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盐山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第卷(客观题 共70分)1. 西周正式确立的宗法制在秦朝以后仍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a. 嫡长子继承制长期存在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 宗族权力与政治权力密切结合2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公元前15世纪 b公元前13世纪 c公元前11世纪 d公元前9世纪3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c消
2、除诸子矛盾 d实现中央集权4据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由此推断蓟之诸侯属于( )a姬姓子弟 b有功之臣c先代贵族 d商朝贵族5西周分封时,青铜器被作为权力象征的礼物,由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领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青铜器铸造水平停滞不前b青铜器的实用价值大c“礼崩乐坏”的局面形成d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6礼记孔子闲居中,子夏询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民之父母,孔子说:“夫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原。”即君主、卿大夫应当遵守礼乐之规则,才能为民之父母。这说明礼乐制度的主要作用是()a强调民本观念 b强化等级秩序
3、c缓和社会矛盾 d规范统治行为7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a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d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8(2017河南郑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商(朝)人对神灵素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硫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
4、子继承制度 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硫的权力运作 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9杨师群在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皇帝(始皇)的威权还表现在为民立极,他不但是天下的道德表率、人们的行为楷模,而且要对臣民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出详尽的规定因为皇帝不仅是天下最有权势和威严的统治者,还是最聪明、最伟大的圣主。”根据上述材料不能看出秦始皇()a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威严 b承担了思想文化导师的角色c通过立威和表率实现了对民众的绝对控制 d把专制王权的范畴扩展到新的领域10秦统一后,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出现过许多权臣当道、外戚专权、宦官弄权、女主专政等现象。主要是因为
5、a. 中央集权的削弱 b. 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c. 宰相权力的加强 d.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11“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种制度应该是( )a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c元代的中书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12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继承了商周形成的 a郡县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1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14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a秦始
6、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15“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c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 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1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7、相适应17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18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设三省六部分理全国政务19“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 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史记 b唐六典 c宋史会要 d清史稿20后(武则天)欲以
8、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是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卿世禄制 d. 三省六部制21以下选项与下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直接相关的是( )a修筑长城 b修筑直道 c开辟“五尺道” d开凿灵渠22孙中山认为:“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唐宋至明清之间的考试,不符合此评价的是a. 选才制度
9、的程序公正 b. 科目一直不合时用c. 试题的体裁屡有变化 d. 选拔出了很多人才23刘泽华先生所言:“秦始皇称皇帝,同时又称天子皇帝观中有神性,但突出的是理性创造性和社会的至上性;天子称号无疑更多的是神性”对秦朝皇帝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 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b. 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c. 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 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24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
10、气的形成c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d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25通常意义上,“帝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其二,专制统治;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按照上述理论,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的帝国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26清朝雍正帝统治时,创立军机处。关于设立军机处的理解,正确的是da从此使内阁成为法定最高行政机关 b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成为中枢决策机构c机构简单,有官无吏,行政效率低 d面聆皇帝旨意撰拟机要文书强化了皇权27 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削弱地方
11、,加强中央权力 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a b c d28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 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29据史载,汉代每年“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以劝其后。负多尤为殿者,于后曹别责,以纠怠慢也”,称作上计。材料表明汉代政府建立上计制度的
12、目的是( )a登记户口征收赋税 b整顿财政强化监管c监察地方控制封国 d考核官吏肃清吏治 30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a. 废除宗法制 b. 采取郡国并行制 c. 加强皇帝制 d. 实行内外朝制度31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 d君主名号不再避讳32“(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
13、。”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33日本历史学者堀敏一在唐宋间的变革和宋代社会中说:“宋代以后,即使是地方也有数位官僚分掌政务,使权限不至于集中在某一人手中,各个机构也直属皇帝。例如宋代的地方行政中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在此设置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别掌控民政、财政、军政及司法。同样,宋在路的下级行政区划中设立通判,使其与知事具有同等地位,以便监视。”该学者旨在说明()a宋朝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 b宋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c宋朝的“权力制衡”取得了一定效果 d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14、34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35“洪武皇帝(明太祖)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政务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线封密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次号_盐山中学2017级(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第卷(共30分)
15、36、(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唐宋时期的中央监察制度由御史、谏官、封驳官三大体系组成。唐朝前期,御史掌 “纠绳不法”,监察百官;谏官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规谏皇帝;门下省掌审议、驳奏,监督决策,正如唐太宗所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宋初曾仿唐设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那时谏官多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至真宗天禧元年(1017)时,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并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言事的责任。谏官的职务得以确定,使谏院初具规模,仁宗明道元年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谏院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宋王朝分散监察权,在中央和地方上设各级监
16、察机构,实行层层监督。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监察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6分)3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察举、征召、辟除等方式。两汉的察举,以孝廉最多。察举贤良,一般还要进行对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在南北朝时期越来越被重视,开了隋唐科举制的先声。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代的科举之法,考试内容也有所变化,有经学基础知识、文采词章、经学理论、改论见解等,还有一些专门知识,如律令、算学等。 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定制为三年一次,分州试、省试(中央考试)、殿试(皇帝亲试)三级进行。宋代考试内容一直有变化。在
17、宋代废止了行卷和公荐,实现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宋代考卷实行糊名弥封制乖誊录制。 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殷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同考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12分) 3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材料二
18、:“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高一9月月考历史答案15acacc 6-10daccd 11-15 dacba 16-20 cbacb 21-25 dbaca 26-30 dbbdb 31-35 bbaca36变化: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强;监察官员日趋专业化;监察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6分)37特点: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体系化、规范化;程序日益严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8课 算法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六年级上册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
- Unit6 SectionA 1a~1c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4.3.1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腹部手术围术期管理
-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车辆保险知识详解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 第2课时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5
- 课件圣诞节礼物
- 新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24)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T 21489-2018 散粮汽车卸车装置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请书范本-2-副本
- 液力偶合器参数
- 高填方路基及挡土墙施工方案
- 《侧面描写》教学课件.ppt
- 不锈钢栏杆制作与安装工程工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 2020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计数—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报告
- 清产核资基础报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