可能为损伤平面所在。 ( 2)肿胀明显者多不稳定性骨折,因脊椎韧带断裂 位于软组织中。 ( 3)压痛常有,尤其颈椎损伤压痛明显; ( 4)棘突变化: 棘突后凸表明椎体压缩或脊椎脱位 . 棘突间距加宽 :椎体严重压缩和棘间韧带断裂 . 棘突排列不在一直线上:脊椎旋转或侧方移 位 2、有脊髓损伤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10 (三)影像学检查:(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线检查 2、 CT扫描扫描 3、 椎管造影椎管造影 4、 MRI 11 12 13 14 处理原则 l 抢救生命抢救生命 l 卧硬板床卧硬板床 l 复位固定复位固定 l 腰背肌锻炼腰背肌锻炼 15 胸 腰椎骨折的治疗 1.单纯性压缩性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 主 2.爆破型骨折如有神经症状和有骨折 块挤入椎管内者,宜行手术治疗 16 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应采用平托法 和滚动法 对疑有 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需 有一人固定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 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 动,移至木板上后,头部应用沙袋 或衣物加以固定 17 颈椎骨折的治疗 1.稳定型颈椎骨折行非手术治疗 2.爆破型骨折如有神经症状者,或有 骨折 -脱位复位困难者都应该早期手 术治疗 18 三、三、 治疗治疗 (一)原则:(一)原则: 1、若有严重复合伤,应首先抢救生命,病情平稳、若有严重复合伤,应首先抢救生命,病情平稳 后再处理骨折。后再处理骨折。 2、尽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恢复椎管的完整性和、尽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恢复椎管的完整性和 脊柱稳定性。脊柱稳定性。 (二)方法:(二)方法: 1、稳定性骨折只需卧硬板床,加强腰背肌锻炼。、稳定性骨折只需卧硬板床,加强腰背肌锻炼。 2、持续颅骨牵引,头颈胸石膏固定。、持续颅骨牵引,头颈胸石膏固定。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 1)指征)指征 不稳定性骨折或有关节交锁;不稳定性骨折或有关节交锁; 椎椎 管内有碎骨片;管内有碎骨片; 不全瘫尤其瘫痪进行性加重不全瘫尤其瘫痪进行性加重 。 ( 2)方法:前路或后路减压,同时内固定。)方法:前路或后路减压,同时内固定。 4、防治并发症、防治并发症 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 2)尿路感染。)尿路感染。 3)褥疮。)褥疮。 19 20 21 22 23 24 25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的严重并 发症。受伤平面以下的感觉、 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括约肌 功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 ,部分丧失时称不完全性截瘫 26 二、脊髓损伤 病理生理病理生理 : 脊髓震荡脊髓震荡 脊髓挫伤与出血脊髓挫伤与出血 脊髓断裂脊髓断裂 脊髓受压脊髓受压 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损伤 27 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 受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丧失。受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反射丧失。 脊髓圆椎损伤脊髓圆椎损伤 第一腰椎骨折造成。第一腰椎骨折造成。 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 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 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损伤 第二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引起马尾神经损伤,第二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引起马尾神经损伤, 受伤平面以下发生弛缓性瘫痪。受伤平面以下发生弛缓性瘫痪。 28 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病史:受伤史病史:受伤史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完全性脊髓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各阶段损伤特点脊髓各阶段损伤特点 病人一般情况:呼吸、体温、排泄病人一般情况:呼吸、体温、排泄 对疾病的心理社会反应对疾病的心理社会反应 29 治疗原则 解除压迫、避免继发性脊髓损伤解除压迫、避免继发性脊髓损伤 避免瘫痪肢体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避免瘫痪肢体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直 尽早开展功能锻炼尽早开展功能锻炼 防止并发症防止并发症 30 主要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形态、低效性呼吸形态 / 清理护理道清理护理道 无效无效 2、体温调节无效:过高或过低、体温调节无效:过高或过低 3、躯体移动障碍、躯体移动障碍 4、自理能力缺陷综合征、自理能力缺陷综合征 5、潜在并发症:压疮、呼吸道、潜在并发症:压疮、呼吸道 感染、泌尿系感染、感染、泌尿系感染、 下肢静脉下肢静脉 血栓血栓 6、知识缺乏:有关功能锻炼、知识缺乏:有关功能锻炼 31 护理措施 保证有效气体交换保证有效气体交换 , 防止呼吸骤停防止呼吸骤停 维持正常体温维持正常体温 处理尿潴留处理尿潴留 , 预防泌尿道感染预防泌尿道感染 预防便秘预防便秘 防止关节屈曲、过伸、过展防止关节屈曲、过伸、过展 加强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 , 预防褥疮预防褥疮 提供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 32 颈椎骨折病人的转送法、翻身法颈椎骨折病人的转送法、翻身法 33 健 康 教 育 日常护理知识日常护理知识 康复知识康复知识 并发症预防并发症预防 功能锻炼知识功能锻炼知识 34 附:骨盆骨折 l病病 因因 : 多由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引起;多由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引起; 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 l病理生理病理生理 骨盆的血管神经丰富,内有重要器官,骨骨盆的血管神经丰富,内有重要器官,骨 折常合并动静脉出血及盆腔内脏损伤。折常合并动静脉出血及盆腔内脏损伤。 35 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休克、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休克、局部肿胀、压痛、畸形、骨盆反常 活动;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阳性、活动;骨盆分离与挤压试验阳性、 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合并腹膜后血肿和腹内器官损伤 l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首先处理休克和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首先处理休克和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 再处理骨折。再处理骨折。 36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伟道刘伟道 第四节第四节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Care of patient with joint dislocation) 37 学习目标 熟悉熟悉 : 关节脱位的病因与分类、病理生理关节脱位的病因与分类、病理生理 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掌握掌握 :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38 定义:定义: 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 分类分类 : 按原因分按原因分 : 损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损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 先天性脱位、习惯性脱位先天性脱位、习惯性脱位 按时间分按时间分 : 新鲜脱位、新鲜脱位、 陈旧脱位陈旧脱位 ( 3周以内)周以内) ( 3周以上)周以上) 按脱位后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按脱位后关节腔是否与外界相通 :闭合、开放性:闭合、开放性 一一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 概述概述 39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 v主要症状:痛、肿、功能障碍主要症状:痛、肿、功能障碍 v特殊体征:特殊体征: 局部畸形、弹性固定、局部畸形、弹性固定、 关节盂空虚关节盂空虚 v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 X线明确脱位方向、程度线明确脱位方向、程度 v心理社会反应:恐惧、紧张等心理社会反应:恐惧、紧张等 40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复复 位:位: 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手法复位、切开复位 固固 定: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复位后将关节固定 2 3周周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 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41 四、诊断 、病史 ( )青壮年多见,老人因骨质疏松,常引起骨折。 ( )外伤史。 、体征 ( )专有体征: 畸形:患肢失去常态,可缩短或延长。 关节盂空虚:脱位的骨端可在异常位置上找 到;原关节盂所在部位空虚。 弹性固定。 ( )一般症状: 肿痛及关节功能丧失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征象 。 ( ) ray: 42 五、治疗 、复位 ()原则 :以手法复位为主,愈早愈好。 ()方法 : 手法复位成功标志 : a.被动活动恢复正常; b.骨性标志复原; c.线检查显示已复位。 切开复位指征: A、 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B、 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 ; C、 陈旧性脱位。 、固定:稳定位置周。 、功能锻炼。 43 二 肩关节脱位 (shoulder joint dislocation) 病病 因因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多由间接暴力所致 多发生前下脱位,好发于青壮年多发生前下脱位,好发于青壮年 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多为前脱位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多为前脱位 评评 估估 1 症状体征:痛、肿、活动受限症状体征:痛、肿、活动受限 方肩畸形、搭肩试验阳性方肩畸形、搭肩试验阳性 (Dugas征)征) 2 X线检查:明确脱位类型、有无合并骨折线检查:明确脱位类型、有无合并骨折 44 l处处 理理 复复 位:位: Hippocrates法、法、 Kocher法法 固固 定:定: 关节固定于内收、内旋、屈关节固定于内收、内旋、屈 90 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3周周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 从腕部和手指开始从腕部和手指开始 解除解除 固定后作肩关节方位锻炼固定后作肩关节方位锻炼 45 三 肘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of the elbow) l病病 因因 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多由间接暴力所致 多发生后脱位多发生后脱位 l评评 估估 1 症状与体征:痛、肿、活动受限、症状与体征:痛、肿、活动受限、 肘后三角关系失常、肘关节呈半屈曲状肘后三角关系失常、肘关节呈半屈曲状 2 X线检查:明确脱位类型与有无骨折线检查:明确脱位类型与有无骨折 46 儿童肘关节脱位儿童肘关节脱位 47 l处处 理理 复复 位:位: 手法复位、失败者切开复位手法复位、失败者切开复位 固固 定:定: 长臂石膏固定、屈肘长臂石膏固定、屈肘 90 三角巾悬吊固定三角巾悬吊固定 2 3周周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 从腕关节和手指关节开始从腕关节和手指关节开始 解除固定后作肘关节锻炼解除固定后作肘关节锻炼 48 四 髋关节脱位 (dislocation of the hip) l病病 因因 髋关节屈曲、暴力撞击膝关节所致髋关节屈曲、暴力撞击膝关节所致 多发生后脱位,其次为前脱位、中心脱位多发生后脱位,其次为前脱位、中心脱位 49 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症状与体征:疼痛、活动受限症状与体征:疼痛、活动受限 、 髋关节呈内收、内旋、屈曲、髋关节呈内收、内旋、屈曲、 缩短畸形缩短畸形 2 X线检查:明确脱位类型与有线检查:明确脱位类型与有 无骨折无骨折 50 处处 理理 : 严重者先处理休克严重者先处理休克 复复 位:位: 手法复位手法复位 Allis法、法、 Blgelow法法 手术切开复位手术切开复位 固固 定:定: 皮肤牵引或风骨牵引皮肤牵引或风骨牵引 3-4周周 置患肢与外展中立位置患肢与外展中立位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 锻炼股四头肌收缩活动锻炼股四头肌收缩活动 后期髋关节各方位的锻炼后期髋关节各方位的锻炼 51 五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 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3、心理和社会状况 52 【 护理诊断 】 1、疼痛 l2、焦虑 l3、皮肤完整性受损 l4、有废用综合征的可能 l5、知识缺乏 53 【 护理措施 】 l1、疼痛护理 l2、协助医师尽早复位 l3、保持有效固定 l4、并发症护理 l5、指导功能锻炼 l6、心理护理 l7、健康教育 54 第七节 腰腿痛 病人的护理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伟道刘伟道 55 学习目标 熟悉熟悉 : 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特征、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临床特征、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 颈椎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处理颈椎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处理 原则原则 ; 掌握掌握 : 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56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 protrution of the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l 定义定义 :指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指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 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l 病病 因因 :好发于青壮年,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好发于青壮年,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遗 传、妊娠有关传、妊娠有关 腰腰 4 5 或或 腰腰 5 骶骶 1 发病率高发病率高 男:女男:女 = 6: 1 l 病病 理理 :分型:分型 -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 Schmorl 结节及经骨突出型、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57 腰椎间盘正常解剖图腰椎间盘正常解剖图 腰椎间盘髓核突出腰椎间盘髓核突出 58 椎间盘椎间盘 终板软骨生发层终板软骨生发层 终板骨层终板骨层 59 60 临床表现 l 症症 状状 : 腰腰 痛痛 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马尾神经受压症状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l 体体 征征 : 脊柱侧凸、压脊柱侧凸、压 痛痛 活动受限活动受限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患肢感觉减退、肌力减弱患肢感觉减退、肌力减弱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61 辅助检查 l 1、 X线平片 l 2、 CT l 3、 MRI l 4、脊髓腔造影 l 5、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 62 L4.5椎间盘突出 63 L5S1椎间盘突出 64 处理原则 l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绝对卧床休息 持续牵引持续牵引 局部封闭局部封闭 按摩、推拿按摩、推拿 l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65 (二)治疗 1、原则:先保守治疗 ,无效者再手术治疗。 2、方法: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急性期病例及症状 不严重的病例。 卧床休息:一般 3 4周。 骨盒牵引 2周 (总量 20kg),可减轻症状 。 理疗和推拿按摩。 皮质激素类药硬膜外封闭。由麻醉师施 行。 口服非留体类消炎止痛药。 化学溶核法。未能广泛采用。 66 1.绝对卧床休息 一般卧床 3周,或至症状缓解后戴腰 围下床活动; 3个月内不能作弯腰持 重物的动作 2.持续牵引 牵引重量一般为 715 kg, 持续约 2周 67 68 3.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 常选用醋酸泼尼松龙及利多卡因硬膜 外封闭 4.理疗、推拿和按摩 69 2)手术治疗 ( 1)指征: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有尿潴留或足下垂者。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而反复发作,或日夜持续坐 骨神经痛,表明神经根有粘连,或健侧直腿抬高试 验阳性。 术后复发病例,长期(即三个月)非手术治疗 无效者。 ( 2)术式:有经脊柱前方和脊柱后方两种途径。 70 l 手术适应症手术适应症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 3-6 月无效月无效 症状明显、影响生活症状明显、影响生活 合并椎管狭窄合并椎管狭窄 出现马尾神经损伤出现马尾神经损伤 l 手术方式手术方式 :腰椎后路间盘摘除术:腰椎后路间盘摘除术 腰椎前路间盘摘除术腰椎前路间盘摘除术 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 71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因某种因素 产生骨性或纤维结构异常,导致一处 或多处管腔狭窄,致马尾神经或神经 根受压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72 腰 椎 管 狭 窄 症 l 病病 因:因: 好发与好发与 40岁以上人群岁以上人群 先天性骨发育不良所致先天性骨发育不良所致 后天性椎管的退行性变后天性椎管的退行性变 l 症症 状状 : 腰腿痛、下肢痛腰腿痛、下肢痛 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 马尾神经受压症状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l 处处 理:理: 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73 病因 先天性:由于骨发育不良所致 后天性:椎管的退行性变 74 1.腰腿痛 可有腰背痛、腰骶部痛和 /或下肢痛 2.马尾神经受压 3.神经源性马尾间歇性跛行 75 三、护理 76 【 护理诊断 】 1、疼痛 与椎间盘突出、肌肉痉挛、 不舒适的体位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 与疼痛、肌肉痉挛有 关 3、焦虑 -恐惧 4、潜在并发症 肌肉萎缩,神经根粘连 5、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减轻疼痛、疾 病、治疗等方面知识 77 【 护理措施 】 (一)、术前护理 1、疼痛护理 2、活动和功能锻炼 3 、术前准备 4、心理支持 5、提供有关疾病康复的知识 78 (二)术后护理 1、搬运 2、体位 3、翻身 4、病情观察、切口及引流护理 5、并发症的预防 79 (三)健康教育 1、教会病人及家属有关腰腿痛的防治知识 2、脊髓受压病人护理 3、指导病人正确姿势 80 (三)健康教育 l 宣传腰腿痛的防治知识宣传腰腿痛的防治知识 l 采用正确的站、坐、行和劳动姿势采用正确的站、坐、行和劳动姿势 l 加强锻炼加强锻炼 l 局部保护局部保护 81 82 第八节 颈椎病病人的护理 (一 )定义 :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 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 神经)受累,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 征。 男多 于女,好发于 颈 5-6椎间盘 83 l病病 因因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先天性椎管狭窄先天性椎管狭窄 损损 伤伤 l分分 类类 :神经根型:神经根型 脊髓型脊髓型 椎动脉型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交感神经型 84 85 临床表现 l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发病率发病率 50-60% 颈痛、颈部僵直颈痛、颈部僵直 疼痛向肩部和上肢放射疼痛向肩部和上肢放射 咳嗽、打喷嚏、颈活动时痛加剧咳嗽、打喷嚏、颈活动时痛加剧 上肢有沉重感、麻木、握力减退上肢有沉重感、麻木、握力减退 上肢牵拉试验阳性上肢牵拉试验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86 1、 神经根型 本型最常见 1)症状( 1)颈肩部疼痛,沿受压的神经分布区放射。 ( 2)手部针刺和电击样串麻感,握力减退。 ( 3)常有反复发作的 “落枕 ”史。 ( 4)可有交感神经症状。 2)体征 ( 1)颈部活动受限,局部压痛与放射痛。 ( 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Eafon试验)阳性。 ( 3)椎间孔压缩试验(压头试验, Spurling征)阳性。 ( 4)感觉改变。 ( 5)腱反射改变。 ( 6)肌肉压痛 ( 3周后出现) 3) X线片 颈椎生理弧度减小,甚至僵直,颈椎间隙狭窄,骨质 增生,椎间孔狭小等。 87 l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 上肢症状:麻木、不灵活、握力减退上肢症状:麻木、不灵活、握力减退 下肢症状:行走不稳、下肢症状:行走不稳、 “ 踏棉花感踏棉花感 ” 躯干紧束感躯干紧束感 88 2、脊髓型 1)症状 ( 1)自远端开始的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亦有 上肢麻木,无力。下肢较上肢重。 ( 2)有头痛、头晕、眼痛、吞咽困难等不适。 ( 3)脊髓受压严重时,可出现四肢瘫,尿潴留、便秘 等。 2)体征 ( 1)脊髓半横切损害;踝阵挛;锥体束受压,上肢出 现霍夫曼( Hoffmann) 征,下肢巴彬斯基( Babinski ) 征等。 ( 2)不完全性痉挛性瘫痪:病理反射阳性,髌阵挛及 踝阵挛阳性,感觉障碍,排尿与排便功能障碍等。 ( 3)影像学 X线片与神经根型相似, CT、 脊髓造影、 MRI有 脊髓受压征象。 89 90 91 l3、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 眩晕、头痛、视物模糊、猝倒眩晕、头痛、视物模糊、猝倒 92 3、 椎动脉型 1)症状 : ( 1)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 模糊等; ( 2)猝倒 2)体征 :无特异性。 可有颈肩部压痛,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 感觉异常和反射亢进等。 3)影像学 ( 1)椎动脉造影。 ( 2)脊髓造影。 93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交感 A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